谈体育教学评价实施困境和消解路向

谈体育教学评价实施困境和消解路向

摘要:体育教学评价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和体育教学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学校体育生态系统和评价系统的研究核心,是深化体育教学理论内涵和实践意蕴的关键。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评价实施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评价目标模糊、评价内容片面、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传统、评价反馈缺位是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实施面临的主要困境。据此,提出了消解体育教学评价实施困境的应然路向:侧重“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评价目标;追求“情感—进步—心理”全面化评价内容;整合“教师—学生—同伴”多元化评价主体;综合“点评—自评—互评”多样化评价方法;践行“及时—客观—正向”发展性评价反馈。

关键词:体育教学评价;共性要素;多元智能

教学评价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随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学评价实施问题再度成为体育教学聚焦的核心,是体育教学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教学评价一直是体育教学较为薄弱的环节,仍没有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由于缺乏正确的教学评价理论和实践指导,当前教学评价实施仍存在诸多困境,如何有效实施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师倍感困惑的问题。鉴于此,紧紧围绕教学评价实施所蕴含的共性要素,针对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体育教学评价理论深入研究和实践变革具有重要价值。

一、体育教学评价实施困境

1.评价目标模糊,教学评价个性化缺失

体育教学本身是高度个性化的活动,教学评价必须突破或淡化甄别或选拔功能,设置富有个性差异的评价目标。然而,当前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体能指标评价学生,并未实现其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价值追求,以致评价个性化缺失,评价目标较为模糊。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仍偏重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评价,忽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体验和自我认识等方面的评价[1]。亦有学者指出,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多以测评运动技能技术为主,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评价目标背离了体育教学的根本[2]。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评价存在评价目标模糊的问题,没有切实为学生提供导向性的评价,其个性化发展受阻,由于泛化理解发展性评价,从而虚化了教学评价的意义;因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从而导致评价目标偏离了教学目标。

2.评价内容片面,教学评价全面化缺失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现行教学评价未能处理好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习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相融合的关系,忽视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导致评价内容片面,评价往往注重可量化的指标[3]。这种评价是单纯生物体育观的体现,忽视了运动参与、创新精神和交往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全面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学评价内容缺乏科学性,忽视学生情感、个性和人格等方面的评价[4]。亦有学者指出,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存在单一化现象,忽视了对学生生命发展、心理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评定[5]。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评价存在评价内容片面的问题,悖离了新课程标准要求,而新课程标准没有提供评价量表,因此建立评价内容全面的评价体系是一种全新的体系,需要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丰富。

3.评价主体单一,教学评价多元化缺失

面对教学评价权受限以及教学评价实质缺失的状况,学生成为体育教学评价主体尚存在一些困难。体育教师仍以传统评价方式对学生予以表扬或批评,并以运动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学生互评和自评尚未完全纳入评价中,评价主体主要是体育教师,导致教学评价多元化缺失,评价主体较为单一。有学者认为,评价主体仍以体育教师为主,多元评价机制并未很好地被应用于教学评价之中[6]。有学者指出,体育教学评价主体呈现单一化趋势,主要体现为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7]。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评价存在评价主体缺失的现象,没有充分体现评价过程的促进功能和激励作用,难以提升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忽视了其表现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殊不知,这些才是促使其参与运动的真正动力。

4.评价方法传统,教学评价多样化缺失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通常依照考核标准进行体适能和运动技能测试,以各项成绩是否达标来评价学生,并未兼顾其个性发展、行为表现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情况,无法评价其情感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学目标已由单一性发展为多元化,传统的评价方法不能全面评价多元化的目标[8]。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学评价多从学科本位的角度进行评价,没有更多地思考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过分注重结果性评价和定量评价[9]。有学者指出,体育教学评价多以运动技术、技能考核为主,且评价标准统一,不能客观地体现出学生的进步程度,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10]。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评价多样化缺失,尚未形成评价方法多样化体例,不利于多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

5.评价反馈缺位,教学评价动态化缺失

动态化评价反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促进其建构知识体系、调整学习策略,直接决定着能否体现评价的功能、能否促进学生发展。有学者认为,优化评价反馈就应突破静态评价,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综合评价[11]。在传统教学环境中,很多体育教师并未对学生学习及时评价反馈,反馈信息具有一定的延迟性、片面性和主观性,影响了评价的真实性,难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有学者指出,体育教学评价多为静态、封闭的评价,缺乏动态性、灵活性和随机性的评价反馈[12]。综上所述,很多体育教师忽视了教学评价的动态化,不能对学生的运动参与、健康水平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及时提供有效反馈信息,评价反馈未能真正起到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学习进步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评价实施困境的消解路向

1.侧重“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评价目标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教师在确定评价目标时,应关注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由此可知,体育教师应侧重“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评价目标,为学生提供展示其水平和个性的机会。当前,体育教学改革旨在使传统教学向发展型、能力型、创新型和素养型教学转变,改变传统运动技术知识观,建立以体验、能力和素养为基础的教学知识观。所以,体育教学评价重心应关注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能力和素养发展相结合,把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评价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等评价紧密结合起来。总之,针对学生个性差异,评价目标应体现出综合性,侧重“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评价目标有助于实施教学评价,对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追求“情感—进步—心理”全面化评价内容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教师应合理地选择评价内容,主要从体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性评价。由此可知,体育教师应追求“情感—进步—心理”全面化评价内容,尽可能地涉及学生的多元智能,根据其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对其情感、进步和心理进行全面性评价,充分调动其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将教学转变为兼具陶冶情操、身心发展、培养素养的教学。体育教学应力求突破忽视过程性评价而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发展和激励功能,淡化其选拔和甄别功能,惟如此,才能建立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内容全面化的评价体系。总之,全面化评价内容为体育教学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追求“情感—进步—心理”全面化评价内容应成为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目标导向。

3.整合“教师—学生—同伴”多元化评价主体

新课程标准强调,发挥多元化评价主体的作用,既要采用教师评价,也要关注学生评价,努力发挥其他与学习相关人员的评价作用。由此可知,体育教学应针对评价目标合理地整合多元化评价主体。有学者指出,只有实现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拓宽教学评价视角,才能避免教学评价流于形式[13]。博森(Boysen,G.A)认为,教学评价应是所有评价者共同建构、交互作用的过程[14]。体育教师参与教学评价,既可帮助其形成自我认知的良性机制,又可提高教学评价本身的质量和水平。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不仅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而且能提升其自我监控能力。除体育教师和学生之外,教学评价主体还应包括督导专家、管理者、班主任和家长等等,其评价可以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参考。总之,必须结合特定教学目标选择最适切的评价主体,有效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形成更加立体化、综合化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体系。

4.综合“点评—自评—互评”多样化评价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教师应采取多样化评价的方法,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多元化评价主体要求相应的评价方法亦须多样化,相对于“教师—学生—同伴”多元化评价主体,教学评价实施应综合“点评—自评—互评”多样化评价方法。教师点评是最基本的评价方法,体育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情感表现、参与动机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适时评价。学生自评是其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的过程,有助于促进其自主能力的发展。互评包括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互评既能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渴望,又能使其获得“满足感”,体验运动的快乐和幸福。总之,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体育教师应综合“点评—自评—互评”多样化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

5.践行“及时—客观—正向”发展性评价反馈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教师应及时、客观、正向地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与其一起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由此可见,“及时—客观—正向”发展性评价反馈是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基础。体育教师应依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练习环境等因素,及时、客观、正向地对其进行评价反馈,以促进其有效形成与改进运动技能。这意味着,体育教师应通过及时反馈、客观评价、正向激励,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积极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其感受到评价的价值和意义。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评价反馈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体育教师应突破主观偏见的束缚,实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发展性评价反馈。

总之,完善评价反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及时—客观—正向”发展性评价反馈能构筑师生良性互动的通道,提高学生参与兴趣,使其获得愉悦的运动体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随着社会对体育教学质量的审视和关注,深入分析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实施面临的困境并寻求消解路向,已成为切实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主要从教学要素分析体育教学评价实施问题,对于探寻体育教学评价研究思维、构建体育教学评价标准和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尤为重要。体育教学作为有机整体的生态结构,对其系统化评价,不仅需要整合教学要素,亦需优化学习要素。由此,在后续研究中,可通过不同要素来研究体育教学评价,以促进体育教学进一步发展。

作者:曾玉山 陈曙 单位:济宁学院体育系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