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时代人才需求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利用动力提升机制切实提高了大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随之完善了体育情感、体育品格及健康行为。然而在体育素养培养提升机制的实践中,依然存在各种不利和干扰因素,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效果和质量。本文以此为视角,结合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和健康水平,分析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阐述了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结构与特征,重点提出培育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改进措施及应对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素质培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未来国家的建设不仅需要人才具备学识和远见,更关键的是要求能够保持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品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发出了“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号召。普通高校体育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的主要组成,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协调一致。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为学生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和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性练习,而逐步掌握并形成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基于时展的衍变以及普通高校体育学科的特征,针对大学生体育维度、指标,现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表述如下:一是按照运动能力与习惯的视角,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不可复制的属性,在学习运动技术技能的同时,既可以增强体育情感与品格,还可以通过高强度的耐力训练培育学生合作意识与规则意识,体育教学立德育人功能尽显无疑。二是按照体育情感与品格的视域分析,核心素养内涵尤其体现在关键的、本质的素养,该素养能力的形成不仅使人终身受益,还会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提供实用、稳定的输出。通过高等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损伤的防治与紧急处理,并会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得到享受。三是根据和参照健康知识与行为指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还体现在极强的可操作性,无论在教学与练习当中,实训操作和自主处理都可以通过测量和评价具体呈现,既带来深刻的记忆还会受到持续的震撼,在有效衔接性练习中巩固知识与技能。此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价值更体现在终身的锻炼的意识和行为,只有学生在求学阶段积累并丰富学科核心素养,才会在将来的生活或工作之余坚持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二、普通高校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框架

(一)运动参与和技能。稳固体育核心素养的先决基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的运动技能,通过持续的参与和体验,久而久之才会理解并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无论是在学习球类项目还是田径类运动当中,如若脱离了身体运动,技战术无从谈起。为此高校体育核心素养培育需要在加强宣传普及的基础上,全方面落实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

(二)创设运动氛围和目标激励。大学生面临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很多学生表示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当然这种想法并不完全是一种借口,然而换种角度分析,普通高校是否存在运动氛围创设的缺失,导致运动人群流失或处于尴尬的情境。此外,体育教学目标激励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产生不利的干扰影响。

(三)科学化锻炼实践。高校体育教学队伍、师资力量以及场地设置相对优良,这对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到了保障性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体育素养的效率和质量,科学化锻炼实践需要结合移动网络的信息化,明晰运动项目规律进而向更高层面调整转变。

三、高校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对策

(一)加强德育教育渗透。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标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加强德育教育渗透,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把握有利的教学契机,结合学生的学情或突发情况,教会学生自我调控情绪。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体育素养及人格魅力的引导辐射,通过正面示范对学生产生激励,这样学生既会提升对课程教学的兴趣,还会主动配合教师,形成轻松愉悦的空间。此外德育教育渗透要与之俱进,并针对不同的环境及时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构建多模块的核心素养教育体系,融入品质、道德和集体主义教育,最终实现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和谐融合。

(二)运动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上,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选取多元化机制拓展活动空间和渠道,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性别比例以及年级的不同,做好学情的综合分析和合理调查,借助信息化手段组织和开发课程内容体系。为此在集体项目运动、瑜伽、舞蹈、技巧和战术类的统筹中,一定要科学地与之对应,激发学生潜在的运动能力与习惯的形成。此外,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打破课程间的学科界限,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新兴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理论认知,不断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及锻炼的信念和习惯。

(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培育不可松解,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时,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加精细化,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形成乐观自信的意志品质。为此教师要将学生心理健康目标摆在首位,做好学生健康的考核和检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终身体育,有意识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主进行体育锻炼,时刻关注学生心态问题,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将来服务社会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总之,随着时代的变迁,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政策的号召和呼唤,更是面对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的有利法宝。为此普通高校要时展步伐保持同步,基于协同理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改变现有体育文化环境欠缺的不足,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运动、享受运动。此外进一步完善体育素养培养动力机制,建立多元化师资库,整合多方力量调整拓宽学习体育渠道,实现体育素养培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静.用人单位对高职大学生体育素养的考量[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梁传杰,葛文胜,符策.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6(10):20~25

作者:关静红 单位:吉林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