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论文范例

普通化学论文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1

所谓的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表达习惯作为基准的交际工具,如今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必须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现实中学前教育专业内部学生综合素质水准偏低,普通话表达基础较弱,在语言规范化与标准化现实意义认知力度上不够稳定,导致此类专业学生普通话教学无法落实起点位置,实际引导上出现许多屏障反应。第一,读音正确率偏低,夹杂各地方言韵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数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重视汉字读写规范力度,有关听说训练不多,导致拼音识别基础较为薄弱,尤其在普通话声调、韵母等发音处理上模糊不清。尽管进入专业院校后获取一定强度训练,但是特定人文环境影响已经根深蒂固,方言习惯一时之间难以校正。依照过往实践调查结果观察,学生普遍在单音节、多音节测试环节错误率清晰凸显。第二,语音自我规范意识较差。主要表现在普通话教材上形近字的误读结果上,加上长期以来数学、英语重点科目应试教学氛围制约,在普通话课程重视力度上更加不堪直视,一经触碰到不认识的字就会采取瞎蒙手段,语音规范意识不强。第三,普通话语感表现不佳,大部分学生系统训练过后,在单音节读取上显得字正腔圆,但触碰到较长语句时便漏洞百出,吐字上显得极为不自然,方言习惯流露,至于语言美感效应就更加无从谈起了。实际上学生在说话或者朗读演练期间,经常出现一字一顿等不良反应,这基本上与个体心理素质特征紧密关联,核心的问题仍旧在于语感灵敏回应程度方面。

二、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解析

(一)实施模块化教学,规避教师精力过于分散现象

针对普通话教材进行模块划分,同期结合人员特长、兴趣灵活选取,贯彻阶段引导成就的共享效应,稳定特殊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功效。依照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背景观察,教师时常将引导内容进行单音节、多音节字词与优秀文学作品朗读训练环节设置,其中前者重视力度深刻,全程注重韵调控制潜力验证结果。如在声调长短处理细节上,结合不同训练小组考察结果进行清晰对比,提炼发音过程中四声持续时间不足问题,尤其是在上声处理完成程度上欠缺特征显著。因此,在训练活动安排上应该有所侧重,争取迎合循序渐进的流程标准。虽然字词部分训练占据考试分数不是很多,但是其对于个体文化素质产生不可小觑的决定功效。结合现下普通话测试要求解析,有关单音节字词检测工作需要加大对声韵标准维系力度,相对地多音节字词集中控制在轻声、儿化音与标调的衔接水平之上。再就是优秀文学作品朗读过程中必须尽量稳定应试人员连续变音控制能力,并且及时贯穿差异语调的流畅衔接成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命题说话考察工作中,需要针对创新词汇语法规范实效与自然表达水平加以客观评估,在这类现象影响下,有关单音节字词声调教学便过渡成为多音节语句流畅自然表达的基础适应媒介。所以,实际训练过程中应该尽量稳定字词音调训练力度,之后联合专业话题训练作为突破窗口,使得整个机理模块体系能够贯彻相互影响的绩效指标。另外,在识字训练方面需要加强,培养学生在读音方面的规范能力。在普通话的练习与测试中,有很多学生都会把音读错。有的是受方言的影响习惯性读错,还有的是不认识字。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对学生多加引导,尤其是在朗读方面。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造句、组词规范发音,尤其是对形近字的运作,要学生不断增加识字量,训练的时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

(二)全面丰富教材资料结构,使得教学难点得到精简化改造

虽然普通话测试范围相对有限,但是在细节处理上对于学生专业语言思维与应用水平存在严格的控制要求。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基础认知方式进行对应改造,全面整合最新教学资料进行灵活引导。如在字词疏导环节中,具体依靠学生在训练环节中容易滋生的误读类型进行表格式整理,必要情况下联合形近字、外来词等做好结构补充。其核心理念在于分析不同学生语言缺陷状况,主动开创丰富语言训练环境,令学生结合多媒体情境演示自觉领悟平翘舌、鼻边音区别特征。同时可以适当贯穿优秀作品赏析程序,依照不同主题内涵与艺术表现特征进行朗读技巧确认,进而将朗读训练环节中的重点、难点效果清除完毕。结合现实规范结果观察,学生在作品整体机能感性控制与局部细节定位上存在敏感反应特征,甚至细化至单个字词读音轻重表现层面之上,之后便可结合正确示范录音加以对比验证,将一切隐藏的表达技巧细节阐述完全,相对地会令学生建立长久研习信心,不至于产生过度的厌学心理。另一方面,在设置命题说话考察项目期间应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现象进行话题表达绩效审核,经过系统修复,能够清晰地认证内容理解思路。这类追踪性的研讨工作是教学资料丰富的关键出口,而相关生活内容整合便是第二道重要工序。如若教师因为任何慵懒习惯而主动规避这部分资料搜集程序,就会令学生长期局限在自身认知习惯层面之上,基本上不能合理地响应时代主体呼应标准。

(三)科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适当激发学生长久学习兴致

普通话课程主张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调控效果生动调试,令不同生活情境得到真实还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表达能力规范水准。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多媒体技术实施随性的字词朗读指导与示范,使得说话过程情境进行得更加顺利,特定情况下可以进行重复播放,确保学生能够在反复观察环节中领悟其中真谛。毕竟这是学生进行自我完善与客观分析的特殊支持工具,同时有助于开拓师生和谐交流风尚,确保学生主观能动性自由绽放,进而在网络课程途径精准化跟踪指导路线下,将生活记录中的学习状况运用邮件形式远距离发送给教师,教师便可及时审视个别材料梳理状况并快速予以整改。此类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全面提升了普通话教学课堂进度条件,令教学现场顺势拓展到实践空间之中,使得不同机理安插效应表现得更加灵活与人性化。按照信息技术背景审视,学生角色定位形势已经产生动摇反应,其已经可以依据特定动力条件合理扭转教育被动局势,懂得利用现实反观手段正确观察自身一切不良状况;特别是在网络资源极度丰富基础上,个体对于自我阶段学习成效的反馈意识更加深刻,开始全面激励自我开展长时间可持续强化训练流程。需要特别予以强调的是,普通话教学阶段评测工作要争取依照侧重内容进行衔接处理,教师在面对广大学生时,需要灵活运用重点评测手段进行不同个体性格特征匹配。如在字词内容处理上,大部分学生在前后鼻韵发音细节处理上明显不够到位,尤其在形近字误差判断背景下,各类训练活动中集中问题广泛凸显。再就是部分学生存在先天性语言表达缺陷问题,包括大舌头与牙齿漏风现象等,教师可统一依照个性问题模式进行科学处理。必要时进行分组设置,后期实行群体教学与个别精确制导的灵活转化策略,评测阶段中采取个性问题应对单独调整,至于其他相关问题则是采取抽样调查来完成普遍现象验证控制任务。结合这种实践经验分析,有关朗读模块和表达训练项目也可以利用分类指标实现侧重评测,这样能够适当减少教师单独强化训练的弊端。

三、结语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2

1.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教学内容选择的第二个依据是要结合石油工程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与留学生专业的结合,不仅讲授基本的化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用化学的观点和理论去解决自己专业方面的问题。因此,化学绪论教学、例题选择和科学思维等方面,都倾向性地讲解与石油领域相关的化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到普通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在石油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对教师提到的关于石油相关的内容会表现出较大的热情和兴趣,课堂表现非常积极,让授课教师深受鼓舞。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将来的工作中科学使用化学思维应对实践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的编排设计

留学生普通化学(全英语)教学是向工科留学生介绍化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基本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学。同时,也是工科专业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通化学教学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学生实际与专业特点,对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的内容都做了精心的选择与编排。理论教学部分,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由易到难的顺序。从化学度量、化学计量学、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等基本概念和简单知识点开始,逐步过渡到化学反应、原子、分子结构、化学键等较难的知识点,以及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等宏观理论。这样的内容选择与编排顺序,有利于留学生学习接受,降低了开始时的学习难度,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在结合专业特点方面,着重在绪论和最后的拓展部分,介绍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及实验在最新石油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不仅在宏观方面介绍了石油工程发展中应用到的化学知识,而且还介绍了石油工程领域中,最新科研论文对化学知识的使用。同时,在每一章的例题选择及背景介绍部分,都适当向石油工程领域倾斜,做到了与学生专业特点的尽可能的融合。实验教学部分是普通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工科专业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观察实验现象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实验教学对提高和巩固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和解释工作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况,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结合理论知识对现象和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与判断。实验教学部分做出了细致的安排,总共安排5个实验。实验认识课,通过观看视频及教师演示,让学生对化学实验室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学习实验室安全、基本操作练习等。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主要考虑到石油工程的现场作业会经常用到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习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压定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学习气体体积的测量和大气压力计的使用等。氯化钠的提纯,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如,固液分离的方法、过滤、抽滤、重结晶等,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还能对化学实验有个较为感性的认识。溶液性质综合实验Ⅰ,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与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性能,盐类水解,沉淀的生成,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溶液性质综合实验Ⅱ,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分步沉淀与沉淀的转化,沉淀的化学溶解,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多重平衡的实验现象及解释。其中,在具体教学中,向学生强调关于缓冲溶液、沉淀生成、转化和溶解等知识在石油钻井领域中的应用等。

二、灵活的教学与管理

中外社会、文化、经济和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留学生的教学管理与中国学生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教学上增加灵活性,以适应留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个性特点。在管理上,既尊重留学生的生活和民族习惯,也制定了严格的课堂规则,要求学生认真遵守。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使得留学生普通化学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多样的课堂授课方式

给中国学生上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讲授,中国学生也很适应这种模式的教学,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听讲,服从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保证课堂秩序与效果。但国外的中小学教育模式与我国有较大差距,留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适应性对于任课老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留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比中国学生表现活跃,喜欢提问与讨论,只听教师讲授很难维持50分钟。因此,必须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努力增加教学的灵活性,以适应留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主要做法是,在讲课时多观察学生的反应,多增加提问和讨论的环节,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认真听讲,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赢得了留学生的配合与信服。

2.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

留学生的管理原则是尊重学生习惯,严格课堂纪律。对于留学生的管理,一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尊重他们的习惯与特点,保证他们的合理要求得到满足,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宽容与爱护。另一方面,也要制定严格的课堂规则,让他们知道中国大学是非常严格的、有规则的,他们也会感受到中国教师的认真与敬业。因此,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并不意味着课堂秩序的松散与混乱。实际教学运行中,确实存在部分国家的留学生比较有个性,经常会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尤其是在实验课上,会影响到课堂纪律或者其他同学。对此,采取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具体是,事先制定出详细的课堂纪律与规则告诉留学生,并与最后的考核挂钩。虽然一些留学生的个性比较强,他们会为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努力向教师争取,但同时,他们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也非常的好。只要说清规则的内容、合理性及必要性,他们一般都会表示理解并认真遵守。

3.针对个体因材施教

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个人情况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只有熟悉每个留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情况,才能更好地有针对地开展教学。在正式上课前,教师会跟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进行交流,以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包括化学学习的基础、英文水平,以便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通常,巴基斯坦的学生英文水平和化学基础较好,非洲一些国家的个别学生化学基础稍差。教师就会利用课前、课间的时间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多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他们对于课程进度的理解。课后教师会利用答疑的时间,有针对性的组织答疑,鼓励学生与教师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三、结束语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3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深入,大学化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对学生观察力、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科研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设计性实验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立足于多角度考察方式;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设计,能够提升实验教学效率与质量。对此,笔者根据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就大学化学实验中的设计性实验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大学;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分析

根据化学实验能够将化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整合、应用,对化学实验效果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设计性实验将实验方法作为中心,继而创新化学实验模式,并做好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有较大研究价值。

1设计性实验特点

1.1全面性

设计性实验涉及学科内容众多,化学实验应凸显科学、综合、灵活性思维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思维模式。如:在无机制备与有机合成知识融合中,进行表征任务分析或是利用催化剂与性能检测融合等方法。

1.2研究性

不同实验中包含一个实验课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自主进行资料搜集;同时结合设计实验方案与操作性书写论文。在课题研究中,学生应自主、独立进行课题探究,掌握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法。利用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了创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化学实验研究性具有重要影响。

1.3创新性

大学实验教学中,应立足多样化、创新、环保项目内容,扩大学生知识视角与创新思维。在设计性实验内,教师应将科研成果转为设计性实验,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最先进的实验知识,对后续学习具有帮助性作用。

2大学化学实验中设计性实验不足

一些院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为有机实验与无机实验、分析设备监测、物理化学实验等,使得学科项目被分解,缺少学科有效连接、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特点体现,多为验证性实验。种种原因造成教学资源使用效率平平、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落实,多数院校开始致力于教学革新中,增加设计性实验教学课时。不过在事实教学中,并未有明显教学体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2.1实验管理制度问题

设计性实验对实验设备、教师水平要求较为严格;同时,相对于传统基础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成本投入高于普通化学实验。受经济因素限制,使得设计性实验一直未得到推广与普及。一些院校为达到基础评估需求,而选择进行一些设计性实验;但在实际实验教学中,缺少化学实验教学的融合,较为形式化,缺少完整的管理机制。现阶段多数院校化学实验管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实验教师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优势,实验教学报酬得不到有效保证,理论知识教学较多而影响实验管理,造成设计性实验难以继续开展下去。

2.2教学内容落后

在设计性实验中,教学内容落后成为重要教学问题。通常状态下,设计性实验主要是增加综合实验内容,而缺少有机、无机等学科融合,课程教学缺少直接连接,以及有效教学形式进而达到全面培养目标。尽管多数学校已经致力于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中,但缺少有效的成果转变机制,使得学生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目的,造成学习兴趣的降低。

3大学化学设计性实验方法

3.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大学阶段,学生对化学知识已经有一定基础,了解有关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对此,在这一过程中应科学应用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创造更多知识运用机会。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对能力的提升、兴趣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实验任务探究阶段,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内容进行方案设计,进而找到有效方法与结论。在其过程中,学生完全自主独立解决问题,当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论则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自豪感。这对化学知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化学设计性实验中。

3.2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在设计性实验中,能够将被动科研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设计性实验中涉及众多化学概念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无限的空间遐想创新思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利用创新型思维与探究性思维,将所思所想体现在实验设计中。当学生完成实验阶段,创造思维得到了启发,提升实践能力进而发挥教学主体作用。学生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需要自主进行方案设计与资料搜集,结合实验目的选择有关实验设备与方案。在其设计阶段,学生需要独立面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灵活运用思维得到实验答案。在这一形式下,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实践能力。在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是一个将实践转变知识概念的过程,需要学生有严谨的思维模式与总结思维,对实验中的不足与解决方法转换为文字形式。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方法总结能力将得到有效培养,对学生综合素养的的提升也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3.3完善学生化学知识结构

设计性实验包含众多学科内容,例如:二级学科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其实验阶段,学生运用多个学科知识融合过渡至实验中进而解决问题。在其过程中,扩大了学生知识视角、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材料、环境概念知识融入至实验教学内能够有效弥补以往实验教学学科内容两极化问题,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4结语

综合分析,设计性实验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下的产物,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有关院校引起高度重视,提倡应用设计性实验教学。笔者着重对大学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进行分析,希望各院校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融合理念进而做好化学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肖,熊建文.微信企业号支持下的设计性实验教学——以“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01).

[2]郭俊青,李佳,吕国伟,王海霞.甲基橙插层水滑石的制备及表征——一个大学化学开放性实验设计[J].大学化学,2017(01).

[3]李子强,张圆.PBL与异法同步设计性实验结合模式的建立和应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1).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4

曾琦的《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教育回顾》将化学教育放入科学教育的视野,把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过渡阶段、学习苏联阶段、探索阶段、十年动乱阶段、调整尝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周天泽、胡定熙的《化学和我国科学教育的开拓》介绍了我国科学教育“准备”“启蒙”“开展”3个阶段中化学和化学家的推动作用,并从该角度描述了近代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情况。WilliamH.Adolph是原齐鲁大学教师,他在《SomeaspectsofchemicaleducationinChi-na》中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化学课程、教材、学校状况以及人们的科学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我们从外国人的视角了解当时我国的化学教育情况。以上文献的研究对象包括高等化学教育和基础化学教育,对于更为具体的近代中学化学教育,相关研究主要有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的《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化学卷》[4]、樊冬梅的《中国近代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1878-1922)》、解亚的《中国近代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1922-1949)》。樊冬梅和解亚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演变的历史过程和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将化学教育的有关内容包含在科学教育这个大的范畴内进行说明。作者认为,从1878年到1922年,我国科学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各自为政到制度化、从学日到仿美的发展过程,1922年到1949年则可分为新学制颁布后的科学教育(1922-192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科学教育(1927-1937)以及战乱时期的科学教育(1937-1949)三个阶段。

二、与近代化学教育相关的重要机构和人物研究

中国近代化学教育有三个重要的起源地: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以及近代教会学校。袁振东认为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它开办的化学教育是中国化学教育的肇始,“此前一些西方传教士以及国内有识之士通过译书或讲演的形式在中国传播化学知识只是化学教育发端的萌芽,1904年清廷颁布新学制以后,中国的化学教育才得以全面发展。”江家发、陈波的《中国近代化学课程始端———“京师同文馆化学科”体系溯探》认为同文馆已经具备了学校近代化学的课程体系,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徐振亚的《京师同文馆中的化学教育》从化学课程的开设过程、师资、教材和考试制度几个方面对同文馆的化学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他如《京师同文馆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京师同文馆的创立与中国早期的自然科学教育》、《京师同文馆自然科学教育之得失思考》等论文,对同文馆的科学教育及其在中国近代科教启蒙和科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化学教育多有涉及。对江南制造局的研究,一方面集中于其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制造局翻译馆的西书翻译事业。最近,周俊博在《近三十年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研究综述》中从翻译馆发展、翻译目的、赞助人、书目考证、重要译者、翻译方法、译著影响、译名统一、相关个案研究等9个角度,对近30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而有关江南制造局对化学发展所作贡献的专门研究则比较少见。江家发等在《江南制造局在中国近代化学发展中的贡献》一文中指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提供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化学书籍,其中的《化学鉴原》被很多学堂、书院作为教材,在当时影响很大。编译馆陆续译出的《化学鉴原续编》(无机化合物专论)、《化学鉴原补编》(有机化学)、《化学考质》(定性分析)、《化学求数》(定量分析)、《物体遇热改易记》(物理化学的初步知识)、《化学分原》(定性分析)等6部化学专著,将西方化学的各个分支系统而完整地引入我国,对近代化学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编译馆的徐寿、傅兰雅在翻译化学书籍时,首创了中文化学译名原则,对中国化学的发展和传播具有深远的影响。王玮的《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化学教育(1901-1936年)》介绍了近代教会大学的化学科系、课程设置和教学情况,他在《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早期化学课程与教材》中认为我国近代的教会大学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保证了其培养水平与国外大学基本一致。对我国近代化学教育的启蒙者徐寿的研究,影响较大的研究有袁翰青的论文《徐寿———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杨根的专著《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以及近年来汪广仁等人的专著《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海国撷珠的徐寿父子》。傅兰雅对中国近代化学的引进、传播和普及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王扬宗的《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徐振亚的《傅兰雅与中国近代化学》、王红霞的《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等专著和论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傅兰雅传播西学的事迹和思想。戴吉礼(FerdinandDagenais)的《傅兰雅档案》则根据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档案馆的全部傅兰雅档案,整理了其旅行札记、往来书信、翻译成就和相关论文集等资料,为研究傅兰雅和近代中外交往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原始资料。近代中国的不少化学教育家同时也是化学家,他们主要致力于高等化学教育,目前已有不少相关的研究。而为基础化学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教育家和出版家郑贞文和杜亚泉,研究者则较少关注。郑贞文与杜亚泉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理化部主任,是我国化学名词统一工作的重要奠基人,编译出版了大量理科教科书,对化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对郑贞文的研究仅有少量传记,如王治浩等人的《一代学人郑贞文》、《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化学卷》中的条目介绍,以及张澔的《郑贞文与中文化学命名》、钱益民的《郑贞文与我国化学名词统一工作》等对其在我国早期化学教育、统一化学名词和编辑出版方面所作贡献的研究。对杜亚泉的大量研究集中在其文化、伦理和政治思想方面,此处不赘述。对其在科学教育方面贡献的研究,阎乃胜进行了综述[7]。李学桃的《杜亚泉科技思想研究》、阎乃胜的《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研究了杜亚泉的科学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其编写、编译的教科书进行整理,高度评价了杜亚泉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史上的重要作用。对其在化学教科书出版方面的成就,王建辉认为杜亚泉是商务印书馆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理科编辑,是“学者型的编辑和思想型的学者”[8]。刘晓嘉的《杜亚泉编辑思想研究》、余望的《探析杜亚泉的科技编辑思想与贡献》、陈镱文等的《杜亚泉对我国早期科技编辑和科技期刊发展的贡献》结合杜亚泉所处的时代,从编辑学的角度研究了其编辑出版的理科教科书、科技期刊等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蒙与普及的重要贡献。

三、对中国近代化学建立和发展的研究

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和经验化学有着很高的水平,但作为科学的近代化学不是中国古代化学演进的结果,而是在近代从西方引入的。郭保章等人在《中国化学教育史话》中指出近代化学“19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化学教育开始时期,几乎与传入时期同时发生”。因此对中国近代化学史的研究对于化学教育和教科书研究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诸多化学史专著,如我国第一本中国化学史专著———李乔萍的《中国化学史》、岛尾永康的《中国化学史》,以及近年来周嘉华等的《世界化学史》,侧重化学学科自身的发展,涉及我国的内容多为古代化学成就,对中国近代化学、化学教育的建立和发展几乎没有涉及。部分化学史专著,如赵匡华的《中国化学史(近现代卷)》、郭保章的《中国现代化学史略》、袁翰青的《中国化学史论文集》、JamesReardon—Anderson的《TheStudyofChange,ChemistryinChina》结合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研究了化学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其中涉及化学教育在中国的起步与开展情况,提供了大量相关史料。袁振东的论文《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依据史料对1927-1937年“南京十年”时期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过程进行了系统考察和分析,认为这10年是现代化学在中国建制化发展至为重要的时期,为此后中国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张培富等的《书籍史视阈中的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史考察———基于对“民国”时期出版的化学著作的计量分析》通过对民国时期化学著作的出版要素进行计量分析,结合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从书籍史角度对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微观的历史考察。

四、近代化学术语研究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名称是化学语言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构建化学学科的基础。由于东西方语言的差异,为元素、化合物命名首当其冲地成为近代化学传入中国后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与人文学科,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相比,近代中国的化学教育在翻译创制学科名词方面有着更为特殊的情况。这是在近代中国化学教育和教科书研究中应予以足够重视的一个重要领域。著名化学教育家张子高在《从〈化学初阶〉和〈化学鉴原〉看我国早期翻译的化学书籍和化学名词》中介绍了19世纪70年代传入我国的西方化学的主要内容,以及上海、广州两地的知识分子在早期翻译工作中对化学名词术语的制定过程。WilliamH.Adolph在《SynthesizingachemicalterminologyinChina》一文中回顾了中文化学命名法的产生历史,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我国所使用的中文化学命名方法和基本原则。夏文华的《晚清民国时期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生成历史的文化考察》梳理了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生成的历史进程,从文化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的生成史进行考察,归纳出了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生成的一些特点,并对参与化学元素名称统一审定工作的化学家群体的各种背景作了分析。何娟的《清末民初化学教科书中元素译名的演变———化学元素译名的确立之研究》《清末民初(1901-1932)无机物中文命名演变》,江家发、冯学祥的《中文无机物命名法的演变》,张澔的《中文无机名词之“化”字(1896-1945年)》《虞和钦的有机化学名词———中文有机化学名词系统命名的开始》,江家发、郑楠的《我国有机化学命名法的历史演进》,孔健的《有机化学命名小史》对化学分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中文译名和命名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何涓的《化学元素名称汉译史研究述评》对化学元素名称汉译史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认为现有的多数研究在资料利用上层层相因,对众多科学期刊和化学教科书究竟如何使用元素汉译名的研究较少涉及,使研究的深度和视野受到了限制。温昌斌的《民国时期国立编译馆及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介绍了于1932年成立的国立编译馆的科学名词审定工作,认为当时的“教育部”公布了多批由该馆编审的名词,使国内科学名词,包括化学名词,逐渐趋于统一。张澔在《中文化学术语的统一(1912-1945年)》中对当时的教育机关、学术团体以及专家学者为化学术语的统一所作的努力、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国立编译馆和中国化学会相辅相成,在中文化学术语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为化学术语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五、近代化学教科书研究

教科书作为学校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在教育体系中意义重大。对教科书的研究向来为教育史和科学史研究者所重视,以上的几方面研究对化学教科书均有所涉及。中国近代教科书的专门研究,目前已有不少成果问世,相关的专著和论文主要有毕苑的《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建造常识———教科书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王建军的《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汪家熔的《民族魂———教科书变迁》、王有朋主编的《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总目》、吴小鸥的《近年来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研究综述》。这些研究工作对我国近代教科书的出版情况进行了系统整理,对教科书发展历史进行了分期,较为全面地呈现了百年来中国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在分析教科书的发展变迁时,研究者们多从文史类教科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说明,对自然科学的教科书,尤其是化学教科书的研究分析则相对较少。潘吉星的《明清时期(1640-1910)化学译作书目考》和黎难秋的《十九世纪中文化学书籍补考》对明清时期我国出版的化学类书籍进行了考察与整理。潘吉星从内容分类、出版年代、原著来源、翻译情况、出版地点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在这些化学译著中,综合性化学学术著作(包括分析化学著作)占24%,农业和药物化学占7%,应用化学占36%,化学通俗读物占12%,中等化学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占28%;译自英文的最多,占50%,多为学术著作,译自日文的次之,占36%,多为通俗读物和中级教材。在这些化学书籍中,部分综合性化学学术著作和化学通俗读物被用作清末洋务学堂的化学教科书。对这类书籍,汪丰云等人在《清末民初几本代表性化学教科书介绍》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化学初阶》《化学指南》《化学鉴原》《化学考质》《化学卫生论》等早期化学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和翻译、使用情况。作者认为这一批译著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化学教科书,其中1870年美国传教士嘉约翰(JohnGlasgowKerr)与何瞭然译自《Wells'sPrinciplesofChemistry》的《化学初阶》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一部有系统内容的普通化学教科书。对这类早期化学教科书的相关研究还有王扬宗的《关于〈化学鉴原〉和〈化学初阶〉》、张青莲的《徐寿与〈化学鉴原〉》、吴又进的《晚清第一本分析化学译著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化学分原〉研究》、李桂琴的《晚清译著〈化学入门〉研究》、季鸿崑的《〈化学卫生论〉的解读及其现代意义》、吴又进等的《中国最早的分析化学译著———〈化学分原〉》、潘吉星的《清代出版的农业化学专著〈农务化学问答〉》等。梁英豪等在《中国化学教育史话》中对几种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化学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和编写思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当时化学教科书的特点进行了总结。郭震在《化学与爱国———从近代化学教科书中看国情与爱国教育》中认为提倡爱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是当时学校教科书无法绕开的主题,化学教科书的作者在编写时也非常注意在教材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以期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六、小结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材料物理化学;工程教育认证;教学改革

物理化学不仅为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被我校材料类专业设置为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作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它综合了普通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相应的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十分有助于理解材料科学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无论是对学生今后在材料领域从事专业的工作,还是继续考研深造都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价值[1]。对于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培养应用型金属材料工程师的工程类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中从事新材料的工艺设计、设备研制、技术创新、科学研究、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因此,如何紧密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确定《材料物理化学》的课程目标,围绕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和内容,成为材料类物理化学课程教改迫切解决的问题。

1以成果为导向,构建应用型课程内容体系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材料物理化学》对毕业要求支撑的观测点,根据观测点要求明确课程的教学内容。专业的毕业要求中要求通过《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工程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毕业要求观测点的能力要求设定课程目标为:(1)能够系统掌握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对复杂金属材料工程问题中材料相变及化学反应过程进行表述,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求解;(2)能够应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理论通过分析、计算,识别和判断材料相变方向、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速率等复杂金属材料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确定各知识单元的知识点,设定学生学习后能够获得的能力要求,教学内容需突出应用的特色,注重把理论知识与金属材料工程实际工程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内容中,重点介绍《材料物理化学》应用于金属材料领域的知识,对化学公式的具体推导过程和定量计算等内容不必进行过深过细讲解。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结合材料科学技术发展,掌握公式及理论推导过程中的各种条件、结论以及相关的物理意义、适用范围。注重理论与科学研究、生活实际及工程问题的结合,构建先进的课程内容体系,从而培养材料专业的学生利用《材料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公式多、内容抽象以及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学生理解及记忆难度较大,经常混淆相似公式的应用条件,在正确应用公式解决工程问题上往往存在较大困难。在每个知识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软件或自行独立绘制思维导图,利用简短的描述,形象的图画将易于混淆的知识点构建成知识网络,对知识体系进行逻辑梳理,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实现思维走向深入和扩散,为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2]。例如,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知识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概念与术语的基础之上,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作为一级分支,分别从功的计算以及热的计算进行展开,将封闭体系的体积功计算、定压热、定容热的计算作为二级分支,定容变温和定压变温过程热的计算,相变焓、化学反应进度和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计算等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变化中应用作为三级分支,从而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论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基于社会开放平台课程资源和学校课程中心自建课程,构建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限制,将同时间、同地点的集中授课,转变为异步分散式学习,学生个体可以随时随地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极大地扩大受众面和受益面。重视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理念,教师充分整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针对课堂内容布置相关知识的自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计划的指定学生预习内容,课堂以学导式教学为主,课后布置相关课堂的自习内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自习效果,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联合教学。《材料物理化学》是金属材料工程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对复杂金属材料工程问题中材料相变及化学反应过程进行表述,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求解;能够应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理论识别和判断金属材料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在讲述《材料物理化学》课程部分章节的过程中穿插相关专业课内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材料物理化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地位,同时学生也对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具有深刻的认识[3]。另外,可将《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中的部分教学内容提前分配给相关专业课教师,再由专业课教师配合实例讲解这些理论。比如“电化学”部分的内容可以与“腐蚀与防护”课程相联系,这种教学模式将使每位专业课教师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提高《材料物理化学》理论课教学效果。(3)学导案例式教学。学导式教学是我校最早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其以学为主体,导为主线,以开发智能提高素质为核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过分强调教师作用的发挥,转变为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结合,与专业认证的理念高度契合[4]。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学导教学理念融入案例教学,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出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金属材料工程问题,并依据理论计算给出解决方案,例如在讲解理想液体混合物的气-液平衡时,以金属Fe、Mn的液体混合物为例求得平衡状态下的液相、气相组成,通过此类例题的讲解能够使得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并将其应用于金属材料专业复杂问题的求解。这种教学模式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兴趣。(4)实验教学。实验是工科院校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材料物理化学以前实验是分散在理论课程中,时间上的得不到保证,实验内容也多停留在某些理论验证,与专业联系较弱。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专业将大学化学和物理化学两门课程进行了整合,实行实验独立设课,对实验项目及内容进行精选和改造,设置误差分析、钢中锰含量测定、溶解热测定、相图绘制等8个物理化学课程的实验,从基础实验着手,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具备将化学的基本理论用于研究和解决金属材料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4优化考核方式,检验学生能力培养成果

传统的《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成绩由闭卷考试成绩70分,平时成绩20分包含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实验成绩10分。这种方式使学生机械记忆知识点来通过考试,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无法在考核成绩中充分体现,大多学生不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考试前临时复习,强化突击,效果往往不理想[5]。本专业优化调整考核方式,加大过程考核的比例,采用闭卷考试结合期中考试、作业和阅读笔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阅读笔记占总成绩的10%,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10%。该考核办法去除了出勤、课堂表现等平时成绩的考核项,增加了期中考试和阅读笔记的考核项。由于课程课时较多,课程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因此学生的学压力大,易产生懈怠的情绪,期中考试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学习。教师指定利用物理化学知识解决金属材料工程问题方面的课外阅读资料,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阅读并记录阅读笔记,利于扩展知识面以及及时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试题题型为判断、选择、证明和计算等,主观题分值比例大于60%,需绕课程目标进行命题,包含工程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核,以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5及时进行课程质量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

在课程结束后,由专业课程质量评估小组严格按照专业的课程质量评价机制对本轮授课组织评价。课程质量评估小组结合教学大纲审查每个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课程考试内容对课程目标实现的合理性,在合理性审查通过后,作业、阅读笔记、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按课程目标进行分析整理、讨论给出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与持续改进建议,评价结果向教师反馈,用于下一轮教学的改进。

6结语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需要以课程目标为导向,注意吸收借鉴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改革也将不断深入,根据专业的需求,向注重物理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复杂金属材料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是继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文婷,韦志敏.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2(21):178-179.

[2]陈亚芍,宁清茹.思维导图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17(3):24-29.

[3]易大伟,孙万昌,师玉璞等.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12):213-213.

[4]宋良,徐家文,刘爱莲.学导式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8(11):68-70.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6

“工程”是指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1]。如: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程”也指用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如:城市改建工程、京九铁路工程、“菜蓝子”工程等。我国大学所设有关工程类的专业就有土木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材料工程专业等。“管理”的定义是指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管理的分支也很多,如:工商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侧重于研究同现代化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该学科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系统的管理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正确地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从《工程管理》字面上来看,很容易使人产生如下疑问:比如是对什么“工程”进行管理?或者学成后会“管理”什么工程?国内有些学者把“工程管理”定义为研究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即对建设项目的专职管理。从建设项目的周期来讲,工程管理就是研究。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项目实施阶段(准备、设计、施工)的工程项目管理、项目运营阶段的设备管理,即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管理。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第三届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一九九九年七月西安)认为:工程管理专业一般设置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及物业管理五个方向。为此,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一般工科专业所必修的基础课程以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设置为:主要专业基础课有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市场学、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统计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测量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主要专业课有工程咨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投资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风险与保险、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评估、项目融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工程索赔、国际工程专业英语(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国际公司理财等。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实际为跨土木工程与管理工程的交叉学科,适合有足够土木工程方面与管理学方面师资力量的学校设置。

从学生的修业科目来分析,上述主修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已有36门,再加上公共课程:高等数学、外语、政治、体育、概率论、线性代数、计算机、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机械原理、电工学等总共有47门之多,有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外语等要学习两个学期。如果学制定为四年,第八个学期学生即要寻找工作还要完成毕业论文,47门课要用7个学期来完成,平均每学期学习近7门课。所以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学制宜定为5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掌握土木工程方面的技术知识与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学生工作后即使从事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技术专业水平也不会低于相应专业的大专水平,同时也会把所学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如果条件允许,应把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和管理方面的论文结合起来做,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工程项目的形成过程强化理解,对如何发现“工程”方面的管理问题、解决“工程”上的管理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

根据《中国教育报》报道的统计资料: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和工程管理相近的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为:工商管理类78.05%、经济学类72.72%、土建类84.91%、管理工程类82.73%、管理类Ⅰ51.82%。根据新华社2003年6月4日统计资料,黑龙江省200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不足50%,明显低于2002年。据了解,除了受非典的影响,一些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被迫中止和取消,部分毕业生无法进行正常的面试、体检和签约以外,目前社会的需求形势也不容乐观。作为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之一的国有企业,由于受经济不景气(包括改制)的影响,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大幅度下降。黑龙江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在2001年为21.6%,2002年为13.8%,2003年很难增长。政府和事业单位受编制所限,特别是今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要全面铺开,毕业生需求量也会减少。而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非国有经济单位就业的渠道在一些地方还不畅通。这些原因导致了毕业生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华商报2003年2月20日报道,在长安大学举行的“2003年毕业生双向选择会”上。公路桥梁专业的毕业生今年供不应求,此专业的学生很多在年前就已经找到单位。八成用人单位招聘桥梁工程、公路城市道路专业学生。河南洛阳一研究所原打算招收10名桥梁工程本科生,结果一上午只有一名学生递交了推荐表。长安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红红分析介绍说,西部大开发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桥梁、隧道的建设急需人才,而设置公路桥梁专业的高校并不是很多,长安大学公路桥梁专业的供需比例去年是1:8,今年这个比例会进一步拉大。

与桥梁工程、公路城市道路专业的学生非常走俏相比,公路工程管理、公路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却没有那么幸运。一位招聘工作人员说,管理和监理都必须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用人单位是不会将管理工作直接让新来的大学生担当的。2003年我校管理学院毕业生的一次性签约率约为50%,土木工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签约率几乎为100%。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好找到工作的原因,除了受“非典”与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多等客观因素影响以外,其专业本身也存在某些欠缺,下面就工程管理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进行比较,分析其原因所在。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参加工作后,需要一到二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独当一面。而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工作,即使自己努力恐怕也不会有哪家设计院敢委以工程设计任务。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施工管理工作,如果力学基础和工程结构理论不系统、不扎实,充其量也只能做到按图施工,而发现施工图中的错误,不盲目地按图施工等则难以做到。到建设单位或政府机关工作应该是比较对口的,可以充分发挥工程管理专业视野广,知识面宽的优势,但建设单位的工作是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的,建设费用的增加和消减往往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有必然的联系,而且此时此刻的技术问题又有可能是一些技术难题,显然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去处理技术难题又显准备不足。由于政府机构超编严重,每年能吸纳工程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也会有限。#p#分页标题#e#

一般来讲,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擅长于经济分析,会计专业毕业生擅长于财务工作,而没有哪一个专业可以做到从学校毕业就可以胜任管理工作或领导工作的,管理工作或领导工作水平除了受教育程度影响以外,更重要的是个人经验的积累与其在组织中威信的树立。中小型公司专职的管理人员很少,同学到了公司,领导问,“你会做什么?”回答:“我会管理。”问:“你会管什么?”答:“我会管理建设项目。”很显然,这样的回答比较空洞。因为对于新毕业的学生来说工作是很具体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虽然学过财务管理,但却当不了会计;虽然学过质量控制而技术规程又不精通,人家在眼皮底下作假,却看不出来;虽然学过领导、指挥的知识而又没有什么功绩与特长足以服人,而且公司又不承担培养人的义务,所以管理专业的新毕业生寻找工作会有一些障碍。但是,如果学生技术水平比较高,以技术工作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则相应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做管理性工作,会在知识上、心理上以及工作方法上比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更胜一筹。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7

一、科学设置学科系别

“农业为较复杂学科,复深于地域性,教学之实施,实宜因时因地而变,以谋当地需要之适应。”[2]“俞大绂在金陵大学办农学院的经验丰富。”[3]

(一)从理论和农业实践出发科学设置学科门类和系别

俞大绂在对北京大学农学院进行专业设置时进行综合考虑,最后确定了农艺学、园艺学、森林学、畜牧学、兽医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业化学、土壤学和农业经济学共10个系。大致分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两大门类。1.农业基础学科类植物病理学系要求必须具备高深的化学知识,防病比得病后再医治要有利且容易,要求在经济性原则下开展植物病害集体防除和抗病育种等研究。农业化学系开展农产品分析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研究,当时的农产品加工以酿造为主,与园艺品制造不同,以理论化学、生物化学、高等有机化学为基础。土壤学系研究土壤的改良和土壤与作物的关系,主修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学、土壤物理、测量学等课程。2.农业应用学科类农艺学系中遗传学是主课,也是育种学的基础;作物学则分门别类设有稻作、棉作等专门课程;还要学习偏重于田间的试验设计学。园艺学系的园艺品制造与高等物理化学有着密切关系,一切园艺产物需要调制、贮藏和装罐,这都是研究的对象。昆虫学系研究如何进行害虫的防治,主要学习昆虫毒理、杀虫药剂及经济昆虫学。森林学系以树木学为基础,研究造林学、森林利用,最终目标为促进林业发展。畜牧学系注重家畜育种和家畜饲养,动物遗传是其基础课程。兽医学系研究的对象是家畜,学习解剖学、药物学、组织学、寄生虫学等。农业经济学系着重于社会科学,学生要有自然科学与农业基本常识。主要有农业统计、农村经济、农村调查、农村社会、农业政策等课程。

(二)以前瞻性和因地制宜的理念指导科系设置

俞大绂1920—1924年在金陵大学农学院进行本科阶段学习,1928—1932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工研究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14年,金陵大学始办农科,1930年,金陵大学农科、林科改组为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仿照西方农科大学创设农业系科。至抗战结束,大学本部下设农业经济、农艺、农村教育、植物学、园艺、森林、蚕桑、植物病虫害与农业工程学共9个系以及农业专修科、林业专修科和农业推广部,学科门类已很齐全。而俞大绂在有悠久农业传统的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学习经历又使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想法。他在北京大学农学院进行系科设置时,针对中国南北地域差异,不开设金陵大学农学院和浙江大学农学院设置的蚕桑(学)系,针对北京大学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学术资源等特点,注重学生基础学科的培养。北京大学农学院在全国各农学院当中分系最多,其中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畜牧学、兽医学和土壤学都是国内第一次单独成系。其优势是“分系多则必修学科可以比较少,或者更适宜于学习的需要,在学生课程的排列上,的确有许多方便和合理之处”[4]。其实这些新系的设置,既填补了国内空白,又偏重于农业领域更为基础性的学科,同时也很好地利用了北京大学基础理论教学方面的优质资源。

(三)重视文史和数理基础教育

当时,北京大学农、理、医学院的一二年级学生修同样的基础课程,国文、英文都是必修课。农学院学生除农业经济系外必修微积分、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学实验、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实验,农经系则必修经济学和社会学,三年级必修纯理论的生物统计学。这是为了达到试验可靠性,更好判断试验结果真伪,以及是否可向农民推广的准绳[5]。北京大学拥有理科、文科、生物、医学等方面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水平高出所谓专科类大学甚多,北京大学农学院的学生所接受的基础课程教育,无疑为其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这显然是北京大学农学院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广揽人才

优秀的教学科研人员是打造优秀学校、培养优秀学生的先决条件。俞大绂首先在“选人”,尤其是系主任选拔上下功夫。北京大学复员后条件极其艰苦,俞大绂多方争取,从海内外延聘了大批知名学者。北平《益世报》1946年7月12日刊文《俞大绂谈农院计划》:“记者昨日趋访北大农学院院长俞大绂氏,询及下学年发展农学院之计划。俞氏称:在此政局不安中,实不敢有计划,但综诸过去经验,我国农业学生所最缺乏者,厥为基本知识,故希能在农学院中,培养研究学术风气,希教部拨给充足之研究费,以备教授从事研究所需。下学年农学院增设园艺、昆虫、病害、土壤等系,除农业经济系外,各系主任人事,现已决定,多为全国甚至世界所知名者,计:兽医系熊大仕,畜牧系汪国舆,农艺系李先闻,园艺系陈锡鑫,昆虫系周明牂,病害系林传光,土壤系陈华癸,森林系李应桢。现熊、汪二氏已来平,至于其他教授,尚未聘妥。临大四分班教员,可能留任。外籍教授,因经费关系本年不拟聘请,但请来华之农业专家到校讲学。仪器方面,临大四分班所保有者极少,现正积极增设中,仅显微镜一项,即须增至一百具,以供学生实验之用。罗道庄院址亦在恢复中,预计九月间始能使用。”俞大绂拟选拔的各系主任,均为国内甚至全球本领域最著名学者,很多人与俞大绂并无过往。俞大绂学术思想开明,不拘一派,有开放办学的世界眼光。俞大绂理想中的农学院是有良好学术风气,既注重农业基础教育,又着眼研究创新。

抗战胜利,俞大绂由重庆到京第二天,即写信给林传光(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真菌和病毒学家,俞大绂在金陵大学执教时的学生):“传光学兄,弟已于昨日由渝飞抵北平,明日将赴各处视察各农场并计划教室实验室等一切杂事。弟以此次北大毅然办农学院,胡适之与傅孟真两先生倍极热心,各方面亦对之抱极大之希望,正我辈做事之时。兄何日能来京盼速示知以便预备付处奉致旅费并有何计划盼先示知。又我兄以为关于人材尚有何人可聘请备盼提出,弟将尽力弄仪器图书设备使学院开始即具学术研究空气并拟筹备学术刊物一种。弟终不信须借以时日,中国之农业科学不能独树一帜在世界学术界上争逐也……弟俞大绂上。”《益世报》1946年8月13日报道,北京大学教授植病专家林传光来平。俞大绂志在高远,他的目标是建立世界一流农学院,使中国农业科学处于领先水平。李先闻是我国著名细胞遗传学家和作物育种学家,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当时他已收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份聘书,俞大绂则极力邀请他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思忖再三,最终决定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任农艺学系主任。然而就在他准备携子动身北上之时,上海机场三次出事,全部停运,无奈退回聘书。遂改由年仅34岁的李景均(著名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担任系主任,为当时北京大学最年轻的系主任。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教育家汤佩松在自传《为接朝霞顾夕阳》中提及:“由于当时生物系已有遗传学大师陈桢在任,我犹豫了一下,结果使我打算邀请的在英国留学的遗传学新秀吴仲贤被大绂先我一步将他聘请到北京大学农学院去了。”《北大化讯》1947年3月1日刊文:“新农学院历史的遗产中最丰富的是同学,最少的是教职员,教员中以前来过罗道庄的不出三五人,以前参加过北京大学任何活动的更少。……因此北京大学的传统习气,这里是感觉不到的,北京大学所能给予的人物虽然很少,而国内农学界的人才却在这里风云聚会,在俞大绂院长的领导下开辟一个农业教学和研究的园地。来这里的都是国内农学界的第一流人物,教授的阵容可说是全国最强的。”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评聘第一批一级教授,北京农业大学共有10位,6位来自北京大学农学院,分别是俞大绂、林传光、熊大仕、黄瑞纶、李连捷和周明牂。正是这些领先的学科带头人,使北京大学农学院短时间内迅速居于全国前列。

三、积极推进学院建设

(一)办学之初条件艰苦

北京大学农学院原处京西罗道庄,重办农学院等于垦熟荒。当时破败老房舍略事修葺便可利用的计有四幢。一幢是图书馆,另外是无一定功用的两幢楼房和一幢平房。农学院要先建学生宿舍以容纳300多学生,还要修葺向市政府借来“新市区”39幢平房作教职员宿舍。由于工程进度慢,当时农学院少数单身教职员暂时三人挤在图书馆小房间里,大多数教职员要每天清晨搭交通车从市区出城教书,有时车抛锚了,就搭卡车。农学院有两处圃场:一处在罗道庄,林地、旱田、水地俱有。因地形和土质特殊,不能代表华北一般农田土地。卢沟桥另有一处圃场,也因土质不正常而缺代表性。

(二)筹措经费推进建设

俞大绂就在这样的艰苦办学条件下,千方百计筹集经费,为农学院“找钱”,大力推进建设,以满足办学条件,落实教职工待遇。根据1946年9月6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电要求,北京大学教员学术研究补助费标准为:教授5万元,副教授4万元,讲师3万元,助教2万元。当时,北京大学全年预算总额2亿元,其中农学院图书费2000万元,购置仪器费1200万元,购置化学用品费600万元。是年2月,北京大学编制研究设备费概算,农学院研究设备费达到1亿元,占到全校概算总额4亿元的25%。“此项研究设备,百分之九十须购自国外,包含研究用之图书,科学期刊,仪器,工厂,农场设备等。”1946年下半年,经俞大绂亲自出面极力争取和反映:农学院原址,为敌伪占用多年,驻兵毁坏不堪,现已开始修建,计费须在6亿元以上。原列2亿元不敷甚钜,增列修建费4亿元,农学院设置费原1亿元不敷应用,增列设置费3亿元。最终,临时费如数追加农学院院舍修建费3亿元,扩充实验林地购地费4亿元,添设电力机器洒水井塔费2亿元。合计达到9亿元之巨。综上可以看出,在北京大学的办学经费中,农学院所占的比例较其他学院为高,一方面农学院基础差、底子薄,需要更多投入;更重要的俞大绂积极争取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三)满足基本办学需要

北京大学农学院在房舍修理完成后于1946年11月18日正式上课。其后,经俞大绂及农学院全体教职员努力,至1948年,农学院已初具规模,教职工已能在罗道庄安身,不必再“冒着风雪去教书”。农学院每系差不多都有两个试验室,几片小型试验场。全院还有两个大型农场(在钓鱼台、卢沟桥),三个园艺试验场(罗道庄、陶然亭、卢沟桥),两个林场(南口、钓鱼台),一个牧场(钓鱼台),其他还有温室、养虫室、家畜诊疗所。到1949年,北京大学农学院已成为一个相当完备的教学研究部门。俞大绂把全部心血倾注于农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他积极争取经费,尽力为农学院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对于基本建设,从初期规划到具体落实,他都亲自把关。1949年,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因为北京大学农学院办学条件最好,388名教职工,627名学生得以齐聚罗道庄,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创业发展阶段。

四、办学思想影响深远

俞大绂在中国农业大学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弘扬他的办学思想,激励后辈晚学,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专门举办俞大绂诞辰110年专题纪念图片展,出版纪念文集等系列活动。其办学理念对今天中国农业大学乃至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仍有积极深远的意义,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确立高等农业教育目标

俞大绂60多年前就倡导高等农业教育充分结合“三农”需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在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北京农业专科学校大门上镌刻的“教民稼穑”四个大字,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农大人。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国家积贫积弱,俞大绂提出“学农不要再怀着经营私有田庄的迷梦”,要求教师、学生“走出狭小的实验室,去接触广大的农民,将所学的专长贡献给他们,了解农民的需要,设法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为更多的人群谋求生活的改善,这才是高等农业教育的目的。立足“三农”,服务“三农”,“为中国之农业科学独树一帜在世界学术界上争逐也”。虽然已经过去了近70个年头,但这正是当下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灵魂和农业高校办学的立足点所在。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近年来,各高等农业院校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些都是俞大绂办学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二)博采众长理实并举培养人才

俞大绂不仅在学科系别设置上重视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课程的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都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农学院初建时期,俞大绂千方百计购到各专业经典理论书籍和成套期刊。北平解放前夕,他亲自指挥用马车转到良乡解放区。北平和平解放,又运回了罗道庄。当时在图书馆工作的凌崇秀讲到:“以后这些珍贵的书刊,成为师生历年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这在其他农业院校中也是不多见的。”[6]俞大绂以身作则,博览群书。他的学生陈策回忆,俞大绂曾风趣地说:“植物病理学是在吸收其他学科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研究方法是从其他学科‘偷’来的,启发学生研究问题要视野开阔,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从中吸取有用的知识和方法。”农业教育应该注重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联系农业生产实际。俞大绂亲自为本科生讲授植病与防治、农作物病害等课程,带动植物病理系教师组织每周一次植病讨论会,参加人员为全系教员和三年级以上学生,讨论植物病理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这些课题都是当时中国最前沿的。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到发生植物病害的田间亲自采集病株、研究病害,在他亲身示范下,学生每年都在教师带领下到农场实习,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增长服务“三农”的本领。

(三)准确定位大学校长的职责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8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是国家留学基金委主导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目的是通过该项目为高等院校整合国际化教育资源、培育国际化标准师资、建设国际化课程,深入推进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本文结合ISEC项目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对通识课程《概念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

ISEC;概念物理;教学改革

1ISEC项目简介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nternationalScholarlyExchangeCurriculum,简称ISEC),是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针对本科教育国际化所研发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学生在国内接受两年通识类基础课双语教学,获得相应的学分后受到国际本科院校的认可,可以选择到国外高校进行两年的专业课学习,进而获得国外高校的文凭。目的是通过项目的实施为高等院校搭建一个教育国际化平台,整合国际化教育资源,培育国际化标准师资,建设国际化课程,深入推进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为学生未来进一步提升学位,职业发展获得有利的条件。

2高校物理双语课程的现状

大学物理是我国高等学校针对理工科各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侧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而在国际视野下这些课程的定位是通识课,不仅是理工类学生的必修课,也在文科和经管类学生中开设该课程。现有的自然科学基础课大都是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侧重于概念的阐述和公式的推导,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教学内容缺乏体现高新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在拓展学生的视野上存在很大的不足,无法体现通识课的教学目标。而且针对文科和经管类的学生,这类课程难度又偏大。作为基础课的物理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知识传递为目的,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被动地接受知识,课时也没有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授课模式。而ISEC项目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强调培育学生的明辨性思维,突出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目前的考核方式仍然以掌握知识为主,最终成绩的评定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构成。平时成绩以课后作业为主,期末考试占较大比例,很多学生就靠期末突击,通过考试。而ISEC项目要求期末考试的比重不能超过40%,要体现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因此,在ISEC项目中,强度明辨性思维的教学理念,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和体现过程性学习的考核方式的要求对物理类的通识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结合通识教育的特点,探索适合国际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

3ISEC教学实践

3.1重新定位课程,编写教学大纲,设置教学内容以培养科学思维,突出通识教育模式,体现国际化视野为目标,重新编写教学大纲,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现基本的科学概念及方法论。根据我国的国情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突出物理的基本概念、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数学推导。教学内容体现高科技和现代化生活中的日常应用,突出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既要强调专业教学的基础性,又要注意它的时代性和前沿性;既要深入揭示其规律的内涵和意义,又要适当联系它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能够随时运用科学概念及基本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教学内容体现人文精神及社会问题。根据教材内容精选学科发展史料,特别是科学家如何运用明辨性思维能力,产生重大发现的事例,有的放矢地渗透于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在教学内容增加社会性论题,因为许多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社会性论题的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再到联想、判断,把所学的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建立全局观,培养国际化视野。

3.2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型的授课方法,要克服教师跟着教材走,学生跟着教师走的弊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积极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应用科学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对事物做出独立的判断,树立学生独立思考的信心。形成基于问题的任务型教学方法。例如课外调查,应用所学的科学原理,分析实际生活的现象和工程应用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查阅与科技前沿相关的文献书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撰写专题研究报告。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过程的安装、调试和测量,试验后对测量结果的归纳和分析,进而得出实验结论,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3建立基于过程的多样化考核形式。改变以掌握知识的考核方式,体现过程性评价,多方面,多角度的考察学生,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课堂讨论,平时作业,专题论文,实验和考试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4结论

ISEC项目的双语课程对授课教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督促教师自身通过培训和实践提升国际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概念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明辨性思维教育理念的引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采用,过程性评价取得了积极的效应。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思考,建立了团队协作精神,并能在学习与讨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部分同学的英文基础差,不愿意阅读英文原版教材,课堂上听不懂,如何提高这部分同学的积极性,降低其挫败感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尝试。

作者:王灵婕 单位: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岱霖.ISEC通识课程《普通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制作,2013(22):88.

[2]张全友.ISEC项目中的通识教育反思———以许昌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为例[J].2012(20):140-141.

[3]欧阳青.基于ISEC项目的制图类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6(2):24.

[4]卓泽林,柯森.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与危机[J].比较教育研究,2013(3):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