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共7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共7篇)

第一篇:社会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忽略心理教育,脱离大学生实际

在当前日益开放社会,人员流动性比较,不少高校学生由农村进入城市,置身于新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与疏离感,同时面对杂乱快的网络信息,新旧思想会出现冲突,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加之诸多诱惑与压力,大学生会出现各种矛盾与困惑,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无所适从。比如因情感问题而出现困扰,造成心理伤痛,甚至伤害自身会他人生命安全;有的则因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人生观与价值观却走向了畸形,迷失了自我,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全无,这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与社会化发展。而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内容滞后,以政治课教材为主,方式保守而单一,侧重知识与思想教育,脱离了大学生实际,忽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相应的大学生心理疏导渠道,无法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和心理问题,会让大学生出现抵触或排斥情绪,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步伐,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2、缺乏社会沟通,教育力量单一

众所周知,学校、社会与家庭是紧密联系的,对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常常是学校抓得紧,依赖教师,主要是以政治课、班会等方式来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却忽视社会与家庭等教育力量,无法获得有效的思想教育效果。实际上,学校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连接个体内化与社会教化的重要桥梁,这本身就意味着需要沟通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能局限于学校之内。所以,怎样在互动与开放的氛围中做好德育工作,将学校、家庭、社会等有机结合,完善德育格局,充分发挥多方力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社会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策略

面对上述思想教育问题,院校需要立足社会化视域,结合大学生实际,探索相应的、有效的解决对策与提升策略,促进大学生自由个性化、社会化的全面发展。

1、把握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在社会化视域下,需要注意以人为本,关注个性差异,培育人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化发展,培养良好的自我观念。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需要把大学生视为丰富而完整的人,不能以统一标准与方法来要求大学生,既要关注大学生思想观念与政治问题,还需要培养大学生兴趣与爱好、情感与思维、意志与信念等个性素质,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第一、弘扬人文精神,施以人文关怀。即关注学生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价值与追求、生存状态与实际需求,肯定并尊重学生个性,突然他们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教育实效性,而不是强加意志,强迫教育。如立足大学生角度来思考,以平等姿态融入大学生,促进师生交流沟通,唤醒大学生主体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责任意识;改进教学方式,开展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结合实验室与多种竞赛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以及自由选择机会,帮助学生释放个性潜能,开发个性优势,实现自我反思与教育,以便更好的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第二、实施生活化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单纯的传授某种思想与结论,而需要关注大学生理想人格、生存境遇等现实需求,予以方法指导、思想启迪,让大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生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师需要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典型例子,让学生活用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如结合现实案例,强化就业教育与指导,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与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与发展观,减少择业时的被动盲目性。同时,运用现代化教育方式,让思想教育更贴近大学生实际,充满生活气息与生命活力,富有人情味,引领大学生健康生活,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如采取案例分析、平等对话、角色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法,加深理解;采取读(政治理论书籍等)、观(时事新闻或案例视频等教学文本资源或视听资源)、议(交流或辩论)、演(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写(自己的体会或实践论文)等相整合的教学形式,理论结合实际,促进交流互动,让大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形成正确的法制观、价值观、信息观与竞争意识,在亲身体验中体会理论的实用性;开发社会资源,如聘请教授、邀请成功人士开展讲座与报告会等,发挥榜样引导作用;建设教学博客与学习网站,开发自学课件,推进思政理论教育。

2、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辅助手段,可以强化德育教育效果,帮助大学生形成与发展良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会客观评价自我,塑造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将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多渠道、多方位、多样手段,提高思想教育效率,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第一、将心理健康内容纳入思想教育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有些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思想问题是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既需要加强思想教育,还需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探索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师生共同参与模式。如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生入学第一课等;呈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等实例,比如感情问题、自卑感、社交障碍、就业压力等及其危害,将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与实际融合起来,让大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交流讨论,探寻解决方法,重塑价值观与人生观,使其走出人格失衡、心理缺陷之困境,促进健康教育与德育同步发展;整合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队伍,相互交流,集体备课,提高教育效果。

第二、开展心理健康第二课堂。如成立心理协会,调查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便于心理辅导教师进行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或生活中的心理困惑或矛盾;组织形式多样、有趣生动的心理社团活动,比如①编演心理剧:院校心理协会可结合平时搜集到的一些典型心理个案来改编心理剧,举办心理情景剧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丰富校园文化,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活动,充盈大学生精神生活,使其脱离精神空虚的泥潭;②交朋友活动:以面对面或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强化协会外大学生与协会成的交流沟通,提高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另外,建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把大学生发展与心理咨询融入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日常活动中,借助网上或电话咨询、心理训练、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改进人格发展中的缺点或不足,重塑良好人格,提升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让大学生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多方力量齐抓共管,提高大学生觉悟水平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若要强化教育效果,则需要以学校为主导,以社会实践等为辅助,充分发挥多方力量,构建更广阔的德育教育网络,拓宽教育空间,改变单一滞后的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大学生更好的进入社会实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凝聚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优良传统,是隐性潜在的思想教育资源,需要充分开发与利用。首先,强化学风、教风与校风建设。如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将思政教育渗透大学生生活与学习中。比如社团活动、“政管讲堂”、绿色家园志愿者活动等,发挥校园环境与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其次,强化校园网络建设。在现代社会中,网络传媒是十分普遍而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对学生个体社会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强化思想教育力度,开办校园网络,构建兼容服务性、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的校园网站,培养高素质与高能力并了解大学生特点的思政网络工作者,及时了解校园网动态,关注院校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了解大学生思想状态,强化引导与指导,启迪思想与智慧,让校园网络变为思政教育的有效领地。

第二、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生存技能。在高校学习中,如果大学生能够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定位今后的社会角色,更主动学习相关技能,更好的满足社会主义建设需求。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需要对接社会实践,以理论知识来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思想觉悟,内化理论知识,外化成自觉行动。如利用假期,去某公园进行环保活动、到某公益组织做义工、进行社会或职位调查等实践活动,并完成职位实践报告、义工工作报告等学习成果。这样,既给当前的思想道德体系融入时代元素,渗透社会责任感与公益精神,完善大学生价值体系,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与生活,学会把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有机融合,树立远理想与人生目标。同时,也给大学生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提升大学生觉悟水平。如通过做义工,可让大学生感受到被他人感恩以及自己对社会感恩的快乐,通过找工作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终会走入社会,需要树立职业意识、探寻职业目标、展开职位实习,给今后学习与工作做好准备。

三、总结

总之,在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中,需立足社会化视域,将促进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满足社会化需求作教育着眼点,借助校园文化、心理咨询、社团活动、网络传媒、社会实践、讲座等社会化途径与方式,发展大学生个性,塑造大学生良好自我观念、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实践技能,把握社会角色,由“自然人”、“校园人”变为合格的或优秀的“社会人”。

作者:田相林 单位:濮阳市高级技工学校

第二篇: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

一、“90后”大学生群体精神生活失衡、失序的现实表征

1.高道德认知与低道德践履时常冲突

“道德的东西……意指一般精神的东西、理智的东西”,道德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调查显示,92.2%的学生认可“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85.1%的学生赞成“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61.5%的学生把“个人品行”当成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可见,“90后”大学生有着比较明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追求。然而,观念上的认知和认同并不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切实践行。当遭遇现实生活中某些道德难题、困境时,大学生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犹疑和不确定,明显与高道德认知水平不相适应。调查结果显示,在“遇到歹徒行凶”和“看到小偷行窃”的态度上,分别有47.9%和41.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虽然92.2%的学生认可“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但72.5%的学生表示在现实生活中会因为“同学考试作弊考得好”、“身边有人通过作假获得了大量收入”、“社会腐败现象”、“自己上过当受过骗”而动摇对“诚信”的坚持。的确,不断见诸媒体的“碰瓷”、“扶不扶”等事件,使他们时常陷入知行冲突,让他们对身边的道德冷漠行为既有批判又有理解和无奈,对他人的行为既有期许又有质疑和不信任。可以说,大学生对自身、对他人都有着较高的道德期待,而当自身面临道德行为的选择时,则可能表现出犹豫观望、情境变通等。

2.人生意义与理想信念追求的缺失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是人们精神的依托和行动的指南。人总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重合之中,理想信念体现了人类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一种努力。”毋庸讳言,身处激烈竞争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追求自身生活意义的热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生活目标务实、人生信念淡薄、意义追求缺乏、精神动力不足等特点。调查结果显示,有31.1%的学生表示“没有信仰”、“说不清”或者“信仰基督教、佛教等宗教”,56.1%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于“不满足于无聊的生活和现在,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的状态,因而“看电影、听音乐”、“聊天、交友”和“更新、关注人人网、QQ空间、微博”等成为在网络上最主要的活动。有64.9%的学生相信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最主要依靠的是“个人能力和自我奋斗”,但31.4%的学生认为自己“行动力较差”,39.8%的学生表示“喜欢要求别人,但自己做不到”。可见,“90后”大学生认识到了社会竞争的激烈及自身面临的生存压力,但缺乏指引个人为之努力奋斗的长远目标,理想追求表现出明显的生活化、具体化、个性化和短期化特征。缺少理想信念的支撑,缺少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90后”大学生就会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激情和动力,以及克服困难、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意志,也就难免会遭受精神空虚带来的煎熬。

二、“90后”大学生精神生活失衡、失序的归因分析

“90后”大学生精神生活失衡、失序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正确、稳定的价值观。可以说,文化生态多元开放、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自我同一性危机等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加剧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混乱、物化和失范,导致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失衡与失序。

1.多元开放文化生态下的价值观念混乱

在当代中国,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文化交汇共存,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社会传入的文化的交锋博弈,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交融互动,构成了多元格局并存的文化生态。这些不同背景、不同来源甚至不同立场的文化观念在中国这一时空境遇下相遇,必然带来文化差异性与文化同一性的矛盾和冲突,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碰撞。“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可以说,文化就是“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在当下多元化的文化生态中,“不仅忠君爱国、讲信修睦等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等涌现的‘新’观念在紧张较量,而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与人本主义、自由主义、相对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也在激烈碰撞”。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积极体验者,也势必受到辐射和影响,引起其内心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博弈。中国社会加速转型,改革全面深化,这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矛盾的凸显时期。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西方国家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国内一些错误观点时有出现,有的宣扬西方价值观,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有的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缺乏敬畏和底线,等等。这些毫无疑问会加剧大学生的价值混乱,引起个人信仰和精神的迷失。

2.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价值观念物化

近些年,我国经济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但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裕并没有使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得到相应提高。相反,伴随着市场经济而来的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放逐、吞噬乃至取代了传统的精神超越性以及相应的真、善、美、理性、德性、神性等价值观念,并累积为主导整个现时代精神文化的拜物教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利益的实现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这为大学生接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提供了土壤。而竞争中,物质的、科技的成果因其有形和能被量化、指标化,并直接与个人利益挂钩,使人直接感受到其作用,因而体现出明显的价值优位,这加剧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泛功利化倾向。“人们考量生活和行动的重心,不再是衡量其有何终极性意义,而是作为达到特定世俗目的之手段,是否有效和合理。人的精神生活不再追求超越的意义,达到上帝的彼岸,或成为现世的道德圣人,而是看其在现实生活中占有了多少具有社会象征资本的稀缺资源。”此外,市场经济实用、功利的思想渗透到教育理念当中,间接加剧了学生价值观念的物化及精神的贫乏。家长在乎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就业前景,而忽略了孩子的道德养成、人格健全、个性发展。学校模式化、实用化的教育,使“养成学问家之人格”的殿堂异化成“养成就职者之资格”的场所,多少具有生命冲动的青春少年被训练成了目光短浅的功利主义者。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大学生过多地为现实所牵绊,终日为了生存竞争、物欲满足而忙忙碌碌,被困于名僵,被缚于利索。渗透在教育之中的物化的价值观念,日复一日地冲刷着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理想主义色彩,使他们冷落了对生命存在价值与意义的探寻,淡漠了对精神愉悦与幸福的追求,加剧了精神生活的失衡、失序状态。

3.自我认同危机带来的价值观念失范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我们可以把同一性危机说成青春期的心理社会方面。如果同一性对后期生命还没有形成一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方式,这一阶段也是无法通过的”。这个危机的解决,能使个体形成自我认同感,明白自己是谁,并懂得接受和欣赏自己;否则,个体会感到自己是混乱、变化不定的,不知道自己是谁而导致缺乏稳定核心的自我形象。大学阶段是个体意识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时期,也是顺利过渡到成年期的关键阶段。当前大学生经历着理想与现实、个性与规范、开放与封闭等众多冲突,面临着价值失范、意义失落、精神失重的重重挑战,但他们仍然得在混乱中坚持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不懈寻求个体的一致性和连续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活跃,大学生会更多地关注个人行为,他们敏感地将现实中表现出来的我与理想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以及社会期待的我进行比对,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剖析中获得自我确认。“他猜测和发现精神和世界之间、想象和现实之间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地带,并在思想和行动中向这个不确定性质疑。”然而,现实生活中价值参照系的缺失加剧了他们自我确认的难度。在风险无处不在且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个体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个人越来越成为原子化的个体,社会中“能够提供真理性支持的‘立法者’已经消失或难以奏效”,“在文化生活中不再有什么集体良知或社会参照单位作为补偿”,传统权威的式微,个人自由的增长,导致大学生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加深,在精神上陷入焦虑无着的状态。此外,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同伴在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上开始与父母形成竞争,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他们“宁愿做出无耻的、在年长的人看来是出于自由选择的行动,而不愿作出羞怯的、在自己的同伴眼中看来是被迫而为的活动”。因此,当同伴群体的规范、亚文化与大学生个体的认知或社会的主流价值存在矛盾冲突时,大学生必然遭受价值失范带来的痛苦。因此,大学生只有顺利实现自我同一性,才能结束个人的精神失衡、无序与漂泊。

三、构建适应大学生精神生活优化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精神生活失衡、失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路上强大的阻抗,重视大学生精神生活优化与和谐有序发展问题应当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任务。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从社会价值性、社会规范性和对象需求性三个方面创新现有内容体系,构建适应大学生精神生活优化要求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1.坚持以社会价值性内容为核心

各个时代都有以时显时隐的意识形态向青少年所呈现的思想体系,“如果没有这些意识形态的信奉,不管‘生命方式’所蕴含的意义如何,青少年总经受着价值混乱的痛苦”。在当前文化多元矛盾、异质冲突的现代图景下,不少大学生陷入价值观念上的混乱无序和价值选择上的无所适从,培育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为个体的生存发展提供精神导向显得如此迫切。党的十八大提出并阐明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体层面确立了大学生应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因此,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并不断强化社会价值性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社会价值性内容是“社会内在需要、追求和主张外在表现的观念或对象化形态”,是“社会成员需要和追求的集合化和理性化的表达”。它包括社会理想、思想理论、民族精神、形势政策等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内容,具有导向性、稳定性和恒久性的特征。当前部分大学生满足于当下生活,缺乏自觉的精神追求,然而,“‘有意识的精神生活’总是试图去超越自然世界的限制,为人的生命活动与生活世界自觉灌注‘存在的意义’,并以此作为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为人的生活提供‘普照的光’”。因此,要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优化,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价值性内容,通过传播社会共识、塑造社会信仰、促进价值认同、建立社会发展的共同愿景,让大学生寻求个人发展方向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点,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明确自身角色,实现个人精神生活与社会精神文明的有效整合。

2.不断丰富社会规范性内容

确立社会的行为规范并引导人们有效遵循,既是培养遵守社会秩序的好公民,确保社会有效运行的需要,也是增加个体对社会的一致感、归属感的需要。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社会规范体系受到冲击并部分瓦解,文化、道德、法律等领域出现了新的空白地带。大学生的行为因缺乏明确有效的参照标准而出现了多方面的失范。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从法律与道德、制度与纪律等层面,不断充实、丰富社会规范性内容,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可供遵循的行为规范。通过社会规范教育,提高其对社会规范的认知度、认可度和践行度,增强其环境适应能力,有效减少因行为失范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社会规范是以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为主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道德、法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风俗习惯等内容,具有规范性、约束性和保障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规范性内容,是关于社会生活中各类社会规范的内容、效力和作用方式的信息,可以为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是非判断和行为取向提供现实参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青年大学生容易受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加上群体性活动中心理上的社会标准化倾向,即在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判断上发生类化过程,彼此接近并趋于一致。因此,通过确立大学生的行为标杆,明确以什么样的准则指导个人价值判断,明确以什么样的规范指导个人具体行为,对减少大学生的行为偏差尤为重要。比如,在道德规范上,要对道德规范的内容进行层次构建,有效划定“常德”与“圣德”,“底线伦理”、“共识道德”和“至善美德”,并引导大学生实现从“知德”、“体德”到“行德”的转变,以减少个体道德知行不一致带来的困惑与愧疚。而在法律规范教育方面,要坚持知法(认知性内容)、守法(认同性内容)以及用法(践履性内容)的统一,引导学生明确个人行为的底线,严格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并调动自身的内在力量,为其观念的坚守和行为的践履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深化社会规范性内容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对公共生活领域的准则、规范和共识的认知,减少个体内心的不确定和焦虑感,而且能强化大学生内部群体规范的一致性,减少个人与群体存在的差异带来的无形压力。可以说,确立行为的规范体系,是优化大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大学生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

3.及时更新对象需求性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需求性内容是基于人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化立场,把受教育者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需要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而选择、确立和设计的教育内容。它旨在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以及引导学生的精神追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差异性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和“人”这两大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因此,既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认同主流价值、遵守社会规范的合格公民,还要关注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的潜在需要,培养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人。

当前,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着重重精神困境,他们竞争压力较大,精神生活质量不高;心理调适能力较差,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人生规划上面临困惑,发展的精神动力不足。他们可能因为学习压力较大而心生焦虑,因为人际不适应而无心学习,因为想要提高综合能力而盲目兼职,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质疑自我。这些看似最现实、最具体的问题,却往往制约着他们幸福感的获得和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大学生的这些现实问题纳入自己的视野。无视学生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定失去作用的对象和价值,成为流于形式的思想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要接地气,目中有人,首先就体现在对学生现实需求的观照上。只有根据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精神生活的优化、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万美容 曾兰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第三篇: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90后女大学生代际的特征

90后女大学生追求自由平等,但团队集体意识差,社会责任感不强。90后的人际交往主要靠电子信息设备和互联网,对QQ、MSN,微信、微博的广泛使用,她们的人际交往的空间广阔,但是这种交往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面对面的直接交往的方式,使得90后人际关系知识积累的渠道少,社会阅历少,导致她们实际人际交往能力低下,思想单纯。于是当这些个性鲜明的公主们聚集到大学这个微缩型社会时,矛盾和摩擦层出不群。在日常生活中,90后往往以个人为中心,不顾忌不他人的感受,在待人接物过程中多以简单、直线思维方式解决。在校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表现出自学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学习能力。在恋爱、情感问题上,缺乏理性认知和决断力,其中个别人因为缺乏与他人有效的沟通还会产生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过激行为。

二、90后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女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健康积极的。但由于受历史传统文化以及当代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影响,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些传统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消解了对自身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淡化了她们对远大人生目标的追求。90后女大学生在思想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没有明确积极的人生目标和为之拼搏奋斗之心;传统道德观念差,缺乏诚信和集体主义观念;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方式上容易迷失自我……加上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专门针对女性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上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女大学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其成长、成才非常不利。在妇女能抵半边天的现今社会,新女性的精神风貌、文化修养、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乃至人类的繁衍。加强女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女大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责任心,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女大学生群体是宝贵的人力资源,针对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女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还会直接影响我国人才队伍的发展,对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战略作用。因此针对90后女大学生的代际特征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90后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引导90后女大学生成才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遵循女性教育规律,贴近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一,针对女性的性别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性别意识等观念科学地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中,帮助女大学生摆脱错误思想观念的束缚,增强其自我认知能力,引导90后女大学生树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同性别教育有机结合,这一教育理念不但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总体培养的要求,而且贴近90后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但促进了女大学生群体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同时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改革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现实。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女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治工作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及时了解她们的需求,给予正确引导。要做到这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有教学内容就必须进行改革,向实际贴近与社会接轨。比如针对目前女性就业难的问题,帮助女大学生做好人生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当女性有了强大的思想成熟的心智,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改进考试方法。目前高校思政教育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严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沉闷。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改进考试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当务之急。现在的考试制度大多重理论轻实践,不少学生平时出勤率低甚至根本不上课,单凭考前的临时突击应试,通过了期末考试,这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学校应把教学和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学生上课打瞌睡,考前死记硬背,只为应付期末考试这种现象。将期末考试与过程性考核相统一,在上课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与社会接轨的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第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社会实践教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在整个过程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作者:袁娜 邢波 杨志梅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思政部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一、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学风总体上趋向良好,但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学风现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通过对我校学生学风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经过总结,其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参与度不高。当前只有少部分学生积极的进行课堂学习和自学,总体上来讲,学生对学校学风的认可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对课堂、院系、宿舍三个点的学习氛围评价为“一般”,对学校图书馆的学风认可度为“良好”。据笔者在参与同行教师交流中了解到,部分学校出现了,临考前突击学习的风气,这一时间段,教室的到课率,图书馆的入座率空前提高。笔者认为这种畸形的学风是一种病态的学风,是对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制度的一种讽刺。通过深入大学生群体访谈了解,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平时对学习不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够直接折射出其学习立场和人生态度。同时各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学习态度,直接反应其高校的学风情况。大学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成长学习的黄金期,是一个人,尤其是即将成为奋发有为的知识青年,不断努力充实自我,巩固和完善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而当前,调查研究发现,有超过8成的学生有过逃课经历(这8成受调查学生,还包括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学习形势十分严峻。通过对逃课率的研究,同样也折射出,当前大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情况,厌学情绪较为严重。课堂学外,自学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相关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课余学习时间有超过6成学生不超过2小时,甚至有部分受访学生表示课余时间除了要考试突击学习外,从来不学习。因此不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学生的学习态度都不够端正,这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给学校的学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3.学习行为不够规范。当代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人阶段,都有自己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观念,但在学习的选择上,仍体现出不够规范的现象,高中阶段的预习、复习等功课在大学没能有效的延续,此外,课堂上的纪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睡觉、玩手机、看其他书籍等现象时有发生。

4.学风建设存中存在问题。各大高校对学风的建设都甚为重视,而且也投入较大的精力和财力来进行建设,但是收效甚微。笔者分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较为先进的学风建设理念。目前普通高校的学风建设管理理念仍依靠单位、依靠制度、依靠辅导员来进行管理。此类管理是对学风建设被动的管理模式,此类误区主要在于,没有充分的发挥大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将学风的被动管理转变为让学生自我管制、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上来。缺乏较为完善的学风建设体系。当前学风建设离不开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学生队伍、社会力量四个方面来共同建设。良好的制度建设才能为学风建设提供支持。当前各高校在制度方面仍存在缺陷。缺乏科学的学风管理。要想让良好的学风在高校中良好的保持下去,需要拥有优秀的管理队伍和良好的学风建设管理机制。在当前,各高校中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不够严谨、学生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对学风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通过前文对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的学风建设问题,主要来源两个方面,学校内部及学校外部两大因素影响,其中学校内部因素是主要原因,学校内部因素中,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是重要方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1.思政教育工作与学风建设的内在联系。思政教育工作于学风建设的内在联系主要有三种联系,两者在内涵上、目标上及内容上均有紧密联系。要想让学生主动学并以正确地方式去学习,需要思政教育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是在二者内涵上的重要联系;在90年代广泛践行“四有新人”理念成长下的小朋友,现已成为各大高校的高材生,思政教育工作于学风建设工作二者的目标都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而且两者在内容上具有紧密联系,尤其是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共同性。

2.思政教育工作对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具有积极作用。思政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思政工作对高校学风建设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尤其是思政工作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对学生的思维价值观念进行有效的渗透,积极的引导学生共同来建设好大学生学风。其次,思政工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学风建设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其推动主要体现在党风建设和环境建设上,能够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党员、优秀学生党员来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最后思政工作还能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能够对学校各部门,各班级、各学生各团体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

3.思政教育工作对学风建设发展的促进作用。思政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主要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论述,即对职工和学生两个方面。

三、总结

俗语称,“上梁不正下梁歪”,在校园的学风建设中亦是如此,首先要培养好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的优良学习和研究风气,才能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学风。对学生要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党组织建设。让广大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建立起优良的学风骨干,并在学校内带头发扬和传承好优良的学风。

作者:马岩 齐桂玲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第五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一、广西海洋经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资源

(一)广西海洋经济的丰富资源维系着生态文明观

北部湾海域拥有多样的空间资源,首先是海洋油气和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能源资源等,是当地经济腾飞的物质基础。其次,钦州三娘湾海域水质优良,温度适宜,且被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故乡”,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去游览、观赏。再次,广西近岸海域的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其中,素有“海上森林”之称的胎生木本植物的红树林,在广西有八千多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8%,位居省份第二。连片的红树林还能够形成一道防风消浪、保护海堤的天然屏障,有利于海洋生物繁殖,形成了鸟类的天堂。这里不鲜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原生态佳境,具有极大的科研和游赏价值。珍珠界素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殊”的行话,广西合浦海域风浪较小,咸、淡适中,水质好,为养殖的珍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的细腻器重、玉润浑圆,瑰丽多彩,为南珠的上乘品。随着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加深,滨海旅游、海洋科技等产业成为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最大亮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广西的海洋美景及天然海洋生物及产品为案例,提高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促进他们厘清正确和妥善处理好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为将来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打好思想基础,为海洋经济的进一步科学发展出谋划策,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广西北部湾特别的区位优势下突显国家主权意识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市,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区、市)协作等多个区域合作交汇点,南拥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连珠三角,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沿海与东盟国家进行陆上交往的枢纽,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功能定位使北部湾备受国际瞩目。因北部湾处于南海西北部,与南海问题的进展息息相关,目前在少数霸权国家的支持下,我国南海权益遭到部分周边国家觊觎,加之日、美、俄、印等国家在南海寻找建立自己的“利益点”,使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化。通过加强北部湾及南海现状的学习,可以凸显广西海洋经济的区位优势,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海权意识,增强大学生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信心和决心,启发他们努力学习,树立为祖国建设大业贡献力量的责任与义务;还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精神,保持和强化广西北部湾自身所具有的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质,实现与东盟各国“互惠双赢、和平发展”的价值目标,同时,在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壮大中,还能有效防止殖民行为的入侵,自觉维护祖国的利益。

(三)广西北部湾的多样民族风情传承着民族团结意识

北部湾人民在长期利用海洋、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孕育了绚丽的生活方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和民俗艺术,如哈节是京族独有的民族文化,节日活动主要包括迎神、祭神、入席、送神等四个方面,男女老少穿着盛装,上百人吹螺号、奏独弦琴、跳竹杠舞、踩高跷、百张竹排出海,场面蔚为壮观,每年都会吸引几万游客前来驻足。北部湾经济区主要的族群除了汉族外,还有壮族、京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壮族是广西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传统的建筑是“干栏式建筑”吊脚楼,男子穿青布对襟滚边上衣,女士多穿无领斜襟滚边上衣,头缠各式方巾,铜鼓是壮族的艺术珍品,壮锦是传统工艺美术织品且闻名全国;瑶族,服装和头饰颇为讲究,盘王节和达努节较为盛大,民俗内容丰富,瑶医瑶药颇负盛名。此外,盛行于广西北海、合浦、钦州地区的“老杨公”,演唱和对唱的曲牌固定、诙谐活泼;以及居于生产生活特别风格的?家文化,这些民族的节日活动及其风俗艺术品经过市场化运作,推向了世界各地,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研究交流的金招牌,推动着广西海洋经济的繁荣。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引入北部湾的建筑风格、饮食特色、服饰装扮、歌舞活动和宗教信仰介绍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南国色彩,不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关注度,使学生了解广西北部湾各民族在长期的与风浪搏斗和向大海取食过程中,为适应险恶的生存环境而采取的独特谋生手段,感悟他们勤劳朴实、勇于拼搏、乐观豁达、积极创新的性格,深刻理解各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海洋经济深入发展的战略、过程与模式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学习实践的土壤,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理论的认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海洋经济资源,也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形势的传播,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海洋意识,激发他们服务海洋经济社会的热情,为海洋事业发展培养人才。

二、大学生海洋意识的现状

多年来,中国没有足够重视公民海洋意识方面的教育,更没有形成完整的海洋意识培养教育体系。在《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国青年蓝色国土意识”大型调查中显示,知道我国国土除陆地外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的不到1/3,能说出我国四大岛屿的不足30%,仅有0.6%的被调查者了解我国8个海上邻国对归属我国的岛礁或管辖领海提出主权要求这一事实。可见,大学生海洋意识现状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是不相称的,大学生海洋意识淡薄与学校缺乏海洋意识培养方案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缺失海洋意识、海洋文化、海洋主权、海洋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导致大学生没有在大学阶段形成鲜明的海洋意识。由于海洋意识缺乏,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所导致的海洋过度开采利用、海洋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新发展的领域和新涌现的问题,既广泛深刻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也折射出许多新的思想、政治、道德问题。“人”是生产力的最活跃的因素,“海洋经济高层次人才是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资源,高素质人才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保证”。这里的高素质是指有较高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为企业、为国家的发展承担责任的人。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担当起传承海洋道德、维护海洋主权,开展海洋科研的责任,为海洋教育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创新海洋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良好时机。

(一)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两个课堂”

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上注意围绕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在海权方面的历史,总结和汲取经验和教训,加强海权意识的培养;结合现代海洋经济企业或产业发展的内容,优先关注中国-东盟经济开发区、港口物流、保税物流、海滨旅游和海洋渔业等现代新型产业的发展中出现的典型事迹、劳动模范、企业规划、企业文化、政府与企业及跨国企业的关系等,构建海洋开发与科学精神、海洋利用与科学技术、海洋环境与生态文明、海洋军事与战略等诸多领域的“大海洋”知识创新体系。教学中采取讲授、个案分析、专题讨论、演讲辩论等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讲活、讲深,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理解,引导他们立足本专业、关心国家及地方事务,紧跟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教学的短板,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商务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海洋科技研究所、中马产业园、国际港务集团码头等单位的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创新海洋意识的培养方式的手段和方式,促进大学生充分认知海洋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高校牵头争取滨海旅游、港口物流、现代渔业等特色产业群开放厂区空间,腾出岗位,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前培训基地,让学生广泛接触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增强对海洋经济的切身体验,为广大学生提供思想性、价值化的实践机会,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新型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提升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两个平台”

提升学术支撑服务能力。一所地方高校能否获得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应与广西沿海海洋、海事部门和科研机构、企业结成合作伙伴,联手海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共同开展当地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生态、海洋意识等数据调查,学习国内发达省份甚至海外海洋产业的理念、政策和法规,为广西北部湾海洋经济发展服务。也就是,在完善政策法规方面,为推动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维护海洋权益和实施海洋管理等提供重要支撑;在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对塑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先进人才进行积极探索;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为增强教育实效性,树立国民海洋意识做出应有贡献。创设海洋意识教育的社会氛围。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是动态的、开放的、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营造一个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高校应融合多方资源多措并举,一是建设“海洋发展与人才开发中心”实验室,指导培养觉悟高、专业精、眼界宽、政治敏感性强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创办海洋知识(意识)教育网,创设互动窗口,让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群众在浏览新闻或参与互动中了解海洋知识、认清我国海洋权益局面,增强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现念,坚定为国家富强而学习的决心;三是定期评选海洋产业劳模、先进单位或先进工作者,对其工作理念及做事风格深入剖析,通过现代化手段加以广泛传播,促使大学生在内的群众知悉其可贵的事迹,认同其优良的道德风尚,形成集体创优的向上范围。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过硬的“双师资历”

目前,广西高校航海专业的教师来源,要么是刚走出校门的航海类大学毕业生,要么是引进的有一定实战经历的“高级船员”,两者在专业理论和实战经验各有所长,但缺乏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广西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多是毕业于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对海洋类专业、海洋管理系统不甚了解。因此,要保障航海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打造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全面、实践技能高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对校内教师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一是要对来自航海专业教师,因人制宜地进行有计划的教师理论技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培训,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善于将之贯穿于教学教育的全过程;二是分层次地派送思想政治教育者或者学历低的“船员类”教师到航海院校访问学习,促进其储备海洋产业、海洋生态、海洋法律的专业知识;三是支持思想政治和涉海类专业教师到海洋类企业跟班挂职轮训,以形成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建立海洋教育人才库,提高待遇吸引航海院校的教学骨干和涉海企业的管理、技术技术人员兼任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形成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作者:李海凤 赖燕 单位:钦州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六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契合

1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提出新的挑战

1.1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现象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逐步深入,各种市场规则尚未完全成熟,这必然会导致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功利化。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多注重的是自我需求的实现,更多关注的自身的待遇和近期发展,置国家需要和个人长远发展于脑后,缺乏敬业意识和责任意识,很少有人想到边疆、到基层等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择业观念上存在很大的误区。

1.2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日益严重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转型高等教育也发生了系列变革,高校数量和人数急剧扩大,学生和企业实行了双向选择。“毕业不一定能就业”、“学得好不一定就业好”等大量严酷的事实使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和自豪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就业难的焦虑和惊慌,心理压力与冲突势必导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1.3社会转型时期,信息网络的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烈的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及周转速度快等基本特点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有的时空界限。一方面为教育开辟了新的环境,拓展了学生的求知空间,同时也有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沉迷于虚拟世界,甚至利用网络搞学术抄袭、证书造假等,网络游戏、色情、暴力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

2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现状及结合的必要性

目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都是各行其道,没能更好地有机结合。具体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不能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而就业部门往往又把重点放在政策解说、信息、技巧指导等方面,忽视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一方面,两者的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突破口,更好地解决入心、入脑问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实效性不强。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相分离。通过与就业指导相结合,教育的实践性和现实性便有利于纠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既大又空的弊端,也真正做到了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学生才更愿意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另一方面,两者的结合是实现就业指导目标的根本保证,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择业。一直以来,多数高校注重强调就业指导的服务功能,将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虚化甚至摒弃。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逐步向“大众化”的转变,企业开始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创新意识等思想政治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人格,最终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契合模式探讨

3.1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括国情时事及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理想信念及价值观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也包括人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二者是互补的关系。如就业与升学信息的提供,求职技能和技巧的传授等,这些与就业教育和指导的内容没有丝毫违背,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就业指导有着促进作用。

3.2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探索大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把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联系和有机结合起来。

3.2.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目前就业难的问题是大学生面对的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如,高校在学生毕业前可以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专业和优势选择工作,不要把就业的目光一味的放在大城市、大企业。

3.2.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就业导向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且有各种创新的载体,从而能更好指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使其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3.2.3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年龄接近,接触机会多且相互之间更为了解,在就业指导中有着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不可取代的作用。作为就业指导的重要参与者,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就业教育等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多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机会,逐步建立辅导员和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双向并进的工作机制,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并促进学生就业。

3.2.4以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将二者有机融合

充分利用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有机融合于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引导学生走进企业、接触社会。通过实践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接触社会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可以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省情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更有利于帮助他们转变就业择业观念。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

4.1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更加深入的了解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心里在想什么,他们最关心什么,是否思想上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自己的看法或理解偏差。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指导相契合,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遇到的难题。

4.2有助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健康的发展

全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此项工作的政治方向、硬件设施、从事人员素质、实施途径等都尚待完善。但众所周知,我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已基本完备,并拥有众多的专职和兼职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因此,如果立足于这样的现实,将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一定能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祭学明 刘剑峰 杨广顺 王亮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第七篇: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

一、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现状

(一)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连续性

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处同一个教育环境,共享教育资源和教育载体,两者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教育阶段应体现出衔接与连续性。然而,从调查情况来看,由于研究生群体和本科生群体在生源结构、年龄构成、培养模式、思维方式和对社会的认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群体单纯割裂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受体,存在本科生阶段与研究生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尽管研究和实践的角度是一样的,如党建工作、政工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和职业规划等。但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群体之间完全没有交叉,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上没有做到“承上启下”,造成许多脱节的地方。

(二)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没有体

现阶段性和差异性,教育功能性效果不明显教育要实现一定的目标且具有功能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教育受体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预期效果,在实现导向、凝聚、纠偏和激励等功能的基础上,将预期结果内化为教育受体自身行为的指导准则。本科生和研究生由于教育对象的差异,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表现不同,两者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应体现出阶段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然而从所调查的高校情况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中高校往往只注重教育部规定的总体目标的实施,忽视阶段性目标的制定,导致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基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延续着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得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没有体现阶段性和差异性。另外,调查数据还显示,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思想政治观上感性大于理性,受学校教育、专家学者和社会传媒观点的影响较大,他们所依据的往往是当下所见所得的直接政治感受,直观化的内容较多,自身内化的东西少。因此在态度和想法方面转化迅速,容易受外界影响,在兴趣上关注点多。但是在具体行为上,因为缺乏内化的东西作指导,在真正需要做出行动的时候反而参与性不高,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在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群体间均未得到良好的显现。

(三)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少发展性

教育目标是通过教育内容的具体实施来实现的。由于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没有体现阶段性和差异性,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在两个教育受体间就呈现出简单重复、缺少发展性的状况。具体表现就是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遵循原有本科生教育内容,教育者认为两者的教育背景与教育环境相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本科生相似,忽视了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导致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本科化。这在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或者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小的高校更是如此,这类高校由于研究生培养规模远远低于本科生教育规模,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的教师往往就是那些从事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从调查数据也可以充分反映出来,本文所调查的学生中有27%的研究生是本校应届生考上来的,他们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由相同的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地方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内容本身有重复的情况下(如研究生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与本科阶段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研究生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原著导读”和本科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教育主体的重复交叉性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发展性。

二、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属青年群体,处于大学的不同教育阶段,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忽视共性,将造成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彼此孤立,在教育内容、方法、载体、对策、模式和组织体系的选择上缺乏必要的连续性与发展性;忽视区别,将造成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复制或取代,造成教学目标不明晰,出现重复教育、拔高教育和低于发展阶段的教育,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因此,要做好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就必须把握好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与区别,不仅要尊重两者间的相对独立性,也要尊重相互之间的联系性。充分运用原有的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共性内容和丰富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点,准确定位两者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推进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建立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沟通和联系机制,确保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群体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一)在总体目标设定上要体现功能性

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意识和行为准则。在内化的过程中,本科生侧重于教育和引导,目标是让其在“掌握”的基础上会“运用”,并作为指导自己行为或判断事物的依据;而研究生侧重于创新,目标是在会“运用”的基础上学会“证伪”,并激发自身的创造性。

(二)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上要体现“承上启下”

要着重解决原有课程设置中本科内容大而全、研究生内容交叉重复的结构性缺陷,在不同阶段安排能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撑的教育内容,构建阶段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兼具的梯度课程体系。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大部分题目都设了“说不清”选项,很多题目选择“说不清”的比例都较高,比如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理解上,研究生中只有9%认为系统了解,37%认为比较了解,认为理解不深、只了解大概的高达36%,还有18%认为不了解或不想了解,而本科生中不了解的比例高达40%以上,这充分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政治认知水平理论化程度严重不足。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选择和确定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理论性和实际案例的紧密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体现理论上的必要性、系统性又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热点。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应避免大而全,要为研究生课程预留空间,教学内容案例分析应多于理论灌输,要通过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来充分提升本科生的理论认知能力;研究生课程应“承上”,要充实研究生阶段的理论性,体现思想性和学术性,辅以具有时代性和实效性的案例来加强研究生的理论认知能力。

(三)建立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沟通和联系的机制

要充分利用两者在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交叉性特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两者之间思想政治教育互动。通过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地方高校研究生、本科生“一体化”管理,通过两者共同抓党建、科研学术活动中研究生带动本科生、文体活动中本科生带动研究生等措施,促进两个群体间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和渗透。本次调查中,汕头大学建立的“住宿学院制”打破原有管理体制,将宿舍楼变成一个“社区”,实行“导生”制,在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学历层次学生间营造了跨阶段和空间的交流平台,实现了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整合、教育体系融合,有效地建立了不同阶段学生间良好沟通和联系的机制,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作者:周小朋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