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具有两面性,即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所以现阶段要认识清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采取有效方案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互联网产生的影响

(一)互联网普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都是最新的,可以让大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活跃,由于网络信息的复杂多变使得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信息得到大肆传播,比如色情信息、迷信以及暴力等不良信息,这些信息不断侵蚀着大学生思想,改变了大学生原有的人生价值观。其次就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他们更愿意通过论坛或者社交网站的交流模式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最后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效果变得更加复杂。网络的诱惑是比较大的,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大学生一旦沉迷网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教育过来,必须对大学生进行长时间反复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互联网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赢一定的机会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不仅为教育者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还能增进师生的感情,获取更佳的教育效果。其次互联网的应用还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高等教育向全球化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要采取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就是互联网文化的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高校育人环境的发展,网络文化变得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网络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利用网络的优点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互联网关键在于对其如何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点就是落实到人,网下是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网上就是思想工作的扩展,这两者要进行有机结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内涵建设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的,开展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大程度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二)以正确的思想为引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要进行全盘谋划,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各项工作进行渗透,始终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对大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不断进行分析,还要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以及相关需求,不同群体需要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及亲和力。

三、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要想在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是建设一支既懂政治又懂网络技术还熟悉校园文化的专业队伍,还要培训一批既能熟悉网络技术还能了解学生需求的学生骨干队伍,他们既可以帮助老师做好相应工作,又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很好的宣传。学校要定期对这支队伍进行培训,有效推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搭建公共平台,建立互联网工作体系

进行专题网站的建立,其内容包括学生的各项工作。高校的各部门以及校领导建立网络公共主页,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建立OO群或者手机短信平台,将网络的传递优势给予充分发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高校纷纷开通了微博平台,在招生以及教学管理方面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微博平台的开通成为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积极尝试新颖的互联网形式,进一步推动高校的教育工作。

(三)对校园舆论进行正确引导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高校开通的论坛平台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调查,特别是一些发表意见以及社会热点的公共平台,特别是较早的BBS论坛平台,其舆论影响力在大学校园已经逐渐显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对高校交流平台加大关注力度。帮助大学生理性思考问题,经过思想的相互交换并给与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四)多开展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提供必要服务。尤其是当前大学生所关心的考研以及就业问题,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联系社会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服务,帮助学生破解工作中的难题,比如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社会实践效果,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等这些问题都是进入深层次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四、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它需要高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思考创新、不断总结。让互联网变成宣传教育工作的窗口,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石昌瑞,潘金彪.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12):67-68.

作者:金宝栋 罗小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