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民族歌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素质教育的开展推动我国全国高校的教育机制转变与教学体制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声乐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歌剧的发展与声乐的兴起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就通过民族歌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展开研究,从而有效的促进高校声乐教育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歌剧声乐教学重要作用

高校学生未来都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在他们当中大多数还会成为一些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补充力量。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为中小学教师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基础目标的多元化教育方式推动着声乐教学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我国开始普及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一些方针政策以来,全国高校都开始降低门槛进行学生数量扩招,从而衍生出了艺术考生、学校单方面招生等不同方式的扩招政策,这样越来越多的学生都选择了报考艺术专业,从而出现了与音乐、美术等相关艺术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都出现了降低的现象。有些学生为了应对高考,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学习了几个月的声乐,他们所能掌握的都是一些比较基本的乐理知识,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能考进一个更好的学校而选择声乐考试,缺乏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导致了出现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知识掌握不牢靠、对声乐缺乏热爱的现象。更甚至出现了许多学生即使会唱一些歌曲、歌剧,但是对于其所要表达的含义以及歌曲的背景一无所知。其次,由于在教学中过分的看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对声乐的感情投入,许多高校学生在声乐演奏的过程中缺乏情感的投入,演奏出的声乐缺乏吸引力,难以用声乐去表现出其所具备的强烈情感,这给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第三,在高中阶段的声乐教师没有认识到民族歌剧的重要作用,大部分的教师都急于求成,忽视了民族歌剧所具备的鉴赏性与情感的表达。许多学生都会模仿教师以及歌唱家的声音以及他们对音乐的表达形式。很难通过自身的情感以及运用自身的基础知识演唱出一些具有特色的歌剧,更难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从上述几个问题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学生从高中阶段升入到高校对声乐没有正确的认识,学生的声乐素养过低也是导致高校声乐教学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二、民族歌剧的产生与历程

中国民族歌剧最早要追溯到“五四”运动时期,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处于被西方列强强行进行文化侵略的时期,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开始萌芽。国内一些音乐家学习西方音乐的同时,融合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创作出了符合国民审美的民族歌剧。直到1945年《白毛女》的诞生,我国开始进入到民族歌剧的正式发展阶段。歌剧《白毛女》更具有民族特色,实现了中华民族特色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的结合。自此,我国民族歌曲开始蓬勃发展,诞生了越来越多的优秀民族歌剧作品,例如:《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这些优秀的民族歌剧在发展的道路上大胆的进行的创新,一次又一次的颠覆着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刷新了人们对于歌剧的认识,我国的民族歌剧更是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繁荣发展的阶段。

三、民族歌剧在高校声乐中的重要性

民族歌剧与高校声乐有着重要的联系,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声乐最早源于民族特色歌剧,民族歌剧的发展经过发展与融合才出现了声乐。声乐教学又对民族歌剧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声乐也是对民族歌剧的又一次优化与改革。我们可以理解为民族歌剧与声乐二者是互为补充、互为推动发展的关系。因此,要想实现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与完善,必须要认识到民族歌剧的重要作用,要让学生通过民族歌剧的学习提高对声乐的学习能力,更牢靠的掌握声乐的基础知识。我国最早出现在舞台上的歌剧是1945年创作的《白毛女》,从此民族歌剧的表演开始正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开始形成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歌剧,每个不同的民族歌剧都有着自身的演唱手法与民族特色。例如:《洪湖赤卫队》广为流传,那一句:“洪湖水浪打浪”,传遍的大街小巷,这让我国的民族歌剧开始迅速发展。现如今许多高校在对学生教学和考试中都会选择《洪湖赤卫队》《白毛女》等等这些经久不衰的经典民族歌剧作为必选曲目。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民族歌剧的演唱去体会歌剧所要表达的重要内涵,以及歌剧的背景历史。要想实现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认识到民族歌剧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对民族歌剧的学习能力与鉴赏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歌剧的重要性,感受到民族歌剧所具备的独特魅力,把民族歌剧与自身声乐相结合,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在演唱中才会更具感情。

四、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整体素质较低

高校声乐教学的开展不仅仅要求教师要有专业的教学素养,学生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基本功。但是,我们说到许多学生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声乐知识,他们所掌握的声乐知识根本无法满足教师所需要教给学生声乐技巧的需要。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让声乐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生缺乏创新性

声乐所要表达的感情是比较抽象而又模糊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通过语言去形容,只能让学生在学习某一个经典的声乐片段中去理解。导致了学生在声乐表演时不断地去模仿优秀的声乐家,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声乐表演手法。从而导致了学生群体中很难出现对声乐的全新理解与认知,很难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五、如何通过民族歌剧改善声乐教学现状

(一)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某一个优秀的民族歌剧进行鉴赏。首先,让学生对民族歌剧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时期有所了解,让学生理解当时的历史条件,民族歌剧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所创作出来的。例如:在学习《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民族歌剧的时候,让学生了解在1958年,在湖北洪湖地区所创作出来的,为了纪念在抗战时期,湖北地区革命根据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学生正确的了解这首民族歌剧的时代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革命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进行学习演唱时更具有感情,培养学生的歌剧鉴赏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声乐课程时,通过对民族歌剧中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对人物的心理深入了解,更好的对声乐有所理解,不同的心理状态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声乐表现手法来体现。例如:在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男主角小二黑与主角小芹两人,在黑夜中相约去当地区政府登记结婚,被村里恶霸抓住时,不向恶势力低头,不惧怕恶霸的诬告的心理状态。以及到区政府成功登记结婚的内心喜悦的心情,小二黑与小芹的父母二人表情以及内心的反转。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学生去思考。在演唱时如何才能表现出不同的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性

相比西方歌剧我国的民族歌剧更具民族性的特点。不同的歌剧有着不同的特点,无论是表现手法、唱腔、发声等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要在声乐教学中强化学生对民族歌剧的学习与西方歌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声带的发声特点以及唱腔的优势。通过对不同优秀歌剧作品的学习融合自身的特点,让学生具有创作能力与创新性,实现学生的字、声、情的完美融合,从而让声乐教学更好的体现,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声乐教学。在歌剧演唱时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片段,加强对歌剧的理解能力,声乐学习不仅仅是需要学生学会模仿,更多的是要学生在模仿与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更好的让歌剧得到发展。

六、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歌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基本功,让学生能深入的对歌剧进行理解,从而实现对各声乐与民族歌剧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声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骆丽霞.民族歌剧实践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9,(08):163+165.

[2]于君.初探中国民族歌剧实践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6,(11):94-95.

[3]孙宏娟,陈星汝.中国民族歌剧实践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6,(18):178.

作者:辛雅靖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