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学赏识教育分析

小学德育教学赏识教育分析

摘要:对小学德育教学中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的效果展开论述。提出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现正能量,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应进行赏识教育,寻找赏识契机,强化班级凝聚力,营造赏识教育氛围,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德育;赏识教育;凝聚力

进行赏识教育是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理念。赏识教育主张解放思想,对学生给予相信和赏识,把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自发地激发出来。通过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加以应用,赏识教育取得的成果是喜人的。

一、赏识教育氛围的营造

人类需要尊重,这是马斯洛理论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当人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更加渴望来自于外界及社会的认可。教师应运用好这一理论,通过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认可,让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从而能够自信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将自身的潜能激发出来。同时,教师还能够对学生的赏识加以不断研究,通过更好的方法让赏识教育得到升华[1]。例如,在教学中,经过充分的营造,学生获得了良好的轻松的赏识氛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被肯定和认同,树立起“我能够”的思想观念,获得充分的自信。利用赏识教育,学生的信心被重新树立起来。教师还要多用欣赏的语言和态度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起自信。例如,小学德育实践课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给予欣赏的目光和积极的语言。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教师的鼓励和赞赏将帮助他渡过难关。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某位学生得到表扬,他的学习积极性在被表扬、被鼓励后始终保持昂扬的状态,这是学生自我感知能力的表现。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更是要营造这种良好的赏识教育的氛围[2]。

二、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被关注

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欣赏、赞美、肯定和认可。小学德育教学的赏识是面向所有同学的,同学们的天赋各有不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在其他方面也许就是非常优秀的,只是教师没有看到这点。例如,有的学生音乐感悟力极强,有的同学对于色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充分将赏识教育的优势加以发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在鼓励声中勇于尝试,积极探索新的方法,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德育教学工作沟通的有效性应加以重视

无论是哪个科目的教学,都要注重教学中的沟通工作,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要通过更多的沟通和更好的倾听来巩固师生关系[3]。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更要注重引导和倾听,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能够充分信任自己,能够吐露心声,这需要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以拉近。通过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展开与教师的沟通。教师对学生说的话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话语中隐藏的信息等等,对于问题教师必须做出回应,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关注我的。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相互之间进行合理的质疑和提问。这样,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角度加以思考。而教师的问题,学生也可以感同身受,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对于师生的沟通至关重要。师生双方要能够站在相互的立场上进行互相审视,充分理解对方并且接纳对方。所谓赏识教育从来就不是互相夸奖和吹捧,进行赏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学生的潜能加以激发,必要的时候还应适度地批评学生,帮助学生客观地审视自我,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学生犯错可以原谅,只要能够积极地改正,就应该得到鼓励。

四、班集体的凝聚力不容忽视

由于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必须要将班集体的凝聚力加以提高,才能真正让学生产生对赏识教育的认可度。小学生年龄小,对集体观念认识不足,因此容易导致班级凝聚力不强的问题。例如,每周组织的班会,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提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自我批评,查找自身的不足,同时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还要给予表扬和鼓励。通过上述方式,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增进了学生的感情,学生们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总之,如今,新教改的方向是倡导素质教育下,德育影响着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与学生的成绩相比,学生的道德水平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广泛关注。因此,小学教师应该以提升学生的德育质量为己任,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发挥赏识教育优势,帮助学生积极向上地主动学习,并且鼓励学生保持全面发展的思想倾向,最终达到自信学习、乐观向上的学习状态的调整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浅析小学德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读与写,2017,14(17):23-25.

[2]王玉福.关于德育课教学观念转变的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4):81-82.

[3]李晖娜.小学德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7.

作者:许明珠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