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探析

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探析

摘要:美术教育一方面能够激发小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探索与向往,另一方面能够帮助舒缓学习压力,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打开一条通往艺术殿堂的道路。小学美术是学生培养色彩认知、构图技巧的基础阶段。以美术色彩教学为例,教师通过教授重点知识,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期培养学生灵敏的色彩感知能力,为其未来的美术发展道路夯实基础。该文从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着手,探究适合小学生的美术色彩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美术感知能力、色彩鉴赏与审美能力,帮助其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中,教师需要改革原有的美术教学体系,从过去“我说你听”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为引导式教学,运用多种形式丰富美术课堂教学,使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美术、学习美术。

一、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点、线、面、造型以及色彩构成,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实现艺术再造。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有辨色、配色与涂色三个部分:辨色主要是学生对色相、色彩饱和度以及色性等进行初步的认知与了解;配色是学生在了解三原色的基础上,以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其他颜色;涂色是学生对图像进行着色,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主要教授颜色连接与笔触的练习。部分小学美术课程设计往往针对色彩应用的原理和方法,教师一笔带过,或者开展讲授教学,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活跃度不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为此,教师必须在色彩教学过程中努力创新,运用探索性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二、色彩与人类感知之间的联系

1.视觉和色彩

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视觉,色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乃至延伸至精神世界,被赋予了强烈的情感意义。如:红色代表生机、活力、热情,激发人们的进取心和勇气;黄色在古代象征高贵;蓝色使人心旷神怡;绿色象征生命与和谐,给人平静、祥和的心理感受。

2.知觉和色彩

人类的眼睛在光的作用下感知到物体的存在,基于色彩的感知能力检测物体的颜色,保存对色彩的记忆。因此,人们看到蓝色会想到广阔,这是大海、蓝天留给人们的印象;看到绿色会心情舒畅,这是绿色植物留给人们的印象。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效果

1.培养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十分重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鉴赏经典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进而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色彩教学,学生了解了色彩应用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色彩对比与调和的规律,并且学会应用与表现。

2.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

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对色彩的完全辨识能力,却处于对色彩的心理敏感时期,尤其是对鲜艳的色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男生多喜欢冷色系,如蓝色;女生多喜欢暖色系,如粉色。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倾向。如:喜欢红色的学生热情、开朗,具有一定的好胜心,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黄色的学生反应比较灵敏,做事积极主动,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色彩偏好判断学生的性格、喜好等特点。为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完全可以运用色彩心理效应,使学生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四、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观察色彩的方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色彩辨识度与敏感度,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色彩观察的技巧与方法。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认识事物仅仅停留在表面色彩而无法知晓内涵。为此,在观察色彩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事物、环境与光源三者有机结合,实现色彩辨识的整体观察与比较,促进色彩要素联系和对比中的色彩变化认知,这是美术教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开端。在美术五年级上第一课《阳光下的世界》的教学中,笔者向学生介绍法国画家莫奈描绘光影的技巧。他运用光与色的差别变化,在绘画中将光影技巧抽离出来,其作品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高度。笔者引导学生观察莫奈《麦草垛》这一作品,体会清晨、晌午、夕阳、日落雪景下的麦草垛的色彩变化和色调差别,并设置问题:不同时间段的麦草垛的色彩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得知清晨远方天空、森林的三原色中蓝色基调更重,偏向冷色系,表现麦草垛时多使用红色和蓝色,凸显了阳光照射的不均匀性;晌午的麦草垛为暖色系,黄色、红色较为突出;夕阳和日落雪景下的麦草垛均为冷色系。莫奈画笔下的麦草垛强化了色彩因素,运用色彩的冷暖形成了空间感,表现不同时间、空间中的审美意境,创新的色彩观念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色彩辨识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掌握色彩的运用方式

学生在掌握了色彩辨识方法后,下一步是运用色彩将内心情感充分表现于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临摹名师大作。在临摹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认真讲解艺术形式的演变过程与临摹技巧,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动手能力,使其感受不同形式的色彩需求。在学习《阳光下的世界》一课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下的大树”课后活动,将事先准备好的彩色卡片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比例的三原色调和出来的颜色区别,随后布置课后任务:学生在周末观察不同时段下的大树的特点,并描绘出不同时段下的大树。先观察名家作品再进行诱导式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种愉悦的氛围提升了学生的色彩辨识度。

3.运用多媒体进行色彩学习

目前,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十分完善,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帮助学生感知色彩变化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搜集大量色彩运用分明的名家作品,帮助学生进行色彩辨识,提升色彩应用能力。在五年级上册第二课《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的教学中,笔者重点分析名家笔下的劳动者形象的色彩表达方式,运用多媒体将大量绘画作品的图片以PPT的形式为学生播放,如《初踏黄金路》《播种》《拾穗者》等,引导学生重点感受色彩的对比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与辨析能力,直观感受色彩的变化,使学生的视觉受到冲击。在《初踏黄金路》中,画家以金黄色作为主色调,对比采用黑、白、红三种主色突出层次,呈现出饱满的画面效果,体现出当地妇女迎丰收的喜悦感。《播种》的色彩强烈,色调和谐统一,画家运用色彩描绘出地域特点,富有生机与活力。

4.通过生活观察认识色彩

生活丰富多彩,大自然拥有最为原始的色彩元素。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对大自然色彩的感知,未能充分利用生活开启色彩认知的渠道,进而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而新课改要求学生走进生活,并感知自然之美。为此,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社会实践,感受春天的气息、花草的色彩,观察人们衣着的色彩元素。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引导,使学生的生活与色彩教学有效结合,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动手体验色彩表达的各种方式,采取DIY色卡的方式全程了解绘画工具的性能及相关知识。另外,学生可以通过临摹大师的作品,从各个角度予以延伸并创新,以自己的理解灵活应用色彩。学生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美术训练,最终实现提升色彩鉴赏能力的目的。

5.通过游戏感受色彩

小学生对游戏有着独特的爱好,美术教学结合游戏的方式十分有效。游戏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对色彩知识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舒缓心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区别设计,以保证游戏教学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如,在《染色游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染纸的方式了解色彩。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带领他们大胆创作,在创作完毕后,鼓励学生分析自己的作品。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感受色彩搭配的魅力。

五、结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内资源,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与自然,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色彩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色彩鉴别能力,使学生学习更多的色彩表达方式,以全面提升色彩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云洁.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探讨.科学中国人,2015(11).

[2]刘浩学,武兵,黄敏.以颜色视觉理论贯穿色彩学教学体系.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4).

[3]王安宇.浅议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色彩教学.亚太教育,2015(9).

[4]刘志兵.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改革的探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6).

[5]吴玲.当代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商,2015(52).

[6]张蓉蓉.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学园,2014(5).

作者:毛华渊 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宝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