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分析(3篇)

农村留守儿童分析(3篇)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研究

【摘要】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父母引导的缺乏,导致内心的迷茫,以及学校教育的不足和社会的不良影响,并且分别从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个方面给予了解决对策,以期待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缓解。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奔向城市,致使我国农村地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1]留守儿童是指长期与父母分离,父母将其留在家乡,需要其他监护人予以照顾的孩子,孩子的年龄一般是3-16岁。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但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引导,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调查显示,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已达2000万人,到2010年底,全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5800万,到2016年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6000万,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乏引导,内心迷茫。家庭支持是儿童最初、最重要的外部支持,是儿童进行其他外部活动的基础,在儿童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性。[2]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减少,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引导很少,并且父母将孩子留在家中,交由监护人看管。调查表明,有56.4%的留守儿童与留在家中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隔代代养占到32.3%。[3]但父母选择的监护人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年龄差距极大,并且监护人教育孩子的思想落后,无法很好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引导。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农村的孩子,与外界的沟通很少,他们无法明白自身存在的价值,也不知道未来朝哪个方面努力,留守儿童的内心是迷茫的,也是无助的。

2.学校教育不足,专业老师缺乏。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成长的,现阶段,农村学校在极力的推行寄宿制,但由于条件缺乏,寄宿条件较差,农村孩子往往多人住一个宿舍,并且没有专业的生活老师进行照顾。农村学校一般都是大班,班级的学生较多,老师根本无法兼顾所有的孩子。如今虽然强调素质教育,但农村依旧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唯考试之上,成绩优秀的就给予关注,而对于成绩差的则放任自流。[4]

3.社会监管不力,落后观念的影响。如今网络发达,很多的农村都有游戏厅,留守儿童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自制力较弱,面对游戏没有自控能力,再加上父母及监护人教育的缺失,以至于更多的孩子迷上了游戏而无法自拔。农村的社会观念落后,读书无用论等观念被很多人都认可,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只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就可以了,然后拿着初中毕业证,像父母那样去城里打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并且认为即使多读书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还不如早点步入社会,学习社会经验,拥有这样观点的留守儿童比比皆是。如此落后的社会观念,对留守儿童身心的发展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不利于留守儿童长期的发展。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减少孩子的孤独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的同时应当尽量兼顾到孩子,不能为了自己的经济收入,而牺牲了孩子的未来。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交流思想,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且经常关心孩子的日常问题,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关爱的,自己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父母在给孩子选择监护人时,也必须考虑监护人各方面的条件,因为监护人在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监护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并且父母应当利用节假日经常回来看望孩子,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互动,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的孤独感,也不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抛弃的,家庭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重视家庭的功能,并且发挥其作用。

2.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学校应当转变教学理念,不能唯成绩论,应当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同时,学校也可以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教师的教书能力及育人能力进行评估,给老师进行一些相关的培训,以提高老师的整体水平。并且应当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将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了解孩子心理的发展趋势,还应当开设心理健康的课程,让留守儿童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课程中加强对孩子心理的引导。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管理,因为当留守儿童在群体中生活时,可以减少内心的孤独感,可以改善人际交往方式。[5]

3.加强社会关注,改善生活环境。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各农村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儿童的活动场所,如建立图书馆,并且购进积极向上、有益于思想进步的书籍,让孩子在闲暇时刻能够畅游在书的海洋中,丰富知识,充实内心。[6]应当加强对于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应该禁止未成年人的进入,同时也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对孩子的网瘾进行纠正。对校园周边的环境进行清理,减少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社会各界应该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想出恰当的解决方式,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徐友名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凤萍,王晓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现状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

[2]代艳君,刘宗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3]宋广文,周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战略应对.战略决策研究,2012.

[4]王江南,邓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学校原因及应对策略.河南科技,2013.

[5]孙小蒙,葛元?.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与干预策略研究.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

[6]门萃苗.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理论,2012.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关爱模式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系社会热点。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主阵地的学校关爱工作纷纷开展,然而却受到关注较少,更缺少理论提炼。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学校主动探索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概括为家校合作模式、校中建家模式、重点关注模式三种。家校合作模式把家校合作机制纳入现代学校制度框架,强调学校和家庭(社区)共同承担留守儿童成长的责任,其举措有恢复家访制度、创新家长会形式、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异地成员搭建平台以营造“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等。与家校合作模式所持的理念不同,主要在寄宿制学校实施的“校中建校”模式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动“揽”到学校来,在承担正常的教育教学职责之外,增加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机制。更多的学校采用“重点关注”模式,即在关心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对留守儿童的需求进行重点关注并完善工作机制。然而,各种模式的运行中也存在运行维系、质量提升乃至家国关系的处理等诸多困难。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校中建家;重点关注

随着留守儿童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实践纷纷展开。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总目标。这一文件预示着:在官方意识中,作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主体主要有家庭、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组成。而作为处于入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其个人成长、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关注等问题几乎都集中到了教育领域,牵动着教育的敏感神经。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1]这表明,学校是他们主要生活、学习的场所,教育部门或学校客观上起到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主阵地作用,绝大多数学校也有针对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因此,本文对以学校为主的教育部门探索出来的关爱活动进行模式化概括,描述各种模式的实施背景、指导理念及其具体措施,并分析目前学校的主要关爱模式的维系和质量提升困境,最后讨论关爱网络中的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从教育部门(学校)的视角而言,教育部门(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主动探索的留守儿童的主要关爱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种:家校合作模式、校中建家模式、重点关注模式。

一、家校合作模式

(一)背景

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未进入学校教育之前,家庭对于儿童的成长负有更重要的责任;在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后,家庭就退到了次要的地位上。这一观点,中国农村更为流行。如有的家长在碰到学校老师要求其配合管教小孩时,认为“孩子已经交给你了,当然由你负责,要不然还不如放在家里。”“如果我教得了他,就不会交到你学校手里来了。”更有的家长认为,“等孩子长大一点就可以送到学校了,如果能在学校住校就更好了,我们就可以安心外出打工了。”把儿童成长中本应家庭承担的责任转移到学校等其他现代组织机构的观点,在学者中也不时出现,如认为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监管缺位的情况下,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区)教育[2]和监护体系[3]。其实,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与现行的国务院文件精神是相违背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为强化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责任,一些学校探索家校合作模式,即把家校合作机制纳入现代学校制度框架,强调学校和家庭(社区)共同承担留守儿童成长的责任。

(二)理念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家校合作模式,其指导思想是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不能推也不能揽,帮扶应建立在家庭责任的基础上,现实操作中如果过于依赖政府,则可能增加家庭的依赖性而弱化了家庭责任。教育、民政、工青妇、社区(乡镇、村委会)等各个部门应根据各自部门的特性来做好帮扶工作。江西省一些市县开展了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实践与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就是爱普斯坦“交叠影响域理论”(Overlap-pingSpheresofInfluence)[4],即各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

(三)举措

1.恢复家访制度,变家访为帮扶。家访,是一项由教师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的制度,曾经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亦是家校合作的有效形式。家访,意味着老师与学生家庭成员面对面交流、意味着“此时此地”,这种现场感便于教师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头脑亲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访出每个‘问题孩子’背后的特殊原因,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达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家访往往被电话访问甚至网络访问(QQ、微信等)代替了,甚至出现家校之间“没有重大问题不见面,见面肯定有重大问题”。全球化的信息技术使人的沟通更具时效性了,然而却失去了许多“地气”。江西省教育厅开展的“万师访万家”活动[5],通过实地家访与问题解决,让不少辍学留守儿童因此返学。家访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善教育方式方法,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类采取措施,如为留守儿童物色合适的“家长”以心理帮扶并缓解其亲情饥渴,或者帮助贫困的留守儿童家庭申请困难补助,又或者通过送教上门方式让承担隔代教养任务的祖辈学会正确的“育孙”方法。传统意义上的家访,更直接的原因是学校通过了解家庭状况以促进儿童学业与品德成长;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今天,针对留守儿童的家访除了传统的儿童社会化意义外,更起着一种对于特殊群体的关爱与帮扶意义。

2.创新家长会形式,营造家校共育氛围。有的学校把家长会开到偏远山村或外出务工的集中地等。如2013年,上饶市一所初级中学(600多名学生中近500名为留守学生)的校长了解到其中200多名留守学生的家长在浙江义乌和浦江务工,便与班子成员决策主动走出去,把家长会开到家长省外务工集中地去。其具体做法是,让孩子们在学校里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地方,把自己在学校的生活拍成视频,并跟家长说一段话。校长与12名班主任,于2013年的一个周末,带着这些视频先到浙江义乌事先联系好的一所学校多媒体教室与务工创业的家长见面开会。学校向家长报告学校发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展示视频,与家长探讨如何携手共助子女健康成长。该校已连续3年把家长会开到浙江。“现在,许多家长体会到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陆续有30多位家长回家创业了。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都力争留一方在家了。”(2016年3月调研资料)另外,江西省的德兴市与乐平市也有些学校,利用寒假春节期间,外出父母都要回家过年的机会,把家长会开到了学生居住地较集中的边远山村。(2014年3月调研资料)

3.利用信息化技术,营建“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二元社会结构下,一种制度性乡城拆分型家庭已占据庞大规模。时空分隔必定带来诸多不便,然而历史总是会在困境中自我寻找出路。时空距离分隔中的成员们并不是坐以待毙,全球化技术日益打破时空隔离并维系亲密共同体的生活。笔者经过较长时期的田野观察与思考,将这样一种新型的生活秩序命名为“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在2014年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年会(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论坛(中南大学)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这一理论经同事与本人的推广逐渐在江西省上饶市、抚州市、新余市的一些学校因地制宜地践行,并被省级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文件采纳与实施。一所民办寄宿制学校(弋阳县育才学校)招收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校方为了体现向消费者负责的理念,稳定和吸引生源市场,竭力用信息技术向家长呈现孩子在校的学习与生活状态,以宣示“将孩子送到学校来读书是放心的、值得的”。该校各班建立起了班级微信群,班主任每天都会在班级微信平台上传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用图文并茂展示、传递孩子的点滴进步。看着孩子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看着孩子认真学习的劲头;看着孩子们获奖照片……家长心里欣慰,“每日能看到孩子照片,我干活都有劲”!很多孩子的父亲母亲都加入微信群,家长和老师一起在微信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学校经常组织和鼓励孩子给家长写信,主题以感恩为主,通过班级微信平台以照片形式上传。班主任利用每周一的班会课,通过班级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页版微信,让学生和家长现场微信互动。家长们也上传在外工作和生活的场景,使孩子了解到父母的艰辛,激发孩子学习热情。

二、“校中建家”模式

(一)背景

实践“校中建家”关爱模式的主要是寄宿制学校,因此,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依托寄宿制学校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完善学校设施建设和学习生活条件,把留守儿童集中管理,让留守儿童住进学校,统一食宿、统一学习,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结构的缺损、亲子关系的不畅、监护人的亲情替代不完善等,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学习、生活、行为、安全等方面确实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作为专业教育机构的寄宿制学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应由家庭承担的职能,客观上可以弥补家庭教育职能与环境的缺失。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也认为这是目前最适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办法。弥补家庭监护和教育的缺失成为政府和社会赋予寄宿制学校的新社会功能。不少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并利用寄宿制学校的这一“看护功能”,甚至有非留守儿童的家长也认为,“等孩子长大一点,可以住校了,我们就可以出去打工了”。因此,寄宿生中留守儿童比例不断上升是近年来农村寄宿制学校呈现的新态势,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6]

(二)理念

与家校合作模式所持的理念不同,采用“校中建校”模式的学校在留守儿童关爱方面,没有采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传统教育体系去划分责任,而是主动担责,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动“揽”到学校来,将传统上寄宿制学校的“管食宿、保平安”管理模式向“重思想、抓习惯”的管理模式转变,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把本应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与空间转移到学校,由教师和家庭教育老师来完善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在学校中生活。因此,学校在承担正常的教育教学职责之外,增加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机制。(2016-3-25,DX调研资料)

(三)举措

以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为例,这所学校的前身是私立学校,在2010年转制之初,生源主要来自县城各校分流学生及部分农村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70%-80%。为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学校成立留守儿童管理中心,作为学校一个独立的有正式编制的中层处室,对留守儿童集中编班,统一管理。在同一个班级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组合原则,把不同类型的学生组成家庭组合小组。组合的原则可以是同质组合,也可以是异质组合,组合中要有男女同学。同一个小组在一起就餐、劳动、学习、活动,同性同组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寝室就寝。学校根据老师学生的配比情况、硬件设施条件等决定每组的人数,一般为8~10人左右,每组安排一个家庭教育老师。这个家庭教育老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老师,他们不只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不是保姆式的生活老师,而是相当于家长,负责学生的生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教育,还有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等。一般的家长会以学校的这种“家”为单位召开。家庭教育老师一般由班上的任课老师兼任,学校的活动以“家”为单位参加,劳动课以“家”为单位参加。一“家”的学生在学校里朝夕相处。“校中建家”,使得一个班级成了一个大“家”,一个寝室、一个学习小组成了一个个小“家”。同学成了每天集中学习、生活的“兄弟姐妹”。班主任、任课老师则全天候“守护教育”,充当留守儿童的“父母”,对住宿生起床、晨练、就餐、午休、就寝等进行全天候跟班管理;校长、班主任与学生一起晨跑、做早操;就餐时定人、定桌、定菜,班主任与学生坐一起,吃同样的饭菜;就寝时,逐个点名核实进入生活区。学校表示,这一做法是本着“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下基础”为办学理念,重视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思想教育和习惯培养,重视营造“家”的氛围和开展“家”的活动,让他们尽享“温馨家园”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生活教育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设生活教育课、加强生活实践指导;思想教育主要通过主题班会、晨会、电视课等进行感恩、励志、诚信、自信自强等品格教育以及问题学生的思想转化、亲情沟通等;习惯培养主要有分年级制定习惯教育培养目标、星级评比、榜样促进和引领、住宿班班级习惯教育日常化等。

三、“重点关注”模式

(一)背景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日益被看成社会问题,为促进留守儿童发展,中央和地方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一些省份在有关留守儿童的政策文本中不约而同地突出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对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提出具体要求,如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建立对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制度、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应急机制、改进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等。[7]面对交待下来的任务,学校虽能尽职尽力地完成,但很难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从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抽离出来另搞一个体系。笔者将部分学校根据基层实情并体现基层智慧的关爱模式命名为“重点关注”模式,即在关心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机制,对留守儿童的需求重点关注。

(二)理念

据笔者的观察与判断,在实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采取“重点关注”模式的学校占大多数。与“校中建家”模式中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教育与管理不同,“重点关注”这一“民间智慧”虽未得到理论提升,但在客观上体现了公平教育中的全纳理念和关注弱势群体的原则。全纳理念认为,教育体系是全体适用的资源分配,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尊重学生不同需求、能力、特点和学习预期,但又尊重弱者优先的原则,重视弱势群体(处境不利群体、边缘群体)的教育平等,尽可能使他们日常生活的类型和状态与成为社会主要潮流的生活模式相接近。“上级文件要求我们怎样做,我们肯定照办。这样,也利于我们摸清学校底数。但在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并没有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区分开来,而是一视同仁。不管他(她)是不是留守儿童,谁有特别的需要和特别的困难,我们就给予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帮扶。”

(三)举措

以赣南山区的于都县为例。作为人口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于都县较早要求相关部门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于都县教育局总结该县经验为:“一个理念”、“两个结合”、“三个补充”、“四个加强”,全方位、立体式地关爱留守孩(2016-3-28调研资料)。所谓“一个理念”,即有爱,不给留守儿童贴标签。“要端正观念,明白留守孩不是‘问题孩’;要心灵关爱,让留守孩情感上不孤单、性格上不残缺;要注重引导,让留守成为希望,而不是失望。”两个结合,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关爱”的双边合作,以形成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课内课外同步、校内校外结合、家校社合力的立体教育网络。“三个补充”,则为补“亲情”、补“钙质”、补“阳光”,具体路径为通过由课内关爱延伸到课外关爱,由学习、生活关爱延伸到心理健康关爱,由学校关爱延伸到家庭关爱的三个延伸补“亲情”,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增补留守孩成长中缺少的“钙质”,通过“一校一品”填补留守孩心中缺乏的“阳光”。坚持“四个加强”,即通过加强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帮扶力度、体系建设等让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得到有效保障。该县教育系统已经探索出一系列的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如留守孩教育管理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生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关爱帮扶制度、心理辅导制度,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制度化规定,如学校领导小组职责、学校具体负责人职责、辅导员职责、“家长”职责等。

四、评析与讨论

学校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主阵地,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了家校合作、校中建家、重点关注等三种主要关爱模式。这三种模式是“自下而上”的自然形成而并非政府意志建构的,各自都有其相应的现实背景及儿童关爱理念,并创造性地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关爱措施。从方法论上看,以上模式的划分,是为便于厘清现实的繁杂而基于经验材料上作出的理想类型划分。这些模式甚至尚未来得及命名,笔者对其勉强命名,也是为了便于比较分析以得到规律性认识乃至实践推广。既然是理想类型,就意味着这些模式可能与现实本身保持有一定的距离,较难在现实中能找到完全对应的案例。也就是说,在现实中,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可能采取某一种模式为主,兼采别种模式。如以家校合作模式为主的学校,也可能实践着“重点关注”模式的某些要素;以“校中建家”模式或“重点关注”模式为主者,也可能通过开展亲情书信、网络视频、周末家长热线等活动,为孩子和父母搭建起“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平台;即使是便于实施“校中建家”模式的寄宿制学校,在留守儿童关爱中也可能同时践行着“重点关注”模式。从调研情况来看,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中发挥了较好的社会功效。然而,各种模式的运行中存在运行维系、质量提升乃至家国关系的处理等诸多困难。

(一)财力与人力是现有的学校关爱模式维系之困

有人对党和政府、社会组织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行动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现有的成功经验大多有强大资源的投入,其中包括专家的技术支持和各方资金的支持[8]。笔者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模式的调研中,同样发现,现有各种模式的维系存在着不小的财力、人力困境。也正因为物质上的保障不力,导致一些地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浮于浅表,不少学校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主要依靠教师良心以及校长的事业心。据某省“十三五”扶贫规划测算,如果要对该省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提供放学后集中活动和周末看护,按照每生每学年开支200元计算,每年至少需财政投入2.4亿元(注:200元*120万人)。以上述实践“校中建家”模式的那所学校为例,该省现行初中生生均公用经费是800元每生,住宿生另加100元。即使在已有学生公寓和食堂满足的基础上,留守儿童中每个寄宿生的学年额外经费开支高达1300元(包括水电、宿管员工资、器材损耗、食堂补贴、周末和课后看护的课时补贴等)。另外,非寄宿生的学年额外经费开支也在500元左右。可一般来说,留守儿童多的地方,往往地方财力较为紧张,难以设立专项工作经费,使得不少关爱工作有计划,难落实。如留守孩关爱阵地和校内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与运转、专业技能老师的工作补贴和培训等,都需要相当大的财力投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人员的缺乏是影响学校关爱工作质量的又一大关键因素。尽管一些地方建立了政府、学校、群团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但依然缺少有效的组织队伍,表现为专职的管理人员以及心理辅导、儿童保健、音体美等专业人员缺乏。比如于都县要求每所留守儿童较集中的学校都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办公室、活动室等,但几乎所有关爱办公室工作人员都是学校教师兼职,近三分之二的活动室因缺乏音体美教师而利用率不足,大多数学校因没有心理老师而无法开展留守儿童团体(或个体)辅导活动。

(二)关爱质量的提升仍需提升政策的针对性

留守儿童政策的针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群体看,关注留守儿童的全部还是其中的“特殊群体”;从内容看,关注儿童发展哪些方面。留守儿童不是铁板一块的同质群体,其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不一致,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生活、心理、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也不同,本人的天资秉赋各不相同。因此留守儿童是一个多元分化的群体,其中留守女童、青春期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双亲外出家庭以及特困家庭留守儿童又是其中的“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出现在留守儿童本人身上的问题分为安全问题、心理和行为问题、健康、学业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亲子分离有关,也可能与经济社会结构有关。在弋阳县的家校合作模式中,学校与家庭建立起了“合伙人”关系,但也存在个别低学历、低收入、无闲暇时间的父母(或监护人)无法达到学校的要求,从而在“家校合作”中掉队。构建“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平台的学校,因为是一所私立学校,收费较公立学校高,大多学生家长经济水平较高,具备购买智能手机的经济实力,但也存在一些家境困难无力支付智能手机费用和没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父母被排除在外的风险。这所学校的做法中,还有一个需要改进之处,就是单一地依赖微信技术,其实共同生活不仅仅依靠新的全球化信息技术,若此,则这一模式在网络和电脑不普及的偏远山村、办学条件较薄弱的学校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有必要对于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资源和传统信息技术资源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校中建家”模式因能较好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而深受学生家庭欢迎,但同样引来褒贬不一。“贴标签”是一个热议点,如有的学校有意地划分出留守儿童群体,甚至在分班、住宿、用餐、校服、校牌、社团活动处处分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并“对症下药”。为了迎接检查的需要,不少学校不得不在宣传板报、条幅上鲜明地标示出“留守儿童”字样。有学者认为[9],对留守儿童“标签化”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但也可能使学校与社会给儿童带来不恰当的关注、理解与帮助,并可能无形中加大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隔阂,“标签化”对留守儿童不但不是正向期待反而是一种不良暗示,从而产生不少心理问题。在我们的调研中,有学生表示,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话,他们不愿意进入“留守班”。另一个热议点是寄宿学校的封闭管理模式。[10]目前寄宿制学校更多考虑是政府管理方便,而不是将以人为本、儿童权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很少考虑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与儿童的感受。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举办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研讨会”上,就有学者直指寄宿制学校出现了学校“囚笼化”、学生“囚徒化”的不良趋势。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的“重点关注”模式,从理想层面考量,能较好地体现人本思想,但执行难度相当高,一不小心可能成为“不作为”的挡箭牌。目前来看,政策上和理论上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现有政策往往将留守儿童视为一个单一化的群体,因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比较笼统和宽泛,这对于学校关爱工作缺乏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另外,大规模的留守儿童是较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研究逾二十余年但大多停留在经验描述阶段,使用的儿童发展理论基本来自于西方,或者在研究中国留守儿童时也大多用西方理论框架打捞本土经验,或者为了吸引阅读量而迎合大众日常认识。这些特殊群体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和人生安全等方面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基于本土经验的理论概括不仅仅在于增加中国学术的地位,更有利于基层学校提升留守儿童的关爱质量,从而更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国家与社会:留守儿童关爱的责任划分仍为理论瓶颈

本文旨在考察基于学校立场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模式,这些模式的生成是学校结合国家政策要求、社会期待以及本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产物。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主阵地,但并不赋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专属责任”,当然这种可能要成为无限责任“专属责任”也是基层学校所不愿承担和承担不了的。调研中,教育部门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体系缺乏顶层设计,各关爱主体间缺乏必要的协同合作,彼此难以形成服务合力。现有关爱工作的牵涉部门多,现有的关爱阵地如“儿童之家”“儿童快乐家园”等相关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各自为阵。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志愿组织对留守儿童关爱仍然处于零散关怀状态。市场上托管中心的规范管理方面则又处于缺乏监管状态。除学校以外的不少组织在开展关爱行动时,往往出于政绩和社会声誉的考虑,常常以阶段性、运动式、走亲戚式的关爱活动居多。作为主阵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在面对各部门和组织的关爱活动时,普遍感叹疲于应付。大规模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是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制度设计、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和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留守的实质是亲子分离。当国家介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时,更多从社会问题、社会治理的角度考虑。学校作为隶属于国家的组织,成为可以依托可资利用的极重要正式组织,政府文件中频频可见对于学校的指示性意见。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除了集中农村教育资源的考虑外,也是因为“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11]。国家从监管角度考虑,还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对留守儿童的监管真空。从时间上看,留守儿童在下午放学后,周末、节假日,以及不能与父辈团聚的寒暑假时间段,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空档。从群体上看,入学(园)前的留守幼儿可能有监护人时时看护,然而义务教育阶段后又未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散落于社会的留守儿童,也处于监管真空。虽然假期里有的村落会有家长自发组织起来不定期地到水库、河边巡查,不让学生下河游泳。但总体而言,社会力量的薄弱,被分割各地的家庭成员凭借血亲关系较易形成“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可是地理空间上相近相邻的成员要生成“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反而有更大难度。在考虑是否征用教师和学校力量时,也许会进入惯性思维。调研中,教育部门普通表示“学校在职责内尽可能多地关注,但学校不能全程跟踪”。有学者明确提出,推行“学校家庭化”,以及以“家长”等名义强迫教师承担留守儿童监护职责的做法,不宜提倡与推广,回到父母身边,才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解决[12]。华中师大在受教育部委托的课题报告中也写道:当留守儿童被问及社会、政府、学校等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时,大都回答不太可能,认为父母是不可替代的。另外,他们也不希望特别的关照使他们更显得与那些父母在家的孩子不同。[13]这似乎也在提醒人们,以留守儿童为对象的关爱服务工作,还必须回到儿童立场上来。基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个体观”路径缺陷、学校主阵地责任的繁重以及当前家庭能力的弱化,有学者[14]建议将“支持家庭发展”纳入基本国策。家庭立场也许是在研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政策时值得补充的一个政策方向。

作者:戚务念单位: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文)2013年05月10日[EB/OL]

[2]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9):28.

[3]庞文.关爱农村/留守孩[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10).

[4]EpsteinJL,SheldonSB.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行动手册[M].吴重涵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

[5]刘华蓉,等.江西省“万师访万家”活动系列报道①:家访,访出教育的力量[J].中国教师报,2016-7-20(1-3).

[6]董世华.调查显示:寄宿制学校已成农村学校主体[N].中国教育报2013-9-26(5).

[7]中国留守儿童教育政策分析

[8]卜卫: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支持行动模式的分析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6).

[9]郭文良.“标签”观照下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9(24):65-69.

[10]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1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12]程方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江西的案例[J].教育学术月刊,2008,(6).

[13]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4]徐晓新,张秀兰.将家庭视角纳入公共政策———基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演进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6,(6).

第三篇: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调查

摘要:

目的:调查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及其特点,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微山县794名留守儿童,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自编儿童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学业水平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总分为(86.81±16.68)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92.68±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6,P<0.05);②男生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3.824,-3.725,P<0.05);③学业水平优秀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学业水平不良的留守儿童(F=15.46,P<0.05);④父母学历高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父母学历低的留守儿童(F=16.38,P<0.05);⑤监护力度严格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监护力度放任的留守儿童(F=14.86,P<0.05)。结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水平显著低于国内常模;性别、学业水平、父母学历、监护力度与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均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以年轻人为主的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成为我国特殊的社会现象[1]。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的关爱和陪伴。有研究调查显示,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4]。但也有调查指出,留守儿童并不一定会出现负面问题,逆境并不必然导致适应不良[5]。同样处于不利环境,有的儿童却能够适应良好,表现突出,这与其心理韧性有密切关系。心理韧性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意味着面对困难经历时的反弹能力[6],心理韧性是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保护性因子,且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7-8]。心理韧性越高的个体,在其遭遇应激后,心理抗压能力越强,能够迅速复原或具备良好适应的能力。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提高其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帮助[9]。目前,我国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效地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为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15年9月,在微山县4所中学的留守儿童中,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选取初高中各年级留守儿童806名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794份,有效率98.5%。被试年龄从12~18岁,平均年龄为(14.23±1.56)岁。其中男生405人,女生389人;七年级124人,八年级131人,九年级136人;高一146人,高二129人,高三130人。

1.2研究工具

1.2.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theResilienceScaleforChineseAdolescent,RSCA)[10]胡月琴、甘怡群(2008)编制,量表共27个条目,包括5个维度,分别为: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采用5级评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心理韧性水平越高。量表在中国内地进行实测,初测(n=283)的内部一致性为0.85,复测(n=420)信度为1.83;量表总分与Wagnild和Young的Rs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3,与中学生生存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49,均达到显著水平。

1.2.2自编留守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

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的性别、年龄、学习状况、父母学历(以夫妻中最高学历为准)、父母是否在外打工、父母打工时间、监护人状况等基本信息。

1.2.3学业水平调查表

收集被试留守儿童所有科目的期末成绩,将这些分数标准化后得出Z分数,然后再将Z分数转化为T分数,求T分数的平均数,把成绩分为优秀、中等、不良三种水平。

1.3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担任,在取得学校领导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展开集体施测,统一发放调查问卷,施测人员讲解调查目的、意义和填写注意事项。征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完毕后当场统一收回。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F检验、双变量,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

留守儿童在心理韧性总分及其3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

2.2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性别差异

经独立样本T检验,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总分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但留守儿童男生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2项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学业水平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比较

不同学业水平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其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2项因子的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多重比较后发现,学业不良的留守儿童在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以及心理韧性总分上得分明显低于学业优秀和中等的留守儿童。

2.4父母不同学历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比较

父母学历维度上,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其家庭支持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多重比较中,父母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留守儿童在家庭支持、心理韧性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留守儿童。

2.5不同监护力度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比较

监护力度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其目标专注因子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多重比较中,监护力度严格的留守儿童在目标专注、心理韧性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监护力度放任的留守儿童。

3讨论

3.1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

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得分低于国内常模,说明在面对重大事件和压力情景时留守儿童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本研究与张海芹[11]研究结果一致。留守儿童因成长过程中其个体成长、生活和学习环境等原因造成的心理压力比非留守儿童更为突出,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12]。另外,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3个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支持、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其中积极认知得分最低,提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了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在处理困难时,缺少鼓励,对克服逆境没有足够的信心,在困难面前不能保持乐观态度。

3.2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性别差异

性别对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目前国内研究的结果并不尽完全相同,李浩然[13]认为留守女童的心理韧性要明显高于留守男童,而张胜红[14]、蒋玉红[15]等人的研究则相反,他们认为留守男童在遇到困难时比女生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因而留守男童心理韧性要高于留守女童。本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同样处于留守状态,男女生所处的家庭背景、学校环境、生活经历没有明显差别,心理韧性水平具有相对一致性。但男生青春期控制力差,容易情绪不稳、出现逆反和敌对情绪,易冲动,情绪控制和目标专注得分上显著低于女生,留守男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适应困难。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根据男女生的不同心理韧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

3.3不同学业水平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学业水平与心理韧性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本研究显示,学业水平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水平有统计学差异,学业水平优秀者其心理韧性总分、积极认知以及目标专注均显著高于学业水平不良的留守儿童,与葛秀杰[16]研究结果相似。这主要是因为学业优秀的留守儿童相对于学业不良的留守儿童,其自信心强、自我认可度高,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倡“普及教育”比“精英教育”更为重要,教育者要让更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锻炼出使他们受益终生的心理素质。

3.4父母不同学历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有研究证实,父母学历的高低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17-18]。本研究显示,父母学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也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目标专注和家庭支持因子上。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越低,在平时管教孩子时,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其他优秀素质的培养,而学历高的父母,管教中能对孩子包括学习成绩、心境、人品等各方面给予同样关注,并能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从而心理韧性相应提高。

3.5不同监护力度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一般认为,不同的监护力度对孩子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监护力度严格的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以及目标专注得分上要高于监护力度放任的家庭,与Werner[19]研究结果相似。监护力度是儿童对监护人自我要求的自我感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要求和控制越严格,儿童心理韧性水平就会越高。刘巧兰等[20]也提出,严格的监护力度能够增加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这可能是因为严格的监护力度,有助于促进儿童坚韧性格的培养,当其面对困难时,不畏失败,有足够的信心迎战,而且严格的监护力度也对儿童独立处理问题和人际交往有一定帮助。本研究虽然调查了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但仍存在一些因素尚未探讨,如人格、社会支持等。今后的研究可以再对这些变量深入调查;此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提高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王登芹 陈现彬 宋国红 李雷 张帆 单位: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帆,刘琴,赵勇,等.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849-857.

[2]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6):67-69.

[3]杨圆圆,张仲明,郭晓伟,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9):1371-1373.

[4]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102-104.

[5]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40-442.

[7]李义安,张金秀.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797-799.

[8]赵晶,罗峥,王雪.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9):1078-1080.

[9]彭阳,廖智慧,盘海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1):65-68.

[10]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11]张海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韧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613-614.

[12]胡昆,丁海燕,孟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94-996.

[13]李浩然,孟群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77-79.

[14]张胜红.低年级大学生心理韧性与被看重知觉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8):1007-1008.

[15]蒋玉红,孙业恒.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在校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365-367.

[16]葛秀杰,李春玉.延边地区汉族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3,36(2):119-124.

[17]张愫.父母学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校园心理,2009,7(6):379-380.

[18]鲁娟,周锦琦,李健.父母职业、学历对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37-138.

[20]刘巧兰,周欢,杨洋,等.四川资中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卫生研究,2011,40(4):44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