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课程物流管理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课程物流管理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对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课程物流管理的教学实践与改革进行研究,分析了物流管理教学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教学现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这几方面来进行应用型课程物流管理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要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资源来建设出高质量的应用型物流管理课程,进而提升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物流管理;教学实践;改革

1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课程物流管理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1挑战。①学校培养的不是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到企业时常存在学不以致用的感觉。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人才培养的层次及类型与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和社会发展需求匹配度不符,导致产教脱节,造成了就业难、招工难的双难问题。②目前,企业的发展难点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点不一致,没能实现校企深度融合。③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④物流行业的智能化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院校建设的实践实验室缺乏产业标准,无法与产业同步。

1.2机遇。目标融合。课程的教学目标、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目标相融合。物流管理专业一直在寻找校企合作机会,以期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比如打造顺丰班,邀请顺丰人事做兼职讲师,邀请毕业的同学到课堂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和未来的工作目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应用型课程,获得了对物流行业的总体认识,增添了解企业和熟悉企业物流工作岗位的机会,从而丰富了实践经验,提升了就业竞争力。高校物流专业要以物流企业的主体需求为驱动,实现与企业目标的融合,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激发各方的参与动力。资源融合。学校教学资源要与企业的岗位培训相结合。企业的工作场地和人才需求为学校提供了实习岗位,人力资源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导师。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是未来物流工作岗位的主力军,可嵌入到企业的用人计划与培养。物流产业的升级、政策的制定、城市物流用地规划都与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物流标准、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物流业的“十四五”规划等也会被纳入课程教学内容。学生的顺利就业满足了企业的招聘需求,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企业认知,又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1]。

2应用型课程物流管理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1教学现状。理论教学课时比重过大。因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有限,多数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依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实践教学课时不足。一些实践教学的环节是通过社会调查与调研、沙盘模拟等方式来进行的,缺乏订单式培养和顶岗实习,这样的实践教学难以满足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实验室与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不足。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给专业的教学环境、物流的实验设施设备带来了一定压力。由于物流业技术更新换代快,新技术层出不穷,使得原有的物流设施设备已被淘汰,而新物流设施设备造价高、物流软件昂贵,使得新物流专业教学设施设备的购买、更新升级及维护受到了限制,对应用实践内容教学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应用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薄弱。高校中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来源于企业中的物流工作人员很少,缺少实战经验,多数是从一所高校毕业就到另一所高校就职,实际操作经验较少,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致使应用型课程的改革与教学陷入了困境[2]。

2.2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并兼顾社会发展和知识的传承。对物流管理课程来说,在进行基础知识与理论传授的同时,要结合国家的物流职业标准来修订教学大纲,并结合物流产业发展趋势和物流企业发展实际来确定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3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要与国家物流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标准相对接,还要与物流从业人员的标准相对接。对此,需要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企业物流人才的实际需求,按照需求培养学生,并建立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物流业中的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及职业能力标准都要被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当中,以提升课程教学的先进性、实践性、应用型。可通过物流作业的操作视频和物流领域前沿技术的视频展示来不断对物流精品课程资源进行重构与设计,提升学生对物流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物流技术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物流操作技能的自信心。同时,要不断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筛选与更新,让学生拥有菜单式学习内容的定制权和选择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课程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进行动态更新,比如更新优质教材、期刊物流论文、企业物流作业操作手册。物流产业与企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也要进入课堂,并展开讨论,使教学内容更接地气,能够与现实紧密结合。

2.4教学实施。应用型课程教学理念的更新。在大力发展产教融合的工程项目中,可充分挖掘物流行业、企业的资源,为教学所用,树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发展的协同育人观念。通过应用型课程改革,能够实现产教融合的赋能效应,实现了企业资源与物流业资源在教学中的最大化应用。“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在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时,“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刻不容缓,因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设计者,还是课程教学的实施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力量直接决定了应用型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应用型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施需要熟悉物流企业工作实际、具备实战经验、精通教学规律以及专业基础知识技能扎实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外引”与“内培”的双管齐下,可招聘具有物流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或者将已有的专业教师送进企业进行挂职实践与锻炼,还可邀请企业业务经理到校兼职从教。教学场地丰富化。实验室、企业仓库、港口码头、货场、货物流动与存储链、包装场所、分拣场所,这些都可以是教学场地。因此,学校要紧密与物流企业合作,实现顶岗式实习、订单式培养等目标。教学场地的多样化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岗位与职能有了更加生动、直观的感受与体验。教学方法多样化。演示、模拟、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要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而调整。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灵活选用任务驱动式、工作流程式、项目引导式、混合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并巧妙运用大数据云课堂、慕课、智慧教室、虚拟现实技术、仿真工具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升教学效果。课程考核评价多元化。要加大实践操作考核在课程中的比重,可通过方案规划、案例分析、问题解决、操作观摩等多种考核方式来强化学生形成边学边用,边做边学的意识。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也是课程教学导向的改变,有利于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慧贤,布占伟,杨海军.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6-8.

[2]黄永福.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18,41(12):154-156.

[3]窦红平,邵一江,李本友.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9,(15):91-96.

作者:杨岩 单位:常州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