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

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教育应以促进人才的就业为向导,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核心,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的体育教学应以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职业体能需求为向导,对体育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同时兼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1.1传统体育教学限制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沿袭其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虽然具有较多的体育课共性,但是二者在教学目标和任务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对传统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沿用,必然会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当前大部分高职院都存在着体育课程目标和方向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没有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体育教学目标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及社会对于技术人才的职业体能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爆发力、灵敏性及肌肉力量等方面的锻炼和培养。由此可见,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制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

1.2课程教学体系不完善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普遍存在教学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教学体系一味地沿用传统模式,忽视了与当前教学需求相符合。(1)缺乏对学生职业体能的关注。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大都以学生的运动技能教授和身体素质锻炼为主,缺乏职业体能素养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职业体能教育需求,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2)教学组织形式有效性不足。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互动衔接联动性较差,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活动指导普遍不足。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学生的自主训练过程,强化教师的有效干预,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训练效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当前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以开放式的自主训练教学为主,却又缺少教师的必要干预,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1.3课程教学内容不合理

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都采取3年制的教学体制,因而学生需要在前2年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主要有2种形式,即体育普修课程和专项体育课程。一般而言,体育普修课程主要在大一学年展开,对学生初步进行锻炼和培训等体育基础教学;而专项课则主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运动技能,促进学生的专项技能提升。在实际实施教学计划时,体育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初、高中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多的知识重叠,难以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体育学习需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而在专项课教学时,其教学内容没有体现出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特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组织主要停留在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引导方面,实际效果提升比较有限。

1.4教学评价体系单一

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成绩仍是教师的主要评价参考,教学评价体系比较单一,没有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高职体育教师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主要根据学生各项体能的考核达标情况来确定成绩,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身体素质达标情况是其主要考核方面,忽视了学生体育学习中的情感投入和学习过程评价,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其体育基础水平差异。高职院校的领导者也忽视了对体育教学的监督和评价,忽视了对教师的监督和管理,缺乏对教师执教水平的有效评价体系,不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2高职体育教学增设职业体能教学的意义

2.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增设职业体能教学尤为必要,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实施职业体能教学时,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创新,既要注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又要重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职业体能的提升可以保障学生未来职业工作的稳定,在教学中合理融入职业体能教育内容,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到职业状态,明确职业的劳动特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

2.2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是当前的重要教学理念,其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但当前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仍是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掌控着整个教学活动,把握着课堂教学走向。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课堂学习较为被动,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在体育教学中适当融入职业体能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岗位对于自身的体能素质需求,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推进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受到应有的尊重。

2.3发展特色体育教学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职业体能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突出高职体育教学特色。在职业体能教学中,高职院校应制定专业的体能标准,根据实际教学和训练需求,采取对应的教学策略,改进以往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高职体育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体育教学互动,保障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实现,使体育教学能够真正起到强化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从而形成并发展高职体育特色教学。

3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3.1确定教学目标

出于职业体能培养思考,高职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特点,对体育教学目标进行设置和调整,体现出一定的专业和职业层次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体育教学目标应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几个重要指标,并体现出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的一定差异性。例如,理工科学生的工作强度明显强于文科学生,可以设计更高层次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而文科学生的工作精神压力一般较大,在体育教学时应适当强化其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2调整课程结构

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还需要深化对当前课程结构的调整,根据人才培养的职业体能需求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工作。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对体育教学课程设计进行改进和调整,改变传统的统一教学大纲和内容的模式,根据专业类别进行体育教学分类,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求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制定对应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需求,引导其选择最佳的运动锻炼方式,为学生在学习之余提供放松和锻炼的机会,既有利于防治学生的职业病问题,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3.3课程资源整合

高职院校具有丰富的体育课程教学资源,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更要注重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从而推进教学改革进程。高职院校应对体育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一方面应对课外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运动,或对学生的课外体育运动进行跟踪指导,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外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习惯和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对各种校外资源的有效利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整合校内外的软硬件资源,共同进行高级职业人才的培养,全面推进学生的发展,使其能够以更好的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3.4改进考评体系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还要注重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进程。高校应根据学生体能教学需求,改进、完善传统的教学评估方法,优化教学评估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体育基础及职业体能需求,使教学评估工作能够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平时学习、训练及课堂出席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作为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各次考试成绩进行对比考评,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投入。

4结语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开设职业体能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推进学生的未来发展。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不断强化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能够提前体验并适应职业状态,以更好的体质和精神面貌走向职业岗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阳.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7,36(4):350-352.

[2]刘继宏,梁建瑞.基于职业体能需求下的高职体育“异化教学”诊断:以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7).

[3]吴学文,张志伟,王秀进,等.基于学生职业岗位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教学探析: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11(1):58-63.

[4]刘元强,刘海山,梁四海,等.基于职业体能的高职体育教学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26(1):35-38.

作者:成钧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