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对教学的推进

继续教育对教学的推进

【摘要】暑假有幸参加了学校提供的赴清华大学培训的机会,虽然时间很短,但通过体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汲取名校丰富的知识营养,使我体会深刻、受益匪浅。

【关键词】清华培训;校训;汲取知识

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明确教学目标

为期一周的清华继续教育已拉上序幕,但是给予我的却是受益终身的良师益识,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来总结一下本次培训的获益之处以及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最核心的要务是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课程内容体系落后成为常态,再加上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如MOOC、SPOC、翻转课堂等形式的加入,使得在讲课过程中学生通过上网就能搜到知识点,于是便出现了老师很努力,学生很淡定却总是挂科率居高不下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本身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自主扩展知识的能力、开阔的视野、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快速应对变化的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格。基于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教师必须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深入研究本课程特点,发现本课程在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这样才能与学校对本专业和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对接,让学生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学这门课程有什么用。为了能达到上面的目标,那么教师就应该意识到,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既要做到“营养丰富”,又要“色香味俱全”,这就需要在课程的设计上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基础课要注重前沿性,专业课注重基础性;2.理论课注重实践性,实践课注重理论性;3.讲清楚课程体系比讲清楚知识点更重要;4.凝练核心内容,对接前沿技术,搭建自主扩展平台。那么作为一位分析化学的实验员,在这门基础课程中应该结合相对成熟的、先进的课程进行改革。比如建校初期的仪器分析课程,由于刚开始仪器有限,只能让学生认识和实践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其他实验则与仪器分析课程的关联甚少,这几年,通过学校的大力支持购买了一系列新型大型实用仪器:液质联用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8类仪器,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间的视频教程学习了解,本科生可以通过分成10人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演示实验的教学,研究生在其指导老师或实验员的培训帮助后,可以自己进行操作,完成相对应的课题研究工作。目前仪器开放及使用率达90%以上。但是通过这次的学习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结合周光礼教授所讲的科教融合应走入本科生课堂的理念,应该鼓励本科生和教师一起从事原创性(非毕设的形式)研究,这样的话本科生就有机会获得在知识前沿进行探索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它们毕业5-10年后也不会忘记的。

二、如何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

梅教授所讲授的关于课堂互动的实践与思考的问题。师生互动问题普遍存在,不管何等高校、何等学生,互动较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只有立体化的知识才是全面深奥的知识,通过互动让学生看到知识的残酷及缺陷、感受课堂气氛、进入课堂并为之感动。在学习金字塔理论中,学生两周后知识的留存度主动学习明显高于被动学习,尤其是学生自己讲授,两周后能保留90%的知识量,那是不是该把课堂还给学生?答案是否定的,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老师付出的应该更多,比如如何“抓人”,让学生跟着你的思路一起进入你所设计的课堂环节,以学生的角度来看教案,老师以学生角度来思考。当在教学出现重难点的时候,要学会如何带领学生发现这个认知台阶,也就是给学生“挖坑”,一般这个坑是由于旧的知识对新知所产生的阻碍,因为知识通常是非连贯的,所以需要教师这时候做到不按教材讲课,而是陪同学生一起重温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在真正的课堂互动中,主角永远只有一个——教师,老师不需要讨好学生,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把学生不喜欢的内容教授给学生。1+1=2式的教学是条件反射,不是真正的互动,真正的互动是让学生“脑子动”而不是“嘴动”,也就是形成自己的逻辑推理。很多老师认为在课堂上讲些学生们喜欢的故事就算是有趣的教学,但是这只是混时间的最好方法,在听完梅教授的课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互动需要老师在充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基础上,具有控制整个过程的能力,变复习上节课重难点为学生开放式导入,变一问一答为呈现主问题式的独立思考与讨论,并力求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一定是一场有指挥的即兴发挥。而互动的本质在于,师生同行,重温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历史,教育本质上就是一场互动。分析化学实验的综合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在讲授过程中,每讲到其中一部分,就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另外一部分,形成联动式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进行“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仪器分析中电位分析法的相关要点,如原电池的概念和组成、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的概念及能斯特方程的表达形式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而当学生回忆不起时,自然会提出来让教师给予解答。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数量多,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行为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参与集体讨论并积极发言,促进了学生自发地、主观性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三、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的方法

本次培训还悉心地为各位学员提供了余玲艳教授的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的课程。随着当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压力也随之而来,教师队伍中不乏有类似抑郁的症状出现,为了给教师们解解压,余老师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现场教学为我们示范了如何解压。练习积极的思考方式、积极的自我交谈,感恩痛苦,多做瑜伽里的呼吸练习。总之,这次清华之行颠覆了一些思想上的认知,希望以后能多参加此类的培训学习,丰富了自己的教育经验,点燃了自己的工作热情。

作者:孙婧 吴建华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