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程内容优化与整合

教育学课程内容优化与整合

摘要:本文基于教师资格证国考的背景下,详细地探讨了高校应如何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从课程理念、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改革,以切实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教学能力水平,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他们顺利通过国考,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国家统考;教育学课程;改革策略

一、引言

为保障人民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国家教育部门明确规定自2015年起教育专业学生需经过国家统一资格证考试方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这一改动的提出无疑是对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资格证国考的笔试和面试内容难度也都有所增加,笔试科目除了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对其师德、专业理念等通识性的内容进行考查;面试则采取情境模拟、结构化面试等多种形式,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要求其在科学专业理念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教学活动的设计。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师范专业的学生要想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国考,成为一名德才兼备、专业能力突出的人民教师,不仅需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较强的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为此,高校有必要加快对现有教育课程的调整优化,提高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地探讨学校方面应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

二、紧跟时展,树立全新的教育课程观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要求师范专业的教育课程必须时刻与时展要求相贴近,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姿态。鉴于国考形式的多样化,且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内容均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各个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应教学能力。为此,高校要想对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首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课程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崭新的教学理念,然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变革创新。首先,高校应将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涉及到的考点内容作为基础理论课教学的重点,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实现教育课程创新与国考内容改革的同步发展,从而使得教育课程的变革走上一条既见效快、又十分简洁明了的发展路径。其次,适当地删减原课程内容中无用、空洞的部分,根据国考要求增加新的理论知识点,使学校教学活动保持与教师资格证国考完美衔接。尽管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高校也会强调学科知识和专业基本功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一些常见的考试题型以及面试环节中的技巧却没有进行专门的培训,导致师范生在实际参加考试过程中由于实践经验不足而发挥地不理想。因此,高校在开展教育课程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将国考中常见的题型以及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作为重难点内容,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训练活动,以切实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综合能力水平,从而更加自信地参加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

三、创新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采用案例教学法

高校师范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学生们的年龄特征、个人素质以及知识结构等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自主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做到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并且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形成“学以致用”的良好的教学格局。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具有直观、形象、可探讨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一方面,学校应根据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的大纲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充分保证教学内容与国考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课程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构建项目教学法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开展课程教育活动时一般是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国考背景下,在高校师范专业教育课程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法,不仅能够充分凸显出教育类课程的职业定向性,还能强化学生作为一名准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而言,高校在构建项目教学法模式时,需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手段:首先,根据国考大纲要求的思路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小项目,每个小项目下可以包含多个子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将整本教材内容进行细分。教师根据每个小项目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主题,既能够强化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印象,也促使其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师要充分凸显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把每个独立的项目任务交给学生,由其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包括确定教学主题、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等环节,教师所要做的便是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策略支持。最后,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环境。学校方面应与学校教育机构积极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到这些学校参加实习培训,使他们在真正的课堂教学环境下深刻地了解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和专业能力,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也频繁,高校应牢牢把握这一契机,运用先进的互联网科学技术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教育课程网络学习平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们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主动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贴吧论坛等交流工具与学生们开展实时讨论活动,了解其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上传最新的课程教育资料,供学生们自主学习所需。对于学生们来说,通过网络途径可以方便地获取到与教学相关的资料信息,如PPT课件、教学视频、考试资料等,对其教学方案设计大有裨益,同时也为师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国考积累了大量有用的素材和经验。

四、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与考核体系

(一)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一般来说,目前国内高校采取的课程评价方式大多为终结性评价,即在每学期期末通过笔试来考核学生这一年的学习成果。然而,要想令师范生顺利通过国考,除了要重视理论成绩以外,还需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此,高校有必要对当前的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变革,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衡量手段,对学生们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平时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教案撰写水平、说课能力等都纳入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当中,并且在学生考试总成绩中占据一定的分数权重,力求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

(二)创新考试模式

师范专业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出高质量标准的教师人才,以满足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创新变革的需求。为此,高校有必要改变以往单一化的笔试考试方法,采用教师资格证国考“笔试+面试”的方式来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将教学与考试分开进行,即任课教师不参与本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评价,由其他科目的教师作为监考,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也促进了重教重学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对于提升师范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倩.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教育学课程内容的优化与整合研究[J].科技资讯,2017,(10).

作者:郜雅杰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