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思考

信息化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相关要求下,加大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必须意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将其科学、合理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努力借助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教学价值,真正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切入点,针对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进行简要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初中化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逐渐渗透于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人类的生存方式、学习方式随之转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立足于信息技术“省时、高效、省力、便捷”的特点,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真正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认知程度比较低

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制约了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效果。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融合效果不佳,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相关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初中化学教师一直束缚在“以考试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认为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只会扰乱学生的注意力,而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却非常小。在这一教学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师更青睐于知识灌输,认为融入信息技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难以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1]。

(二)网络资源运用不够充分

在信息化背景下,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资源,均可在网络上找到。但部分化学教师在搜集和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时,依然存在欠缺的现象,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搜集和利用。还有部分教师在筛选化学教学资源时,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并未对其进行辨别和剔除。

(三)信息技术完全取代传统课堂

在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融合的过程中,由于对其研究和认识不深刻,对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产生了认知误区,甚至误认为信息技术可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这种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时,存在极强的盲目性,常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将化学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并未借助信息技术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深入解析,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

(四)借助信息技术代替实验教学

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实验教学至关重要。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化学教师对信息技术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常采用信息技术代替学生动手实验。由于学生缺乏亲身实践,在观看实验视频时难以真正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无法真正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2]。

二、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一)树立正确的融合理念

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教学理念的变革,教师唯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融合,才能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教师应树立全面融合的教学观念。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肯定其应用价值,并将其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到一起;另一方面,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在推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还应明确信息技术仅是一种学习工具,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二)依托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初始环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奠定了一堂课的基调。可以说,课堂导入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后续学习。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直接进入、提问等方式进行课堂导入。这种课堂导入模式不仅难以真正提升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难以真正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面对这一现状,初中化学教师在优化课堂导入时,必须将其科学、合理地融入课堂导入中,结合具体的化学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创设可视化的教学情境,以便于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化学知识的探究学习[3]。

(三)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

化学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还应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真正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知识讲解,课堂容量比较少,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相对有限。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不再受限制和制约。具体来说,化学教师在备课时,可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和既定的教学目标,搜集与其相关的教学素材,并对其进行整理和筛选,最终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还可以直接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优质化学教学资源,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教学片段、教学内容,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最后,教师还可以灵活借助微课和多媒体等途径,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最终实现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四)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性因素。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受“以考试为导向”理念的束缚,将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精力、侧重点都集中在化学知识讲解和灌输中,或者指导学生开展重复性训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无味,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时,可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利用视频、动画、图片等手段,促进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化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这样,在动态化感知下,有效降低了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促使学生在多重感受的共同参与中,获得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真正活跃了课堂氛围,提升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4]。

(五)依托信息技术展示化学实验

基于化学学科特点,化学学科与实验教学相关,是深化化学知识、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落实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但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常受实验设备、化学实验具有危险性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化学实验的展开。以往面对这些因素,化学教师无一例外都是借助口头讲解、描述的方式,严格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教学内容讲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死记硬背”化学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在优化实验教学时,可灵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那些具备危险性质的化学实验,或受到实验室条件限制的化学实验,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学生在实验视频中能够清晰掌握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效果。

(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针对性

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面临着“任务重、学习时间短”的情况。对此,以往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基本上都是按照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化学课堂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使化学课堂教学常常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相符,难以真正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面对这一现状,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可灵活借助信息技术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明确学生在当前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点。还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针对学生化学学习情况、日常考试等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学生当前化学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点。教师只有明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依托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开展课堂教学

新课改视域下,要求教师必须从“统一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尊重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真正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前,必须要关注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认识不足,采用“统一”的标准,制订统一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真正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化学学习需求。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唯有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科学利用信息技术,围绕教学内容,结合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科学设计出难易水平不同的教学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班级的微信和QQ群,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视频,结合教学实视频的引导开展学习。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迎合时展、新课程教育的必然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融合不佳的现状,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融合观念,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价值,不断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于光亮 单位: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