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摘要:积极推动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以衡水学院为例,探索通过更新卓越教师培养的在线开放教育观念;健全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制度;打造优质开放课程教学团队;凝练课程内容,拓展课程资源;整合全校资源提供技术保障;完善多元监督评价机制等措施,加快形成卓越教师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体系。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卓越教师;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

教师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关注的热点及教学改革的难点。2011年10月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打破传统“学科+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模式,构建满足社会发展及学生个体需求的模块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2014年8月教育部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旨在构建推动高校教师教育培养体系改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卓越教师人才。随着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引发的教育信息技术的革新,给居于全国本科院校总数50.1%[1]的地方本科院校带来冲击和挑战。因此,笔者以衡水学院为例,对地方本科院校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进行探索。

1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现状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总体建设速度较慢,建成的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呈现以下特点:

1.1课程建设模式较为单一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往往以直接引入或照搬传统教学为主,课程建设模式较为传统和单一。其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地方本科院校较传统的“985”“211”及省属大学而言,其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涉及的师资、资金等先天不足。第二,囿于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是从师专升本而来,传统的纸笔黑板、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的教学理念,固化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思维,限制教师开展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

1.2现有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卓越教师育人需求

目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仅仅停留在视频的录制技术层面,把课堂教学简单复制到网络上,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和对育人的要求[2]。高校课堂教学承载着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等使命。虽然部分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涵盖了未来从事教师必备的知识点、技能点,但仍需要改革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方式,从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中,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示范教师的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1.3课程再生及持续建设较困难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数量少,原有录制的校级、省级乃至部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因录制技术较为简单,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相对陈旧等,网络学习功能较为单一,在转型为慕课、微课等在线课程过程中,课程再生及持续性建设力度不足。

1.4欠缺对在线开放课程监管及评价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对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教师及团队的在线操作等缺乏课程监管和在线课程评价的监督。虽然在线课程网站平台保留了学生教师教育在线课程学习及教师在线互动的操作记录,但缺乏系统专门地针对教师教育在线课程的监管评价制度及落实机构,无法对学生、教师具体在线学习、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监测、认证、分析与评价。

2现设教师教育在线课程建设改革的必要性

2.1在线开放课程推动全球教育改革新浪潮

2013年在线课程模式开始走入我国高校,引发国内高等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改革的新潮流。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强调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发挥“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主体功能,突出应用共享,注重规范建设。2017年教育部启动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在我国3200多门上线的在线开放课程中,遴选认定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距离2020年认定3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目标尚远。截至2017年教育部统计地方本科院校630所,作为我国本科教育主体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势必需要顺应国际国内在线开放课程教育改革的潮流,为培养新时代地方区域所需人才做出努力。

2.2建设新时代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日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自2011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后,教育部陆续《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关于教师教育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等文件,提出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启动实施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遴选认定200门教师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共享。作为多数由传统的师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是各地方本科院校优势骨干专业,其在培养地方教师教育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主动对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教师教育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契合教育部等三部委的《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的新要求,加快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转型和创新发展。

3卓越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的探索

衡水学院作为衡水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根据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方向学生学习动力偏现实应用,学习方式多以直观为主,学习自主性不足,学习情绪易波动,学习依赖行为较突出等特点,结合教师教育职业岗位要求,开展卓越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的实践研究。探索形成“以人为本,线上线下互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团队协作,注重过程体验”的卓越教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理念。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衡水学院培养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卓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创设良好基础,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构建和实施:

3.1更新卓越教师培养的在线开放教育观念

为紧随教育信息技术革新及教师教育改革的步伐,衡水学院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战略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需求,以培育卓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为目标,多举措更新卓越教师在线开放教育观念。首先,全校结合精神及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辑印当前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学校关于转型发展、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等相关管理制度文件,组织全校各单位深入学习;其次,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教师教育转型”“在线开放课程改革”等专题教育思想大解放讨论,动员衡水学院全体教师及员工立足岗位,全面梳理本职本岗工作,全校各单位汇总,并集中研讨制定振兴衡水学院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实施方案;再次,以问题为导向,全员参与案例式学习与培训,再次统一认识,更新观念。转变教师教学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引导者。明确衡水学院培养卓越教师在线开放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为本,肩负教书育人使命,树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让学习随时发生,注重学习体验,强化课程育人,培育卓越教师”的信念,并动员全体教师形成在线开放教育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

3.2健全卓越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制度

衡水学院在开展卓越教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卓越教师培育文件精神,结合衡水学院师范类专业实际,探索形成衡水学院卓越教师培养实施方案;依据各级在线开放课程管理文件,出台《衡水学院精品课程管理办法》《衡水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明确在线开放系列课程建设目标、申报遴选建设流程等,不断引领衡水学院卓越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范化、秩序化及优质化。此外,强化卓越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形成校—院—教研室—课程群四级建设机构,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相关课程群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教研室及所在二级学院开展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改革研究及课程改革试点项目,鼓励教师在在线开放课程中运用启发式、参与式、项目式、情境化教学方式,强化学校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质量与评估中心等对卓越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监督评价管理效能。

3.3名师领衔,打造优质开放课程教学团队

衡水学院卓越教师培育的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有赖于名师团队的建设,探索形成“名师领衔”“一课一名师,一课一团队”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思路。近年来凝练衡水学院教师发展及支持体系,不断培育教学名师,形成教学团队。主要通过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形成院系两级管理机制,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及名师的分层次提升培养,涵盖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个人发展及心理成长等内容,以“特色沙龙”“名师讲坛”“专题工作坊”、教师发展咨询与服务、教师培训智慧空间、教师发展中心网络平台、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慕课微课竞赛等为抓手,建立以研究、培训、咨询、交流、共享为核心的教师发展体系。目前现有师范类本科专业12个,5人次教师教育类教师获省级慕课微课比赛奖励,20余人次获校级慕课微课比赛奖励,培育省级教育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含骨干教师)18人,逐步整合形成校级教师教育类教学团队5支,遴选校级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5门次进行重点建设,100%校级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由教学名师带领,为衡水学院卓越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师资团队保障。

3.4基于工作过程凝练课程内容,分层次拓展课程资源

卓越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重点是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的创新与改革。衡水学院教师教育类课程群以教育部学校发展规划中心姜大源教授“工作过程系统化”原理为理论依据,结合当前教育部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及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面向衡水、京津冀区域及雄安新区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实际岗位素养需求,打破原有学科知识结构,以专业人才培养对接的行业岗位职责及素质要求为依据,梳理人才培养的教学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整合同类教学知识点,提炼形成具体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以专业课程改革为龙头,以项目形式进行课程改革,最终形成以不同学科、层次师范类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如“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青少年心理与发展”“青少年认知与学习”“教师工作实务指导”“学科课程标准与教学研究”“学科教学技能训练”等多门教师教育类课程。整合后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删减了课程之间交融的知识性内容,强化了师德、教师教育技能性训练项目,优化了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此外,还针对不同师范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分层次的地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层面增设针对不同类型教师资格证备考、不同层次教师事业单位招考及中小学校、培训机构管理等课程资源;通过在学学生及优秀的教师教育毕业生见习、实习、教学、管理经验分享,不断生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为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创设课程资源基础。

3.5借助现有平台,整合全校资源提供技术保障

衡水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初期经历过茫然、观望,在超星泛雅、尔雅及蓝墨云课端等初步试用,摸索形成借助成型在线开放课程公司平台,在观摩、学习超星等公司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技术基础上,探索挖掘衡水学院现有采、编、播、计算机、数字媒体、动画等专业学生、师资及实验设备资源利用的效度,并改造和新建慕课、微课教室、模拟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室,为校级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供采编播、动画制作、视频编辑、声音处理等全方位技术服务,在确保校级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技术的基础上,为相关专业师生实习实践创设条件。

3.6完善在线开放课程的多元监督评价机制

为进一步提升衡水学院卓越教师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在线开放课程的监督、评价制度与机制。结合教育部、河北省教育厅卓越教师培育要求、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相关要求,制定衡水学院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考核标准等校级相关文件,各门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需提交建设目标、具体建设规划、建设效果等方案。衡水学院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质量与评估中心等不定期监测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学生学习、教师参与、师生互评等数据,通过听课、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教师同行观摩等多形式监督了解衡水学院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运行效果,定期举办校级慕课、微课比赛,激励广大教师、学生关注并参与卓越教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对建设效果不佳的课程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一定惩戒,以切实保障卓越教师在线开放课程运行实施,进一步提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

作者:杜希宙 李永霞 郑静静 单位:衡水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