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化学论文

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化学论文

一、高中化学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的种类较多且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可以分为: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和学生实验。其实验仪器简单、易于操作;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安全性;实验现象鲜明,易于针对结果进行分析,具有很高的成功率,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实验,要求实验具有科学、准确的特点,在实验原理、装置、操作和试剂的选择上,要确保安全、现象明显、便于分析,能够直接的突出重点,易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同时要赋予实验一定的教育价值,以培养学生科学的知识、方法、技能和态度。

二、影响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的因素

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重点突出了对实验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很多的实验却形同虚设或者流于形式,失去了实验原有的价值。影响化学实验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对实验的重视不够,大多的时间用在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大量的练习上,教师更多的是“讲实验”“看实验”,大多情况只是利用学生的想象力来对实验进行理解,使得“化学实验基础”和“实验化学”两大模块,以及“必修1”和“必修2”中的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实验栏目,形同虚设,失去了实验应发挥出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激发,不能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缺少了学生对实验的体验和触摸,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的策略

恰当的方法远远胜过单一的说教,只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灵活地面对学生的即时生成,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就能顺利地实现实验课堂的高效性。

(一)巧用演示,灵活导入,激发兴趣

生动直观的演示实验往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要选择合理的实验仪器、装置、方法,借用演示实验给学生建立规范、熟练的典范,明显的现象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振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抓住实验的中心,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尝试对实验的解释理解,从而将学生内心的疑惑真实地再现出来,便于教师对新课的引入。例如,在学习有关“萃取”的实验时,利用演示实验来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观察分液漏斗这个有趣的仪器,通过学生的观察得出仪器包括几部分,明白制作这个仪器的原理和目的,有助于学生对萃取的认识;进一步进入两种溶剂在这个仪器中“争夺”溶质的战争,利用演示实验中分层和颜色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演示中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建立了许多的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分层?为什么溶质会从一种溶剂进入另一种溶剂中?”使学生想象怎样才能是溶质由一种溶剂中跑到另一种溶剂中,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做了铺垫。

(二)设置探究,问题引导,灵活思维

适当的探究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活地调动学生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教师要精心做好准备,深入了解学生、吃透教材,针对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应该熟记于心,学会大胆舍弃,采用问题递进的方式进行推进,建立“台阶式”的递进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顺着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展开,逐渐的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学习“氯水成分”的探究实验时,由于学生对探究性的实验接触不够,就可以先用问题进行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思考建立一定的方向性,建立问题:“比较氯气和氯水的不同?”利用对比实验来探究氯气与氯水的漂白性,诱导学生怎样来设置对比实验,在学生的讨论研究下,将氯气依次通过浸过蓝色石蕊试液的干燥玫瑰花,和同样处理的湿润的玫瑰花,利用这两者现象的不同,来得出氯气不具有漂白性,而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接着针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新的问题:“为什么湿润的玫瑰花先变红后褪色,而不是直接褪色呢?”学生对这一问题激发了很大的兴趣,学生进而猜想氯水里面含有酸,从而得出氯水中的成分。通过这样的探究设置,使学生能够一步步进入探究的状态,确保了探究的有效性。

(三)小组合作,以生为本,突破难点

高中化学一般都是大班教学,人多空间小,因此建立小组合作式的学生实验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分为优、中、差三类进行优化组合,采用“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小组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突出每个学生的优势,利用集体的力量来突破实验中的难点;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导游”,积极地参与进来,与学生一起探讨,佯装“不懂”“辩解”“竞争”的探讨态度与学生站在同一个角度上,通过与学生思维碰撞来引导学生实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有关“原电池”的知识时,以“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小组合作,让学生利用锌片、铜片、稀硫酸来建立原电池,对为什么会有电流产生进行探究。教师诱导学生将电流的产生与物理知识相联系,在下组间进行讨论,使学生建立电子的定向移动的思想,来讨论铜片和锌片上电子的移动,学生很是兴奋,纷纷七嘴八舌的讨论自己的观点,学生就会自然的与物理中学过的电势差做比较,很快得出结论:锌比铜活泼,所以锌应该失去电子做负极,而铜做正极。学生心中有了定的方向,在做实验时就做到了“心中有数”,能够很好地将实验建立得巧妙、合理,顺利地突破了原电池中“电子流向”这一难点,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助力。

四、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学生感知化学、触摸化学,从而走进化学、走进科学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化学实验的学习中,学生都能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探究,逐步的了解反应的实质,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要教师深入研究教辅材料,坚持以学生为本,灵活地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建立“新颖但不偏离,实用又有灵性”的高中化学实验,就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实现实验的真正价值.

作者:马健 单位:河北省香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