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的对策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的对策

摘要: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探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是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为此,高校应立足成人学生的特点,通过更新理念、转变管理模式、健全制度、优化管理队伍,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促进学生身心、人格、能力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高校;学生管理;有效对策

“新常态”一词是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新常态是不同以往、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标志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1]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学生管理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高校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成人生源质量下降、结构复杂、学习动机多样性等特征,如何有效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管理工作,已成为高校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新常态下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征

1.生源的新特征

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生源逐渐萎缩的背景下,其生源主要呈现出两个特征:生源本地化和录取分数降低化。以天津市为例,一方面,从2014年起,成人高考报名条件中对非天津市户籍人员进行了明确规定:“非天津市户籍人员须持有签注期限内的天津市居住证等相关证件”。2014年以前,报考天津市成人高考的外省市生源约占全部生源人数的1/3或更高,此附加规定无疑限制了部分外省市生源报考,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生源逐渐趋于本地化。另一方面,由表1看出,从2012年至2015年,天津市成人高考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逐年走低,2015年创历史最低,尤以医学类降幅最高,与2012年比对降幅达51.43%。录取分数降低意味着生源质量的逐步降低,这势必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2.学生的结构特征

成人学生大都为从业人员,而非在校生,来自于不同阶层、群体、行业领域,其职业、经历、背景、文化水平等各不相同,年龄跨度又大,从18岁到50多岁,因此,生源的结构较为复杂多样。

3.学生的学习特征

成人学生因承担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大,学习精力有限,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目的很明确,大多只为获取毕业证书,即使少数学生想学习知识,其学习内容也多与自身岗位需要相连,与岗位无关的内容则不投入过多兴趣和时间。

4.学生的社会特征

成人学生自身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社会阅历,社交、实践和协调能力强,已具备成熟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自我意识较强,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改观。在校学习期间,他们仍与社会密切联系,说话、办事常带有社会习气,主张实用主义,不可避免地会把社会不良风气带入校园,如拖缴学费、讨好奉承、贿赂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和公德意识等。

二、新常态下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的有效对策

1.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考虑成人学生的上述特征,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实现由“约束型”向“教育引导服务型”转变,一切从成人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其合理需求,使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地开展。

(1)尊重成人学生

成人学生一般身兼多重角色,承受工作、家庭、社会等诸多压力,已没有过多精力投入到学业中,加上自身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时常有畏难、消极心理。因此管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和尊重成人学生,平等看待他们,注重与成人学生多沟通交流,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使其增强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从而营造一个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和谐管理的氛围。

(2)重视成人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

满足成人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是他们能自觉接受外部管理与教育的根本前提,是促进他们能主动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各项内容的关键。因此管理人员应及时把握其思想动态,洞察其内心世界,了解其心理需求,实时给予心理和情感上的疏通,消除他们在接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消极、抵触等情绪,并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做成人学生的良师益友。

(3)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成人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身处不同的社会地位,管理人员不能依靠权威,以命令、要求式的口吻管理学生,这种严格规范的管理手段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反感与对立,学生不服从学校管理,更不愿配合学校办理相应事项。因此,管理人员应变管理为服务,增强“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既把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又充分发挥其教育主体的作用,以人性化的制度来约束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和需求着手,把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作为首要问题,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4)保障成人学生的合法权益

高校应依据“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思想,一方面,让成人学生明确知晓他们应该遵守的校规、享有的权利、履行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合法权益应予以维护,对于突发事故,应做到程序规范、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理稳妥,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还原本相、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徇私不偏袒,更不能忽视、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对学校的处理意见应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学校应依据相关程序落定处理结果。[2]

2.改变管理模式,突出自我管理

成人学生自主性强,具有社会工作经验,并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学生集体意识淡薄,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且传统的“训导式”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参与性及个体创造性。[3]因此,高校应改变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成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与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潜力,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1)树立成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自我管理,是一种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的行为,是指个体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或约束。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个体对自身思想、心理、行为的动态管理;二是学生个体对集体社会行为的管理,以及集体作用于学生个体的交互式管理。[4]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习、创造,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因此,高校应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锻炼成人学生不断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能自觉、自主、积极地承担并完成相应事务,这样学生的性格、心理、能力等才能全面发展与提高。

(2)发挥班主任的职能

班主任是与成人学生密切联系的直接管理者,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高校应选聘品德良好、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有丰富社会经验的教师或教育领域的相关人员担任班主任。成功的班主任是配合管理人员顺利、有效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能充分发挥个人职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办理相关事项,尤其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以及时掌握其思想与学习动态,引导和纠正其错误认识,时时关心他们的工作、家庭和生活,用爱去温暖和包容他们,帮助他们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树立学习信心,逐步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他们自身全面发展。

(3)培养成人学生骨干队伍

成人学生骨干队伍是管好一个学生群体的带头人。为此,高校应抓好学生骨干队伍建设,通过直接任用、班级推荐、自荐、竞选等方式选择若干有威望、有热情、素质好、人缘佳、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突出的学生组成骨干队伍,由班主任将任务与目标传达给学生骨干队伍,让各学生骨干带领相应学生成员落实具体任务。可见,这些学生骨干是班级里重要的联络人,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们在实现自我管理的同时也管理他人,以实际行动带动其他人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并把相应事务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4)利用信息管理平台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微信、QQ、电子邮箱、博客等都是时下流行的交流平台,尤以微信使用率最高、受众面最广。目前,许多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号,可充分借助这个平台拓宽管理空间,一是与学生加强日常联系,及时洞悉学生的学习动态;二是各类通知,以便学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有关安排;三是传递正能量的文章,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除此之外,通过常用的QQ、微信平台,管理人员、班主任、学生骨干、学生成员应构成一个自上而下的超级链接,实现信息互动与日常管理,这样不仅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

(5)协调个体与群体自我管理的关系

群体的自我管理是建立在个体的自我管理基础之上,每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强,但群体的自我管理并不等于个体自我管理的简单叠加。成人学生的自我管理实质上是个体自我管理与群体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3]因此,高校应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会他们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依赖群体,维护群体利益,从而各班形成一股凝聚力,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既要发挥个体的特长和作用,更要充分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能力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有效的内外部刺激,激发人的需要、动机、欲望,形成某种特定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应有潜力,而达到预期目标。激励机制的优劣是调动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成人学生受到社会及自身因素的影响,个体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具有自身的个性,有很强的危机意识感,因此他们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对于目标的把握和追求更为突出和直接。为此,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例如,一是荣誉激励,通过认可学生的能力和成绩表现、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维护其良好声誉来达到激励目的;二是目标激励,通过设定目标来激发、引导学生的行为,如以申请学士学位、报考研究生学历为目标来激励学生主动奋发学习、加强自我管理和教育;三是竞争激励,正所谓有竞争才会产生压力和动力,成人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不喜欢总甘心落后、被人批评、不被认可,通过对成人学生成绩、表现及能力等综合评价进行排序,使排名在后的学生有危机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向前的决心和动力[5]。从而形成一套激励机制,以带动成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成人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4.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据可依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现成人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前提。成人教育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学生的日常管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师资管理等。高校在实施管理制度一定时期后,针对目前成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结合自身现状、教学过程和学生特点,对已有制度予以改革、健全和完善。除此之外,还需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如建立教师、管理人员考评体系,对其执行制度、教学实施、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综职教与成教合评价与反馈,并配备相应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对表现较差的人员重在批评、教育、帮助和引导。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及保障体系,才能适应成人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才能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5.优化管理队伍,提升管理水平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人员既是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具体制度的执行者,其综合素质与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必须优化管理队伍,培养和建设一支熟悉成人学生特点、结构合理、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责任心、有耐心、相对稳定的成人教育管理队伍。为此,高校应注重管理人员的选拔、培养、培训和考核,尤其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现代教育理论与先进管理经验,及时掌握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动态,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管理工作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更新理念,应对新形势与挑战,进一步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潜能,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帮助成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态度,注重成人学生德育和人格的培养,努力塑造他们具有专业技能扎实、社会适应性强等应用型能力,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使他们将来为自身事业和国家的发展发挥出最大能量,创造出最佳业绩。

参考文献:

[1]王敬文.“新常态”表述中的“新”和“常”[EB/OL].(2014-08-10)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8-10/6477530.shtml.

[2]程明.新形势下成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2(4):37.

[3]杜俊.搭建有效的成人开放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平台[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4(1):62-65.

[4]郭婧,杨薇,邵宝健.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J].教学与管理,2010(8):43-44.

[5]张娴.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激励机制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2):104-105.

作者:邵媛 王慧生 吴妍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