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教育合作改革和发展对策

民办高等教育合作改革和发展对策

摘要:近年来,闽台经贸合作联系不断深入,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也迎来发展的有利时机。自从海峡两岸实现了“通航、通邮、通商”以来,两岸在人员交流、贸易交流、民间事务往来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加深,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这为海西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从福建省民办高等教育闽台合作改革和发展的研究意义、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入手,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闽台合作;民办高校

如今,和谐发展的两岸关系,促成了教育方面的频繁交流。两岸高等教育(含职业教育)相互促进的范围变得更加开放,交流也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和各社会组织都在呼吁加强交流合作,运营高校合力办学的时机走向成熟。如今,应出台有关政策措施,致力于推进两岸高校合力办学进度,对于闽台两岸合作交流开辟教育领域新篇章具有不小的意义。

一、于民办高等教育闽台合作改革和发展的研究意义

(一)两岸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得以优化,促进两岸高等教育质量提高

近年来,台湾民办高等教育水平随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提高。台湾民办高等教育有其特色的教育理念、师资整体水平较高、学科专业与产业的适配度以及综合实力表现突出,但也存在资源冗余的现象。而目前福建民办高校仍存在对高素质应用型尖端人才的大量需求,此方面与台湾相比有较大差距,但其在实施校企合作、建设实验训练基地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发展迅速。因此,闽台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具有互补共赢的现实性,能够优化两岸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二)推动闽台经济贸易合作深入发展,完善经济为教育服务机制

福建和台湾无论在教育还是经济上都具备很强的互补性[1],福建民办高等教育与台湾高等院校的合作学习,提高了办学质量,为福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自贸区培养出大量与闽台经济贸易发展相适的人才。随着闽台合作的改革和发展,双方的合作呈现出从数量到层次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闽台新型技术产业和贸易发展。经济还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使闽台经贸的良好合作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二者相辅相成,更好的服务闽台的经济与教育事业。

(三)营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维护和弘扬中华文化

闽台民办高等教育的合作使福建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两岸民办高等教育的合作发展,是推进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教育,从文化传承和延续角度来说是重要承载,作用独特,不可或缺的。闽台教育合作的同时可以加深海峡两岸交流,共同维护和弘扬中华文化。

二、关于民办高等教育闽台合作的现状

(一)院校的合作交流工作尚停留在基础薄弱、规模较小、工作难以主动实施的初期阶段

两岸院校有计划有安排的交流活动不多,交流合作这块对建设师资、发展专业、改革教学与科研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交流的规模、渠道、方法上还需大力改进。为了向高等教育院校注入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开展全面多样、深度层次的两岸交流事业,扩展交流思路,在以往办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人才和资金,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技巧,以提高高校的人才水平。

(二)办学主体方面来说,主要以普通本科为主,民办高校数量较少,相对来说公办院校表现较为积极

伴随两岸经贸往来的不断发展,闽台合作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随着福建省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和我国普及高等教育的程度不断加深,在福建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情况下,该省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极大进步,如规模、师资、办学方式等都有很大突破。

(三)根据《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福建省将计划建立一个新的两岸合作办学模式

比如实施高等教育合作的“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将率先尝试获得教育部关于与台湾合作的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再比如建立“福建师资闽台联合培训中心”,并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在福建和台湾高等教育进行科学研究等,从台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吸引在福建、台湾民办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实现两地高校合作培养师资。

(四)闽台两地在经贸合作方面持续增强

福建已成为台商在大陆地区投资最早、最多的省份,两地早已交流频密。在这种两岸交流合作日渐增多的现状下,两地对了解两岸文化、经济、法律、政策等专业人士的需求都会增加,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三、关于民办高等教育闽台合作改革和发展问题

(一)民办高校缺乏福建省政府的支持

从基本政策方面来讲,福建省政府欠缺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虽然国家教育部颁发了200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2004年它的《实施条例》,但是福建省关于民办高校的地方性政策仍然不多,缺乏相应管理。从投入方面来讲,福建省政府没有为民办高校的运营提供畅通的渠道,资金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

(二)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管理团队稀缺,已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

民办院校的教师团队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技术应用等方面普遍弱于公办院校的教师,这些因素也严重阻碍了民办高等院校的进步发展。而比起薄弱的师资力量,更严重的问题是民办高校缺少优秀的管理人才。例如,福建省一些高校二级学院这样的民办院校的院长常由教学和科研能力优秀但缺乏管理经验的大学普通退休教授来担任,在管理方面的局限性导致了他们不一定能达到民办高校管理人员的要求。

(三)民办院校学生人数少、录取分数低,招生困难

虽然在“少子化”的影响下,台湾许多高校面临招生压力,因此积极向大陆地区争取生源。福建的生源优势成为促成双方合作的关键因素。但近年来,民办高校在越来越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处在劣势。民办高校由于没有政府财政拨款,普遍资金来源不足,学费是民办学校的主要收入来源,抗风险能力低。除人数和经费困难以外,在目前的招生制度下,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其招生录取分数与同级别的公办高校相比显著偏低。录取分数低导致了很多学生既缺乏扎实的文化知识,又难于管理,这也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困难因素之一。

四、关于民办高等教育闽台合作改革和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福建省政府方面

第一、促进两岸教育更加开放,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台湾学生到福建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对急需空缺的专业学科采取快审快批;对高校选派赴台学习的学生提供绿色通道;第二、重视和鼓励闽台教育合作模式的发展,深化理论研究。例如:鼓励福建当地教育部门带头举办相关专题研讨会,总结发展经验,开拓新的闽台合作模式;重视闽台合作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学生管理等方面;出台相关就业优惠政策,实现双赢局面。第三、福建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例如:为提升教育品质,应要求民办高校每个年度的“闽台合作办学质量报告”,使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和学生、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发挥监督作用,应要求办学质量差的学校和专业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整顿。

(二)高校方面

1.多形式深化合作内容

课程内容多元化有助于优化两岸学生的专业知识、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实现开放式学习,全面化发展。例如在课程学习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实现两岸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闽台两地师生互动。

2.努力提高福建民办高校合作办学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目前来看,台湾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要比福建高校专业化程度高,同时有关两岸联合办学的院校也缺乏一支专业化、专家型、职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2]。

3.高校要重视学生人文教育

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人文和科技两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多开设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导的课程。

(三)合作方面

目前,两岸高校合作办学内容上存在单一性,缺乏长期规划和整体布局。一是合作办学模式的开放。合作办学有多种模式,如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福建与台湾民办高校的闽台合作办学模式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鼓励支持闽台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吸引优质企业,做到学生毕业有企业可进行相关专业的实践学习和深入发展。二是合作科研的开放。重点从产业、企业的需求出发,鼓励闽台高校联合开展科研,让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改造,成为联合学习研究的源泉和动力。例如:闽台民办高校可以联合企业共同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科技创业育成中心,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等。

五、结语

实践证明,闽台两地合作办学是顺应时展洪流的精准举措,有着巨大的需求和潜力。通过合作办学,福建省民办高校可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理念,对台湾而言,两地合作增进了年轻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促进了两地进行良性的竞争与合作,为今后两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正确和可行的。总而言之,闽台两地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特别是福建民办高校与台湾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是符合双方利益的正确举措,我们也应该相信,在全球化背景和当今教育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闽台两地高校齐头并进,交流互通,共享资源,才能实现闽台合作办学双赢。

参考文献:

[1]黄小丽.海峡两岸高职教育资源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1.

[2]陈芳芳.闽台高校“分段对接”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和闽江学院为例[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

[3]黄柏翰,陈松,周宝玲.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概况与展望[J].世界教育信息,2016.29(3).

[4]韩娟.闽台合作办学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2).

作者:邱海云 周晨 林斯萍 张琳琳 罗异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经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