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方法研究

地理教学方法研究

一、解决问题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太差,无法将教师讲述的知识在大脑中形成空间立体图形。如果让学生能“亲眼”看到,情况一定会大有改善。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想象,创设“情境”呢?笔者开始查阅资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优化设计》中找到一个很好的活动安排:“教师自扮地球,让前排一位学生扮作太阳,再让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扮作遥远的一颗恒星。让学生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笔者用粉笔在地上补画了公转轨道,自己在“公转轨道”上自西向东一边“自转”一边讲解。特别在“自转”一周后,叫学生观察笔者与“太阳”的位置,然后很夸张地转了个角度,使自己正面对准“太阳”。学生看后,对上课讲述的内容才恍然大悟——地球上某个点是先正对某一恒星,然后才正对太阳,多转了一定角度,导致太阳日比恒星日多了3分56秒。

二、课后随想

基本解决这个问题后,笔者认识到,对于一些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如果能把学生领进“微型”的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把抽象事物变为具体图形,学生肯定比较容易接受。在接下去的一、二两章内容教学中,遇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空间问题时,笔者也试着用类似的方法去解决,效果相对都比较好。比如,在讲述国际日期变更线时,为了区分180°经线面对自己时两侧的东经和西经的位置,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张长方形的白纸上简单标上经度,再卷成圆柱体,自行观察,将平面的“地图”直接变成了立体的“地球”。

在讲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时,课本上有一活动,但白天用灯光演示,效果不明显。笔者把胶带纸的一头贴在地球仪赤道上,另一头让学生水平拿住不动(用胶带纸当太阳的直射光线),地球仪转动,胶带纸随之移一圈,回到起点。胶带纸的轨迹就是太阳直射点一年中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路径。具体操作中,现象是比较明显的,但胶带纸一定要拉平,否则效果会异常;而且胶带有一定宽度,代表直射点的移动轨迹时还需作一定的解释。黄赤交角平面图看似简单,但理解成两个面(黄道面和赤道面)形成的交角,就我们学生的能力来说有较大的困难。笔者用两块硬纸板(长方形纸板代表黄道面,圆形纸板代表赤道面)斜交成23.5°,这样学生就能看到立体的、“真实”的黄赤交角。

讲三圈环流也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情,学生的头脑中无法将垂直和平面相结合的立体环流建立起模型。笔者就利用放水果的立体格子稍做修改来演示“近地面、垂直方向、高空”的立体环流,立体空间感就立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除了自己设计情境,有时候也让学生自己进行简单的设计,比如让学生用细铅丝制作气旋、反气旋水平、垂直方向的辐散、辐合、上升、下沉气流状况等。这么做将黑板、书本中的平面变成了立体模型。但笔者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最终建立自己的立体想象空间,能把平面的、抽象的事物在大脑中形成具体影像。

三、总结反思

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教师教学不仅需要“黑板+粉笔”的模式,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创新,建立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风格。通过一些简单的情境创设或者自制模型辅助,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变为立体的、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地理教学中空间想象能力这一瓶颈问题得以疏通,突破教学难点,同时也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身临其境”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一是自己能力的一种体现,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新的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地理学科一直被认为是“文科中的理科”,而空间想象能力一直是很多文科生的“软肋”。“身临其境”教学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从看教师创“境”向大脑自己创“境”过渡,空间想象能力自然得到加强。

作为教师,应针对不同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地理问题都可以用创“境”去解决。“身临其境”教学不过是解决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培养这一瓶颈问题的多种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已。

作者:顾文琴 单位:浙江省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