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论文(3篇)

小学德育论文(3篇)

第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1.课前找准德育渗透点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宣泄,这就是语文科目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利条件,因此,要在授课前找准每一篇课文的德育渗透点,才能使渗透教育顺利进行。教师要充分运用语文学科的有利条件,对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进行充分挖掘,将切入点找准,从而加强德育渗透。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是不相同的,我们要做到有的放矢,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找准德育渗透点,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才能在课堂中有目的的进行德育渗透。以《爱如茉莉》为例,这篇文章讲述的爸爸去医院照顾生病的妈妈的故事,是对父母之间虽平淡无奇,但洁白纯洁,犹如茉莉一般的爱情的赞美。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应重点捉住“一句叮咛”、“一个抚摸”等这些细微的词语。以此作为渗透点,让学生明白细微动作之间的爱的表现,使其联想到身边父母、朋友对自己的关爱,感受被爱,从而懂的去爱。这样的爱与电视剧中那些低俗、泛滥的爱是不同的,让学生在课文中获得感悟,可使其情感得到升华。

2.在审题、时代背景介绍中渗透

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题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课题就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在教授课文前,先引导学生审题,从题目入手,初步了解课文,对课文形成大概的轮廓。在对课文背景进行介绍时,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教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时候,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解《史记》在我国历史学上的重要地位,因为《史记》本身就是一部具有史学性和文学性的文章。然后,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司马迁的写作背景,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对司马迁“忍辱负重”的行为进行分析,即使受到了酷刑,他也不顾个人荣辱,毅然献身于事业,这正是民族精神中,个人讲究内修的最高境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向祖国历史中的伟大人物学习,热爱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帮助其形成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同时激起其爱国主义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3.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渗透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通过对人物的事迹进行描写而将其心理活动和道德品质表现出来。让学生对人物形象增加了解,不仅可以从中学到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还能让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丰满,令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人物的崇高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文章情节的叙述以及环境的描写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让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以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谈迁在艰苦的条件下,历经挫折、排除万难,最终坚持完成巨著《国榷》的故事,塑造了谈迁不畏艰辛、矢志不渝的形象。教师应重点指出:“借书抄写”、“家境贫寒”等词语,以表现谈迁写作环境的恶劣;从“历史二十多年”、“六次修改”、“五百多万字的书稿”等词语中不难看出,谈迁对《国榷》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所以才会在书稿被偷之后寝食难安,重新燃起写新《国榷》的热情。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更能体会到谈迁追求理想时的坚定意志,从而领悟到即使在面对挫折时也要鼓励自己勇往直前的信念。

4.结语

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做好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应遵循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给予关心。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中创造与抓住各种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与感悟,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作者:王力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龙角镇龙角小学

第二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

1小学阶段中德育工作的基本特点

1.1内容方面的广阔性

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往往奉行“先德后智”的教学原则,在幼儿园、小学等初级阶段重点教授道德层面的理念知识,及至中学、大学阶段再转变以知识为主的方针模式。这种教学体制的优越性在于,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即便在学业上没有突出的建树,至少也不会因幼时德育的缺失而造成潜在犯罪主体的增加。在西方国家的小学阶段,德育工作并没有独立的课程,而是在日常教学体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得以完善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基督教层面的“天佑善人”思想、独立自主的意识以及孝敬家长等各种伦理观念。中国小学的德育工作虽然以“思想品德”这一科目课程为主要阵地,但讲授的内容范畴大体比较匮乏,而且难以深入人心,达到影响小学生行动的效果。

1.2理论与实践的并行性

德育工作在小学阶段的开展,无疑是要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并且在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之下,形成对生活的良性疏导,为校园文明和社会文明填充无尽的正能量。这就涉及到了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工作,要重在突出理论与实践的丙型发展。班主任作为责任的主体,不但要在课堂环节中实现理论层面的整合,还要在实践生活中深入贯彻,将小学生的道德境界实现根本上的提升。

1.3教育宗旨的非功利性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向人传达生命的气息。”所谓生命的气息,便大体上指对社会生命的关爱和对人情伦理的尊重与恪守。德育工作因此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教育工作。然而当前的小学德育环节中,虽然思想品德这种课程形式在各类学校中已然是根深蒂固,但仍旧没有摆脱以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功利性的体制模式,以至于除了分数之外,各种道德理念对小学生的影响启蒙作用并不明显,而这也是造成当今社会中,少数学生高分数、低品质的重要原因。除了小学之外,初高中的思想政治以及高校阶段的马列主义、思想以及各类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等课程的讲授,依然没有实现由知识教育朝向信仰教育方面的蜕变和飞跃。

1.4承前启后的过渡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成长体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的迹象,处于幼儿园、育红班和初高中学习期间的过度阶段,小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二重性的迹象特征,既保留着幼儿园时代的纯真与稚气,也萌生出类似于青少年时期对周边事物感性层面的认知能力。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实现对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定位,因此作用至关重要,引导小学生走向好的方向,便能够充分发扬道德具备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初中学习期间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反之则容易误导学生走入歧途,造成人生的退步与堕落。因此从这一角度上看,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面需要践行的努力和付出的精力,并不能亚于知识讲解所奉献的汗水和辛苦,只有在小学期间将德育工作付诸不踏虚的努力实践,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方可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和生活天地。

2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2.1增加国学启蒙的授课内容

作为小学班主任而言,由于对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奋守在培养对象人生观、价值观尚且模糊的发展阶段,所以小学教师的责任从实际上说,育人责任的重要性实则大于中学和高校的执教人员。在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中,由于社会实践层面的限度,班主任需要在内容上填充的主要实料,便是以国学启蒙为主体的故事讲授,不但能够为课堂环节带来情趣,也能够通过知识的渠道,将学生的了解视野扩大到不拘泥于教材的境地。其中一些名人在道德方面的励志故事,完全可以在小学教育的体系中成为点缀的资本。就像英国学者培根说得那样:“用名人的实例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

2.2虚拟生活情境的有机设置

如果说国学启蒙故事的有机填充,可视为理论层面的讲授的话,那么生活情境的虚拟化设置,则可称为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实践成分。这种生活情境的设置可分为三种模式:第一,通过班级生活中关于各种好人好事的收集,在班会中予以表扬通报,增进孩子对正能量的渴望心理;第二,借助各种班级活动的形式,实现对德育成果的展现和发挥;第三,寒暑假期间在家长的呵护下,适当从事一些小型的实践活动,在劳动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2.3以身作则的榜样意识

最为重要的是,班主任要秉持“身教胜于言教”的执教原则,要从自身做起,通过自己对品德的恪守与弘扬,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学生们。由于小学阶段的孩童独立思维较差,对于父母有着较强的模仿意识。班主任教师作为广大学生在校园中的“第二父母”,其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需要深入考虑的。

2.4诗性与理性手段的合一

鉴于小学生处于二重性与过度性的成长阶段,班主任教师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上也要采纳双重性的手段,既要以成人的准则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予以约束规范,在具体的践行活动中,也不得过于刻板和严厉,不能完全脱离父母对孩子的那般宽容的心态,简而言之,即诗性与理性手段的合一。前者通过人文层面的教育灌输和表扬批评,增进学生树立道德意识;同时又要树立成人化的榜样权威,成为学生的第二父母。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除了要重视,更要讲方法。

3结论

时至当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教育界人士与社会各界许多权威人士的普遍认可。正如古训中所提及的那句名言:“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大学》中也开篇谈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道理。因此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甚至要重要于知识教育,只有将德育内容实现对小学生的信仰化的转变,才能真正有效指导小学生的素质构成渐趋符合现代人才的要求标准,并在将来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王晓丽 单位:长岭县永久镇中心校

第三篇:小学德育层次及结构初探

一、小学德育的层次性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应该采用不同侧重点的德育结构。我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在课堂纪律的约束方法大体一致时,约束结果各有不同。低年级学生对切合自身利益的约束方法,如奖励、惩罚的反应更好,对不要影响别人一类的说法不太在意;而高年级学生则明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由此可见,对教育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将学生分层区分显得十分必要。学龄初期(一至四年级)的儿童处在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他们能逐渐进行具体逻辑推理,并且逐步形成了抽象概念,但还不能进行抽象推理和归纳。而他们的人格发展正处于勤奋感与自卑感的对立之中,应主要培养儿童的勤奋感。此时儿童的自我意识,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正在向社会自我发展。也就是说,此阶段的儿童,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更易于接受与具体事物相关的教育,他们对“社会”这个概念的认识十分表面,与他人的关系认识也不深刻,因此较难接受从为了别人的角度进行的品德教育。而三四年级学生相对发展成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在具体事物相关教育基础上延伸的抽象概念,同时他们对社会及他人的认识更深入,可以接受一定的利他概念教育。学龄中期(五至六年级)的儿童处于过渡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他们的人格发展也进入了重要时期,开始培养自我同一性,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探索。他们的社会自我意识基本成熟,能够接受“为了社会,为了大家”进行的品德教育。

二、小学德育的结构性

品德教育教学的实施与发展无法只依靠学校与学生单方面进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协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因地制宜,能更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一二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注意力不稳定,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但观察事物较笼统。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与他人的关系认知肤浅,但非常依恋父母,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大程度地依赖老师。因此,在德育结构中应该更注重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协作。在德育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具体、形象、直观的内容,由此引入抽象概念以便于理解。可以通过有趣、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帮助他们培养集体意识、规则意识,促进分享意识和合作竞争意识的形成,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克服胆怯心理,培养自信心。三四年级学生处于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心理更加敏感,又有了一定的叛逆心理,喜欢自己做主,所以在德育结构方面应以学校为主,家庭次之,辅以一定的社会实践。此时学生更需要正面引导教育,因此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要用心维护师生交流。另一方面,课内外的道德评比活动及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形成社会意识,促进人格发展。五六年级的学生普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深切感受到家长的期盼,自觉性较之前有很大提高。此时学生的人格发展需要积极培养自我同一性,逐渐确立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在德育结构上应当三头并进,在学校教育方面,通过班会等活动从思想上指引学生,上课时通过由实引虚,注重抽象概念的推理及逻辑应用,辅以实践活动;在家庭教育中,与家长密切沟通,帮助促进形成学生自我同一性;在社会教育方面,通过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从而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吴卫东 单位:湖北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