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分析

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不但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认知,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向学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基于此,本篇文章将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作为出发点,并指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存有的问题,最终提出几点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方式,旨在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些许参照。针对小学语文课程来讲,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人文性,语文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知识讲解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工作,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行为规范性,培育其健全人格,最大程度发挥出语文课程所具备的熏陶与感染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想品质。但是,通过目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依旧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语文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当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出榜样作用,以此来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1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

针对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成长背景、兴趣、爱好、性格各不相同,从而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存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学生们在认知事物时所发现的问题与内容也存有一定差异。除此之外,针对一些小学生而言,因为家长对教育引导方面的忽视,造成学生缺少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成长。在此情况下,为了能够有效防止以上问题的存有,让每名学生都可以身处于健康良好的环境下展开成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语文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起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培育,而德育教育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教师需要合理的将德育知识和语文教学内容间进行有机结合。而且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诸多德育方面的知识,若是语文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展开深层次发掘,并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渗透,让学生们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道德与知识,那么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们可以和文章作者达到情感共鸣,促进学生思想方面的发展及进步。

2小学语文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德育渗透方式过于单一

现阶段,学校与教师为了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的渗透,并且尝试运用多种手段,来将德育教育内容与课堂知识讲授相结合。但是通过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学校与教师并未深刻意识到德育知识和教学内容之间存有的联系,无法合理通过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来使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达到预期设想。

2.2德育渗透体系尚不完善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展开德育这是渗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协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但若是想要对德育工作展开具体评价相对较困难,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与知识讲授而言,德育教育较为抽象,无法通过分数来对渗透效果展开评价。而且若是对语文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运用分数评价法,那么则会直接影响到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使得语文教师无法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及作用。虽然目前在对德育教育效果展开评价时,已经具有一些有效手段,但这些手段都需要通过长期观察,对德育知识渗透的有效展开极为不利。而且因为长时间受到以往教育教学观念的直接影响,大多数学校并未创建相对应个德育评价体系,从而导致我国小学德育教育渗透工作表现出滞后的情况。

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3.1利用教师的榜样作用,以立德树人理念为主旨展开教学

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展开知识学习时,接触最多的成年人,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对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进程中,为了有效对学生们展开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首先,需要以身作则,最大程度发挥出榜样力量,引导学生们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向着正确的趋向进行发展,让学生们成为一名道德高尚、行为规范的优秀人才,为了真正做到这一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当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提升自身的阅读量,学习更多知识。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为德育知识的渗透构建良好前提;第二,时刻注意规范自身行为举止,杜绝做出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为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积极参加一些好人、好事活动之中,比如参与学校组织的学习雷锋活动,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来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渗透,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而规范学生们的行为举止;第三,构建一个生动、形象的语文德育教育环境,最大程度发挥出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作用,为发挥出自身的榜样作用,打造良好基础。比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应当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运用正确言行来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道德核心素养。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当与语文教材内容相结合,积极向学生宣传道德情操、人文主义、爱国主义等诸多内容,持续让学生们受到思想品德的良好熏陶,推进学生们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

3.2立足教材挖掘德育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

语文教师在展开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由于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德育教育资源,尤其是语文教材作为我们国家自己的主要历史文化和情感表达方式的融合内容,在德育方面有很多与其进行关联的题材。因此,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将其中的德育知识内容进行提炼,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德育知识进行了解和加强。并且,在整体的教学环境中,受以往应试教育的直接影响,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针对考试内容来讲,基本都与学生的主要学习知识相关,所涉及到的德育内容相对较少,这就会让整体教学环境对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极为不利,让教师对教材的德育知识失去重视。在此环境下,教师应该深度提升自己的整体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高度重视,挖掘教材所涉及到的德育知识,结合自身的授课方式进行讲解,达到在语文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以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们讲解《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节课程内容时,若只是单纯对学生们展开保护环境理念的灌输,则很难最大程度发挥出德育教育所具有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则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现代化信息设备中的视频播放方式,直观的向学生们播放出村庄所出现的变化,通过视频方式的呈现,学生们可以清楚、充分的了解到村庄的变化。如此,才可以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若人们一味向大自然进行索取,并且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则会造成村庄消失,进而激发起学生们对于保护环境的意识,认真学习德育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避免出现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通过此种德育教育手段的运用,能够让学生们在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与认可德育教育,并且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的整体效率与质量。

3.3采取多元化课堂教学办法,提升立德树人教学效果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自身年纪和思维特点的直接影响,其性格十分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而小学语文作为一个文科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诗文都相对较为枯燥,让学生对长期的背诵和朗读感到厌烦,这种情况的存有则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极为不利。并且在其中的部分德育知识,受到学生的思维理念影响,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内涵,让学生产生忽视且不重要的心态。为此,教师要进行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办法实施,让课堂充满欢快、愉悦的氛围,最大程度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各种手段融入,让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活跃,促进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并理解,给学生更深刻的学习感受。以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语文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观潮》这节课程内容时,则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为学生们直观的还原出观潮的实际情景,引导学生们身处于相应的教学情景下,来体会钱塘江壮观画面,并且产生对我国大好山河的强烈热爱情感。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活动,在此活动过程中,深度揣摩文章人物的实际情感,深层次体会课文之中作者想要表达的德育知识。依旧以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落花生》这节课程内容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接下来组织学生依据课文人物来展开角色扮演,还原与演绎课文内容。如此一来,学生们则可以深层次体会到课文的含义,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德育知识。

3.4通过名家介绍渗透德育故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小学教学课程不断进行改革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情景模式,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促进自身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给学生综合成长的培养环境。对此,教师需要对所创设出的教学情境进行深度的分析和研究,将德育教育与情景模式进行有效的融合,巧妙的将语文知识与德育知识进行关联,让学生在体验情景模式的过程中,以轻松愉快的心态来学习相关德育知识,在整体的德育教学引导环节中,教师需要以阶段性的对学生进行设定目标,通过分月、分周以及针对不同的课节进行德育教育安排。以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们讲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节课程内容时,则可以为学生们构建出一个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情景,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们设计出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在视频内容中可以包含革命战争时期人们在读书时的情景,当学生们进入到视频情景中之后,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有关音乐,以此来让学生们感受到当时人们对学习所具有的乐趣。并且通过屏幕来为学生们呈现出有关的课文内容与插图,引导学生们身处于读书情景之中,最大程度调动起学生们对于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们明确努力奋斗所具有的含义。接下来,语文教师在为学生们引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向学生提出:“同学们,英雄分为多种类型,在这其中包括我们学习过的《狼牙山五壮士》,此外,也有和周恩来总理这般,在后方持续努力奋斗的英雄。通过这些英雄们的付出,我们才可以在这么幸福、温馨的环境下生活,现在我们一起进入到周恩来总理的读书世界吧。”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最大程度激发起学生们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为学生们日后的发展与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5通过识字教学的延伸,促使学生养成更高的思维品德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需要正确的进行书写汉字,并且保证汉字能够工整、清晰,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内容中的核心任务之一,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对识字内容进行高度重视,将字体结构相关的含义和比划进行相应的详细解读,同时在引导学生对字的结构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将德育知识内容进行融入,巧妙地为学生呈现德育思想内容。例如,对“信”字进行分析和解读,它的偏旁是一个人字,而右边是一个言字,所讲的含义就是人一定要遵守自己的语言内容,才能够做到有信用,不失信于人,如此,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6通过组织语文课外活动,实现学生对德育观念的认知

对小学语文知识内容进行教学环节中,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语文知识的拓展,同时也能够将德育知识有效的运用到课外实践活动之中,教师如果仅仅让学生进行单方面的德育知识学习,会降低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不单单影响自身的语文知识学习内容,还会降低学生的整体理解效果。对此,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渗透学习语文知识和德育教育知识,可以让学生将德育知识具体的在实践活动进行应用和体验,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应用。同时,通过实践也会加强学生的信心,从而提升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质量。而具体在语文课外活动进行渗透德育教育的环节中,需要教师对课外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安排,根据课外活动相关的环境和场景,以及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主题的设定和安排,优先选择与德育知识相关的主题进行关联活动。例如,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好人好事的观察和写作,以此为一个作文的题目进行实践活动安排,让学生对好人好事相关内容进行表达,而通过此项作业的安排,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对德育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和实践,并且达到能够良好应用目的,促进学生在整体的语文学习环境中,提升对德育知识的融入和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自身的教材内容和基本知识框架来为德育教育提供基础,教师需要负担起德育教育的主要责任,帮助学生在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将德育知识进行理解和提升,在能够将自身的语文知识不断加强的前提下,将德育知识也良好的融入到自身的理念之中,让小学学生能够更加综合性的成长为社会人才。

作者:贾麒鸣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什川镇贾家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