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教学综述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教学综述

【摘要】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总是问题重重。尽管大学英语的本质和趋势一直被相关学者列入研究框架,但是因为教学目标茫然,因此教师茫然,学生茫然。课程改革的到来,为茫然指路,不仅定位了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明确了“大学英语担负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职责,还为大学英语铺陈了清晰的方向:“培养学生在学术和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跨文化的能力。”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反思来考量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以期从各个方面解放教学思想,为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课程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反思

1教材选择

《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等都是常用教材,其内容的折射点也多放在美国文化和价值观上,甚少涉及专业知识,而关乎中国文化的内容更是吉光片羽。王守仁说:“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了解西方文化,也要有文化主体意识。”外语工作者弘扬中华文化义不容辞。教材不仅有英美文化,还须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正能量的价值取向。广大青少年吃快餐,过洋节,受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精华却被遗忘。现有教材的编篡出发点是为了满足通用英语教学,已经与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吻合,相关教育部门以及高校应该将大学英语教材创新的工作列为重点并高度重视教材的编写,在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中融人更多的中国文化,从而实现英语学习和传统文化学习共赢的局面。应该说人文素养丰厚、充满“博雅”气息的教材更能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让大学生的英语基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此外还应该结合通用英语与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课程设置

通用英语、专业英语和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建议的三个教学板块。单调的一门“大学英语”课程不可能把三大面向的教学要求一把抓。高校代课老师应该围绕“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理念”等几个核心点展开选修课课程体系的架构,用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新闻+英语等“+模式”来丰富英语选修课课程的品种。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学课程,如果要达到学生不仅熟练掌握通用英语还了解与专业词汇、能用英语流利地交流这一目标,就必须处理好通用课程与专业英语、跨文化交际的关系。随着英语教学规模和资本投入的逐渐深入,大批语言功底扎实、人文素养丰厚的高知外语人才成为了社会求贤的对象。然而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滞后于社会所需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英语专业的“无专业性”致使学生对于英语专业所学感到茫然、、英语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则造成了一个现象,即学生可以用“听说读写”来应对日常交流,却无法只用语言技能来满足学习或者工作上更高端的英语需求。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能环环相扣,使得学生无法重拾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信心。所以专业英语的加设是十分必要的,唯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专业的领域里畅游,为以后的工作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一门语言,不能仅仅教授语言知识,更应该通过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素质。在一般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加入以交际教学为基础的跨文化“双面”交际课。双面是指学生不仅要对西方文化充分了解,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颇深。在学期的课程设置上也可依照“四学期法”来明确教学重点。第一个学期鼓励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来积累词汇量,培养学习兴趣;第二个学期鼓励学生通过听与说的交流来表达自我,提高勇气和信心;第三个学期鼓励学生多写作,训练学生翻译技巧;第四个学期鼓励学生多应用,培养交际的能力。只有各个学期重点明确,循序渐进,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与手段

古人讲过一句颇有哲理的话:“授人以鱼,足解一日之饥;授人以渔,足食终身之鱼”。由此可见教学方法是教育的关键。说道教学方法,它除了是一种可被在教学中使用的工具外,更应是一种老师与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方式、办法与途径。对于外语教学而言,因其面向的任务点为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所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找寻乐趣、轻松学习”的结果。

3.1大学英语教学应先“以疑激趣”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从业者们从未停止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探索和对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中国知网学术论文库的数千篇检索结果便是一有力佐证。那么当多如星海的研究成果与课程改革的新环境正面交汇,“究竟如何将二者互相匹配”的问题随之产生。让我们来对传统的教学做一次溯源性回顾,我们不难发现其最大的问题便是记忆时间的冗长性。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反复的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巩固强化,而无暇顾及创新、分析和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所造成的最直接后果便是面对略有困难的作业,许多学生常常束手无策。这样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教学方式,在当下的“源代码”时代里是非常容易被取代甚至是被淘汰的,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更要革新,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思维的触角要深入到学生的实质性需求之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获得哪些内容?在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如何创新?创新性教学方式又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了什么问题?而对于新的知识点也并非是一种放弃的态度。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便利录播成课件传送给学生让他们课后去看,课堂内老师就专注扮演一个解惑者,来帮助学生答疑。

3.2大学英语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若论教学方法,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等都可归结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而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上述几种方法或更多的方法都不可拘泥化、单一化。而应该视情况酌情选择。教师们应参考新一代大学生的特点,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如言语行为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等),以合适的教学理论为依据利用网络的先进来不断调整自己的“存储”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学资源。

3.3大学英语教学应构建“黑科技”教学手段

通过上文略叙,大学英语教学的走势与发展应该被解读成“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相融合的产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上海量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微课、慕课、反转课堂等新颖的教学模式来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等,用混合性、时尚性、前沿性的“黑科技”来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唤起他们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晓姣 单位: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光慧,张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个性化、学科化、中国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6).

[2]冯启忠.论大学英语教学的症结与改革方略[J].外语教学,2000(3).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Z].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2015.

[4]鲁子问,张荣干.中国外语能力需求调查与战略建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