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为非公经济的核心实力

党建为非公经济的核心实力

1、只有实施“两新”党建,才能确保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

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蓬勃高速发展,“两新”组织中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和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具有“份额占半壁、创业领军者、改革急先锋、就业主渠道”等特殊作用的生力军,甚至成为了践行对外开放带动战略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领军者。仅以延边州为例,截止2011年就拥有新经济组织9万多家,占全州企业总数的93.6%,实现产值达全州工业总产值的93%,实现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45.1%。其中,国遥博诚等一批企业已成为行业龙头;还有204个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控股或技术、品牌、产品、管理等合资合作,已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从简单的逻辑上说,对这么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和经济建设成员,都不覆盖党的组织,还谈何党全面领导社会主义?为全面领导社会主义,党早就将组织体系覆盖到了部队的连队、机关的科室、农村的村屯、城市的社区以至非独立运行的企业里的车间和学校中的班级等基层单位,更应该加紧覆盖到作为社会结构重要细胞的“两新”组织。

2、只有实施“两新”党建,才能确保在根本上推动“两新”组织发展

专业人士研究发现,“两新”组织普遍存在着“四大”共性问题。一是总体数量很多但个体规模很小。仅以延边州为例,总计拥有16万户私营企业,其从业人员达38.97万人,可谓阵容庞大、队伍庞大,但是平均计算却每户只有15人。同时,这些私营企业中,中小企业又占到99.93%,营业收入百万以下的就达76.4%。二是发展速度很快但生存周期很短。其开业户数、从业人数、投资额度都增长很快,尤其是员工增长率达到了1082.58%,令人吃惊。可是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最终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仍然是少数,歇业率达到10%,特别是平均生存周期仅有3年。三是其用人机制灵活但却职工流动性很大。企业和劳动力可以进行双向自由选择,但这种高度灵活却同时造成了员工队伍的流动频繁极不稳定。四是主动适应市场但却自身存在着局限。根本的经营性决定了他们十分注重经营行为以适应市场;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天然的角色差异和利益分配的多样化、生产关系的差异化,又使得其家族和小农意识特别强,普遍存在着重经济、重行政而轻政治、轻教育的局限性。这充分说明,他们只接受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还没有接受到党的政治、思想特别是组织的领导;他们还没有抓住只有由党领导才能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甚至根本不懂这就是干事业的生命线。而只有切实接受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有效发挥党在“两新”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党虽然高度重视“两新”组织,但不该也不可能包办其生产经营。我们以往就是因为没有强有力的恰当抓手,才治标不治本地只敲边鼓,使得“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这一至好方针成为套话。“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使我们找到了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深层次熔点,那就是“以‘两新’党建为促进发展的新支点;通过‘两新’党建构筑全党抓经济的新格局”。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大力开展科技讲座、作风修养、创先争优、民主管理、生产竞赛等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学习研究市场动向,围绕“两新”组织发展议大事建诤言献良策谋新路,以坚强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助推和守护其发展,这就是最高瞻最高端的鼓励、支持和引导,这就是为其找到了核心发展力!铁的事实更加印证,全州已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平均寿命已达到了9.84年,远远超过了3年平均生存周期的3倍多。

3、只有实施“两新”党建,才能确保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地为国家做贡献

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经历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摔打磨砺甚至背水一战,才冲出血路谱写了今天的创业成功和人生篇章。他们确实拥有着对党的由衷感恩,他们的心怀也已由当初的养家糊口升华到了现在的服务社会。他们虽然不断追逐利益,但绝不仅仅是为了单纯挣钱,而更多成分是为了争得价值和尊严。但最大价值和尊严不是多安排就业、多乐善好施,应该是为党“经营镇守”好一方。据有关专家研究,“两新”组织中的员工大体可以分为5类人群、怀有5种心态。一是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这些人往往由于失落而缺乏人生归属感。二是工作变动频繁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大学生,这些人大都由于频繁择业而缺乏人生稳定感。三是属于城市中弱势群体的进城务工者,这些人由于背井离乡而缺乏人生安全感。四是感觉得不到社会承认的国有单位下海干部,这些人由于“壮志未酬”而缺乏人生荣誉感。五是不太了解国情的海外归来者、新生代创业者和富二代,这些人由于社会阅历不深而缺乏人生认同感。我们不通过党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他们的心结,他们不会焕发出主人翁责任感而觉悟起来。就是从这个单位流转到那个单位,他们也是一样还是一如既往地依然故我。特别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既生产物质产品也生产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精神产品。没有党的领导,这个目标肯定是不会实现的。只有通过“两新”党建全面加强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广大业主才能加速改造,由暴发户嬗变为领军发展的主人翁;广大新社会阶层人士也才能加速觉悟,由自发的普通建设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有组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了推进“两新”党的建设和党建工作,中央设计和部署深入开展“双覆盖双增强”工程这样一个主线活动。

3.1实现党组织对“两新”组织全覆盖

千方百计建立“两新”组织党支部,使有3名以上党员的“两新”组织,100%地单独组建起党支部;有不足3名党员的“两新”组织,100%地联合组建起党支部;没有党员的“两新”组织,100%地挂靠从属于一定党支部,确保其接受党的影响和领导。省委组织部提出,20人以上的“两新”组织,单独组建率2012年达到30%,2013年达到40%,2014年达到60%,2015年要达到80%。

3.2实现党的工作对“两新”组织全覆盖

组织覆盖是人的覆盖,工作覆盖则是事的覆盖。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开展、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二是开展宣传政策、倡树新风、交友谈心、维护权益等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三是建立完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使党及党领导的群团工作覆盖到所有“两新”组织。特别是对党建工作,我们主张把握制高点,也就是多做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事情,而不是忙活那些毫无意义的记录和表格。那些东西就是绣出花,业主和企业都不会喜欢,而且那样只能越干越弱化。所以简单说可以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哪怕拔河也很有用,而且好多党群工作就是靠文体活动起家。事实也雄辩地证明,党领导的文化工作确实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重大作用。

3.3促进“两新”组织党支部凝聚力不断增强

这项任务要求“两新”支部建立后,要科学合理干事而不是形式主义做事。如开展科技讲座、作风修养、创先争优等具有实在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些提升员工技能,带动提升企业效益。这就在无形中提升了党支部的影响、地位和形象。再有开展一些调查研究、民主管理、生产竞赛等促进发展的大型活动,不断增强“两新”组织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

3.4促进“两新”组织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

党支部要组织支委或党员一班人,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钻研市场经济理论和实务,使他们不断提高对发展趋势和市场行情的分析判断与洞察能力,积极围绕“两新”组织发展议大事、建诤言、献良策、谋新路,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助推“两新”组织提升发展竞争力。

3.5在此基础上,双覆盖双增强还包含如下六项子活动

一是123火种计划。发展党员向“两新”组织倾斜,在具备条件保证质量基础上,每年在20人以上非公企业发展1名以上新党员;50人以上非公企业发展2名以上新党员;每个非公企业培养3名以上积极分子。二是双找。党组织找党员,采取措施找回口袋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党员找党组织,通过建立激励和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引导党员回归党组织。三是双推。把党员推荐到生产经营关键岗位;把党务干部推荐到企业管理重要岗位。四是双设。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先锋奖,开展提质增效、技术攻关、节能降耗等创先争优活动。五是红领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主认可、党员群众支持的“两新”党务工作者,成为“两新”党建行家里手。六是党建示范点。在全市树立20家“业主支持、工作扎实、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好、党群活动室功能齐全、经营业绩好”的“两新”党建示范单位。各地方党委已经派出了指导员,举办了相应培训班,并跟进了派出党支部,应该说目标已清、方法已明。但因为缺乏广泛重视,这项事业还大多处于进展迟缓的状态,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确实需要再造声势、再加力度,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建立一个党的支部就是点燃了一颗火种、种下了一片希望。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从只有10余人的共产主义小组,发展成了如今超8000万党员的全世界最大的党。如果承担指导责任的各部门、担任指导员工作的机关干部,特别是“两新”业主和从业人士尤其是其中的党员同志,都能够尽快行动起来,投身其中、扎实作为,雷厉风行地打响“两新”党建的一轮又一轮新战役,切实为“两新”组织再加上党的建设“这一鞭”,那么我们必将能阔步于“党建促实业”的康庄大道,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华美的诗篇。

作者:金红花 单位:中共珲春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