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课程论文范例

教育课程论文

教育课程论文范文1

1.我国缺乏与现有公益事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等学历教育体系。

目前,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公益专业尚未被纳入到相应的体系之中,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现有的公益人才培养,主要以民间自发的为主,包括针对高端人才“银杏伙伴成长计划”,针对特定人群的小鹰计划、创绿家环保公益创业资助计划等。但上述模式明显不能满足公益人才奇缺的现状。

2.我国缺乏募捐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师资力量。

由于我国没有公益专业学科体系,自然也就没有太多人从事公益领域的研究了。在这个大背景下,从事募捐专业研究和教学的人才也就更少了。据笔者观察,我国现有的募捐专业研究人员不超过10人,师资力量几乎全部来自于实践领域。

3.我国尚没有成型的募捐课程体系。

在没有专门的学科和人才的背景下,成熟的募捐课程体系自然也是无从谈起的。目前,我国尚没有一本完整的介绍募捐专业的教材出版发行,而关于募捐领域各个细分专业的,包括募捐心理学、募捐行为学、募捐营销学、公益品牌学等学科教材书籍则更是一本都没有。此外,就我国现有的人才培训计划而言,其过度注重理论层面的讲授,而缺乏实践技能的培养。我国尚没有建立专门的实践课程体系,也没有专门的实践基地供学生练习。

二、募捐课程设计与培养机制变革

针对我国募捐人才缺乏的现状,笔者以为,我们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将公益专业纳入到我国高等学历教育体系之中,并在其之下开设募捐学这一分支学科。

教育部需要调整我国的高等学历教育体系,将公益专业这一学科纳入到管理学这一学科体系之下,成为其二级学科。同时,还应允许在公益专业这一学科体系下开设募捐学这一方向。

2.设计我国募捐课程体系。

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外国的相关经验。外国的募捐专业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募捐者应对社会、人性、人们的心理有深刻的洞察,因此应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二是公益营销学,包括营销学、品牌学、传播学、心理学、行为学、谈判技巧等。对于某些比较特殊的筹款领域来说,还涉及到艺术设计、多媒体制作、销售技巧等学科内容。三是公益专业领域的知识。

3.建立健全募捐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机制。

募捐人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包括:设计筹款方案;筛选潜在捐赠人;开展公益项目传播;设计和组织筹款活动;与实际捐赠人洽谈;维护客户关系;研究和分析筹款工作情况;搜集和维护捐赠客户数据库;开展公益组织品牌管理;等等。对于这些技能,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学校与公益组织联合设置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开展专业教师和实践导师联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机制。

4.加强募捐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提升募捐专业研究水平。

要想建立募捐课程体系,并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机制,就必须要有专业的募捐教师人才。目前,我国尚不存在此类人才队伍。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强对这一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通过社会遴选的方式,发掘第一批队伍。同时,我国还应加强对募捐专业研究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在现有的学术研究课题方面,应对这一领域做出相应倾斜。

三、结语

教育课程论文范文2

内容模块的设计是为教育价值追求的实现而服务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目标:小学阶段是培养文化感情和基本文化认知;初中阶段是提高文化认同;高中阶段是增强文化自信;大学阶段是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把这些教育目标进行归纳,可以用形成文化自觉来概括。展开来讲,就是使受教育者熟知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精神特征和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对中华文化有“自知之明”,在此基础上认同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并具有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觉能力,并使其以复兴中华文明为己任。基于这样的价值诉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可以设计为四大模块和三大重点内容。四大模块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文化与人生”、“文化与中国发展”和“文化与世界”。每一模块的内容都有具体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内容模块主要是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做到熟知中华文化的精要,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与人生”内容模块主要是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文化资源,指导学生以中国文化的视角思考人生,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文化与中国发展”内容模块主是使学生在了解多种文化,在主动赞赏和接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使之为他人所理解;“文化与世界”内容模块主要是使学生积极开展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让中华文化积极参与到世界新的多元文化体系建构之中。三大重点内容包括“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即对家园、国家的深厚感情,它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情感归属,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是公民感受到与国家相联系的精神纽带;“社会关爱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使受教育者能够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做出整体性的理解,以达到乐于助人、关心社会和尊重自然的状态和境界;“人格修养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以传统文化的“君子人格”为理想人格,自觉追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夯实才能、才华和才干的人格修养基础。当然,不应苛求所有课程都能够承担这些教育任务,也不能要求相关课程把所有内容模块都纳入其中,而是应根据课程性质,选择其中一个内容模块,加以提炼和提升。三大重点内容是对具体内容的概括,并没有涵养所有的教育内容,不同课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设定教育内容。就《基础》课而言,它作为一门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它可以选择“文化与人生”内容模块,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和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为重点教育内容。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体现是理想人格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想人格,诸如“中庸人格”、“君子人格”和“内圣外王人格”等内涵丰富,充满了人文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理应传承。如在人格主体性方面,强调“为己之学”,提倡道德的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在人格志向方面,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个人情操方面,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人生困境方面,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当然道家“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墨家“兼爱”人格理想等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结合具体的理想人格原型,如屈原、勾践、苏武以及苏轼等等,必然会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教育的系统思想,崇德向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孔子指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已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其中,“仁”、“义”和“信”的道德教育在今天尤为重要,应构成《基础》课程的重点教育内容。“仁”的教育重点要放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层面上,以培养现代人的友善观念;“义”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义获利”、“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信”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以诚育信”,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崇敬和内心的真诚达到外在的言而有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不同的课程和课程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有三种,这些方法也可以在《基础》课教学中加以运用。

1.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文化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和18世纪的启蒙主义哲学家那里就开始运用,到19世纪已经形成基本的规范,成为文化教育和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论。一般说来,文化比较法是在建立一定的价值标准下,通过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揭示出带有普遍性的文化规律。当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比较法,其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受教育者更加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产生情感认同。在教学活动中,文化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妥善寻找文化比较的规范和标准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并存,气象万千,表现各异。运用文化比较法,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之间有无优劣之分?何者为优?何者为劣?历史上,由于西方社会近代的崛起,在文化领域中曾出现“西方文明中心论”,一些人也言必称西方。后来有学者对此进行反思后,又提出无优无劣论。但无优无劣论掉入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潭,使得文化比较失去了理论基础,在文化教育中无法对文化价值进行选择、学习和借用。虽然文化比较的标准建立到现在还是个难题,但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运用的文化比较法,必须建立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通过比较让学生重新发现已经失落的中华文化的宝贵性和独特性,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妥善选择比较的对象和材料

在文化比较时,一定要选择能够反映双方具有典型特质的材料,尤其是在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时,应选择能够真实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比较时力求不偏不倚,目的是为让受教育者接受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实践法

恰当地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容易激发受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达到教育的目的。文化实践法就空间来讲,主要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文化实践空间。校外主要是引导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作为一种投身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能够从中发现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诸如有些高校已经形成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文化教育实践平台,像“中华文化之旅”、“中国寻根之旅”等大型活动,每年组织几百名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当然,校外文化实践更多地还是要充分依托建立多个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来完成。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文物与文化遗迹,定期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参观和考察,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校内文化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华文化节、儒家文化节、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节以及汉服文化节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挖掘和感受活动背后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依托学生自发成立的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来开展。文化实践法以实践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文化实物实践法、文化场景实践法和人文实践法等。尤其要提出的是,人文实践法是一种有效的“以文化人”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使人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开展人文精神的体验活动,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诸如孔子的“仁爱”精神、墨子的“兼爱”精神、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精神等等,而这些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通过文化实践法加以感受与体验。

3.文化情景法

文化情景法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文化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文化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文化态度体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为文化情景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基础》课中,可以创设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情景,利用听觉和视觉,对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力。如《论语•子路》第18章有关叶公和孔子关于如何对待父亲偷羊的讨论,“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然短短几句话,但其中包含着丰富内容和道德争议的道德文化情景,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就可能遇到的情景展开讨论。文化情景法还应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当代社会情景中去解决现代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情境设立后,一般最后要转向现代情景。例如“父亲偷羊”在现代社会里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都是新情景,通过情景转换,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这样更容易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文化建构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需要依托传统知识的传授,但其实质是价值教育,是要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文化的认同。因而,需要建构出由价值、规范、信仰以及表意象征符号等构成的课程文化,以适应文化教育的特性。试想一下,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自身存在着文化缺失、亏空与虚无,从而引致课程缺少人文关怀而呈现粗暴化的状态,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怎能实现。以《基础》课为例,《基础》课应主动地遵循文化逻辑,在一种文化体系中理解课程本质及其属性,建构“超越性”、“鲜活性”和“本土化”的课程文化。

1.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

强调《基础》课要建构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目的是避免使《基础》课在“教育市场化”观念的引导下,成为为经济、就业和技能服务的课程,而遗忘了“精神成人”和“文化养成”的职责。如果《基础》课被现实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名利所诱惑、困扰和束缚,其教育活动只是培养没有思想和没有灵魂的工具人,其结果只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么被抛弃,要么被庸俗化。因而,超越性的课程文化是《基础》课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基础》课以内化传统文化成果为己任,以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建构超越现时代的精神文化为担当。

2.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属于价值教育,此类教育的重大障碍是“课程学科化”。所谓“课程学科化”就是以学科逻辑理解课程,以标准化、效率化及定量化为课程诉求,以课程结构、课程方法及课程密度曲线为主要关注点,以定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逻辑演算以及公理等符号系统为外在表现。“课程学科化”之所以不适合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根本原因在于它会使课程凌驾于教师和学生生活、经验之上,把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最真实、具体、生动和富于生命活力的东西“去情境化”、“去过程化”了。而作为比知识传授要复杂和困难的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必须借助课程的“情境性”、“体验性”和“互动建构性”才能产生实效。首先,有了情景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体验才具有可能的环境与条件。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文化教育中唤醒自我,并主动了解文化的意义。其次,体验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体验性活动不足,很难形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最后,文化教育必须在“我们”之间完成,需要利用交往、对话和商谈等互动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

3.本土的课程文化意识

课程文化类型多样,因而《基础》课不仅要建构课程文化,而且要建构本土的课程文化。本土的课程文化就是立足于中国课程文化的现实问题,对传统课程文化的要素实现创造性转化,最终生成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课程文化。实际上,我国的儒、道、释三大文化传统生成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课程智慧和非常有益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如儒家思想蕴含的中庸、和谐和对话的课程文化,道家哲学中蕴含的自然主义的课程文化,释家智慧蕴含的“禅思”、“领悟心性”等课程文化,等等。这些传统的课程文化理应成为我国当代课程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弃之不理,实在可惜。我国的课程教学中所强调的服从教师的指导、服从集体的利益以及强调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等价值观,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礼”等范畴一脉相承的。因而,不能对这些传统完全抛弃,束之高阁,更不能妄自菲薄。

四、结语

教育课程论文范文3

(一)生物教学内容编排与生活联系

初中生物课程比较多元化,与高中不同的是,初中生物讲究深入浅出,让学生对生物这一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要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应用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指导,开发初中生物课程资源,首先应该将生物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首次学习生物课程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喜爱生物吗?能举例说出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吗?”接着联系学生的答案,指出: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现在的生物学正飞速发展,涉及到的行业越来越多,对人类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学生可以举例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生物学的研究事例,并对现在我们生存环境中面临的危机畅所欲言,比如说:环境问题、资源匮乏、森林破坏、转基因食品安全等问题。由此可见,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比较丰富,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发现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课程资源,能否与学生缩短师生距离。

(二)生物教学情境创设与生活接轨

对于初中生物而言,多数学生并没有抱着非常专业的态度去学习,仅仅是作为辅助科目去了解,而且初中生物也不会影响学生的升学考试和一些重要的课程学习。为此,教师尽量不要通过硬性灌输来进行教学。按照生活教育理论的要求,要想开发出更多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就必须在教学情境创设上与日常生活接轨。第一,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不要采取古板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与学生多沟通,多列举一些自身的生活感触和生物案例,鼓励学生去联想他们的生物案例和生活方式,找出其中的差异,提高生物学习的互动性。例如,在《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节的教学中,讲到激素调节作用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列举事例等方式让学生分析各激素的作用。教师再结合学校要求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在8—9小时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生长激素在青春期有一个分泌高峰,一天中晚上分泌的生长激素比较多。如果睡眠受到干扰,除了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之外,由于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身高的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睡眠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作用很大。第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才是整个课堂的掌控者,不要让学生有束缚感,更加不要让学生过于亢奋,应利用生活语言和生活动作行为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兴趣学习。例如在开展《人的生殖》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母亲怀孕辛苦时,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一些道具来演绎母亲怀孕时的各个不方便动作,促使学生感受到母亲怀孕的艰辛。第三,生物教学情境创设,可以适当的邀请家长前来听课,提高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沟通,为教学添彩。

二、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实践

(一)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

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应用该理论指导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实践,其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多个方面的细节。第一,必须保证联系生活实际。很多教师的确列举了生活实际,但与学生的距离较短,炒饭、做菜这一类的生物原理,家长几乎不会让学生去实践,因此该类课程资源仍属于理论。第二,应广泛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课外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了解生物资源。例如,教师可以举办生物知识讲座,以拓展和延伸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饲养家蚕、果蝇等;观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在学校的空地上种植当季的蔬菜,可以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认识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情况以及播种条件等等。此外,生物教师还可以将探究活动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并开展讨论。

(二)结合生物探究课题开发校本课程

生物课程资源的实践,还应该结合生物探究课题,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开发全新的研究领域和课程,可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的全面进步,为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提供更大的保障。本文认为,结合生物探究课题开发校本课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展开:第一,研究与社会贴近的课程,包括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等,这些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第二,校本课程在实践前,需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不可直接投入,避免对学生固有的知识体系造成影响。第三,校本课程仍然要遵循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超出指导范围的课程可做研究,但暂时不要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否则会与当下的教学构成冲突,不利于教学工作发展。

三、总结

教育课程论文范文4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随着基础教育的变革,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育观念与目标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用“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代替。一直以来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其他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依赖数学教育实现的,所以数学教育也不能只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唯一目的。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要运用综合能力对其进行分析,而不能仅仅依靠逻辑思维。二是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的问题”代替。这种变动更加强调对能力的培养,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播。以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很少将所学到的与实际相结合,而变动后的方案更加强调“探索”过程。通过设定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终身学习这样的学习理念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让学生早点了解“学会生存”课题。数学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在实际的活动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学生的求知欲在少年时是非常强烈的,因此,让其在年少时就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态度的方法是可行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其在未来的学习中产生探索的欲望。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发展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还要最大程度的展示数学的发展。小学数学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育也必须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所以运用现代科技和统计知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地区特色,在数学课程内容上的安排也存在差异,但是目标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熟练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必要性的认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内容主要在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第一,数学课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第二,数学课程设计的理念与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也在变化。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数学课程有两种,一种是针对全部小学数学教育的通识课程,还有一种是针对理科学生的课程。在此,我们对第二种进行分析。

1、必修基础课程

数学基础课的主线是几何、代数、分析。在高等代数的学习中,由于新概念的引入,形成了抽象代数。抽象代数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方面,通信领域。抽象代数的思想在基础教育的很多学科中都有体现。基础知识的讲解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对数学家的介绍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用现代的数学方法讲述传统知识。

2、必修应用类课程

这类课程包括模糊数学应用、数学建模以及概率论与统计等。而其中,概率和统计是新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学会用随机的思想来分析数据。数学建模是一种使用数学工具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形成具体数学结构,然后再进行求解的一种方法。数学建模是一种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方式,其主要是对数学方式进行全面的介绍,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

3、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

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习兴趣。这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具有丰富完整的知识结构,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明白数学不仅仅是“工具”,也是文化的一种,是对人类社会进步非常重要的文化之一。

4、选修类课程

教育课程论文范文5

1临操作现场,观实训教学

近几年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以来,笔者有幸观摩到许多实训教学公开课,受益匪浅,然而,亦心生一种“千课一面”的感慨。现今专业课之项目教学遍及职教界,于是,笔者循着项目教学:“信息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这“一面”打造着实训课堂,而学生踏着项目实训六步骤呈现出来的亦是这样的“一面”:规范的动手操作行为中不乏刻板被动,严谨的理论学习交流中不乏亦步亦趋。实训现场,项目各个任务是完成了,可是,扫到的是学生脸上的“一面”—严肃,少有表情。职业素质(Professional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中职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于是,以动手操作提高学习效果,提升职业素质的实训教学成为众望所趋,向实训课堂要质量,向人才培养要实际价值成为实训教学的夙愿。然而,即使是被德国应用得炉火纯青的项目教学法,实训效果仍差强人意,实训虽然与企业模式接轨,却貌合神离。

1.1实训项目化,动手操作有余,职业素质培养不足

现行实训项目化。许多人将此曲解为,学生操作多是机械式模仿,于是日积月累,没有了生活色彩,实训的冷面性让学生逐渐减少了热情,失去了兴趣,实训场成为完成任务的战场,全然成为技能性实训。学生在完成任务后也便没有了惊喜,取而代之的是漠然,于是,更多的学生成为掉队的小鬼。实际教学中会发现,虽然学生对所给的项目任务做一个会一个,但凡遇到新任务就卡壳,动手操作茫然甚或停滞。

1.2实训企业化,机械操作有余,创新思维培养不足

现行实训企业化,让学生动手操作规范、熟练,而这样一味地服从就像傀儡,人没有了思想,没有了自己的主张,也便没有了创新,淡化了思维过程,让更多的傲视群雄的学生个体漠视自己娴熟的技能而留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感叹。可以说,实训教学变成以工业时代训练“熟练工”的方法代替信息时代个体思维发展的培养。反观企业,实际上,企业既关注员工的技术性技能,更重视员工的职业素质,青睐员工个性的发挥和创新行为的施展,因为,这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尤其重要。

2寻源头活水,改实训模式

综上分析,笔者以为,当前的实训模式所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单一,应变能力不够,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适应能力欠缺。而且,现代工业的发展表明,参与工业化进程的劳动者的非技术因素也十分重要。因此,宜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成就学生的职业素质。现今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于高校的盛行让人们看到了转机,因为,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中职实训教学恰需要给学生更广的活动空间以主动的方式学习工程,以实践的方式学习工程,以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3引源头活水,润实操教学

以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二年级学生(34人,男女生比例相当)为样本进行CDIO理念下的“小家电原理与维修”实训教学,以小家电实物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创新小家电产品的构思和设计,以3人一组的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创新产品的实现,学生再把自制产品带回家里试运作,学生及家长反响很大。

4总结

《小家电原理与维修》实训课程技术性与技巧性很强,不能片面地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重点,而是要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入手,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围绕课题充分挖掘各种趣味性素材,命中学生的兴致点。实践中,笔者通过具体的、贴近生活的素材来传递信息,把抽象的原理和概念具体化,激发学生自己思考,提供思维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概念。所创设的实训氛围让学生感同身受,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与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从而切实增进了对本职业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思维也最怕束缚在槛阱之中。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尤其对CDIO之构思、设计环节感兴趣,在引导学生去构思与设计小制作时,他们会生发许多奇思妙想,会根据笔者的合理化建议付诸实践,哪怕是小小的“灭蚊灯”,都会带给他们莫大的成就感。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感悟,什么事情都可以有方法,而涵养出遇到棘手的事情就研究化解的良好习惯,而这对于学生终身发展十分有益的。此外,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与同伴彼此观点的交流、磨合,让学生尝到甜头,而渐渐习惯于合作学习,使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多方位“识记”的可能性增加,在合作完成作品过程中,彼此思想碰撞的行为外显,使“无意识记忆”的效率提高,从而切实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笔者正是借鉴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理念,才取得预料之外的实训教学效益。“功在课前,利在课上”。要想提高实训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训方式,使实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成个体思维、成就职业素质的现场。

作者:张伟 单位: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篇:CDIO工程教育力学课程教学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属于独立学院,旨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扎实的工程教育基础,201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增强学生与社会大环境协调发展的能力。

(一)课程改革的总思路及项目设计

课程改革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基于一级项目(即专业核心课程)建立起来的专业课程体系为总的指导。围绕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CDIO能力指标的对应关系,以及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力学教研组针对三级项目的具体要求,确定了结构力学课程的改革思路,即将CDIO理念贯穿于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人际合作能力为中心,着重进行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实践创新环节的增加、考核方式的改进等手段,进行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三级项目的设计。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

1.教学内容的项目化设计

在工程教育的理念下,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工程背景的引入,突出教学案例的基础性和前沿性,注重学生创造性及动手能力的培养。笔者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充分结合CDIO能力指标进行项目化设计。如在学生学习完“拱结构”相关知识后,布置学生从身边的工程实例出发,建立拱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利用结构力学求解器求解内力,对结果给予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作模型进行加载设计;在讲解完渐近法中的“力矩分配法”后,要求学生以三层框架结构为例进行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分析,自主查阅资料编写Excel命令求解结构的内力,同时与结构力学求解器的内力求解结果作比对分析。所有项目成果都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作总结汇报。通过项目化设计,强调“做中学”,加深学生对课程教学大纲难重点的理解与掌握,以达到CDIO相应能力指标要求。

2.利用学生的关注点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注重教学内容工程背景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学生的最新关注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调动课堂气氛。如在讲授每一章节知识后,引入“i微视频”环节,结合所学内容或工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微视频、微课堂的制作,由学生与教师沟通并选定相关主题,以宿舍成员为单位组成小组来制作道具和视频,在视频中对自己制作的分析模型作力学原理的介绍,实现CDIO中创新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学生在学习“平面体系的几何机动分析”后制作的微视频道具。学生制作相应视频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3.课堂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设计

CDIO理念倡导以“项目实现”作为工程实践教育的组织原则,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多学科、大系统的掌控意识和能力,鼓励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扩展至师生基于问题解决的互动学习。教师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除课堂讲授外,还精心设计了小组汇报及专题讨论会环节,提供几大讨论主题:“瞬变体系有哪些特点”、“速画弯矩图的诀窍”、“力法基本结构是否一定为超静定结构”、“如何绘制梁的变形曲线”等等。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做好准备,课堂上组织交流讨论,鼓励学生更多参与思想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课程考评方式

课程评价不应是一个孤立的行为。结构力学课程考评内容由“i微视频”制作(占10%)、模型制作(占20%)、计算机软件应用(占10%)、PPT制作及报告(占10%)、平时作业及试卷考核(占50%)等五部分组成,通过小组内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形式,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个人负责部分项目完成的质量情况,以及与其他同学团结协作能力等指标,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项目实施的效果。通过相应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由于“i微视频”是学生自己制作完成的,因而受到学生的关注。通过几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学生感到“结构力学课程的学习有意义,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帮助”,“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实践成果

CDIO工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贯彻和实施,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三级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联系,从根本上增强了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每年一届的江苏省土木工程大学生结构创新大赛上,学校作为参赛数量不多的独立学院,连续几年均有良好表现。学生制作的参赛模型“沙漏天文馆”,在2011年江苏省土木工程大学生“双高杯”结构创新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学生对该模型提取的空间计算模型,该成果是学生针对课程项目“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而制作的结构模型。学生针对课程项目“拱结构内力分析”而设计的桁架拱,在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中获得现场模型制作与加载试验类二等奖

三、结语

实践证明,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结构力学课程改革,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在学生中营造了一种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符合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特点,同时也符合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本三层次院校要更好地实现CDIO能力培养目标,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在现有的专业教学计划下,课程教学学时受到局限。要更好地为项目的设计及实施提供空间,除了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对课堂进行充分设计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这也给学生课后学习带来压力。上述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去探讨解决。

作者:孟玮 李十泉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泰州科技学院

第三篇:CDIO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1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通过4年研究、探索与教学实践建立起的一种基于工程教育的先进教学模式,是一项关于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新型教育模式与成果,其中C、D、I和O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的核心理念是以“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有机结合课程教学,让学生尽可能接受更接近实际的项目训练。强调通过工程实践去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

2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改革

2.1课程教学现状

我校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类基础课程之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一门课程,在现阶段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许多学生在开始学习时,都不明白其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是机械的学习语言,随着内容难度的升级,往往到学期中部分学生就放弃了课程的学习。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和本专业无关,学习积极性难以维持,明显降低。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学习的实际意义不大。二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理论课上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逐一将教材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实验课上再让学生按照实验教材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理论课“听”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实践课“做”的时候感觉内容难度过大,学生只能照着课本录入程序,不会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并解决问题,由此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样就造成教师感觉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三是教学内容滞后。传统教学将语言的语法语义作为教学重点,大部分年轻教师在授课时,都是按照教材上编排的章节顺序将各个知识点逐一教授,把“程序设计课程”变成了“计算机语言课程”,并且课程与学生专业背景结合不紧密,偏移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差。四是教学方法陈旧。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一般先呈现语法的形式和功能,再进行举例说明,然而示例并非实例,其目的是为了对该语法结构进行说明,以便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但是学生无法通过示例来体会问题分析和程序算法设计的方法,这些问题导致很多学生感觉学了C程序设计课程和没学一个样,有些学生仅仅为了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和通过期末考试死记硬背程序,导致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面对以上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为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2.2课程教学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采用班级授课,教学课时为72课时。其中,每周两个学时是理论课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其余为机房上机实践时间。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了解学生在程序设计方面的情况,笔者通过问卷的方法对本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2%的学生表示学习过C语言;25.8%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辅导班学过C语言方面的培训课程,但是很少有实践操作时间;69.0%的学生表示之前没有学过这类课程,也不明白什么是计算机语言。此外调查中发现98.0%的同学认为自己需要学习程序设计方面的知识,其中23.7%的学生表示对学习C语言非常感兴趣,51.3%的学生表示感兴趣,9.5%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60.0%的学生表示学习C语言是为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30.0%的学生表示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大多数学生对程序设计不了解;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尽管学习动机不尽相同。结合学生特点,笔者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CDIO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与学”的集中体现。做中学是比从听中学更好的学习方法,符合人类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工作生活中的活动联系起来,充分结合了学与做,统一了知与行。因此,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把教学活动与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学习,并将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有效运用于解决学习、生活和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即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而“做中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基于项目的学习。一个完整的项目是从分析开始,经历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一个完整过程,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个人、人际交往能力及产品、过程和系统建造的能力。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始终强调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一个具体项目为依托来学习相关的内容,在具体实施中分级设置项目,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将相关的知识点融入项目的任务之中,通过完成任务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提高相关技能和操作的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进行实践-总结-反思,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3课程教学实施

2.3.1组织模式。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在“做中学”理念的指导下基于项目进行的,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技能、获取通用的问题求解能力。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经验的获得。每个单元设置两个或者更多的不同级别的项目,一方面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持续稳定性,递进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学活动组织模式应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既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程序算法设计的经验,又要兼顾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改革以往理论2课时实践上机1课时的组织模式,构建出适合于各知识单元的通用的教学流程模式,该模式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项目内容来灵活设计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课外探索的环节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教师指定的内容并查阅资料等。在此环节学生的学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前预习,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标记自己的盲点避免被动听课。此环节的学习至关重要,是教学活动能否按预期进行的基础,所以不能让学生自己盲目地进行学习,教师也要适当参与和进行督促,为学生提出关键问题、提供所需资料、给与帮助。深度讲解环节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对重点和难点内容或学生理解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深度讲解。例如可以先让学生上台,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汇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或由教师以提问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教师主要针对学生的盲点进行讲解,答疑等。初级实训项目以个人的形式进行,属于个人测试作业部分,可以借助在线考试系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测试,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具体知识,强调基础性,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关联性,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中级项目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项目内容的设计主要关注和学生生活或专业相关的内容,设计有趣而又生活化的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一步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高级项目安排学生自由组队完成,CDIO工程教育模式要求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在项目实施中,小组成员通过协作完成项目任务。这种活动类似与企业中的项目实施过程,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总结汇报环节让学生上台汇报小组项目的进展、成果等。目的在于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交流、表达自己的机会,锻炼学生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是否存在问题,为教学工作提供反馈,以便作为下一步教学的依据。

2.3.2课程考核。

制定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有助于督促和激励学生。基于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做”的特点,引入企业项目化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突出实践型、应用型的培养目标,淡化追求高分、及格“万岁”的应试型学习目标,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上表中考核过程包括过程考核(20%)、项目考核(40%)、上机考核(40%),此外还设有加分项,鼓励学生更多地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全面考核个人及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

2.4CDIO教学案例—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学习该模块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C语言的基础语法和它的编译环境,掌握了常用的运算符和表达式以及程序如何编译运行等方面的操作,并能设计最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本单元要求运用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程序设计,使程序功能更为合理。

3课程改革实践效果

为了对CDIO工程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效果进行验证,笔者统计了近2个学期3个专业学生的实践项目完成情况,数据显示,初级项目的完成度最高,高级项目的完成度最低,中级项目前半学期呈现下滑趋势,后半学期趋于稳定,传统题目的完成情况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而缓慢下滑。平均来看,尽管传统题目和分级项目总体完成情况差别不明显,但从数据的走势来看,分级项目并没有受到内容难度增加的影响,反而呈现出上升趋势,通过上述分析说明CDIO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

4结语

CDIO理念运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学生能够进行主动学习,并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项目;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实现提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

作者:刘红霞 张永恒 单位: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第四篇:CDIO工程教育教师定位与转变

一、传统教育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

目前大多院校对工科生的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为:侧重专业知识能力的教育,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偏重工程知识的理论学习,轻视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不重视社会、人文、经济、环保等方面知识的培养。同时教师的授课仍然以传统的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对于工程案例分析不够,还有教师缺乏工程背景,对工程现场不熟悉。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培养大纲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通过12项标准实施及检验测评,可以将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更好的贯穿学生教学中,使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得到提高。在12项标准中也对教师有能力的提升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的要求。

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定位

1.教学关系倒置。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讲台上一个人在讲,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教师注重的是“教”,而不是如何使学生“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只是被动地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缺乏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丧失学习兴趣。2.教学内容理论化。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然而高校引进的教师大多数是硕士或博士,其毕业后直接上讲台教授课程。这些教师大部分是研究型的人才,没有参加相关技能的培训和工程现场实践的经历以及工程项目开发的经验,也就无法对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形成有效指导,所以讲课内容自然就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这种长时间枯燥的基础理论学习,只会使学生学习兴趣丧失,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三、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教师的定位在CDIO工程教育中教师不仅仅起授业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是起一个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所以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教师的定位尤为重要。1.定位的转变。CDIO工程教育中教师在讲授理论课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在梳理课程重点和难点的同时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授课时应以启发式为主,根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吻合工程实际的问题,使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听课。

2.教学态度的转变。

现在高校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时候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自说自话”,对于学生的反应不重视,课后与学生也没有进行交流,这样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使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很少。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实践参与性,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师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这样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分了解才可能在授课时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转变。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若仍然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和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就会逐步的丧失,慢慢地就对其所学专业厌倦,那么教育可以说是失败。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下的高校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这就对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教师授课应结合一定案例讲解知识,在讲述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用途。这种案例式的教学对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教授课程的现状和发展,形成以解决现场问题为主的工程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能灵活运用案例来分析,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加强。

三、结语

教育课程论文范文6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实验于2004年秋季启动,到2010年,通用技术课程已在全国高中全面开设。通用技术课本身就是一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课程。好的技术课程师资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母机,国家和各级政府应继续坚持并进一步落实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切实认识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的计划都会陷于空谈[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担任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养计划,确保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四川省教育厅要求:通用技术课程原则上每6个平行班配备1名专任教师。解决基础教育中通用技术师资短缺问题的关键是及时补充新的师资,要让那些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的具有技术能力的师范毕业生挑起新课改的重任,并带动老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正因为如此,国内就有哈尔滨师范大学于2008年开设通用技术师范类专业,其首届毕业生已于2012年毕业从教。部分师范院校在没有通用技术类专业的情况下,面对基础教育对通用技术教师的迫切需求,采取了开展跨学科教师教育、拓展师范生技术课程教育的办法予以应对,以缓解基础教育学校对通用技术教师的急迫需求。

二、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的现状与问题

在借鉴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主要结构,针对《标准》中对于中小学教师要求,使用与通用技术能力标准相对应的问题,设计了调研访问的题目。本研究选取某高校教科学院、数理学院、化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环境学院、生科学院中三年级师范学生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技术课程拓展训练有关问题的抽样调查。调研访问155人次。在对调研数据综合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与归纳出技术课程拓展训练的三个特点:一是课时少。每周授课时间为3学时,总计18学时,课程是短时化、微型化的。二是学分低。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技术能力拓展类课程都为1个学分的短时课,低学分要求课程的内容不能过于繁杂、精深、难懂,又不能没有技术含量。三是无教材。绝大部分课程是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开设的,而适合师范生的通用技术的教材编写、出版到现在也难觅踪影。本研究的调研结果经过分析,调查数据经过统计整理,我们可以看到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程度、掌握通用技术知识情况和掌握技术设计能力的现状:一是技术课程训练目标定位不明确。许多人认为技术课程的教师可以由计算机、物理教师担任,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技术课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程度较低。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研结果表明,只有19.01%的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37.04%的学生“不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三是传统教学方法与内容不适应技术课程教师培养。目前,教师对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课时比例分配是:理论讲授占35.28%,与实践联系占27.35%,案例教学占27.41%,交流互动讨论占9.61%。另外,有34.02%的学生认为技术课程拓展训练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太强;25.42%的学生认为信息滞后;21.27%的认为课程比较有趣;20.65%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技术素质养成。四是师范生技术知识与技能掌握欠缺。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要求,技术课程选修课包括电子控制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服装及其设计、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4]。调研结果表明,有53.5%的被访问者对于“技术基础理论”的内容“不太了解”,有57.06%的被访问者对于“技术设计方法”选择的是“完全不了解”。五是学生技术设计能力整体偏低。学生掌握通用技术设计能力的调研情况是,有42.3%的学生对技术设计能力“不太掌握”,有22.9%的学生对技术设计能力“没有掌握”,学生技术设计能力整体偏低。

三、基于通用技术学科要求的师范生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设计

面对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技术课程教师教育需要采取哪些应对策略以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技术课程教师需求?

(一)研究和分析基础教育需求,正确设计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必须以基础教育需要为目标,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课程,从分析通用技术教学岗位所需能力入手反求相应的课程,从而符合基础教育的需要。学校事先制订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本科层次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后师范生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与标准。教学院系再制订宏观目标,各教研室根据宏观目标又制订微观目标,把总的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时上去。一个周期的技术课程教学结束后,检查学生学习产生的显性效果,测评学生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隐性收获。

(二)构建多元化的育人模式

高师院校必须打破传统的培训、讲授模式,拓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途径。应该遵循《标准》,主动适应全面的技术素质教育要求,进一步理清学校的技术课程教育思路,明确课程改革目标,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办出特色,并不断探索适合基础教育需求的校本化课程模式。

1.“必修+选修+特长”培养模式。面向全体理、工科学生开设必修课程“技术与设计”,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模块,同步开发与技术课程密切相关的校本教材,如《电子技师》、《学会发明》等等,为学生发展兴趣和形成特长提供指导和服务。

2.“集体讲授+团队活动+个别辅导”培养模式。对于“技术与设计”和选修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部分,可采取集体讲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技术思想、技术过程和设计方法,引导学生使用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对于只满足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获得必需的学分的技术课程,可采取团队活动的方式组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如组织电子兴趣小组、技术与设计兴趣小组、机器人制作小组等,对学生提供制作指导和物力支持,开展定期培训;对于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差异明显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分层次教学。

3.“全面+个性”培养模式。立足校内,联合校外,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主,师生自主开发为辅,形成校内、校外和教师三位一体的技术课程资源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成长空间。

(三)实施跨学科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

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互动教学观、开放学习观和特色课程模块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设计素养,为将来适应通用技术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学生技术能力培养要想获得成功,需要理论、实践与管理等诸多领域人士共同汇聚激情与智慧。对于课程管理者来说,课程改革应该成为推进师范生技术素质教育的历史性选择;对于教师来说,要针对技术课程教学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不断研究与探索,要充分突显教师角色的三个特征: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对于学生来说,课程改革应该成为促进师范教育技术化成长的一个平台。因此,课程改革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师范生技术素质的有效途径,课程改革关系到师范生技术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基础教育实力的增强,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四)构建技术课程教学体系

一是重点高中参与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学计划的制定。高中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职前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他们毕业后由相关学校择优录用,真正实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需求的密切结合。二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现实条件下,积极选送专任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增加实践经验;也可招聘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经过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后,充实到专任教师队伍中来。三是构建技术课程教学实验实训基地,从实践层面推进技术课程。营造通用技术实践的教学环境,增强技术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动态性和信息量,带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四是技术设计教学与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技术与设计”课是技术设计思想物化的过程,技术课程教学抓住这条主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的教学形式多采用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训练方法,减少或删除课本中过多抽象、理论性过强的“笨”知识,增添与技术气息相关的“巧”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五)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课程与技术课程的配合等,体现出联系基础教育实际的课程理念和职后教学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因此,师范生技术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技术拓展训练中相当重要的部分,也是课程结构改革的核心。优化课程结构要坚持四点:一要在课程结构设计上突破狭窄的专才教育观念,转变为宽口径通才教育。二要在知识结构搭配上体现能力与技术素质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完整严谨的通用技术知识逻辑序列。三要在课程目标设计上突出“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应用与创新课程”模块呈现。四要在课程实践安排上开设与中小学课程改革密切关联的通用技术和研究性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课程。在课时短、学分低、规范化、微型化等情况下,优化课程结构。

(六)建立科学的学习评价方法

教育课程论文范文7

(一)教育目标

工程教育应当以培养工程师为己任。教育目标应该体现培养什么样的工程人才,今后能够从事的职业或岗位等内容。教育目标是对人才培养使命或教育目的的分类型、分层次的规定。6所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大多用“高素质”“拔尖创新”“高级专门”以及“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等词汇来修饰;但C大学的学校人才培养使命相对具体。关于专业教育目标,6所大学主要关注知识基础和毕业后能够从事的职业和岗位类型,较少关注其他方面的内容。这实质上是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知识和做事的层面。

(二)预期学习结果

教育目标和预期学习结果是课程改革的“指南针”。预期学习结果是对教育目标的细化,使之达到可操作、可实施的程度。预期学习结果反映了学生在毕业时期望的和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准,它常常与学生掌握的知识、具备的技能和态度有关。6所大学工程教育的预期学习结果在知识、技能和态度这3个维度设置上大体一致。但不同学校设计的预期学习结果内涵也有差异。例如,A大学和E大学在知识要求中将经济管理知识单列;C大学特别强调工具性知识和社会发展及相关领域知识。我国大学对工程专业中“知识”要求的趋同性,说明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性得到了重视,但技术知识的分化、交叉与快速变化的特性没有受重视,工程科学知识没有很好地被重视。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高校对工程的本质和工程实践的时代特性没有精准地把握。又如,关于学习结果的技能要求,C大学独树一帜,将终身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协调、合作与竞争能力纳入其中。关于态度要求,6所大学的表述非常泛化,还停留在精神、思想、素养、意识层面。可见,我国大学对工程专业中“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还需更关注21世纪工程师职业新形象和工程实践新特征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三)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是连接教育目标和最终学习结果的桥梁。课程结构包含课程类别、内容、学分比例、选课性质等要素。由于我国大学课程模块划分没有统一标准,为规范统计口径,本研究将课程类别分为以下7类:(1)通识通选课程,包括政治、军事理论课,外语、体育和计算机工具类课程以及学校单独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2)自然科学课程,指数学、物理、化学类课程;(3)学科技术基础课程,指大类学科基础课、学科平台课、技术基础知识课或专业基础课;(4)专业课程,是指直接针对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专业核心课;(5)专业方向课,是指单独划专业分类的课程,包括分组方向选修、分模块选修、分课程群选修等;(6)集中实践环节,是指对立于课堂教学的一类课程,不包括具体课程涵盖的实验、研讨和课外自学,但包括一门课程结束之后的课程设计;(7)单独设置的跨学科选修课。数据分析表明,6所学校课程学分总数从160~208不等;通识通选课总学分数超过40的学校有5所;自然科学课程学分平均为26;学科技术基础课学分从21.5~54,集中实践环节学分从14~45不等,这两类课程学分配置差异较大,说明课程学分设置被学校认识的重要程度有差异。各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有所不同。如果按某类课程的学分数占本专业总学分的比例超过20%这一标准来衡量,6所学校的通识通选课比例全部超过该标准,学科技术基础课比例有5所学校超过该标准,集中实践环节有3所学校超过该标准。自然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均低于总学分的20%。关于专业方向课和跨学科选修课,分别有3所和2所大学单独设置了该类型。自然科学类课程所占总学分比例变化不大,全距R=6.2;学科技术课程占总学分比例有波动,全距R=16.8,上异常值为30.2%,下异常值为13.4%;集中实践环节的下异常值为B大学的8.8%。上述数据表明,不同学校对不同类型课程的重要性程度认识不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还说明了专业课程(学科技术基础、专业课、专业方向和跨学科课程)中必修与选修的学分配置情况。从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来看,比例最高的是B大学,选修学分高达32;比例最小的是C大学,选修学分低至7;这说明这两所大学对选修课程的功能和学生学习选择的灵活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其余4所大学选修课程比例大体相同。如果单从选修门数的绝对值来图2专业课程选修与必修门数看,A大学高居榜首,其值为51;C大学最少,其值为8;选修课提供门数有下异常值,为C大学的8。绝对值只表明量的多少,要说明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还要考察可选门数与应选学分的比值。该比值越高,表明单位学分可选门数越多。从表3可以看出,D大学和A大学提供的选修门数与学分之比较高,可以推论,其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可能较高。B大学和E大学提供的选修门数与学分之比较低,其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可能较低。

(四)实践环节

工程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实践环节的设计对工程教育尤为重要。从6所大学课程计划的集中实践环节设置看,集中实践环节的学分数占总学分的比例有一定的差距,最低8.7%,最高24.4%。集中实践环节的类别按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认知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军训、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综合项目设计。值得指出的是,“综合项目设计”本应是工程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无论从学分设置(4~5学分)还是采用学校(3所)来看,均没有凸显该类实践环节应有的地位。富有个性化的是,A大学设置了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2学分),旨在为学生提供课外科学研究、接触教授的机会。C大学设置了创新拓展项目(2学分),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实验室、教学基地、创新实践基地组织的学习活动。C大学还要求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专业必须建立学校与企业培养联合体。这代表着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环节方面的创新。

(五)学习经验与评价

关于学习经验,我国高校的课程计划大多没有专门规定。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学习经验,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课程与教学的要求中,个别大学还规定了课程内部各教学环节的学时要求。例如,A大学的课程计划规定,每个专业必须有2门双语教学的课程和2门研究型教学的课程(Seminar);每门课程的学时由5部分组成:授课、实验、讨论、上机和课外学时,各门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有侧重地设计相应环节。又如,C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人格标准的要求,采用小班化教学、分小组学习、项目作业以及讨论式、案例式和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再如,F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设了“Project课程”,即项目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项目设计经验,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学生还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获取科学研究的学习经验。上述教学要求为学生学习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学习评价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程度总体不高。从6所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捕捉到的关于学习评价方式,大致可归结为2类。第一类是“简化”模式,以E大学为典型。在课程计划中有一项“考核分配”的要求,规定了所列课程是“考试”或“考察”,仅此而已。第二类是“对应”模式,以C大学为典型。C大学除了在课程计划中表明考核方式外,还对成绩评价方法进行了限定,要求评价方法与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与人格”要求相对应。例如,对“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其评价方法是“数理知识通过课程期中、期末考试并考虑平时成绩、实验报告等综合评价”;对“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评价方法为“若干专业课实行小班化、讨论式、案例式、做中学、大作业以及通过面试和笔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成绩”。C大学的学习评价模式紧扣学习预期结果,其改革的先进性和政策力度值得借鉴。

二、讨论

上述研究结果呈现了案例大学工程教育课程现状的教育目标、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结构、实践环节、学习经验与评价等关键要素。从静态的课程设计角度进一步考察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深入探讨这些现状背后隐藏的问题并揭示其潜在成因,是本研究关注的另一重要问题。

(一)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

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分析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可以看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关联度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从教育目标来看,无论是学校人才培养使命还是专业教育目标,大多没有体现面向实践的工程教育愿景。案例大学均是具有良好工程教育声誉的研究型大学,理应肩负培养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所需工程师的使命。但其教育目标的表述,并没有突出培养工程人才这一重点。其二,从学习结果来看,知识、技能和态度之间是分离关系,没有体现工程实践的整合能力观。虽然知识要求面较广,但没有与工程实践相联系;技能要求还只是一般本科生所应达到的通用标准,没有体现“工程师”的能力特质;态度要求更是泛泛而谈,不易操作和评价。其三,从课程结构来看,总学分数和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首先,总学分数偏高,这意味着课内学时太多,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可能会遏制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偏少,实践内涵不够丰富。这些现状与工程教育的实践特性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相差甚远。其四,从学习经验和评价来看,教学方法还是以讲授为主,学习经验的设计仅停留在研讨课、双语课等形式层面,远没有触及工程实践的本质。学习评价仍以“考试”或“考察”为主,从现行课程计划中几乎看不出改革与前进的步伐。唯一例外的是C大学提出采取不同的形式、与能力标准相对应进行学习评价,但这只是一个尝试,实施效果要拭目以待。

(二)课程现状隐含的问题及成因

我国工程教育课程偏离工程实践、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不高,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的问题颇多。若从静态的课程设计视角审视问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主要矛盾表现在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目标脱离工业需求。本研究所揭示的我国本科工程教育课程目标呈现趋同化特点,各校之间“相互借鉴”表述空泛,针对性和个性化不强。同时,课程目标还呈现智性化特点,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掌握,忽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断失了工业界需求这一“活水源头”。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当紧紧围绕工程师在企业环境中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没有很好地吸纳工业界对工程师特质的诉求,课程目标的制定过程也没有充分考虑工业界企业雇主的参与,似乎只在学校内部“闭门造车”,脱离工业企业和工程实践的需求。另一方面,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研究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结构存在明显的学科壁垒,仍以学科知识为导向划分课程结构。按照严谨的知识体系划分课程结构的弊端是,在获得知识体系完备性的同时,牺牲了学科交叉的机会,而跨学科思维是工程师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可见,课程结构的分离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分离,两者缺乏必要的联结;二是学科课程之间的分离,各类知识缺乏渗透和有机联系。上述工程教育课程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在探索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路,为何改革从未间断但问题仍很严重?究其根源,笔者认为这与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缺乏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的指导有关。工程教育若不皈依工程本质、面向当代工程实践,如何谈及培养未来的工程师?过度科学化的课程割裂了工程实践的整体特性,而建立在“大工程观”基础上的“整体工程观”是指导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哲学思想。

三、结论与建议

教育课程论文范文8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于教学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才华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作业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主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结合电教媒体和科学的评价方法,让他们在完成创作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或黑板上,予以展示,并结合投影仪等电教媒体的运用,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于教学的影响已经日趋明显。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文学情境,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进行有效的小结所学内容中,让学生随时统摄知识纲目,使学生在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地欢声笑语中结束。

(二)新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小学教学中能否顺利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实施创新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紧扣新课标,创新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启发、引导和学生对各学科各类知识的学习和提高。长期以来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缺少创新理论的指导,只凭着陈旧的教法和教学经验,解决课堂教学的所有问题,一味滔滔不绝地传授知识,而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什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通通抛在九霄云外。在新课改的今天,这种陈旧的框框、模式必须彻底摒弃。为了适应新时代新课改的需要,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全面发展为本”的观念,彻底废除封闭的、机械的、呆板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民主开放的、科学定位的、灵活多样的、师生互动的新模式,要真正回归学生的自主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理解知识,开启智力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十八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十四岁,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十七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二、创新教育在小学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

实际上,我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早已呼唤要开设新课程。在全国各地的教改实验中,出现了学法课、小论文课、科学实验课、创造发明课、科学专题讲座、科学专题讨论会等等。在这一类课程中,突出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自学,使学生学会在社会实践和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系统地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样,就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进行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现在的问题是应该扩大这种教改实验的范围和深度,经过提炼形成新的课程,并最后把这种课程纳入我们的课程体系之中。

(一)在常识教学中,提倡探究学习、培养探索意识和能力

利用常识学科教材特点及内容弹性,开展创造发明教育,分低、中、高段,分别编写开发创造辅导教材和指导纲要。定期举办"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比赛,组织优秀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汇编学生优秀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语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获知识的兴趣和习惯,扩大阅读量,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加强阅读指导,建立扩大阅读量试点班,检测其成效。同时,与常识学科交叉,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指导学生科幻作文的阅读与写作。语文教学注重教学过程,可采用启发研究型,最好是教师先把教材处理一下,变成非常通俗易懂的适合于学生自学的材料,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很容易地自己发现并把握其中的语文现象及其规律,就像看说明书拼装模型一样。或者采用问题教学,将教材转化为一系列问题,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逼其思考,充分内化,大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品教学可针对某些社会现象,让学生广泛搜集材料,通过争论达成共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鉴赏力。而融入劳技教学要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良好习惯,积极鼓励倡导学生自己设计制作。

(二)艺术能发挥儿童的丰富想象力,扩大表现题材,增加表现容量

本世纪60年代,美国的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教授通过对"裂脑人"的实验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每一半球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链和自己的记忆",大脑两半球各有不同的功能优势,"左半球主要用语言进行抽象逻辑思维,主管说话、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言语回忆和时间感觉,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和分析性等机能;右半球主要用表象进行形象思维,主管知觉、复杂知觉模型再认、识别几何图形、直觉、想象、理解隐喻、感知音乐旋律、节奏、舞蹈以及态度、情感和意志,具有非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功能。"这一发现导致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右脑革命"。日本医科大学教授品川嘉也指出:"人们思考问题时,首先要利用形象,动员右脑,为了整理、表达思考和结果,才使用左脑分管的逻辑和语言。左脑进行的是熟练性思维,右脑进行的主要是创造性思维。差生是左脑教育的产物,天才科学家都是右脑型的人。"而艺术教育是开发学生右脑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将艺术教育融入其中,运用艺术的魅力去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学生开启心灵的大门。采用愉快教学、以趣激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充满美感的气氛,是学生审美创造力充分发挥的环境条件。把愉快的气氛融入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发挥,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求知、求趣、求参与、求新等心理特点,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产生愉悦的情绪,以此来启动学生内在的活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的教学结果和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要保护学生的学习激情。没有评价就无法客观、公证的判断课标是否达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评价核心放在建议性的指导学生,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等能力上,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