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级论文范例

建筑中级论文

建筑中级论文范文1

近年来,本人在高校建筑学专业高年级教研组承担着住宅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以及居住设计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与教授的磨合,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值得改进的空间。无论是教者,还是学者,都认为大四上学期是个“多事之秋”。一方面学习内容信息量巨大,往往老师觉得上课时间不够讲,学生则叫苦前“识”已忘,后“识”难明。而传统教学模式———周而复始的师徒学艺式的图纸交流,在空间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缺少生动活泼的创新和突破。从传统课程设置来看,居住建筑设计、小区规划和施工图设计内容各自为政,缺乏有机联系。早先在小区规划之后的施工图环节往往允许学生自选规模合适的民用建筑,而今网络资源丰富,出现了个别故意的“张冠李戴”现象。如果设计教学仍然只满足于五年、十年不变的基本教学要求,则会被时代远远抛在后面。如果能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融入到设计要求中,则一方面督促教师不断自主的学习和掌握新理念,一方面能提供激发学生创新和主动学习的契机。

2教学改革

目前,全国不少建筑院校已经从相关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适应自身特点的成果。例如东南大学建立了教授工作室制度,在四年级设置了住区设计、城市设计、大型公建、学科交叉等四类课题;中国矿业大学则将住宅设计原理和居住区设计原理整合成“个人与家庭”“邻里与小区”“住宅单体建筑与居住环境”三个阶段进行讲授。南京工业大学则在教学的环环相扣上下足了功夫,授课方式也采用了多种手段相结合。这些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和借鉴。针对前述问题,我们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整合、更新授课内容及进度安排为手段,对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试改。

1)化零为整的课程整合。

具体方案是将居住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城市及住区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以及施工图设计纳入到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大范畴内。作为理论先修课程,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是核心设计环节;施工图则作为实践加强环节。这些课程课时总量巨大,可以在理论课结束后在假期布置过渡性的任务,以设问的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习或假期调研等方式实现下一阶段的知识衔接。在住宅设计和小区规划设计阶段,传统教学曾采用将住宅户型作为开端以作为学生从单体设计到群体空间规划的转换,但有悖于小区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为使学生更早适应社会的实践需求,同时形成整体的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理念,设计教学环节从小区开始,由城市肌理和周边环境关系入手,从住宅楼到住宅户型设计,最后根据户型设计调整方案,完成住宅小区整体的设计任务。

2)化整为零的分段分层次授课教学。

由于知识点繁多,在住区规划设计和住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一次大课讲完所有内容的教学方式,将课程细分为相互连贯的若干个阶段:居住区规划集中授课—社会调研与案例构思汇报—技术指标与规范解读等专题多点展开—住宅设计集中授课—住宅精细化、可持续性等专题多点分次展开—住宅施工图集中授课—设计流程、规范解读等多点分次展开。如此分阶段分层次授课,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和进度安排、目标和要求,便于学生吸收理解知识点。

3)点线面结合展开比较式教学。

“点”是指一对一的单独辅导,“线”是指对三五个有相同问题的学生进行随机评讲,“面”则是指阶段性全组或全班集中授课。传统设计教学以点式辅导为绝对主导,单一的教学方式,使缺乏主动交流意识的学生相互之间“互不干涉”,等到最后评图阶段往往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尝试将评图贯穿教学始终,在任何必要的时候(比如点对点教学时发现某个问题在三个以上同学方案中都出现过),可立即将相关同学召集起来,将作业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可以在阶段性成果展示的时候,以集体观摩的方式让学生相互比较,自行找出彼此的优劣。我们发现,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方案陈述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

4)对新知识进行专题研讨的开放式教学。

学习应基于有指导的发现,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住宅产业在近些年发生极大的变化,新技术和新需求层出不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知识的更新。笔者在教学任务书和授课过程中,试加入一些迎合当前发展需求的专题:“住宅精细化设计”和“老年住宅”以及以日本集合住宅为代表的住区可持续性探索等,主要推荐相关书籍和案例供学生课下研究。在指导过程中结合每个同学的具体兴趣点和知识吸收程度,对相关疑问进行解答,并通过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同学深入思考,贯彻理念。笔者发现学生在这一开放性环节常常能找到极强的代入感,他们从身边的家人或者居住环境着眼,找到了本次设计的切入点和闪光点。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强化施工图等实践环节的训练。

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反馈,就业者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先接触的往往是施工图,好的施工图基础会使其工作立即上手从而脱颖而出。传统课程中常常将施工图时间压缩至4周甚至放在暑期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改革后施工图的分量增加,由原有4周变为8周,就是为了通过重点强化训练使学生真正熟练掌握施工图设计和绘制技巧。除上文所提常规“点、线、面”授课方式外,还请来结构老师就住宅剪力墙布置进行专门授课和课外一对一的辅导,并且邀请设计院资深高级工程师开展施工图讲座,将住宅楼施工图的制图规范、结构布置、设备要求、楼电梯以及地下室等等难点细致拆开解读,最后就施工图CAD线型、比例等文本要求进行详细示范,并试点性辅导Revit进行绘图,以便更快和社会接轨。

3结语

建筑中级论文范文2

(一)公有制建筑经济的作用

公有制建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地位,对高质量完成建筑任务、加大社会劳动力再就业岗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增加创造经济效益能力,使公有制经济获得更多经济利润与发展空间,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收入水平,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高效的发展平台。同时加强公有制建筑经济的发展力度对于私有制建筑经济也有较强的促进和提升作用。

(二)私营建筑经济的作用

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建筑行业市场在长期不断发展与深化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加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对提升竞争实力具有积极意义。私营建筑经济不仅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经济市场的有效管理,还可以规范社会主义建筑市场发展秩序,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口自身素质,加速农村人口合理转移,有效地解决了国家人口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私营建筑经济对公有制建筑经济的改革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我国公有制建筑经济共同发展、相辅相成。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仍然是公有制建筑经济为主体,公有制建筑经济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私营建筑行业在市场经济上的激烈竞争,使得私营建筑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有制建筑经济的一系列不正当市场操作行为,强化了建筑行业的市场经营管理制度。

二、我国建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国有建筑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一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层损公肥私行为严重,阻碍了建筑经济的发展。一些国有建筑企业高层管理者以经济改制为名义,对国有资产进行重组,将新成立的建筑公司的管控权移交给自己或亲属,将利益丰厚的建筑项目交给重组后的新公司来完成,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将多数利益分配给自己或亲属,严重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浪费,使国有资产变成私有资产。一些国有建筑企业的项目领导者不顾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经营现象混乱,大肆贪污,牟取私利。

(二)私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私营建筑经济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缺乏有利的法制环境和经营规模小。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经济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私营建筑企业经常受到建筑相关管理部门乱收费、乱罚款等处罚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规模不大,经营形式单一,分布零散,缺乏抵御风险的实力,加上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处于发展低迷状态,建筑项目所需资金数额庞大,使得私营建筑企业融资渠道缩小,融资能力相对较弱,追求短期利益,不考虑企业长期发展规划。

(三)建筑经济管理理念薄弱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企业管理者缺乏积极的经济管理意识,管理理念相对比较落后,对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缺乏一定的预见性,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通常是在出现了问题之后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些管理者在建筑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目光比较短浅,仅对现阶段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没有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与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经济管理,缺乏动态管理意识。缺乏全面性成本管理观念,管理者只对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工资进行成本管理,对因工程质量问题返工、设计发生变化而造成的隐性成本缺乏系统全面的管理。没有建立高素质的建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缺乏专业管理知识、自我学习意识,自身的责任心不强,一旦出现了问题,企业管理者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现有的建筑经济企业管理者人才队伍还无法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建筑经济管理水平相对比较滞后。

(四)技术水平落后,市场开拓能力较差

我国建筑行业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一些建筑企业缺乏专业的建筑设备和技术手段,自动化水平较低。建筑企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发展规模,将更多的资金成本浪费在人力成本上,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不重视高技术人才的积累和培养,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不利于建筑市场的开拓,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有待提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与国际同行业的竞争能力较弱,在对外发展的过程中问题重重,面对严峻挑战的竞争形势应对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地与全球化建筑行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相融合。

三、加强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一)深化国有建筑企业改革

我国应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将产权制度作为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改革的重点,积极探索公有制多元化有效实现形式,把握改革指导思想,推动国有建筑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形式,大力发展国有、集体、个人等多种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形式。明确国有企业产权,不断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改革经验,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组建股份制合作制经济,对国有小型建筑企业进行合作、兼并、股份制等形式,将小企业转变为大企业,不断壮大发展规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建筑企业实力。加强对国有建筑经济的监管力度,通过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形式,有效提高工程质量,落实相关建筑经济发展政策,防范国有企业管理者滥用职权的行为,促使国有建筑企业健康发展,为我国私营建筑经济提供一个有效的发展空间,增强我国国民整体经济发展力量。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私营建筑经济的转变认识,正确处理好我国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要深刻了解到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之间并非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的关系。加强法制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保护私营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为私营建筑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全面的指导服务,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市场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水平。鼓励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规模逐渐向公司化、集团化模式发展,提高经济实力,促使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状况更为稳定、持续。

(三)加强建筑经济管理理念建设

对建筑经济管理要具有前瞻性的意识,采取有效、合理的建筑成本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对将要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及时采取风险预防措施,减少由于风险防范应急预案不足带来的经济损失。定期对建筑工程的初始投建、施工、竣工收尾等全过程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将经济成本的预算管理观念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中,确保经济管理真正落实到工程项目的动态发展中。加强建筑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优化资源配置水平,把建筑成本控制到最低点。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

我国建筑企业应加强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制度,定期对经济管理人才进行理论知识培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实践管理能力。经常组织参与建筑经济发展讲座活动,与其他企业相互沟通、讨论、学习,借用互联网系统,广泛搜集信息,及时跟踪、掌握我国政府经济政策动态和国内外建筑行业的市场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根据建筑行业经济变化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吸引就有新技术、新材料的国际企业合作,积极发展国际市场,提高建筑技术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不断推动建筑行业走向规模化、国际化,提升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占有率。

(五)积极发展国际建筑经济市场

我国国内建筑经济行业应积极发展国际市场,调整企业战略结构,扩宽经营渠道,通过工程、贸易、劳务等与境外建筑企业相结合的经营发展模式,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规模、资金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国内建筑企业还可以与我国其他行业强强联合,走向全国,利用国内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吸引国际企业合作。或者与国际具备先进科学技术、新型材料的知名建筑承包商共同合作,增加相关科技投入量,共同发展国际经济市场,有效的应对市场经济变化莫测的发展趋势,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实力。

四、总结

建筑中级论文范文3

1.1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

绿色建筑在中国是一个新型概念。早在十九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之际,工业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和进步的同时,也为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们逐渐在享受工业革命的狂欢中冷静下来,开始思索生活的意义和真谛。伴随着人本主义的理性回归,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活质量,热衷于环境保护,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雏形。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绿色建筑开始从模糊到清晰,从感性到理性,最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该理念倡导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内,尽可能减少其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和破坏,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如:节约能源、节约水电、节约物料等,到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持有该观点的理论家认为,绿色建筑设计旨在为居民打造一个生态、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说,虽然绿色建筑尽最大可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是,它并不能影响人们对居住舒适度的追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1.2绿色建筑的设计准则

按照绿色建筑学家所倡导的理念,绿色建筑希望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因此,实践中,其设计准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约资源;2.遵循气候条件;3.以人为本;4.系统的规划理念;5.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率;6.充分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场地条件。具体来说,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当以当地场地条件与整体设计结合起来,建筑物要适合当地条件的自然法则,根据气候、地质、水文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当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型材料的使用也能够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要求。

2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2.1项目选址

民用高层建筑一定要以居民生活质量和舒适度为选址第一要旨,既不要紧邻大道和城市中心区域,也不能选址在杳无人烟的偏僻山区。在选择过程中,要对备选地的气候、地质等条件进行仔细调研,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和有利条件,对施工设计进行充分论证和分析,进而规划居民的朝向及规格。

2.2建筑节能

我国人口的爆发式增长使得民用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受人们重视。通常情况下,人们比较喜欢居住在20米以下的建筑物中,但是由于当前用地紧张及经济核算指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高层民用建筑物都已经超过20米。但是,人类对高考环境会普遍产生畏惧和不适应,因此必须设计一个平衡、舒适的高空居住环境。当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普遍做法是,提高公共区域的绿化率,增加环保节能材料的使用等都能破解这个难题。

1)建筑物要尽量多个角度向阳。

很多居民选择住宅的第一个要求时就向阳。在现代节能科技中,通常采用追逐阳光的办法来实现居民的这一要求。高层民用住宅具有非常鲜明的高低差异,同时又有非常丰富和可供选择的户型格局,使得各个房间的日照时间具有很大差异。设计者为了尽可能满足环保节能的要求,同时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光照时间,在工程设计时,要控制好每个楼的楼间距,设计更多的南北通透型房子,确保单个住宅都有规定的光照时间,满足居民采光需求。

2)要善于利于自然风。

建筑节能设计中充分利用风能来满足居民对冬暖夏凉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然风,通过合理的规划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根据当地的风向,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对夏季自然风的阻挡,避免冬季有过多的风吹向建筑。在建筑内部形成过堂风,使得住宅内的空气流动顺畅。通过对自然风的有效利用,尽量减少使用空调和地暖等能源,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3)学会利用保温层。

随着外墙保温技术以及屋面保温技术的发展,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在建筑物的外墙、屋面、墙、梁、柱等部位采取保温技术,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4)科学设计阳台。

目前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中,广泛采用挑出式阳台设计,这种设计在提高建筑面积的同时,还可以为高层住宅形成遮阳区,不仅起到了节能的作用,同时起到了平衡建筑内部的生态系统的作用。第五,使用节能窗户。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提高,建筑所受到的风力、气压也在不断地增长。对窗户的隔声、防风、抗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安装合适的节能窗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光污染。第六,善于利用水资源。在进行高层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时,根据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设计规划出合理的给排水系统,充分利用水的流向和回收。对雨水和中水进行回收利用,通过对雨水的收集、节流、储存、处理进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实现建筑设计的节能、生态、绿色发展。

3经典绿色建筑设计赏析———纽约Narbiry大厦

纽约Narbiry大厦是美国民用绿色建筑设计的经典案例,它在距离主城区约5公里的地方,设计160层,近一千米高,是一个新型摩天楼设计。Narbiry大厦是一个城市综合体概念,其中建有酒店、公寓、室内娱乐、餐饮、艺术中心、大型shoppingmall等。该建筑的设计师以绿色环保为设计理念,将整个建筑建造成为具有环保作用作用的复合型建筑,因此也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褒奖。从该大厦的整体结构来看,大厦以自然、生态为设计基本理念,为大厦设计各种环保节能型硬件设施。例如,在大厦的能源来源途径中,几乎一半是风能,在绿色屋顶、室内温度、水质转化等方面都采用了节能环保材料。同时,还采用了节能环保技术,降低碳排放和绿色隔离系统。纽约Narbiry大厦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论证了各种生态技术在其中的使用,大胆采用具有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材料,推动了国际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

4结语

建筑中级论文范文4

1.1医院智能化系统特点分析

病房大楼建筑功能繁复,智能化设计包括建筑学、护理卫生学、临床医学、工程设计学,再加上医学医疗发展迅猛,同各种现代的高新技术互相补充和结合,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医技病房大楼的建筑功能平面布局的设计。病房大楼的设计是需要多学科进行综合考虑。平面设计将功能联系紧密的房间集中,综合布线,能集中的管线共沟,各网络系统协同工作,使得建筑平面集约化。病房楼中各种医疗设备繁杂,人流物流交叉大,病房楼各种设施很多,如“供配电、给排水、通风空调、消防火警、电话电梯”等,是同病房建筑同步设计、建筑中的医疗设备,如“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压缩空气、麻醉气体的供应及回收、中心对讲、中心监视、示范教学以及层流病房、洁净手术部、医疗信息处理网络”等系统,都是病房楼所专属的。病房医疗设备,如“监护设备、急救设备、小型治疗设备和检查设备”品种多,数量大,新设备不断推陈出新。

1.2医院智能化建设目标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病房楼的设计根据病房楼的使用功能特点与工艺流程,特点为“一个中心,三个密集”,以医患病人为中心,物流,人流,信息流集聚,与以前的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可节能15%~30%,智能化医院更多的强调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在医院设计的要求中,要实现智能化建筑、医疗先进化、设计人性化、病房公寓化、环境园林化其重心是建筑集约智能化,没有智能化的设计,就难以实现医疗先进化和病房公寓化。

2医技病房大楼智能化建设内容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具有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即“楼宇自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电视系统及安保自动化系统”等四个系统。病房大楼设有信息化控制机房,消防控制室等,智能化医院采用了空调系统、集中采暖系统和病房以及家庭化设计,病房内具有带洗涤设备的独立卫生间和电话、广播、电视设备,医院大楼内部可实现自动控制的温度、湿度及新风量,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舒适、通信现代化的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效率;还能为患者提供一个有序、优良的就医环境,也可体现现代化医院要求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病房大楼含HIS管理功能,包括门诊管理,电子处方,住院管理,病区管理,药品管理,经济核算,院长查询等系统管理模块。

2.1医技病房大楼管理信息模块

现代医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首先是建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满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需要。两条信息线贯穿系统内部的框架:第一,病人信息线;第二,费用信息线,以此为总体框架来构造和组织整个系统。全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完成了国有信息的全过程捕捉和动态管理,从而做到便捷患者的门诊医疗过程,优化患者就医环境,改变目前患者排队多、等待时间长、医患秩序严重混乱的局面。设备管理系统(BAS),病房大楼的医疗设备包括:1)中心供氧,本设计采用液氧气化系统,应进行系统中各种设备的布局设计,传输管道的安装设计。2)中心吸引,系统由负压吸引站,管道,吸引终端组成。3)压缩空气,病房用于呼吸机的驱动气源。4)笑气供应回收:手术过程的麻醉气体。5)洁净手术部:洁净手术室采用过滤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过滤,以达到除菌效果。手术室的湿度,温度,进风量,空气余压,洁净度需要监视控制。6)层流病房:用于血液病科白血病的治疗病房,空气洁净度达到100级要求。7)多媒体示教中心:病房大楼集医疗门诊、教学探讨和科学研究于一体,医疗手术的观摩和指导是不可或缺的。手术过程通过手术室的摄像机传送到示教室供学生学习,家属和医护人员通过手术过程记录下来作为存档以备参考。8)能耗计量系统:病房楼各护理单元电量,水量,医用气体,空调热能实现量化管理。9)中心对讲:手术网络配有独立的机柜及交换机,手术室常规在吊塔设置6类数据点,数据终端布置在病房大楼的手术室的墙上,每间手术室设置电话点或者呼叫对讲分机,实现了手术室与护士站的随时联系和双向通话。

2.2医技病房大楼设备集成管理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楼的设备分为两大类:建筑医疗设备和普通楼宇设备。系统的设置应符合适用性强,维修方便的要求,设备投入运营后,能保证不间断开通,具“手动”和“自动”双重功能,实现分散监视和集中控制原则,既要防止系统、设备之间过于依靠而缺乏处理的灵活性,又要避免大量工程的资金投入。

3医技病房大楼设计要点

3.1医技病房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所有其他系统的承载平台是综合布线系统,因此在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时采取审慎的态度,设计包括电视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系统分为医疗设备专网,医院信息管理内网,病房网,不同网络大楼的布线系统作为病房楼内的语言、数据、通信等系统的传媒。鉴于现代化病房楼环境对网络通讯(CNS)、自动化办公(OA)等系统的传输的需求,在布线方面要求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及综合性,并且要求易扩容、应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方便维护和管理。

3.2高速稳定的网络平台是智能化系统所必需的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大楼信息网络平台特点分析对于大中型综合性医院建设投入大、影响面广,网络方案的设计显得非常有必要。网络平台需求利用目前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和设备,架设一个“功能齐全,接口丰富,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网络基础平台。“利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实现网络系统千兆做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既具备稳定的性能,又具备良好的升级能力,从而全方位支持用户的信息处理与交换的传输、操作和策略服务”;网络安全需求,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基于网络的应用日渐增多,网络用户的增多,网络病毒的泛滥,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系统建设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技术,如VLAN,QOS,防病毒体系等,对办公网和互联网进行控制,使网络之间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不能互相访问,保证系统内部的安全。

4智能化意义

建筑中级论文范文5

多中心理论是城市规划中的基本理论与科学方法,该理论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来进行相关的中心建设;而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依旧可以根据相关的理论来进行。此种理论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中主要表现为如下四方面:

(1)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具体的后续建筑应用功能进行系统的明确,并根据不同的内部空间的应用规划来进行具体的空间设计。

(2)不同功能区域空间的规划中应该有显著的空间区分标志,以方便后续的中心形成。

(3)为了保障多功能中心概念以及空间规划的形成,在同等功能或者类似功能的空间分布方面应该有一定的集约效应,即同种功能的内部空间进行有效的集合。此种思想的传递不仅能够增加相同功能的区位划分,更能够通过强大的功能规划来达到中心构建的目的。

(4)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多中心建设能够更好的引导客户进行后续的室内装修,同时在同等面积的前提下使得建筑的功能效率更高,也为客户带来更好的室内体验。进而增加建筑的销售业绩与客户满意度。从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多中心理论的基本要求与具体表现来看,其主要是通过对功能的划分与集中来达到相关的效果的;在这种理论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在不同的功能中确定主体的建筑中心,这是多中心理论应用的核心;同时,还应该保障不同中心的平等与共同建设原则。这是多中心理论应用的核心方法。此外,多中心的应用还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在建筑空间的联合方面做到合理布局与过渡,进而避免多中心带来的重复建设与使用效率降低等问题。

2多中心理论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多中心理论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来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商业建筑、办公建筑以及住宅建筑等三种类型。多中心理论的应用从如下几个具体方面进行表现:

(1)商用建筑。为了划分商业建筑与办公建筑的区别,本文将商用建筑定义为直接经营即直面客户的经用商业建筑(如餐厅、室内游乐场、培训机构等)。此类建筑的室内空间主要是针对客户体验而构建的室内空间布局,因此在多空间的布局与功能分布方面主要分为对外面积以及对内面积两个方面,其中对外面积的功能承载要求更高;在室内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从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建筑的柱体,在保障了必要的建筑安全合规性的基础上对建筑内部的空间进行合理分布。同时,由于对外面积的功能重要性,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室内空间中具有同等功能或者类似功能的空间进行合理的整合,如接待部分与客户服务部分,在具体的空间设计方面可以采用一体化设计思想来进行。而在具体的室内装饰设计过程中也应该采用同等规模、风格与规模的室内装饰来进行实现。

(2)办公用建筑。办公建筑与商业建筑有所不同,其功能划分以对内面积为主要,在此类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以对内的员工体验为主。因此,在建筑的功能中心的划分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多样性选择,如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办公用建筑的室内空间应该包含了办公功能、娱乐功能、生活功能以及服务功能等多个层面。其中办公层面与服务功能层面应该整合成为一个中心,在具体的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则主要表现为带空间带动小空间的方式来进行。另一方面,娱乐功能与生活功能空间应该成为另一个中心,这样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能够使得建筑功能更为明确,同时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

(3)住宅建筑。住宅建筑内部的功能相对单一,目前多以客厅为功能中心,即重视日常生活的客户体验。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其他功能的空间进行有效的区隔。如将住宅建筑内部的空间进行细分,形成以书房、卧室为中心的综合办公区;以客厅、阳台等为核心的室内休闲空间、客厅与厨房为中心的生活保障区域等。这样的建筑设计空间思想能够提高室内的相对面积,进而使得相同面积下的功能承载更为全面。

3多中心理论应用的注意事项

上文讨论了多中心理论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而在其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多中心的构建过程中应该以功能的划分为基础,并在基础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合,如办公区域与服务区域的空间联合;或者生活保障区域与娱乐区域的空间联合等。

(2)多中心建筑结构空间的建设并不是单纯的将室内空间进行细分,而是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引入功能建设理论,对后续的室内设计进行有效的规划与指导,进而避免室内面积损失与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的出现。

(3)在实际的多中心构建过程中,不同的空间可以采用不同的空间实现方式来进行。具体的方法选择根据实际的建筑设计要求来进行。但是,在不同的中心空间布局层面应该以功能实现为核心思想进行指导设计。

4总结

建筑中级论文范文6

1.1建筑工程监理对施工技术的促进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工程监理人员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则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如果监理人员发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采用的施工技术并不符合相关规范,就需要对施工人员采用的施工技术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显示,该项施工技术不合理,无法满足建筑施工需求,就需要立刻停止该项施工技术的使用,并及时引入规范、正规、科学的施工技术,从而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保障,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定。由此可见,通过工程监理,能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将改善后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延续下去,从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提高。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们更加中注重效益、质量、效率之间的相互协调,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途径,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特别注重的事情。但是对当前的建筑施工队伍而言,很多施工人员还是民工,其文化水平比较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与相关资质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工程监理人员需要加大对施工水平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醒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知识培训,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全面掌握和熟悉施工技术的要点。工程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建议,能极大的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

1.2施工技术对工程监理工作的促进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人员发现施工人员实际采用的施工所用技术和相关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是比较常见的,这时监理人员要认真对施工人员采用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如果这种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建设造成影响,就需要及时纠正,如果施工人员采用的施工技术并不会影响建筑工程的建设,反而会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效率,监理人员就要推广这种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很有可能遇到相关标准上没有规定的技术,这些技术虽然在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没有遇到,但这些新技术不仅不会阻碍工程的顺利进行,反而会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促进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的结合发展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会特别注意工程的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深层次的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新建材应用在建筑施工中,这对施工技术提高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监理为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需要不断改善监督模式,更新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和日新月异的施工技术相适应。由此可见,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之间需要结合发展,共同进步。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之间的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从工程的效率上入手

工程监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工程超期的现象,由于建筑工程存在时效性,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单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部门发现阻碍工期的施工技术后,要及时协助施工单位改良施工技术,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2严格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味追求速度,难免导致工程质量有所欠缺,如果回头返工,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还往往将工期拖得更长。所以,工程监理要时刻监控工程的质量,就要对施工技术加强监管,避免建筑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工程监理工作是不是有效执行,水平如何,项目的技术是否达标,都可以在工程质量上集中体现出来。所以,工程施工单位一定要积极配合监理部门的监管,而监理部门要认真严格地对施工技术进行监管。如果经常关注施工质量,使每一步都没有后顾之忧,那么整个工程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保障。

2.3提高人员素质

我国的施工技术和监理工作较西方仍旧比较落后,首先是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其次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而监理工作并不仅仅是管理好现场施工,而是和施工技术存在互相促进的联系。所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水平,可以有效促进施工技术的发展,从而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单位应当组织施工人员上岗前的集体培训,而监理单位要定期组织学习,了解新产生的材料和技术。对于资质不足的人员,坚决不能放在重要岗位上,并且要对人员的工作状态加以留心,不能为了省钱省时而滥竽充数。

3结语

建筑中级论文范文7

(1)人员多、情况复杂:通常,商业建筑都是人流集中的场所,人流量巨大而且人员情况比较复杂。

(2)建筑面积大:通常,这类建筑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体建筑面积都非常的大。一般单层面积为上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几十万平方米以上。

(3)可燃货物集中,种类复杂。大型商业建筑都是各种商品交易的场所,特别是一些经营批发的大型商业建筑,商品数量和种类都很多,情况复杂。

(4)大型商场的构架不利于消防疏散和逃生。货架林立,导致容易迷路和疏散路长显著增长;商场严格规定的进出线路也给疏散和逃生带来不便。

2火灾对地下建筑的危害表现

相比地面而言,地下建筑工程火灾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烟量巨大。地下建筑工程由于没有设置窗户,也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因此火灾产生后,建筑物中的烟就无法扩散出去。再加上有些建筑物质材料在燃烧后还会产生有毒气体,这对正在施工的人员以及救火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国家医疗带了负担。

(2)泄爆能力差。地下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如果爆炸事故发生,这样的环境就不能及时泄爆,反而加强了爆炸的威力,进而就会导致火灾的危害更大。

(3)产生的温度高。地下建筑产生火灾后,热量散发速度慢,这样地下空间的温度就会加速升高。经研究,地面上的建筑物的轰然现象要远远低于地下建筑物,而且有的有毒气体的排放困难,产生化学反应也会导致地下建筑空间的温度急速上升。

(4)人员的疏散困难。由于地下建筑封闭性的特点,照明也是完全依靠人工,因此,如果火灾产生,那么地下人工照明的电路就容易被烧毁,导致地下空间的黑暗,这给救火人员对人员的施救和疏散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加大了火灾造成的损失。

(5)营救困难。

开展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工作时有很多难题,例如火灾的具体情况难以探测、通讯中断等,这些因素给整个地下火灾的扑救工作造成了巨大阻力。因此,加强对地下建筑工程火灾的特点的研究,对于建筑人员和救火工作人员了解其原理有重要意义。

3地下建筑设计中防火设计的重要性及其设计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建筑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建筑物有更高的质量。城市建设中地下建筑工程是建筑企业的首要选择,然而,火灾对地下建筑工程却时刻存在着安全威胁。总而言之,地下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问题是地下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在地下室防火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下列具体要求

3.1耐火等级、室内装修和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1)地下建筑的耐火等级要达到一级,越高越好,地面去地下的出入口处也应该在二级或以上。这是因为地下建筑封闭性的特点,如果耐火等级低于一级的话地下建筑就承载不了火灾带来的压力。

(2)装修时应注意的是,对于逃生通道、安全通道、楼梯扶手、放烟楼梯间以及墙面都不能使用易燃材料。要根据以往地下火灾的经验,在地下建筑的人多的场所,更要避免使用塑料制品等用作装修的材料,也尽量不要使用塑料壁纸,因为这些塑料制品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以及有害物质。

3.2通风、空调防火的设计要求

(1)通风、空调防火应该进行分区设计,风管应采用金属材料,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燃烧困难的材料。

(2)地下建筑设备和风管等的保温材料、过滤材料及其粘结剂等也要使用非燃烧材料,没有条件的也应尽量使用燃烧困难的材料制作。

3.3电气防火的设计要求

(1)消防电源的设计。地下建筑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电,尤其是消防方面。地下建筑的消防水泵、防烟及排烟设备、火灾自动报警器、安全通道的指示标志、电动防火门等都需要电。因此,地下建筑必须保证充足的电量供应。如采用蓄电池用于紧急备用时,也要保证其连续供电的时间够长,不能少于半个小时,还有必要准备一台或几台柴油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

(2)用电设施。地下建筑应设置干式电力变压器。在专用房间里设置容量有560kVA的电力变压器,防火设施的配线应该使用材料较好的产品,还要能够防潮湿、防腐蚀。使用的蓄电池也要是封闭性的;柴油发电机应注意柴油的封闭,远离火源;消防设施的控制箱等也应该标明使用方法。

(3)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设置。使用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如大型商场、学校、医院;大型计算机房、电力变压器房、物品设备储存库房,以及人流较大而又容易发生火灾的区域,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备。

3.4安全有序疏散

(1)要地下建筑的设计时对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入口应设计足够,通常情况下每个分区不少于两个,而其中有一个比较方便的应该直接通往地面。

(2)对竣工以后会用于电影院、大型商场、溜冰场、体育馆等的建筑物的防火区,应设计更多的安全出口,通常不少于两个。

(3)投入使用后面积较小的,以及平常没有多少人停留的区域,至少应该设置一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4)为了有效避免在紧急疏散过程中导致人员太拥挤以及被浓烟困住,地下建筑防火分区应在不同方向分散设置安全出口。

(5)直通地面的楼梯间、门等的宽度应尽量够宽,最小不要小于1.5米。电影院、大型商场、溜冰场、体育馆等人流较密集等场所直通地面的门、楼梯间的宽度最少应在1.5米。

(6)在建成后使用层数在三层以及三层楼以上的楼层与室外的地面的高度超过10米的应该设置防烟楼梯间,例如使用面积较大的溜冰场、电影院、大型商场等。

4结语

建筑中级论文范文8

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物质量密切相关,人们对建筑的更高要求中,建筑物质量无疑是第一要点。在这些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下,促成了建筑施工技术融入科技得到提高和受到企业重视的大趋势,这对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无疑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高效和高质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提高建筑项目的施工速度,保证工期。所以,当前的企业在提高施工技术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先进经验,从而提高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提高施工效率,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现阶段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材料无疑是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保障整体建筑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设计施工中,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往往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最大影响因素,这是由于部分企业为了节省建材购买成本,以牺牲建筑工程质量为代价,购买价格低、质量差的建材;还有的是由于对施工要求掌握不全面,在购进建材时,没能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材料的购买。另外,由于对购进材料存仓和管理的不到位,导致材料损坏,从而对建筑质量造成影响。缺乏对建筑施工全过程的监督。有效的监督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中,往往由于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设备不足或者监督人员的不作为导致施工过程的监督缺乏,从而影响整个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和施工质量。建筑施工时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意识。在进行施工时,各个施工人员和小组各行其是,盲目施工,缺乏施工组织设计的指挥安排。有的施工单位甚至直接忽视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指挥或者干脆不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自己做主,导致施工现场混乱,工程进度缓慢。而且技术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缺乏,建筑企业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建筑施工安全培训与教育,相应的安全设备没有购进,这些都导致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常发。部分建筑企业缺乏相应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和机制,没有相应的负责和管理人员,依然采取过去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模式和制度,对施工技术运用的各个环节的分配和划分责任工作做得不到位,直接导致施工现场各行其是的混乱场面,从而产生较多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混乱与缺乏,施工人员和部门之间权责不明,相互推诿责任,而且会造成施工人员的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部分人员被闲置,甚至可能导致工程项目质量的下降和工期的耽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更新不及时,且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更新发展速度迅猛,新的工艺和工序不断涌现。相关建筑行业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制定和更新行业规范和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的更新和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差异巨大。有的技术管理人员上岗时间短,参与项目少,缺乏实践经验。

3提高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水平的具体举措

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审核,要对图纸内容如建筑施工时使用的机械型号、对环境造成的代价、建筑内外的装饰要求和结构布置等细致内容,仔细分析其可行性和科学性。在充分了解设计方案后,再进行审核工作,这样能够保证图纸审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施工图和方案的审核时,将合理科学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现图纸遗漏点或失误数据,必须要进行上报重新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个工程施工源头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控制。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建筑施工质量是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灵魂。因此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对于影响最终工程质量的所有环节都要严格管理。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为准绳。严格控制建筑原材料的进场质量。组织专业的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团队,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到人,职责分明,严抓质量。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程进度的管理。严格按照既定完成时间安排工程进度。定期核实施工进度和施工水平。随时密切关注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设备运行情况,保证材料供应和设备运转。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进度延迟、原材料供应不足等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确保工程按进度进行。相关技术负责人必须能准确及时地解决可能出现的施工技术问题。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首先,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加强安全监督工作,以更加严格的监督工作来规范施工安全管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备的安全监督制度和法律法规,并真真正正地执行;其次,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建立,可以设立专门的安全知识培训机构,提高其安全施工知识;最后,要购进先进安全管理设备,从硬件上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将责任分配到各个部门甚至相关人员,定时巡查和抽查,监督管理人员要做好现场记录和经验总结,争取将管理工作明确化、科学化。而且,要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和施工监督制度,以此提高技术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避免施工上管理混乱的现象。建筑行业应该把培训施工技术人员作为一项定向的、必要的工作来开展,以便提升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战水平。一方面,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聘请专业素养高的教授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从而达到提升整支队伍管理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提高应聘者的准入门槛,严格要求应聘者的个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笔者相信,从以上两个方面严格把关,一定会提高建筑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最终使施工和管理质量得到保障。施工企业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既要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另外,还需要将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入到人员培训的课程中,这样让他们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被信息化时代所淘汰。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