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鉴赏论文范例

建筑鉴赏论文

建筑鉴赏论文范文1

瑞士表现主义画家、设计师、作家、理论家、教育家约翰•伊顿曾经对色彩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色彩是一种力量,无论我们对他觉察与否。色彩效果不仅停留在视觉上而且应该在心理上得到理解与体会。”色彩对于人体的反应也存在着生理效应与心理效应两种形式,任何色彩(包括无色的黑、白、灰)都对人的心理感官产生一个直接的反应并反映到身体之上。比如人们看到红色会在内心得到热情、奔放的感觉并在身体上产生热的感觉。

1.1色彩的生理效应

色彩通过视觉的刺激会在人的人身体上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不合理的搭配会导致人的视觉疲劳而加重精神负担再体现到生理上产生不适的感觉。色彩对人的生理感分为积极与疲劳两种感觉。一般而言暖色系的色彩较冷色系更容易让人产生疲劳的感觉,所以办公室等地点一般采用蓝、绿等冷色系为主的主体颜色。主要颜色对于人体产生的积极效应与疲劳效应如下:

1)色彩的积极效应:

橙色会诱发人们的食欲、对于钙质的吸收有提高效果;红色可以增加心跳频率、加强血液循环与肾上腺素的分泌;蓝色具有镇静的效果,处于蓝色的空间内对控制失眠具有良好的效果;紫色对于人的亢奋情绪具有抑制作用,可以维持钾平衡并产生安全感;绿色可以缓解视觉疲劳,对于克制疲劳、恶心、晕厥等反应具有一定的效果;白色具有降低血压、稳定情绪的作用;黑色同样具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失眠。

2)色彩的疲劳效应:

长时间处于橙色环境下会产生过度兴奋的感觉;红色对于接触过多者会产生严重的视觉疲劳导致头晕等疲劳感,对于患有心脏病者尤为严重;蓝色会加重忧郁症、精神衰弱症患者的负面情绪;长时间处于绿色的环境下会降低食欲;紫色同样会降低人的食欲,同时对人的情绪也有加重负面效果的作用;纯白色容易给人空洞紧张的精神疲劳,同样会加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黑色会带给人压抑的感觉,长时间接触容易产生各类疾病。

1.2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给人的生理效应是基于心理效应之上又反映到身体上的,那么在此之前人的视觉在接收到了色彩的刺激后反映到心理上给人的影响就是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给人的心理影响是基于社会制度、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所影响的。例如我国的黄色是封建社会的皇室用色,但是到了现在又有了“色情”的意思,而紫色在西方某些国家带有暧昧的意味,但是我国又有“紫气东来”等成语,这说明紫色在我国文化中具有神圣的意味。但是整体来说一个色相给人心理最直观的感受通过科学的手段检测后得到了一个固定的模式。通常来说色彩给人的心理效应也分为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两种。通常建筑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除了直观的内心反应外还会使人对建筑物产生一定附加的感觉。建筑的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主要有色彩的时间感、轻重感、体积感、冷暖感、膨胀感、软硬感与距离感这七大方面,同时不同的色彩可以赋予建筑材质的感觉,应适当的根据建筑具体使用范围来改变。

2商业建筑色彩设计目的与原则

2.1商业建筑色彩设计目的

商业建筑色彩极大限度的影响了消费者的心情与舒适度,色彩本身就是新词传递的一个媒介,商业建筑的色彩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其美观程度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对商业建筑色彩进行规划设计具有以下几点目的:

1)产品展示。

色彩在商业活动中具有其独特的含义,不同的色彩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感受。例如黑色、白色与金属色的结合可以给消费者带来高科技感。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数码科技产品通常都会推出黑、白与金属色的产品,这是由于其无色相色彩所带来的质感给人的最直观的感受。

2)广告效果。

商业建筑的色彩的目的就是刺激人的购买欲望,同时营造其品牌知名度。一个成功的色彩设计不仅仅可以表现产品的优秀、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更可以因为其成功的色彩搭配而成为其特有的广告效应,通过其建筑色彩无形中做到宣传与推广的作用。

3)功能展示。

商家在进行建筑外观色彩设计的时候一定会参考的就是其建筑物的经营范围,如商场体现其奢华、书店体现其典雅、酒吧体现其另类。这些外观的设计在起到吸引消费者的同时本身就对自身的经营范围做出了良好的规划,而传统工艺的小店更是采用了特有的建筑材质通过质感与色彩的结合来完美的诠释其企业内涵。

2.2商业建筑色彩原则

建筑色彩与城市色彩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对于城市相当于点对于面的关系,点的色彩控制与面的整体格调相统一,而点集合成的面又构成了大面中的一部分,两者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商业建筑的外部色彩设计应在满足城市大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更应考虑到其特有的使用用途,使消费者从外观上一眼就能直观的认出种类,商业建筑的色彩设计也应分为外部色彩与内部色彩两种,但是总体来说商业建筑色彩设计在传统的空间色彩设计上具有其特有的两点原则:

1)功能性原则。

建筑物的色彩要根据具体使用功能来划分颜色,如客流量较大的空间应该使用膨胀色,而相对空旷的空间则用收缩色来装饰,在此设计的前提下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参考,例如酒吧、KTV等娱乐空间因为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也可选择明度角度的收缩色来烘托气氛。

2)可识别性原则。

由于工业与国际开放性的高度发展,建筑物的种类、造型与色彩也更加丰富,这是由于建筑物所在地的具体文化底蕴与建筑材料的综合应用。但是商业建筑有别于其他类型建筑,更应该凸显其独特的商业价值,笔者认为最具有参考价值的为肯德基快餐厅的设计。肯德基作为世界连锁的快餐企业,其对于餐厅的色彩设计具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不论其餐厅是处于门市还是单独的建筑从外观色彩上都可以明确的认出其餐厅,在国内有很多“山寨”的肯德基餐厅,而其模仿的建筑外观色彩是最大程度上引导消费者消费的一种手段,尽管其构成侵权,但可见其色彩设计的成功。

3商业建筑色彩设计依据

商业空间根据其构成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聚集型的商业区与线型商业街。以哈尔滨为例,南岗区省博物馆商业区以博物馆转盘道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商业区域就为聚集型的商业区。聚集型的商业区色彩设计通过对建筑物的外立面装饰以及广告牌等来体现其不同的商业定位,在此基础之上也要考虑与建筑环境固有色的搭配。而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就是典型的线型商业街,整条街两侧皆为商业店铺,综合了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线型的商业街一般都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如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前门大街、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等都属于此类,线型的商业街在色彩设计上更突出其商品的展示,同时更通过沿街的历史建筑与色彩的搭配来表现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是不管是聚集型还是线型的商业建筑区域,商业建筑色彩设计都会参照一定的依据,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1)根据商业建筑的功能来设计建筑色彩。

商业建筑的色彩最终目的就是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所以商业建筑色彩设计要根据商业建筑的功能、经营范围来明确色彩配色,体现出购物、娱乐、餐饮等场所的不同功能。

2)根据商业建筑的空间来设计建筑色彩。

很多商业建筑尤其是商业街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空间布局是无法改变的,这就避免不了会产生空间上的不适感,这就要根据商家具体经营范围来适当的采用扩张或收缩、明亮或阴暗的色彩进行合理控制。

3)根据销售商品来进行设计建筑色彩。

商业建筑的目的是销售商品,其色彩设计的目的也是通过吸引消费者来达到商品的售出,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所售卖商品的种类来合理设计建筑色彩。如黑、白与金属色来提升电子产品的科技感,金色、黄色与紫色来提升首饰的华贵感觉。

4)根据其品牌形象来设计商业建筑色彩。

现今社会高度发达,很多的世界级连锁企业从其经营管理到店面的外观与内部设计上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尤其是品牌的色彩设计与其Logo的结合可以完全的诠释一个品牌的文化内涵。

5)根据消费人群来设计商业建筑色彩。

最后,商品消费的主体依然是人,商品是为人服务的,店面的色彩更应以消费群体作为重要依据。如中年女装采用赭石色、暗红色等暗暖色系与米色、裋褐等中等亮度暖色系相结合,体现出其沉稳感觉。而童装则采用蓝、白、绿等高明度冷色系色彩为背景色,配合高纯度的红、黄、紫、粉等明亮色彩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其购买欲望。

4结语

建筑鉴赏论文范文2

设计理念在城市大型商业建筑最突出的便是外形的设计,体现商业建筑的风格,设计师通过对材料,色彩以及比列,甚至结合光影来设计出个性的建筑风格,结合商业建筑用途凸显不同的商业气氛,创造形象,吸引顾客。如“北京茶馆”、绍兴咸亨酒店,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设计里就渗透着还旧的理念,这样的商业建筑能勾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时间倒流,在这一设计中,建筑造型和细节运用了历史上曾出现过的造型提炼出的抽象或者具象的造型,这种历史符号,旺旺应用于餐饮旅店和博物馆的建设中。

2设计原则

在进行商业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迎合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商业建筑的开建过程中,有效的强化并完善其设计的思路将提高,商业建筑的设计价值,商业建筑的设计关乎到商业建筑未来的发展走向,在经过若干年的总结分析之后,科研设计人员研究出了适合当展的商业建筑设计基本理念。商业建筑及其环境的创造,应“以人为本”做为设计构思的出发点,是否符合消费者消费体验的才是检验商业环境设计的标准。因此,商城应为顾客提供了充分的休憩和交往空间。大部分逛商场的顾客购物的范围比较杂,也比较随意,或完全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希望得到购物、娱乐、休闲等需要为一体的综合体验。商业建筑设计并非消极被动地应付消费者需求,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需求,消费者可以从设计者提供的“可能性”需求中去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商城的内部配套设施完备,环境优雅。设计将植物、水体、小品和多彩的硬质铺地等元素巧妙地与空间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了环境的品质。此外,商城内还设有专为残障人士、儿童以及老人休息和服务的特殊设施。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才能获得更大的商业效益。

3设计手法

3.1耳目一新的外观设计手法

建筑外观设计是一门集美学、建筑学和地理学等于一体的综合学科,综合各种建筑设计的要素体现建筑的外观造型,需要对建筑外观的色彩、肌理和质感等细节进行协调,鉴于现在建筑物所在的地区环境的差异性,所以建筑外观设计要具有可变的弹性空间,建筑设计师本身要利用自身的艺术修养,利用设计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发散性的创造性思维改善外观设计效果,使得建筑外观设计朝着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外观色彩设计的表现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无论哪种设计手法,最终都必须突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感、建筑本身的美感和形式感等。外观设计手法有:①运用当代高科技手法。高科技喜欢丛结构形式、材料工艺、建筑设备等方法入手,用最新的材料,尤其是硬铝或合金材料,以夸张暴露的手法塑造建筑形象成为商人们卖弄财富炫耀实力的标牌。富于表现力和现代美。②动漫卡通手法的运用。卡通形象鲜艳、活泼、轻松,深受大众喜爱,想这种可爱幽默艺术形式自然而然的被建筑师们引入到商业建筑设计或者活动主题设计中,为大众所喜爱是消费的先决条件,迪斯尼乐园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③传统美学的设计手法。古典美学追求的是和谐、统一、完美的美学意境,商业建筑设计通过严格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来实现这个目的。

3.2内外流动的空间营造

内部空间是商业建筑中最大、最具特色的节点空间,它在竖向上的通透连续性使建筑室内空间产生流动感,成为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焦点所在。中庭的功能通常可以归纳成四类: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庇护功能和容身功能。当前,中庭的庇护和容身功能渐渐削弱,越来越多的商业中庭开始向趣味中心的方向发展,中庭成为大容量,变化丰富的空间。大部分商业建筑购物通都采用了室内外化的空间设计方法,除了根据主题的趣味软装,还通过空间大小的收放、色彩和形态的变化,以及各种店铺装饰来丰富街区的表情。并设计了河流、街道、庭院和广场,制造出街区空间的效果。部分商场中庭底部也会设计舞台以供不定期的活动使用。顶棚大部分采用透明球面设计,阳光和星光从顶部倾泻而下,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进一步加强了室内外空间的渗透。公共设施也是是内部公共空间营造环境氛围,形成场所特征的重要手段。公共设施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和便利,吸引顾客停留休闲并刺激消费,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和商业气氛。如人们在座位的选择上通常需要一定的私密性、领域感和安全性,因此座椅的布置存在着边界效应。除了休息设施之外,顾客还需要其他设施,如儿童游戏、运动设施、残疾人扶手等,这些设施虽然繁琐,却体现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细节方面的因素。

3.3回归自然的景观设计

景观规划时要了解商业建筑的用途,顾客的消费体验,同事也要了解土地承载的容量,内部空间结构,以及,在满足基本功能的情况下,景观设计应具有保护性、循环性、创新性等。“智者乐水”,水是灵性和智慧的象征。湖畔水边、边坡的营造如新加坡圣淘沙的景观设计项目,岛中心树阵广场,就是一个休闲的多功能客厅,配备小型舞台、花池、座椅。河水绕着广场而过,河岸呈自然排布,整个广场如同漂浮于水面之上,景观渐变,韵致盎然。门口广场,充满遐想的枯山水边,点缀雅致咖啡座,因地制宜精雕细琢出瀑布叠水,于国际贵族奢侈的生态圈中,畅享大自然馈赠的无限静谧,可拾阶而上的下沉式庭院、旖旎坡景、雅致小品、具有质感、直接而又朴素的园林小品,动静相宜的韵律之美,呈现西方繁复美学与中式洗炼美学融合的特色。

4结束语

建筑鉴赏论文范文3

2013年,浙大王竹教授学术团队发表《建筑学视角下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解析》及《国内建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聚落研究综述》等文章(下统称浙文),对国内近三十年来传统聚落主要研究内容与现状进行述评,是目前学界关于此方向最新的专题研究,本文将以这些文献作为分析展开的相关参照。

1.1传统海洋聚落研究整体考察

浙文以“聚落”为题,对1979年至2012年11月1日时段内CNKI资料源进行文献检索与分类统计,本文遵循与之相似的检索路径,将检索时段延长至2014年6月1日,并将检索结果与浙文进行比对,两次检索数据的差异表明传统聚落价值及其对现代环境建设的启发意义仍是学界关注的重要命题。上述整体呈现的研究热度与深度不足以反应聚落因地域及类型不同而存在的个体研究差异,因此,海洋聚落考察需在明晰其类型本质基础上做专题性分析。海洋聚落是人海互动关系下“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特定的生活方式,并且有共同成员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它的形成源自两种动力:一是以取得海洋生物资源为目的,二是依赖海上交通以获得地区间商品交换为目的,海洋商贸聚落形成即源自后者。由上述界定可知,“海洋”是此类聚落发生发展的核心介质,相应成为其最具价值的限定语,因此,本文首先选取“海洋聚落”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进而将“海洋”、“沿海”、“濒海”等词语与“聚落”并置组合补充检索,各次检索均将范围由“题名”扩展至“主题”,希望通过不同路径的海量查阅,实现对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的整体把握。此外,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聚落逐渐取代民居成为学界研究主流,考量主题转换造成的研究滞后,本文以“民居”取代“聚落”重复上述步骤,并对“港市”、“港城”等相近主题作检索补充,以保证考察结果的客观有效。合并多次查阅所得,剔除重复文献并进行分类统计,本文大致梳理出目前建筑学视野下传统海洋聚落研究三个主要方向:聚落个案 研究,如以蒲壮所城、港里古村、台湾“鼻头”等为个案,探讨特定海洋文化制度下聚落生成、发展及变迁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聚落形态特征(罗一南,2011;萧百兴,2012;张钰,2010);聚落类型研究,基于海洋文化发展与构成视角,探讨宋代港市、胶东沿海聚落、明代海防军事聚落发生机制、演变脉络、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谭立峰,2012;金月梅,2009;李政等,2005;卢山,2005);其他研究,主要以民居单体、公共空间、宗教建筑为考察对象,研究海洋文化视角下营造技术、装饰风格、建筑材料等特征(陈舟跃,2011;林翔等,2010;王治君,2008;姚舒然,2007)。

1.2浙东传统海洋商贸聚落区域考察

浙江是海洋大省,近海则言商,历史上浙东因地处东海中心、内河航运良好、社会经济发达等优势成为中国海洋贸易发轫最早的地区之一,至明清仍久禁不绝。贸易发展推动聚落生成,浙东相应形成以宁波为中心,北有乍浦、澉浦,东有舟山,南有象山、石浦、温州、台州的商贸聚落群以及散布其周数目繁多的卫星港镇,“宁波三江地区濒海聚落和城市出现较早,而且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其中,港城的发展历史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在上述整体检索结果中加入“浙江”、“浙东”等限定语进行考察,依研究对象梳理出浙江省域传统海洋聚落研究方向:海防建筑,主要考察海防建筑整体及明代卫所个案现状与保存策略(赵欣,2008);营造技艺,主要考察浙东民居在海洋环境影响下的营建技术、营建习俗及形态特征(梁文会等,2009;王海松等,2012);特定类型,主要考察浙东石拱廊桥、宁海石窗等(高明赞等,2011;华炜,2004)。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浙东典型港城(镇)进行个案检索,明晰其各自在研究角度与热度上的现状,结果如下:乍浦、澉浦迄今仍缺乏建筑学层面关注;石浦倾向聚落保护与灯塔研究(杨溪等,2012,杨晓龙等,2012);温州以楠溪江乡土聚落为研究侧重;台州虽然研究成果较多(郑琦,2009;杨如茵,2010),但多数缺乏海洋意识,研究角度与一般聚落无异。

1.3宁波传统聚落个案研究考察

宁波唐称明州、宋称庆元,明以“海定而波宁”之意命名,足见这座城市与海洋休戚与共的关系。如果说浙东曾经构筑过一张庞大的贸易网,实现东至东瀛、海东,南经南洋,西达西洋等广大区域的商贸往来,那么宁波就是这张网最初的编织点,是整个商贸体系得以运作的核心动力。作为浙东名城,宁波研究成果相对较多,本文分别将“宁波”与“聚落”、“民居”各自组合为关键词进行题名检索,考察宁波传统聚落研究趋向如下:整体性研究,即以“聚落”为题,视角虽各有侧重,但研究路径都是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对聚落演变规律、形态特征进行解析(蔡丽等,2011;王荟荟,2008;陈怡,2007);特殊时段研究,主要以近代为对象,考察中西文化作用下宁波建筑形成发展、规划建设、典型类型与街区形态特征(饶晓晓等,2012;陈益龙等,2010;张文宁,2008;王跃强,2007);形态保护研究,依托数字化技术对城市肌理、历史建筑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保护更新策略(毛逸源,2011;汤雪璇等,2009;刘丽丽,2009;邱枫,2007);其他类型研究,在更广泛聚落视野下考察,宁波海港、市镇、教堂、卫所等仅作为佐证案例支撑相关分析(程蕾,2012;黎培杨,2012;杨洁,2007)。在宁波传统聚落检索结果中加入“海洋”、“濒海”、“沿海”等限定语,未能获得相关文献。

2国内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解析

浙文在对聚落研究现状考察基础上得出“近十年以来,(聚落研究)逐渐受到多学科以及科学化手段的影响,研究视域逐渐扩大,研究成果更多元、更富有深度”的结论,与此同时,“中国海洋历史文化研究,是21世纪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传统聚落与海洋文化研究的双重热度依然无法遮蔽建筑学视野下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的缺失。

2.1传统海洋聚落整体研究薄弱

从文献数量看。表二显示,随“海洋”等词语对“聚落”、“民居”限定的由远及近,以及检索范围的由大(主题)及小(题名),所获文献数目呈锐减态势,这表明“海洋聚落”、“海洋民居”尚未作为专有名词引起学界关注,相应缺乏关于此类主题的专项研究。虽然“海洋+聚落(民居)”、“沿海+聚落(民居)”两种路径检索文献较多,但这类关键词仅说明聚落与海洋两者存在某种关联,与专有名词特指的聚落类型有着本质区别。从研究分布看。研究区域不平衡,现有研究看似覆盖福建、胶东、辽东、潮汕、浙东南等主要区域,但大部分成果以胶东、闽台为考察对象,其中尤以闽台等南方海域研究最为深入系统,其他地区则多为寥寥个案;研究深度不平衡,宗教信仰下的探索较多,如妈祖文化视野下宗教空间分布、形态特征、景观要素等,其他内容则研究泛泛;研究类型不平衡,对广州、泉州、宁波等核心聚落关注较多,而对卫星港等基础层级海洋聚落关注较少,且个案分析较多,类型整体性考察较少。各类片段式研究难以形成系统强劲的信息实现对传统海洋文化内涵的深刻解读。

2.2浙江传统海洋聚落尚未引起学界关注

从经典文献看。浙江民居研究成果众多,但在《中国民居研究》以及2007年版《浙江民居》等经典著作中均缺少传统海洋聚落考察,仅2009年版《浙江民居》述及“濒海聚落”,然温州瑞安等地案例选择仍是基于地理环境考量,而非海洋贸易运作关注的结果。从研究团队看。近年以浙大为代表的本土团队虽对浙江传统聚落多有涉及,但研究对象倾向浙江聚落整体发展或个案保护研究,在所检索的浙大近年博硕士学位论文中,仅罗一南《明代海防蒲壮所城军事聚落的整体性保护研究》对海洋聚落加以关注,但该文只将蒲壮所城界定为历史村镇范畴下一般性防御聚落,所提出的保护理念与更新策略与一般聚落并无不同。从区域及类型分布看。本文对浙江各区域传统聚落研究进行题名检索,总计文献38篇,其中,浙西19篇最多,浙东4篇位列最后,浙东文献仅方贤峰《浙东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研究》将“濒海岛屿”民居作为典型类型加以论述。就类型看,现有研究多依地理环境进行类型划分,如山地聚落、滨水聚落、运河聚落、古镇聚落等,海洋商贸聚落几无涉及。海洋文化认知缺乏导致浙江传统海洋聚落在学界的集体失语。

2.3宁波个案缺乏海洋商贸文化整体视角的考察

从文献分布看。众多研究只是将海洋商贸文化作为宁波文脉背景简单略过,关注较多的是近代商帮文化与建筑形态特质之间的关联,本文以“海上丝绸之路”、“明州”、“庆元”等特定历史词汇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所获建筑文献仅李容准《北宋明州高丽使行馆》1篇。历史是一条延续的线索,忽略近代以前海洋商贸文化与城市形态变迁的逻辑关系,近代之后的论述难免存在偏差误读。从聚落关系看。历史上舟山长期作为宁波外港存在,“海洋社会经济史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其研究区域绝不完全等同于某一行政区域或自然地理区域,而应该是逻辑上的研究区域”,这意味着海洋商贸文化视野下宁波、舟山应进行一体化研究,然而,当前两者存在明显的各自为政的研究趋向,前者侧重近代开埠后的建筑文化,后者关注海岛民居、城市空间发展等多元领域。浙东海洋商贸文化整体性考察视角缺失导致聚落个案未能得到客观解读。

3海洋聚落研究不足的原因探索

3.1正统史学偏差

长期以来,“在中国历史文本中和教科书中,中国古代社会仍然是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二元结构,在这种陆地历史结构和权力体系中,中国海洋史发展的种种事实,都被诠释为中国农耕世界与海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农业文化的海上延伸”,基于历史文化之上的传统聚落研究不可避免受此误导,在大陆看海洋的偏见中漠视着海洋聚落的存在。表二中“沿海”关键词下所获文献最多,“沿海”一词广泛介入恰恰说明“以陆域为中心,海洋为附属”观念在建筑界的根深蒂固。

3.2研究时间短暂

综合数次检索可知,绝大部分文献发表时间在2005年以后,尤其2010年前后是文献发表密集区,“中国学界对‘海洋文化’的关注,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觉’地将“海洋文化”纳入学界的学科视野进行系统的研究阐述,始自20世纪90年代末,”这验证了传统海洋聚落因应于海洋文化展开的客观事实,且现有成果分布亦与中国涉海史“重南轻北”(杨国桢语)研究趋向相吻合。因此,可以说建筑学视野下海洋聚落研究正处于拓荒探索阶段,短暂的积累无法消除萌芽状态的种种不足。

3.3学术团队的忽略

绝大部分检索路径下相关文献数目远多于建筑学文章,这表明其他学科对海洋聚落关注远甚于建筑学,其中历史学领域尤为显著。当前,厦大杨国桢、中国海洋大学曲金良、宁波大学刘恒武等团队对东南港市、闽台海商聚落、宁波港城多有研究,在聚落生成及演变机制的纵向梳理、海洋社会构成横向剖析等方面均有深入探索(吕小琴;2012;林昌丈,2009;郭延杰,2008;蓝达居,2000;唐勇,2008;陆敏珍,2007)。与历史界人声鼎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筑界的死水微澜,浙文曾对学界主要团队地域性研究倾向进行梳理,结果海洋聚落并非这些团队关注内容,历次检索亦证实,除天大张玉坤团队对沿海军事聚落关注以及东南大学张十庆团队《基于东亚视角对宋元时期东南沿海建筑史》研究外,传统海洋聚落目前仍缺乏团队层面的系统探索,研究力量薄弱自然无法形成有热度的研究现状。上述原因归于一源,即以王朝“正史”为核心的传统史学对海洋文化价值的长期忽略,这一史学偏差导致海洋聚落始终未能获得与陆地聚落相等的研究地位。

4结语

建筑鉴赏论文范文4

1.1滨水景区商业建筑的分类

根据水系形态的不同城市滨水景区大致可以分为江滨景区、湖滨景区及海滨景区,其中江滨景区和湖滨景区常被开发成城市开放型公园,形成城市景区。

1.1.1江滨景区的商业建筑设计

城市大多邻水而建,我国大多城市都有贯穿城市的江河,这些江河成为很多城市主要的滨水景观带,因为江河具有流动性且成线性分布,所以江滨景区的商业建筑多成带状发展,沿江、河展开,商业区进深较小。由于商业区成带状分布,所以常把商业区两端设为主要出入口,中间加以景观节点与城市道路想通,形成较为开放型的景观商业区。江滨景区多建设于江河两岸,用地时常相对紧张,商业建筑往往只能临江而建,但幸于此类景区的景观主要来自江河与堤岸,所以在规划上主要依靠沿河布置步行道,争取沿河步行景观的最大化,局部地段可离岸设置,以增加景区空间维度,同时根据景区需求,建筑要适当让出一定岸边作为开敞空间形成景观节点,以便供人观光休憩。

1.1.2湖滨景区的商业建筑设计

城市景区公园在选址时,乐于选择在有水系的位置建设,而湖泊则是其中最好的选择。湖泊水系的流动性不强,景观视野开阔,水面进深较大,根据湖泊的大小,可以沿湖设计多个滨水景区,必要时还可向湖面伸展,景区之间相互串联成一个大的城市公园。在湖滨景区设计时,由于湖泊提供了一相对开阔的环境空间,并且湖岸用地相对充足,所以城市湖滨景区有条件进行大型的景观及商业街区设计,在保证景区主体景观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其配套的商业建筑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设计,打造出种类繁多的湖滨景区。该类景区设计容易出亮点,是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城市名片较为关键的一笔。

1.2商业建筑对城市滨水景区的作用

1.2.1促进景区多方面的发展

生长于城市中间的城市滨水景区,给钢筋混凝土森林带去了一片自然的气息,是都市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中,最易得到放松的休憩场所。虽然其最初设计目的是在城市中创造出一片贴近自然的生态空间,但其仍未脱离城市的生活属性,所以在城市滨水景区内规划设计商业建筑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促进景区多方面的发展,完善景区的功能,满足都市人们所需的城市生活需求。

1.2.2扩大景区对城市的影响

随着商业建筑的规划、建设、运营,当商业建筑借助景区展现出与之配套的商业影响力时,商业建筑的商业影响就可以反向作用于景区,以其声誉带动景区的影响,给景区发展带来第二助力。另外城市又可借助景区营造出来的商业氛围,加大景区的利用率,使其在服务群众的同时,为城市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1.2.3分清主次、有效节制

商业建筑对景区有较多的积极作用,但在城市景区中规划建设商业建筑还是要分清主次、有效节制。因为城市景区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在城市中营造出一片自然生态的空间坏境,如果过分的把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进去,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方面背离景区建设的初衷,另一方面破坏了商业与景区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2景区对云龙湖北大堤商业街区的设计要求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云龙湖景区位于徐州城区西南部,是徐州市重要景点之一,云龙湖东靠云龙山,西依韩山、天齐山,南偎泉山、珠山,三面环山,一面临城。随着徐州的发展,云龙湖景区被造成徐州较大的城市景区,为徐州市民提供了自然舒适的生态环境、是市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北大堤堤下步行商业街就位于云龙湖景区北面,靠近城市的一侧。用地东西约为630m,南北约为42m,用地面积34295.88m2,总建筑面积19609m2,建筑形式为局部两层的底层商业建筑。

2.2设计要求

2.2.1规划上保存景区整体风貌

徐州市云龙湖景区的建设目标是国家5A级景区,5A级景区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涉及到内部商业建筑的主要要求有:选址不破坏景观,建筑风格统一、协调,建筑体量适度,功能性建筑选址要隐蔽或外观美化,景区周围形成优美的天际轮廓线等。所以对北大堤堤下步行商业街的规划上要满足景区大环境的要求,在满足景区的功能需求时,还应保存景区的整体形象。

2.2.2景观上优化景区细部空间

徐州云龙湖风景区总面积达44.7km2,其中核心景区15.1km2,作为一个较大的自然景区来说,其中的商业建筑在设计时应承担其局部空间的细化工作,因为建筑的尺度相对于自然环境来说是较小的,当人活动与景区中建筑群中时,空间尺度感被缩小,所以在景区商业建筑设计时要注重优化细部空间,使得整个景区的景观环境有放有收,充实饱满。

3云龙湖北大堤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

3.1总体构思及布局

根据地块的区域位置、历史文化特征、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对用地性质、使用人群、对外交通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了详细分析后,将其定位为:富有地方特色、反映徐州历史文化、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和购物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把“完善城市设施、突出文化特色、滨水空间亲近游人”作为设计原则,利用步行街富有变化的线状空间形态和建筑功能的多用途集聚效应,通过融合当地人文要素达到繁荣商业氛围,提升城市地段形象的目的。在生态环境的考虑方面,从城市生态大系统着眼考虑步行街的作用,形成人与自然山水的亲近关系.景区的主要景观是来自云龙湖的湖景,配合湖岸周圈的绿化景观及景观小品形成的一个环景观带。从南向北看去,将湖景作为视角的前景,配合北岸已建成的美术馆、音乐厅等大型公共建筑,衬上徐州的城市背景,便形成了一道优美的城市风景线。所以在北岸建设商业街区,与环境不相符的建筑尺度,有可能会破坏这一城市景观。所以为了将堤下步行街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欲将其整体定位配角化,低调化。整个空间序列以徐州音乐厅为核心,以市民广场为主角,以原泄洪渠加以开挖的如意湖作为主要景观要素,与步行街遥相呼应。利用堤下高差变化将其划分成多个不同的空间,整体规划以步行台阶中心轴线作为步行街的中心对称轴,分别布置东西二大区,每个独立分区都围绕内庭院为核心空间,形成内街的形态,整个步行街北面临堤下路处又以线状布局,毗邻如意湖,一路迤逦而来,空间布局层次丰富,主次分明。两区之间的大台阶直通堤顶的滨湖公园,并根据台阶的尺度来控制建筑的收放。步行街建筑物充分利用北大堤下部空间,其大部分建筑物的屋顶标高低于或平于公园主景观路面(堤顶)标高,这样既不影响游人的景观视线,又可以利用步行街建筑物的屋顶种植花园,有效的把商业街区隐藏在大的景观环境中。并以此来消除大堤对景区的限制,将景区公园的带形空间向南加以拓展。通过商业街区,使得美术馆及周圈的城市绿地与云龙湖景区连为一体。

3.2丰富空间形式,细化景观细部

作为开放性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考虑了观景、休闲、晨练等文化活动的要求,并提供展览、餐饮、购物等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层次的使用者的需求。商业街的主要特点是因商业店铺的集中而形成了室外线性的购物、休闲功能空间,以及内庭院式,面性的功能空间,决定了其设计的核心就是让空间有用、舒适、富有特色。

3.2.1广场空间

结合步行街的特点,以东西两区中心对称轴线上的堤下空间为核心,在体育场及休闲公园的中轴线位置上形成节点空间,设置一个入口广场,它起着组织空间、引导空间的作用,是整个街道空间序列的开端。通过中轴线的控制,来实现广场与周边环境既相互联系又具统一性。因为有大量人流的集散,在两区中间台阶部位放大空间节点,并将此节点放大处理,形成面积较大的集散空间。同时,作为商业街的主要节点,具有鲜明的入口意象和引导性,起到汇聚,分散人流的作用。各构成元素尺度亲切、比例和谐、材料运用得体,使前来购物观光的游客或市民皆能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归属。

3.2.2街道空间

步行街街区的布局形态沿店铺街道一侧呈线状布局,鳞次栉比,店面凹凸有致,半封闭的、步道拓宽式的街道空间,呈现一定的不规则状。以集中人行活动区为指导思想,把街道做成弯弯曲曲的蛇形道,加上统一设计的街道家具,创造出强烈动感和节奏感的街道空间。街道自由舒展,连接和贯穿各功能区和多个景观节点,以追求界定鲜明、比例适宜的积极空间,有效地渲染出不同的环境气氛和空间特色。注重边界效应理论的运用,空地,建筑广场的边缘,建筑的凹处,是人们喜爱停留的区域。我们在商业街设置休息的座椅,让人们驻足、停留、交谈,弯曲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加有趣,变换的街道空间,间以广场的穿插,使步行网络更加简短便捷。

3.2.3内街入口与庭院内街入口的功能和类型是整个步行街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形成一个重要节点,是人们进入内街的“序幕”,是对步行街内街有所感知的重要范围。内街院落型空间具有相对静的特征和停滞性,人可以停下来进行交流,谈话等活动。在步行街内街的设计中,融入了北方民居的空间意向,将其核心空间设计成类似四合院内庭院的形式,实质上,内庭院的设立,不仅是线性空间的点空间和面空间的补充,还起到了外街线性空间的一种暂时停顿和休止。

3.3建筑色彩分析

建筑的立面以暖灰色(低彩度)为主色调,局部间以高彩度和明度的点缀色,并设计了大面积的清水玻璃、隐框幕墙,与中间地标式建筑——音乐厅低调呼应。门窗饰线,铁艺栏杆以及木本色装饰百叶,建筑功能入口用高起汉白玉的牌坊来区别,其整体为典雅,低调的中性色调。设计的铺装,小品,附属设施等采用暖色调设计,从色彩上取得和谐的效果。从整体风格到细部设计遵循现代、简洁、朴素淡雅的原则,与周边环境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

4结语

建筑鉴赏论文范文5

1.1仿古商业街的后现代性

现代主义建筑大多数都是强调使用功能性,很少去强调建筑的装饰性。那么从建筑的形式和意义去分析,商业街的仿古建筑应属于后现代主义。而且很多商业街在进行仿古建筑设计时,也运用了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传统元素。如果仿古商业街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地域文化和传统内涵,那么商业街建筑就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1.2仿古商业街的商业性

商业街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商业利益。因此,更多的开发商将商业街的设计采用仿古建筑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作为一条商业街,首先要在使用功能上遵循功能合理性,然后再进行考虑仿古性建筑设计。如果要建设仿古商业街,那么首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何仿古、仿古的意义、仿古所传承的文化内容是什么等,以此来凸显仿古的真正用意。现代人们为何钟爱百年的文化商业街,因为其更多的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其就像现代社会的人们吃惯了大鱼大肉,如果去吃一些野菜的话,就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因此,需要去考虑生长在钢筋混凝土建筑里的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建筑,如果更好地将地域文化和传统内涵展现给人们,这些才是仿古商业街必须去面对的问题。

2现代商业街仿古建筑方法

2.1拆除重造

将旧建筑进行整体拆除,然后在拆除的位置上按照设计的年代风格进行重建。这种拆除重建的方法,从设计方和施工方的角度而言,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而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首先,对旧街道房屋进行整体拆除的话,设计者就相当于在一片空地上进行设计,根本不需考虑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另外,新的商业街设计风格可以按照某一个年代的风格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就可以在人力和物力节约大量成本。这种拆除重建的方法固然有自身的优势,然而它也抹杀了人们对旧街道一些记忆,将传统建筑文化的底蕴进行了“拆除”。换而言之,这些百年老街可以认为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不属于某一代人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将之摧毁。

2.2局部改造

局部改造就是在保留一些原建筑的基础上,对一些局部外观进行改造,或者是对旧街道进行整体的景观规划。这也是很多旅游景点惯用的方法,例如我院设计的文殊坊,文殊坊是国内最集中的禅文化中心之一,汇集了千年古寺文殊院,道教圣地五岳宫以及爱道堂、金沙庵等多处古迹,被誉为“都市禅林”。

3解析仿古商业街设计失败的原因

虽然,国内商业街更多是采用仿古建筑设计,但是没有继承原有的传统文化,以至于失去了原居民生活的气息。让人们感觉到商业街的仿古建筑大多只是流于形式,给人一种肤浅的感觉,也可以看作是换了外衣的便利商店而已。例如苏州寒山寺古街改造工程,其主要是以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苏州寒山寺为中心,因为苏州寒山寺是非常著名的佛教圣地,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古香古味的建筑群。政府和开发商意识到苏州寒山寺所能够带来的商业价值,于是在寒山寺的临近地段进行了商业街规划,建造出了一条在建筑风格、比例等多方面都极为相似的仿古街道。从外观上观察,仿古商业街和寒山寺的建筑风格是一致的,不存在任何不协调的地方。然而在苏州寒山寺的仿古商业街的建造时,将原有的居民全部搬迁,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气息,而且出现了很多五花八门纪念品的商店,以至于后来的游客只认为这只是一个现代便利店而已。如果在进行现代商业街仿古设计时,更多是考虑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而不仅仅是建筑风格,那么商业街的仿古设计也会取得一定的成功。

4小结

建筑鉴赏论文范文6

(一)翻译教学方法较单一化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多年来都是以翻译理论与技巧介绍为主,翻译的素材也是以文学类素材为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翻译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足够的翻译知识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翻译技巧与能力。这种应用型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翻译思维发展的受限,因为他们的英语翻译思维被老师禁锢了,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二)翻译教学材料较为片面化

在当前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翻译教学材料往往较为片面化,缺乏多样性,难以真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这是因为商务英语翻译教师仍然停留在使用一些枯燥乏味的教学材料层面上,指导学生进行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很少在翻译教学课堂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材料,从而大大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让学生的学习潜力无法被激发出来,最终束缚了学生的意思维发展。

二、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一)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应该具有主动性,并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来进行主动式学习,最终建构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与体系。因此,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求教师要能够为学生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其中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主动探索式学习与交流,最终确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以主体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主动建构新知识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三个重点。学习者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及自我分析并最终进行自我反思,从而让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参与与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被称之为“建构模式”,它与传统的“应用模式”是相反的,更为接近于实际工作情境,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提高学生对于翻译理论的学习效果。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提升自己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这样的翻译教学就会使得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下,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知识理论的主动建构者。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并不是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而是要为商务领域培养出具有翻译技能的人才。商务英语具有复杂性与开放性,在不同的商务领域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与语篇功能特征等。这就需要翻译者能够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以工作任务作为中心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比如说,翻译名片、公司简介等工作任务,从而让师生共同来开展翻译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导并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并从翻译实践中获得一定的翻译经验,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重点难点,从而真正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任务指导下有效地选择学习商务知识,并运用相关翻译理论与技巧,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2.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设计出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并以此为导向设计具体的教学形式,把教学内容组织结构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并有效打破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间的明显界限,通过设计好的工作任务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从传统的“由一般到具体、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应用模式向“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的建构模式转变。翻译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即“单元目标+翻译工作任务+相关翻译知识和技巧+拓展型理论知识+练习+学习结果评价”,还可以把翻译课堂模拟成为一个实际的工作现场,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翻译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翻译实践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重新确定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应该进一步强调其教学的专业化与针对性,这是因为商务英语的翻译难度较大,学生对于翻译文本的理解也有待加强,很多学生由于自身的英语基础知识不够好而缺乏足够的知识经验。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或激活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自己的新知识框架,积累更多的新经验。这就是说,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建构模式就是要把教学中心从教转移到学,让教师的教学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即不再是翻译理论知识的单纯展示者,也不是翻译技巧的简单教授者,而是变成了学生知识与经验建构的引导者与辅导者。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应该在设计的具体工作任务中引导学生解决一些问题,并做好他们的协助人和咨询员,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就可以真正成为翻译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翻译知识的主动探究者与意义建构的主体。

4.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建筑鉴赏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学美术;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应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中学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存在内容抽象、思维性较强等特点,对此,美术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促使美术知识形象化,但其教学效果一般。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感知、模拟环境和传感设备等虚拟仿真世界,使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人机交互,这引起了美术教育领域的关注。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施虚拟教学,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营造真实、立体的美术教学情境,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虚拟现实技术相关概述

1.虚拟现实技术含义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创建与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集合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和仿真技术等构造模拟环境,三维立体动态视图,通过视觉、触觉等感知的模拟,使人身临其境。虚拟现实思想最早出现在1963年之前,经过长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其理论得到进一步应用。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得到推广,并被应用于医学、教育、航空、科研以及工程建筑等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行业迅速发展。

2.中学美术实施虚拟教学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多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平面的美术作品和相关教学视频,这种方式虽为学生打造了真实的教学情境,但学生与美术作品未实现真实交互,学生难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和多媒体的视觉冲击构成三维的视觉空间,制约了立体思维的形成。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以往的平面图片和视频鉴赏方式,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立体的视觉与思维空间,学生可通过随意旋转、触摸等方式360度欣赏美术作品和建筑物,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连接,并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增强对美术理论和绘画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如,虚拟现实技术被推广后,中央美术学院建立了少儿艺术教育工作室,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教学中,使学生真实感知各艺术作品的触感与艺术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整合美术知识,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人才竞争。为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国家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创新素养、审美水平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与提升。但当前一些学校重视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忽视美术课程的开展,导致部分学生审美意识较为淡薄,综合素质未得到全面提升。同时,由于美术教学中专业名词较多,部分学生较难掌握美术知识和相关技能,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较低。对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将虚拟现实技术与美术教材相结合,利用虚拟现实软件打造立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旋转、放大、缩小等操作了解实物的构造,深入理解美术专业名词的含义。如,在美术教学初期,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与美术知识、实景与作品的联系。教师可以黄昏为例,引导学生欣赏黄昏中同一建筑物或街道的视频与虚拟现实视图,并对比两者的综合效果。在对比后学生发现:视频中的黄昏色彩相对黯淡,而经虚拟现实技术处理的黄昏图色彩效果明显,云彩、建筑物和街道两旁的树木栩栩如生,且立体感较强,黄昏的美学效果显著。学生通过对比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关联,并提升了其作品的美学品位。

2.辅助鉴赏教学,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美术鉴赏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赏国内外各类美术作品,能为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并使学生在长期的鉴赏、观察、对比与分析中认识美、欣赏美、发现美并创造美,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将世界各地的建筑物、美术作品等进行仿真处理,通过色彩比照、材料配置以及声音、图像、动画等的后期合成,形成虚拟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赏析艺术作品,并通过放大作品细节了解其制作技巧,掌握美术知识。如,在《宫殿建筑》美术鉴赏教学中,由于学校教学资源有限,部分学生只能通过照片等观赏过故宫建筑群,无法通过视频等了解故宫建筑的美学特点。此时,教师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模拟现实的故宫建筑情景。教学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末代皇帝》影片,引导学生回答影片场景地址,之后导入新课教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故宫的整体布局,并以小组形式绘制故宫布局图。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如此工程量浩大的建筑,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建筑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到我国古建筑多为榫卯结构。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虚拟现实眼镜全方位、近距离地观察故宫建筑结构、屋顶式样和彩画等,并结合教材学习建筑物屋顶结构的专业术语、彩画类别与特征等美术知识。教学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自行赏析布达拉宫建筑。教师通过虚拟现实建筑群,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带入感,促使其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3.整合设计教学,强化学生教学体验

新课改环境下的中学美术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其中的包装、海报等设计课程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由于设计实践所需的场地较广、设计材料数量较大,而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难以依据教材内容建设实践基地,致使美术设计课程较少,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教师可利用虚拟现实视图为学生展示立体的设计过程,并运用相关技术改变物品的颜色、风格等,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和潜能。如,在包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利用虚拟现实视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白纸经过折叠、裁剪、设计等操作形成包装盒的设计流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自主通过手柄操作,选择设计环节的角度和内部结构,并利用色板选择包装颜色、材料、风格等,从而激发创新意识与实践兴趣。

4.整合技能知识,实现多维互动教学

绘画作为中学美术教学的主要课程内容,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线条展现物体的轮廓、光线、结构、空间和质感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透视感、内部结构塑造能力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多通过鉴赏、教师引导以及多次模仿等掌握相关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在虚拟现实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向学生展示立体化的图像内部结构,真实还原物体的质感、轮廓、结构、光线等参数,学生利用缩放、调整角度等功能,从远距离、近距离、仰视与俯视等角度观察物体轮廓、空间变化以及质感等。同时,学生还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入物体内部观察其内在结构,并移动光源观察物体的线条、色彩以及光线变化等,通过对比掌握光线、结构的绘画特点,进而提高自身的绘画水平。

三、虚拟现实技术教学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措施

1.虚拟现实技术教学面临的挑战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美术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但同时也显示出一些问题。(1)增加了课堂教学难度虚拟教学虽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开拓了其学习范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利用虚拟现实眼镜和手机自主观赏艺术作品,由于主观随意性较强,教师往往难以全面掌握各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所以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但受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低,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课堂教学难度。(2)教师相关素质有待提高虚拟现实技术作为继多媒体技术之后的高新技术,对教师的专业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但当前部分学校在聘请美术教师时,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美术专业水平,忽视了教师的计算机操作等专业技术能力,部分教师难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全面展示教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虚拟现实教学质量。

2.相关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中学美术虚拟现实教学面临的问题,在现代化教学中,学校要聘请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美术教师,并组织美术教师接受教育技术培训,在学校内组建现代教育技术团队,由其对各学科教师的虚拟现实教学提供技术培训与日常帮助。同时,美术教师在开展虚拟现实教学时,要严格遵守适度、适时、适当原则,在教学中总结章节重难点知识、抽象概念等,之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立体模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以教学目标为核心设计虚拟现实教学方案,合理把握学生的自主赏析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教师在虚拟现实教学结束后,应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如素描绘画、包装设计实践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被应用于教学中。中学美术教师在开展虚拟现实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施鉴赏教学、设计教学和技能教学等,并合理把控虚拟现实教学时间,通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江珊.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2]石孔辉.浅谈VR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美术教育研究,2017(24).

[3]程莎莎,李妍.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

建筑鉴赏论文范文8

(一)对实施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近几年,我国军事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仍然是素质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而且这一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离它所能发挥的功能还有一定的差距。军校教育管理部门与学员对公共艺术教育都不够重视。首先,管理部门仅仅把军校教育视为专业教育、岗位任职教育,没有理性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有的军事理工院校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也只是简单选取一两门鉴赏类课程,只有在上面教育检查的时候临时整理一些资料应付,以致其在发展中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比如,第二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背离教学目的,成为展示学校艺术素质的“窗口”。学员普遍认为军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过硬的业务素质就够了,他们从内心排斥公共艺术课程,即使选修了课程,也只是应付了事,并未真正投入精力学习。

(二)师资力量的薄弱与人文知识的欠缺

《方案》中明确提出:“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按国家规定的正常艺术教育编制来看,军事理工科院校艺术教员人数严重不足。军事理工科院校基本没有设立专门的教研室或管理部门,未配备专职艺术教育教员,主要靠学校少数几个艺术教员和人文学科的教员来兼职。艺术教员主要从艺术院校毕业,受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造成重技能、人文知识浅薄、艺术素质欠佳、艺术理论功底薄弱等缺陷。有的还聘请一些艺术专家来兼职,走走过场,教学效果不佳。由于艺术教育师资配备存在许多缺口,艺术课程的安排自然也就十分简单,很多院校没有能力和精力开设较全面的公共艺术课程,导致了学员选择的余地不大,无法满足学员的需求。

(三)没有形成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评价方式

公共艺术课程是院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途径,合理的课程设置及质量把控是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然而,军事理工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出现课程设置不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随意性较强、课时不足、缺乏总体评价体制、对开课的效果少有认定、选修学生不普及等问题。此外,还存在着因人开课的现象,教员往往依据个人的研究领域和专长来要求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少考虑学员艺术素质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军事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总体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课程学习、体能训练与参与艺术实践存在矛盾

学员的课程学习、体能训练、公差勤务等压力相对较大,学员没有更多课余时间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感受不到艺术实践带给学员的美感和艺术享受,出现学员理论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直接影响艺术活动质量和艺术教育效果,也对学员艺术兴趣培养有极大的影响。

二、加强军事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教学管理部门要在广大师生思想上确立公共艺术教育能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增强思维创造能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正如,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查尔斯•维斯特所说:“艺术使我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科学也是如此,它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生活的方式”。“科学和艺术在于把这两个看上去没有关系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到一些新东西,而这些新东西常常会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我认为这也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寻找联系,揭示真理,从而改变甚至创造世界。”

(二)重视教员队伍建设

既然公共艺术选修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要逐步建立专门的艺术管理机构、教研机构。其功能是组织和承担全校的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教育科研,并配备全职教职人员编制和其他教学资源,根据学院、艺术教员自身的需求,组织艺术教员外出学习、参加函授等形式进行深造,提高艺术教员的理论水平。也可以向艺术院校、专业艺术团体聘任专职教员或资深的兼职、客座教授,相对固定一批师资,面向全校指导艺术教育。

(三)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建设规范、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是开展教育的关键。首先,《方案》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专科可参照执行。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笔者认为,军事院校可以参照《方案》执行。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限定性选修课程定位在以鉴赏为中心,以审美为主线,融合艺术基础理论和作品鉴赏分析,让学员初步了解我国和世界的优秀艺术文化,培养浓厚的艺术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为下一步任意性选修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军事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既有公共艺术教育的一般特点,又由于其存在于军事教育的特殊背景下,面对着有鲜明军事理工科特色的学员群体,公共艺术教育有着区别于其他类型院校的特殊性。院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军事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员的特长,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员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教学内容应结合理工科学科特点,达到艺术与艺术、艺术与人文、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由开设单纯的艺术课程到增设一些理科、工科与艺术相融合的课程,如“战争艺术”“科学与艺术”“伪装艺术”“计算机媒体艺术”“建筑美学”等,促进学员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共同开发,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构建。再次,大力拓展第二课堂空间,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挖掘第三课堂空间,利用社会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如艺术专业院校、艺术团体、美术馆、博物馆等。总之,在课程类别设置上,应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和引进师资相结合,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面,体现院校的特色和个性,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管理部门,在课程设置上,应当给予充分的时间保障。

(四)建立和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该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避免整齐划一的学分考核,应注重考察学员学习的过程和学习中发生的变化,不应用同一标准来量化学员的学习结果。军事理工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需要树立多元的评价理念,从多角度对其进行考查,考查方式尽可能多样化,成绩评定尽可能多元化。首先,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管理,学院要组织专家系统地听课、评课、观摩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其次,对学员艺术教育水平的测评,包括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评估、学习结果的评估等。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动态成绩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的互动、课后习题等。静态考试采取调研报告、论文、笔试、口试答辩、表演等多种形式。上述评价方式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