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赏析论文范例

建筑赏析论文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1

1千山传统建筑文化与建筑课程结合

辽宁科技大学位于辽宁鞍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临千山风景名胜区。千山是集自然、人文、古迹、佛道两教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其历史价值极为丰富,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她以其俊秀的身姿和脱俗的气质为鞍山这座历久弥新的老工业基地营造了一个天然的洞天福地。千山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有与之完美统一的人文景观;她的宗教文化、建筑石刻、楹联诗词、神话传说等也绽放着夺目的人文盛景。针对当地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辽宁科技大学在“建筑美术写生”课程中一直保留着到千山写生这一特色课程。在两周的美术写生实习周中,学生与老师寄住寺庙中,吃斋饭,睡通铺,颇有苦行僧的感觉。这对于从小娇生惯养的学生们是从没有过的生活体验。千山除了具有优美的四季自然景色外,其人文景观,如建筑寺庙、山门、佛教雕塑及纹饰,甚至是楹联、诗词及神话传说都深深吸引着学子们无限向往,并成为写生的元素。到千山进行美术写生实了能给予学生真实的写生素材外,还潜移默化地吸引着他们对千山宗教文化的探索。这对于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如中国建筑史和乡土建筑赏析及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等课程,都有很好的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千山的佛寺建筑的山门与建筑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佛寺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一楼一阁一砖一瓦都有着自身的价值和内容,就像一种教学道具,启发学生思索。无论进入到哪一座寺院,最先遇到三门。因寺院大都在深山所以三门又俗称山门。三门常常建成殿堂式,因此,又叫三门殿[3]。对于这些在中国建筑史课程中较为晦涩难懂的知识,学生在实地参观后马上豁然开朗。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了融会贯通作用。从2009年到2011年,建筑系老师将相关课程与学院申报获批的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千山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课题相结合,使学生们通过千山实地考察和调研将千山文化与建筑设计课程联系起来,达到产学研一体化的效果。产学研结合对于保护及探索千山文化、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精神、提高本地区文化积淀提供了机遇及成果,是很好的教学实践。在建筑学专业的相关课程讨论中,师生通过围绕千山佛寺建筑及其宗教内涵进行探讨与研究,最终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校园传统文化特色与建筑课程结合

大学历史和文化需要依靠校园作为载体,体现着特定背景下校园所特有的场所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当今,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学传统校园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直接影响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产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全国各大学的更新改造建设如火如荼之时,如何使更新改造既能传承和保留传统校园的历史文化印记,又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和塑造出充满活力与特色的校园环境;同时使学生能时刻感受到校园文化氛围和创新活力。这既是当前大学改造要亟需解决的问题,也一直是将校园传统文化和特色与建筑课程结合的难点。辽宁科技大学始建于1948年,其前身鞍山钢铁学院是中国较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经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学校已由原来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并形成了独有的办学特色和校园传统文化。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原有的校园更新改造势在必行,2000年,学校对校园进行了置换建设。新校区以高新区分校为主体合并周边三所中专重新规划扩建而成[4]。由于是在原基址上改造、扩建部分建筑和新建大部分建筑,必然涉及新旧建筑的协调关系问题。辽宁科技大学新校区对新旧建筑的协调处理得较为恰当,新老建筑结合完美,和谐共生,使新校园既具有完整统一的效果,又充满时代气息;既具有冶金文化特色,又不失清新优美的环境;是大学校园更新改造建设中新旧建筑协调的典范。如何将特有的校园文化和特色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们深刻理解和掌握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在不同课程中,建筑系尝试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将二者结合得更加完美,以期使他们能从不同角度理解校园传统文化特色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建筑造型”课程中,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作业:在科大校园中寻找新旧建筑协调的具体运用手法及其达到的实际效果,并要求将其整理成论文提交。学生针对本校历史文脉及环境特色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调研能力以及总结归纳和撰写论文能力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为使学生掌握建筑色彩运用的多样统一原则,要求学生以校园新旧建筑的色彩协调为题目,对科大的各个主要教学楼及图书馆等进行实地考察,写出校园新旧建筑的色彩是否协调的调研报告。教师对提交的调研报告进行讲评,同时鼓励学生针对自己和别人的调研报告进行总结和评论。通过讲评学生们知道:现有的校园整体建筑色彩之所以以浅灰色调为主,间或有黑白灰黄等调和色组合,是为了体现出工科院校沉稳严谨的性格特征,同时这种主色调也是从科大校园历史文脉和文化底蕴出发来确定的。正如有些历史文化名城,新建建筑色彩要严格受控于传统建筑色彩,才不会破坏历史整体的色彩协调。通过对身边的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并总结研究得出结论的做法,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上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将其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实际的设计工程中。

3钢铁冶金工业文化与建筑课程结合

辽宁科技大学位于钢铁工业名城,祖国钢都———鞍山市。基于工业城市的鲜明特色,学院在高年级开设的“建筑设计”课程中安排了工业厂房建筑设计题目。目的是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到工业设计院承接厂房项目设计打好基础。课程开设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工业设计院的工作,及早独立承担工作任务。课程设计前期调研过程中,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和考察鞍钢大型厂房的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活动,使学生们对于书本上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如钢结构建筑节点设计有了较清晰的感性认识,加深了理解,对于课程设计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中,为了使学生从校园景观中找到最好的切入点,更好地完成景观设计题目,在校区扩建时特意在科大新校园规划建设中开辟了“工业文明园”景区,鞍钢退役的冶金设备,如铁水罐,切割机,变压器,飞轮,齿轮,电机,火车头等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些工业设备变成了景观、雕塑静静地融入校园环境中,它们既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老一辈工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的见证,使学生们既新奇又兴奋。鼓励同学们奋发向上,学习老一辈人的奋斗精神,在见证历史的同时展望未来,引起学生们向更深层次思索,同时也能呼唤社会对历史建筑和构筑物以及老工业设备的保护和改造意识。当前,全球化进程仍在不断推进,城市面貌千篇一律和建设趋同化已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和建筑逐渐取得了人们的共识。犹如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及文化底蕴对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一样,对于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学校园,其历史文化传统及文化内涵的传承更是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辽宁科技大学工业文明园景观的创意和建设正是秉承了辽宁科技大学“立足冶金”的校园文化传统,突出体现了鲜明的冶金文化特色和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提醒人们对于历史及文化内涵的保留不应只停留在单纯对历史及文化的完整保留及追忆上,而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思维方式赋予建筑和环境以新的内涵。新旧建筑协调相处,甚至达到同一建筑一样的共生共长。整新如旧,新旧建筑和谐共处的同时延续历史的记忆。

4结语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学美术;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应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中学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存在内容抽象、思维性较强等特点,对此,美术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促使美术知识形象化,但其教学效果一般。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感知、模拟环境和传感设备等虚拟仿真世界,使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人机交互,这引起了美术教育领域的关注。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施虚拟教学,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营造真实、立体的美术教学情境,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虚拟现实技术相关概述

1.虚拟现实技术含义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创建与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集合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和仿真技术等构造模拟环境,三维立体动态视图,通过视觉、触觉等感知的模拟,使人身临其境。虚拟现实思想最早出现在1963年之前,经过长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其理论得到进一步应用。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得到推广,并被应用于医学、教育、航空、科研以及工程建筑等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行业迅速发展。

2.中学美术实施虚拟教学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多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平面的美术作品和相关教学视频,这种方式虽为学生打造了真实的教学情境,但学生与美术作品未实现真实交互,学生难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和多媒体的视觉冲击构成三维的视觉空间,制约了立体思维的形成。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以往的平面图片和视频鉴赏方式,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立体的视觉与思维空间,学生可通过随意旋转、触摸等方式360度欣赏美术作品和建筑物,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连接,并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增强对美术理论和绘画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如,虚拟现实技术被推广后,中央美术学院建立了少儿艺术教育工作室,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教学中,使学生真实感知各艺术作品的触感与艺术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整合美术知识,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人才竞争。为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国家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创新素养、审美水平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与提升。但当前一些学校重视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忽视美术课程的开展,导致部分学生审美意识较为淡薄,综合素质未得到全面提升。同时,由于美术教学中专业名词较多,部分学生较难掌握美术知识和相关技能,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较低。对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将虚拟现实技术与美术教材相结合,利用虚拟现实软件打造立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旋转、放大、缩小等操作了解实物的构造,深入理解美术专业名词的含义。如,在美术教学初期,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与美术知识、实景与作品的联系。教师可以黄昏为例,引导学生欣赏黄昏中同一建筑物或街道的视频与虚拟现实视图,并对比两者的综合效果。在对比后学生发现:视频中的黄昏色彩相对黯淡,而经虚拟现实技术处理的黄昏图色彩效果明显,云彩、建筑物和街道两旁的树木栩栩如生,且立体感较强,黄昏的美学效果显著。学生通过对比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关联,并提升了其作品的美学品位。

2.辅助鉴赏教学,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美术鉴赏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赏国内外各类美术作品,能为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并使学生在长期的鉴赏、观察、对比与分析中认识美、欣赏美、发现美并创造美,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将世界各地的建筑物、美术作品等进行仿真处理,通过色彩比照、材料配置以及声音、图像、动画等的后期合成,形成虚拟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赏析艺术作品,并通过放大作品细节了解其制作技巧,掌握美术知识。如,在《宫殿建筑》美术鉴赏教学中,由于学校教学资源有限,部分学生只能通过照片等观赏过故宫建筑群,无法通过视频等了解故宫建筑的美学特点。此时,教师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模拟现实的故宫建筑情景。教学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末代皇帝》影片,引导学生回答影片场景地址,之后导入新课教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故宫的整体布局,并以小组形式绘制故宫布局图。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如此工程量浩大的建筑,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建筑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到我国古建筑多为榫卯结构。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虚拟现实眼镜全方位、近距离地观察故宫建筑结构、屋顶式样和彩画等,并结合教材学习建筑物屋顶结构的专业术语、彩画类别与特征等美术知识。教学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自行赏析布达拉宫建筑。教师通过虚拟现实建筑群,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带入感,促使其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3.整合设计教学,强化学生教学体验

新课改环境下的中学美术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其中的包装、海报等设计课程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由于设计实践所需的场地较广、设计材料数量较大,而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难以依据教材内容建设实践基地,致使美术设计课程较少,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教师可利用虚拟现实视图为学生展示立体的设计过程,并运用相关技术改变物品的颜色、风格等,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和潜能。如,在包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利用虚拟现实视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白纸经过折叠、裁剪、设计等操作形成包装盒的设计流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自主通过手柄操作,选择设计环节的角度和内部结构,并利用色板选择包装颜色、材料、风格等,从而激发创新意识与实践兴趣。

4.整合技能知识,实现多维互动教学

绘画作为中学美术教学的主要课程内容,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线条展现物体的轮廓、光线、结构、空间和质感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透视感、内部结构塑造能力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多通过鉴赏、教师引导以及多次模仿等掌握相关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在虚拟现实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向学生展示立体化的图像内部结构,真实还原物体的质感、轮廓、结构、光线等参数,学生利用缩放、调整角度等功能,从远距离、近距离、仰视与俯视等角度观察物体轮廓、空间变化以及质感等。同时,学生还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入物体内部观察其内在结构,并移动光源观察物体的线条、色彩以及光线变化等,通过对比掌握光线、结构的绘画特点,进而提高自身的绘画水平。

三、虚拟现实技术教学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措施

1.虚拟现实技术教学面临的挑战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美术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但同时也显示出一些问题。(1)增加了课堂教学难度虚拟教学虽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开拓了其学习范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利用虚拟现实眼镜和手机自主观赏艺术作品,由于主观随意性较强,教师往往难以全面掌握各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所以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但受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低,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课堂教学难度。(2)教师相关素质有待提高虚拟现实技术作为继多媒体技术之后的高新技术,对教师的专业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但当前部分学校在聘请美术教师时,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美术专业水平,忽视了教师的计算机操作等专业技术能力,部分教师难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全面展示教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虚拟现实教学质量。

2.相关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中学美术虚拟现实教学面临的问题,在现代化教学中,学校要聘请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美术教师,并组织美术教师接受教育技术培训,在学校内组建现代教育技术团队,由其对各学科教师的虚拟现实教学提供技术培训与日常帮助。同时,美术教师在开展虚拟现实教学时,要严格遵守适度、适时、适当原则,在教学中总结章节重难点知识、抽象概念等,之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立体模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以教学目标为核心设计虚拟现实教学方案,合理把握学生的自主赏析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教师在虚拟现实教学结束后,应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如素描绘画、包装设计实践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被应用于教学中。中学美术教师在开展虚拟现实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施鉴赏教学、设计教学和技能教学等,并合理把控虚拟现实教学时间,通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江珊.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2]石孔辉.浅谈VR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美术教育研究,2017(24).

[3]程莎莎,李妍.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3

分层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改革中应用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分层教学法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开展,可以充分发挥高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现代信息化教育环境的结合应用,促进高中生的全面性发展,本文从高中语文角度,对信息化环境的分层教学法的运行进行分析。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中学语文;分层教学法

引言: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为上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支持。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性教育改革,分层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改革的新型教育手段,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同步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培养高中生的语言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身文化底蕴,是社会主义社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形式。

1分层教学法概述

分层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性改革,在传统教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教育主体[1],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同一课堂中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教育形式,分层次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多整体性与多元化相结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高中语文教育中分层次教学,可以实现高中学生自身文化底蕴的层次化培养,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应用效率的到大大的调高。

2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设定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

层次教学法是我国实施全面性开放式教学的新型教育形式,实施分层次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活动性作用,促进高中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开展分层次教学形式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例如:某高中语文教师开展苏轼《赤壁赋》课堂教学,结合该班级学生语文学习程度,将语文课程教育目标设定为初级目标和高级目标,应用多媒体,设定《赤壁赋》的画面,初级目标,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对语文课文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等诗句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语文赏析能力;高级目标设定为对《赤壁赋》文章主题的深层次把握,为开展合理有序的分层课堂教学提供完善的教学计划。

2.2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层次化开展:

开展分层次教学法,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进行不同层面的知识引导,教师应当注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教学内容层次化教学,需要在把握课堂整体的前提下开展,避免教师开展分层次教学中,使学生体味到差别对待的课堂意味,教师要妥善处理好课堂中不同层次的语文知识结构的逻辑性连接。例如:某高中教师开展《赤壁赋》分层次教学,应用多媒体,引学生设置教学情景。教师:“请同学们依据你所看到的‘赤壁’[2],对苏轼眼中的赤壁赋进行赏析。”教师主要古文原文赏析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堂回答,在课程中主题深层次挖掘中,引导古文原文赏析较差的学生进行做答,同时又将重点放在对课问中主题深层次挖掘叫困难的学生中,从而达到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层次化教学的科学有序的开展。

2.3引导进行层次化课堂思考:

高中语文实施分层次教学,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的深入性研究,实现信息多元化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灵活性应用。例如:高中语文教师结合多媒体视频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对《阿房宫赋》进行赏析[3],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艺术效果的视觉传达,达到对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达到增强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成为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某高中语文教师针对班级中学生对不同语文语言的艺术领悟能力,分别从艺术欣赏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对《阿房宫赋》进行艺术欣赏,达到对班级中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全面性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提供了矮广阔的发展新空间。

2.4层次教学法在课后反馈中的应用:

分层次教学法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应用学生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次教学表现出的不同层次教学水平,结合课堂中分层次教学目标额基本应用情况,促进高中语文学生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教育全面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达到新型教育理念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的灵活应用和多元化应用。例如:某高中语文教师结合班级中学生语文现代文解答的基本情况,实施课堂课后作业的分层次布置,针对不同现代文理解中,对议论文和小说类题材的把握,引导学生观看不同类型的电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欣赏能力的作用,充分应用多媒体吗,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分层次教学,促进高中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2.5层次教学法在课后辅导中的引申:

分层教学法是体现现代教育中“生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层次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体现在课后辅导中的引申。教师可以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微信,微博等形式[4],与学生进行课后语文知识的互动交流,及时对高中生语文学习中的困难进行引导解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分层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我国高中生文化底蕴的培养,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结论:

分层教学法是我国实施全面性改革探索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充分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实现了高中语文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充分应用现代信息环境,丰富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促进高中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全面发展。

作者:李春玲 单位:大庆市第五十中学

参考文献

[1]常志敏.疑探教学模式在集宁一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过程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娜斯佳(ZheldakAnastasiia).近20年俄罗斯教学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改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4

基于国内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现状,从设计要素与设计原则两方面,阐述了人性化设计基本理论,并结合Lawgne躺椅这一典型设计案例进行了说明,以期为我国当代园林建筑小品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性化设计,园林建筑小品,躺椅,设计要素

0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性化设计在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建筑设施等多方面领域不断演进与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其在进入科研领域后迅速取得广泛关注,成为越来越多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在建筑领域尤为突出。人性化设计在现代建筑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拥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园林建筑小品作为园林造景的四大要素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与实用价值,在当代园林建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人性化元素在当代园林建筑小品中的体现却并不显著,一些建筑商一味追求建筑的速度与利益,忽略了建筑小品在细节上的品位,导致其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大打折扣。此外,部分设计师过于在意自身的主观意识,而缺乏对观赏者心理需求的考虑,即缺乏人性化设计,导致建筑小品的功用难以充分发挥。本文从人性化设计基本理论入手探讨如何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到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中,从而为现代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园林建筑小品概述

园林建筑小品的基本定义是造型精致小巧,功能简洁明了,富有情趣,且选址合适的精美园林建筑物。无论是现代园林抑或古典园林,园林建筑小品已逐渐演变成其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人文景观,并成为展现园林装饰性与观赏性的重要构景要素。通常按功能和适用范围可将其分为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方便园林管理及游人使用的建筑小品。曾有评语“从而不卑,小而不卑,顺其自然,描其空间,取其特色,求其取景”,展现其重要的特征品质与理论品质。园林建筑小品不仅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如园灯、园椅、标识牌),更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如景墙、门洞等建筑小品的应用,会使得整个园林更具艺术格调。它同时影响着周围景观的整体风貌与品质,设计得当时可以展现周围环境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并满足人们的审美与心理需求,带给观赏者视觉与心灵上的享受,在整个园林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人性化设计基本理论

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指建筑者在充分考虑人的基本生理、心理、行为和文化等需求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在建筑小品上完成人性化需求的物质化。通俗来讲,就是建筑小品的设计应在兼顾人的生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同时,满足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性。

2.1基本设计要素

园林建筑小品类似于其他的建筑设计,对其进行人性化设计应把握一些共性的设计要素。设计者必须掌握这些基本要素,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触手可及的设计形式。

2.1.1造型要素

造型要素包含建筑物的体量、形态等外观特征,人性化设计要求在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时要遵循“人机工程学”基本原理,即以人的尺度为设计依据。人的尺度通常指人体在环境中完成各项活动的空间范围,它潜在决定了建筑小品的空间规格,如电话亭的高度、座椅的宽度等。建筑小品的设计应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基础,以“服务于人,满足于人”为宗旨,服从于人的生活尺度,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提供相应的空间、环境等。

2.1.2色彩要素

对色彩要素的运用可以达到改善空间感、表达特定思想主题并烘托氛围的作用。不同色彩建筑所传达的感情各异,其会引起观赏者不同的思维变化与心理感受。因此,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必须依据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对园林主题风格的需求来选择园林建筑的色调。如在儿童主题公园中,以象征生机活跃、充满生命力的红色作为建筑小品的色彩基调,往往更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

2.1.3文化要素

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建筑风格、宗教信仰、审美特性等构成了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建筑是这些文化特征的综合体与体现者,其创作过程是文化内涵不断演绎与升华的过程。因此,类似于壁画、雕塑之类的园林建筑小品应保留当地的文化底蕴,并使其在建筑设计中得以体现,让观赏者与当地居民能够产生文化认同感。

2.1.4功能要素

功能要素要求建筑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这也是园林建筑小品的基本属性之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服务型建筑小品,它是园林中公共需求的基础设施,为游人在游览途中提供生活服务,在园林中不可或缺。此类建筑小品常见的功能有照明、展示、导游、宣传等。园林和公园是居民和游客观赏、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进行文化宣传的阵地。服务型建筑小品中的宣传类小品如解说牌、文化长廊、展览栏等因造型新颖、主题清晰、布局灵活,易于被游客接受,具有很好的使用功能。此外,亭廊等建筑小品应满足不同天气的特点,为游客提供一个遮风避雨、消暑纳凉的场所。

2.1.5行为要素

建筑小品的选取及布局应考虑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如考虑儿童在成长过程模仿能力强、活动范围小、阅历浅等行为特点,其设计应尊重儿童的天性,将园林建筑小品巧妙地转化成游玩系统,在满足儿童好奇与冒险心理的同时,对孩子进行启发和引导。而成人游客在园林中疲倦时,一般希望选取可以观赏自然风光的地方进行休憩,因此为满足此类游客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供休息用的亭廊一般设置在能观赏风景之处。

2.2基本设计原则

2.2.1以人为本原则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的本质目的是更好的为人服务,因此其最基本的设计原则为“以人为本”。建筑小品的设计反映了人对空间的新要求,即因不满足原有环境而进行的创新与提高。这种创作活动由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共同决定。人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对象,是环境的主体,因此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必须从人的生活习惯、行为特点、心理需求出发,以这些参考依据来决定对空间的改进。

2.2.2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要求建筑小品的造型、色彩、风格等与环境协调一致,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的生理与精神需求。建筑小品作为实体构成的空间,需要服从局部环境协调整体环境利益的原则,使景观能够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尤其是“仿生学”的巧妙运用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从而使建筑具备了更高层面的审美属性与审美意义。

2.2.3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设计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体现不同时代的人在生活观念与建筑观念方面的差异,即赋予建筑设计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根据社会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两方面特征展现当代人们在生活内容与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当今社会的价值观等时代特性,使设计具有历史延续性。

3人性化设计在园林建筑小品中的应用

对园林建筑小品进行人性化设计应结合人性化设计基本理论中的基本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来进行,本文结合园林建筑小品中符合人性化设计的杰出作品Lawgne躺椅来进行赏析。Lawgne是由建筑师TimvandenBurg与艺术家LisetteSpee联合设计的供公众休息用的园林躺椅,其布置于荷兰布雷达的瓦尔肯伯格公园中央喷泉旁的草坪之中,供过往的游客休息与观赏周围景色所用。整个建筑小品的外观都为弧形设计,造型简洁却极富表现力,既增加了游客躺坐休息的舒适度,又展示了优美的外形轮廓。其表层覆盖有一层人工草皮,质感与肌理皆与周围的天然草坪相协调,且其体量完美地匹配了人的尺度要求,达到了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此外,整个躺椅小品的色彩基调与环境相一致。纯和的绿色,既烘托出生机勃勃、清新质朴的氛围,又传达出瓦尔肯伯格公园“贴近自然、融入自然”的主题。

4结语

为使园林建筑小品更充分地发挥其功用,设计师在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协调性和个性化设计原则,并从建筑的造型要素、色彩要素、文化要素、功能要素与行为要素五方面入手,力求在保障人的基本生理与心理需求的同时,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自然。

作者:周建新 王庆斌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金晓雯.园林建筑小品人性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于作洪,张魁.如何进行园林建筑小品的人性化设计[J].科技风,2011,24(6):152-153.

[3]李震.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34(9):89.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文学教育;四重经验;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

文学是喂养灵魂的,有无用之大用。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恰如其分的文学教育。现在校园越来越大,文学与诗意空间却越来越小。锁定大学语文课堂这个平台,建构有情怀、有方略的文学教育是教师的责任。何谓文学教育?其内涵与外延很丰富,也有广义狭义之分。这里的文学教育,指的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味,使学生掌握文学语言,提高文学感受力、鉴赏力和表达素养,丰富其心灵世界,提高其人文素养的文学教育。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是文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经验是搞好文学教育的关键。

一、学生经验构成文学教育的维度

人类拥有三种能力,即经验、先验、超验。众所周知,作为代代相传的经验,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最基本而得力的武器。与文学教育相关的经验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这四重经验表明:文学即生活,它内在于学生的人生经验中,可以构成文学教育的维度。

(一)生活经验

文学即生活,文学教育只有落实到生活中,才能找到孕育文学素养最坚实的土壤,诗意精神与人文品格也才可能实现。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与事件引导学生感受审美至关重要,即用生活的文本,启发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诗意。比如,有以下生活情景:在某一小区附近,每天下午四点钟,总能看到一对温和的老夫妻,80岁左右。老先生坐在轮椅上,老太太推着,他们边走边谈笑,老太太不时还要将耳朵凑到老先生嘴边听他说。虽然旁观者听不到老两口说笑的内容,但都投来羡慕的目光。连续很多年,天天如此。后来老先生能柱拐杖走路了。夕阳下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牵手相伴,点缀了风景,诠释着爱的真谛。面对老伴生病可能有三种态度:愁眉苦脸,把病视为负担和不幸,想不开甚至嫌弃,这是俗人;麻木漠然,视为不得不伺候,习惯性地尽义务,这是普通人;坦然接受,乐观面对,将病痛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进而视为夫妻恩爱的体现和升华之事,这是诗性的人。生活中不缺乏美、善,但缺乏发现的眼睛和感受美、善的能力。这些平常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诗意。文学教育就是要观照生活,指引学生把生活所见与诗意联结起来。

(二)文学经验

学生拥有十几年学习语文的经验积累,其中的文学作品已经使他们有了一定的文学经验。教师要从其文学经验出发,打破应试教育形成的对文学的隔膜,唤醒学生的阅读,对经典作品重新阅读和再评析,从而提升其文学经验。提升学生文学经验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使旧经验升华;二是使新经验扩充。大学低年级学生最初的阅读经验大多来自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把他们的旧经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比如,对一首看似简单的古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大学的语文课可以结合中学时没有的意境理论、佛教文化,指导学生深入地解读王维系列诗作,让学生领会禅诗的空寂之美。又如,对于《离骚》的作者屈原,我们可以用“楚人多才,于斯为盛”等楚地文化特色,补充中学时期学生学习此诗时文史知识不足造成的偏颇,对楚辞和屈原这一难点加以突破。这样,学生的旧经验得到了增值,同时又挑战了他们的阅读经验,更新了接受知识的视野,提升了他们对经典的审美体验。只立足于学生的旧经验是不够的,还要引领学生更新、扩充他们的新经验。比如,学生多数是爱诗的,一部分学生还有写诗的爱好,但他们的诗作缺乏基本常识,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当代诗歌更是望而生畏。通过校园诗歌节学生的参赛作品,可以看出学生对现代诗的阅读面较窄,笔下写着似曾相识的情感,却用着别人的语言。诗歌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因此,让学生读懂一首中等难度的现代诗歌,就成为文学教育的现实需求。如海子的《黑夜的献诗》三部曲、伊路的《残墙》。透彻理解这些诗歌是对学生审美能力、文本解读能力的高度挑战。解读这些诗歌就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理论视野,在似懂非懂中留给学生一个期待。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象组织与意境生成,而且扩充了阅读经验,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诗歌世界。

(三)文化经验

在当今文化多元、自媒体高度盛行的时代,学生的“文化经验”多来自与传媒相关的大众文化经验,他们的这种经验远超于其拥有的传统文学经验。这种情况下进行经典文学教育无疑增加了难度,教师需要注意不能让文学教育变成大众文化教育,必须把学生的文化经验纳入到文学经典的视野中来。若单凭大众传媒获取经验而得不到经典的滋养,就谈不上文化价值,这种平庸之恶,正是文学教育的敌人。

(四)艺术经验

从来没有孤立的艺术,艺术总是与文学、文化结伴同行和互相促进的,历史已经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众所周知,唐诗宋词的伟业与同时代的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是共生的。一个人的艺术经验也与其文学、文化经验密不可分,但又有区别。学过画画的学生,对色彩和线条就敏感;学过声乐的学生,就有旋律和节奏常识;学过舞蹈的学生,则具有欣赏歌剧、舞剧、戏剧的优势。在文学教育中引导学生对其他门类艺术的欣赏,无疑会促进和升华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和领悟力。通过欣赏西方雕塑、油画和中国山水画、戏剧戏曲、中外建筑等内容,会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如《巴黎圣母院》里有一章是纯粹写建筑的,雨果就像一个建筑专家,对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做了深入、细致的描绘。虽然这些不是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描写,但这是理解小说和理解作者的重要维度。古今中外所有艺术门类都应该是欣赏的对象。艺术教育很直观,学生喜闻乐见,教学中使用一些视频和图片,再结合他们已有的艺术经验,容易激发起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并产生共鸣,就会尽可能地实现语文→文学→人文的教育目标:打开语文之门,来到文学的百花园,登上人文的博雅塔,以艺术的眼光看世界。

二、基于学生经验开展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一是基础的听说读写方面;二是文学欣赏、文学创作方面;三是综合驾驭语言表达思想方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摸索出语文→文学→人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是培养学生文学艺术阅读、欣赏、批评、创作的坦途,也是提升他们人文素养的捷径。为了构建优质的课堂,教师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四个方面的经验,将此作为现实起点,运用先进的理念努力升华。

(一)精心三备:追求语言和学识的统一

优秀的语文教师是稀缺资源,他们往往需要做好三备,即备知识、备学生、备教法,舍得下功夫追求优质课堂效果。教师始终要把“每一句话皆有出处”———引经据典、“语不惊人死不休”———精彩语言与精深学识作为自己的课堂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倾入心血,把多年学习思考所得和学界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朱光潜先生说:“语言、语文都不只是工具,它们就是思想本身;有了完美的语文形式,思想绝不会零落错乱,语文精妙,思想也不会粗陋;语文学习,就是让我们的思想由浅而深,由粗而细,由模糊而明确,由混乱而秩序,由无形式到有形式,由不完美的形式到完美的形式。”语言、思想、学识是统一的,一堂好课必须通过教师的学养实力实现。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利用学生的四重经验,让学生有收获,而不能将课堂变成教师的“秀场”。

(二)细读作品:熏养文学思维,陶养文学情志,培养文学表达

教师要充分使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精讲名家名篇,展示作品的文学魅力。教师要通过运用细读、理论赏析、挖掘、涵泳,让学生感受、理解和掌握文学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养成文学思维,丰富精神世界。很多学生喜欢张爱玲的作品。《倾城之恋》中范柳原给白流苏打电话说:“流苏,你的窗子里看得见月亮吗?”学生限于生活经验,可能读不懂成人的恋情,对此句一带而过。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爱你”。这就是文学的表达方式。诸如这样的引导,会使学生顿时开悟:原来文学表达和生活表达是有区别的。《红楼梦》是文学教育的必读书,但是学生的阅读障碍重重。比如,最简单的一个细节———贾宝玉喜欢吃“胭脂”,其实并不是表面的意思。如果教师能够在此类问题上加以点拨,则会使学生茅塞顿开、手不释卷。阅读了《红楼梦》,他们的阅读经验就会达到“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佳境:原来经典文学的语言和生活的语言如此迥异!原来中国文学的魅力如此之大!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离别之情。清代诗论家沈德潜说:妙就妙在这个“不及”。这个“不及”,写离别情非常真挚,也非常自然,既空灵又有味。这是诗人情志的表达。但是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学生以往的学习对此并未深究。可见,走心的阅读才是真的阅读。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和“桃花潭水深千尺”有什么不同?主要是风格的不同,前者是落日黄昏,大野苍茫,风雪之中,壮士长啸,非常质朴、非常豪迈。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种感情又有什么不同呢?一是伤感,有一种悲凉之情;二是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感觉;三是有很多话要说,尽量延迟分别的时间;四是“西出阳关”在盛唐人心目中是壮举,但是这个壮举并不意味着没有寂寞和艰辛。岑参“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表达峰回路转:朋友渐行渐远,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雪地上只有马蹄的印迹。这些都是文学思维。学生可能并未体味过刻骨铭心的离别,所以,对经典中的文学情志往往没有感觉或感觉肤浅,而这正是能够提升其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的关键。只要教师非常专业地持续引导、潜移默化、集腋成裘,学生自然会领悟到文学之美。以上四首诗,都是表达朋友之间的离别情,表达精微、准确、动人。朱光潜说:“语文最大的德性就是精确妥帖。”我们要为一种情感、一种思想找到最适合它的表达方式。这个寻找的过程其实是非常艰辛的,需要极其敏感,甚至需要艰苦的挣扎。

三、在文学教育中拓展学生的经验

(一)加强文学经典诵读以及诗词鉴赏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国学篇目,促使学生亲密接触文史哲典籍,激发其阅读兴趣,营养身心。中国是口讷的民族,不善于表达,辅导诵读可以提升学生说和诵的能力。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人天然具有诗性品格,而诗词鉴赏在语文教学中又是重点,因此,在讲授诗词时,需突破陈旧教学模式,形成专题讲座,凝练和展现中外文学史悠久和经典的魅力,还要善用新理论进行诠释。例如,通过“情思采采而无邪念———诗经中的爱情诗””“伟大的盛唐及伟大的诗的国度”“大宋的奢华———豪放与婉约”等专题的学习,课后学生意犹未尽,诗兴大发,群情激昂,踊跃参与诗歌创作。

(二)课堂内外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教师每堂课都要做到扎实、精彩,让师生共同徜徉于经典美篇的鉴赏中,是为静读。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参观博物馆等感受本土文化,进而感受中华文化,悠古思今,飞扬思想,是为行读。比如,演出经典故事,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每个学生都有分工,使学生由聆听者、欣赏者变成主导者、编创者,促进了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互动,增强了学生的艺术气质,实现了学生与圣贤的心灵对话。此外,邀请非遗茶道、香道、花道的传承人进课堂,品茗、闻香、插花、听琴,是为置读。学生置身其中,动手参与活动,提升了品位,感受了生活之美,甚至诗情涌动,较好地实现了对古代茶诗、花诗、香诗、月诗的顿悟。扩充这样的生活经验,能够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

(三)成立课外阅读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成立课外阅读小组旨在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制定书目,并组织交流释疑。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旨在将学生引入研究中,带领学生写论文、做课题。学生缺乏研究问题的机会与能力,作为教师,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发现“好苗子”,就应该让他们体验研究的过程,让有潜力的学生提前得到锻炼。另外,互联网时代,学生都是网民,借助互联网可使课堂无限延伸。教师可以创建学习交流群,推荐书单,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就话题进行探讨和辩论,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浸养于文学艺术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四重经验对大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的建构作用,需要教师勇于探索新方法,勤于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实现文学教育在学生四重经验上的亲和感和提升感,使他们进一步善感人生风景、赏析文学作品、完善文化素养、获得艺术才能。通过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四重经验,建构一种新的四维式的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世界诗意感受的眼睛和审美趋善的心灵,达到文学教育“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六说文学教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2〕路遥.文心雕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6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教育也着重放在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上。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还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素质提升的一个过程。对高中学生进行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阅读能力,还能丰富学生自身的写作灵感。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文学名著;教育理念;文学素养

新课标指出了,在教学中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将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正是以名著的语言为载体,让学生从阅读的字里行间分辨真假,善恶,美丑,在这个过程中陶冶自身的情操,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亲自感受文学名著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发挥创造美的能力。在此,笔者根据语文名著阅读的审美教育谈谈自身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阅读

所谓美,有抽象和具体之分,有天然美和后天形成的美,总之美分布在世界万物,通过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而审美,也是人们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一个直观的把握。而作为欣赏的主体,更是要在这个过程中经过美的体验而有一个自身的理解和感知。文学名著的审美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不仅要对文章有浅层次的理解,还要有对文章美学更深层次的探究。首先,要用审美的态度去感受文章的美情美意。一大名著的造就蕴藏着诸多的载体,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多方面的品味,解读文章要表达的意图。不管是描写优美的风景还是叙述人物的情感变化,读写都要多角度的感受文章情与意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品味文章的美。例如《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将其当做抒情文来阅读,不仅要理解文章书面表达的意思,还要深入的去感受文中的意境带来的美的体验,使读写的心灵得以感化。其次,读者要学会欣赏文章的语言美。例如《故都的秋》中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在阅读过程中,名著极具魅力的独特表达是需要读者去细细品味的,而且这其中对文章语言的感知和理解也正是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点。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挥联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最基本的阅读知识,适当的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想象文章表达的情境,真正意义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名著带给自己的情境体会,也是提升学生对阅读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新课标也指出在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要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才是达到了阅读的目的。在优美文章的阅读过程中,读者自身的情感体验是阅读的根本,而且这种体验读者能够通过自身的联想,通过想象的画面能够真切的表达出来,才是名著阅读教学的关键。所以在名著阅读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着手,强调对名著的联想,从而改进学生对名著的感知和审美。首先,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着文章语言所表达的情境,体会着作者的情感,这正是学生培养阅读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著名专家也曾提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读者自身的初始感受是开展阅读的重要前提。欣赏文学作品的内容体验,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是最重要的心智活动,它们是文学作品欣赏和情感体验的最根本的表现。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联想和想象是阅读过程必不可少的体验,也是读者进入作品情境的必经之路。但是相比教师来讲,学生在阅读过后很难进去抽象化的理性思考,而只是与自己的联想相伴,而缺乏联想和想象的阅读也就失去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性。其次,对于文学作品内容最表面的情境也要有更深入的联想和想象。高中生的抽象表达和逻辑思维还不成熟也正是这样才造就了他们在阅读中心理层面有了很大优势。例如,《春》中写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想象出小草的生长过程,体会到作者将小草拟人的过程,体验文中的情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文章的联想、想象阶段,不能直接进去主题探究,忽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阅读,体会文章的美情美意,体会文章语言的美,同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想象着作者语言中创造的情境,感受这种情境带来的美,进而让学生学习了文学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名著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冯小靖.河南大学2011.

[2]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詹雪.华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陈芳 单位:四川省大竹中学

第二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核心素养是国家“立德树人”方针下最重要和基本的教学目标,而阅读是养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实质上提倡学生居于主体地位,轻教重导的教学原则,应该勇于敢于对文本进行探讨、交流、对话。同时,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应该鼓励、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积累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读好书,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良好的阅读技巧与习惯可以使学生自身得到良好的素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知识,扩宽自己的视野。

一、制定阅读计划,培养阅读习惯

教师在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时,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比如说,对学生每天的阅读量以及阅读内容进行调查。再者就是要根据学生每天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阅读量,不能太多,太多会增加学生阅读负担,会产生厌倦情绪,也不能太少,太少达不到阅读量,知识得不到积累。最后还要培养学生记录笔记的习惯,将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可以应用到平常的写作当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要让学生主动的阅读与思考,对阅读内容更加深刻。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使阅读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和理解阅读内容。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外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规律,这样学生在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阅读内容都会清楚的知道作者在表达什么,写了什么,为什么写。

二、提高学生的知识加工与记忆能力

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并不单单是了解和掌握阅读内容,更在于对阅读内容文本的再创作能力。从某种角度来看,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对阅读内容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加工处理能力就是对文本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多加思考与想象,思考与想象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本加工处理的过程。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加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的。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如果阅读过程中只是接受,就不会达到阅读的目的。因此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需要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与储存。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在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性的记忆和储存相关知识,为以后的阅读和学习奠定基础。学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将获取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所以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才是语文阅读的主要任务,而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建立在知识的记忆上的。所以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不仅对阅读感兴趣,更应该对阅读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记忆。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只有对阅读内容感兴趣,才会认真看书,并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进行思考。通过不断阅读不同的内容来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与增加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手段与方式引导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感兴趣,发自内心的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滋润。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得从文本着手。在高考模式下,学生每天面对的都是枯燥乏味的文本内容,长期下来会产生厌倦情绪。从文本出发,通过情境创设或者以文本内容为探究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去阅读,这样才能为有效的阅读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不仅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还可以用朗诵的方式。朗诵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还可以通过语调的变化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阅读。此外,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文时通过讲解或者播放一些影视作品的片段让学生了解阅读内容的背景,引起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应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开展各种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教学效果。由于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高中生的能够阅读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可能无法把握阅读内容的重点,并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工作。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与问题进行阅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将阅读内容中的重点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阅读理解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阅读内容。如果教师布置的阅读内容一样,就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阅读效果,布置的阅读内容过难,会导致阅读水平低的学生难以理解与完成任务,如果布置的阅读内容过于简单就会影响到阅读能力高的学生阅读思维的扩展,造成大量时间的浪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布置不同的阅读内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总结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阅读教材、课外读物可以让学生有目的性的去了解、掌握、学习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也要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与心理状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语文,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总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件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要长期坚持,相互配合,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作者:郭宝贵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第三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摘要】阅读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核心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性格塑造和内心素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古老的教学理念,摆脱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的影响,积极运用创新的、多彩的和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教师要求下才去阅读书籍的情况。本文以高中学生语文阅读为主,先分析介绍了现如今阅读的状况,并根据不同情况给出了适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及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方法策略;有效教学

虽然我国早已经实行了教育改革,也出台了新课标的标准,但是由于现实条件和其他主观的因素,很多的教学方式还不够完善或者有些教师还是按着传统的方式来教导学生。其中尤其体现在高中语文阅读上,由于我国的高考制度,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对课外阅读和名著的关注度根本不够,认为只要语文分数考得高就可以了,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并不涉及学生阅读这一方面,就导致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不统一,违背了教育的本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要以学生为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探究和积极运用各种各样的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自主阅读,并且能与教师或者家长分享心得,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改变旧观念、旧方式

首先,部分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一味地让学生掌握课本的内容和考试的技巧,殊不知只有进行良好的阅读,学生才能学习到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内容,才能理解一些深厚的含义和内涵,才能增强阅读文本的能力和鉴赏文章的水平,最后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能让教师和学生有了心与心的交流,促进师生友谊。在以后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会十分顺利,课堂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其次,有些教师知道阅读的好处,也明白应该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贯穿阅读教学,事实上教师也在实际教学中做了阅读教学,但是获得的效果不佳。这个其实是因为教师往往为了课堂的效率,而扮演着课堂的主人,进而缩减了学生的交流、谈论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气氛是冷硬的、机械的,学生自然就不会高度集中,课堂效果也达不到最佳。所以,教师在教学阅读时,坚决不能把对学生精神的陶冶和人文素养与考试中提高分数相联系,如果这样做,就完全失去阅读教学的意义,应该在重视阅读的同时保持一颗纯净的心和学生一起感受文章背后的含义和情感。这样的课堂才能达到阅读教育的本质,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尽情在阅读的海洋里遨游,领悟阅读的好处和真谛。

二、不同类型的文章使用不同方法

中华文化自古博大精深,尤其体现在文字和写作上。因此,我国的文章类型也是各种各样,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各种文章有其独特的写法、不同的呈现模式、独特的表达方式。所以在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时,需要教师教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在阅读技巧的帮助下更加了解文章的本意和背后的含义。对于记叙文阅读,教师要教学生记叙文的基本元素,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文章时,准确无误地分析出文章里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结构、顺序以及谋篇技巧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文章的深意,有效地进行阅读。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判断说明文的类型和技巧,抓住说明文的本质和说明方法,让学生知道说明文的特点——科学性、准确性、条理性,才能在写作中写出优秀的说明文。对于散文的阅读,教师要在教学时刻中抓住“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然后再分别讲解情感态度、寓意哲理、把握本质。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朗读一遍,让学生感受到意境,接着再一段一段地分析段落的特点和作用,然后指引着学生领悟到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美。

三、要求学生主动学习

高中生的阅读其实教师要做的很少,只需要把技巧讲到和正确地引导,教师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一大半,最重要的部分还是要求学生自主分析、欣赏文章和享受阅读带来的美感和诗意。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的,教师可以在讲解文章前要求学生在课下预习文章,部分教师可能也要求学生预习,但是由于预习没有检查的形式,所以有些学生敷衍了事或者甚至并不预习。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就要求学生仔细完善预习文章,在讲解文章内容前就要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只要学生自主预习过的文章,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注意力十分集中,就会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讲解《祝福》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文章创作背景、主题、创作原因等,也可以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包含深意的句子。学生通过充分的预习、自主的学习后,就会对课堂上的内容饱含着深厚的兴趣,促进课堂阅读的有效性。

四、结语

当然提高高中生阅读有效性的策略还有很多,如创设情境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以读促教等一系列非常实用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运用这类方法时切不可盲目使用,要结合学生的接受情况、班级的学习情况以及阅读文章的内容来正确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也可以结合两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只要学生的反应良好,都是可以尝试的。最后希望在广大教师的探索和合作下,教学模式逐渐有效、多趣,我国的教育制度也逐渐完善,学生更加享受课堂,爱上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培养出高素质、高学问的全能型人才。

作者:施耘耘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

第四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浅析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是学习迁移的一种,是语文学习中形成的阅读能力变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工具,其他学科形成的思维方式应用到语文中的一种尝试,独特的特点可以使得学生不断的提升自己,因此,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对略读方法迁移探究是值得研究的。就此,本文进行相关探讨,寄望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相关举措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探究

对于高中生来说,语文学习并不是受到很多的关注,高中有很多的比语文更难学习而且更容易得高分的科目,那些科目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以,为了提升语文的阅读效率,让学生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达到高速准确阅读的目的,阅读方法迁移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本文就谈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的几个方面,以便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的特点

学习中所谓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课后通过应用老师课堂上讲解的方法不是所谓的“迁移”,只是验证。我们所说的“迁移”其实是用他山之石攻玉。尽管当今教育界认识到了迁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但是如何真正发挥迁移在语文阅读中的作用仍需得到关注,接下来就谈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的特点。一是在高中学生都有略读课外文本和非连续文本的经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既有略读经验的推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经验受到了足够的重视,甚至是对他们阅读个性的尊重,他们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引申到自己本不感兴趣的知识上。二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的教学方法从来就没有让学生可以独立的去学习和提升自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短期的语文成绩,也可以让他们学会学习,因为学生以后的学习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如果他们没有学会自己去学习,那么他们就很难适应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了。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

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都会让学生有一个更高的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除了新名词带来的新鲜感,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接下来就谈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中的好处。1.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办法的探究,增加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高中,新课学习的时间非常的少,很多学校通常将高中三年的内容在一年半甚至更短的时间里讲完,留下大量时间复习。如果不让学生选择一种更好的办法去学习,就会让他们的语文成绩下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探究,可以增加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不断的提升自己对语文的学习能力,进而就可以提升他们的成绩。2.有利于增加各科老师之间的沟通,形成教学合力,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语文。语文,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具有极强的工具性,比如做数学题时的阅读理解,比如做物理题时的理解,让学生学习好语文,对于其他科目来说,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的。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其他科目的认知,其他学科老师在帮助学生审题,了解题干信息,分析题目要求,无形中就是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三、高中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的具体途径

在高中的阅读略读方法迁移过程中,会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麻烦。因此,在高中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中,应该要采取一定的措施。1.提高老师的能力,让老师起到真正的带头作用。师资力量强大,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了很大的引导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迁移中,提高老师的能力,让老师可以真正的起到带头作用,让老师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不断的让学生成长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比如,在高中语文讲解文言文句法中特殊句子就特别困难,学生总是不能讲文言文特殊句式中的前后“置”分清楚,一方面是因为初中已经不再讲语法,另一方面学生总会质疑古人为什么会颠倒句子顺序,其实只要将英语的句法特点了解清楚,就能很快解决问题。2.学校要经常的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增加沟通。迁移,是学习的互通,沟通,是人与人的交流。学会沟通是区别于动物和机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要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让学生可以根据沟通更加的了解彼此。因此,在学校中,要经常的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可以增加其他知识的了解,甚至一些边缘科学、现代科技,都能扩开学生的思路。而经典文献文件,也能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严密。当然交融依然以学科内的应用为主,不能脱离语文,过度依赖其他学科提高语文成绩,反之亦然。3.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读方法迁移更加科学化,互动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方法的迁移教学一定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让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或者老师给他们制定的专业性的策略进行学习,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老师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学生也要更加认真的学习语文,在新的教学方法上不断突破自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学会迁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灵活自如,让学生翱翔在语文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林晓枫,高媛媛.略读课文教学中“导读卡”的设计与使用——以《最后一分钟》的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3):56-56.

[2]杨柳柳,滕春友.教略学丰精略有致——高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与方法初探[J].教学月刊(高中版),2010(9):53-56.

作者:沙正连 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第五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探讨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独白和灌输为主,对话教学作为消除这种教育弊端而出现的一种教学策略被大力提倡。教师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将对话策略运用妥当以确保教学有效性则显得更为重要。开放对话过程,增强个人阅读体验缩小对话代沟;加强与文本的对话;注重课堂对话多样性等是深化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重要策略和可行之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着重让学生感悟以及体味文本的内涵,强调让学生从整体角度来把握阅读文本的内容。阅读教学,切入点是关键,好的切入点是成功的一半,本文就此探究了如何寻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方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于任何如文学类、论述类或实用类的语文文本中,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与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找准正确的切入点,即阅读教学突破口,才能带动阅读走向文本的深入。

一、课文标题的切入

高中文本的文章都常年来经过认真筛选,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特点,而文本的标题则是作者在精心揣摩后斟酌凝炼而成,是文章精华所在,很多选入文本的标题都能直接揭示全文的中心与主旨,且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因此不少文章从标题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其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并形成探索全文的内驱动力。教师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从文章的标题着手,将其作为切入点,抓住文本的关键所在,逐渐引导学生解开文章的面纱,一窥真面目。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的文章时,单从文章的标题就能大致明白全文故事的内容。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为学生根据切入点的提示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荆轲刺杀秦王的目的是什么?他在行刺以前又做了怎样的准备工作?在文章中是如何详细描绘荆轲刺杀秦王的?这个故事表现出荆轲怎样的性格与品质?针对荆轲刺杀秦王这个典故,同学们作出怎样的评价?教师直接由明确的标题为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并根据文章具体描述的方法与顺序帮助学生梳理内容,以层层深入的问题探讨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文章标题直接作为切入点是一种较为简单的阅读教学方式,通常情况下文章内容的表述会比较直接,这样的切入教学也更能让学生接受。

二、文本关键的切入

1.作者时代背景。在高中语文文本中,从作者时代背景展开切入教学的情况大多与文本本身的年代性有关,在语文文本中浓缩了作者的经历、时代的背景、写作的初衷、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内容。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实际上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实现历史融合与心灵碰撞的交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切入作者时代的背景,往往直接串接了作者写作目的和产生影响等内涵,为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更好的交流与对话提供条件。比如学习《荷塘月色》,由于该文很大的篇幅都用在写景上,那么在指导学生展开阅读工作时,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确作者笔下的各种景物以及写作情感的内涵,理解情与景之间的关系,重点再代入作者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时代影响等等,更进一步理清情与景的内容,同时也感受作者在享受荷塘月色的美景时喜悦掺杂忧伤,寻求解脱又无力解脱的心境。2.文章文眼。作为文章的点睛之笔,对文眼有深入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提高文章阅读效率。文眼字面意义为:文章艺术构思、思想精髓、文章主旨,能够牵动全文全篇,通常在文章以词、句、段的形式出现。比如学习《故都的秋》一课,学生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的意思以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再次细读并找到一些关键词句,如“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等等,随后教师再为学生设置阅读引子:作者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以怎样的画面感进行比较和表达?作者表达的情感又是什么?教师前一句由“景”引导,后一句由“情”引导,以情景交融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文章的文眼重新感受全文中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受,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情感。3.文本重点。这是语文文本的核心内容,也是文章的中心,曾有学者说过:阅读教学成功之处就在于熟悉文本内容和破译文本突破口两个方面。那么切入文本重点,从中挖掘精髓,将其在学生面前引导和展示,才是教师高效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比如学习《在别康桥》的文章时,其本身是以诗歌的意象表达重点,也就是诗人将自身对母校的情感提炼在简单的诗句当中,融入想象,融合构思,彰显诗歌与情感的美。那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则要从文本的重点开始切入,如要求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告别意义的诗句,罗列出来进行比较,看看不同的告别诗在抒发情感的过程中有何不同。也可以让学生将阅读过程中感受的意象以自己的话表达出来,阐述自己阅读后的感受。

三、文本情境的切入

情境是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普遍应用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置身与精心设计的情境中,更能丰富学生的感受,在预设的氛围中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为后续的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寻找切入点,要求教师全面深入掌握教学文本知识点的内涵与思想,并熟悉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将知识点教授的形式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巧妙结合,真正找到兴趣的切入“点”,才能促进学生爱上阅读,并在阅读的探索中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潘成红.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J].吉林教育.2009(25).

作者:吴海燕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

第六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感培养策略

[摘要]文感是学生阅读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高中阅读教学启动学生文感培养策略,给学生宏观阅读思维构建创造条件。教师要对学生展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启迪,让学生逐渐建立文感意识,并在阅读实践体验中形成文感基础。教师展开定向性引导,激活学生主动阅读意识,逐渐理清文本脉络,能够快速形成阅读认同感。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感培养

所谓文感,就是指对文字的感觉,即在文字辨识度、措辞敏感度形成整体把握和控制。文感和语感有联系也有区别,语感是对语言本身的语音、语义、语法形成的感知,而文感是对文体、内容、情感、结构等产生的认知。文感具有稳定性、个体性、选择性、积累性等特点。在教学实践操作时,教师要切准学生认知基础、文本把握情况、赏析基本能力、训练操作习惯、认知内化水平等视点,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文感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一、激活学生主动阅读意识

高中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明确的是阅读学习目标,然后才是阅读方法的引导,并通过赏析训练强化阅读认知,这样的阅读思维几乎成为一种套路。学生在这个阅读循环训练中,可能获得一些阅读知识,或者是形成一定语感,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对作者情感、文本主旨、内容、结构、写作特色等的感知,依然呈现支离破碎状态。这样的阅读教学注重的是学生语感培养,文感训练系统性较差。为此,全面启动文感培养策略,已经成为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文感建立涉及学生认知基础问题,这是教师教学引导的关键因素。学生学力基础高低,决定了文感教学起点的高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师给学生布设一些预习任务:熟读文本,了解这篇散文的选材、立意特点;找出最为经典的描写片段,说说其描写方法运用;找出文本主旨句,体会作者情感表现;展开质疑活动,提出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学生拿到阅读任务后,对占有信息进行整合,一步步完成阅读感知任务。课堂教学检查开始,学生预习情况良好。有学生在阐述选材和立意时,能够结合作者情感展开:《荷塘月色》描写的虽然是美丽的荷塘、月色,却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不满。课文开头部分便点出心境:心里颇不宁静。虽然月色很美,但不能掩饰情感,表明作者追求自由理想的鲜明立场。在质疑环节,学生给出的问题也比较丰富:作者在描写荷塘月色时,其语言轻松活泼,富有生命力,这里的景色描写有铺垫作用吗?文章实景虚景结合,这样设计有什么用意?课文引用梁元帝《采莲赋》内容,其目的何在?在课文预习阶段,教师给学生布设一定量的任务,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启动学生基础认知,激活学生主动阅读意识。如果教师不给出预习要求,学生往往找不到学习切入点,自主阅读学习方向不明,阅读效果也不会太好。文感意识培养与教师教学设计密切关联,这样才能给学生传递明确信息。

二、促使学生建立初读感知

高中学生有自主阅读学习能力和意识,在学生自行操作阅读时,教师要给出必要的引导和提醒,帮助学生矫正阅读方向。学生阅读文感意识不强,如果教师能够给出具体的阅读任务和阅读要求,学生明白了阅读操作程序,自然会在实践中逐渐掌握文感探索途径。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做好文本探究和学生学情调查,找到文本思维和生本思维的对接点,为教学引导提供信息支持。让学生理顺文本结构、写作线索、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认清选材,这都属于文感培养范畴,只要阅读任务设计合理,学生会自然进入到文感建立程序之中。教学《囚绿记》时,教师在学生初读时给出一些阅读提示:题目中有一个“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呢?作者为什么要囚禁“绿”呢?文章分为几个阶段来写的?从作者所作所为中,我们有什么样的触动和思考呢?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并围绕教师思考问题设计进行讨论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探究时,学生初读认知已经建立。关于课文题目,学生理解比较到位:“记”是一种文体,这里是指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事物发表的感受,多是为了展示一种哲理。作者围绕“绿”写了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等五个阶段,表达了对绿的热爱之情。这里是运用象征手法,将对民族解放的爱比作“绿”,表达作者更为广阔的胸怀。教师对学生个性总结给出肯定评价,对存在的一些偏差进行矫正,学生学习认知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从学生感知中可以发现,虽然教师并没有深度解析文段,但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多重认知。这无疑是自主阅读学习的结果。其实,学生手中有大量教辅材料,如果教师不给出具体的阅读问题和任务,学生是不会主动去阅读这些材料的,当问题明确后,学生都有自觉寻答案的意识,在具体阅读教辅材料中完成了文感认知构建。

三、帮助学生获得阅读认同

文本赏析是重要阅读内容,常规操作时,大多是找出文本经典文段,教师给出阅读问题设计,学生展开阅读讨论,师生确认答案,这样的赏析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文感,但存在较大局限性。学生关联意识不够,对文本整体把握不到位,其阅读认知难以形成体系。因此,在赏析阅读操作时,教师要站到高处,引导学生进行关联性赏析操作,从语感培养到文感成长,要建立清晰的操作路线。学生有了关联意识,对文段赏析也会有整体把握认知。高中学生在文本赏析时,往往注重的是语言运用,对内涵思想和情感挖掘不够,需要教师给出针对性引导。如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发动学生找出典型片段展开赏析学习。学生很快就找到一些内容。如“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洛基山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有学生这样赏析:这里运用一组排比句,显得非常有气势,语气贯通,给人的感觉就是有力量,特别是感叹号的连续使用,增强了表现力。教师给出点评引导:能够找出语言运用特色,但赏析显得很浅显,联系内容不够,联系作者情感不足,导致赏析缺少基本内涵。学生听教师这样点拨,很快就调整了思路: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愿望,从世界不同地方响起“自由之声”,表明全世界人民都渴望自由、和平、幸福。让自由之声响起,不仅是作者一个人的心声,更是全世界人民的美好理想。这里的“梦想”不再虚无,而有最为真切的内容。教师对学生赏析进入引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思维,很快就矫正了赏析路线,极大提升了赏析品质。这说明在文感培养中,教师的引导不可或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前瞻意识,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有足够的预判,这样才能及时给出矫正性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实现阅读认知构建。

四、塑造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关注点往往在阅读问题解答技巧把握方向,这种操作思维带有急功近利的倾向,其引导效果往往是难遂人愿。学生阅读水平高低,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是文感。在阅读训练时,需要从培养学生文感视角展开操作,让学生整体把握阅读文段,需要给出明晰的认知路线。多设计文感方面的训练题目,内容、情感、主旨、结构、选择、点题、照应、伏笔、烘托、渲染等等,都属于关联性阅读设计。让学生在多重文感成长中建立阅读系统认知,这才是提升学生阅读品质的根本所在。教师给学生布设训练内容时,要抓住文本特点。训练设计的着眼点是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热情,让学生结合文本阅读展开训练思考,这是课堂训练设计的最重要出发点和归宿点。文感是对文章的总体性感知,整体把握是其基本特点。教师要对学生展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启迪,让学生逐渐建立文感意识,并在阅读实践体验中形成文感基础。高中阶段是文感定型期,学生学习思维有整体把握主观诉求。作为教师,需要给出必要的点拨,让学生主动探索文感的存在,体验文感的魅力,使其成为阅读学习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蔡伟.文感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途[J].课程•教材•教法.2014,(02).

[2]邹曼.文感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途[J].读与写,2016,(11).

[3]高京.语文教育中应渗透人文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

作者:肖纯娟 单位:泰和县泰和中学

第七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谈

摘要:随着“视觉文化至上”时代潮流的到来,影视资源作为一种集文学、美术、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在吸收文化艺术精髓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生活、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在给人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还引人深思。《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其第三部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里的课程资源主要是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外学习资源包括电影、电视、广播等资源。由此看出,利用影视资源来优化高中语文教学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影视资源的利用;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将影视资源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在生动的影像中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其语文探究兴趣。从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所阅读的材料大都来源于教材内容或教师精挑细选的与教学有关的内容,而且其阅读时间大都局限在课堂上。

一、利用影视资源突破诗歌阅读难点

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内容和思想内涵,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的高中生来说,有效体味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是很难的。一方面,诗人一般会利用诸多的意象来构建自己的诗歌,而当前高中生的意识中没有这些意象的实体,只闻其名未见其形,他们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其进行想象,透过意象来理解诗人的情感是很困难的。另一方面,诗人常会利用意象来勾画优美的意境,学生无法对意象有深刻的理解,意境赏析更难以谈起。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资源来向学生展现诗歌中所呈现的意象和意境,以帮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下结合诗歌内容来体味诗人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我在讲授《蜀道难》这一内容的时候,我会给学生播放与蜀道有关的音乐、风光视频,在生动的画面中引导学生欣赏蜀道,体会蜀道的高危险峻,以此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李白所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二、利用影视资源突破小说阅读难点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毫不夸张地说,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与环境这三要素对高中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很多学生都无法探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无法通过故事情节来探析作者的所思所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源来向学生直观地呈现小说内容。以《红楼梦》为例,其人物关系复杂、环境复杂等,假如学生按照教材内容对其进行一一品鉴,只会处于云山雾绕之中,光其人物服饰就能使学生眼花缭乱,不知所言,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在教学《红楼梦》的时候可以利用“87版”《红楼梦》的相关影视片段来引导学生直观地赏析人物、环境、情节等。比如,播放《林黛玉进贾府》的相关片段,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贾府的环境,并结合曹雪芹生动的环境描写来体味环境描写的作用。同时,学生可以在生动的人物表演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像王熙凤的泼辣与精明被邓婕演绎得惟妙惟肖,学生在观看之后可以加深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印象,并主动探究其性格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水平。

三、利用影视资源突破科普文阅读难点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能再局限于过去的扫文字盲阶段,要对其进行深化、改革,加深其扫盲程度,深入到扫文化盲,扫科学盲这一层次。在对高中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远远高于科普文,这是因为科普文大都篇幅较长,其语言文字的描绘比较生硬、晦涩,大量的专业知识、专业术语充斥其中,在有限的科学知识的影响下,高中生很容易对其产生错误的理解,甚至有些学生对其没有阅读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影视资源来丰富科普文内容,将生涩的语言文字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可以降低科学知识的抽象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有关于建筑的文章,这篇文章不仅篇幅长,其中还蕴含着大量的建筑术语,诸如“拱斗”“脊吻”“瓦当”等,这些建筑物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距甚远,在他们的意识中不知此物为何物。尽管梁思成先生对其描述生动形象,但是学生在没有直观形象的作用下是无法体验其中所蕴含的美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影视资料,像故宫、徽派建筑等纪录片来引导学生对这些建筑物进行直观的观看,并在观看的过程中领略中国建筑的美。总之,教师在组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影视资源来为学生生动地呈现阅读内容,使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加深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以帮助学生突破语文阅读的难点,提高其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景燕.影视资源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欧阳光.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影视资源[J].中国校外教育,2015.

作者:赵太芳 单位:青海省海西州高级中学

第八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摘要:语文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而高中语文中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扎实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也逐渐开始转变传统的“填鸭式”和“灌堂式”的教学模式,寻求更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然而这种改变只是针对语文教学的主体知识上,对于阅读这个板块仍然没有大的进展,本文首先指出了高中语文中阅读教学的现状,然后为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促进阅读的有效实现提供一些建议,以期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贡献发挥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环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自从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以来,高中语文的改革不只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工具的现代化,更体现在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展,阅读的形式更加多变,考查的比重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教师却没引起足够的重视,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仍然因循守旧,我们都知道,阅读除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课程要求外,对于学生的视野的开拓,间接经验的丰富以及学生的情感的升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对一个人的精神财富的积累自然不可或缺。

一、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

高中语文与其他的学科一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深,所有的聚焦点都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强行的使学生接受主流对相关作品的看法,使高中语文的教学被一定程度扭曲,本来应该是促进学生精神风貌和心理状态的积极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潜能的激发。具体来说,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一)阅读教学模式化

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灌堂式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仍然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仍然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文学观点,然后从应试的视角将考试可能会考的要点进行强调,让学生在极短的课堂时间汲取所有的知识,这种方式过于注重文章的重难点,忽视了最基本的阅读体验,可能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记住知识点,而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太差,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下降,阅读能力基本上得不到大的提升。

(二)阅读课程形式化

高考体制是所有教师不可跨越的鸿沟,这使得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被严重的束缚,缺乏应有的灵动性,而阅读作为边缘性的板块,被许多语文教师忽视,这一点从阅读课程的设置上就能一探究竟,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阅读课,但是除了一周一次的时间少外,在一些学校阅读课甚至成了形式上的存在,一周一次的阅读课经常被语文教师作为其他知识的教学课霸占。而且更为夸张的是在一些阅读课上,教师明令禁止学生看教师规定书目之外的任何书籍,认为与考试无关的书籍是在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这种形式化的阅读课程对学生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效果可想一般。

(三)阅读品质传统化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使得人们务实精神十分突出,大量的心灵鸡汤的主题都是活在当下,然而与此背道而驰的是,许多高中生在传统的教学影响下,精神境界却十分低下,学习甚至成了他们的唯一节奏,这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人”相去甚远。新课改的基本精神是“以生为本”,让学生切实的成为一个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在关注学生的“原始需求”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大阅读的教学力度,不但要拓展他们的眼界和视野,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使学生的情感能得到一定的升华,不断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教师在高中语文中促进阅读教学有效实现的建议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每个学生都是从小学到大,可语文的教学效果却不是最好的,除了语文本身的知识特性外,与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关系,而作为高中语文的组成模块之一的阅读教学也由于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也不容乐观。那么,为了教师在高中语文中促进阅读教学有效实现,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什么措施呢?

(一)树立全新的阅读理念

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在以往总是通过对少量经典典籍的讲解来使学生快速的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取得高的考试分数,这种功利性十足的阅读理念不但不符合哲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而且是一种十分不好的理念。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阅读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更多的是为了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现代化的交流媒介,每天为学生推介一些有益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阅读,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

(二)促使学生形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课堂阅读教学的作用,课内教材的阅读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教师还要注意阅读氛围的创设,陶冶学生的阅读情趣,可以让学生对经典反复阅读,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还可以进行优秀片段的摘抄,相互进行交流,通过参透的快感来促进阅读兴趣的激发。举例来说,在进行《楚辞》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提前与其进行交流,然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其他的学生积极的评价其优缺点,并进行知识点的补充,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有利于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阅读的内容。

(三)重视课外阅读

阅读是一个广泛的长期的学习过程,毕竟课堂的阅读时间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而且课堂的阅读氛围相对比较严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转换跳跃,课外阅读的氛围更为轻松,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灵动。课外阅读的阅读范围更为广泛,学生的选择性更强,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相关书目,构建良好的阅读平台。此外,学生还以通过报纸,手机等工具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把生活当成学习的课堂,不断从中汲取营养。课外阅读是对课堂学习的有益延伸,教师应摒弃旧式的对课外阅读的轻视,使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促进学生的学习空间的扩展。教师可以在调查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本,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四)教会学生学会阅读

不管是课堂的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有正确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利用课堂的宝贵的教学时间,向学生教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认真品味,体会情感,并要求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目标和阅读计划,夸大阅读的范围,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要教会学生精读和大致浏览,提高相应的阅读水平。还要促使学生坚持进行阅读心得写作,摘抄优美的片段,并进行朗诵和积累,一定要让学生阅读有法,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的进行,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水平一定能提高。举例来说,在学习人教版的《飞向太空的航程》时,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使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具体的分组要综合学生自身的兴趣特点和阅读能力进行分组,然后让小组成员进行阅读方法和阅读要点的谈论,然后选择一个代表对本组的意见进行表述,教师根据学生们汇集上来的看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改进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学方式的选择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积极性的高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显然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虽然目前高中的阅读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随着高中阅读教学成功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失败原因的不断总结,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能有效实现,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周琼.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能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田琦.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D].西南大学,2010.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7

近年来,随着对乾隆研究的深入,对其御制诗作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强,具体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其诗作进行整理出版。这些著作或将其诗作纠集成册,或以某一特定专题对其御制诗做专门性的辑录、出版,或对诗歌总集进行刊误、版本考察。如《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⑥将乾隆所有的诗文进行辑录,以便查找与研究。选本则有孙丕任、卜维义的《乾隆诗选》⑦,吴景仁的《乾隆蓟州诗集》⑧和石光明、董光和等的《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⑨、《乾隆皇帝咏西苑北海御制诗》⑩等。《乾隆诗选》共选录乾隆御制诗190首,按照写作年代加以编排,并对所选诗作进行了简要的注释和题解,一些字词和典故也作了详细的笺注,有助于读者了解其诗作的概貌;《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将乾隆存世的咏颂古器物诗作选录成册,全书分为《咏绘画》、《咏玉器》、《咏陶瓷》、《咏漆器》、《咏砚》五大类,为读者提供了可资研究和鉴赏的资料;《乾隆皇帝咏西苑北海御制诗》则是从光绪五年(1879)清廷刻印的《高宗纯皇帝御制诗集》中摘录咏西苑北海诗文639题701首,加上高宗御制《白塔山总记》、《塔山四面记》以及《永安寺古井记》、《御制玉瓮歌》一并结集成册,并附以建筑及景物现状照片近百幅,便于作者直观的了解乾隆咏物诗。这一类的论文如《清乾隆皇帝御制南海子诗文辑录》、《清•乾隆皇帝咏香山静宜园御制诗》等。对于乾隆诗作版本进行考察的成果主要是一些论文,晏爱红的《乾隆〈乐善堂全集〉版本改定考》对《乐善堂全集》的版本进行了考察。此外还有单嘉玖的《〈御制乐善堂记〉册页及其修复》、李人俞的《〈高宗御制诗集〉注释中的一处错误》等。这一类论文很少,都是从细微处入手,或对乾隆诗选的某一版本进行源流考订,或对其诗选的注释进行考察。从文献学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研究成果对于乾隆诗作的整理与考订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第二,从文艺学的角度对乾隆诗作进行评价或研究。这一类别还未出现专门性的著作,只是在学者撰写的清高宗的传记中附带提及。具有代表性的如钱宗范的《乾隆》,其中第九部分以若干具体诗作为例,较为深入地剖析了清高宗御制诗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在思想内容上,他认为:“乾隆的多数诗歌,是紧紧结合了他的政治活动而写的,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周远廉的《帝大传》中第十三章第一节也简要论及了乾隆诗作,他认为:“总的来看,乾隆帝之诗,很多是纪实之作,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政治含义,或述某事某制,或言己之政见,或为争取汉族名流学者,或臧否人物评论史事,从政治、历史的角度看,还是颇有价值的。”孙文良、张杰、郑川水所著《乾隆帝》第八章第一节中说:“乾隆留下的诗,技巧虽不足称道,内容却很珍贵”,“简言之,乾隆的诗是他一生政治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实录,在他执政期间清帝国所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都可以从诗中看到”,“水灾之重,人民苦难之深付笔端,使人们对‘康乾盛世’有更全面的了解,可补正史之不足。”郭成康在《乾隆正传》一书中也称论乾隆诗作“不暇锤炼,以整体上来看,被后人评为‘格调不高,佳作不多’”,“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审视,这些近于苛刻的评论也许并不错,但乾隆数以万计的诗章中也时见清新自然的篇什。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皇帝献给孝贤皇后的上百首诗,堪称最见真情的上乘佳作。”更重要的是,“乾隆诗的价值在它的纪实性,古人有言‘诗以证史’,数以万计的‘御制诗’弥补了《清高宗实录》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18世纪中国的一部诗史。”由此可见,乾隆诗作虽已引起学者的注意,但相对文学性而言,它的历史价值受到的关注更多,大家对其诗作的评价大多集中在史学意义的阐述上。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并不多,现有的论文或探讨其诗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或通过诗歌来探讨乾隆某一时期或者某一方面的心态。典型的如戴逸的《我国最多产的一位诗人———乾隆帝》,该文第一次全面论述了清高宗御制诗的得与失,归纳其诗风为:“不拘格律,不事雕琢”、“不主张立异,不使用绮词丽句”,“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正襟危坐的道学气味,绝没有儿女情、脂粉气”。作者在深入解析、研究御制诗基础上,从历史的视角发掘出了各类御制诗的价值,并且认为“乾隆的诗,历史的价值大大超过了艺术价值。”。刘庆宇的《试论乾隆少年时代的佛教观—————以〈乐善堂全集〉为中心》从《乐善堂全集》诗文的解读中对乾隆少年时代的佛教观进行了分析。而傅东光的《御笔〈林下戏题卷〉与乾隆晚年的“林下人”心境》则从乾隆御笔《林下戏题卷》入手,籍乾隆不同时期所作的6首《林下》诗,探索其晚年归政过程中内心世界不断变迁的发展轨迹。钱宗范的《乾隆诗歌探析》,史礼心的《“十全老人”“十全”诗———清高宗乾隆的诗歌创作》、曹东方的《乾隆诗简论》等都从内容与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对乾隆诗作进行了分析;孙继心的《从避暑山庄的三块诗匾看乾隆皇帝的晚年心绪》、段钟嵘的《从山庄诗文看乾隆对儒道佛的态度》、江滢河的《乾隆御制诗中的西画观》等都通过对其诗作的分析探讨乾隆的心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于乾隆诗作进行简单赏析的文章,如刘宝琴的《乾隆避暑山庄诗注释》、恩淑玲的《乾隆皇帝咏五台诗注释》等,承德师专避暑山庄诗选注小组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乾隆诗作的选注。近年来,还有一些硕士、博士论文对乾隆诗作进行了专题的研究,如崔岩青的《清高宗御制纪事咏史诗研究》从史学史的角度考察御制纪事咏史诗的史学价值、史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清高宗的历史观、史学意识与成就。刘冬的《清高宗御制水利诗与乾隆治水》从乾隆御制的水利诗入手,对乾隆年间的水害,以及所采取的一系列治水措施进行了考察。章采烈《论乾隆御制〈四库全书〉诗的史料价值》对乾隆三十九年(1774)至嘉庆二年(1797)期间所写的107首关于《四库全书》编纂的诗歌进行了分类,认为诗作客观而真实地记载了《四库全书》纂修的全过程,是其他史料的补充。可以说,这些论文皆倾向于将乾隆诗作与史实相结合来进行考察,论文的侧重点在史,而不是诗。

第三,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于乾隆诗作进行考察。如郭黛姮的《乾隆御品圆明园》通过乾隆的诗词,结合圆明园所构建的实体,阐述了园林特点,以及圆明园发展、变化缘由等,这属于建筑文化方面的探讨。蔡镇楚、施兆鹏的《乾隆皇帝茶诗与中国茶文化》则是从《御制诗集》中收录的近200首茶诗说起,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认为其茶诗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这些诗作亦是诗文化与茶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是中国茶文化美学的艺术结晶与重要载体。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巩志的《清朝乾隆皇帝诗赞建茶》、童光侠的《乾隆皇帝的陶瓷诗》、杨平的《乾隆御制诗文与圆明园植物特色》等。然这一部分的研究成果仅仅限于文化层面上的考虑,与其诗学思想的探讨也并没有关系。

二、对于乾隆御选书籍的研究

乾隆曾亲自为一些书籍撰写序言,表达对文学的观点,如《御选唐宋文醇序》、《新刻稽古斋文集序》等等。学者们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如下:第一,大部分成果集中于《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等文献的研究。如郭伯恭的《四库全书纂修考》輱訛輨中第一章探求纂修四库全书的目的,其中就乾隆的编书动机做了一番分析,“高宗诏访遗书,编纂《四库》,其政治作用,一言以蔽之,即寓禁于征也。”作者从政治角度对乾隆的编书目的进行考察;而陈晓华的《〈四库全书〉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中也有涉及乾隆的内容,如第四章《学术与政治之间》中将乾隆朝的政治与当时的学术相联系,对当时一系列的文学现象进行了解读,但对乾隆的文学思想却没有过多的阐述;再如司马朝军的《〈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其中第四章《清高宗与〈四库全书〉》中,引用了大量乾隆帝颁布的诏令来论证其编纂思想,“《总目》的纲目出自钦定,帝王著作编列出自钦定,体例出自钦定,去取出自钦定,存目根据钦定”,行文中大量引用了乾隆帝的诏令,但作者着力于编纂过程,没有过多论及乾隆的文学思想。研究论文也大多着力于分析乾隆与《四库全书》编纂之间存在的政治因素,如张小芹的《〈四库全书〉乾隆谕旨中的“不收、改、删、销毁”等问题评议》,作者从乾隆在《四库全书》编修过程中下达的二十五道谕旨入手,将它们分为“不收”书籍的谕旨、关于改与删书籍的谕旨、关于销毁书籍的谕旨,从而对于乾隆在编纂过程中所体现的政治倾向做出梳理;此外如党为的《清高宗四库全书谕旨内史学与正统观研究》、张明海《谈编纂〈四库全书〉的目的及其时代特征》等亦从这一角度进行阐述。王作华的硕士论文《乾隆皇帝与〈四库全书〉的纂修》中第四章论述了乾隆学术思想以及满清皇族思想对《四库全书》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对于《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等的考察,通过对编纂过程以及删订标准的考察来解读乾隆的编书思想。第二,对其他御选书籍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四库全书》的系列研究来说要分散得多,但其中也不乏对其文学思想进行探讨的文章。典型的如莫砺锋的《论〈唐宋诗醇〉的编选宗旨与诗学思想》輰訛輩,作者认为《唐宋诗醇》的编选体现了乾隆的编选宗旨———尊唐与尊杜,诗集特别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功能,对涉及民族斗争的内容相当敏感。

文中还就选本中所体现的诗学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除尊杜以外,还体现了为韩愈诗歌平反的精神,“可以说,《唐宋诗醇》的上述评语是历史上首次理直气壮地为韩诗张目的言论,它不但较准确地说出了韩诗的特征,而且把它提高到与雅、颂相承的高度来予以肯定。”胡光波的《从〈唐宋诗醇〉看乾隆的唐诗观》中认为“作为统治者,乾隆不象一般文人只是把选评唐诗作为寄寓个人情趣的方式,他精心选评唐宋六家诗作,试图展现两代诗歌正变源流的总貌,为后学指出一条恪守风雅原则的正途。”文中认为“乾隆论诗,主张言志,强调有感而发,不苛意于字句的夸饰:‘志言要归正,丽句却须删’,‘触兴便拈吟,绮丽非所羡’、‘予向来吟咏,不为风云月露之辞,没有关政典之大者,必有诗记事,即游艺拈毫,亦必于小见大,订讹析义,方之杜陵诗史,意有取焉。’他恪守传统的‘诗教’‘:昔圣人示学诗之益,而举要惟事父事君,岂不以诗本性情,道严伦纪?’”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乾隆认为,诗律的繁琐导致诗体的卑陋,诗体的卑陋是由于诗缺乏真情。他把真情的充溢作为评诗的依据,而把创作的退化归于诗律的苛刻与情感的伪饰。”“作为执政者,乾隆虽重言志抒情,但不欣赏吟风弄月的游戏工作,而强调诗歌对现实的关注,特别注意把诗人坚贞的品质与其诗歌对现实的批判结合,坚持知人论世与诗品人品合一的原则。他对四大家讽刺当朝时事,揭露政治弊端的诗作重视,表达了当政者热望诗歌发挥社会功能的心愿。”在这篇论文中第一次相对系统地论述了乾隆的诗学思想。郭康松、李彩霞的《从钦定本〈清诗别裁集〉看乾隆的文化心态》中则认为钦定本作品的取舍完全是以是否有利于加强清朝思想统治,是否有利于消除清朝早期高压政策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否有利于维护皇室尊严及地位为标准而进行的,反映了乾隆利用文化手段维护满族贵族君主专制政权的强硬态度。可以看出,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御选书籍中所体现的帝王的文学思想,从文学理论的角度对选集进行了解读,但研究的目光仍集中于几部固定的文集,缺乏对其进行系统的观照。

三、对乾隆年间文化政策的研究

相对前两部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著作方面典型的如李明军的《文统与政统之间:康雍乾时期的文化政策和文学精神》,作者将风雅诗学的复兴与变异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以文统、道统与政统的双向互动,诗教和政教的微妙关系,来概括清代前中期文学的发展。书中第四章对乾隆时期的文化政策给予当时文人的影响进行了解读,作者认为乾隆朝频繁兴起的文字狱一方面出于其对汉族文人的猜忌,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然正因其(乾隆帝)对汉族文化之精通,使其产生文化上的自卑,感到保存自有文化之必要”,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一系列的编书、禁书行为。“虽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文化政策有所变化,但以儒理治世来进行文化整合则是一以贯之。除了直接干预文学创作外,文化政策还通过对文人生存境遇的影响而影响文学。”作者充分注意到了政治与文学之关系,认为乾隆所颁布的一系列文化政策是以直接导向或间接促进的形式来影响清代文坛。台湾学者叶高树的《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从“征服政权”与“中原政权”二重特征的角度,分别就统治意识、翻译汉籍、官修史书、思想控制、编订群书以及国语骑射等六大主题,探析了天聪到乾隆年间的文化政策,并阐释其如何凝聚出既有满洲特色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集体价值观,及这种价值观对维持帝国体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性,推进了清代文艺政策的研究。王红的《明清文化体制与文学关系研究》在这一方面也颇有建树,其中第四章《文化政策与文学评价》,就从文化政策与文学发展、钦定选本与文学发展、文学评价与文学奖励这三个方面对明清时期的文化政策与文学发展之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他认为御选诗集与诗歌发展体现的是“博收约取,不失性情”的特点,而在钦定古文与文章发展之中,则体现了乾隆帝“清真雅正、理法兼备”的文学思想。林存阳的《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活动的链条》中以乾隆初叶为重点考察时段,探究《三礼》学演进问题。书中涉及了大量乾隆的文化政策,将三礼馆置诸清代社会由乱而治而盛的广阔历史背景之中,紧紧围绕清中期学术思潮与政治文化取向互动所形成的影响,对清代学术发展的整体过程予以把握。

其次,对于禁毁政策的研究。禁毁政策的实施是乾隆对世人思想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以及对小说戏曲的禁毁方面。在对小说戏曲的禁毁方面,典型的论述有石昌渝的《清代小说禁毁述略》,他认为清代禁毁小说呈现出了常态化与法制化的特点,作者按时序记叙有清200多年禁毁小说的重要政策举措及其对小说发展的影响,以呈现清代小说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赵维国的《论清代小说、戏曲的文化管理体制及禁毁形态》认为“清代执政者对于戏曲没有采取一律查禁的做法,而是根据戏曲表演的艺术形态制定了一套规范的文化管理措施,大力扶持忠孝节义作品的表演,严格查禁有悖于封建政治、道德利益的曲目。“”戏曲小说的管理体制是封建社会政治文化体制的一部分,从政策法令的制定到法令的具体实施。构成了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这一法律体系以官方的哲学思想体系作为其理论基础,维护封建王权,对于背离封建政权利益的道德文化等坚决打击,始终为封建王权服务。”王平的《清代小说的禁毁与传播》、赵维国《论乾嘉之际小说禁毁的文化管理政策》、胡海义和程国赋的《论乾隆朝小说禁毁的种族主义倾向》等,都对康雍乾时期的禁毁政策进行了研究。除了直接对诏令、上谕等文化政策研究外,大部分学者的目光关注于乾隆年间的文字狱。但这方面的著作大多属于资料汇编性质,如上海书店出版的《清代文字狱档》,此书采用纪事本末分案编纂,虽名为《清代文字狱档》,但实际大部分内容属于乾隆朝,每一案中材料的顺序都以年月为次,内容上包括了上谕、奏折、咨文等,全书共分为八辑,是研究清代文字狱、以及乾隆朝文化政策必不可少的资料。论文则有霍存福的《从文字狱看弘历的思想统治观念》与《弘历的意识与乾隆朝文字狱》等,但这些论文都是从政治的角度对文字狱进行解读,重点在于分析乾隆帝在权术上的思想,而在论证文字狱与清朝文学发展的关系上并没有充分展开。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空间

综上所述,当代学者对乾隆文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诗作的解读上,而在其文化政策的阐释、御选书籍的研究上仍显不足。现存研究中的问题及可拓展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在研究乾隆诗作时比较重视其史料价值,忽视对其诗作进行文艺批评分析,且对乾隆诗作的真伪辨别还少有人涉及。如上文提及的《乾隆诗歌探析》、《“十全老人”“十全”诗———清高宗乾隆的诗歌创作》、《乾隆诗简论》、《论乾隆皇帝的诗歌》等都从内容与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对乾隆诗作进行了分析,但对其诗学思想考察较少。而对于乾隆茶诗、陶瓷诗作相关解析的文章,其目的也是借以探讨诗作背后的社会文化状况。至于王伟康的《〈扬州画舫录〉中的乾隆诗述论》、乔治忠、崔岩的《韵文述史审视百代—————论清高宗的咏史〈全韵诗〉》、刘庆宇的《试论乾隆少年时代的佛教观—————以<乐善堂全集>为中心》等文章虽就乾隆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的创作心态或文学思想进行了分析,但缺乏对其诗学思想的整体观照。

第二,对乾隆朝御选书籍的研究,其研究对象比较集中,研究成果相对有限。如对《四库全书》的研究成果,虽都对政治与学术的关系进行了关注,对乾隆的编纂目的亦有一定程度的解读,但显然侧重其政治目的的阐释。如《四库全书纂修考》、《〈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等皆从政治需求的角度对编纂目的进行考察。诚然,政治目的是其编书的主要动因,但从去取标准中所体现的文学取向,也是学界所忽略的。如前文所述,现有成果集中于《御选唐宋诗醇》、《钦定本清诗别裁集》等的研究,还有一大批御选书籍,如《御选宋元明金四朝诗》、《御选唐宋文醇》等都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

第三,关于乾隆年间所颁布的文化政策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政治层面的解读上,缺乏对政策中文学思想的挖掘。如在乾隆所颁布的大量诏令中,或直接对文坛进行干涉,或表达自己的文学观念,这些显然还未引起学者们足够的注意,如雍正十三年(1735)十月上谕中言:“朕思学者修辞立诚,言期有物,必理为布帛菽粟之理,文为布帛菽粟之文。而后可行世垂久。若夫雕文逞辞,以炫一时之耳目,譬犹抟土揭木,涂饰丹铅,以为器物。外虽可观,不移时而剥落,曷足贵耶。”言语中表现了乾隆言必有物的文学观。在《清实录》中还存在有大量这样的上谕,一直没有得到学者的重视。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8

如果把《古代文学》课程视为一幢完整的建筑,经典文学作品和基本文学常识无疑是构筑大厦的砖瓦。熟读成诵的文学经典越多,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就越深刻。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记诵呢?这与《古代文学》的学习方法有关。诗人杜甫教育儿子宗武,便使用《文选》这种唐代的“古代文学”选本作为教科书。其《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诗云:“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又,《宗武生日》诗曰:“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诗圣不要求儿子宗武像老莱子那样挖空心思地“彩衣娱亲”,只要他多多诵读《文选》中的美诗、美文,其就感到万分欣慰,甚至乐意亲自督促。从诗中可以看出,杜甫指导儿子学习“古代文学”的方法极其简单:“诵”至“熟”,自然就能够领会到文学和创作之“理”。俗话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

学习《古代文学》没有速成法,只能靠基本的记诵,记诵多了,就渐渐渗入人的精神并最终成为气质的一部分。因此,检验学生背诵经典作品的基本功,是本课考试必须加以重点注意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可以把这部分设置20至30分值,题型是“诗词填空”。在诗词填空的具体考试方法上,给出一句诗文,学生根据提示写出另一句。因为背诵的目的是掌握和汲取优秀作品的精华,但是再经典的作品,篇幅稍长就不可能字字珠玑,没有整体背诵的必要。选择题也非常适合考核基础层次的内容。它应用范围极广,具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例如学生答题速度快、教师阅卷工作量小等等。

试举两例:1.下列不属于骈文特点的是。A.骈偶B.用典C.用韵D.藻饰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自。A.《豳风•七月》B.《小雅•小?》C.《小雅•采薇》D.《魏风•伐檀》第1题中,“骈文”是散文的一种,而“文”与“诗”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不用韵,所以应选C。骈文的文体特征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常拿来作为分值更高的简答题来考,这里却使用选择题的形式,可见选择题弹性较大,考核的知识点可大可小,灵活多变。再看第2题。学生们可能都曾使用过题干中的成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知道它们出自《小雅•小旻》的却不多;更有意思的是,袁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根本没有选入这首诗,如果学生没有作过大量的课后阅读,接触到此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从表面来看,这道题有超纲之嫌。但是,剩余三个选项中,《伐檀》诗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而《七月》、《采薇》二诗,都曾作为重点作品在课堂上仔细分析过,学生使用排除法便可以迅速找到正确答案。因此,这道题实际上考察的是《小旻》之外的其他三首诗,内容含量很大且命题思路别具一格。

二、其次是中间层的内容

适用的题型是诗词鉴赏。给出一篇经典作品,让学生分析其结构、技法、韵律,或者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分析作品的情感特征,使学生不仅知道作品是否好,而且能说出好在哪儿。蔡元培先生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正因为美育教育具有重要的人格养成作用,我们才把培育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列为本课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同时,让学生学会自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还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大多还停留在中学的应试教育阶段,潜意识里认为一切知识都有标准答案,因而盲信书本。改变这种僵化的思维方式的方法之一,是通过诗词鉴赏的训练来启发学生们调动已有的知识,用自己的思想思考并得出相对合理的结论。以“《周南•关雎》赏析”为例,在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时,一般会参照教科书里本诗的《题解》来论述:本诗首章以雎鸠关关而鸣起兴,次章写求女,三章写求之不得,四五章写求得后的琴瑟和鸣,因此它是一首爱情诗。

部分学生的思维则能走得更远,他们注意到了诗中出现的“琴瑟”、“钟鼓”之类的乐器,结合《诗经》时代钟、鼎作为重要礼器只有天子、诸侯等高级贵族才有资格拥有的文化常识,指出本诗并不是一首普通的情诗,而更有可能是歌咏周天子婚恋生活的作品,并据此确定《毛诗序》所言本诗主题是咏“后妃之德”的见解是可以成立的。显然,两个答案里,后者的回答思维更缜密、论据更充分,已经突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也更能体现敏锐的学术眼光,形成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再次是提高层的内容

这个内容考核的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概括、提炼文学发展规律的能力,适用的题型主要是论述题。值得注意的是,论述题在命题时不宜直接套用教科书的现成表述,否则仍属死记硬背的能力。像“论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这样的论述题虽然不无考试价值,但学生会参照教材的说法一一复述,看起来洋洋洒洒,细读之却了无新意,无助于帮助他们养成勤学多思的习惯。与其这样,还不如出一些在教科书上找不着现成答案的论述题,逼迫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用可能稚嫩但绝不人云亦云的方式,真正“论”出自己的见解。

例如这样一道题:“请结合文学史知识,详细描述从南朝至初唐时期诗歌格律完善的过程。”这道题在教科书上没有现成答案,但学生只要读懂题意,就会将已掌握的永明体、宫体、上官体一直到沈宋与杜审言的文学史知识,从“完善格律”的角度,将这些重要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即可很好地完成答题。以这样的方式考核,效果差不多等同于一次小型学术论文写作的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