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毕业总结范例

化妆毕业总结

化妆毕业总结范文1

1.1实训形式

1.1.1任务性“创岗实训”任务性“创岗实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一个实训项目就创设模拟情境岗位或寻找校内外岗位,本专业学生全体参与,利用业余时间或是教师的集中安排,参加实训工作,各专业教师具体指导。岗位包括:美发师工作岗位、美容师工作岗位、美甲师工作岗位和化妆师工作岗位等。

1.1.2竞争性“创岗实训”竞争性“创岗实训”是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找校内外岗位,全体学生通过竞争上岗,开展项目实训,实现工作任务与学习训练的有机结合。岗位包括:校内、校外大型演出的化妆师,社区服务中的美发师、美容师,学长制下的美容导师和美发导师等。

1.1.3自主性“创岗实训”自主性“创岗实训”是学生已具有基本的技能,她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专长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地开展校内服务项目,实现工作任务与学习训练有机结合。岗位包括:美发师工作岗位、美容师工作岗位、美甲师工作岗位和化妆师工作岗位等。

1.2实训方法

1.2.1明确目标教师和学生都应明确“创岗实训”的重要性,把它作为日常教学和技能考核的一部分,要求学生每期的“创岗实训”次数应不少于五次并作好相关记录,专业部每学期开展“创岗之星”的评选,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1.2.2密切联系专业部和各专业教师应密切和行业、社区、学校以及其他专业部的联系,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创岗实训”中,实训的程序、要求跟进行业的程序、要求,如美容学科的“皮肤护理卡”、美发、化妆学科的“造型设计方案”都应以行业的标准拟写、设计,都应以“顾客”的满意为服务宗旨。

1.2.3及时反馈“顾客”的评价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收集、整理“顾客”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发现学生在“创岗实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专业教师就会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活动和开展专题培训,强化学生的技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她们有信心参与下一次的“创岗实训”。

1.3实训管理

1)学生的“创岗实训”岗位包括:美发师工作岗位,美容师工作岗位,化妆师工作岗位和美甲师工作岗位等。实训地点包括校内、校外,由专业学长、专业教师、班主任和专业部指导、实施和考评。

2)学校、专业部和指导教师要专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熟悉工作防护设施,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人身伤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实训期间出现紧急情况应第一时间向专业教师、班主任和学校报告。

3)学生“创岗实训”的次数、记录和反馈计入每期的技能考试成绩和毕业考试中,对工作特别优秀者,经专业教师推荐、专业部审核,优先推荐好的单位。

2“创岗实训”效果

2.1学生发展“创岗实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大的提升。学生在实训总结中这样写道:“以前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有了这几次服务后,才发觉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欠缺,包括手法的轻重、伏贴度等,特别是心里的紧张感怎么也克服不了……”“人总是遭受挫折后才会成长得更辉煌。虽然‘顾客’在建议栏里写的是‘不满意’,但信我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我要加强练习,带着准备与自信再一次为她服务。”“我想说每个人在工作、奋斗的时候是最美丽的……”。实训中“顾客”的评价再次成为学生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创岗实训”为“顶岗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们的优秀表现得到行业和企业的高度肯定与赞誉,重庆标榜美发公司、重庆忆念美美容美发公司、重庆太阳风美容美发公司、重庆琦品美容美发公司等行业单位都与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式培养。黄丽、郭红俊、冉梦仙、游莹、蒋攀、谭海霞等一批优秀学生成长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美容美发行业老板和公司的技术骨干等。

2.2教师发展

各专业教师具体指导本专业岗位的“创岗实训”,每个岗位都设有负责人和小组长。在工作中,专业课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生产实习的指导者,名师出高徒,教师的职业能力决定着学生的综合能力。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创岗实训”使每个专业教师主动深入行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三年来有20名教师参加了行业调研、企业实践和行业培训,依托行业不断更新观念,提升专业技能,参与定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起开发专业项目培训包。其中有1名教师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4名教师参加了高级美发师培训、2名教师参加高级美容师培训、6名教师参加职业鉴定考评员培训、1名教师取得美发技能比赛裁判员资格、2名教师取得形象设计师培训讲师资格。

2.3专业部、学校发展

化妆毕业总结范文2

本文阐述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践教学遵循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特点与具体实施步骤。首先要明确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改进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导入具体项目,在实践操作中进行任务驱动,课堂实践与岗位职能相结合。再次改革实践教学中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实践教学中的探索和研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关键词:

人物形象设计;实践教学;工学结合;一体化

随着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义乌电商的蓬勃发展,人物形象设计人才需求不断升温。笔者学院顺应发展,抓住机遇,在2011年开设了中韩合作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主要为电视台、摄影行业、广告行业、时尚行业、服装行业、婚庆公司、化妆品公司等相关媒体机构单位,培养从事化妆造型、发型设计、服饰搭配设计、整体形象设计等具有基础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有化妆基础、发型基础、创意彩妆、时尚化妆、人物整体造型设计等。本专业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好机制,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现在笔者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人数从最初的40名发展到现在的120余名,并拥有专兼职专业教师6名。学院不仅在校内建立了化妆室、发型室、绘画室等实践场所,还依托义乌电商网络平台在校外建立了1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扩大教师、学生的实践平台。针对专业的专业特点,学生需要的更多是掌握操作技能,因此,技术是第一位的。在实践教学组织上,本专业侧重的是校内的实践机会和校外的业务拓展,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充分了解目前的就业市场,也尽量多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比较课堂和用人单位的区别,及时为人才培养模式做修正,让中职的学生真正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调动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实践教学的改革中,学院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增加工学交替的实践机会。在义乌的社会背景下,笔者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一、本专业进行的实践教学改革内容

1.明确教学目的,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以能力目标为主,兼顾知识和素质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行业专家和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及时引入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更新,使其紧跟行业发展状况;注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职业化妆师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增加行业、企业岗位准入标准,加强专业技术在实际任务中的综合应用,充分体现化妆造型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以“一体化”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放手让专业教师开设工作室的形式,使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实质性的加强,提升专业教师、学生对外技术服务能力,并能将有关设计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真正落实。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课程,探索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项目实践教学,打破简单地“教、学、做”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工作能力。以真实任务为载体,围绕真实的项目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任务,改善硬件条件,开展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实训。

3.工学交替,强化实践训练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课程分为理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3种,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大于1∶3,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教学中综合训练项目遵循职业技术能力标准循序递进,同时结合行业职业岗位标准,在高三的一学年中安排定岗实习单位,实行“工学交替”,让学生进行真实体验,及时进行总结,带着目标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4.实施过程考核

考核基于实际工作流程,以每一单项项目任务为考核内容。考核成绩分为课内理论、实践考核和课外实践考核。成立考评组,由行业专家、兼职教师、专任教师组成,成绩的权重比例为2∶3∶5。考核包括所有要求完成的实训项目过程和除技能外的职业核心能力评估,平时表现成绩主要考核职业道德、安全操作、文明服务礼仪等方面。这种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掌握课程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并把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机地融合进来。在评定实训实习成绩时,注重让学生把实训、实习期间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5.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全面开展社会服务

在专业成立之初,学院积极与行业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义乌市美容美发协会、义乌电视台等相关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校企互兼互聘,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开发课程、校本教材和网络视频教学片,合作承担科研项目,开展订单式培养,组织专业实践与顶岗实习,促进学生毕业就业等,同时,参与电商模特造型、影楼工作、企业的晚会和学院大型综合活动、中小学合唱比赛等,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多个方面的对外服务。

二、本专业实践教学设计

针对形象设计专业重技能的专业特点,发现单一教师示范、学生实践、教师修改的实践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三年多来教学模式的变革,对本专业进行的实践教学设计过程总结如下。

1.从“单项技能训练”转向“综合项目训练”

传统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将技能训练放在实训课程中,让学生把理论课堂的学习搬到实操室,单项逐一训练。尽管这种方法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是杯水车薪。真正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的基础人才,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自身素养和职业能力,就必须兼顾项目的整体,从发型、妆面、服饰搭配、人物造型的综合实施、完成等各个环节都让学生有所体验,在体验中自觉学习。学院将该专业中典型的活动案例贯穿与教学始终,让学生承担新娘造型设计、饰品设计会、电商模特造型、学院迎新晚会、元旦晚会等大型活动的人物造型设计。这样真实的项目综合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困难的种种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

2.从“单一教学内容”转向“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抛弃很多专业单一教学单元的内容设计,彻底消除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脱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学院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将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紧紧围绕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学生通过晚会的人物造型设计、新娘造型设计、创意造型设计等,将发型基础、化妆基础、人物造型设计、服饰搭配训练,造型设计训练等课程内容综合运用到各项具体任务中。

3.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

从传统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且很难将脱节的单个实操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总是需要教师手把手地传教,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义乌电商化妆品模特的造型设计、新娘造型设计等训练课程的学习不是靠学完再练就能掌握的,而是基于工作过程,通过任务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摸索,学生通过实践来逐一学习。这样将“学习”和“实践”真正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教会了学生实践的本事。另外,在“工学结合”的模式里,在学生真正融入真实的实际项目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基本素养、职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对学生的终身教育。

4.从“实训室”到“真实职业氛围工作环境”

化妆毕业总结范文3

【关键词】行业标准;生物检测;教学改革;职业能力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与之相关的新产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同时,生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强调:“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与生物安全相伴而生的便是生物检测技术,目前急需专业知识扎实、职业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生物检测专业技术人员。郑州轻工业大学开设的生物检测技术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为32学时,实验课为3周时间。该课程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分析检测内容除了传统的糖、醇、有机酸、氨基酸、脂肪酸、酶蛋白及微生物之外,尚有基因、次生代谢物、细胞因子及免疫制剂等[1]。随着生物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生物检测方法不断涌现,行业标准在不断更新。因此,在生物检测技术教学中,如何及时更新教学及实验内容,实现行业标准与教学实践的合理衔接,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生物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增强其职业能力及创新精神,是任课老师在不断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2-4]。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探索新的授课模式和授课方法,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提高了生物检测技术的教学质量。

1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在生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对岗位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将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相衔接,力求缩短学校教育与行业要求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性。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内容广泛,涉及到众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能较为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等检测技术,知识点相对零散,学生缺乏生物检测行业经验,对相关知识缺少感性认识,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理论知识掌握起来较吃力,对课程的授课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较为关键。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掌握生物检测知识体系,处理好课程整体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与一般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授课过程中采取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等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体系、成系统。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生物制品不断涌现,其相应检测方法和标准被不断地制定出来。同时,人们对生物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在逐渐提升,生物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对原有的检测技术及标准进行及时更新。任课老师通过查新资料,及时了解生物检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了解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前沿,激发其学习生物检测技术的兴趣。任课老师还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检测内容引入课堂,如肺炎的核酸检测、转基因产品的检测、绿色中药检测、化妆品检测、微生物检测等。教学内容优化后,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认真度有了明显提升,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有了显著提高。

2构建基于岗位技能要求的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2.1将生物检测相关国家标准引入实验课程。生物检测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和岗位胜任力,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将生物检测行业技术操作标准与实验教学衔接起来。通过调研,发现我们的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在生物技术公司、制药企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物检测公司等单位工作,我们从这些单位的常规工作内容出发,有针对性的来优化课程实验内容。所有检测项目的操作及结果分析均严格按照最新国家标准(GB)进行,通过课堂演示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国家标准,例如,菌落总数测定(GB4789.2-2016)、霉菌和酵母计数(GB4789.15-2016)、动物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方法(GB/T36789-2018)等,使学生掌握查询行业标准的方法。

2.2改进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在学习生物检测技术这门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过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并掌握了一些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在以往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多。通常先由老师讲述实验原理、目的、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机械地完成这些老师所布置的实验内容,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也不符合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需要。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改革,本课程实验不再单独开设基础性、验证性实验,而是将其有机融合到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中。如将培养基的配制、高压灭菌锅的使用、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菌落总数的计算融合到“牛奶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实验中;将基因组提取、引物设计、目的基因扩增、核酸电泳分析融合到“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定性PCR检测”实验中。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其实验操作技能有了明显进步,实验经验的积累,也为其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打下了基础。

2.3积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生物检测和分析的能力,本课程积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我们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小组长负责组织实验项目的完成。综合性实验其内容涉及较为广泛,使学生在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通过教学改革,我们增设了“茶叶中霉菌及酵母菌检测”“牛奶中大肠菌群数检测”“利用显色培养基初步检测环境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酶联免疫法鉴定植物病毒”等综合性实验。每个小组根据实验目标和内容,在课前查阅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讨论并制定具体实验步骤;自行选择实验原料、试剂耗材、仪器设备。在检测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当做真正的检测员,模拟公司实际检测过程独立完成每个实验步骤。之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参照专业机构的报告模板撰写实验检测报告。学生是整个实验完成的主体,老师在其中起到监督指导作用,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设计性实验通常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本课程列出了超市中熟食食品的污染状况调查、高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水产品卫生状况调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测、饲料添加剂检测、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化妆品中微生物指标的测定、以及卤制品中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等选题,让学生根据已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并以组为单位自主实施。针对同一检测项目,老师指导学生多途径查阅生物检测的国家标准、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行业标准,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标准来进行检测,同一指标也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如对化妆品进行卫生检测时,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检测标准,分析化妆品的主要污染微生物及其数量,并评价不同品牌化妆品的卫生状况。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真正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报告的撰写,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论文写作能力。目前,已有一些有关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所起积极作用的报道,如岳晓禹等[5]研究发现: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能使学生养成主动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陈兴都等[6]通过实践指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以致用的科研素养,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教学模式及手段改革

3.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生物检测技术理论教学内容知识点相对零散且涉及到众多学科知识,实验项目多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步骤繁琐,而且每个实验项目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内容。因此,学生要想仅靠课堂时间来完成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混合式教学模式既保留了课堂授课的亲切感和交互性,发挥教师引导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利用和建设各类在线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7,8]。为达到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和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目的,本课程构建了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在线教学平台。将授课PPT、实验内容、录课视频及相关资料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教师及时下达预习任务,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预习任务。对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学生可以在线上学习平台反馈,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老师适时提供指导意见。对于学生普遍掌握较好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讲解或只进行简单讲解,这样可以节省大量课堂时间来完成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时间。老师在学习通线上平台布置作业,通过批改作业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较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实验操作技能得到了强化。

3.2构建检测机构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专业生物检测机构进行实训,能提高学生职业检测能力和职业素养[9]。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更全面了解生物检测技术的现状和行业发展对毕业生技能的要求,我们与郑州市多家专业检测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寒暑假期间,通过老师推荐,学生进入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至少一个月的顶岗实训。学生在专业检测机构的真实环境中开展实训,能印证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能熟悉检测机构的完整检测流程;能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了解企业对检测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能培养其学习认真、工作严谨、操作规范的职业素养。实践证明,经过检测机构顶岗实训的学生与没有经过该项训练的往届毕业生相比,其自主学习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胜任能力明显提高。

4结语

化妆毕业总结范文4

形象设计师一职诞生于欧美,是一个运作很成熟的行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从王室贵族到每个大中型企业,甚至每个社会成员,都会接受个人形象的学习。国内1998年由于西曼女士引进并整理了适合中国人的完整理论,并成立了专业的形象设计服务机构和培训机构。形象设计师原本是专门服务影视明星、政治领袖、商界名流,今天,更多的人也希望请形象设计师做自己的形象顾问,为自己进行魅力形象指导,让自己更能有魅力、更能具备竞争力。形象设计师不仅可以帮助个人进行形象塑造,形象指导,更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形象培训、员工形象培训等工作。形象设计是运用各种设计方法,对人的整体形象进行综合设计再塑造的人员,主要工作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与顾客沟通、相关专业测试等手段,发掘其内在的个性,并根据顾客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整体风格、衣饰搭配、色彩、体形、化妆、发型、礼仪、体态语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整体的包装造型,使内在个性有恰当、丰富的外在表现。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为普通消费者或特定客户提供化妆设计、发型设计、着装指导、色彩咨询、美容指导、摄影形象指导、体态语言表达指导,礼仪指导、陪同购物等。据统计,目前日本专业工作人员47万人,国内从事色彩及形象设计的人约10万人,行业发展空间无限。我国的形象设计业和国外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认识和要求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增大,形象设计职业也变热。但就目前行业状况来看,多数是从其它相关行业转型过来学习形象设计,成为形象设计师的,整体学历偏低,而且行业内部混乱。因此,现在很多高校也设立了与形象设计相关课程。高校设置形象设计课程优势是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和高学历专业性人才,因此,学生学成后对自我提升很有帮助,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形象设计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二、形象设计课程改革的方法研究

1.完善课程内容衔接

打破固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界限,整合课程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把形象设计三个阶段授课内容做些调整衔接,避免重复课程内容,使学生首先能熟练掌握化妆技巧、形象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其次,要求学生掌握诊断工具的使用,学会个人形象设计诊断的基本方法及工具实用,并且通过实例练习掌握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个人的诊断及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整理。最后能熟练服饰色彩搭配和款式搭配技巧,在形象设计实践运用中准确把握流行色和流行款式,不断研究创新,整理衣橱和陪同购物的技巧,综合形象设计整体搭配练习。这样衔接起来使学生更循序渐进系统规范的进行专业学习,也有利于内容的贯通融汇。

2.理论基础课授课方式增加互动,理解性记忆更牢固

改善授课方法方式,规范授课内容,建立灵活的授课形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灵活进行形象设计实践的能力,满足不同领域和不同人的形象需求。形象设计中的基础课学习很重要,基础扎实才能更好的推进后面课程的实操与演练,而理论课程授课的难点在于讲授时由于理论知识体系复杂,需要记忆的知识过多,而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枯燥,同时也容易将理论基础知识混淆。如果一味的死记硬背也不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基础课的教学上可以在授课形式上更灵活些,可以多增加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环节,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与总结,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点的结论。当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得出结论时再进行总结,可以加强记忆,同时不宜混淆。当多个理论知识点相似通过互动发现学生混淆时,应该立刻进行知识点的对比解释与总结,清晰学生思路,及时纠正与区分特点。授课方式也不一定都是老师讲学生听,也可以设置学生讲授环节,这个环节比较适合放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理论基础,需要知识拓展的环节。老师可以针对知识点设计些题目和要求,让学生填充内容,分小组讨论,并且提出方案,最后公开讲授自己观点和想法。通过调整,增加互动后学生暴露问题便能够及时纠正解决,也更能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程度,有利于及时调整授课能内容。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讲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经常会给老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新想法和创意,推动课程的调整与改革,也为今后的延续性课题研究提供的很好的依据。

3.研究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培养

根据形象设计课程的现状,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以阶段性课程实践成果为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往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形象设计及相关专业人才方向培养;并且注重新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方面研究。实践课环节增加授课工具更生动直接帮助学生理解。形象设计三个阶段的课程都需要一些上课用的教学工具,而现在课程授课基本工具还很欠缺,因此会影响授课效果。添置最基本的授课工具如在形象设计的诊断课程,需要用到专业色布来诊断专属每个人的色彩季型和用色范围;用领型工具、女士丝巾、男士领带、饰品等工具来测试和诊断个人在9大风格中属于那种风格。诊断课程在形象设计课程中属于重点和难点。因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样貌特征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色彩季型,风格也不同,要想掌握诊断的基本方法,首先就要学会诊断工具的使用,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完全掌握。而以前的课程因为缺少授课工具,基本都是靠粘贴杂志,学生自带些衣服配饰来学习诊断,这样教学效果不好。相信通过向学校申请建立专业教室,会逐渐配备教学工具和设施,相信以后上课会更加事半功倍。现在形象设计的诊断课程,案例分析与教师讲评环节都是以本班学生为模特,在进行色彩季型和风格诊断点评时都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缺少丰富的实例来巩固判断,因此在诊断环节应请些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模特来进行案例分析,针对案例的多样性来提高学生对不同季型和风格人群的认识度,改善授课面单一的教学效果,通过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分析和诊断,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结合实际情况,符合市场需要培养人才,因为现在形象设计行业主要服务人群往往都是28岁以上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目的通过调整和改革增加了诊断课程授课环节的模特,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模特进行分析总结,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学生今后实操训练提供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更加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结合现状调整服饰搭配与陪同购物课授课方式和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和引导教学。可以在授课地点与方式上有所调整。在众多服饰品中选择搭配适合指定模特的服饰,并且搭配和谐,客户满意是服饰搭配与陪同购物课程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整体形象设计服饰搭配练习,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设计课程内容和练习地点,例如:可以指定一些大众自选的快餐式品牌(如H&M、ZARA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3-5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练习,每组选定一个为模特,到指定品牌,为模特挑选职场、休闲、约会场合的服饰,最后拍照做成PPT介绍每组的难点、经验和收获,最后老师总结并给出建议,和改进的方法。使得课程更加生动,并在掌握方法的同时,还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因此这样的练习比在课堂上列举别人的成功案例更实用更直接。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服饰搭配练习,效果很好,学生学习热情高,而且很积极主动的讨论方案,选择地点与品牌,有的组还超额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合作,做为设计师进行搭配的同学提高了自信心和实操能力,做为模特的同学打破了自己原有的风格,惊讶自己的蜕变。每个不同的小组讲解搭配设计时,其他各组也都学习到了经验和方法。做为老师,学生的创意也带给我了很多灵感和教学收获。因此这样的设计引导教学有利于课程的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4.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首先,是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参赛是提高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很好手段,因此一般会从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鼓励参赛,及时公布国内外与专业相关的比赛信息,并且指导学生参赛,获奖的同学给予奖励。其次,鼓励学生参与校内校外的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如帮助学校演出的同学设计形象;去形象设计工作室实习;指导帮助家人朋友购买服饰品;参与服装卖场服装陈列的搭配等。都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市场意识,增强社会竞争力,为今后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需要。最后,贯彻国家给出的大学生培养创新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率指出的“双证毕业”一个本科学历证书和一个专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在课程的内容中增加一些考取中国形象设计师资格证(中国形象设计师协会与国家劳动部认可证书)的考证内容。学习过形象设计基础课的时尚设计与管理班的学生都可以自愿去报考中国形象设计师资格证考试,去获得专业资格证书。这样既证明了学生专业能力,又有利于响应国家政策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学生毕业时就业竞争力。5.学科交叉性研究,拓宽学习领域形象设计课程中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人色彩搭配规律和个人风格搭配规律的研究,并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并推动时尚行业发展;在与其他院校、专业形象服务机构交流学习、专家讲座等教学研讨过程中发现,学科间是互通共荣的,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找到深入研究的切合点。就以个人形象色彩规律而言,掌握了色彩与人的关系后,更清楚色彩搭配规律和方法,在研究色彩在其它领域的应用时会更加得心应手,如产品色彩、广告色彩、城市环境色彩等都离不开色彩应用规律,因此学科的交叉性研究,既能拓展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能推展就业方向,使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更适应市场需要,达到双赢的局面。

三、结语

化妆毕业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医学美容技术是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以中、西医基础医学及医学美容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实施、修复和维护人体之美[1]。我国现代医学美容教育始于1993年,然而2006年原卫生部下达文件,指出医学技术类专业将不再有考取助理执业医师的资格,与之前已有且相近的临床医学专业(美容方向)相比,其专业定位、专业教育及专业发展等各方面必然随之改变。医学美容技术培养的是从事生活美容技术操作、美容产品营销、医美咨询等工作的实用型人才,而非临床美容医生或护理人员[2]。专业课程在突出中医美容、医学文饰、美甲、护肤等专业实践技术基础上,更强化美容咨询沟通、化妆品应用及美容市场营销等全面能力的培养。因此,不同于临床医学(美容方向)及护理学等专业,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建设将是医学新专业教育领域[3]。

1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1.1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强烈。庞大的人口基数奠定了我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达2245亿元,截止当年年底,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成为全球医疗美容第三大市场。医学美容行业在我国已经成为继房地产、汽车、服饰、餐饮之后的第五个消费热点[4]。从目前的行业热度来看,国内医美规模的爆炸性增长也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美容需求,医美市场需求的缺口还将不断扩大[5-6]。与此同时,我国美容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但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等问题,大中型美容机构的工作人员普遍以初中学历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者非常少,短时培训即可上岗,这意味者美容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状况令人担忧[7-9]。大量非专业的无证人士从事着文饰、药物注射、设备仪器操作等医学美容项目,非正规的美容培训班遍地开花,医疗美容纠纷发生不断,对医疗美容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形成巨大的冲击[10]。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对迟缓、专业人才的缺乏将是未来行业发展最大的瓶颈[11]。

1.2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医学美容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引入国内。但直到2004年,我国印发了《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指南》,医学美容技术逐渐为人们所承认,国内的高职院校才开始陆续增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12-13]。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六十多所高等(职业)学校开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毕业生每年不足6000人,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14]。医美行业的迅猛发展与人才供应不足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开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进行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培养一批批从事生活美容技术操作、美容产品营销、医美咨询等工作的实用型人才[15],将为医疗美容服务步入专业化注入持续动力。

2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实践研究的目标及待解决的问题

医学美容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的目标为“加强学科基础、重视实践、提高素质,培养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体现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特色”。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1)整合学科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规范课程设置;(2)完善专业教学团队的素质和结构建设;(3)将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医美岗位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4)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5)加强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医美技术服务能力;(6)建立教育质量监督反馈评价体系,以定期督导检查促专业整体教学水平提升。

3我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的内容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作为医学教育新专业,对于各大高职院校而言,开展和开设并不普遍。而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地处西南地区,相较其他兄弟院校,医学美容教育起步晚、起点低。2018年为适应地方医疗卫事业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学院申办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制3年、属专科(高职)教育层次。2019年秋季正式招生开课,2019、2020年报考招生率均达90%以上。但专业发展的时间较短、教学体系尚不成熟,存在许多问题,还处在研究和摸索阶段。

3.1明确专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定位医学美容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当前美容行业迅猛发展和专业岗位素养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从业素质,掌握专业必备扎实的知识理论、娴熟的操作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胜任美容保健技术服务、美容咨询服务及美容产品导购销售、美容机构管理服务等岗位的高端综合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两年在校和8个月的顶岗学习,学生具备中、西医学美容的知识理论、各项实用美容技术、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化妆产品营销技术、常见皮肤病的美容诊疗能力、美容项目咨询及服务能力、美容仪器使用及维护的能力[16]。毕业后学生可胜任激光美容、注射美容、物理美容、皮肤美容治疗和医学文饰等技术岗位,及在大中型美容企业里担当美容助理、美容咨询顾问、美容培训导师和讲师、形象设计和化妆师、美容美体指导、化妆品调配研发销售、企业高级管理者等职务。

3.2探索培养人才的模式。参考中高级美容师的职业资格要求,以其具体的职业岗位上工作任务的要求为引领[17]。强化职业技能,构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兄弟院校合作力度,优势互补、双赢互动,共同发展。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利用院校教育环境和资源,联手建设专业,共管学生,积极开展技术与教学交流。“教学做”一体化,通过积极引入企业美容文化进课堂和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实训,最大限度使学生融入本行业环境,增强其行业认同感,全面提高职业思维、意识及能力[18]。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利用校内多站式考点的优势,争取医疗系统的技能培训、竞赛、职业技能鉴定及考核,提升社会服务能力[19],向全校师生及校园周围其他社区人群提供免费的美容技术服务、皮肤护理知识讲座及医学美容相关知识的宣传。严格考证制度,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美容师资格”等行业准入证书,提升就业的竞争力。毕业后我院将持续追踪其就业情况,将职业市场就业信息纳入人才培养调研的一部分,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3.3确立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国家早在2007年就明确了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是“技师”[20],因此我校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为前提,每年进行调研论证,确保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技能扎实基础上进行复合型综合能力培养的模式,实现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专业素质发展的有机统一。理论知识够用,强调实践能力,尤其是医疗美容项目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医美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临床技能训练、考核和临床思维、沟通能力训练。

3.4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适应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打破单一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打造模块式教学体系[21],全部课程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建立工作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例如专业课程按行业工作实际不同化分为多个大的模块,每个大模块按其需具备的知识、技术及能力可再细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子模块。使学生既掌握医美领域某一个特定的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掌握了同领域其他岗位所需的通用知识和能力。专业教学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适当减少基本素质课程的学时,删减具有重复教学内容的课程,同时增加实训课程比重,突出重点或技能,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22]。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补充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内容。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拓展更大的教学空间,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反转课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项目教学、案例探讨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提高师生互动和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医学美容技术。

3.5重资打造校内实训基地。依照医疗机构真实场景,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和医美职业准入要求,认真进行实训室功能分布和布局,高度仿真职业环境,建成美容护肤实训室1间、形象设计实训室1间、美容一体化实训室1间、美容中医实训室1间及相应设备器材,打造满足教学、科研、开展技能竞赛的校内实训基地。全程对学生开放,允许学生参与实训室管理及根据其实际学习情况利用课后时间强化技能训练。实行健全管理机制、日常值班安全监督,打造标准化、学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共管模式[23]。

3.6重视专业教学团队培养。针对现阶段医美专业教师队伍年轻、职称低、经验及技能不足等薄弱环节,我校将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同时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技术更新,制定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24],鼓励年轻教师考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利用寒暑假进入行业锻炼技术技能、积极跟踪医疗美容先进技术、安排国内专业前沿技术培训等[25],完善教师教学能力考评标准,对优秀的教师给予相应荣誉与奖励[26]。对兼职教师的聘任从实际出发,管理上需更加灵活[27]。具有较高职称和多年临床经验的一线医疗人员专业能力较强,但存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不足等问题,聘用时应考虑其教学能力是否能承担课堂教学的任务,或尽量安排其负责实践技能的教学和实习期跟岗带教的工作[28-29]。另外兼职教师聘任时间较短、流动性大,在岗期间促进同课程专职教师与其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保证教学质量[29]。据预测未来3~5年的中国美容行业年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按每年增长20%的速度来算,每年需新增240万从业人员[30]。医美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给高职院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我院积极探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在医疗美容行业中的发展空间,确定专业发展的方向;了解当前国内美容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定位,不断修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参与制定专业建设相关标准,从而提升毕业生的质量与职业竞争力。

4总结

化妆毕业总结范文6

时光匆匆,眨眼间,我在xx店的实习生活已经结束,回顾这段时光,感触很深,收获颇多。以下是我工作期间对于实习生活的总结,在这里记录下来,以期待看到自己的进步,实习虽然短暂,但收获良多,所谓“总结”,也只是从繁杂思绪中选取了感触较深的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是很成熟的看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望领导、前辈们批评指正。

12月3日上午8:30报道,作为新入职员工,被分到了xx店一线。三号正好赶上大盘点,按图书十大类进行盘点: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中小学课本及读物、教辅读物……十类都需要统计出准确数量,但是xx店全靠人工计数,一不小心数字就会不准,就必须重头再来。店里的书、库房的书加起来好几万,一定得认真认真再认真,重新再来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一直奋斗到四号中午,终于把所有书都盘点准确了。这个经历让我懂得了图书的分类,知道了哪些书属于什么类别,也让我在数数的过程中懂得静下心认真干,锻炼了自己的细心能力,明白了大家是一个团队,由于你的不细心很可能让别人的工作也得重新做,数以万计的数字不可粗心一个,一个小失误就对不上总数给大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用自己百分之二百的细心去对待,不给别人添不必要的麻烦,也为自己省时高效完成工作而奋斗。

在多元产品贴标上架的过程中,店长根据单子给每个毛绒玩具写上标签,员工负责贴,而我作为最年轻的按理说应该一下子就找到并贴正确,但这项工作我并没有很好的完成,“装死兔”“奶茶小猪”…几乎每贴一个都需要去问问店长位置,虽然店长不厌其烦的指导,但我知道即使是新员工还是要多靠自己努力,之后我总结了一下,其实这项工作可以用好多技巧完成,比如排除法,先贴认识的,之后可以根据标签数量以及毛绒数量去判断。

在下班结账的时候,需要将现金中的今日销售额拿出去,然后清点剩下的余额,是否和原本的底金一致。数额大概几千元,有零有整,一开始全靠手数完成的,当我查出准确数字后,老员工问我,“累吗?”。并告诉我用验钞机的计数功能查出数量,然后用计算器累加,省时高效,每天都在看着别人做,为什么当自己做时候还会犯傻呢?不仅自己辛苦同时浪费了别人的时间,这一天下班晚了近半个小时。那个时候突然想到了屈晓亮老师教的“善于借助工具”,课虽然上了,但当实际操作就抛之脑后了,作为刚毕业学生今后应该让书本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寻求省时高效的方法完成工作。

这次实习的收获对我来说有不少,自己感觉在知识、技能、与人沟通和交流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总体来说,这次是对我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及提高。刚进入职场,我没有厌倦手头上这些重复的工作,将每一天都当崭新的对待,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与体会。在这段实习过程中,从刚开始的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到如今的得心应手,独当一面,与xx店每位领导同事的帮助是息息相关的。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才能成为最终赢家。

在这样一个浓浓新华之爱的大家庭中,我的心态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对“平常心”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今后我会继续加油,时刻保持阳光向上的积极心态,不抱怨苦与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努力奔跑,务实追梦。

第二篇:实习报告

20xx年七月我第一次真正的踏上社会,开始了两个月的工作实习体验生涯。时间不长,体会甚多。明白了那句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深刻体会,也许在此时此刻的我,真实的将实习当做工作了吧。

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待人处事的能力等,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能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一般公司职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实习在帮助应届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适应期。

虽然已经是大三,但对于实际社会工作还是茫茫然的,毕竟书本上的只是一个概念,具体操作并没有教你。难得的实习机会,我想把它做好。在这段时间学会了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但确实体会到了工作的辛酸,觉得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激烈的工作要求,像那些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工作,我们这些刚出来没什么工作经验,而且本身就没好好学学校的专业课的人来说,根本无法和那些老手相竞争,有时候感觉确实无从下手。虽然说这只是个销售化妆品的公司,但在这实习期间,我从培训到商品的整理以及到产品的现场营销等,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它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两个星期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两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

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民事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再也不是一句对不起和一纸道歉书所能解决。

回顾这两个月来,自己的工作情况,扪心自问,坦言总结。在诸多方面还存在有不足。因此,更要及时强化自己的工作思想,端正意识,提高销售工作的方法技能与业务水平。

首先,在不足点方面,从自身原因总结。我认为自己还一定程度的存在有欠缺强力说服顾客,打动其购买心理的技巧。

作为一名销售人员,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架起一坐连接我们的商品与顾客的桥梁。为公司创造商业效绩。在这个方向的指导下,怎样用销售的技巧与语言来打动顾客的心,激发起购买欲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后的销售工作中,我必须努力提高强化说服顾客,打动其购买心理的技巧。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为下一阶段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其次,注意自己销售工作中的细节,谨记销售理论中顾客就是上帝这一至理名言。用自己真诚的微笑,清晰的语言,细致的推介,体贴的服务去征服和打动消费者的心。让所有来到我们店的顾客都乘兴而来,满意而去。树立起我店工作人员的优质精神风貌,更树立起我们优质服务品牌。

再次,要深化自己的工作业务。熟悉每一款化妆品的货号,大小,颜色,价位。做到烂熟于心。学会面对不同的顾客,采用不同的推介技巧。力争让每一位顾客都能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更力争增加销售数量,提高销售业绩。

最后,端正好自己心态。其心态的调整使我更加明白,不论做任何事,务必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而我们的销售工作中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领悟了通过全力工作来免除工作中的辛劳的秘诀,那么他就掌握了达到成功的原理。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无论在怎样的销售岗位上都很难有所建树。

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完成全部课程后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在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非浅。仅仅的二个月实习,我将受益终生。通过此次实习,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操作经验,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对实际的工作的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实习报告

透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己动手做项目的潜力。本次实训,是对我潜力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十分有好处的。

在实习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是一个让我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原先,学的时候感叹学的资料太难懂,此刻想来,有些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在这次实习中还锻炼了我其他方面的潜力,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

首先,它锻炼了我做项目的潜力,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自己动手操作的潜力,在工作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等。

其次,实训中的项目作业也使我更加有团队精神。

从那里,我学会了下面几点心态:

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就应把学习作为持续工作用心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用心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潜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主角转化。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透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透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务必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主角的转换。

三、提高工作用心性和主动性

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展此刻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职责。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认为大学生实习难,就业难,除非你有关系,能给你简单找到工作的机会很难。一下是我总结的几点找工作的方法:

1、宜主动出击:找实习岗位和找工作一样,要讲究方法。公司一般不会对外公布实习机会,能够主动和其人力资源部门联系,主动争取实习机会。可个性留意正在招聘人选的公司,说明其正缺乏人手,在没有招到适宜的员工的状况下,很有可能会暂时选取实习生替代。

2、宜知己知彼:求职信和求职电话要稳、准、狠,即稳当地了解公司所处的行业大背景及所申请岗位的要求,准确地阐述自己的竞争力,自信自己就是对方要找的人;同时很诚恳地表现出低姿态,表示实习的热望和决心。此外,规范的简历,良好的面试技巧都有助于提高实习成功率。

3、宜避热趋冷:寻找实习单位时,宜避开热门的实习单位和实习网站,勇于找冷门公司,回避热点信息和实习高峰期,实习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4、忌免费午餐: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是双赢关系,主动跟对方说我不要钱来干活是很糟糕的开始,说明自己缺乏自信。有价值的付出必须要有价值的回报,不存在施舍性的实习岗位,能够为雇主创造价值的实习生才是对方所需,而理性思考到实习生价值的单位会给予实习生更多的锻炼机会。

5、忌盲目实习:未来求职拼的是专业度而不是态度。谋职实习不应是简单的劳动经验积累和态度培养,比如端盘子一类的工作,可能会增加挫折体验;与专业不对口的实习在未来求职竞争时含金量很低,从找工作的角度,这样的实习弊大于利。

这次实习工作主要就是机器维修工作,但我获益不浅,感慨良多。我感受最深的,有如下几点:

其一,实习是个人综合潜力的检验。要想优秀完成工作,除了办公室基础知识功底深厚外,还需有必须的实践动手潜力,操作潜力,应付突发故障的潜力,还要对办公室中常用软件都能熟练操作。作为一名工作人员,还要求有较强的表达潜力,同时还要善于引导自己思考、调节与人相处的氛围等。另外,还务必有较强的应变潜力、组织管理潜力和坚强的毅力。

化妆毕业总结范文7

(一)毕业设计模块内容概述

中职形象设计专业的特色是学生不仅掌握化妆、发型设计以及实操能力,同时具备服装改造及配饰制作的能力,学生毕业设计整体造型以礼服设计改造为主。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与高校毕业设计专业性要求更强相比,中职形象设计专业是一个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设计展示模块中,要完成妆面的设计、发型的设计、服装改造以及配饰制作。服装改造模块是学生毕业设计人物整体造型的一部分,结合学生毕业会展示情况,服装占的面积较多,在走秀的过程中产生的视觉冲击力也比较强,所以按照四个模块百分制来计算,服装改造模块在整体造型设计中占比45%。中职形象设计专业以独立完成一个人物整体造型为要求,注重学生整体造型能力的提升,在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适应毕业之后的岗位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立体裁剪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

立体裁剪是直接将布料覆盖在人台或人体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等技术手法制作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上或人体上取下布样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换成服装纸样再制成服装的技术手段。立体裁剪属于毕业设计服装改造模块内容,服装改造制作需要专业的服装制作技能才能更好地体现毕业设计的质量。服装制作分为平面制图与立体裁剪两种方法。平面制版较为复杂枯燥,绘图流程复杂,效果呈现慢,专业性更强,对毕业设计中一些夸张造型不能很好地呈现。立体裁剪直观的制作效果、灵活的操作技法,与毕业设计礼服制作贴合度更高,可以通过一些立体裁剪制作装饰手法来配合毕业设计的整体创作,提升学生整体造型质量。

二、中职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做好立体裁剪的必备条件

(一)熟悉工具的使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立体裁剪中对工具的熟悉使用尤为重要。服装立体裁剪的工具包括皮尺、服装放码尺、立裁专用大头针、针线包、弧线尺、标线纸胶带等。每一种专业都有其专用的制作工具,在学习立体裁剪前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工具以及工具的特性、使用的方式和使用工具产生的效果。对同一种工具不同材质的使用效果要做详细的区分讲解,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工具的能力、灵活使用的能力,更好地作用于服装立体裁剪。

(二)严谨的标线手法

标线是用胶带纸在标准服装人台上进行前中心线、后中心线、三围线及服装款式线或者重要分割线的标记处理手段,在真正制作立体裁剪之前,要对标准服装人台进行标线。标线是做好立体裁剪的前提,也是基础,如果线标得不准,得到的立体裁剪纸样就会失去准确性,最后得到的服装也是不完美的,在处理前后中心线的标线过程中,可以采用重心垂直向下原理,标注前、后中心线,在处理三围标线的过程中,注重与地面的平行及前后中心线的垂直关系,具体款式线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标记,结合观察、测量等手法标准服装参考线。

(三)正确的面料整理技术

面料是我们体现服装作品的一种载体,生活中、设计中的面料种类繁多,特性不一,运用途径也不一样,分类也很多。在服装立体裁剪中有较为固定的假缝面料,做好立体裁剪之前,要对假缝面料进行处理,不可以直接运用。区别于正式缝制,服装立体裁剪中的假缝面料是扯下来的,区别于剪,要找准纱向,沿纱向进行撕扯,达到所取面料的准确性。由于是扯下来的布,所以布纹会产生一定的变形,接下来要手工将布纹进行初步整理,帮助纱向归位,再对假缝面料进行熨烫。在熨烫的过程中,熨斗的移动方向带动面料,假缝面料会产生二次移位。服装专业吸风烫台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熨烫效果较为工整。工整适宜的面料是做好服装立体裁剪的前提,影响最终作品的呈现效果。

(四)精准的制作流程

任何完美严谨的实操都应具备严谨的制作流程,在制作过程中有很多细节与步骤,这些部分决定最后的整体呈现效果,在服装立体裁剪的制作过程中,人台上的假缝要求考虑细致,用针位置准确,保持面料工整,对准前、后中心线。在取下布样整理的过程中,对标点进行圆顺处理,得到较为顺畅的服装廓形线。检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别针手法要距离相等,针尖方向一致,所出针尖大小相同,保持作品的美观性。所以学生在制作立体裁剪的过程中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对教师示范的流程做到精准观察、勤于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运用到实操作品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最后作品的质量。

(五)良好的观察检验能力

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敏锐的专业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好坏取决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经验,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注重理论知识的补充,勤于思考,以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在新时代对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对学生审美的培养也尤为重要,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实操技法,对待自身的素养也要提高,开阔自己的眼界,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和区分,在学生立体作品完成的最后,要对整体的效果做调整,只有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才可以发现作品中的不足,才能更好地修饰作品,寻求完美,使自己的设计能力不断进步,达到眼中之作品、胸中之作品、手中之作品的三者统一。

三、中职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对立体裁剪技术方向的选择

中职学生对服装改造可以采用两种立体裁剪技术,一种方向是对服装的改款,要求学生对一些服装基本款具备利用分割线及褶皱对其改款;另一种方向是装饰,是在原有服装基本款的基础上,进行装饰创意设计。装饰法对中职形象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手法简单,形式变化多样,技术难度相对较低,所以装饰手法更加适合中职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运用,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装饰手法,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想要的造型,关键不是具体操作手法,更多的是培养进行拓展性设计、发散性设计的能力。

四、立体裁剪技术在中职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折叠法的具体应用

折叠法是将布料进行有规律与无规律的折叠,形成富有立体感,体积蓬松的造型,与其他方法造型相结合会形成很多新的造型,组合空间较大。学生在毕业设计礼服的改造过程中,可以将买来的比较轻薄的面料进行折叠处理,比如欧根纱面料很适合做折叠的设计,因为欧根纱既轻薄又比较好造型,所以学生可以将欧根纱面料进行宽窄不一的折叠,运用到礼服的胸部设计上。由于真实礼服的制作过程中,也需要礼服的基本廓形,在此基础上体现服装折叠技术,呈现礼服优雅的一面,与中职生对服装改款的要求比较贴合,所以二者结合度高,学生运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二)缠绕法的具体应用

缠绕法的历史较为悠久,从古罗马与古希腊的“一片布”艺术至今,缠绕一直是设计师永恒的创作题材,由于缠绕产生的效果较为轻松优雅,也一直很受消费者的喜爱。缠绕法是将布料有规则或者随机地缠绕到人体模特上的服装立体裁剪技法,有弹性的面料和悬垂感较好的面料比较适合。中职学生在毕业设计服装改款的过程中,对缠绕技术有一定的需求。通过对面料的缠绕设计,学生可以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非弹性面料取布料的斜纱进行裁剪,在服装设计缠绕的点进行固定,再将面料进行发射状态、交叉状态、重复状态等缠绕,形成不同状态的缠绕效果。学生可以根据基本的技法进行适合的毕业设计礼服缠绕设计。

(三)重叠法的具体应用

重叠法是对服装辅料、创意素材在服装固定位置或者不固定位置进行重复制作的一种技术手法。与构成基础中的重复原理很相近,一个是平面设计中的重复元素设计,立体裁剪技术的重叠是三维空间的重叠设计,是对一个元素的重复使用,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重叠法运用效果的好坏,关键是学生对重复元素的选择与服装中运用位置的有效结合,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及运用技巧。比如用不同圆片制作立体花的设计案例,就有三种方式可以达到呈现效果一样的立体花,这是探索的力量。第一种是分别取三个一模一样的圆片,在圆片的中心用平针的方式缝制一个同心圆,然后抽紧线迹,形成一朵较为自然的褶皱花瓣,对其他两个圆片同样的操作手法,最后将三者缝合在一起形成一朵立体花。第二种方式是取三个同样大小的同心圆,将三者重合在一起,中间用平针的方式缝制同心圆,抽紧线迹,同样也得到一朵立体花。第三种方式是将得到的三片圆形分别进行上、下、左、右的折叠,再将三片进行拼合,产生立体花的效果。在毕业设计礼服改造中,学生可以运用到任何一个位置,运用多少,花的大小运用以及不同面料、不同色彩组合的运用,重叠的组合很丰富,产生的效果较为多变,引导学生在理解重叠含义的基础上,提高探索发现的能力。

五、结语

结合中职形象设计专业特点、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探索立体裁剪技术在中职毕业设计中服装改造环节的运用,帮助学生做好毕业设计,提升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由于中职生的学情不同,对毕业设计服装模块掌握能力区别于服装专业的学生,通过教学探索帮助中职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服装创作环节,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技术,快速进入毕业设计服装改造实操中,选取服装设计专业立体构成技术,在立体构成技术中探索适合中职形象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手法,将这些技术手法与毕业设计创作结合起来,通过立体裁剪技术概念讲解帮助学生认识立体裁剪,在了解立体裁剪工具的过程中,加深对立体裁剪技术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容易上手并且多变的服装立体裁剪技术帮助学生有效完成毕业设计创作中服装改造模块,达到毕业设计作品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丹.服装立体裁剪教学研究:评《新编服装立体裁剪》[J].新闻与写作,2018(1).

[2]杨丽娜.数字化技术在立体裁剪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装饰,2014(4).

[3]王艳.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立体构成教学实践对教学方法的探索[J].艺术百家,2011(8).

化妆毕业总结范文8

关键词:包装设计;项目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可谓是传统本科教学的压缩版,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授课过程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常规的先讲解理论,后进行设计实践的两段式方法,而实践又以虚拟的侧重创意的概念设计居多。如果说普通教育是学科知识的传播,那么职业教育则注重实战经验的培养。作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包装设计中对空间造型、材料工艺、平面装饰以及版面设计等诸多能力的考核应多参照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一味照搬传统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对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理解的局限,出现工作后还需时间重新适应新工种的现象。

1高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实践的意义

项目实践的理论基础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项目实践简言之即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制定计划,进而完成项目。教育部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实践正是突破了传统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将课堂与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高职教育“能力为本”的价值方向和培养目标。高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实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知识构建和技能训练融入课程内容中,使学生保持在亦工亦学的实战状态,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此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市场进行零距离对接,将大为改善课堂学习的效果。

2高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实践的思路

本课程的实施形式是以设计公司真实的包装项目为任务驱动,通过市场调研、概念发想、视觉表现、成品展示等一系列课程程序将包装的保护、储运、销售的市场属性在产品容器、包装结构、视觉设计的操作实践中体现出来。教学过程应用项目化管理体制来运作,将一个设计项目分解成实际工作的若干段,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下,或以个体或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其中,完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并做出展示和评价。校企双方教师负责设置、跟踪、操作示范整个项目,期间将基础理论与技能知识点以任务分解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加以强化,融入学科发展和设计前沿的最新理念,着重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及任务执行能力。

3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实践

3.1组建教学团队

项目实践的教学团队不应只是学校的专业教师,还需加入公司设计师和印刷厂技师。可由校内专业教师负责包装设计基础理论的讲解和对项目全程的把控,公司设计师引入具体项目并同步指导,印刷厂技师讲解印刷工艺并指导学生操作。这支由校企双方组成的教学团队在准备阶段提供项目相关的信息资料;在实施阶段创设学习情境,引领项目过程;在评价阶段帮助学生对最终的目标和效果进行总结。教学团队是整个项目实践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3.2制定授课计划

以我校高职大三上学期包装设计课程为例,课程时间为8周,每周16课时,共计128课时。主体分为三部分,首先讲解包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对包装材料、成型方法和设计技法的综述以及优秀包装设计的评析。其次将企业的项目先期分解成单项的小项目,分别从容器造型、纸盒结构、视觉设计三方面进行创意训练,提升学生的单项能力。最后主课题是完成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这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市场调研、设计定位、方案具体化、设计表现、定稿、制版打样、成品出厂等,多个环节紧密相连。整个授课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计划如下表所示。

3.3项目实践的实施过程

第一周为理论授课,教师讲解包装的概念、历史发展、构成要素等知识点,辅以优秀包装设计作品的剖析,给学生以直观的认知。同时,要求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资源进一步加强自我学习。特别聘请企业的包装设计师从市场的角度对包装的科学性、商业性、文化性、环保性等方面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从课程之初就使学生树立包装设计的市场意识。第二周至第四周为项目分解式的训练小课题,分别是化妆品包装容器设计、食品纸盒结构设计、礼品包装视觉设计。第二周容器设计要求学生在经过市场调研、草图推敲、形态处理等程序后应用软件画出化妆品瓶型的电脑三视图和效果图,并且使用油泥和石膏制作出瓶子造型的模型,以便全方位观察和进一步推敲验证。第三周纸盒结构设计即就市面上同一类型食品包装盒进行调研,然后勾勒草图进行推敲,对形态结构做出创新设计,学生需将设计的CAD线稿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包装彩盒数控切割机自动切割成型,最后将纸盒折叠、插接、粘合,以成品形式呈现。教师对其的评判标准是结构科学、合理、安全,方便运输,利于销售、使用和回收。第四周礼品包装视觉设计是设计专业学生最熟悉的内容,但若做得出彩还需细心钻研,教师注重设计新颖性和创意性的引导。这几周是主课题前的设计小热身,师生交流互动贯穿其中。第五周为主课题的导入,引入公司真实的四个不同类型的商品包装项目,请企业设计师走进课堂,从消费者、竞争者、品牌自身三个市场要素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精选企业成功案例做分析点评,加强学生的认知。学生根据对不同项目的兴趣自行分组,以小组形式对商场、超市等一线市场展开调研,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调查结果以PPT形式总结汇报。这也是最终课程项目评价之一的学业报告书的开端。学业报告书是作品全程的跟踪记录,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灵感随想,思维的来龙去脉一一展现,形式随意,可以是文字、拍摄、涂鸦、剪贴等,这些看似不甚规范的草稿却是项目进展的真实记录,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体现。第六周进入实质设计阶段,为避免出现设计与应用脱节的情况,教师邀请印刷厂技师讲解包装的印制工序和后期工艺,这也能为学生的设计提供多样的思路和方向。教学团队在此项目实施的核心环节进行全程把控,要求学生按照设定的时间节点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于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引,如摄影摆拍的手法、插画绘制的风格,这些都将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七周为深入完善阶段,在包装容器造型、盒面工艺外观的推敲上,教学团队都要求学生向专业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靠拢。为以最佳工艺方案呈现原稿效果,学生需深入印刷厂一线学习,亲身体验印前、印中、印后的各道工序。第八周是包装最后的实物成型阶段,同时实物需与学业报告书共同展出做课程的汇报。教学团队成员从不同的角度给出综合评价,企业设计师可从专业岗位的要求出发,根据包装设计的技术含量打分;校内教师的评价可多元化,包括项目的进度、团队的协作、包装的创新等。最后还可开展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环节,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表达能力。

4结束语

高职包装设计是艺术类视觉传达专业重要的骨干课程,相当多的学生都会选择包装设计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然而一些院校在实际的包装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仅为商品做外盒的片面理念。注重包装二维效果却忽略容器三维造型;强调电脑绘制能力却淡化外盒结构创新;重视效果图的美观却对材料、印刷工艺概念模糊。如此纸上谈兵只能造成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脱节。本文从项目实践的教改角度入手,围绕真实的市场项目开展教学,弥补了单一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了学生应对市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提供一种教改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安霞.包装设计与制作[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2]周青奇.广告设计课程“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