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综治工作计划范例6篇

卫生院综治工作计划

卫生院综治工作计划范文1

一、科室综合管理

2014年,医疗服务监督科是特殊的一年,一是科室人员变动大;二是增加了新的职能,6月份将传染病防治监督牵头职能交给我科,7月份将计划生育执法职能交给我科,8月份市卫生计生委又将100张病床以下的医疗机构的校验工作交给我局,下半年我科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一倍。为切实完成工作任务,不辜负局领导信任,医疗服务监督科切实加强科室管理。年初制定了《医疗服务监督科岗位职责说明书》,分解了综合目标任务,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科室特别注重业务学习和培训,通过让科室人员旁听案件合议的方法,学习执法程序和局内部运行规程,使新手尽快适应工作;严格执行局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考勤管理,严格工作纪律;科室内部充分发扬民主,发挥科室人员主动性,和谐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全年未发生一起影响综合治理案件。

二、思想政治工作

2014年,是全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年,在局党委统一安排下,全科人员认真组织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的各项学习材料,认真查摆“”问题,密切结合实际,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落实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要求,科室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教育计划》、《行风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责任制》,认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政风工作。积极开展文明执法教育活动,努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深刻领会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投身“全省文明卫生监督局(所)”创建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科室人员全年未出现因工作作风和廉政方面的投诉案件。

三、业务工作

(一)医疗服务监督工作

1、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部署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时间要求是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历时一年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执法行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我市制定了专门工作方案,联合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计生委等部门,成立了以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局局长黄剑云为组长、各部门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了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制度,将“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监督局内设的医疗服务监督科。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查处违法行为。从2013年9月初到2014年7月底,我市组织4家成员单位先后开展了10次大规模专项行动。行动中,我们不但注重治标,而且侧重于查源头,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据统计,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约16845人次,出动车辆约2618辆次,检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零售药店、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城市生活美容机构等约7689家(城区700余家)。共办理各类违法案件209起(城区59起),其中无证行医案件107起(城区13起),各类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案件75起,违反“两非”行为案件27起,罚款67.40万元(城区1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处理8起(城区2起)。其中共取缔各类非法行医活动(责令停止执业)138户次,拆除非法医疗广告牌125块,没收各类医疗器械513件,没收药品38箱。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市医疗市场秩序有明显好转,无证非法行医得到了有效治理,药店坐堂行医有效遏制,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有了一定保障。

2、巩固完善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小型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为我市首创。为巩固完善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今年我局制订了量化分级与不良执业行为记分衔接制度,结合医疗机构校验,对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进行了创新。7月1日下午,城区小型医疗机构量化分级考核表彰暨培训大会在美乐大酒店成功召开。市城区和武当山特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厂矿企事业单位门诊部(医务室、卫生所)、个体诊所的负责人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和计生委主任黄剑云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大会对50家A级示范单位进行了授牌。7-8月,我局抽调“三甲”医院的院感专家,组织专班,对全市19家民营医院进行了检查评审,9月在全市民营医院会议上,通报了评审结果。

3、加强医疗广告管理:2014年,省将医疗广告审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权下发市级,市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下发了《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依法规范医疗广告审查的通知》(十卫办发[2013]98号)文件要求我科对医疗广告审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工作进行初审,今年以来共审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3家,医疗广告27家。由于《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处罚措施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监督部门监管难度大,为了有效遏制违规医疗广告行为,我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监管方法。2014年5月29日,由市卫生计生委纪检委和市卫生监督局联合对我市9家违法医疗广告的单位负责人进行了集中约谈,会上认真学习国家卫计委关于《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规定及《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此次约谈上升到纪律检查层面,用《九不准》进行约束,是我市监管医疗广告行为的一次方法创新,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有效规范了各级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医疗广告的行为。

4、依法公告注销医疗机构: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城区小型医疗机构中存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过期、长期歇业、未按时进行校验等问题。为规范小型医疗机构管理,必须依法对这些单位进行处理,经摸底和逐家上面调查,上报市卫生计生委办公会议研究,11月10日,依法在《日报》上对12家机构(个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进行了公告注销。

5、采供血监督检查:6月我局组织人员对市中心血站(含竹山站)、郧县单采血浆站分别进行了两次监督检查,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10月再次对市中心血站和郧县单采血浆站。

(二)传染病防治工作

1、院感检测工作:今年由于疾控中心检测收费标准提高了,我科经多次协商,统一了检测采样标准,采样份数既趋公平合理,又不增加相对人负担。今年,共检测305家医疗卫生机构,共采样1648份。共对检测不合格单位8家进行了依法罚款处理。

2、加强春季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为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视频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1月28日~29日,市卫生监督局党委书记张勇同志亲自带队对城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我局还结合医疗机构院感检测工作队城区386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了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依法下达责令改正《卫生监督意见书》97份。

3、加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监督检查:按照省、市统一安排,今年11月8~12日,我局和两区卫生监督局分别对辖区8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家民营医院、6家“三甲”医院进行了督导检查。

4、医疗废物管理:按照省卫生计生、环保两部门联合文件要求,为防止医疗废物污染,保障人体健康,8月22日至25日,市卫计委、市环保局、市卫生监督局联合组织了市医疗废物专项检查。经统计,全市县乡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80%以上。我科今年共对4家医疗机构违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

(三)计划生育执法工作

1、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为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促进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市关于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十人口领字[2014]11号文件),建立了孕情监测制度、超声诊断仪和检验技术管理制度、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实名登记制度、有奖举报制度等五项制度,明确各级纪检、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职责,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在深入贯彻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采取区域协作、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2、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对全市111家妇幼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重点监督检查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是否按照许可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从事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人员是否取得相应资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相关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监督检查。通过检查,我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总体情况较好,均按照许可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从事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人员均取得有相应资质,相关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健全。全市共检查111家妇幼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共查处违法案件5起,市级、县级、乡级分别为1、3、1起,共罚款4.45万元。

3、开展打击“两非”行为的监督检查:7月份,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全市打击“两非”专项整治行动,共成立11个检查组,对全市打击“两非”工作进行检查。全市共检查妇幼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共1342家。各县市区对辖区内医疗市场、药(房)店等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在执法当中,切实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014年全市共查处“两非”案件26起,其中开展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9起;开展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17起,移送纪检部门3件,移送药检部门4件,移送公安部门1件,行政处分7人,没收违法所得11797元。

4、城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监管:今年3月,我局对城区16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了全面调查,除市计生站、张湾区计生站、经济开发区计生站(开发区医院)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外,其他市级7家、两区下设的10家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均在开展诊疗活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机构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总数的85%。为此,我局写出了调查报告报市卫计委,今年8月,市卫计委下文撤销城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此我科先后组织了两次专门检查,坚决制止其开展诊疗活动。

(四)查办违法案件

医疗服务监督科2014年共查处医疗服务案件28起,其中移送公安机构2起,罚款26起(金额86000元),自动履行率达90%。另外,采取强制措施(取缔)2起。

卫生院综治工作计划范文2

积极配合计生部门做好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全县卫生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义务。全县卫生系统的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加强对计生工作重要性的学习和认识,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以确保我县计生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卫生部门如何履行职责,积极支持配合做好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一发言。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法律意识

医疗卫生单位将进一步强化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同时将组织广大医务人员有计划、系统地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的规定》和《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卫生系统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国家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意识。

二、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计划生育“四项手术”的服务质量。

为使全县各医疗、保健机构能更好地学习、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和《技术服务条例》,提高依法管理和依法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水平,我们将对全县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各医疗机构的产科建设,积极改善农村卫生院产科的房屋、设备条件,提高产科技术队伍的综合素质,为群众提供更好的计生技术服务。

三、紧密配合,不断完善与人口计生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

为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我们将切实加强与计生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共享工作。为获取完整有效的怀孕、出生、避孕节育信息,准确掌握人口计生工作情况,在全县各医疗机构实行实名登记制度。要求全县各医疗机构在住院分娩、儿童计划免疫、B超孕检、相关手术等医疗服务中,必须查验身份证或生育证件,实行实名登记。通过实名登记制度的实施,规范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相关工作流程,增强卫生与计生部门之间人口计生信息共享与反馈工作的实效性。

四、深化治理,继续抓好打击“两非“工作。

卫生院综治工作计划范文3

2015 年6 月18 日,国务院转发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等10 部门联合制定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年~ 2020 年)》,明确县级精神卫生机构建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常见精神障碍防治等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下一个5 年目标。

《规划》要求,普遍建立省、市、县三级精神卫生工作政府领导与多部门协调机制,70%的乡镇、街道建立由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残联、老龄等单位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把县级精神卫生机构的建设作为重点,在县综合医院设精神科,人口大县要根据实际需要考虑建专科医院。全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要从现有的2 万多名增加到4 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师要基本满足工作需要,并吸纳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广泛参与。

《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均需达到80% 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

《规划》还要求,逐步开展常见精神障碍防治,提高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识别率及就诊率。每个省(区、市)至少开通一条心理救助热线电话,全部的省(区、市)、70% 的市(地、州、盟)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并实现70% 以上的县(市、区)设有社区康复机构或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工作。在设有社区康复机构的地区,50% 的居家患者能接受社区康复服务。通过宣传改善社会氛围,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 和50%。

(来源《健康报》)

卫生院综治工作计划范文4

一、基本情况

卫生局属正科级单位,所辖医疗卫生单位53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8个,即县人民医院(二甲医院)、县中医院(二甲医院)、县妇保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合管局、县红十字会、县皮防所;乡镇卫生院(分院)45个,分9个卫生片区。系统内现有在编在职人员1200余人,大部分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是一支素质全面、技术过硬、业务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主要承担着医疗、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公卫服务、食品安全和康复等各项工作,在保障全县50万人民身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推进卫生重点工作,惠民政策逐步得到落实

一是认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了省定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的“686重症精神病人救治管理项目”及州下达的慢病病人、重性精神病病人管理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对17个重点乡镇开展了公卫项目实施专项督查,完成重性精神病贫困患者救治55人,完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36973人,慢性病管理29598人,发放儿童营养包36788人,宫颈癌普查11785人。免费给孕产妇增补叶酸,全年住院补偿3720人,补助资金达108.56万元。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国家一类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百白破、麻风、麻腮风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共计81245针次,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例220人,推行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免费金额达130多万元。

二是加强新农合保障工作。2014年,全县农民参合人数434458人,参合率为98.49%,比2013年上升1.62个百分点。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其中农民自筹60元,各级财政补助320元,比2013年人均补助增加40元。2014年筹集资金16509.4万元,比2013年增加2059.26万元,各级财政补助增加,扩大了基金总量,提高了农民医疗保障水平。1—9月,全县住院补助67815人次,住院补助基金11377万元,人均住院补助1677.65元,住院统筹基金使用率为80%。通过开展“打击违规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专项整治行动,对55家定点医院次均住院费用超标、门诊挂床住院、虚增住院费用、高价药品使用超50%、串换药品、不合理收费、不合理检查等违规行为拒付申报补偿金额334.18万元,暂扣门诊严重挂床住院申报补偿金额30万元,有力打击了定点医院不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证了新农合基金安全,维护了参合农民利益。

三是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按照基本药物集中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要求,规范使用基本药物,核查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差款,财政拨付资金做到了专款专用。完成了45个乡镇卫生院基药绩效评估和药品盘点工作,进一步澄清了基药底数,规范了基药的管理。

四是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开展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及麻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了各项防控工作措施,对麻疹强化免疫、手足口及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了督导。目前,全县未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接受省、州疾控业务考核各1次,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督导工作1次,举办疟疾防治知识和寄生虫防治知识培训班各1次,培训达40余人;举办麻疹强化免疫培训1次;培训达60余人次;开展入学入托查证验证工作1次;开展食品风险安全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监测各1次;全县未发生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和二代病例。

五是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卫生监督工作。组织县食安委成员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5次,共出动执法人员553人次,执法车115台次,重点针对在省级监督抽查中发现的49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地毯式排查。其中,按照老司城申遗工作要求,组织县食安委成员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1次,开展饮用水、公共场所等专项监督检查各1次,对3家不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规定的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意见书.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6次。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六是认真落实减负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规范行政服务行为,积极优化卫生服务环境,全面落实国家一系列减免政策,2014年确定卫生行政许可20项,除特殊规定外,一般行政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办理。逐步规范卫生监督执法,严格涉企检查行为,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逐步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全年未出现涉农乱收费现象。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卫生人才素质不断提升

认真落实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了全县卫生人才库,按照岗位设置要求合理分配专业技术人员,不断优化和整合技术力量,统筹城乡干部职工的管理。根据省委、政府《关于加强武陵山片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发展提供重点支持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按标准落实了边远乡镇农村基层卫生人才的岗位津贴。2014年引进(三支一扶)卫生技术人员3人,拟招聘48名卫生专业人员到县直和乡镇医疗卫生单位工作,选派进修20人,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46期,参加培训人数1000多人次。县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2个,为乡镇卫生院业务知识培训讲座20余次,培训人员150人次。卫生系统的人才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三)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截止10月份,等5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共完成投资135万元,完成项目进度的80%;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于8月15日竣工验收;县中医院业务综合楼和县急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计划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56%;县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已并入县政务中心大楼建设,完成投资250万元,完成进度100%;县急救中心大楼建设已并入县中医院业务综合楼建设,完成投资200万元,完成进度的100%;新增县妇保院业务综合楼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计划资金550万元;新增两岔、西歧、高坪三个卫生院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计划资金共300万元;新增回龙、抚志、颗砂、润雅等4个乡镇卫生院周转房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计划资金共80万元;新增40个村卫生建设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计划资金共200万元。

(四)加强资金监督管理,确保卫生经费合理使用

根据国家、省、州确定的卫生项目资金管理规定,我县印发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与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成立了卫生会计核算中心,对全县所有乡镇医疗卫生单位财务实行分帐管理,集中核算。认真开展“两查四定”效能监察,对重点岗位、重点项目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卫生项目资金安全。规范签审5类项目200余项次,涉及资金1590.37万元,监督率达100%。发现并制止不规范项目资金支出7次20万元。目前已收到国家、省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拨款共428.9万元,各项经费已按计划向下预拨付。

(五)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学习,提高干部素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全县卫生系统掀起“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学习活动的高潮,集中教育学习达5次,机关干部职工每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3篇,学习笔记10000字以上,完成调研报告10篇。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断增强,更好地强化凝聚成了“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二是改进作风,整治“”问题。我局严格按照县委部署,准确把握活动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作风建设相关规定,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按照“准”、“狠”、“韧”的要求,集中开展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切实制定了班子整改方案和个人整改措施,并全部启动整改,目前除需长期坚持的外,大部分整改事项已经完成。清理作风建设相关的制度文件26个,其中废止的制度文件13个,修改的制度文件5个,延用的制度文件8个。重新制定《机关内务管理暂行办法》和主要工作目标预安销号管理等制度4个,进一步规范了办事程序,全局上下形成了“真抓”的激情、“敢抓”的决心、“善抓”的本领、“快抓”的效率、“常抓”的作风,有效提升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正能量。

三是依法行政,推行阳光政务。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县卫生局严格执行电子监察政务工作规定,及时办结各项审批事项,深入开展了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心、五个一”活动。截止目前,共优化行政审批流程20项,完成行政审批事项217件,办结率达100%,通过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及时纠正审批时限警告1例,审批及时率达99%,合格率达100%,各类审批时限平均缩短三分之一以上,社会监督员和服务对象对该局效能评价满意率均达98%以上。

四是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县卫生局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了纠正医药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加大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力度。计划生育、文明建设、安全生产、综治维稳及建整扶贫等各项工作协同发展。目前,全局无违规违法、安全责任事故、涉赌涉毒及社会治安案件发生;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3件,会商率、答复率、见面率均达100%;加强卫生信息宣传,编发《卫生信息》8期,在省、州、县各类信息媒体刊发卫生工作信息40余条;筹资200多万元,解决了扶贫村-灵溪镇泽树村人畜饮水和通组公路难题,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到社区报到和公开承诺等活动,组织开展卫生系统篮球赛、知识竞赛、操作技能比武等活动,既活跃了气氛,又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卫生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六)开展民主评议,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按照永纪发〔2014〕36号和永机关效能发〔2014〕1号文件要求,2014年10月28日我局邀请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卫生医疗机构代表共20人,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评议活动。在自评会议上,县卫生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平对我局一年来开展整治工作进行了汇报,主要对我局领导重视、制度建设、依法行政、办事效能、服务态度、法纪观念、廉洁自律等情况和落实县委、政府部署的其它重点工作等情况进行了自查自评,发放民意调查表20份。通过评议,我局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代表们的充分肯定,群众满意率为100%,综合评分为100分。

卫生院综治工作计划范文5

一、以巩固医改成果为契机,不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以新农合制度为主体、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和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提升新农合筹资水平,将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最低375元,适当提高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年度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8万元。二是做好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科学合理调整救助方案和救助比例,升级改造新农合信息系统,与民政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对接,实现新农合报销、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民政救助一站式现场结报,方便参合居民报销。三是开展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工作,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每人每年15元用于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四是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确保新农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星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活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加快五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布局,逐步达到每个街道有1所符合标准化建设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二是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改进绩效管理。三是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养老等制度,做好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评估工作。四是加强城市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形成首诊在社区、双向转诊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深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是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规划内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成果,贯彻落实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公立医疗机构的配备使用,合理规范使用基本药物。二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部分区市开展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三是建立和完善药品流通体系,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择优遴选药品配送企业,提高药品配送质量和效率。

(四)加快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一是继续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补助提高到每人35元,扩大服务人群实施范围,为市民免费进行健康查体、健康管理。二是继续落实孕产妇“两癌”筛查项目,实施适龄儿童口腔疾病基本预防和40万60-66岁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项目,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工作任务。三是增加新生儿疾病筛查民生项目,免费为全市7万名新生儿提供先天性疾病和听力筛查;争取国家农村改厕项目1万座,提高我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

二、以实施“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工程”为主线,努力实现“病有良医”

(一)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是全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年初在黄岛(原胶南)、即墨两区市8家公立医院推行综合改革试点。二是推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三是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和社会第三方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医院财政拨款、医院管理者履职评价等挂钩;实行医疗服务质量、药品使用(处方)、费用控制指标和医用耗材使用等重点事项在线监管;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医院运行监测指标,严控医药费用增长。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一是引进优质医疗机构和技术。加快推进省内、国内外包括医疗机构、医疗管理、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的引进与开放合作,年内引进2-3家优质医疗机构、10家民营医疗机构,不断优化我市医疗卫生资源。新增国内外优质医疗机构合作项目20个,总数达到96个。二是完善学科体系建设。优化重点学科结构布局,实施新一轮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规划,设立卫生科教兴医专项基金,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力争新创建5-10个部级、省级重点学科(专科),建立2-3个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三是启动“青岛卫生英才工程”,**年,通过吸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100名,引进卫生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20名,培育优秀临床医学专家300名,培训业务骨干6000名,招聘博士100名,硕士1000名。

(三)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一是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30个“国医馆”、12个名中医工作室、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完成开展名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培养100名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在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非营利性医院配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鼓励开展中药专方传统加工等药事服务项目。二是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加强中医重点(特色)专科、重点研究室建设,争创一批部级、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重点研究室。三是完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220个养生保健门诊,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和养生保健宣传月、中医养生膏方节等宣传活动。注重中医医院文化建设。

三、以实施“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工程”为抓手,积极创建人民满意的医疗机构

(一)推行便民惠民常态化服务。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延时门诊、无节假日门诊、错峰服务和分时段诊疗等服务;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通过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方式,实现群众就医24小时预约诊疗服务;建成使用“服务窗口等待电子叫号”和“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建立完善病人服务中心,开展集门诊服务、临床服务和综合服务等于一体的多方位服务,实施“志愿者温馨服务”工程;继续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严格收费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建立“人性化的逝者关怀室”;实施“五要五不得”制度,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县级医院和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方便群众就医;建立社区居民联系卡制度,开展全科医生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主动服务。

(二)加强卫生行风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大行风稽查力度。不断完善医德医风考评机制,科学设置评价内容和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个人奖惩挂钩。科学设置第三方测评指标和方法,不断加大社会评价分值比重。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开展“三线一网”等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医患沟通。继续加强对重大卫生工程、医疗设备和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的监管,严查违法违纪案件。全面推行“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促进全系统行风的不断改善。

(三)打造卫生行业良好形象。集中组织各公立医院院长开展“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向市民代表公开述职,全面提升卫生行业形象。继续深入开展“局长院长谈服务”、“医院开放日、市民体验日”、“医德医风宣传月”、“白衣天使在行动”、“岛城媒体走基层看卫生”等主题宣传活动,增强群众对卫生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大力宣传卫生系统的先进典型,引导医务人员发扬奉献精神,增强服务观念。

四、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力度。按照“努力降低流行强度,减少疫情危害”的防控目标,全面落实艾滋病、结核病、霍乱、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常态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艾滋病防治保障制度,鼓励和规范非政府组织、草根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完成国家消除麻疹阶段性目标,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做好自然疫源XXX和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继续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提高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预防可免XXX发生。

(二)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和慢病防治。大力开展“居民健康66条”、“控烟”、“减盐-防控高血压”、“吃动两平衡”等健康教育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开展青岛市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在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开展防治结合型医院创建工作,成立市级精神、肿瘤、口腔和心脑血管等慢病防治办公室,加强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技术指导;积极探索市立医院和市中心医院在市南区、市北区开展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病综合防治健康管理一体化试点,继续推进农村慢病综合防治市、镇、村一体化健康管理。完成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世界糖尿病基金会二期项目和国家医改重大专项脑卒中筛查项目年度任务。在全市推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社区责任指导团队建设,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市控制吸烟条例》立法工作,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进一步完善预防、治疗、康复体系,全市所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开设精神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

(三)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创建和爱国卫生工作。筹备健康城市推进大会与第35次爱卫会全委会,组织开展第2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围绕健康城市建设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健康山东行动,开设健康讲坛,开展健康知识进机关、进社区活动;开展省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健康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继续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组织好夏秋季灭蚊蝇和冬春季灭鼠活动。

(四)提高卫生应急工作水平。继续开展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年内争取2-3个区市达到省级示范标准;进一步完善全市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直报网络建设,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报告机制;继续做好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全面提高全市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强社会卫生监管。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健全完善三级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加强对基层卫生监督协管人员的培训、管理、考核;加大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和职业卫生等卫生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防范和减少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组织好行政执法专项稽查、卫生立法、普法等工作。全市卫生审批网络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实现全市卫生行政审批六统一;继续加强卫生审批窗口建设,提高卫生审批效率。

五、以优化区域卫生规划为统领,加快推进现代化健康城市建设步伐

(一)加强卫生资源规划管理。修订青岛市区域卫生规划,研究制定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抓好贯彻落实,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提高服务可及性。

(二)推进“千万平米”设施建设。全年建设项目22项,新开工项目总面积46万平方米,计划竣工面积24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5.56亿元。其中,**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工程、**医院扩建工程、城阳区人员医院病房楼和即墨东部医疗中心建设工程5个项目,新开工市立医院东院区二期、北部医疗中心、眼科医院扩建等市级项目,以及莱西市市立医院、黄岛区人民医院、胶南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区市级医院和卫生院建设17个项目。完成市五医、八医、胶州中心医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启动医学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推进医学科学院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建设资金,促进我市卫生设施建设。

(三)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一是完善、优化已运行的各信息系统功能,加快推进业务应用。二是全面完成12家市属公立医疗机构信息信息建设,在各级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区域信息系统和药品监管信息系统、绩效考核信息系统。三是积极做好“居民健康卡”发放前期筹备,力争全面启动“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四是规划建设医药卫生信息安全运行体系,确保我市卫生信息化各业务系统和交换共享平台的安全运行。五是积极推进保健信息化工程,完成保健办证系统建设。

六、以贯彻党的**精神为根本任务,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卫生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制定具体计划和详细安排,组织好相关学习、讨论活动,召开局党委民主生活会和局属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抓好学习贯彻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精神,进一步明确卫生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导向,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卫生院综治工作计划范文6

现就我县《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平罗县地处银川平原北部,辖七镇六乡共128个行政村(含原陶乐县),总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万人。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所1所,乡(镇)卫生院16所,培训中心、红会门诊部、预防保健站各1所,村医疗站168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全县共有卫生人员817人,大专以上学历的414人,中专以上学历的154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4人,中级职称的134人,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的464人。

《传染病防治法》颁布施行以来,在区、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不断加强以传染病预防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预防保健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全县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网络、工作队伍和硬件设施,建立健全了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一系列工作机制和防治预案,切实提高了传染病综合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传染病防治工作概况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县目前已形成了组织健全、功能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网络。受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县卫生防疫站具体承担《传染病防治法》的执法监督、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均设有防保科,指定专人负责本乡镇及本单位传染病管理工作,聘用了具有卫生专业知识的村级防保员共56名,目前全县从事传染病管理和监督相关技术人员120余人。2003年,全县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达100%;计划免疫“五苗”单苗接种率和五苗覆盖率达99%以上;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由1997年的394/10万下降到2003年的272/10万。白喉、脊髓灰质炎已分别19年、15年未发病;麻疹、结核病、流脑等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传染病管理的各项相关指标达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标准要求。几年来,我县先后荣获“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项目先进集体”、“全区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免疫先进集体”、“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执行情况

(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和社会各界对《传染病防治法》的认识和了解

为了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传染病防治法》的认识和了解,我们采取不同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材料、宣传标语、设立咨询点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纪念日,就《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坚持将《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管理、预防治疗等相关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各类形式的培训班,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据统计,近年来,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多万份,悬挂横幅100多副,刷写宣传标语1000多条,接受咨询8万多人,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场次,培训人员达8万多人。通过宣传培训,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人士对《传染病防治法》的了解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防治传染病的意识和卫生技术人员的防治技术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为正确有效开展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领导,完善目标责任制管理

为切实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县人民政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同其他工作同安排、同检查,专门成立了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县卫生局把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卫生工作计划,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同各医疗卫生单位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对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年终兑现奖惩。县卫生防疫站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了分片包干,明确责任,监督员经常下乡督导落实工作;同时每月集中召开防疫专干例会,安排部署传染病防治工作,交流经验,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分级管理,确保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落实。

(三)多路并举,提高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

结合“非典”和人间禽流感防治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传染病的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一是制定并完善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工作预案》、《发热病人预警监测工作方案》和《人间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预案》,为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理等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指导依据。二是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队伍,并组成了疫情监测、调查处理、消毒隔离、医疗救治等若干分队,为传染病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为满足“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救治和观察鉴别,筹集资金在县人民医院改造建设了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病房,在原县中医院住院部建立了配备60张病床的医学隔离留验观察站(可随时启用)。四是在县人民医院传染科病房建成了具有30张病床,配备了先进设备的传染病房,配齐了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为各类传染病人的科学、规范救治创造了条件。2003年全县先后共出动疫情应急出理350人次,组织调查处理传染病疫情26起,对258名可疑症状者和接触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集中医学隔离留观、家庭留观人员3614名。

(四)强化措施,认真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1、认真落实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了以县卫生防疫站为龙头,县乡医疗单位为枢纽,村级医疗站为依托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实行传染病填卡逐级上报制度。自开展防治“非典”和禽流感工作以来,全县上下进一步完善了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相关制度,实行了“非典”和人间禽流感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县卫生局和卫生防疫站设立了疫情室,公布了疫情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开通了“国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专报系统”,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各医疗单位还指定专人监督本辖区(单位)传染病管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门诊医务人员对就诊病人进行门诊登记和可疑病人筛查,对传染病依法进行填卡报告。通过实行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确保了发现疫情及时上报,杜绝了漏报误报现象。

2、认真执行“计划免疫”制度。全县建立了以县卫生防疫站为中心的县、乡两级计划免疫管理体系,拥有了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计划免疫工作队伍和设施齐全的冷链运转系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与辖区所有适龄儿童家长签定了儿童计划免疫保健保偿合同,对儿童进行全程计划免疫接种管理,实行每月集中免疫接种。县卫生局建立了儿童“七病”和其他传染病的监测制度,定期对全县计划免疫工作效果进行监测监督,促进了儿童计划免疫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全县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水平和接种质量走在了全区前例,先后圆满完成了全国计划免疫三个85%的目标评审验收,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等多项重大免疫接种活动的实施,受到了国家、区、市卫生部门的表彰奖励。

3、深入开展了以环境整治、改水改厕、防鼠灭鼠和卫生知识宣传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2003年,配合“非典”防治工作,全县组织开展了“防非典、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利用广播、电视、传单、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预防非典知识,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坚持每季度至少一次制作宣传栏和宣传橱窗,对群众进行经常性卫生宣传,增强了群众自我防病的意识和能力。

4、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防护工作。消毒防护、预防院内感染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县卫生局将其列入对卫生系统各单位的综合目标考核,严格按照《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对医疗机构、学校等相关单位的执法监督和规范管理。县级医疗单位设立了质控保健科,负责对消毒防护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均建立健全了消毒防护管理相关制度和操作规范,坚持对医疗及公共场所的空气、器械、重点部位进行定期定时消毒;按照《消毒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认真做好医疗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防止院内污染源对周边环境的危害。2003年在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和幼托机构共进行消毒工作监测采样175份,消毒合格率达70%。

(五)强化监督,加大《传染病防治法》的执法力度

为了更好地落实传染病防治工作,县卫生防疫站专门设立了传染病防治监督科,组建了由7人组成的传染病执法监督员队伍,制定监督计划,坚持对全县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自“非典”防治工作以来,先后进行了传染病防治、消毒管理、医疗废物污物的处理、禽流感市场监督、学校晨检等大型专项执法监督检查活动10余次,出动检查人员100多人次,处理各类违法案件10多起。执法监督专项检查活动的开展,打击了违法行为,促进了全县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落实。

(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完善公共卫生配套建设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克服县财政困难的实际,不断加大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优先保证了预防保健事业经费的投入,保持对防疫站、保健所正常经费的足额拨款。坚持将农村预防保健经费10万元和结核病控制经费3万元列入财政预算,给予及时足额划拨。加大跑项目、引资金工作力度。自1995年以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县医院、中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防疫站疾控楼和全县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进行了翻建,使全县卫生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引进和购置了大量医疗诊断治疗设备,为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配备了B超、X光、心电图机等新三件,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医疗诊断条件和诊疗质量,促进了传染病防治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近年来,我县在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还不够广泛、深入,基层群众认识了解不够。

(二)农村预防保健工作人员待遇太低,队伍不稳定,基层预防保健工作质量不高。

(三)目前传染病防治工作仍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手段,依法管理的大气候没有真正形成,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和政府行政支持。

(四)全县医疗机构医疗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有待进一步规范;村医疗站和个体诊所传染病报告制度落实较差,且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