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论文范例6篇

植物营养学论文

植物营养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97-02

高校《植物营养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肥料的种类、性质、施用等[1,2],要求学生在对植物营养学科有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施肥达到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实现增产、增质和培肥地力的目的。《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实际密切联系,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核心骨干课程,目前四川农业大学开设该门课程的专业还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每年修读人数接近300人,影响面较大。

四川农业大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设《植物营养学》(《农业化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脱节、考试形式较单一等问题。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农林院校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提高《植物营养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笔者对该课程采取了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优化教学内容

1.1 拓展学科知识领域 将学科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纳入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其学术视野,也为其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中,介绍了2014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课题组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论文《Producing more grain with lower environmental costs》[3]。该文报道了课题组通过5年时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布设的大样本的田间实证结果,发现采取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可使小麦、水稻、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到8.9t/hm2、8.5t/hm2、14.2t/hm2,实现了97%~99%的最高产量,同时大幅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降低了环境代价,从而实现增产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通过以上论文的介绍,使学生对于化肥合理施用对粮食安全、保障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2 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 《植物营养学》是《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的后续课程,其内容与前两门课程虽有衔接但其着重点却大不相同,在目前学时有限的前提下,整合教学内容,避免重复讲授,突出教学重点,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经与相关任课老师沟通后,本门课程主要调整了以下理论课教学内容:(1)各必需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营养功能、吸收和同化途径、失调的症状等调整至相关肥料之前讲授,让学生从元素功能、在土壤中的转化到相关肥料更加系统、完整地学习,掌握更加牢固。碳氢氧及有益元素因与作物施肥关系不甚密切,且在《植物生理学》中已有相关介绍,故主要让学生自学,仅在其他章节讲述中列举某些元素,如硅对禾本科尤其是水稻、钴对豆科植物的营养作用;(2)“源-库关系与产量”因《植物生理学》已讲授,本课程不赘述。“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调整至各元素生理功能之后讲解;(3)《植物生理学》涉及少量植物营养元素失调的症状,此知识点在本课程学习中却是重点,尤其是一些代表作物典型缺素症,如水稻缺锌“坐蔸”,苹果缺钙的“苦痘病”,油菜缺硼的“花而不实”,玉米缺磷的“紫苗病”等,因其是植物营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故为《植物营养学》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4)《土壤学》已讲授各矿质养分在土壤中的含量、形态及迁移转化机理,《植物营养学》无须重复讲述,而是重点讲授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施肥方法;(5)对于没有学过《遗传学》的农资专业来说,“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特性”比较晦涩难懂,故本章仅介绍相关概念及举例,不作深入讲解。通过调整,《植物营养学》与《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教学内容互相协调,详略得当,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讲授,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3 增添实用性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突出实用性,增加了以下内容:(1)对非农资专业讲授“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介绍作物施肥的基本理论、作物营养诊断方法、施肥量确定方法、施肥方法等;(2)对农资专业讲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点讲解“测土-配方-施肥”3个环节中的技术要点,尤其是取样的代表性、化验分析的准确性、确定施肥量的科学性和施肥建议的实用性;(3)“新型肥料种类与施用技术”,讲授近年出现的新型肥料,如缓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水溶性肥料、功能性肥料等种类和施用技术。增添的教学内容均为教材缺失、但社会急需,使课程教学内容在先进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满足了农业局、环保局、肥料厂等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

1.4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改革了现有实验教学内容,采用少而精的原则,对原来的实验内容进行了调整,使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更好地结合,让学生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加深了对植物营养机理和肥料合理施用的认识。新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在实验内容设置上还参考了国内其他农业高校,如增加了“施肥方式对氨挥发量的影响”等综合实验[4],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性实验项目、科研兴趣小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科研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13级我校农资专业近2/3参与了科研训练“三大计划”或教师的科研项目,内容涉及新型肥料研制、功能微生物筛选、经济作物平衡施肥等方面,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变教学方法

2.1 启发式教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针对重要知识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2010年雅安市石棉县春玉米出现大面积紫化现象,石棉县政府、农业局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昆虫、土壤、植物营养、气象等数位专家到田间诊断,经综合考察分析得出结论:春季持续低温引起磷素吸收障碍,引发的玉米缺磷症。又如肥料行业中出现了五花八门的“高能氮肥”“速效氮肥”,何为“高能、速效”?针对类似案例,教师先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讲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印象深刻的目的。

2.2 互动式教学 学生自由组合,建立多人专题讨论小组,教师提出生产问题,学生分组发言讨论,师生一起在讨论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2013级某同学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川西南某地农户在黄壤上种植油菜,其施肥制度为“基肥施用复合肥(20-0-5)750kg/hm2,移栽30d后追施尿素150kg/hm2”。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形成论点,各组发言和讨论,最后认识到黄壤的酸性、缺磷特征,而油菜为需磷量大的小春作物,判断其施肥制度的不合理性。通过这种师生互动式课堂讨论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和合理推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3 撰写课程论文 让学生就与本课程相关的兴趣点查阅文献,按规范格式撰写课程论文,在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的基础上有助于提高其学术视野,掌握科学实验的理论、方法和思路,为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此外,农资(本硕连读)另开设了《植物营养学Seminar》,要求其在精读文献的基础上准备报告材料,形成PPT,然后进行报告,详细介绍研究意义、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展望等,最后老师和学生们综合讨论,剖析问题,形成新的见解,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并为其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 改革考核方式

根据四川农业大学课程改革“加强过程管理”的要求,笔者对《植物营养学》建立了新的课程考核体系。新课程考核体系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考核,使其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原课程考核体系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新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平时考查占50%,期末考试占50%。平时考查中又分为学风(包括课堂纪律和出勤考查)、作业(包括课后作业和课程报告)、讨论(包括回答问题和讨论发言)和实验(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方面;期末考试可分为基础知识部分和综合分析,分别占40%和10%。学生普遍反映,新的评价体系重过程、轻结果,极大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和效果。

4 结语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方式,《植物营养学》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内容的及时更新、实用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为其今后职业定位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景陵.植物营养学(第二版)(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胡霭堂.植物营养学(第二版)(下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植物营养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园艺植物营养诊断;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41-02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是园艺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园艺生产中实行科学施肥的主要理论依据。近年来,随着植物营养学、肥料学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园艺植物营养诊断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利用营养诊断进行科学施肥已成功应用到小麦、玉米、水稻、苹果、香蕉、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上[1],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园艺植物营养诊断已经从一项单纯的技术和方法发展成为一门较独立、系统、全面的课程,其影响渗透到包括土壤、植物营养、植物生理、栽培、病理、分子等多个学科领域,是典型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成为当前生物学科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课程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生产联系紧密[2]。因而,深入发展和完善该课程既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满足生产需求的重要举措。

一、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在石河子大学属新课程,课程建设时间较短。该课程2007年在石河子大学首开,6年来经过不懈努力,积累了一些教学资料,著成自编讲义一部。并在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还有待改进。目前,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元素的功能、诊断方法及各种作物缺素症状及防治方法。然而随着科技和营养学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成果不断涌现,致使课程的内容需要更新,尤其是诊断方法和技术手段上需要更新的内容更多;此外,该课程的实验课建设属起步阶段,存在内容单薄、方法单一等缺点,不能满足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理解知识点的要求,因而,建立完整的实验体系也是当务之急;目前该课程以“教师讲授+多媒体放映”的单向授课为主,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双方不能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交流。为此,应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希望通过改革,能够完善、优化和更新“园艺植物营养诊断”课程内容,使之更好地体现当今科技发展的先进性;优化各章节的内容和比重,使各节内容之间的联系更紧密,真正做到比例平衡,重点、难点突出;形成一套较完整的适于该课程的专用实验大纲,以达到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目的。

(二)课程改革内容

1.更新教学内容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是一个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诊断方法和对象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授课内容应该与实际生产技术紧密结合,要将最先进的、最高效的前沿知识及时补充到授课内容里,如伴随着3S技术迅速发展,广泛应用的遥感技术在植物营养元素丰缺诊断的应用[3-4];植物营养遗传规律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手段以及原子吸收光谱和气相、液相色谱法诊断的内容和应用实例。作为园艺专业的选修课,还要重视和增加关于植物营养遗传机理方面内容的介绍,学习植物营养的遗传知识,有助于选育出养分利用效率高的优良品系,既能提升营养诊断课程的深度又能促进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发展[5],从而达到多方位、多层次、多用途培养人才的目的。此外,园艺植物营养及其诊断作为18世纪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由于发展历史短,因此可结合一些对该学科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的事迹来讲述,达到丰富课程内容和提高学生兴趣相结合的目的。如结合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在农业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来拓展和延伸土壤施肥的四大定律,还可以结合李比希在溴元素发现上得到的“错误之柜”故事,警示学生从事科研工作要严肃、认真、谨慎。

当前关于元素生理功能部分的课时为8学时,鉴于植物生理学课程已经涉及该部分内容,因此将这部分内容缩减至4学时,删减有关氮、磷、钾、硫、碳等大量元素的生理功能简介,而补充植物营养遗传机理4学时,其中包括大量元素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铁、镁、锌的遗传机理2学时,以及番茄、葡萄、西甜瓜营养元素遗传机理2学时;将诊断方法由原来的6学时增加到8学时,除常规的6大方法外,重点增加遥感诊断和电子显微诊断方法的介绍,其中遥感诊断主要增加关于遥感诊断的原理,采用的指标体系以及诊断的精确度和适用范围,结合近期文献详细阐述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氮素营养诊断上的应用,可见光遥感冠层色彩分析进行作物氮营养诊断以及卫星遥感技术在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等三大方法;电子显微诊断中结合组织解剖学的知识,着重介绍传统的石蜡切片以及扫描电镜技术在营养诊断方面的应用,涉及的元素包括钾、钠、钙等。各论方面针对石河子区主要的园艺作物苹果、番茄、葡萄等增加关于新型肥料应用的内容,例如生物肥、有机肥、微生物肥的构成及其应用目的、范围;新型复合肥料在制造和施用时应该注意元素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等。除对课程理论内容进行适当的增补和删减外,还应该对课程实验体系采取一定的改革。设计3―5个独立实验,新增内容包括:叶绿素法诊断叶片氮素,浮板培养法诊断不同发育阶段的蔬菜氮、磷、钾等缺乏症状及防治措施,常见花卉缺素症状的观察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6]。

2.注重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首先,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建“园艺植物营养诊断”网络课程平台,其中设有课程简介、教学资源、第二课堂、教学图片、前沿进展、模拟测试等6大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不同内容进行学习,网络课程平台的制作除了教学课件外,也要注意模拟测试题应分章节、按课程进度的格式列出,使学生能够根据课堂内容及时进行巩固和自我检测。前沿进展中尽量选取内容新颖、实验设计简单的中英文文献,一定要根据本科生的知识结构组成和所处的水平,适当增补文献,做到既能拓展大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又能对今后读研的学生有一定促进和提携作用。

其次在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上,尽量将课程放在每年的4―10月,正值植物自然生长期,有丰富生动的教学、实验材料,结合实验课,田间实地观察各种园艺作物发生缺素的症状,尤其要针对新疆高盐碱土壤,降雨稀少、蒸发量巨大的气候特点,重点关注与土壤pH关系密切的铁、锰、锌、钙等元素以及与降水关系密切的磷、硼等元素的诊断和防治。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为立足本地,引导学生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解决地方性问题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三,各论部分各种园艺作物缺素的症状及防治措施采取学生主讲,大家提问、点评和全班打分的方式进行,并记入总成绩,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7]。

第四,课堂上经常实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当前授课内容的满意度、感兴趣的知识点、希望开设何种实验课、对学生自主授课、评分教学方式的看法等。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交流,避免教学内容与生产需求脱节,实现双向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对于营养诊断方法和诊断步骤等具体知识点可采取教师简介加当堂习题测试加个人公布答案的模式进行,便于调动和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避免了只听教师讲的枯燥乏味,初步建立一个集严肃、认真、活跃、专注为一体的和谐融洽课堂。

第六,使讨论式教学方法常态化,每3节课中尽量组织一次讨论课,讨论的内容即是本节课的重点,要求学生分组,每组承担不同的知识点,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熟悉这些知识点,并派代表详细介绍该内容,其他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提问,使课堂知识能较好地得到扩展和延伸,最后由教师对讲解不清晰、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补充解答,由此逐渐改变以教师口头表述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由点及面地学习的能力和思维倾向,营造一个井然有序、积极热情的课堂环境,切实发挥教师引路人的作用,真正实现知识传播的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虽然是园艺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但鉴于目前本科实行通识教育,就业范围较广,石河子大学近年本科毕业生从事农药、化肥及农业科技推广的学生比例急速上升,不少学生在做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咨询工作,急需有关植物营养元素缺乏及防治的相关知识。为满足当前农业市场人才需求,有必要完善和发展“园艺植物营养诊断”这门课程,推动和提升该课程在农业院校的地位和影响力。整体上,本文希望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大部分进行改革,完善和更新“园艺植物营养诊断”课程内容,使之建设成为难易结合、简繁分明、新旧衔接、论践相行的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2]马红梅,洪坚平,孟会生.“植物营养与肥料”课程建设与改革[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2).

[3]贾良良等.遥感技术在植物氮营养诊断和推荐施肥中的应用之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12).

[4],武维.植物钾营养高效分子遗传机制[J].植物学报,2009,(1).

[5]唐菁,杨承栋,康红梅.植物营养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5,(6).

[6]尹元萍等.农科院校植物营养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探索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2,(4).

植物营养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发展历史;作用;依据

中图分类号:S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080-3

项目编号:2009AY2014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可见肥料对植物生长发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一部分来源于土壤供应,另一部分是来源于人工施入的肥料,尤其是现代农业,农作物的优质、高产,除了品种因素之外,就是肥料所起的作用了,约占30%~50%。但是,肥料的不足、过量,或是肥料中各养分不平衡,都会影响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随着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施肥的负面效应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因为大量施用肥料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地下水污染,引起大气污染,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累,降低土壤质量,破坏土壤的性状,导致农产品污染,危及食品安全。随着“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转变施肥观念、实行科学施肥,成为今后的一项长期性任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 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养分监测状况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生长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性质及肥料利用率,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和作物产量水平,按照作物生长期养分投入与产出相对平衡的原理,拟定科学配方进行合理施肥的一项先进实用技术。

可以说,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很好地发挥施肥的正面效应,尽可能地减少施肥的负面效应,坚持以有机肥料为基础,实行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相结合,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和节省化肥用量,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产量。

2 内外测土配方施肥的发展简史

1840年,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Liebig)提出了“矿质营养理论”,为化肥的生产与应用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1842年,英国人J.B.劳斯(JohnLawes)取得骨粉加硫酸制造过磷酸钙的专利权,开创了化肥施用历史;1839年,在德国的施塔斯富特发现第一个水溶性钾盐矿,1856年开始采矿,1861年建成钾肥厂投产;20世纪40~50年代,合成氨工业快速发展,氮肥的产量超过了磷肥和钾肥。1943年,英国科学家在洛桑试验站布置长期肥效定位试验,开始了科学施肥技术的探索历程,各国土壤肥料科技工作者在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数量、施肥品种、施肥方式和施肥时期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多种科学施肥技术方法,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美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达到农业生产面积的80%以上。

积造施用农家肥、土杂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1901年氮肥从日本输入我国台湾,开创了我国施用化肥的新纪元。1950年,提出全国中低产田的分区与整治对策,对我国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评估,科学施肥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1959年~1962年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和,1979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摸清了我国耕地基础信息,1981年~1983年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大规模的化肥肥效试验,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物协同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随后,开展缺素补素、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技术先后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粗放到精确的发展过程。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缺乏推广力度和资金支持,该项技术推广进度缓慢,应用不够广泛,农民按照习惯施肥的比例仍然较高,施肥过量和施肥不足各占三成,只有1/3的农户施肥尚在基本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引起的作物产量徘徊、肥料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下降和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已相当突出。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从“七五”到“十二五”,测土配方施肥研究与应用均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央及国务院领导曾多次强调,要指导和帮助农民合理施用化用、农药,切实解决面源污染问题。从2005年开始,农业部组织了全国范围的测土配方施肥行动。至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实施7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7亿元,项目县(场、单位)达到2498个,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场),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试点到“全覆盖”的历史性跨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2亿亩以上,惠及了全国2/3的农户。基本摸清了我国1857个项目县(场)14亿亩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特别是发现了土壤酸化、耕层变浅、磷素养分富集和耕地养分失衡等重大共性问题。这是继1979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之后,首次对全国耕地土壤进行“全面体检”,为因土种植、因土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截至2011年,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全国累计减少不合理施肥700多万吨,据专家推算,相当于节约燃煤18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730万吨。同时,减少氮、磷流失6%~30%,有效减轻了面源污染。

3 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用

3.1 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收入

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有三种形式:一是调肥增产: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前提下,不增加化肥投入量,只调整氮、磷、钾等养分配比平衡供应,使农作物单产在原有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腐产潜能,起到增产增收作用。二是减肥增产:在高肥高产地区,通过农田土壤有效养分的测试,掌握土壤供肥状况,减少化肥投入量,科学调控农作物营养均衡供应,达到增产或平产的效果,节约生产成本。三是增肥增产:有针对性地增加土壤稀缺的肥料种类;在低肥瘠土区通过增加肥料用量来提高作物产量,增加收入。

3.2 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

测土配方施肥不仅直接表现在作物增产效应上,还体现在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生态得以保护。生产实践表明,农作物的许多病害是由于偏施肥料而引起的,尤其是偏施氮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调控土壤和作物的营养,起到防治农作物病害的作用。另外,在缺硼土壤上配合施用硼肥后,对防治棉花“蕾而不花”、油菜“花而不实”、小麦“亮穗”等生理病症均有明显效用。此外,还能提高农作物的耐旱、耐寒、抗冻性能,特别是磷、钾肥对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作用最大。

3.3 协调养分,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过去我国农田大多偏施氮肥,呈现“氮多、磷少、钾缺”的状况,致使土壤养分失调,因为农作物产量受“最小养分律”的制约,导致肥多却不增产,还使农产品质量降低,导致“瓜不甜、果不香、菜无味”。采用测土配方施可以调整化肥施用比例,消除土壤中的养分障碍因子,协调养分,提高产品的品质。

3.4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化肥是资源领带型产品,化肥生产必须消耗大量的天然气、煤、石油、电力和有限的矿物资源。节省化肥施用就是节约资源。此外,还能降低农村的面源污染,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减少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超标的问题。

4 测土配方施肥的依据

4.1 必须营养元素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

新鲜的植物体由水和干物质两部分组成,干物质又可分为有机质和矿物质两部分。水分要占新鲜植物体的75%~95%,干物质占到5%~25%。现代分析技术研究表明,在植物体内可检出70多种矿质元素,几乎自然界里存在的元素在植物体内部都能找到。然而,由于植物种类和品种的差别,以及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栽培技术的不同,都会影响植物体内元素的组成。如盐土中生长的植物含有钠(Na),酸性红黄壤上的植物含有铝(Al),海水中生长的海带含有较多的碘(I)等。这就说明,植物体内吸收的元素,一方面受植物的基因所决定;另一方面还受环境条件所影响。这也同时说明,植物体内所含的元素并不全部都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有些元素可能是偶然被植物吸收的,甚至还能大量积累;但是,有些元素对于植物的需要量虽然极微,然而却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因此,植物体内的元素可分为必需营养元素和非必需营养元素。

不同的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理和营养功能各不相同,但对植物生长发育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他营养元素所代替,这就叫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

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性不因植物对其需要量的多少而有差别,植物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差别可达十倍、千倍、甚至十万倍,但它们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并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缺少大量营养元素固然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产量;缺少微量营养元素也同样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必然影响产量。例如植物体内氮素不足时,表现为植株生长慢,老叶先黄化,造成早衰减产;植物需要微量营养元素虽然很少,但也同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一样是不可缺少的。例如玉米缺锌时呈现“白苗病”,严重时不抽雄穗;油菜缺硼时,严重时幼苗死亡,轻者呈现“花而不实”症。

二是各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着某些独特的和专一的功能,其它必需营养元素是不可代替的。即磷不能代替氮,钾不能代替磷。在缺磷的土壤只有靠施用磷肥去解决,而施用其他元素则无效,甚至会加剧缺乏,造成养分比例失调。因此,生产上,在考虑植物施肥时,必须根据植物营养的要求去考虑不同种类肥料的配合,以免导致某些营养元素的供应失调。

4.2 植物营养的选择性

植物常常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外界环境中的养分有高度的选择性。当把植物栽培在同一种土壤上,常因植物种类不同,它们所吸收的矿物质成分和总量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如薯类植物需钾比禾本科植物多;豆科植物需磷较多;叶菜类需氮较多,所以,施肥时必须考虑植物的营养特性。

4.3 植物营养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植物营养期是指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在植物营养期的每个阶段中,都在不间断地吸收养分,这就是植物吸收养分的连续性。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又有明显的阶段性。这主要表现在植物不同生育期中,对养分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营养期中,植物对养分的需求,有两个极为关键的时期,一个是植物营养的临界期,另一个是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4.3.1 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在植物营养过程中,有一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数量上不多,但很敏感、需要迫切,此时如缺乏这种养分,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并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该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这个时期称为植物营养的临界期。一般出现在植物生长的早期阶段。水稻、小麦磷素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棉花在二三叶期,油菜在五叶期以前;水稻氮素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和幼穗分化期,棉花在现蕾初期,小麦和玉米一般在分蘖期、幼穗分化期;钾的营养临界期资料较少。

4.3.2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还有一个时期,植物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最多,吸收速率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增产效率最高,这个时期称为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一般出现在植物生长的旺盛时期,或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此时植物生长量大,需肥量多,对施肥反应最为明显。如玉米氮肥的最大效率期一般在喇叭口至抽雄初期,棉花的氮、磷最大效率期在盛花始铃期。为了获得较大的增产效果,应抓住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这一有利时期适当追肥,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4.4 养分归还学说

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V.Liebig)根据索秀尔(Saussure)、施普林盖尔(Sprengel)等人的研究和他本人的大量化学分析材料,认为植物仅从土壤中摄取为其生活所必需的矿物质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得这些养分物质在土壤中贫化。但土壤贫化程度因植物种类而不同,进行的方式也不一致。某些植物(例如豌豆)主要摄取石灰(Ca),其他一些则大量摄取钾,另外一些(谷类植物)主要摄取硅酸,因此,植物轮换茬只能减缓土壤中养分物质的贫竭和协调地利用土壤中现存的养分源泉。如果不正确地归还植物从土壤中所摄取的全部物质,土壤肥力迟早是要衰竭的。要维持地力就必须将植物带走的养分归还于土壤,办法就是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的养分损耗和营养物质的归还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这就是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其要点是为恢复地力和提高植物单产,通过施肥把植物从土壤中摄取并随收获物而移走的那些养分归还给土壤。自从养分归还学说问世之后,不仅产生了巨大的化肥工业,而且使农民知道要耕种并持续不断的高产就得向土壤施入肥料。

4.5 最小养分律

为了有效地施用化学肥料,李比希在自己的试验基础上,于1843年又创出了最小养分律。按李比希自己的说法是“田间植物产量决定于土壤中最低的养分,只有补充了土壤中的最低养分才能发挥土壤中其他养分的作用,从而提高农植物的产量”。这就是施肥的“木桶理论”。最小养分律是科学施肥的重要理论之一。当代的平衡施肥理论就是以李比希的最小养分律为依据发展建立的。生产上及时注意最小养分的出现并不失时机的予以弥补,使得产量持续不断的增产,但是在应用最小养分方面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有效性养分含量相对最少的养分,只有补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

第二,补充最小养分时,还应考虑土壤中对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其他养分元素之间的平衡。

第三,最小养分是可变的,它是随植物产量水平和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平衡而变化。必须经常进行土壤养分的测定,研究土壤-植物系统中养分的变化,及时通过科学施肥平衡和调整。

4.6 报酬递减律

报酬递减律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定律。18世纪后期,欧洲经济学家杜尔哥和安德森根据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提出来的。目前对该定律的一般表述是: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到一个“拐点”时,投入量再增加,则肥料的报酬却在逐渐减少。亦即最初的劳力和投资所得到的报酬最高,以后递增的单位劳力和投资所得到的报酬是渐次递减的。

要强调指出的是,报酬递减律是有前提的,它只反映在其他技术条件相对稳定情况下,某一限制因子(或最小养分)投入(施肥)和产出(产量)的关系。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某一技术条件有了新的改革和突破,那么原来的限制因子就让位于另一新的因子,同样,当增加的新的限制因子达到适量以后,报酬仍将出现递减趋势。充分认识报酬递减规律,在施肥实践中,就可以避免盲目性,提高利用率,发挥肥料的最大经济效益。

4.7 因子综合作用律

植物营养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水稻(Oryza sativa L.);植物营养剂;氨基酸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1-5466-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1.008

Effects of Plant Nutrient Regulator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mino Acid Content of Rice

LUO Yong-lan, TANG Jian-zhou, ZHANG Zhi-yuan, LIU Pan, GONG Liang

(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22, China)

Abstrac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lant nutrient regulator were used to culture rice plants with water culture methods,and the absorptive effects of the amino acids by rice roo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control,the contents of 15 kinds of amino acid and 8 kinds of essential amino acid (including a semi-essential amino acid and 7 kinds of essential amino acid) of rice plants that treated with 4% of the plant nutrient regulator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increased by 62.77% and 58.22% respectively. In the meantime,the rice height,green leaf number,ear length and number of grain per ear were also much improved.

Key words: rice(Oryza sativa L.); plant nutrient regulator; amino acid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的营养价值就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关注。

以前人们受李比希(J.U.Liebig)的矿质营养学说的影响,一直认为植物只能吸收无机态氮而不能吸收有机态氮。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试验手段的改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植物能吸收有机态氮[1-3]。包括氨基酸、酰胺、含氮碱、酶和蛋白质[4]。因此,近些年有许多研究者一直从事氨基酸肥料的研究工作。然而大量的研究者一直研究氨基酸肥料的叶面喷施[5-11],很少有人涉及氨基酸肥料的根部使用。Falkengren-Grerup等[12]用生长于酸性土壤中的10种草本植物研究了在溶液培B条件下植物根部对有机氮的吸收,发现根对氨基酸混合物(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的吸收率为1.6~6.3 μmol/(g/h)。但鲜见研究水稻等禾本科植物根系吸收氨基酸的规律。在前期研究[13,14]的基础上,本试验采用长沙学院自行研制的植物营养剂作为氨基酸肥料,15种氨基酸的总量为150 mg/100 mL,将其配制成不同浓度进行水稻的水培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有水稻品种湘晚籼12号、植物营养剂(发酵48 h,长沙学院研制)、广口瓶(1 000 mL)等。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0%植物营养剂(CK,1 000 mL去离子水)、1%植物营养剂(10 mL植物营养剂纯液+990 mL去离子水,即氨基酸浓度为15 mg/L)、2%植物营养剂(20 mL植物营养剂纯液+980 mL去离子水,即氨基酸浓度为30 mg/L)、3%植物营养剂(30 mL植物营养剂纯液+970 mL去离子水,即氨基酸浓度为45 mg/L)、4%植物营养剂(40 mL植物营养剂纯液+960 mL去离子水,即氨基酸浓度为60 mg/L)、5%植物营养剂(50 mL植物营养剂纯液+950 mL去离子水,即氨基酸浓度为75 mg/L)。各营养液配制后盛装于洗净的广口瓶中。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次重复1 000 mL植物营养剂稀释液。

1.2.2 定植培养与观察 将水稻幼苗(5~6叶龄)根上的泥土洗净,每个广口瓶溶液中定植10棵长势较好高度几乎一致的水稻幼苗,记录幼苗的平均高度(24.7 cm)。培养2个月,每天观察广口瓶中溶液是否完全浸没水稻根系,若没有完全浸没,则补加去离子水至1 000 mL。

1.2.3 记录水稻生长特性 定期记录水稻生长特性参数(株高、根系、抽穗现象等)。

1.2.4 分析测定 培养结束时,剪下瓶口以上的部分,用自来水清洗两次,再用去离子水漂洗一次,然后在105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粉碎,60目筛过筛,送至中南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用HPLC-RF测定样品氨基酸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生长特性

不同处理水稻植株生长指标见表1。由表1可知,在整个培养期内,各处理水稻幼苗增高幅度不同,但各试验组均比对照组的增幅大。由于培养液中缺乏N、P、K等大量元素,尽管抽了穗,但不能正常灌浆,所以没有穗粒和产量。从已调查的指标来看,以4%植物营养剂培养的水稻穗长最长,比清水对照增长65%;绿叶数也最多,比清水对照增加140%;谷粒数较多,比清水对照增加238%。

2.2 15种氨基酸含量

不同处理的水稻植株15种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含量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植物营养剂(不同浓度的氨基酸培养液)不同含量处理之间植株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差异,以4%植物营养剂处理的植株氨基酸含量最高,达4.022 mg/100 mg,显著高于对照及1%~3%植物营养剂的处理。以上结果表明,在氨基酸浓度为15~60 mg/L时,湘晚籼12号植株根系对氨基酸的吸收随培养液中氨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植株氨基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当培养液中氨基酸浓度达到75 mg/L时,水稻植株氨基酸含量不再增加。

2.3 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

不同处理水稻植株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知,4%植物营养剂培养的水稻8种必需氨基酸(包括半必需氨基酸组氨酸和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氨酸7种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最高,为1.560 mg/100 mg,比清水处理提高了58.22%。水稻植株对必需氨基酸的吸收与对总氨基酸的吸收规律一致。

3 讨论

在整个培养期内,由于培养液中钾肥含量极微,在培养中期时,水稻叶片上出现了赤色斑点,会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了水稻的生长。4%植物营养剂处理的水稻,其绿叶数最多,光合作用能力最强,能显著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并能明显改善水稻生长的各种生物学特性;且在此处理下,水稻植株的15种氨基酸含量和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最高,进而证明了水稻根系能吸收氨基酸分子,且找到了水稻适应的植物营养剂的最适含量,即水稻根系对外源的最适浓度为60 mg/L。这可以为以后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一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CHAPIN F S,MOILANEN L,KIELLAND K. Preferentionl use of organic nitrogen for growth by a non-mycorrhizal arctic sedge[J].Nature,1993,361:150-153.

[2] NASHOLM T,EKBLAD A,NORDIN A.Boreal forest plants take up organic nitogen[J].Nature,1998,392:914-916.

[3] VIRTANEN A I,LARKOTO anic nitrogen compounds as nitrogen nutrition for higher plants[J].Nature,1946,158:515.

[4] MCLAREN A D,JENCEN W A,JACOBSON L.Absorption of enzymes and other proteins by barley roots[J].Plant physiology, 1960,35(5):549-556.

[5] 蔡 军,王娥梅,李柯然.云峰氨基酸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255-256.

[6] 洪秀杰,赵冠羽,王宝柱.几种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对比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2(7):62-64.

[7] 张习奇,马里超,鲍思付.氨基酸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876.

[8] 潘永亮,潘德斌,张学锋,等.水稻应用吉庆丰隆浓缩氨基酸叶面肥效果[J].现代化农业,2011(1):33.

[9] 余忠平,李建辉,张立新.复旦复农氨基酸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10(8):19.

[10] 刘益仁,刘光荣,刘秀梅,等.氨基酸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19):124.

[11] 凌卫东.含氨基酸叶面肥在水稻生产上应用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09(3):44-45.

[12] FALKENGREN-GRERUP U,MANSSON K F,OLSSON M O. Uptake capacity of amino acids by ten grasses and forbs in relation to soil acidity and nitrogen availability[J].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2004,44(33):207-219.

植物营养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与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5.026

Abstract: Plant nutrition research method as a main course f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 major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reforms of course system and teach method are very important for increasing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for teacher and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for students. The scientific course orientation, aim,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ourse system,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process, time arrangement, examination method and so on, can outst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plant nutrition research method; teaching reform; course system; practice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国家教委在《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理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1]。其涵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培养本科阶段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作为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属于植物营养学和肥料科学与统计学的交叉领域,包含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各个方面[2],承担着培养本科阶段学生基本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田间试验方法、培养试验方法、调查试验方法、描述统计、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分析、科研总结的撰写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植物营养研究的基本方法,还要求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小区布置和数据获取、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等方法和技能,为进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毕业设计及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准确进行课程定位,确定培养目标

在植物营养新大纲修订过程中,对本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即通过学习植物营养方法课程所涉及的常规研究方法(包括植物室内培养研究方法、田间研究方法、试验数据的生物统计方法等),让学生在了解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试验设计水平、田间管理技能和试验数据的获取与统计处理能力[3-4],从而培养本科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该课程定位不仅要求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而且让学生经历从选题、设计、实施、总结等科研活动的系统科研训练,从而达到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全面、试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 进行教材建设改革,完善课程知识体系

在教材建设上,结合学校新一轮教学大纲修订计划,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架构,强化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部分内容,将描述统计、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科研总结的撰写等内容分别单独作为一章进行设计,对施肥模型、机理模型、根系与根际等内容进行弱化,从而突出本课程针对本科学生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将课程的学时数由原来的32学时调整为48学时。在部分章节教学内容上,根据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进行完善或细化。如在绪论内容中从钱学森老先生的“世纪之问”入手,增加科学研究及其方法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加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等相关内容,从科研选题、设计、实施、总结各个环节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感性认识;在田间研究方法中增加“田间试验数据获取方法设计”,具体包括基于不同研究目的的测定项目选择、测试方法选择以及土壤与植物样品的采样方法等内容,提高学生对数据获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3 进行相关实验与实践课程改革,增强动手能力

单纯的理论教学往往因为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理论及繁杂的计算公式,内容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增强学生实验、实践和动手能力,本课程新一轮大纲修订时,配套安排了16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和为期1周的实习实践课程。实验课程主要结合教材田间实验与培养试验内容,分别设置了田间试验、土壤培养试验、溶液培养试验、砂砾培养试验各1个,根据不同类型试验的特点、目的和任务,分别设置肥料利用率试验、肥料效应试验、缺素症试验和元素营养功能试验等。实习与实践课程则主要设置了田间试验小区的设计与划分、大田试验施肥方法、田间试验的收获与计产方法、肥料试验的田间调查与数据获取、长期定位试验的田间观察与记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计算机实现等内容。不但让学生在试验与实践过程中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而且通过后续的数据处理环节,提高学生对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相关内容的理解程度与应用水平,初步掌握利用电脑实现对科研统计的整理、统计分析、绘图、差异检验等基本操作方法;同时,结合科研总结的撰写过程,锻炼学生对科研数据与科研成果的总结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实习与实践过程中可亲身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严谨,培养他们脚踏实地、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

4 改革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效果

以往的教学习惯往往将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及推导步骤作为讲授重点,而这些公式的推导往往涉及繁杂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而且内容环环相扣,一旦某一环节学生跟不上课堂进度,则可能增大对后续知识学习的难度,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样,重视公式的推导而忽略课程的实用性,也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具体运用模糊,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因此,本课程课堂上注重对不同统计分析方法思路的讲解,减少对各类统计分析原理与公式的推导过程,减轻学生在统计原理与公式推导方面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帮助学生尽快理清各类统计分析方法的脉络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适当增加课堂练习与统计分析习题课的课时,让学生及时消化课堂讲授内容,同时针对不同统计方法设置相应的习题,适当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在下课后通过做习题巩固课堂知识。

授课手段上沿用传统的板书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对植物营养方法这门课程来讲,相当一部分内容如基本公式的推导、试验数据的统计计算等,仅仅依靠多媒体授课形式进行教学是不够的,还应结合传统板书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板书虽然费时费力,但老师在板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对所讲内容进行理解和思考,从而引导学生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更利于学生对基本公式与计算过程的理解和领会。因此,在植物营养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理论与概念部分应倡导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而对于统计分析部分应提倡多媒体结合传统板书为辅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利用板书提高学生对公式推导与计算过程的理解力,将两者有机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调整教学时间安排,提升教学质量

本课程还结合生产实际对课程开设时期进行调整。旧的教学大纲将本课程全部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其优点是此时期学生已基本修完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田施肥原理等课程,具备了一定的土壤与植物营养学专业基础;但其弊端是本课程开设学期,导致课程试验和实习课程与部分作物的生长季节相矛盾,不利于试验和实习教学。因此,新大纲修订时,将本课程前四章内容,包括绪论、田间研究方法、培养研究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约20个学时的内容,由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调至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同时,结合理论课教学,安排冬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甘薯肥料试验的田间收获和计产和冬小麦肥料效应的土培试验等相关实验和实习内容,解决实验和实习安排与作物生育期相矛盾的问题;将其余章节内容,包括描述统计、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分析、科研总结的撰写等内容,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本学期再次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安排相应溶液培养试验和砂砾培养试验以及相关实习内容等,同时结合实验和实习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法的教学与上机练习,提高学生对统计分析相关内容学习的积极性。

6 完善考试考核制度,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单纯的概念记忆与公式推导的考核就显得相当不合时宜,也违背了该课程教学的初衷。我们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进行考核,包括课堂考勤、课下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同时,结合分阶段上课情况,将课程期末考试分两部分进行。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前四章内容结课后,随即进行本部分的期末考试,此次考试以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和基本方法的把握为重点,以此督促学生及时对课堂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对概念与一些基本试验设计方案、方法的掌握,同时减轻下半学年复习的压力;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结课后,重点针对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进行考试,以此强化学生对基本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考试内容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为主,激励学生加强利用各类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对所学知识的`活运用。此外,实验报告、实习报告也是考核中重要的依据,引导和培养学生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对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提炼,由以往单纯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转变到对数据处理及科研总结撰写水平的提高上来。

7 结 语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仅重视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记忆和掌握,在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已显得无能为力。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势在必行。同时,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根据教学反馈多总结、多思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以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贯穿于整个过程,增强课堂效果。同时,改革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课程教学质量,达到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与创新意识增强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J].大学化学,1990,5(6):1-2.

[2]申建波,毛达如.植物营养研究方法[M].3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3]张耀鸿,高文丽,周晓冬.植物营养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63.

[4]任涛,谭启玲.植物营养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8):8061-8062.

[5]宋美.基于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1):26-27.

植物营养学论文范文6

【Key words】The essential elements for plant;Plant physiology;Teaching reform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是植物生理学教材中的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的重点讲授内容,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需要向学生介绍植物必需的17种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各元素各自的生理功能以及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元素时,出现的特定外部症状,即“植物营养失调症”,包括“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和“植物营养元素毒害症”。等内容。笔者从多年的植物生理教学过程中体会到要真正讲授好这部分内容很不容易,学生也反映此部分的内容比较多且零碎,学起来非常的抽象和枯燥,更是难于复习记忆,学生因教师的教法单调而对这部分内容不感兴趣,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近年来,我们针对这一教学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了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了一些尝试,学生普遍提高了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特写此文,与同行们交流切磋。

1 利用形象生动的无土栽培技术图片,让学生首先了解无土栽培的历史,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在讲授“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这一内容之前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形象生动的无土栽培技术图片,给学生介绍的无土栽培技术发展历史、进展及其在当今各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就。让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的基本概况、来龙去脉、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及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我们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问题1 植物体中存在什么元素?哪些元素是生命活动所比必需的?它们有什么生理功能?问题2 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元素时,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会有什么变化?问题3 学习“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这一内容,对农业生产和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好处?

我们通过以上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当农业生长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力,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师生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我们在讲授各元素的生理功能、特点及植物营养失调症这个教学内容时采用了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我们的做法如下:这部分的内容以学生讲授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教师在全部学生讲授完后,要对学生讲授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归纳,并相应补充学生不足的内容。

我们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非常注意视觉效果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的情况。

我们非常注意收集与“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和“植物营养元素毒害症”有关的图片和资料。

3 充分利用音像教材,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拓宽知识面

几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致力寻找、收集和开发与这部分内容相对应的农业生产方面的音像教材,或直接从音像城购买,或从有关的电视节目内容上、网上下载下来,然后亲手制作,刻录成光盘。现在上课每当讲完“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理论内容后,我们都会从音像教材库中选出相对应的音像教材例如“果蔬和作物施肥技术”的(光盘)音像教材给学生播放,让学生从中了解果树、蔬菜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技术。当讲授完使学生在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视频教学中掌握了这方面的农业生产知识。音像教材是现代教材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音像教材中一幅幅形、声、光、色相结合的活动画面,直观、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现了课本上找不到农业生产的感性知识,它以新异、生动、有趣、多样的信息,强烈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 综合性实验的开设,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