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顶岗实习计划范例6篇

酒店顶岗实习计划

酒店顶岗实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顶岗实习;管理;优化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服务意识,提升专业素质,形成专业技术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多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步完善了“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地方酒店业,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了一套学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师资校企岗位互换的有效机制,学生在三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完成一年半的顶岗实习。该专业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顶岗实践、工学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虽然在顶岗实习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总体来说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强化顶岗实习的功能,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从而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顶岗实习制订的方案不够详尽周密

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有相应的实习计划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但制定工作多流于形式而缺乏细节推敲,内容也大多泛泛而谈,适用于所有岗位。由于计划与方案没有对不同工作岗位进行细致的设计,比较粗略,对于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更是缺乏指导性意见,这就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目标不明确,岗位职责不清晰。

(二)顶岗实习前的培训不够深入细致

酒店管理专业在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培训工作仅限于召开说明会,宣布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待遇、实习时间、相关规定、需要提交的实习作业等常规问题,而对学生的思想动员、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尽管也提及但做得不到位。这直接导致学生对顶岗实习缺乏应有的重视,对顶岗实习有畏难情绪,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影响了本次实践教学质量。

(三)企业的配合差强人意

学生去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企业方是非常欢迎的,但是他们往往视学生为廉价劳动力,把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当做解决其用工难问题的良策,因此,学生在进入酒店之后,绝大多数被安排在用工量大、工作强度大、员工流动频繁的餐饮部,很少能够调换到其他岗位。由于在餐饮部的日工作时间长,学生很难再挤出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酒店方对此也经常不予配合,这样一来,学校安排的轮岗、岗位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等实习内容就形同虚设。

(四)考核方案没有真正得到实施

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往往在开始阶段进行得井然有序,而在后期乃至实习结束后的成绩评定环节,由于一些人为的因素,往往比较草率。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没有及时进行系统的收集、归纳和总结,导致其在实习结束后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自评。另一方面,校外指导教师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没有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仅仅在实习结束给予一个总评成绩,这也导致对学生的成绩评定不够公正、合理。(五)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和校内的专任指导教师处于不同的工作空间。尽管每周均安排一名校内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要求老师每周三次去酒店进行教学指导,其余时间要任意选择几名学生进行电话沟通,同时还借助微信群、QQ等网络工具进行教学指导。但是当学生处于一个比较陌生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客人的沟通等问题就会蜂拥而至,需要老师在心理上加以安抚,专业上加以指导,而这些问题指导教师都无法第一时间知晓。

二、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优化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顶岗实习计划与实施方案

顶岗实习计划是一份具体的实习过程安排表,应该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对实习全过程做出切合实际的安排,应包括培养目标、实习内容、实习要求、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校内外指导教师、考核方案等方面。制定计划既要符合实习酒店的实际情况,也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能达到的专业水平。实施方案是对计划的具体执行,内容应该更为详尽,应该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以实习计划为依据进行编制。顶岗实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应该校企合作共同完成。

(二)做好学生的教育培训工作

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在他们刚一入学就进行,利用班会、专业课的学习等机会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专业,了解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顶岗实习积极性。在学生赴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再一次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主要内容一是了解实习酒店的企业文化,缩短入职适应期;二是实习动员与心理指导,强调角色转换,做好心理准备;三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处理,掌握正确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第四,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其实职业道德教育应该贯穿整个专业学习期间的始终。职业道德培训重点是要让学生清楚良好职业道德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不遵守职业道德会带来的可能危害,使学生自觉培养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服务意识。

(三)加强与企业的沟通

实习酒店的配合是学校圆满完成顶岗实习工作的关键一环,为此,应该在学生入职前召开校企座谈会,就本次合作的细节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包括学生实习岗位的确定、企业指导教师的落实、实习岗位轮换、顶岗实习期间的理论学习、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并形成书面文件,双方签字生效后要求酒店务必严格按照约定的内容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还应该成立由校企双方负责人共同担任领导的监督委员会,成员由双方指导教师组成,共同协商解决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四)严格执行成绩考核评价方案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定内容的全面设置;二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考核方案是校企双方指导教师结合实习岗位的具体要求设计的,考核内容比较全面,定性定量相结合,可操作性强。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前文述及的原因,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为此,首先应和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沟通,让她们认识到该项考核方案对于客观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性,其次,为了体现过程评价,每周结束,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本周的实习表现给予一个成绩,双方共同完成实习过程的动态考核评定。

(五)安排校内指导教师驻店指导

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不能及时给予指导的问题,学院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到酒店挂职锻炼,教师到酒店全程跟踪指导,这样安排既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又能及时配合酒店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类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学院在向酒店选派指导老师时,应该注意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并要求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注重对学生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从事服务行业,与人沟通的能力其实比专业实践能力还要重要;其次,要做好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企业和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各类矛盾,指导教师要充分起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桥梁作用,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第三,要结合具体实习情况,完善原有实习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会发现原有制度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及时归纳整理,完善原有的管理制度,使之更好地为实习管理服务。

三、结语

顶岗实习对学生而言是难得的专业实践活动,对于高职院校学校来讲,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可以解决用工难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未来发展培养了力量。作为有着管理责任的校方和企业,应重视顶岗实习出现的问题,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实习质量,才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刘勇.浅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对实习过程的管理[J].才智.2012(20):142-143.

[2]郑琪.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9.

[3]张峰.王超,魏晓旭.基于任务驱动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22-24.

[4]李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05(15)

酒店顶岗实习计划范文2

前言

薪酬是当前现代企业分配制度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部分,科学的进行薪酬的分配能够有效实现对员工的激励,近年来在酒店的发展中,员工的流失问题已经成为酒店发展中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酒店的人力资源,就需要从最为活跃的顶岗实习生的薪酬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顶岗实习生积极性,使酒店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一、当前酒店顶岗实习生的薪酬现状

薪酬是企业分配制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通常情况下使用最多的就是薪酬激励制度,这种方式主要是以员工为企业所做出的贡献给予相应的回报的一种方式。薪资不仅仅能够代表员工自身以及能力的价值,同时也是企业对员工认同的一种表现,合理的进行薪酬设计能够有效的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从目前酒店顶岗实习生的薪酬设计来说,首先人力资源部门对顶岗实习生的薪酬设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都是使用常规的人事管理方式对实习生进行管理,对于实习生的职业规划以及个人潜力的挖掘完全没有引起重视。另外,就当前酒店关于顶岗实习生的薪酬而言,几乎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种不科学的薪酬设计直接导致大量员工流失问题的出现。其次,酒店顶岗实习生的薪酬低于正式员工的薪资待遇,但是往往实习生在知识素养方面比酒店的服务高,这种情况下实习生就会出现自尊心受挫的情况。最后,薪酬设计不够合理,由于在薪酬方面酒店几乎都是重视内在薪酬,忽视外在薪酬,这样就会降低实习生对酒店的满意度,从而产生离职的想法。

二、酒店顶岗实习生薪酬优化方案设计

进行酒店顶岗实习生薪酬优化方案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的认识到薪酬的设计主要分为精神待遇激励和物质待遇激励,也就是内在薪酬和外在新凑,下面具体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外在薪酬

外在薪酬主要包含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期终奖金以及福利几个方面,基本工资主要包含学历津贴、基本生活费,主要是对实习生能力、知识以及素质的体现,这一部分工资通常情况下比较固定。在薪酬的分配方面,这一部分最为公平,随着实习生实习时间的不断增加,相应的薪资也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在实际进行顶岗实习生的薪酬设计中必须明确实习生的基本工资必须在所在城市的最低标准以上,而学历津贴则是酒店对人才教育投资的一种回报,同时也能够体现出酒店对高素质人才的重视。岗位工资就是根据实习生实际的岗位工作以及实习生本身的综合能力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岗位等级工资的确定。绩效工资需要根据实习生不同岗位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绩效工资的确定,绩效工资需要按月进行发放。期终奖金就是酒店针对实习生的表现用奖金的形式对其进行奖励的一种形式。福利与正常发放的工资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指在实习生实习期间的加班津贴、食宿、交通、伤害保险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等。在实际进行外在薪酬的设计中,必须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同时不能单一的使用一种模式进行薪资的设置,还应该保证薪酬的合理性,保证左做到同工同酬、同级别以及同层次的员工必须保C合理的分工。

(二)内在薪酬

内在薪酬待遇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实习生个人的晋升以及成长的机会。其中包含实习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尽可能的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实习生,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另外,在实习生工作期间应该给与实习生相应的自,使其能够在酒店的工作中找到归属感,同时进行责任感的培养,这样也能促进实习生更好的成长。为了使实习生在实习中尽快的得到成长,可以给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这样对激发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酒店的高管以及主管需要给予实习生足够的重视,适当的进行一定程度的嘉奖、荣誉等,这样才能提高实习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其后期在酒店的职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内在薪酬的设计中,应该对实习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样才能使实习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得到提升。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实习生的特长合理的进行岗位的安排。为了保证实习生能够更好的对酒店文化进行了解,应该在实习的过程中为实习生提供轮岗的机会,使其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习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对实习生的实习反馈以及绩效考核应该进行适当的提升和奖励,使其能够对未来需要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三、结语

酒店顶岗实习计划范文3

论文摘要:工学结合是实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为了平衡校、企双方的利益,实现双方目标的相对统一,实现校、企、生“三赢”,就需要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作为保障条件。

论文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近3年,国家教育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相关会议和文件中反复强调和指出各职业教育单位要积极推进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即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工学结合涉及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主体,学校以育人为首要目标,追求社会效益,而企业则以赢利为第一目标,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实现双方目标的相对统一,平衡双方利益,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需要建立相关机制和制度作为保障条件。

2005年9月,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与河源市假日酒店签订了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办学协议,开始了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近五年的实践和探索证明,工学结合是实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下面就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

一、选择合适的合作酒店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一个短期的顶岗实习过程,而应该是教学实施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保证合作的连续性。这就需要在广泛细致的调查、反复协调和认证的基础上,选择理想的酒店作为自己密切的合作伙伴。通过五年的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合作单位的选择应具备下面一些条件。

1.管理正规严格,具有较高的星级。酒店的星级基本能反映酒店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选择星级高、管理好的企业,便于在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酒店管理中,使学生得到较好的熏陶和锻炼。

2.客源较充足、稳定。客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酒店的经营管理。如果客源稀少,学生和酒店员工终日无所事事,酒店运营都得不到保障,就更谈不上顶岗实习的目的。客源充足是能保证学生在真实服务环境中实践学习的基本条件。

3.愿意支付合理的顶岗实习补贴。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实际上承担着与酒店员工同样的工作。如果没有相应的补贴或补贴偏低,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工学结合的推进。

4.能提供免费的食宿和教室。学生在酒店半工半读要比在学校上课辛苦得多,所以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长期吃住在酒店,这就要求合作酒店能提供免费食宿。同时,为了保证在酒店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需要酒店提供教室,可将酒店的会议室布置成教室。

5.酒店经营者愿意为社会培养人才。如果仅仅是为了降低酒店人力资本的经营者,就算能提供上述4个条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一纸空谈。因而,酒店经营者须具有为酒店业储备人力资源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感,是进行校企合作的先决条件。

二、建立与工学结合相配套的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

1.制订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计划。学生在酒店的顶岗实习,不仅仅是一个短期行为,它是专业实施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这部分纳入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计划中,保证合作的连续性,保证每一届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实践和学习。制定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计划,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方根据教学要求、酒店实际情况不断微调专业教学实施计划。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当考虑充分利用酒店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培训资源,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安排“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会议服务与管理”等这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利用酒店的设施、真实服务氛围和培训师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构建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课程建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2.校企签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协议。为明确在工学结合教学中校企双方的责、权、利,校企双方必须签订工学结合合作协议。在协议中要明确规定双方的合作年限、实习学生人数、“工”与“学”的时间、管理制度、实习要求、工作培训与考核、实习部门、岗位、轮岗安排、劳动条件、伤病处理、生活条件、工作报酬、相关费用支付及有关学校和企业的责任、权利、义务和利益。协议的订立能够避免由于没有制度的约束和保障,防止任何一方随意的退出或者毁约,同时能很好地协调和保障合同当事人各方的利益,保障工学结合阶段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

3.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系统的可行的工学结合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工学结合的管理工作,规范工学结合的各项活动,确保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安全有序、高质量、高效率运行的依据和手段,因而学校与酒店要根据工学结合的规律和特点,制定系列、配套的管理制度,如《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工学结合教学规范和考核标准》、《实习生考核奖惩制度》、《实习手册》、《实训大纲》、《实习基地管理制度》等。在建立相关制度的同时,学校和酒店可以建立由校企领导、部门负责人和带队教师、主管和领班组成的三级管理小组,对校企联合育人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使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运行。

三、校企双方配备专门管理人员

1.学校配备专业带队教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制度,也取决于有没有熟悉专业、富有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顶岗实习取得成效的保证。教师准确、及时的指导,除了表现在清楚地布置实习任务,恰当地分配实习单位和安排实习岗位外,最重要的是做好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具体来说,就是要及时了解学生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及时帮助解决业务上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利用接触实际的好机会深入研究问题等。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困难,譬如心理压力、工作疲劳等。教师要把困难如实告诉实习生,要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同时又要为他们想些解决困难的办法,教会他们自我保护的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度过疲劳关,使学生一直保持很高的实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当做好企业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及时化解学生与员工、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小的危机,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酒店顶岗实习计划范文4

校企合作教育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它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对于不同的专业其合作点应各具特色,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理解为理论教学与实习结合或理解成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本科及以上如此)。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而言是培养学生形成岗位特色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一种教育过程,而这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只有通过学校与酒店联合设计,共同培养,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研究背景分析

当前从我国酒店的人力资源情况来看,酒店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十分缺乏,管理队伍学历水平不高,我国酒店的基层员工包括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多数都只有高中或中专文化水平,大多是靠操作技能突出得到晋升的。很显然我国酒店出于竞争发展的需要是愿意吸纳高素质的专科以上人才的。但在笔者在对上海、无锡等地的一些星级酒店用人需求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了以下问题:(1)随着旅游经济的增长我国各星级酒店和连锁酒店产业扩张需要大量的酒店管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2)大量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酒店行业认识不够,有很高的热情,但却不想吃苦。起步就想做管理人员,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在酒店工作中频繁跳槽,使我国酒店人才大量流失。(3)高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在酒店工作中不如中专生或打工族的操作能力强,无法适应酒店工作而使相当多的酒店在用人上不愿考虑聘用高学历学生,使酒店管理专业高校毕业学生处于无法就业的尴尬境地。这种现状说明,当前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偏重文化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实践环节仍然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机的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与酒店用人的需求错位。因此要培养适应我国酒店行业需要的人才,必须改革目前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方法,与酒店一道重建酒店管理教学体系,科学设置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出符合酒店用人标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而实现高校学生毕业即到酒店就业的无缝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

1.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重建。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产生首先必须以酒店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决定,教学计划来自于市场需求,应充分听取各层次酒店企业人力资源部的意见。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到酒店现场去研究,要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由酒店企业领导、旅游行业专家和学科带头人来共同参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进行指导、咨询、审议和协助,是沟通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与酒店企事业运作的“桥梁”或“接口”。避免闭门造车的封闭式做法,做到计划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要有目的性,所开课程应充分考虑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特色,突出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所选教材必须是实践环节充分,技能性强,符合高职办学特色的教材。

2.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选择。校企合作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首选方案,合作方式选择与应用是否恰当,关系到人才培养是否达到目标,分析目前被各院校广泛采用的合作模式主要如下:

(1)“产学一体化”的模式。即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以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楼即酒店,教学楼一层有大堂、前台、会议厅、咖啡厅、酒吧、餐厅和厨房,分别供教师和学生课间休息享用,既提供用餐与服务,又是教学场地。学校没有一名食堂职工或厨师,学生既是服务员又是顾客,学生要轮流充当顾客与服务员角色,教师在旁指导与授课。教室实训室二层以上备有不同设施的教室以及中、小型会议室和一座能容纳200多座位备有多种同声传译及新闻传媒设备的大会议厅,处处体现着职业的环境。这样的培养对学生适应酒店工作,提高技能是非常有利的,我国也有一些高校自办酒店产业,酒店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在酒店内学习专业技能,一方面学校的专业理论研究可以更好地促使酒店的发展。

(2)“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即是学生在学校上完专业课后再到酒店顶岗实习,实习期满毕业后实现在实习酒店或其他酒店顺利就业。以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洋学院)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在专业实习中采用了该模式,对教学计划上进行了调整,采用“2+0.5+0.5”或“1.5+0.5+0.5+0.5”两种计划形式。

①“2+0.5+0.5”形式,即学生先以两年的时间学习必修的文化理论、专业理论、专业基本技能等课程。这段时间以学校为主进行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五学期,完成以酒店人员培训为主的学习。在第六学期里,学生到酒店进行实际岗位的训练,这段时间以酒店为主进行顶岗实训和现场管理,现场教学,结合实习实际情况选择毕业论文题目,并在学校、酒店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在毕业时能达到酒店业基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服务人员的水平。锦江之星班1-4期都采用这种计划形式,通过最终统计,学生对这种形式认可度高,而且学生可以达到100%的顺利就业。

②“1.5+0.5+0.5+0.5”形式,即学生前一年半在学校学习,第四学期到酒店顶岗实习,第五学期回校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第六期毕业实习,学生再次返回酒店岗位上并最终实现就业。这种方式南洋学院在旅游041、旅游051、旅游071班予以了实行,参加实习的酒店为南京名人城市酒店、北京凤凰台饭店、无锡湖滨饭店等,效果较好。学生到酒店工作一段时间后回校有目的的学习,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知道该学什么,如何学,带着问题学习效果好,但与第一种情况相比酒店在接收实习生安排上较困难,实习生顶岗工作时间太短使酒店的服务质量难以稳定。学生就业相比第一种形式低一些。但这两种形式都可保证学生有前后一年的时间在酒店实训实习或接受酒店的培养,能使培养出的学生工作技能强、素质高,在酒店的工作中“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上得来”。

③与酒店密切合作的短期顶岗实习。利用寒暑假、节假日临时性顶岗促使学生紧贴酒店行业,学好专业技能,掌握行业动态,实现顺利就业。在酒店每年的接待高峰期,组织学生到酒店参加临时性的接待服务工作。这种形式充分利用节假日使学生主动到酒店做临时员工参加酒店实际工作的顶岗服务,如酒店的会议接待、活动接待、酒店客房营销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将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做到“学中有工,工中有学”,能更好地为酒店建设出力。笔者对南洋学院近三届学生进行了顶岗模式的调查研究,了解到酒店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上采用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期两周的酒店文化、服务理念、服务意识、礼仪规范、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酒店企业入职专业知识的培训。这个阶段重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和作为酒店人员的行业自豪感。第二阶段:学生被分派到各具体部门进行技能培训。餐厅部、前厅部、客房部等部门进行分类操作技能培训。这一阶段要持续3个月的时间。以餐厅为例,学生首先要学习托盘,从单手托一块砖保持站姿进行训练开始,到学生摆台操作训练,看台服务训练。第三阶段:酒店各部门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的技能考核,合格者才能在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合作看台服务。最后师傅和管理员认可后方能独立看台。通过培训顶岗,学生的操作技能、服务技能得到了全面提高,符合酒店对人才的要求。根据实际调查,笔者将常规分段实习与顶岗实习两种实习效果进行比较。从可以看出,顶岗实习学生的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大大提高,完全能独立胜任酒店工作。顶岗实习的学生就业与常规分段实习就业时几乎完全转行迥然不同,实习学生基本都能留在酒店行业工作,学生通过到酒店的顶岗实习顺利度过了学校到酒店工作的过度期。使他们一毕业就能充分就业,成功实现了毕业即就业的无缝链接。

(3)“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学校教师到酒店参加生产实践,使老师通过到酒店接触现场实践而得到实践知识的提高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针对酒店员工相关理论知识欠缺的问题,教师给员工上课或与员工一起研究探讨服务、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帮助酒店解决生产管理中的难题。除此以外,学校在课程教学中聘请酒店的操作能手、业务骨干到学校给学生或教师上课,传授现场管理操作的经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

(4)“订单培养”模式。学校的学生就是酒店企业的准员工,建立酒店企业冠名班,学校与酒店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酒店的技术骨干人员和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性地培养适合该企业需求的员工。以上几种模式在高职院校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笔者通过在南洋学院工作实践比较分析认为: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中应选用以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这种方式为主,同时根据学校的办学实力灵活选用校企互动,产学结合以及订单式教育等其它几种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接触酒店实际工作,达到高职院校培养酒店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四、校企合作将对学生、学校、酒店产生多方共赢的局面

1.校企合作使学生受益,家长满意,实现了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学生在实习酒店与学校双方的培训中增强了专业技能,成为高素质、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具有了酒店行业的职业道德与技能,能对自己工作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在实习中学生还可以获得前厅、餐饮和客房中级以上职业技能证书,使旅游(酒店)专业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至少有一种职业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又使学生提前适应了酒店的生活。学生在操作技能上熟练的工作能力,以及对酒店管理机制的熟悉,使其在就业时能比其他人更能轻松胜任工作。一些优秀的学生由于在实习酒店顺利度过了实习试用期,在毕业时就能得到晋升职位的机会,择业的优势明显,能成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如南洋学院第四期锦江之星班学员何星伟在实习3个月后便担任了锦江之星上海世博园店前厅经理等等)。学校也因此实现了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的办学目标。

2.校企合作使学校受益、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使学校能在大幅度地减少教育投资的同时实现办学思想,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一方面,由于酒店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的场地、设备以及培训基地,也可以提供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来担任培训的指导工作,弥补实习操作老师经验的不足,从而可以从整体上大幅度地减少学校的培训成本。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促进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到酒店顶岗实习期间,专业老师应全方位跟踪学生的培训学习和管理,参与酒店对学生的培训和管理工作,这样教师不仅能了解到酒店服务与管理最前沿的信息,还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有助于专业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案,知道“教什么”以及“如何教”。

3.校企合作使酒店企业受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提高了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成了酒店的人才储备库,学校给予酒店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与酒店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实现了学生毕业与就业的对接,解决了酒店企业人才流动频繁、服务管理质量无法稳定的问题。一方面,酒店企业能亲自参与对自己选用人才的培养,针对性强。对掌握了熟练技术和综合知识能力强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可从优秀的学生中选拔管理人才,培养酒店管理的骨干力量,优化内部结构,激发内部活力。另一方面,酒店在与学校合作教学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管理理念,逐步认识到自己管理理念与知识型员工要求之间的差距,而改变以往纯经验管理的方法,有利于酒店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知识型人才,稳定人才队伍,促使酒店的整体管理效率提高,服务文化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提高了社会对酒店企业的认同度和酒店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了酒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科学合理地选择酒店。建立实习基地是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实习基地,要考查实习基地的培训实力以及管理理念。选择管理思想先进、管理能力强、高素质的酒店或酒店管理公司作为实习实训的基地。

(1)建立以四、五星级高规格酒店或知名连锁经济型酒店为主的实习基地。根据南洋学院旅游(酒店)专业实践调查结果,首先,在上海、无锡、南京某些四、五星级酒店实习的学生普遍对实习效果表示满意,这些酒店知名度高,口碑较好,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其次,在锦江之星连锁经济型酒店实习的学生感到效果较好。而一些自行安排在低星级酒店实习的同学的实习效果普遍不佳。知名度较高的酒店在经营管理上、服务操作上都具有既严格又合理的制度,在与学校合作聘用实习生方面也具有相当的经验,酒店管理层和酒店员工对实习学生比较重视,能针对实习生心理周期帮助他们度过心理上的难关。实习生也会在此帮助下获得更多的与酒店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与知名度高、管理规范、经济效益较好的高星级酒店或知名连锁经济型酒店达成长期实习合作是校企合作成功、提高实习效果的保证。

(2)在旅游、经济、文化发达城市建立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应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寻找合作酒店。以南洋学院为例,首先,学生普遍的实习心理是希望在上海、苏州、无锡地区实习,这些地区除了酒店档次高、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好、地区经济发达之外,同时城市本身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学生较为熟悉这些城市,能在工作闲暇时间帮助学生自我调整心态,使之放松后重新振作面对实习工作。其次就是在南京、杭州等经济发达的周边地区。通过对南洋学院旅游(酒店)专业实习地点调查,充分体现了实习生对实习地点的期望程度,这也间接影响着实习效果。

(3)与地方联系,建立服务区域经济的实习基地。如在无锡的一些商务酒店以及景区酒店建立定点的短期实习顶岗点,这些酒店管理层次各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让学生定期参与这些酒店的工作,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操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2.规范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是实现校企合作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

(1)高职院校应切实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动员工作。实习前的动员工作是整个实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给学生充分讲解清楚实习的目的、意义,以及实习中将要面对的困难,特别是要强调实习纪律。一方面要对即将实习的酒店开展详细和充分的介绍,另一方面要对实习期间的纪律做严格的申明,并强调把实习成绩同毕业成绩挂钩。而实习成绩必须由酒店与实习带队教师共同确定。

(2)高职院校还应培养好学生的职业心态。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提高服务技能的重要性。酒店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管理与技能两方面,懂技术会管理是酒店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最终目的。不精通业务的人做不好管理。同样,满足于局部技术的人也无法做好管理。一般而言,实习生都想尽快地进入管理岗位,希望在基层实习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而企业则认为,一个新手要在服务技能性的岗位上充分锻炼1年以上才会有管理方面的锻炼机会。学生的心理期待与酒店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差距。因此,在酒店实习中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基本技能,也要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心态,培养他们对酒店企业文化的快速融合能力和适应能力。

(3)在实习中采用双导师制保证实习效果。“双导师”制,即为实习生设定2名实习指导教师,1名为学校专业教师,1名为酒店的部门老师。专业教师负责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学习上的问题,酒店指导教师负责解决学生工作上的实际问题。科学制定学生实习手册,每位学生记实习周记。专业教师到酒店进行检查,了解实习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4)酒店应加强实习培训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是让实习生了解工作内容、感受酒店企业文化和服务理念等的过程,目的是保证实习生能够独立胜任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习生的工作以及酒店的服务质量、声誉等。酒店切不可为了节约培训费用而忽视了培训这一关。培训合格的实习生可能给酒店带来好的服务和声誉。而一个不合格的实习生,则会影响到酒店的整体服务质量。因此,酒店对实习生的培训应给予重视。力求做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保证实习生能够完全胜任工作。

(5)酒店应注意薪酬合理化、关注实习生未来的发展。实习生一般薪酬要求不高,而且比较固定,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实习生一种不平衡感。许多实习生在工作中与正式员工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实习生薪酬问题值得酒店关注。酒店应注意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薪酬标准,将实习生能力、工作绩效评估与其薪酬挂钩,以便更充分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合理的薪酬来消除实习生的不平衡感,并激励其发挥潜能,为酒店做出更好的贡献。同时酒店应有具体的人才成长计划,让实习生感受到酒店企业文化,认同酒店先进的经营理念与人才发展战略。酒店还应关心爱护学生的工作热情,促进学生融入酒店,真正成长为酒店需要的人才。

酒店顶岗实习计划范文5

一、遵循教学规律,明确教育目的,搞好基础教育和顶岗实习前期教育

1)改革办学模式,搞好基础教育

纽曼说:“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特的能力”,他认为大学就是培育学生潜在心智的地方。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呢?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有健康的体魄、有健康的心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有团队精神、有创新能力或执行能力。

可见:大学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从长远角度讲社会发展所真正需要的人才。

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部分专业课以及学院专业实践课以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故笔者认为外语系酒店管理专业宜采用1+0.5+1+0.5的办学模式,即学生第一、二学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同时,通过校内实训和短期见习学习从事酒店工作的基本技能;第三学期到酒店顶岗实习;第四、五学期回校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第六学期毕业实习,学生再次返回酒店顶岗工作。第一年在校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特别是外语系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外语语言的学习不花时间练习是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

2)教学过程引进“企业管理模式”,搞好顶岗实习前期教育

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实践、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顶岗实习是实现该目标的一个必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起初对与传统教学不同的顶岗实习、企业的接触兴趣浓厚,并抱有无限美好的希望,但由于学校和企业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截然不同,学生缺乏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常常导致学生对顶岗实习的兴趣中途夭折。为了使高职教育真正做到与就业零距离,实现“软着陆”,我系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对酒店管理方向学生企业和就业意识的熏陶及培养。比如,在我系开展的咖啡吧实训课中,学生与老师首先在着装上制度化,培养学生企业着装意识。

总之,为了落实好顶岗实习这一环节,“企业管理模式”必须提前让学生感受,不能只要找到了一个实训基地就马上派学生去,应该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

二、选择合适的实习酒店作为合作伙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顶岗实习

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进行工学结合目标定位,寻找适合的酒店作合作伙伴,不能简单地照搬成功经验,要与实习酒店建立平等合作、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关系,做到学校、实习酒店、实习生的利益和需求平衡。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地处广东省从化市,一个旅游城市,酒店业资源丰富,但星级酒店不多,鉴此,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中,我们分阶段选择合作单位。首先,在初级阶段,与学校附近的酒店合作,如凯旋假日酒店,使通过学生进行短期见习树立一个观念:今天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明天就业和发展的本钱。其次,进入发展阶段,选择让学生到星级酒店西餐厅实习,学生能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也能学到规范的服务和管理,能接触到高级的酒店设备和设施,并掌握操作使用技能,如:深圳华为英华苑西餐厅等。再次是提高阶段―毕业综合实习,让学生经历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经营管理理念学到不同的实践知识,如:广东三正半山酒店、广州恒大花园酒店。

三、妥善解决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在实习安排上和酒店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多矛盾,使得实习酒店降低了合作兴趣。笔者对多家实习酒店进行走访调查,发现问题集中体现在实习时间安排欠合理、实习生教育与管理不善、实习效果欠佳等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善:

(一)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

1)根据酒店小旺季和高峰时段的需要,在第一学年适当安排学生进行零星的短期实习,让学生了解将来的工作环境,了解在不同的岗位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2)第三、六学期安排学生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实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轮岗工作,确保学生在一线和二线岗位都能得到锻炼。

由于酒店用人的特殊性要求我们的学生常年不断地能去实习,这与我们的教学相矛盾。很多毕业综合实习开始时间都是在二、三月份,但实际上一月份左右(接近春节)是酒店人才需求的高峰期,可恰恰此时是学生期末复习备考的紧张时期,结果是企业看中了学生,学生却无法到岗,学生有了时间企业又不需要人了。所以确定实习时间时既要考虑企业的旺季,也要考虑学生的毕业分配时间。针对这一矛盾,我系和其他兄弟院校的相同专业共同联手,充分利实习基地资源,分期分批派学生去顶岗实习,以保证企业用人不出现断层,学生也有时间学习。这样既有利于与实习基地顺利合作,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也方便学生就业。

(二)配备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加强专业指导

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应是 “双师型”教师,熟悉实习酒店内外环境、组织机构、经营管理理念,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在学生实习阶段给与一定的实际意义的专业知识指导。

同时,应聘请实习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任兼职教师,具体负责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技术指导。这样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优化培养方案,有利于实习安排、管理、沟通和学生就业,可以给学生带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服务理念,也便于理顺学校、酒店、学生三方的关系。

(三)严明纪律,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1)加强认知教育。学生到酒店顶岗实习,在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会遇到很多无法预知的问题,应请酒店管理者给学生做专题报告,介绍行业特点和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企业和社会欢迎的人,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企业。

2)严明组织纪律。高星级的饭店组织严密,制度完善,视顾客为上帝、质量为生命,其管理严格,工作规范详尽等是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向学生传输一种理念:顶岗实习期间,对内身份是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教师的管理,完成实习任务;对外是员工,必须遵守酒店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为酒店争荣誉、增效益。

3)严格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案。顶岗实习不同于纯粹的教学,由于它的特殊性,学校和酒店必须共同参与,一起按教学和实践的双重标准对实习生进行阶段实习和毕业实习考核,制定考核评分标准,考核合格者由学校和酒店共同签发“实习合格证书”。 学校只有把顶岗实习的考核纳入教学教学环节,并把它作为学生毕业成绩评价之一,才能使得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利益兼顾 提高工学结合的质量

为了使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应兼顾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利益,不应忽视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尤其不要忽视和牺牲学生的利益,有的酒店因为节约经费而预留一部分职位给实习生,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只从酒店部门需要出发,忽视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果一味地牺牲学生的利益,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无法获得好的实习效果,最终损害各方的利益。学校应和酒店共同协商,探讨工学结合的方式及对学生培养的模式,对学生多点关怀,多点帮助,逐步帮助学生从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一名成熟稳重、精通酒店岗位的职业人。我们只有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寻求最佳契合点,才能真正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不断提高工学结合的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职业院校毕业生。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顶岗实习实施的好与坏也是评价职业院校办学合格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更好的开展我系酒店管理方向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我系采取分阶段选择合作伙伴,遵循市场规律制定实习计划,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以提高工学结合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恩栋. 杨宝灵,等.国内外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J].教学研究,2006,(3).

[2] 管平 丁明军 来建良.工学结合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高职教育 2007,2

酒店顶岗实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酒店专业;工学交替;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229-02

一、酒店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企业的顶岗实习交叉交替进行,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我院酒店专业从2009年开始实行“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年在校进行理论课学习和基本操作实训,第二年在酒店各个部门进行顶岗实习,第三年回到学校学习酒店管理知识和酒店综合技能。毕业以后无缝对接酒店,学生既具备熟练的岗位操作和服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强的酒店管理能力,能在更短时间内胜任领班或基层主管等岗位,实现职业生涯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酒店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1.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湖北,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面向高星级酒店,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备较强的前厅接待与预订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营销策划与实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餐饮服务员、营销代表、营销策划员、酒店督导员等餐饮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酒店专业学生职业岗位分析。通过毕业生跟踪回访、召开酒店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等形式了解酒店行业和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再加上专业教师深入酒店进行典型职业岗位调研,我们获得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典型职业岗位:①毕业后1年内,主要从事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等一线部门的基层服务人员,少数优秀毕业生半年就可升职为领班;②毕业后1~2年,主要在一线服务部门担任领班和基层主管;③毕业后3~5年,升任至酒店主要业务部门的部门经理或总经理。

3.岗位所对应职业能力分析。①星级酒店主要岗位接待能力、高级服务能力。岗位具体能力要求为:熟练掌握中西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接待及饭店设施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能力,达到中级服务员水平;熟悉酒店各岗位服务流程,掌握商务中心、话务中心接待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具备运用饮食文化、食品营养与卫生等专业技能提高服务质量的能力。②星级酒店业务部门运作管理能力。岗位具体能力要求为:熟练掌握各部门业务流程、服务标准,能够开展部门管理工作,达到国家助理职业经理人资格标准;掌握人际沟通、时间管理、资源管理等管理技能,能够合理地配置部门资源,完成岗位任务;具备与饭店管理业务相关的产品推销能力、物品采购能力、酒店电子商务软件操作能力。

三、“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的酒店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和实施

1.专业课程体系架构。①基本技能阶段: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在第一学年为基础阶段,以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主,包括基本素质课程(思想政治课、礼仪形体、语言表达、计算机等)、酒店基础能力课程(《食品营养》、《中外饮食文化》、《客源国概况》、《酒店沟通技巧》等)和专业能力课程(《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英语》等)。②上岗实操阶段:第二学年为实践阶段,以企业主要业务部门顶岗实习为主,学生主要在校企合作酒店的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主要业务部门上岗操作,提升酒店服务技能,参加各级酒店技能竞赛。③能力提升阶段:第三学年为提升阶段,以酒店管理知识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包括酒店经营与管理能力课程(《酒店督导》、《饭店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公共关系》、《酒店市场营销》等)。这种课程设置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岗位的不断变化。课程涵盖了基本人文素养、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几部分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感、灵活应变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①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应从真实的酒店工作环境出发,合理高效利用已签订协议的酒店企业,实施工学交替培养,以求最佳教学效果。②依据酒店服务和管理实际需要,学习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依托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开设中高级酒店服务师证书的培训和考试,满足持证上岗的需求,使学生顺利进入到工学交替环节和顶岗实习岗位,直接参与企业实际运营,实现零距离就业。③课程体系还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以及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的需求。酒店专业学生要求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礼节礼貌,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在《酒店服务礼仪》、《形体训练》、《酒店沟通技巧》等课程的教授中要加大持续性联系的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四、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具有一支熟悉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并掌握过硬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施的根本保障,也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学院制订了《专任教师顶岗锻炼管理办法》,规定所有自有专任教师每年内至少到相关企业累计实践锻炼2个月以上,结束后认真对顶岗进行总结,将顶岗所学运用到教学中去,并提倡教师到企业顶岗常态化。同时,学院聘请合作酒店一线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目前本专业已建立起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均来自万豪旗下武汉光明万丽酒店、纽宾凯国际酒店集团的一线主管和部门经理,他们定期来为学生授课和实训指导。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一起进行专业建设的相关工作,共同开发职业技能课程,落实顶岗实习,促成学校和企业的项目开发合作,共同培养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承担基地建设及专业建设任务。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酒店业对高素质的服务管理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我院针对酒店行业对人才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对酒店管理专业采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和重新开发,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内涵,为酒店输送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魏芬.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驱动力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243-244.

[2]赵莹雪.“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20(3):37-39.

[3]马彦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