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论文范例6篇

精神科护士论文

精神科护士论文范文1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责任心;慎独

Psychiatric Nurse Responsibility - Shendu Spirit

LI Ying,SUN Lu-guang

(Harbin First Specialist Hospital,Harbin 150000,Helongjiang,China)

Abstract:Importance of responsibility in psychiatric nursing work is very important.Strengthen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nurses psychiatric nurses,psychiatric nurse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reduce errors psychiatric nurses.Responsibility inner spirit is the"Maintenance","Cautious"is one of the highest state of moral ethics,to ensure that the psychiatric nurse job security in place.

Key words:Psychiatric nurses;Responsibility;Cautious

1 培养精神科护士护士慎独精神的方法

1.1加强"慎独"的医德教育 一名优秀的精神科护士护士,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技术力量外,还要具有良好的护理服务态度,这样才能保证护理质量,而提高护理质量,要求护士必备具备'慎独'修养。这些均非生来具有,良好的教育是其有效途径。通过医德教育,提高医德认识,培养医德情感,形成坚定的医德信念,才会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在自己独立工作时,就能坚定医德信念,自觉遵循医德原则和规范,积极主动的救治患者。"慎独"教育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育中注意不断的强化、训练[1]。

1.2提高精神科护士护士的自制力 良好的自制力源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就要求对精神科护士护士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加强护理护理心理学理论和技能的培训,通过不断的有意识的意志培训和科学的自我心理调节,磨练护士的自制力,真正达到加强精神科护士护士职业道德中的"慎独"修养的目的。护理心理学理论和技能的培训的具体方法有培养积极的心态,学会倾听、换位思考、以事论事、多元化处理问题,使精神科护士护士认识到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对患者护理的基础。并设精神科护士护士宣泄室或倾诉室等。

1.3提高心理素质,不断完善自己 精神科护士护士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慎独精神,时刻提醒自己的服务对象的患者。既要做到慎独,就需要时刻自我校正,自我反省。具体做法为:每天下班时精神科护士护士总结回忆一天自己的护理行为给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自我评定自己的一天护理行为为忧、良、合格、不合格所占百分比。精神科护士护士也是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但只要及时反省认真纠正,尤其是在无人察觉和知晓错误的情况下。如此,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1.4加强业务学习及技术培训 学历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体现,职称、学历越高,其临床经验、理论知识越丰富,书写水平也越高,出现的书写缺陷也越少。而低职称护士从事专科时间短,对专科知识了解肤浅,势必影响书写质量。所以具备良好的慎独精神,需要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以及心理学理论基础,技术操作水平。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新技术及新业务培训、继续教育学习及倾听医生查房、病历讨论等,不断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为进一步提高精神科护士护士的慎独精神奠定基础。

1.5强化考核监督和自我监督 不管有多高的精神科护士技术,如果没有"慎独"修养同样的不能胜任工作的,通过考核并与晋升、聘用、奖励挂钩,对提高大家的"慎独"修养是有帮助的,在精神科护士护士之间形成竞争意识,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随时对自己的行为、内心信念进行评价,进行自我考核、自我提高,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慎独修养。

1.6增强法律意识 精神科护士护士法律观念淡薄、法律意识浅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书写的法律效力,没有认识到他是重要的法律依据,是澄清事实的有力武器,没有充分认识到精神科护士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举证证明在的重要作用。在涉及某些医患纠纷案件时,医疗、护理记录常常是最关键的证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此有所涉及,所以我们把加强精神科护士护士的法制教育作为慎独精神的学习内容之一,督促每位护士学法、懂法,使其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知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2 结论

综上所述,"慎独"在精神科护士护理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加强精神科护士护士的慎独修养,可以提高精神科护士的质量,减少精神科护士差错。若每个精神科护士护士具备了"慎独"精神,会在工作的无形中体现着一种医德道德境界,确保各项精神科护士护理工作安全到位。

参考文献:

[1]王焕英,郑爱民.精神科护士差错归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9(15):40-41.

[2]王春梅,谭锦绣.我院精神科护士差错归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37-38.

精神科护士论文范文2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素养;研究;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15-04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行,精神科护理模式也逐步实现了从生物到心理再到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正逐渐深入到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精神科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个分支,人性化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把精神病患者当作“完整的人”看待,尽量满足其需求的、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服务。该理念对患者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关怀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仅就当前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素养方面的研究进行元分析。

一、概念界定

(一)精神病患者护理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患者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有异常表现,致使其工作、学习、生活能力下降,社会功能减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遗弃。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技术性操作较少,主要以日常生活护理为主。精神病患者虽受病态的情感、思维影响而行为异常,却有着正常人的认知和需求。由于受到歧视,他们对尊重和情感的需求更为强烈。精神病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较之常人更为强烈,护理人员尤其应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

(二)人文关怀素养

“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素养是指经常修习涵养,也指平日的修养。人文素养即对人类文化中先进价值观及其规范的修习涵养,是一种深植于内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集中体现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品质。护理人文关怀素养的本质是一种具有专业道德情怀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人际互动的行为中,如将患者当作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存在,能够在患者疾病、遭遇与疼痛时给予帮助并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获得较高的生理、心理与精神和谐,以保护、增强与维持患者的生存质量。表现为对人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对生命健康的关爱与呵护、对生命健康权利的敬畏与尊重。人文关怀是基础护理的本质,是护理的本源。

(三)元分析

元分析是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方法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整体的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回顾性与观察性的,是对传统综述的一种改进,是概括以往研究结果的方法,包括大量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全面、系统和定量的特点,可用来对以前的具有不同研究设计的和不同时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相对传统的文献综述,元分析是一种定量的综合文献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文献综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元分析以原始研究结果为单位,设计严密,强调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有明确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系统统计所有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就尽可能地避免了人为的主观性,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和准确。

二、研究方法

(一)抽样

本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护士人文素养”为主题,搜索了2005年10月1日―2016年6月10日的研究论文,共搜索到2300篇。其中,以“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搜到1707篇,再以“精神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共搜到105篇。去除不相关样本,共获取57篇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样本。

(二)分析单位

本文以搜集的研究论文为分析单位,从关注度、发表年份、数据库来源、研究指向、研究结果五个维度对“分析单元”进行分类和编码。五个维度的具体操作性定义如下:(1)关注度。学术关注度是指同一个课题或者题目的期刊更新数。本文分别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与“护理人文关怀”两项主题的学术关注度进行了统计;(2)发表年份。对每篇论文按照发表年度编码,从2005―2016年每年的数量分析人们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程度,同时分析对该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3)数据库来源。按照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4个数据库的不同层次与价值,分析各数据库中论文的分布情况,判断现有研究成果的研究动机、研究层次、研究价值;(4)研究主题。分析现有研究内容与结论,总结出研究主题。主要分为实践性研究和理论型研究两大部分,其中实践性研究包括管理和应用两方面内容。

三、研究结果

(一)关注度

CNKI“精神病患者护理”学术关注度统计如图1所示。

从关注度上可以看出,针对“精神病患者护理”和“护理人文关怀”两类主题的关注度呈整体上升趋势,特别在2013-2014年间达到高峰。但“精神病患者护理”的关注度在2015年下降较快,“护理人文关怀”的关注度在2015年也有所下降。

(二)发表年份

自2005年以来的11年间,关于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总体数量呈增加态势,运用CNKI学术趋势分析统计软件检索发现,以“精神病患者护理”“护理人文关怀”为主题的研究论文逐年上升,但并非持续上升,中间有关注度上的起伏。具体发表年份及相关主题论文学术趋势分析如表1、图1、图2所示。但是,以“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偏少,CNKI分析趋势分析软件检索表明,论文数量不足以进行学术趋势分析。

这11年间对相关主题的关注度及研究的起伏变化有着一定的政策背景与文化背景。2005年,我国卫生部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护理关怀人文思想落实到护理实践中。2007年,卫生部在医政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医院要在护理服辗矫孀黾讣使患者受益大、感受深的实事,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这进一步强化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意识。201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卫医政发〔2011〕96号)指出,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落实护理职责,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2015年,卫生部印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强调,要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信誉度,让住院患者不仅有主管医生,还要有自己的护士。可见,研究论文数量上与相关政策的出台及人文思想普及的程度呈正相关。

(三)数据库来源

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的分布情况见表2。

数据库中,期刊论文占72%,这些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人员;会议论文的比例为28%,这些研究者多为与护理相关的管理人员,如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这两类研究的动机多为基于实践问题,特别是护士人文素养在实践中的运用及效果为主的研究;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此项研究为空白。

(四)研究主题

根据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主题,现有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主题,即实践研究(包括管理和应用型研究)和理论研究。研究论文分布如表3。

上表显示,基于护理工作实践的应用研究数量最多,占81%,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者;而基于管理视角的研究数量较少,只占7%,研究者多为医院管理人员;基于人文素养理论的研究占12%,多为对护理实践的思考和总结,研究者多为承担课题项目的护理工作者。

四、结论与讨论

(一)需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

研究论文关注度与发表年份的数据表明,研究论文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除国家在政策上引导外,各级各类医院均应重视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护理专业的医院,只有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素养,才能实现“十三五”规划“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满足各类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

(二)需提升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水平

从研究论文数据库来源看,本主题现有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者,这些人多为专科学历,部分为自学大专、本科学历,研究水平有限、研究质量较低,多局限于护理实践过程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普遍缺乏对实践经验的深入思考及总结提升。部分承担课题的研究者,也因缺乏扎实的研究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导致研究成果水平较低。

因此,要提升相关论文研究水平,需要进一步优化护士队伍结构,强化在职培训,并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护士比例,夯实理论研究基础,才能保证相关研究的动力充足。

(三)需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可指导实践,为实践研究提供方向方法。一方面,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护士比例可以提升相关研究的理论层次;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的一线护理工作者因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还面对着被攻击、殴打、谩骂等风险,往往心生顾虑,无暇顾及患者的精神护理。医院及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为一线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人员留出足够的阅读、思考、接受再教育的时间,用于系统反思、总结和提升,从而保证人文关怀素养的理论研究,进而正确地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实践。

精神科护士论文范文3

关键词:社会支持;精神科;护士

    目前如何提高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护理研究的热点。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对护士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医学领域的重视。文章探讨影响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的因素,从而进一步寻求提高其社会支持的有效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湖南省三所精神病专科医院12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5份,回收率为100%。男23名,女102名;护士76名,护理师33名,主管护理师16名;已婚护士76名,未婚护士49名;文化程度均是中专和大专。

1.2  调查方法:①护士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工龄、职称、待遇等八个项目;②采用肖永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为评定工具。主要评定调查对象的社会支持情况。该量表包括10个条目和31小项内容,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10个条目计分之和即为社会支持总分。评分值越高代表获得或利用的社会支持数量越多。

1.3  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考察各群体间的差异。

2 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总分高的护士压力普遍比得分低的压力低,见表1。所谓社会支持是个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与他人或群体接触,并获得信息、安慰及保证,包括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实质支持,归属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强大压力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还可减弱应激反应,影响与情绪相关的生理过程,改变生理唤醒水平。但仅仅是研究社会家庭所提供的外界支持还不够全面,还应该有个体对客观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问题,也就是支持利用度,它是指调动社会网络,利用他人支持帮助的程度。结果显示,护士工作压力大的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都偏低,这类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考虑或是不善于利用社会帮助,很少觉得自己能够得到或感受到外界支持。同时缺乏对他人、社会和机遇的信任,这与社会支持量表中二者均不善于利用“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低是一致的,说明其心理特征与社会的亲和性低,社会价值感低,依赖于帮助的倾向很强,但科室中由于患者多而护士少,大家都有繁重的工作,因此,没有人及时给予她们关心和帮助,所以容易陷入无能感中,加大了心理压力,使其卷入这种恶性循环中。因此,护理管理者在平时工作中应理解护士遇到困难是谁给予最大的支持,这样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支持。

表1  不同工作压力护士的社会支持情况()

工作压力情况

例数

主观支持

客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

社会支持总分

工作压力大

103

14.23±1.67

5.64±2.68

4.93±1.68

24.80±1.89

工作压力小

22

16.22±1.98

6.63±1.07

6.29±1.87

29.14±1.36

t值

 

3.76

3.54

5.31

7.06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随工龄的增长而增加,<5年、5~10年及>10年三个工龄段得分比较,其t值为5.20,P<0.05,表明工龄长的护士得到的社会支持多于年轻者,可能与其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关,同时也与在医院工作时间较长,医护、护护和护患关系均相对比较好,在科室中的威性也相对高有关[1-3]。

已婚护士社会支持高于未婚护士(t=6.13,P<0.05)无论是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还是社会支持利用度,均是已婚护士得分高于未婚护士,这都表明已婚护士总体上能得到或拥有较多数量的主客观社会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这里面包括朋友、邻居、同事和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理解以及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参与。而与之相反未婚护士大多都是单身生活在单位,缺乏身边较为亲密人群中的多数对她们的工作给予帮助、支持和照顾,生活上给予关心和体贴。

女护士比男护士更善于运用社会支持缓解工作压力(t=5.69,P<0.05)女护士面对工作压力时会相对更主动寻求和充分运用社会支持的帮助,以减轻工作压力,这与女性的善于交流的个性有关。本调查结果还显示,文化程度、职称、待遇等均对精神科护士的社会支持有一定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1] 陈  靖.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132.

精神科护士论文范文4

1.1一般资料

急诊科为综合性急救专科,由院前急救、抢救室、急诊观察室、清创缝合室、急诊重症监护室、急诊输液室组成,在编护士33人,年龄20~41岁,平均26.4岁。学历:本科10人,专科21人,中专2人。工作年限:<5年18人,5~10年9人,>10年6人。职称:主管护师3人,护师14人,护士16人。

1.2方法

1.2.1整合多元化价值观念

由于一个团队中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差异,因此建设团队精神的首要任务就是整合多元化价值观念,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统一。目标的一致性,是团队建设的基石。目标的确立为团队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一个杰出的团队精神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共同的愿望与目标。目标在未实现时,作为一种期望,它激励着每一位护士为达到目的而不断付出努力。本科的团队目标是:“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同时兼顾医护自身的身心需求,建立和谐团结的急诊科。在临床工作中,贯彻医院护理核心价值观,让每位护士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鼓励护士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团体事务,鼓励护士的进取心、注意发现优点,因人而异,帮助其设定自我实现的进步目标,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医疗安全,达到科室、患者双赢的效果。

1.2.2实施护理质量分层管理

根据急诊管理区域特点,科内人员梯队结构、每位护士个人特点,通过新老搭配、团队互动、以老带新等方式,将整体工作目标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实行护理质量分层目标管理。在管理方面科室根据急诊工作范畴及管理区域情况,分为急诊抢救组、留观护理组、重症护理组、门急诊输液组,每组设立一名护理组长由N5级护士承担,科内护士每人隶属于一个责任小组。组长负责本专科业务培训和操作培训,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组织学习,护士在完成个人各项工作目标的同时,积极参加与所属小组的质量管理,从而形成科室“人人都是质量控制员,个个都当护理管理者”的群体意识氛围,在各项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培养团队成员对组织强烈的归属感、一体性和责任感。

1.2.3培养护士积极向上的团队进取精神

因为人才结构应呈正三角形金字塔式结构,这样的组织结构才最稳定。所以,先进的护理文化和护理团队精神的培养,首先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本科根据医院护理部培训计划与科室实际结合,制订了专科业务学习及操作培训、考核计划,利用每周2~3次的晨间提问,培养护士自觉学习的行为习惯;每月1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课,培养护士不断更新、强化巩固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每月1次(质量讲评会、护理教学查房、护理质量反馈分析、护理病历讨论)等内涵学习,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力、作出好的分析,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自我完善,提高行为习惯。每季度1次的科研论文讨论会,培养护士积极思考、主动钻研的创新能力。每年安排1~2位优秀人员外出学习和进修,回科后,要把学到的经验、知识与大家分享,取长补短,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

1.2.4开展团队技能训练

急诊护理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突发事件多、应急问题多、因此团队协作精神在急救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情景急救模拟演练,可以考察到护士对护理知识及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会使低年资护士认识到自身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刺激和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提高知识技能水平。科室开展“批量病员抢救预案”演练比赛,通过甲、乙、丙、丁护士的分工配合模拟,使护士领悟到行动一致、配合密切的重要性。在平时学习活动中表现突出者,及时给予表扬奖励,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名护理人员都有不甘掉队的紧迫感。同时,在能力培养上各有侧重,积极促进个人发展。动手能力强的护士鼓励其参加科内及院内外的操作演示和比赛活动;富于表演力的护士支持其参加各类演讲比赛、文艺汇演、才艺展示活动;善于表达沟通的护士推荐其参加科普知识讲座、院外义诊、社区培训等公益活动。急诊工作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团队技能训练活动,使团队成员深刻感受集体力量的魅力,自觉摒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个人主义作风,以利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一个个平台的成功搭建,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科室形成了“人人尊重知识、人人争做人才”的学习氛围。

1.2.5落实规章制度,细化工作流程

规章制度的落实需要通过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将这种服务的理念更加的平常化和日常化,以制度的强制性来保护先进的理念得以落实,做到有理可查。科室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科室工作开展情况,制订科室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如急诊预检分诊工作流程、抢救患者病种流程、责任制护理工作流程、危重患者转运流程等采取发动大家全员参与,建立各工作流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对原有的已不适用的各班工作程序进行改造。由于工作流程是大家结合工作实际共同制订出来的,是人性化的特点,因此,护士在实施中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1.2.6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位专家说过,团队精神一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的默契源于团队成员间的了解和熟悉。而彼此之间的了解和熟悉又是以共同生活为基础,这就形成了团队精神的必要条件。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也很难做到相互宽容、乐于奉献。护士长要经常与护士进行交流谈心,并给护士提供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每年组织春游、秋游、小型聚会,组织文艺演出或岗位练兵等让护士与护士、护士与医生、护士与领导进行感情上的沟通,在有效的沟通交流中积极采纳各项有利于科室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使护士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作用,使护理队伍成为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

2结果

通过在团队护理工作中整合多元化价值观念,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统一,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质量分层目标管理,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开展团队技能训练,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等措施,满足了护士爱及归属的需要,强化了护士的团队责任感、进取精神、协作精神,促进护士的个人发展,同时提高了护理团队的整体综合素质,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3讨论

3.1团队精神内涵

团队精神是指一种团队协同工作的精神。如果说个人工作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纵向动力,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则是横向动力。团队精神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急诊这个高风险的护理专科,急诊护士必须昼夜不断地为病情和需求千差万别的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常常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快速作出反应,共同协作和密切配合。某一环节或某一个人的工作出现偏差,就可能影响整体工作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团队精神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管理者只有从实际出发,把建设过硬的护理团队精神作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才能更好地统一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素质的护士的思想和行为,使护理单元这个团队充满活力,自觉肩负起工作和责任,为一个共同的护理目标而努力。

3.2培养良好职业素养有利于护士个人的发展

培养护士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个人修养、正确的价值观,要做到语言统一规范、服装统一规范、礼仪统一规范、规章制度统一规范,要将这些逐一组织落实。作为护理团队核心力量的护士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护士长应正确引导、严格管理。在语言的统一方面,本科要求每位护士均使用普通话与患者交流,在服装统一方面,不仅要求统一着装,而且统一佩戴发结;在礼仪统一方面护理部多次请专业教师和礼仪大师为全院职工进行礼仪培训,规范文明礼貌用语;在规章制度统一方面,本院职工人手一册院制度汇编。护士不仅是卫生领域的卫士,而且最贴近患者,要求更应严格、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执行制度和技术规范是起码的要求。因此,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团队精神建立的基础。

3.3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团队精神的构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团队精神的核心表现为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及共为一体,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信任、相互宽容、和谐相处;二是团队精神的凝聚力,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与一体感,每个团队成员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团队当中的一份子,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系在一起;三是团队精神的精髓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尽心尽力及全方位的投入。急诊科护理队伍团结一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和医生的好评与肯定。急诊是当今社会医疗纠纷一触即发的敏感部位,但在近两年优质的护理服务开展以来,患者满意度稳步上升,纠纷投诉率明显降低,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3.4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团队配合

沟通是团队精神的直接表现形式,沟通带来理解,理解产生信任,信任促进合作,护士之间要保持经常性的沟通。护士长要经常与护士进行交心谈心,并给护士提供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如本科每月组织护理病历讨论、教学查房,每年组织春游、秋游、小型聚会,组织文艺演出或岗位练兵等让护士与护士、护士与医生、护士与领导进行感情上的沟通,鼓励护士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并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使护理队伍成为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

3.5提高团队协调能力有利于护理组织效能实施

精神科护士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分层管理; 精神科; 暴力行为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2-0059-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n the violent behavior of psychiatric department.Method:Since July 1,2015,obtained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of nurses,17 nurses working in psychiatric clinical nursing work for more than 1.5 years,used the nurs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flexible scheduling,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nurses,nurse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of N1-N4,the development of each level of nurses job responsibilities,took the flat responsibility system as a whole nursing work mode, and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violent behavior of nurses in the 6 months before and after the management.Result: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urse stratified management,the incidence of violent behavio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tratified management; Psychiatry department; Violence

First-author’s address:Xiamen Xianyue Hospital,Xiamen 361012,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22.030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为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性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1]。及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是精神科护理的首要工作,更是精神科护理的难点之一。据调查,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约为一般人群的10倍。有研究发现在精神病患者的攻击对象中,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占首位,而护士所占的比例最高[2]。笔者所在科对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进行根源分析,其中,患者因素、工作人员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所占比例最大。而工作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是护理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选择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前提。护理人员的分层次使用是适应现阶段护理管理的一种重要模式[3]。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笔者所在科是中西结合科封闭式病房,收治的是男性精神病患者。通过实行护士分层管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开放床位50张,共有17名护士,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9名;本科学历6名,大专学历6名,中专学历5名;性别:男护士2名,女护士15名;年龄分布:20~30岁12名,30~40岁3名,40岁以上2名,平均年龄27.3岁。精神科工作时间:其中25年以上者1名,16~25年者1名,6~15年者4名,5年以下者11名。

1.2 方法

1.2.1 确定层级 根据护士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工作能力,按照笔者所在医院制定的护士分层使用标准,考核岗位胜任能力、专科实践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完成任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全局观念、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等,经过医院及科室两级考核后评定为N4护士1名,N3护士6名,N2护士5名,N1护士5名。

1.2.2 实施分层培训及考核 根据不同层次制定各自的培训方案,护理部及科室负责培训计划的实施。N1护士主要培训三基技能、应急能力、精神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患者沟通技巧等。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60学时。N2护士着重于精神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提高,中医各项物理治疗操作技术,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40学时。N3护士培训主要以教学、科研能力、风险评估及防范能力为主,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30学时[4]。护士长每日晨会进行提问,每月组织理论和/或操作技能考试,护理部定期组织抽考,成绩计入绩效考核。

1.2.3 工作模式 采取扁平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将16名护士分为两组,设2名责任组长,责任组长不参与值夜班,以保证患者治疗、护理的连续性。组长经过竞争上岗,每3个月考核1次。每组由不同层级护士组成,每名护士包干4~5位患者,负责所包干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工作。N3护士负责急危重患者、护理技术难度大的患者。N2护士负责较重患者,N1护士负责较轻患者[4]。绩效与层级挂钩。

1.2.4 排班方法 按照护士分层使用的方法弹性排班。采用APN排班,各班次保证双岗制,强弱搭配。每天安排备班,备班在家休息,24 h手机畅通,随时调配。A班工作时间为08∶00-15∶00,P班为15∶00-22∶00,N班为22∶00-08∶00,护士长及责任组长、办公班护士上正常班,工作时间为

08∶00-12∶00,14∶30-17∶30。

1.2.5 不良事件的上报 笔者所在医院制定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采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各个班次发生不良事件直接用自己的工号在护理管理系统按照不良事件的种类、内容、原因分析、事件后果、整改措施等方面进行填报。护士长每天对管理系统进行查看,防止漏报、错报,并在1周内组织全科工作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每月统计不良事件数,计算每月不良事件、暴力行为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实施分层管理后6个月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较实施分层管理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预防精神科暴力行为起到关键作用

笔者所在科收治的是急性重性精神病患者,床位与护士比达到1∶0.34,与卫生部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1∶0.35很接近[5]。这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护理工作是分不开的。护理管理者要结合精神专科护理工作的性质、特点,科学合理排班、弹性排班,以保证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护理安全。同时还要在充分考虑人力成本的基础上探索如何使护理工作达到最大的效益[6]。

3.2 分层管理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风险

表1结果显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下降(P

3.3 分层管理提高护士的竞争意识及学习热情,消除职业倦怠

护士分层次使用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对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责任组长实施动态考核,3个月为一个考核周期轮换1次。鼓励N3以上护士竞争责任组长,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激励了护士的学习意识,提高了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感和荣誉感。

3.4 分层管理对培养人才,对调动各层次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起积极的作用

分层管理拓展了护士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为专科护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责任组长经过竞争上岗,这一举措刺激了护士的学习意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增强了职业荣誉感,提高了对职业的热爱。分层管理模式由护士长全面负责护理人员的教学及护理质量监控,组长配合护士长负责本组护理人员的专科技能培训及考核工作,重点突出临床技能、专科护理、教学、沟通协调能力,同时承担护理业务指导和护理管理工作。临床护理技能是护理管理者取得下属信任的基础,是衡量护理管理者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9-10]。通过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了组长的专科技能、操作能力、教学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暴力行为是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指标之一,通过分层管理,有效降低精神科病房暴力行为发生率,同时锻炼了组长,为笔者所在医院培养了一批护理骨干及临床教学师资,有3名组长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及中医药大学的临床护理教师,1名组长参加2014年全国精神卫生专科护士培训班,取得全国理论第二名的好成绩,护理专业人才脱颖而出,为培养临床护理专家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护士分层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哲宁.精神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

[2]陈维梅.关于暴力行为的理论与对策[J].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1990,6(17):139.

[3]卜方,陈华荣,陆根兰.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模式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7,22(2):52-54.

[4]林莉莉.临床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与评价[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5):463-464.

[5]卫生部医管司指导.中国医院协会主编: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6]张洪君,苏春燕,周玉浩,等.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399-401.

[7]侯安营,田梅,刘杰,等.不同年资护士应对精神科暴力行为能力的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140-141.

[8]刘杰,侯安营,田梅,等.河北省精神科护士应对精神科暴力技能培训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9):33-35.

精神科护士论文范文6

【摘要】 目的 调查精神科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应对方式。 方法 对71名精神科临床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精神科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程度以中度为主,中度以上占81.69%;工作压力源前5位排序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病人不合作、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不同年龄护士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精神科临床护士压力较大,医院管理者及护士自身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

Analysis on the source of work pressure and correlation factors of the clinical nurses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ource of work pressure and correlation factors of the clinical nurses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 and explore effective coping style. Methods 71 nurses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with nurse's work pressure scale. Results The degree of work pressure of the nurses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 was mainly moderate(account for 81.69%).The five main source of work pressure were: worrying about accident in work, the chance of advanced study less, invalid written work more, patients uncooperating, the social status of nurse low.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work load and timedistributed(P<0.05). Conclusion The delivery pressure of clinical nurses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 is more, the hospital managers and the nurse herself should pay adequate attention to.

【Keywords】 Nurse; psychiatric department; work pressure

有研究表明[1],长期工作压力源可导致潜在的负面结果工作疲倦感,中国护士中高度疲倦者约占59%。而高度的工作疲倦感不仅严重影响护士的心身健康、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护士所提供的护理服务和质量。为探讨精神科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71名精神科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7名,女54名;年龄17~54a,平均36.0±10.2a;职称:中级及以上23名,初级48名;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6名,中专及以下55名。

1.2 方法 采用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1]对71名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量表分为5大方面,共35项。其中每项按压力程度分为4级,评分为0~3分,≤1分为轻度压力,>1分为中度压力,≥2分为重度压力。5大方面的总得分范围在0~105分,其中≤35分为轻度压力,>35分为中度压力,>70分为重度压力。调查前统一指导语,由护理部工作人员发放问卷,以无记名形式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71份,收回有效问卷71份。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71名受测护士的工作压力平均值为54.9分,其中重度压力16名,占22.54%;中度压力42名,占59.15%;轻度压力13名,占18.31%。

2.2 精神科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结果比较,见表1。

由表1显示,不同年龄组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性别、职称、文化程度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精神科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得分前5位分布 担心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2.39±0.82分,续续深造的机会太少2.38±0.83分,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2.14±0.90分,病人不合作2.10±0.85分,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2.07±0.85分。

表1 精神科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结果比较(略)

注:*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疗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需求,精神科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愈来愈大。本调查显示,我院精神科临床护士工作压力中度以上占81.69%,提示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其原因可能为:(1)精神科护士面对的是特殊群体,护士不仅要做好大量的生活护理和症状护理,而且要做好患者的组织与管理,使护士的工作任务琐碎繁重。(2)精神护理工作责任心、风险性大,患者外走、自杀、自伤、冲动、伤人等意外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加之长期的倒班工作制,使精神科护士处于紧张状态。(3)由于人们对精神病患者存有偏见,不仅精神病患者受歧视,而且精神科护士也被歧视,护士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致使护士的精神压力增大。

3.1 导致前5位压力源的原因 排列前5位的工作压力源,分析其原因可能为:(1)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导致护士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而牵涉到医疗纠纷中。(2)李小妹等[1]已研究发现深造及晋升机会太少是我国护士的主要压力来源之一。本文研究显示,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也是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来源之一。由于我院临床护士较多,护士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相对综合医院较少。(3)精神科护理记录在医疗事故争议中,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要求书写内容较多,而少数护士因法律意识淡薄,书写能力有限等原因,对护理记录书写产生思想压力,误认为是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4)精神病患者因自知力缺乏等原因,常有不合作的表现。(5)由于社会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不理解,同样对精神病科护士的社会贡献不能正确看待,致使护士感到社会地位低。

3.2 不同年龄护士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压力升高的原因 本文研究显示,不同年龄护士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主要原因可能是:(1)护理人力资源不足。(2)不同年龄之间因知识结构不同,对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作出的认知反应不同。(3)30岁以上的护士可能承担过多的家庭负担,也可能与我们调查的例数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针对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相关因素,作者认为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不仅影响护士的工作情绪,而且影响护理质量。另外,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精神科护士对工作的评价处于不满意水平[2]。因此,医院管理者及护士自身应对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