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范例6篇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范文1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支柱,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课堂的焦点是效率,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会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传统教学被抨击和摒弃的首要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要对此前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性或低效进行梳理。我认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我们平时上课前都能做到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但大多时候我们的备课只拿着教参或现成的教案照抄照搬,应付检查。上课的时候基本上也没有用。没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特点,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更缺少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的随机应变、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

2.传统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智慧生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停留在“牵引”上。我们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都直接告诉学生,而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是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答案上来,教学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的背后牺牲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我们在课后缺少反思与总结: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只有将课堂教学与课后反思有效结合,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但以往我们总是上完课后“如释重负”,没有将课堂教学中的感受、得失及时地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与感悟。所以,我们在参加培训、课堂观摩等教研活动时往往踌躇满志,但教学实践时又“穿新鞋,走老路”。

怎样才能使课堂高效,这不仅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障,而且是每位教师永恒的追求。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分钟都尽其所用,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能有收获,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针对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话题,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体悟到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

1.转变思想观念,制定教学目标。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效果的优劣与价值的高低。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策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利用时间。首先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大多数的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慢慢地适应,不可求快,要因人而异。高效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要有学生立场,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看到学生实实在在的进步。虽然每位教师采用的教育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同一个教育目的,即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成长奠基。高效课堂之“高效”不应只是分数和升学率的最终高效,而应落实于每一天、每堂课的有效、高效上。

2.熟悉教材重点,确定教材难点。

重点是教材的核心。学懂了重点内容才能理解其他内容,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任何学科的教材重点都是从已知的旧知识中引伸出的新知识,是着重讲解的部分。因此,确定教材的重点,首先要找出哪些是已学过的旧知识,或以旧知识做基础的,这部分知识学生容易接受。然后,找出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的,甚至一点也不了解的全新知识,即是教学的重点。教材重点的确定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时间的分配,有利于学生将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读懂文章,读出文章重点、难点,就要成为有思想、有智慧、勤奋努力的人,如果文化底蕴不深厚,我们就要多读书、多思考,深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3.了解学生特点,交给学生主动权。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知道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外还会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怎样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呢?

4.坚持课后反思,不断提高课堂质量。

人无完人,每一堂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调整,所以,坚持写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课后不仅要善于自我反思,还要经常与学生、同伴、教研人员及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探讨、交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是反思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即使一个细小的环节,甚至是教学机智方面的因素也不轻易放过。成功之处要认真总结、完善、推广与创新,不足之处要认真分析、克服与改正,并将反思铭记于心,留心于下次的课堂教学。这种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思过程,就一定会达到积少成多、厚积薄发之功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课后及时总结、反思,在这样反复的磨炼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率也会不知不觉地提升。

5.师生关系和谐,共同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范文2

一、课前充分研究,作好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本,教师在课前必须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策略。

首先,教学设计必须研究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来思考教学方式,选取学生感兴趣又和教学相衔接的问题,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体验。如:在讲解《经济常识》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框题时,针对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一现实,我在讲解中,就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海尔集团的相关事例。视频材料中海尔总裁张瑞敏带头砸不合格冰箱那一幕,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事例中激发了思维火花,明白了“价值规律可以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一作用。

教学设计还要考虑学生差异,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每位老师往往班次比较多,学生分层比较明显,我们应注重教学设计的多样性,不同层次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案,充分尊重学生,让课堂鲜活起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学设计必须研究教材。研究教材,一要优化教材的呈现方式,做到情景交融。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比较抽象,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指挥者,应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二要优化教材教学事例,与时俱进。政治学科时政性强,选择教学事例要尊重学生实际,选用精确性、时政性强的事例,选用乡土事例。

第三,教学设计要研究教学策略,解决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场景调控等问题。《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平等的新型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教学手段、方法的多样性,妥善处理课堂教学中“收与放”的关系,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如《经济常识》中“储蓄存款的作用”这一课题,由于课型是活动课,因此整个课堂中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强化学生参与意识的同时,适时有效地加入了学生的讨论之中,恰到好处地给予了点评。

二、课中及时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建构的组织者、引导者,是课堂教学的调控者。课中及时反思,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中的语言交流、表情呈现、思维碰撞、眼神传递等途径获得对教学进行调控的信息。

作好课中反思要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眼睛,从学生的眼中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学生的眼睛会传递给我们很多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会直接暗示我们是否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是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反复强调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

记得在讲《经济常识》中“商品的价值量”的几个比例关系时,我可以说是做到了“层层分析、综合概括、举例论证”,可台下的学生一个个睁大眼睛看着我……看着那一双双眼睛,我的直觉告诉我学生还处于茫然中,于是我当即改变讲解方式,让学生先来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后来学生在参与计算的实践中终于明白了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课中反思信息的获得除了看学生的眼睛,对于学生的言行我们也要高度重视。高三《政治常识》理论性强,更要重视学生的主题作用。我在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理论时,学生便开始低声咕噜,其中一名学生还竟然冒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官员自身的利益”。鉴于此况,我当即调整讲解方式,选用了中国共产党在98年洪灾、03年非典、04年禽流感、08年抗震救灾事件中的真实事例,当那一幕幕往事再现时,学生终于从感人的事例中明白了道理。可见,课中进行适时反思,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后反思回头思考,提高教学水平

“回头思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进行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次研究学生和教材,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够将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使教师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把握课后反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整体回顾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此环节关键就是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程度,思考是否走出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误区。

二是反思课堂中的成功之举,即关注问题情境创设是否科学,关注教学手段、教学事例的选用是否有效,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是否贴近新课程理念,关注整个课堂师生互动。

三是辩证对待课堂教学中的遗憾,思考遗憾产生的根源,思考遗憾是否可以亡羊补牢。

四是反思精益求精,“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思考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五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是否更新,是否贯彻落实了新课程理念。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范文3

一、编排紧凑的课堂节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初中阶段的孩子还比较贪玩好动,课堂注意力难以持久,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来不断调整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可适当加快上课的节奏,这样既可增加授课的内容,又可让学生集中精神,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游戏、竞赛等,使学生一直保持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的状态。在教授英语7A Unit 1时.曾设计了一个让一名学生来描述班里的一个同学,其他学生猜出他所描述的人的游戏。由于描述的人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有话可讲,所以积极性都很高,而在描述时,其他同学听得也很认真,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猜出来的。除了游戏、竞赛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如果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回味无穷.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喜欢上英语课,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要设计好课堂提问

1.要充分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做到因人施问

教师在课前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全班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所提问题不宜过难,过难会弄得课堂泠泠清清,压抑沉闷,挫伤多数学生的答题积极性;但也不宜太易,过于简单的问题如果频频出现,中等以上的学生会觉得问题“没劲”,答与不答都无所谓,这就白白地浪费了他们的时间。

教师对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要了如指掌。问题要向全体学生,同时要考虑照顾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对优等生,可提一些浅显的表层性问题。做到了这几点,就确保了因人施问,因问择人,让每个问题“对号入座”,从而使课堂气氛紧张活跃,融洽和谐。反之,则易导致部分学生在答问时频频卡壳,以致打乱课堂教学的正常节奏。

2.要准确把握提问和回答之间间隙时间

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立即制定学生来回答问题,哪怕该问题至少需要思考一分钟。这种教师显得过于性急,这实在是课堂教学的一大浪费。教师在提出问题之际,正是多数学生开始积极思维之际。我们提问的目的,不正是要启动学生积极思维吗?但是,不等这个思维过程自然终结,就匆忙制定其学生回答,实属不恰当之举。这实际上迫使大多数学生中断他们的积极思维,由主动变成被动,由兴奋转入抑制,因而必然会影响提问效果。

3.课堂提问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原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时,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或参考答案,只将目光盯在自己所确定的正确答案上,只要有学生能将这个答案说出,便对其他学生依然举着的手视而不见,继续进行自己的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能充分意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的模式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上,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和引导,切忌固执已见、墨守陈规,应积极鼓励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和新颖点,还要鼓励学生大胆置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难点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要及时处理学生讨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他们扎实地掌握好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不断提高理解力和知识水平。

三、创建英语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语言知识、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是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与之是紧密相连的。要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而不能本末倒置,由于各种活动而忽略了知识技能的学习。例如:英语7A有一个单元谈论的主题是“Food”.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让学生学习有关食物的词汇,但如果由此展开让学生用中文大谈各地的美食.可能课堂气氛会很好.看起来很热闹,学生也会很兴奋,参与性很强。然而却没有了英语课的教学氛围,也脱离了教学主题。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让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讨论的习惯, 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开始学生可能会不太习惯.这时可适当放慢语速,通过重复、肢体语言或少量汉语便于学生理解,特别是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此外,如果能把教室充分利用起来. 出些英语小报。角落里设置个英语角,这样具有英语氛围的环境能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定有帮助

四、加强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范文4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对策

要想既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而不是将自己的思维加注到学生的头脑中,其次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采用多种授课方式。

一、从素质教育角度开展课堂教学

化学学科的学习不是靠学生记忆教师灌输进行的,这门学科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诠释好自己作为引导人的角色,而不是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进行思考的机会是教育学中十分严重的教学错误,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应该将大量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类,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更好地记忆。同时应该给予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融洽的课堂氛围不是学生安静地听教师讲课,而是师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这些都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使课堂学习枯燥乏味,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丰富高中化学课堂,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很多化学实验不具备现实条件,学生不能够通过亲身实践来进行,这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实验过程的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通过观看视频来直观地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例如,在学习镁燃烧现象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实验过程不易亲自动手实验,这样就可以借助视频来帮助学生观察镁燃烧的现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联系生活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全面开展素质教育,高中教育面对高考的升学大关,很容易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中。为了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该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最大限度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例如,在学习碳酸钙遇酸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时,可以运用这个知识点利用食醋除去水垢,这种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扩展学生思维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还需要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为了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努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经过长期坚定不移的改革,不断地扫除化学教学弊端,这样就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范文5

关键词:高中政治;构建;高效课堂;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3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084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们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业务,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但是收到的教学反馈却不理想。所以,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成为政治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近些年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些实践经验来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一、 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哪位教师平常受到学生的爱戴,他所教的学科教学成绩就比较好,反之,如果教师平时喜欢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学生难以接近,学生对这门学科就缺乏学习兴趣。所以,要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从拉近师生距离入手,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尊敬并且信任教师,继而把对教师的喜爱转移到政治学科上来,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要面对全体学生,所以,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不管是何种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尤其是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认识到:过去的成绩只代表过去,并不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所以,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就可以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产生学习热情和坚持不懈的斗志。

(二)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他们极易对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产生崇敬之情,从而激励他们学好这门课程。所以,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学习和掌握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创新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

(三)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周边的生活和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评判能力。教师要不断修炼自己,举止要大方得体,语言要风趣幽默、教态要亲切自然,有亲和力,这样的教师形象会让学生产生认同感。教师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是激发学生崇拜感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良好形象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喜欢和爱戴,就很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只有高效的课堂,才能实现教学的实效性。所以,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一)认真学习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资源,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依据。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材是沟通教师和学生良好关系的桥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障。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深入研究,创造性地使用新版教材。我们可以从教材的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教材的知识性包括原理、观点和课外知识;教材的人文性是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主要思想,把握思想政治知识体系,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时了解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

新改版的高中政治教材看似简单了,实则是内容非常丰富,教材中的内容虽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更具开放性。所以,教师要时时处处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了解最近发生的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新闻,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新闻热点,使之生成为教学新资源。同时,这些社会热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关心国计民生的意识。

(三)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备好学生

完整的备课过程不但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新课程改革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开展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深入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进步。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和全面,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中。多媒体技术把图片、文字、视频有机结合,使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呈现,教师不用在板书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通过当堂练习来巩固课堂所学,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来改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费留文.综合运用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5(1).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范文6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师素质;教材观;合作学习

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追求高效课堂,我校在秉承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有效地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和低效性。现结合我校的课改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课堂。

一、师思想,提升教师素质

为了更好地推行新课改,构建高效的高中课堂,我校大力推行课改,坚持校本培训,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形式,多次派教师到课改名校参观考察,请省内外专家来校讲学或座谈,对全校教师进行课改理论培训,统一了教师思想,使广大教师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课改,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践行课改。

当然,课堂的高效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素质,为了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备课组研讨课、新教师展示课、名师示范课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课改经验的平台

备课组研讨课、新教师展示课容易暴露出我们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名师示范课使全校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全校教师在听课后的集体评价分析活动中,把每一节被听的课作为一个教学案例,进行理性的分析,以求今后进一步改进。

2.设立“螺峰讲坛”,为教师搭建交流课改经验的又一平台

在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我校讲学的同时,学校经常请本校教师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课改体会,与全校教师一起交流课改经验,进一步坚定了全校教师走课改之路的信念。

3.启动“耶溪之秋”教研周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课改经验、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

学校在每年11月举行一次“耶溪之秋”教研周活动,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有专家学者的讲学、优秀教师的展示课、班主任的班会竞赛课、教师的优质课竞赛等,既为教师提供校本教研的盛宴,又为教师提供成长的平台。“耶溪之秋”教研周活动使更多教师有展示、观摩、脱颖而出的机会。

二、转变教材观念,使教师的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我们教学素材的参考依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理论平台。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我们转变教材观,只有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高效高中课堂教学。新教材各学科必修模块的教材容量都比较大,教师如果不加选择地用“教教材”的教学行为去实施,必然出现“课时不足”的尖锐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实情出发,以学生“学”到多少为本,灵活自主地处理教材,即学会用“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要求我们教师在对课文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学会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筛选,抓住精华、要点进行教学,突破一点带动全局。当然,在教学中到底突破哪一点,需要我们教师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是突破的这一点,必须能把整堂课的内容串起来。

三、注重小组合作交流,避免课堂活动的低效

一个人的思维要想得到更宽泛的发展,就必须学会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对事物的本质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摸索出了一套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它包括五个环节,即学习目标展示环节、自主学习环节、小组合作学习环节、精讲点拨环节、巩固反馈环节。

五个学习环节极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构建高效的高中课堂。但如果我们教师对五个基本环节中的学生的“活动”,尤其是小组讨论和展示这两个主要活动组织不到位,就容易影响课堂的效率,无法构建高效的高中课堂。

小组讨论应避免以下情况出现:

1.不管需要不需要,一有问题就小组讨论。

2.学生尚未阅读或刚阅读完文本,自己还没有独立思考就开始讨论。

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考,在思考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在小组内展开合作、交流、讨论,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的展示活动应把握一点,即我们的课堂不应是少数优秀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应该全员参与,兼顾班上所有的学生。只有把握好了以上两个活动,我们的课堂才会更有效。

四、建立科学的小组评价机制

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学习的潜能,我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了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时以鼓励为主。

2.采取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

3.要定期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对小组集体进行评价,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