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学习材料范例6篇

国家宪法日学习材料

国家宪法日学习材料范文1

1.2012年8月24日,湖南省娄底市在进行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时,镇党委书记强调,要依法搞好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每一个选民都要珍视神圣的选举权利,使选出的代表能及时反映选民的心声,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这充分说明( )

A.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但不接受人民的监督

B.各级人大代表都是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C.人大代表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大代表

D.人大代表源于人民,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2.2012年9月28日,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和选举时间的决定》,

这次省人大代表选举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进行选举,即“同票同权”,以更好地体现“三平等”原则(如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说明农村居民从此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说明农村居民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高

3.2012年12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开始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会议还听取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康生作的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 )

A.最高审判权

B.最高监督权

C.最高任免权

D.最高立法权

4.2012年8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职责,讨论和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④人民群众能直接参与国家法律的修改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5.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这充分表明( )

①法治建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③我国已成为一个法制体系完备的法治国家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6.2013年1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始施行,该条例规定违规建造与鼓浪屿风貌不符的建筑将被罚款,岛上房屋出租实行备案制度。为此,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终于有法可依了。之所以强调有法可依是因为( )

A.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B.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C.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D.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7.下列事件能直接体现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有( )

①全国各地开展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活动 ②2012年8月14日公安部A级通缉犯周克华在重庆被公安民警击毙 ③义务教育进入深入推进均衡发展新阶段 ④某市环保部门依法查处贩卖野生动物的不法行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8.2012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犯罪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说明( )

A.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B.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C.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D.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9.2012年12月4日晚,《法治的力量――2012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落下帷幕。湄公河案专案组、刑诉法专家陈卫东、“嫣然天使”负责人李亚鹏、候鸟守望群体等入选2012年度法治人物。法治人物评选活动( )

①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③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意识 ④有利于彻底消除社会丑恶现象,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0.2012年11月19日,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其中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要警醒啊!”的这段话表明( )

A.打击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势力十分严重,无法解决

C.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坚决打击行为

D.违法乱纪、都要受到刑法的追究和制裁

11.漫画《违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违法

①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③坚决不做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事情 ④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法治的国家,要知法、守法、护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2.2012年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称,加强人权保障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白皮书大篇幅记述了有关内容。“加强人权保障”最根本的是尊重和保障公民的( )

A.人身自由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受教育权

13.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同志之所以强调宪法的重要性,是因为( )

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各个方面的问题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14.2012年12月5日人民日报指出,2012年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加强宪法的学习宣传,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这说明( )

①宪法只对党员领导干部有约束作用 ②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③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④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15.2013年1月10日,“责任中国・人民网2012年度评选”揭晓,河南高院以“直面网民质疑和提问,第一家省级法院微博赢得赞誉”为理由荣获人民网“2012年度十大政务微博”。这一材料说明( )

①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得以完善 ②我国广大人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在不断提高 ③我国人民行使当家做力的渠道更加广泛④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和监督权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16.2012年1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的关于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的关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1)上述材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行使什么权?

(2)请你简要说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作报告?

17.2012年9月25日《北京日报》报道,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车祸现场的笑容惹怒了网民,随后他在各种场合所戴的名牌手表被曝光。经陕西省纪委调查表明,确认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经省委研究决定,“表哥”杨达才的各项职务被撤销。对调查中发现的杨达才的其他违纪线索,纪委正在进一步调查。为此,“表哥”也成为2012年的网络热词。

(1)材料中的网民行使了什么权?行使这一权利的途径还有哪些?公民行使权利时应注意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公民行使这一权利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3)材料中的“表哥”落马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

18.2012年10月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为此,孟洁所在的思想品德学习小组围绕其中的两条信息展开了热烈讨论:

信息一:白皮书说,中国司法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保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可靠的司法保障。对此,组员小梅和小华产生了如下不同观点:

(1)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简要辨析。

信息二:白皮书指出,近年来,国家刑事赔偿标准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每日赔偿金从1995年的17.16元提高到2012年的162.65元。

(2)我国为什么要大幅度提高“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赔偿金额?

三、分析说明题

19.材料一:2012年7月17日,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1)》对外公布。这是经中央批准,中国法学会连续第四年关于法治建设的年度报告。报告称,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除通过了现行宪法外,还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239件,行政法规714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8921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同时报告指出,中国将在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律监督实效、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以及提高司法公信力等方面,继续改进和加强,以回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材料二:2012年5月9日,中央政法委书记到中国政法大学参加建校60周年活动时说,希望政法学院的广大学生能认真学习贯彻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大力弘扬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忠实践行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积极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捍卫者。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正在积极实施什么治国方略,并说说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有何重要意义?

(3)面对同志的殷切希望,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对建设法治国家的两点期盼。

四、综合探究题

20.2012年12月4日,值全国第12个法制宣传日之际,首都各界在人民大会堂集会,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某校九年级(2)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号召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出谋划策】为了凸显本次宣传活动的主题,同学们纷纷就系列活动的形式展开讨论。

(1)请你为本次系列宣传活动确定两种活动形式。

【信息点击】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2)针对的讲话内容,请你谈谈弘扬宪法精神的意义。

【我来辨析】在活动过程中,思想品德老师强调,全体师生都要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增强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的意识。

(3)据此,有的同学却说,弘扬宪法精神与我们青少年无关。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立足行动】为了更好地弘扬宪法精神,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同学们在系列宣传活动即将结束时,准备设计一块宪法宣传展板。

(4)请你帮助他们共同完成展板内容。

主题 ①

模块一:宪法的地位

模块二:宪法的构成

模块三:宪法与其

他法律的区别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D 6.A 7.D

8.C 9.A 10.C 11.C 12.B 13.C 14.B

15.D

16.(1)在行使最高监督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全国人大可以对其工作提出质疑,如果觉得它们的行为有问题或者对它们的工作不满意,可以提出来并要求它们答复,并有权组织调查委员会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

17.(1)①监督权。②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行使权利。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取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2)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勤政建设,促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减少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②有利于党和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等。

(3)①要认真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制意识。②要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③要依法办事,规范自身行为。

18.(1)①小梅的观点是正确的,小华的观点是错误的。②材料说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法规的完善,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是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2)人身自由权是公民享受其他一切自由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公民生存的起码权利。

19.(1)①材料反映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其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③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

(3)①要认真学法,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律意识。②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③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积极同破坏法律的行为作斗争等。

(4)如: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有效实施。司法机关切实做到公正司法。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切实做到依法行政等。

20.(1)主题班会、法律知识讲座、征文或演讲比赛、法制墙报或手抄报、法律知识竞赛等。

(2)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②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入实施,建设法治国家。③有利于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

国家宪法日学习材料范文2

为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培育法制思维,推进法制教育普及,根据市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活动主题

本次“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的主题为“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活动时间

11月28日—12月10日

活动内容与形式

1.11月28日邀请司法局法制宣传科科长(我校法制副校长)在学校报告大厅为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开展法治教育专题讲座。

2.在12月3日周一升旗仪式上安排学生宣读宪法演讲稿,使学生了解宪法的内容,引导学生学法、尊法、守法;周一班会课期间开展主题为“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主题班会。

3.12月4日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通过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收看“晨读宪法”直播视频,全体师生同步跟读,进一步加大宪法宣传力度。

4.12月6日前后组织“宪法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试题竞赛,对我国宪法有更全面的认识;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点击普法网“宪法小卫士”活动,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与宪法知识挑战。

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我校把“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作为“七五普法”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细化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2.注重实效。紧紧围绕宪法日活动主题,组织好学习宣传宪法活动,做好宪法知识竞赛,开展有针对性地法制宣传,使宣传学习接地气、有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3.认真总结。活动开展过程中,及时把握舆论导向,并留存活动图片等材料。

国家宪法日学习材料范文3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12.4”法制宣传日来临之前,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法宣办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x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对全县“12.4”国家宪法日活动作出了具体部署。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机关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召开部署工作会议,积极参与活动,在全县掀起了一阵“12.4”普法宣传活动的热潮。

二、围绕主题,突出重点

我局围绕今年“12.4”法制宣传日的活动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专题会议,县委中心组、各乡镇党委、县直机关,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县共组织300多场学习会议。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1.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和县法制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了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工商局、县环保局等20多个单位在凤山镇闽星广场举办了大型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服务活动。此次活动共展出宣传展板40多面,提供咨询服务人次500多人,发放宣传纪念品1000多份,印发宪法知识小册子及宣传材料等共计6000多份。法律宣传志愿者组成宣传队伍,对闽星广场周边的商店进行普法宣传,共计发放宣传材料400多份,宣传人次200多人。

2.出动大型LED显示屏法制宣传车在城关和各乡镇滚动播出宣传标语及“法制微电影”进行宣传。

3.与县综治办联合,在全县各超市、商场、店面、出租车等300多家的LED视频滚动播出“12·4”法制宣传标语。县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群发“12·4”活动主题宣传标语短信及彩信20多万条。

4.法制宣传的县分管领导林高星副县长在县新闻电视台作了“12·4”活动专题讲话。

国家宪法日学习材料范文4

结缘宪法

走进许崇德先生家,一眼看到的就是客厅里的大书柜,最特别的是墙壁搁板上的照片,从他参与修宪,到参与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的制定。时代更迭,对已经84岁高龄的许崇德来说,照片定格的瞬间,恰似他的人生写照:与宪法学结缘的一生。

许崇德生于1929年的江苏青浦县,他成长的时代印记是烽火战乱,家庭记忆则是幼年丧父,母子相依。1947年国立复旦大学招考,许崇德报了法律系。“我的理科成绩不好,但文科成绩比较突出。我中学毕业的时候刚好是抗战胜利,东京战犯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我们国家有一名国际法学家在东京战犯法庭当法官,我心里觉得很兴奋。”他还清楚地记得,“考场设在刚刚修好的礼堂登辉堂里,有四五百人来考,最后录取了四五十人。”许崇德再有机会故地重游,是“八二宪法”颁布后,回上海做宪法宣讲,有一堂宣讲就设在登辉堂。“就在当年考场的楼上,我心里很感慨。”他说。

当年复旦大学的法律系“只有12名教授,外加一两名助教”。对许崇德影响最深刻的老师是张志让。“张先生那时候已经是有名的民主教授,他讲比较宪法,那时《中华民国宪法》刚颁布不久,他却重点批判这部宪法,这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他的课排在全校最大的教室,可以坐100多人,每次人都挤得满满的。”“张先生指定了很多参考书,让我们自己读书,上课时也提问,要求很严格。”许崇德说,“1948年之后,张先生突然就不见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去了解放区。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他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兼任北大教授,他参加过《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起草和1954年宪法起草。张先生住在松树胡同34号,我到人民大学以后,还时常去他家里请教问题,我们那时写的油印讲义还请他看、提意见。”

那一代法科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以1949年为界线完成了时代分割。“头两年的教材由当时社会知名的法学家撰写,宪法学方面,我记得是钱端升、王世杰写的《比较宪法学》。影响比较大的,还有日本的美浓部达吉的宪法学教材和张知本、萨镇冰写的书。后两年就换成一些新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书。”1949年,“大三”的许崇德被派到上海市法院参与实践。“解放后法院接下的案子很多,要求高校派学生去帮忙,我分在专门审判反革命的刑事庭,做书记员,负责整理口供和材料。”到了“大四”毕业,“上海市委把当年的毕业生都组织起来集中在徐汇区办了两个月学习班,用人单位过来挑人。因为上海的学生大都不愿意离开本地,所以要‘打通思想’接受统一分配”。

许崇德被中国人民大学挑中,分到国家法教研室,同时攻读国家法也就是宪法研究生。他回忆说,人民大学是在当时华北大学的底子上办起来的,朝阳大学的法律系连同师生一同并人人民大学法律系。“完全是‘莫斯科大学’,教学计划、大纲完全按苏联走,由苏联专家来教学,教员和我们一起听课。苏联专家住在专家招待所,就是现在的友谊宾馆。专业课学习苏联国家法,人民民主国家法、资产阶级国家法,当时也没有什么教材,都是从俄文翻译过来,翻译们是由俄文大队训练8个月之后速成的,一些译本很难读。”“当时人民大学法律系主任杨化楠兼任国家法教研室主任,他带着我们搞中国国家法。开始时候,我们只会把苏联国家法的体系做一个酒瓶,然后往里头灌中国酒。就是用苏联国家法的体系来安中国国家法的材料。这样搞起一个中国国家法的学科。”从上海到北京,是被选定的命运,许崇德的教学研究和立法生涯,从此和宪法学绑定在了一起,算起来已经60年。

“五四宪法”

许崇德1953年毕业留校,先去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班讲了一个学期政治理论方面的课程,“过完年,就到了中南海”,成为1954年宪法起草的见证者。和他一起到中南海的有一批人,都是被田家英挑中的。“1954年1月,亲自组织了一个宪法起草小组到杭州起草宪法草稿,小组成员有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起草小组回到北京后,田家英说他自己是‘韩信点兵’,越多越好。所以除了人民大学外,还有北京大学、中央政法干校和北京政法学院的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对1954年宪法进行过专题研究,收集了各种档案资料,并采访了参与宪法制定过程的部分当事人或家属,编著出版《1954年宪法与中国》。韩大元分析说:“中国近代史上,至少从以来,围绕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一直争论的焦点问题就是:由谁领导,走什么道路。这场争论反映在立宪问题上,就是:追随西方、制定一部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还是效法苏联、制定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根据韩大元的研究,1954年宪法草案有三稿:“第一稿来自陈伯达,第二稿是宪法起草小组起草的,第三稿是中共中央提出的宪法草案初稿。”“1954宪法的起草过程中,实际处于‘总监制人’的地位,提出宪法草案的基本原则和重大理论问题,并参与具体问题的讨论,但具体起草工作由胡乔木和田家英负责进行,两人是宪法草案的实际起草者,特别是田家英。”许崇德回忆说:“宪法起草委员会下面有一个办公室,由秘书处领导,下面再分小组,我们这批人基本上都是在资料组,由田家英直接领导。主要任务有三项:收集各种宪法文本,编写专业的名词解释和宪法草案公布后整理全民讨论的意见。”许崇德记忆中的田家英,“很聪明,很健谈也很随和,《论语》《尚书》《孟子》这些古书里的话,他都能随口引用。他每次到中央开完会回来,一定会带回好多问题,因为起草过程中有很多争论,委员们会问外国是怎么解决的,特别是苏联是怎么搞的?我们就要帮着找解答这些问题的材料”。

1954年6月,宪法草案公布后开展了全民大讨论。许崇德说:“刚好赶上多年不遇的水灾,各地都在组织抗洪,可是全民宪法讨论并没有因此停下来,相反,不少地方政府是在防洪堤坝上组织民众讨论的。各地整理出来的讨论意见和建议,因为洪灾不好运送,就用油纸、油布把文件裹起来空运到中南海,那是资料组最忙碌的时候,我们负责把这些意见整理出来,天天加夜班,每拆开一包,都非常激动。”从1954年6月16日开始,到9月11日结束,全民宪法讨论历时3个月。根据韩大元的研究:“新华书店北京分店发售的宪法草案单行本与刊载宪法草案的《中国青年》、《学习》等刊物,近一个月来销售了74万份。全国人民对宪法和‘五法’(五部组织法)共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其中关于宪法草案的意见有52万多条。”这是1949年以来,全民对宪法热情最高涨的时期。

1954年9月20日下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全体会议,对宪法草案进行表决,1197名代表以全票通过。“五四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许崇德评价说:“我们虽然学的是苏联宪法理论,参考的是苏联宪法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宪法,但是我们的‘五四宪法’是中国化的宪法,而不是苏联宪法的翻版。”“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明确写到了我国的宪法条款里。时隔半个世纪再来审视,“五四宪法”的历史缺陷在于它的过渡性,“它是为适应过渡时期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当时推算大概管15年左右”。

“八二宪法”

“五四宪法”只是昙花一现,许崇德回忆:“1957年以后,特别是在‘反右’运动以后,宪法在我国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中的作用已经大不如前,某些宪法规定甚至成为批判的对象,如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等。‘五四宪法’实施了3年,后来就不起作用了,人治替代了法治。”

“既然宪法都不发挥作用了,宪法学也就不重要了。”这也是许崇德和同时代的法律学者们无法抗拒的命运。“那个时候就不搞业务了,各种群众运动,全国只有《政法研究》这一本法学杂志,一年才出4本。我前后发了3篇文章,就有同事悄悄提醒我,可别再发文章了,这是走‘白专’道路。”接下来是“”十年。“1969年11月份,人民大学的教工被整体下放到江西,组织上叫我们安心地当一辈子农民,多年积累的书籍、资料,包括完整无缺的几种期刊、满箱的卡片,统统都处理了。”

从“五四宪法”到“八二宪法”之间,还经历了两部宪法,分别是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许崇德说:“1970年中央要修改宪法,发动全民贡献草案。我从生产队最低的劳动队被调到总部,我在那里一个人居然起草了一部宪法,写的什么内容已经记不得了。所谓全民起草宪法不过是形式主义,四届人大通过的1975年宪法不得人心。”紧接着的1978年宪法,虽然是粉碎“”之后颁布的,可是在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下,“虽然它比1975年宪法进步,但注定不可能是一部好宪法,也没有留下什么重要影响”。从1975到1982年,7年间连续搞了3部宪法,也反映了“当时国家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等到1978年人民大学复校,年近50岁的许崇德才得以重归学术生涯。复校后的人民大学校园大部分被其他单位占用,许崇德全家5口挤住在一间低矮的平房里,唯一的桌子留给孩子们写作业,他自己就在一张破旧的扶手椅上铺块小木板当桌子。许崇德发表的300多篇学术性文章,发表在1978年之前的只有7篇,其余的都是近二三十年来的作品,他出版的书籍大体上也是这个比例。他感慨地说:“既有一种要把耽误的光阴弥补回来的紧迫感,又有可以好好地进行宪法学研究的机遇感,那时候,真是如饥似渴、夜以继日地搞研究。”

1980年9月,修宪得以再次启动,宪法修改委员会由担任主任委员,宋庆龄和彭真任副主任委员。委员会下设立秘书处负责宪法修改的具体工作,胡乔木任秘书长,副秘书长有王汉斌等7人。宪法的3个部分,“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和“国家机构”,由秘书处分3组分别起草。许崇德凭借自己的宪法研究被指名要到秘书处。“刚开始只有我们4个学者,后来扩大为12个。”秘书处的办公地点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后库,在彭真的要求下,1981年“十一”之后集中到玉泉山。许崇德回忆:“彭真同志最辛苦,星期天我们都下山回家,他仍坚持工作。稿子一写出来,彭真就找人进行研究、修改,亲自在稿子上加批,然后再打回来、再讨论、再起草,秘书处那时几乎每两天就要印刷一次草稿,数不清写了多少稿。”

宪法修改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期间,香港《大公报》以头版头条套红通栏大标题发了大半版的报道,而《人民日报》只在第四版右下角2寸见方的角落登了个小消息。许崇德回忆:“早上彭办有位同志拿着这两份报纸去了彭真的房间,一会儿就听见彭真同志在房里大发雷霆,开会的时候彭真气得都走了半天神。这是我头一次见彭真同志动了感情。会后,当时《人民日报》的社长、总编辑都被叫了来,谈了什么我不知道,但他们出来时一脸的不自在,垂头丧气。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大会及有关修宪的情况。”

1982年4月26日,宪法修改草案公布交付全民大讨论。从4月底到8月底,比1954年宪法草案讨论还多一个月。为了让群众更好参与,还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宪法宣讲,许崇德自己就跑了16个大城市去做宣讲。“讨论的参与度很高,不过和1954年相比,大家都比较理智了,不是感情上的热气腾腾了。”他说。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改草案,以无记名方式表决,到会代表3040名,赞成票3037张,弃权票3张。时任秘书处副秘书长王汉斌在书中回忆:“会上有人提出要把表决结果公布,我们向彭真同志做了汇报,彭真同志表示同意,要我再请示耀邦同志,我到大会堂118厅请示耀邦同志……他说‘我看可以公布’。这是全国人大会议第一次公布通过法律的票数。”12月4日,后来成为国务院规定的“法制宣传日”。

国家宪法日学习材料范文5

简单来说,关键词教学方法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科中的关键词汇或术语进行讲解,从而达到突出重点、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事实上,每门课程的教学都是围绕着一定量的关键词而展开的。但是,由于宪法文本具有特殊性,所以在关键词的释义、挑选以及解释等方面都有着其非常鲜明的特色。

一、关键词的释义

每个学科都会有专业人士认定的关键词,它们是研究者经过长期的细致钻研而挑选、归纳、概括出来的中心词汇。笔者对宪法学课程中关键词的选择,得益于对英国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的观点的借鉴。雷蒙威廉斯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中,选择了在习俗制度中广为讨论的语汇进行质疑探询,他不仅考察了诸多词义的历史,同时也将自己在词源学上的兴趣与政治关怀紧密结合起来。对所选词汇的特点,雷蒙威廉斯总结道:这种词汇很明显不属于专门学科的专门词汇。虽然它与若干学科的词汇常有所重叠,但它涵盖范围普遍,包含了日常用法中激烈的、难懂的、具有说服力的词语,以及从专门的、特别的情境衍生出的极普遍语词用来描述范围较大的思想领域及经验领域。

与雷蒙威廉斯所选择关键词的特点相类似,我国宪法文本中的诸多词汇也具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这些词汇具有重要性。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文本中的每个字、词都具有极其丰富和重要的内涵。其次,这些词汇并不仅仅是属于宪法学这一学科,在政治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中也常常能看到它们的踪影,如民主自由革命权利,人权等词汇。再次,这些词汇存在着巨大的关联性。如果孤立地理解其中的一个词,往往会产生诠释上的困境。最后,正如雷蒙威廉斯提醒人文学者要注意词语背后的政治学和利益那样,在论述宪法的作用时,人们一般也会提到其能够以合理的机制平衡利益以寻求多数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规则。因此,在宪法学课程教学中,也应当注意到宪法文本中这些词语背后所体现的权利和利益关系。

宪法文本中的关键词可以被视作为一组密切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价值诉求,它们共同构成了宪法的具体条款,并使其成为结构精巧的文本。这样的特征可以使人们能够将关键词与宪法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区分开来。简而言之,笔者对关键词的释义,所追求的目标并不是要下一个定义,以求穷尽所描述对象的特征,而是寻求解答一些问题,如何以能够在一个宪法文本中搜罗出一组关键词,每个关键词意义转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表达了哪种思想和价值观,不同关键词之间的意义有何关联,它们之间的冲突如何得到化解,它们与现实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联系、是如何产生的,等等。

具有关键词特点的这些词汇的大量存在使人们在理解宪法文本时产生了困难。要做到对宪法条文中每个重要的和关键性的词、句进行准确的解释是非常困难的,但这不无意义。有学者指出这不但要涉及广泛的知识,还必须要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才可能。而只有这种精细到词、句的解释,才具有宪法解释学上的意义,才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也才有利于准确理解宪法。正是基于此,笔者在宪法学课程教学中尝试运用关键词教学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在这些重要且相互联系的关键词上,指导学生阅读大量背景材料并共同寻求一个最为合理的解释。

二、关键词教学方法在宪法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关键词所具有的上述特点,笔者认为关键词教学方法更适宜运用于宪法序言和总纲的解释,因为这两部分的内容集中规定了宪法的思想和理念,具有高度的原则性、概括性和纲领性。但是,关键词教学方法对宪法学课程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内容的适用性较低。同时,基于本科教育对宪法学课程教学的要求,关键词教学方法运用的重心集中在现行的宪法文本上,但这并不否定这一方法在思想理念探讨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运用于有关宪法思想史的教学,而且可以很好地运用于在宪法史上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宪政、民权、自由等观念的研究。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宪法学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在讲解完宪法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宪法的概念、分类、基本原则、制定与修改、解释与适用等)之后,结合教材和宪法文本采取以下步骤实施关键词教学方法。

(一)挑选关健词

关键词教学方法运用于宪法学课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在起步阶段就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任课教师只需要以引导学生对宪法文本中的一个词语产生好奇为出发点就可以了。张大春先生曾经把小说的本体定义为一个词在时间中的奇遇。他还认为,作为幼儿认识世界的那个最初的词,可以是主角,可以是配角。它甚至可以不是角色,它只需负责显现其身为第一块拼图碎片的位置,便足以唤起父亲膝盖上的孩子、幽暗阅黑的庭院里的孩子启动他构筑整个世界的能力。同样,宪法学课程教学也需要这种最初的好奇心,并以此作为构筑理解宪法文本的基础。因此,笔者在运用关键词教学方法进行宪法学课程教学时,并没有罗列一个固定的关键词表。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宪法文本中的词汇似乎都很关键,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需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关键词教学方法的本质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哪些是关键词和这些关键词的含义,而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来鉴定哪些词汇是更为关键的,并深入理解这些词汇。

宪法学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指导学生从宪法文本中挑选关键词时,可以与教材内容的讲解结合起来进行。例如,在宪法序言中挑选关键词的时候,可结合宪法结构宪法的原则的讲解进行。通常而言,在宪法学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会更强调具体条款的讲解,对序言部分并不太重视。但是,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深入讨论宪法序言中中国革命传统封建翻天覆地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文明等词汇的内涵,那么一定会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中国的立宪背景以及深刻领悟宪法的总体精神。

(二)准备相关材料

宪法学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从宪法文本中挑选关键词之后,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在课后指导每组学生针对关键词汇准备相关材料。学生围绕关键词准备的材料内容应相对比较宽泛,应该包括这一词汇在其他相关学科的用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加区别运用这一词汇的状况、政治人物或学者对这一词汇的阐释情况、这一词汇的语义演变历史,等等。

词语周游列国,历经多重翻译,导致概念在异文化间的传递、重组和再创,这里既包括外来语的采纳(通过译音、译音加表意、译意、直接借用等方法),又包括古典词的变异(词义扩大、缩小,词义转移)。正是在内外沟通、既因且革的大化流行中,汉字文化得以丰富、升华。闭因此,宪法学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运用关键词教学方法时,应当注意到我国宪法文本中的大量词汇都存在着跨文化旅行的情况,而且外来语在中国的语境中会产生出特定的内容,这会给学生围绕关键词准备材料增加困难。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准备有关关键词的语义演变历史的材料时,必须注意这些关键词在语言原产地的使用情况、在中介地是如何翻译的、在接受地产生了哪些新的用法等材料的搜集。

(三)开展课堂互动讨论

占有了数量较多的有关关键词的材料之后,接下来便是进行课堂讨论了。在宪法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针对关键词及其相关材料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互动讨论。首先,要求每组学生推举一名同学在课堂上进行主题发言,同组的其他成员进行相应的补充;其次,要求其他组的学生针对每个同学的发言提出问题和发表不同见解。在整个课堂讨论过程中,任课教师主要起引导整个讨论顺利进行的作用。

在宪法学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形成一个共同的看法或者证明教材中的说法是正确的,而是要充分发挥关键词教学方法能够引起质疑探询的作用。以宪法文本总纲部分规定的民主集中制的讨论为例,学生在围绕民主集中制这一关键词准备相关材料的过程中会产生质疑探询,从而引发全体师生在课堂讨论中对为何要将民主与集中组合起来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的语义有何不同民主集中制的语义擅变历史是怎样的民主集中制作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在我国的历部宪法中是如何规定的民主集中制作为我国普遍适用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则,国家机构与其他领域(如工作方法)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有怎样不同的体现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在宪法学课程的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在词语的意义上产生分歧,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任课教师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并注重从以下2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虽然学生对某个词语的解释会产生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词语的含义是可以任意赋予的。所以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对挑选出来的关键词不能进行任意理解,要受到宪法理念、宪法文本体系和结构等的制约。其次,宪法为各种政治意见提供了一个理性沟通的平台,现在对宪法的解释很可能在另一时间会成为某一政治力量的理性依据。所以各种政治力量的宪法诉求只有通过沟通与妥协才能够促进宪法的实施。

(四)深入并修正对原文本的理解

关键词教学方法具有关联性和开放性的特征。随着宪法学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常常会发现先前对宪法文本的理解有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地方;或者发现正在讨论的关键词与以往学习的某个词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需要将它们放到一起进行理解。不仅如此,通过关键词的挑选及其相关材料的准备以及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讨论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还会发现以前自己认定的那些宪法文本的关键词,其重要程度并没有那么高,从而不断修正自己在宪法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建立的关键词词汇表,并在不断的深入学习和探讨中对宪法文本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解释和领悟。

三、关键词教学方法运用于宪法学课程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方法运用于宪法学课程教学的意义在于,宪法文本没有被视作有待诵记的条文堆积,也没有被当作意识形态的载体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被看作是一个有待解释的开放文本,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并共同寻求更为恰当的解释。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此外,运用关键词教学方法开展宪法学课程教学还具有以下意义。

(一)突出宪法的中国性

宪法学课程教学面对的是中国的宪法文本与实践,以及其所根植的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与传统。这要求任课教师在运用关键词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时,应当从内部的视角来决定关键词的取舍,突出宪法的中国性,而不是对西方宪法学亦步亦趋。

(二)对宪法文本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我国,由于司法机关不能直接对宪法案件做出判决,更不能运用宪法对普通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做出是否违宪的判断,所以法学专业学生往往存在轻视宪法文本的观念。其实,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大多来自于宪法文本,解释宪法文本的概念和确定宪法规范的含义是宪法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宪法学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离开宪法文本,宪法学便成了无源之水。不仅如此,漠视宪法文本会对国家的宪政建设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通过贬低或漠视宪法文本的宪政诉求,最终不可能建立稳定的宪政秩序宪法学课程教学采用关键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宪法文本中挑选关键词并对其进行深刻的领悟,对促使学生给予宪法文本以充分的重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更加妥切地理解和解释宪法

采用关键词教学方法开展宪法学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宪法文本,从而更好地解释宪法。虽然宪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但是不能忽视法律技艺在宪法实施中的作用,也就是说要充分采取法律解释学的思路。法律解释学常常论及的有语义解释、逻辑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等方法。但是,对作为根本法的宪法而言,其则有更高的要求。正如马歇尔大法官所强调的那样,我们正在解释的乃是一部宪法想要历经岁月洗礼,自然而然地,它要使自己适用人类事务中多种多样的危机。而关键词教学方法在宪法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为宪法解释提供了文化和历史的视角,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妥切地理解和解释宪法。

国家宪法日学习材料范文6

1. 2016年7月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资产评估法、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修改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这说明( )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法律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2. 2016年9月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防交通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外资企业法等四部法律的决定。这表明坚持依法治国需要保证 ( )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3. 2016年12月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这说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需要推进( )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4. 2016年9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辽宁省人大选举产生的部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的报告,确定45名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 )

A. 立法权 B. 任免权

C. 修改宪法权 D. 重大事项决定权

5.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电影产业促进法、关于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关于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对外贸易法的决定等。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表明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2016年11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任命的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个别副主任委员、国家安全部部长、民政部部长、财政部部长等4名国家工作人员,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是因为( )

①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2016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关于我国宪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②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③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④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2016年12月2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国家宪法日暨教育系统宪法学习日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在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设立主会场,并通过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在全国设立37个分会场。据统计,全国有13万所学校接入普法网观看直播,数千万名学生通过网络同步参与了活动。开展宪法学习日主题教育活动( )

①能使宪法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②能让学生感受到宪法的崇高和庄严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宪法的认同和尊重 ④有利于学生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9. 2016年7月25日,军事法院依法对中央军委原副主席郭伯雄受贿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郭伯雄犯,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追缴的赃款赃物上缴国库,剥夺上将军衔。这说明(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党中央具有依法反腐、除恶务尽的坚定决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截至2016年11月,2016年“天网”行动共从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908人,其中外逃国家工作人员122人,追回赃款23. 12亿元,“百名红通人员”19人,包括杨秀珠、闫永明在内的19名“百名红通人员”归案,新增外逃人员人数进一步下降……我国开展“天网”行动说明( )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追回外逃人员已成为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中心工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 2016年12月4日,“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6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在北京落下帷幕。检察官潘志荣、钱仁风案件复查再审改判参与者等7名个人及3个群体当选“2016年度法治人物”。此次活动同时评选出法官马彩云等3名“2016年度致敬英雄”,以及法医秦明、反诈骗网络安全守护者朱劲松2名“2016年度最具网络影响力的法治人物”。他们以实际行动弘扬了宪法精神,传递了法治力量。这启示我们要 ( )

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②树立法治信仰 ③做有正义感的人 ④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 2016年12月10日,第四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在北京揭晓,评选出“中国法治政府奖”10项、“中国法治政府奖提名奖”15项。该奖项对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制度和措施进行评选,旨在总结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有益经验,客观评价、推广法治政府建设重要成果,提高行政C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 )

①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 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顺利实施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3. 2016年中秋国庆临近,为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驰而不息纠正“”,严防反弹回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了“我要举报”窗口,网友可通过网站、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对节日期间出入隐秘场所,组织隐秘聚会,公款吃喝、旅游,收送节礼等不正之风进行举报。这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 )

A. 批评权 B. 建议权

C. 监督权 D. 知情权

2016年11月2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律实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据此完成14~15题。

14. 《意见》的实施有利于保护公民的 ( )

①受教育权 ②财产所有权 ③财产继承权 ④智力成果权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意见》要求,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这是因为( )

①人民的生活离不开财产 ②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③社会上的财产都属于公民个人所有 ④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6. 2016年11月21日,《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揭示了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报告》显示,超七成参与调研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26%的人每天收到2至3条甚至更多的垃圾短信;多达81%的参与调研者经历过对方知道自己的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或浏览网页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等等。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示司法保护等方式维权

B. 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赔礼道歉

C. 若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给予精神赔偿

D. 对侵权人打击报复,以牙还牙,讨回公道

2016年11月18日,总理在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指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社会道德文明、尊重保障人权、国家法治水平的体现。要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和政策执行力度,严厉打击校园欺凌、暴力、虐待、、拐卖等侵害妇女儿童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据此完成17~18题。

17. 严厉打击校园欺凌、暴力、虐待、、拐卖等侵害妇女儿童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利于保障我们的( )

A. 受教育权 B. 人身权利

C. 平等权利 D. 政治权利

18. 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和政策执行力度,严厉打击校园欺凌、暴力、虐待、、拐卖等侵害妇女儿童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特殊保护 ③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9. 2016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我国第一部电商领域的综合性法律。草案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章节提出“先行赔付”“保证金”等条款,要求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电商第三方平台不能提供平台内经营者真实信息的,消费者可以要求第三方平台先行赔偿。这些条款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 )

①安全权 ②知情权 ③自主选择权 ④公平交易权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20. 2016年12月14日,公安部刑侦局政委曾海燕表示,目前,全国已经建成了实战化的部、省、市三级反诈骗中心,制定了涉案手机号码通报关停机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紧急止付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若干意见》《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了《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实行了史上最严格的实名制,并不断加强行业监管,堵塞漏洞,进一步压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空间。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说明( )

①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 ②我们在上网时,要遵守法律 ③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④只有远离网络,才能过上健康安全的生活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21.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说明制定网络安全法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什么权利?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这一权利?

(2)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在上网时我们应该如何做?

22. 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受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令计划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罪,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什么是犯罪?

(2)在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中,哪些属于主刑?哪些属于附加刑?

(3)令计划受审给予我们哪些警示?

23. 材料一:《河南省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简称《办法》)规定,从2016年11月11日起,省政府和各部门任命的相P国家工作人员,在任命后,进行宪法宣誓上岗。《办法》对宣誓誓词进行了确定――“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对于宣誓场所、仪式也有相关的要求,《办法》指出,宣誓场所应当庄重、严肃,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或者国徽。宣誓场所应当有宣誓台,宣誓台上摆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宣誓程序来看,程序分为三步,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主持人宣读任命文件,宣誓人在监誓人监督下宣誓。

材料二: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横幅标语,设立咨询点,举办法治讲座,以案释法,法制副校长为学生上法治课……2016年12月4日,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当天,河南省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多形式开展了以“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全省上下掀起了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高潮。为突出抓好青少年的宪法教育,各地各部门在“12・4”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也纷纷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让师生受到宪法法律知识教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有什么重要意义?

(2)如果你参与了第三个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你会向市民(或村民)宣传哪些宪法知识?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24. 材料一:2016年7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材料二:2016年8月5日,教育部网站了《关于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其中提出教育系统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教育系统的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载体和形式不断丰富创新,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施与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教育系统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教育系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基本形成。

据悉某初级中学正在开展“推进依法治国, 增强守法观念”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

(2)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什么重要意义?

(3)在“守法”方面你打算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