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文化论文范例6篇

世界科技文化论文

世界科技文化论文范文1

进入21世纪后,第六个世界科学中心能否到中国,也引发了广泛的追问和思索。甚至有观点直接认为,21世纪的中国能否成为第六个世界科学中心,就看以整体观念、系统思维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文化是否能影响21世纪世界整体生产力和生活方式,具体就是指能否在智能科学、再生能源科学、太空科学、人体健康科学四大领域有所突破。无独有偶,2011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表研究报告《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指出前五次科技革命的重点任务是认识自然、改变自然和满足人类需要,即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第六次科技革命则将主要处理人类自身的问题。后者的复杂性、系统性、关联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超越简单线性思维的局限,走向系统辩证思维的轨道。这些判断和论述表明,未来科技发展的总方向及其所要坚持的方法论的思想源泉可以从中国文化中获得启迪。

科技革命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突变的现象,是建立在科技创新量变、渐变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的科技创新应当坚持文化自信,这是由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以及第六次科技革命面临的基本形势和主要任务决定的。我们不仅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更要在引导科技革命发生、主导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至中国的过程中增进文化自信。这一历史进程也是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所确定的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一致的,即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4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这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此,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坚持中国文化自信,其本质就是要将蕴含其中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乃至技术方法转化为现实的制度范式和直接的生产力。中国文化在回答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时,最显著的特质就是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它不会割裂地看待世界万物中的每一个个体,而是认为人与世间万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天地人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生态的整体。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影响和指导包括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在内的整个社会共生系统的活动。

坚持文化自信,引领科技范式的转变。晚清以来,国势衰微,伴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而来的是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西方科学主义、工具理性主义和经济主义对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猛烈冲击,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更迭。西方科学范式成为一切事实判断和价值评判的基础,科学知识凌驾于其他知识之上。但是,这种范式已经遇到了当代困境,这也意味着第五次科技革命结束的时代已经到来。而中国文化引领下的科学范式,是一种系统论、语境论的科学观,在从无机世界向有机世界这一认识对象转变的过程中,不仅能实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世界,也可避免科学霸权主义。

坚持文化自信,引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嬗变。近代以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诸多知识分子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之所以落后和挨打的主要原因,中国一度落入“文化失语”的境况,丧失了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五四”运动以后,科学和民主的观念便一直飘荡在中国社会之中直至形成了“主义”。科学的社会功能更加坚定了其在国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如前所述,前五次科技革命处理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西方文化在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文化危机,也最终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中国文化将自然放在与人类平等的地位,以人为本但并不形成人类中心主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友好、和谐地相处。因此,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对当代各个领域思想观念和具体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改进,有益于我们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更好地解决人类自身运用大科学、高技术所可能引发的一些问题,包括生态问题、伦理问题等等。

世界科技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玻璃;陶瓷;信息;“李约瑟难题”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001-03

一、西方玻璃与中国陶瓷

西方玻璃技术有着悠久的传统。国际考古界逐渐确认了公元前20―15世纪,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为世界玻璃制造的发源地,公元1―4世纪罗马时的吹制玻璃器皿已很完美。显然中国是陶瓷大国,中国瓷器发展经历三次飞跃。中国古代玻璃无论相对瓷器还是相对西方玻璃都处于弱势地位或从属地位。

一定意义上,玻璃仪器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没有玻璃的生产与使用就没有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我们知道,西方丹家及炼金术士很早就在实验室中普遍使用玻璃仪器,显微镜发明的事实使人类的眼界走入微观世界,它的发明对生物学发展的作用不可替代。望远镜的发明有革命性意义。“日心说”的胜利归功于伽利略的直接明证,而他的证据的取得就在于自1609年后他首先使用望远镜对天体加以观测研究。伽利略的观测结果使哥白尼的理论得到同代人的认可,如,开普勒将哥白尼的圆周运动改为椭圆轨道后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接着牛顿在此基础上将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统一于数学公式,完成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二、玻璃与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世界

在玻璃与陶瓷的生产和使用及其不同作用中,笔者以为,生动地体现着西方与中国的两类不同的信息、文化传统。

从信息论角度说,人与其工具系统存在着“全息统一、相协进化”的关系。因为人类越来越依赖于进化着的体外的物化工具的中介而展开、来完成,在新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方式的进化中集中体现着新的物化工具的进化水平,而在新的物化工具水平上也直接凝结着新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方式的进化。这也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的文化就像陶器一样,中国陶瓷作为“体外的物化工具”就是从华夏大地上生长出的有代表性中国文化,同时,陶瓷反过来又塑造着中国文化。

因为,从认识论看,人,作为一个高级的智能系统必然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怎样把外部世界存在的客体信息转变成为知识(认知)”。而显然正是“信息”在多重意义、层次和尺度上构成了人的认识发生和过程展开的中介环节,或者说,“信息”是认识构成一个现实的过程的主客体之间的“中介”。

我们同样认为,人类的信息认识活动有其共同的特征和普遍规律,但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都自有其特点。这是由于同一信息可以在不同的载体中传递,而人的感官功能的特异化,恰恰可以对自身统一的混沌客体的不同方面的特征进行相对于某一感官的抽取;这种抽取产生的固然是对客体某一方面特征的映象,但是,它却是依赖于感官结构的相对映象。这个相对映象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感知对象的哪一方面的特征依赖于特定的感官结构,如眼睛看不到气味,耳朵听不到颜色;二是就某一感官映象的状况来看,它也不能不受到产生这一感觉映象的感官结构的限制,如人的视觉不同于青蛙和猫头鹰的视觉,有色盲的人的视觉也不同于正常人的视觉。由于主体的这种参照系作用,客体的映象是在主体状态对客体信息的整合和规范下在主体中建构出来的,主体对这个建构出来的客体映象并不是一个纯粹外在的观察者,而是一个直接内在的建构者。所以,我们创造的世界既是真实世界的“影子”,也是我们的“特定”精神世界的“影子”。

通常的共识,我们中国人所把握的特定世界的特征,如表现在文化方面,中国文化是人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物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内省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外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重情的文化,西方文化是重理的文化;中国文化注重直觉体验,西方文化注重逻辑分析等等。显然,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中国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世界与玻璃中的信息、文化世界的区别。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世界更注重“悟”、“内省”与“心智”的力量,它更多地表现为真实世界的多级间接存在的信息、文化世界。而西方玻璃中的世界更是一个注重视觉影像、眼睛观看的一个外向的、透明的信息文化世界。

应当说明,一方面,眼睛并不是单独工作的,而是作为复杂的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工作的,眼睛看什么、怎么看,都受整个身心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眼睛只是人的感官的一种,除了视觉,人类还可以利用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来感知外在世界。但是,视觉,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人类的认知方面则具有特别重要和特殊的意义。人对视觉的依赖感是很强的,正如“视觉思维”研究开创者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视觉是人类活动中最有效的感官。”因为,在人类所有的认识器官中,眼睛最敏捷,人脑获取信息,来自它的信息比例最大。如此,通过具体的有所侧重的信息活动方式,或者视觉中的影像信息、文化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探悉认知主体是如何思考与理解世界的。这正显示了不同国家、民族乃至每个人的不同的信息、文化特征。

三、信息度与“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的一般表述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对“李约瑟难题”,李约瑟本人的“破解”是因为中国是“官僚体制”,欧洲是“贵族式封建体制”。我国学者对于“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李约瑟本人的回答可以说是一种“政治决定论”,与此相似的还有“科举制和激励结构论”等。用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的不同特征与不同方向予以解答“李约瑟难题”是可以接受的,但这是一个宏观的视角,还没有回答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的不同特征与不同方向之所以发生的根源,从而以更微观视角分析这种现象。在笔者看来,科学技术可以视为一种信息、文化现象。它是把握、创造和实现信息、文化的过程,而就科学技术表现为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方面来看,它是人所创造的信息、文化的实现了的形态。在科学技术中,创造和实现信息、文化的过程和这一过程所达到的结果直接地统一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过程和这一过程的产物直接统一着。因此,从信息、文化的不同传统来回答“李约瑟难题”是一个有效的思路,而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方式与其赖以展开和完成的物化工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必然的相互作用、影响与规定,所以,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国陶瓷与西方玻璃作为实例分析是问题破解的一个突

破口。

从现象上说,玻璃仪器在近代科学革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重要角色。中国古代虽然也存在玻璃业,但它的发展及影响可以到忽略不记的地步。显然,中国是陶瓷、冶金大国,所以,中国古代丹家主要使用陶瓷和金属器具。中国古代丹家不研究气体及对液体反应研究不多,无疑都和使用器具的不透明性有很大关系,这使我们不能像西方人一样利用玻璃的透明性直接用眼睛观看物质反应、变化的现象,进而错过了许多发现的机会,消弱了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因此,可以认为,玻璃技术的落后使中国化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中国古代化学向近代的演进。同样,在天文观测和生物观察上,由于玻璃仪器发明的欠缺也不能作出相应的重大发现。所以,仅从仪器工具的角度看,这在技术条件上使中国失去了发生近代科学革命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科学是一个探寻知识信息的系统,而探寻知识信息的途径必需依靠科学方法。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所获取的结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体系,科学的方法是统一规范的,可重复的。陶瓷中的信息、文化特征是一种崇尚悟性的文化,所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多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白,也不能模仿的东西。如果没有先天的智慧和悟性,一般是不可能取得多大成就的。例如中医,文学,哲学,戏曲等等。讲求悟性,不注意寻求方法论,往往不善于对方法进行积累和简单化。而任何知识信息如果没有方法论,如果没有对知识信息进行总结、归纳,一般人就很难进入这个领域,即使进入了也要“从新”开始,这本身就影响了知识信息的继续积累更新和发展进化。

在笔者看来,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还在于方法论上不注重眼睛的观察,不重视视觉影像信息。这里,可以由我们引以为豪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至今仍在使用的汉字进行说明。古老的汉字更多的反映了再生的影像信息世界。然而,这种所谓可直接“视读”的再生的影像信息世界,所视之世界更多的非着眼于描摹客观事物。因为,象形之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是直觉、主观体验。虽然,一方面,可以说每个象形字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创造性思维信息,但是,它更多地表现为真实世界的多级间接存在的文化信息世界,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客观事物的神秘想象。相反,玻璃中的视觉信息世界是一种近乎“直接”的思维,它根据对事物的生动视觉印象,“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近代科学技术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条件是社会结构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化。然而,不透明的陶瓷,一定程度上“封闭”了中国人的视野,而把中国人神秘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内向的世界意识;而西方人借着玻璃的敞亮把其世界向外穿越,形成了一个开放、扩张的世界意识。

以上的事实不能不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不透明的中国陶瓷及其相生的信息、文化传统使中国人困顿于对自然的神秘想象,而西方人却借着玻璃的敞亮开创出近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实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革命。

世界科技文化论文范文3

【内容提要】本文对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进行了深入挖掘,提出生活世界具有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通过考察胡塞尔的科学学说及其对“科学危机”的提出和解决,作者认为重视生活世界是胡塞尔的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思想。面对当代的技术危机和生活危机,作者从维护生活世界的角度提出了几点看法。

【正文】近现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近现代社会具有“生活-科学-技术-生活”这样一个巨大的双向动态循环结构。这一结构承继着近代科学的诞生而初具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近现代的社会运转中日益凸显并逐步取得规范社会发展走向的支配地位。在这一开放的循环圈中,生活既是科学与技术的发源地,又是其归宿。这一循环保持动态平衡已成为近现代社会良性运行所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这一循环的内部失衡往往导致近现代社会特有的危机:科学危机、技术危机和生活世界危机。在千年交替之际,人类社会再次步入大变革时代,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塑着社会结构。反思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在今天比在以往任何时代都具有更为紧迫的意义。

1 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概念最先由胡塞尔提出。WWW.133229.coM胡塞尔设置了三条通往其先验现象学的道路,分别是心理学的道路,笛卡尔的道路和经由生活世界的道路。可以说,生活世界学说的提出是其先验哲学体系自身完善的需要,即以生活世界为起点最终走向先验的绝对意识。但是,不可否认,生活世界学说的提出也是他出于浓烈的现实关怀而作出的对当时欧洲科学危机的回应。他企图通过返回生活世界而找回科学的意义基础,以此来解救欧洲的科学危机、文化危机和人性危机。

胡塞尔未曾给出过“生活世界”的确切定义,为此我们只能通过考察他对这一概念在各处的运用来把握其内涵。在这方面,张庆熊先生和倪梁康先生各自作出了有益的归纳。

张庆熊先生认为胡塞尔是在以下三种意义上使用“生活世界”概念的。(1)“狭义的生活世界概念”,“它指日常的、知觉给予的世界”。(2)“作为特殊的世界的生活世界概念”,“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的地平圈是人们各自特殊的生活世界”。(3)“广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生活世界统一各个特殊的世界”。[1]

倪梁康先生对“生活世界”的定义是,“在自然态度中的世界”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我们个人或各个社会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他归纳出生活世界的四个特征:(1)“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世界”,我们把它的存在“看作是一个不言而明的前提,不把它当作课题来探讨。”(2)它是一个“奠基性的世界”,“客观科学的态度”和“哲学的反思态度”都奠基于“生活世界的自然态度”之中。(3)“它是一个主观的、相对的世界”。(4)“它是一个直观的世界”。[2]

下面我们将借助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为着我们的目的对人们的日常存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在此,我们尝试把生活世界定义为日常生活世界。众所周知,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过着一种社会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条件是其进行社会生活的生物性基础;同时,人的自然存在、自然需求及其满足都被打上了社会的和文化的烙印。因此,我们可以从人的日常生活中区分出自然的和社会的两个层面。日常生活的自然层面是指人作为一个进行着感知的生物性个体的存在和活动;而日常生活的社会层面则是指人作为一个感受着和实践着的社会成员的存在和活动。日常生活的自然层面构成社会层面的地基,并对后者发挥着潜在的制约作用;社会层面位于自然层面之上,并将后者融入自身之中。不言而喻,我们在这里所作的区分是人为的,下文将证明这种区分对于我们的分析和讨论而言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从自然层面来看,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知觉给予的、直观的世界,是一个依存于我们的五官感觉的、具有形、色、声的世界。这个物体世界在空间上是三维的,在时间上是一维的。正是在这个世界中,我们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我们把自己看作是与动物、植物以及其他物体相类似的自然存在物,把我们的心灵和意识视为这个世界内部的一个领域。虽然这个世界内的事物对我们显示为流变的,但我们仍能够断定它是一个内部由因果性联系的统一整体,是一个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无限的整体。胡塞尔把日常生活中的这种态度称为自然态度,把这种图景称为自然主义世界图景。[3]

若我们转换视角,从社会层面看日常生活,即把日常生活从其自然世界的背景中取出而置入其社会的和文化的大背景中,则日常生活将呈现出一番迥然不同的面貌。我们将会看到,知觉给予的世界被社会化的内容所充实。日常生活总是在知觉直观的世界中由社会化了的人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进行的。社会条件(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为日常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而文化条件(包括传统、习俗、道德、观念)则为日常生活提供了行为规范;历史的、具体的日常生活正是在由社会基础和文化规范所结成的背景框架中进行的。

顺着上述两个层面深入分析下去,我们将发现,无论是生活世界的自然层面还是其社会层面都指示着生活世界作为一个融贯的整体所具有的两个鲜明的特征。即(1)生活世界是一个主体的世界;(2)生活世界是一个人性化了的世界。下面我们对生活世界的这两种特征依次进行讨论。

生活世界是一个主体的世界,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首先从自然层面来看,个人作为一个心物统一体,是其知觉世界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我们本身生活于这个世界之中,我们的人的身体的存有方式是与这个世界相适应的”。[4]随着身体的活动和移动,知觉世界内物体的外观将随之改变,知觉世界的内容也将发生改变。从社会层面来看,个人作为意志主体、情感主体和理性主体,在生活中追求着需求的满足和理想的实现。随着个人生活活动领域和交往对象的改变,随着其活动范围的扩大,个人生活世界的面貌将发生变化,其生活世界的“地平圈”(horizion)也将得以拓展。日常生活构成个人关注的直接对象和首要对象,我们对更大范围的世界的兴趣和了解是以我们的个人生活世界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

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人性化了的世界。在自然生活中,我们并不是把自然界仅仅看作一个冷冰冰的物体世界,而是以一种人格化的态度将其视为我们的生命活动得以在其间进行的亲切的“周围世界”。这个“周围世界”虽然具有一定的流变性,但从整体上来讲,它仍然是一个稳定的、可靠的和有效的世界。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我们以人格化的态度同他人交往,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被我们时时体验到的社会环境也提供了我们安居乐业所需的稳定性,构成为我们日常栖居的场所。总之,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我们将我们的人格外化于对象之中,使一切事物都笼上了一种人性化色彩,使它们笼罩在人性的氛围之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主体性征和人性化特征乃是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考虑到生活世界与人之存在的密切关联,可以说这个特征同时也揭示了人之为人的内在要求。如若生活世界的这两个特征遭到削弱和破坏,那么最终受到损害的将是人自身的存在。

2 科学世界

科学是从前科学的生活世界中发展起来的,科学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对生活世界进行抽象的过程。胡塞尔认为,它“抽象掉了作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一切在人的实践中的物所附有的文化特征,使物成为纯粹的物体。”[5]我们认为科学世界由科学活动、科学理论和科学所描画的世界图景构成。在胡塞尔看来,科学世界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世界图景:真正的世界是数学化和理念化的自然,是一个自在的物体世界。它受严格的因果规律支配,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公式和物理公式来规定它和说明它。

科学最初从生活世界中产生,最终达到一种科学的世界图景,在此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意味深长的变化。通过考察胡塞尔关于对科学所作的散乱论述,笔者将这些变化归纳为主要的三种。

首先是生活世界的直观自然向数学化自然的转变。胡塞尔认为对自然进行数学化的始作俑者是伽利略,他把传统的欧几里德几何学运用于物理现象,首先对自然物的形状进行几何化和直接的数学化,继而通过物体的性质与形状之间的联系,对自然物的物理性质进行间接的数学化。这样伽利略便得到了一个数学化的自然。“整个自然被当作一个具体的因果世界,并成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数学的对象”,[6]成为一个可以通过公式来把握和解释的对象。

其次是生活世界的不精确性向科学世界的精确性的转变。生活世界(就其自然层面而言)的基元是自然物(感知物),而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物理物。自然物是知觉对象,物理物(如刚体、电子)是理智对象。物理物是对自然物的一种抽象和更加精确的规定,是寻求以因果方式来说明自然的科学的基础。

胡塞尔认为在生活世界中我们就已经直觉到世界是一个由因果性样式联系的整体。我们作出预言并对世界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和支配,但这个世界还仅仅是一个“大致有规律的和充满着无穷偶然事件的系统”。[7]而在科学世界中,世界是一个“始终由绝对严格的法则制约的自然”。[8]科学思维取代了盲目思维。我们通过把握严格的因果性法则预见现象,“预先算计到周围事物的可能的反应并以自然的方式来支配它们。”[9]

再次,可感知的、离主体近的生活世界转向不可感知的、离主体远的科学世界。生活世界中可直观的事物是科学的出发点,而科学概念作为一种理论构造,它的对应物不能直接进入知觉领域。物理学家的经验是我们关于物的常规经验的深化,物理世界超出了一般的感性领域,而达到了一个比知觉水平更深的层次并构成着一个更加深层的统一体。<#10#>

经验的生活世界本质地具有主观相对性,因此,胡塞尔认为对于科学而言即使在现实中作为事实被直观地给予的东西,也还缺乏“客观性”。只有通过一义性的规定可感知感性的周围世界,才能克服主观解释的相对性,实现主体实际意义上的“客观性”。然而,当人们谈论“客观性”的时候,往往“不考虑经验这种客观性,认识这种客观性和实际地、具体地造就这种客观性的主观性”。[11]因此,我们认为对生活世界进行客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远离生活世界主体的过程,是一个对生活世界进行非人性化处理的过程。

必须承认,胡塞尔对科学的认识是深刻的和富有创见的。但是至少在一个问题上我们与他是有分歧的,这就是科学的客观性问题。在他看来,科学的客观性就是主体际体,即科学在诸多主体间的一致性和普遍性。而我们认为,虽然就科学作为人类的一项集体事业而言,科学的客观性的确立必然是一种主体际性的活动的结果,科学的客观性必然以主体际性为前提和中介,但是科学的客观性的含义并不仅在于此。我们承认科学作为人的活动的产物,它内含着人的主体性(主观性)因素,但我们同时认为科学真理透过其人化的表达形式,反映着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在事物。

3 科学危机

我们认为从科学诞生之日起(甚至早在科学从生活世界中产生的过程中),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之间就存在着一种活跃的互动关系。生活世界作为科学世界的诞生地和原初动机,始终对科学世界发挥着规范和制约作用;而科学世界一旦诞生,就立即像一切获得了自身独立性的事物一样,对其“母体”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深刻地改变着生活世界。科学危机的实质乃在于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危机。

一切理论的兴趣都来源于实践的兴趣。生活活动的需要导致和引导着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几何学就是在土地测量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是充满意义的活动,然而在对生活世界中的直观事物进行几何化和数学化的过程中,实际的意义被掩盖起来。科学方法与程序的技艺化(技术化)“是一个完全合理的、必然的过程”,但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在技术思想中的迷失,导致了科学符号操作的表面意义与本来意义的分离,使科学活动沦为一种与棋类活动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游戏活动,使科学方法变成一种“通过计算的技艺去获得结果的单纯技艺”,[12]胡塞尔因此称伽利略“即是发现的天才,又是掩盖的天才”。[13]他发现了数学的自然和物理学的自然,却掩盖了我们在生活世界中感性直观的自然,掩盖了“理论的本来的、原始——真正的意义”。[14]毋庸置疑,这种科学世界在生活世界中意义基础的失落将导致科学的意义危机。

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是“原初明证性的王国”,它作为科学世界的“证明的源泉在起作用”[15]。生活世界中的经验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相对性,但它们仍然“是一切客观知识的基础”。这是因为科学理论归根到底起源于最初在生活世界中所获得的质朴的和直接的观察。我们在构造科学世界的过程中不能把直观事物予以排除,因为感觉世界是科学的起点,我们一旦排除它,就等于排除了科学世界所赖以依存的基础。“原则上不可知觉的”、“不可经验到其存在的”科学世界最终要返回到经验的生活世界中接受主体的检验和证实。因此,如果把直观的生活世界视为完全主观的,进而贬低生活世界和日常经验的地位,贬低“科学以外的涉及日常存有的真理的意义”,[16]那么最终受到损害的将是科学世界自身。这种态度所产生的后果就是引发了科学的基础危机。

对于胡塞尔而言,科学危机的又一种表现是科学的价值危机。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世界,而科学世界则是一个力图放弃评价以保持价值中立的世界。经验自然科学寻求的只是事实,“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17]尽管实证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大大促进了我们对自然的控制以及社会的繁荣,“但是就我们的深层需要来说,这种科学什么也没有告诉我们”。[18]生活世界的价值需求与科学世界的价值无涉之间构成了一种对立紧张关系,这促使我们去怀疑、去反思科学的价值问题。

我们已经把胡塞尔所谓的科学危机归纳和细分为三种危机,即科学的意义危机、基础危机和价值危机。面对危机,胡塞尔采取了一条经由生活世界走向先验现象学的道路。在生活世界中,胡塞尔发现科学的意义是由生活主体的实践赋予的,而科学的基础则是由主体的实践经验提供的。于是,通过把“本身包括一切实际生活的(其中也包括科学的思想生活)和作为源泉滋养技术意义形成的,前于科学的和外于科学的生活世界提到首位”,[19]他就解决了科学的意义问题和基础问题。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既把自身设定为一种“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20]同时又自许为“第一哲学”。这种哲学把理性地认识普遍的存有,把认识包括人生和自然在内的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任务。通过诉诸对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在先验意识中的地位进行恰当的说明,以及通过诉诸哲学理性来回答生活的意义问题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指引,胡塞认为我们最终能够克服科学的价值危机。

显然,胡塞尔并非从正面入手解决科学的价值危机,即并非使科学本身承担起回答生活价值问题的任务,而是把自然科学视为一种普遍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普遍科学(即“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将为一切价值问题提供理性的答案[21]。可见,他解决科学危机的途径乃是用理性哲学来弥补科学在价值问题上的无能。

通过考察胡塞尔对科学危机的解决,我们接触到了他的一个富有启示的思想,这就是要抬高生活世界的地位,将其视为我们所拥有的“唯一实在的世界”,视为一切意义的源泉和一切活动得以产生的母体。这一思想的实质就是突出人和人的日常存在,重视人的比较全面的需要。

4 技术危机与生活世界危机

科学危机,尽管是就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而言,仍然属于科学一方,与此相对的、属于生活世界一方的是生活世界危机。生活世界危机必然是科学——经由技术的物质力量——对生活世界施加现实反作用的结果。从科学到生活世界,中间经过了技术的中介;同样,从科学危机到生活世界危机,其间也必然经历了一场技术危机。就笔者的见闻所及,胡塞尔未曾谈论过技术危机和生活世界危机。若比附于科学危机的话,技术危机或许应该包括技术的意义危机、基础危机和价值危机。但技术危机作为一个被广为谈论的话题,它在当代具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认为技术危机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而给人类社会造成的一系列困境与难题。胡塞尔很少谈论技术危机,这恐怕是由于在他那个时代技术应用的弊端尚未充分暴露的缘故。近数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科技造福人类的丰功伟绩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与此同时,技术应用的恶劣的负面效应也是触目惊心的。这使得今天的人类已经不得不郑重地反思来自技术的危机。

我们把技术应用造成的问题粗略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指技术应用给人类社会的外部环境和整体发展所带来的难题。众所周知,这一类问题包括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近年来兴起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就是人们为认识和解决这一类问题所进行的努力。第二类问题是指技术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内部环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构成生活世界危机。本文所要着重分析和讨论的正是这种危机。

技术应用(或社会的技术化)造成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就其积极方面而言,人在通过技术手段拓展周围世界的同时,扩展了自身的主体性,增强了控制世界的能力和驾驭自己命运的力量,在物化世界中实现了自身。就社会本身而言,技术改变着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分工与经济结构,并将引起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方式的改变。从文化方面来讲,技术应用必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文化环境,改变人们的既有观念,重塑社会价值系统并促动社会行为规范的转换。技术在大尺度范围内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虽然是持久的,但毕竟是间接的,它的最直接和最引人注目的影响表现在小尺度的生活世界中,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绝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技术对生活世界的作用全是消极的,必然细致分析技术在哪些方面以何种方式和在什么程度上对生活世界造成了损害。我们认为生活世界危机的实质在于社会的技术化破坏了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损害了生活世界作为主体世界的人性化世界所拥有的特征。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技术具有某种非主体化与非人性化色彩。这表现在技术设计偏重于追求效率与功能,不惜把人纳入技术系统自身之中,使其成为系统运转的一个环节(如生产流水线),从而把人置于从属地位。即便是作为现代技术之代表的计算机技术在其早期发展阶段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比如它只能允许用户在预先设定的有限的功能菜单中进行选择,从而使人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在机器面前的被动地位。技术应用削弱人之主体性地位的另一种表现在于,随着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被连接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然而与此同时,人却没有相应地越变越“大”。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和万象纷纭的世界,更多的人感到像是处身于一部已发动起来的庞大的世界机器中,而自己越活越“小”。技术化同样消解着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以通讯技术为例,它虽然扩大了人际交往的空间,但这种以技术为媒介的方式增加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间接交流,人所直接面对的只是技术器具,面对面的、生动的和全方位的交流本是生活世界人性化的一项基本要求,现在却被生活的技术化所抹煞。

既然生活世界的危机源自技术化对它的损伤,那么危机的解救之道自然存在于对生活世界的重塑与维护之中。要维护生活世界,首先就要辨识出生活世界的核心部分,正是这些部分构成了生活世界主体化和人性化的根源,构成了任何技术化都既不能替代又不能抹煞的永恒之物。我们认为这种永恒之物就是人的生命存在。

人既是一种身体的存在,又是一种心理的存在。人的身体存在规定着人的存在和生活。比如,技术能改变人之衣、食、住、行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却不能改变衣、食、住、行这种需要本身,并且技术本身也产生于这种需要。人的身体存在于构成一切活动的基础,它作为活动的承担者起着制约作用。因此技术应以人的身体存在为中心,接受身体存在对于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以及对技术应用的限制作用。从心理层面来看,人又是一个以自我身体认同为基点的独立的社会心理主体。他的意识生活的中心是其个人存在。自我注视与自我关注是他与人交往和在其环境中开展活动的起点,并使他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主体性要求。这包括要求有一个稳定、有序和人性化的环境,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技术环境。而在当今技术的现实应用中普遍存在的却是技术对人的强制现象,这导致了对人身心正常需求的压制和扭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的异化并引发了生活世界的危机。

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只能通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纠正和解决,但这种发展不是放任技术漫无目的地发展,而是必须将其置于严格的价值规范下。如果说为了消除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必须发展节能技术(或新能源技术)、绿色技术(环保技术)和生态技术,那么若要解决生活技术化造成的主体性和人性的丧失问题,就必须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技术,进行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生产。以人为中心是指在设计和应用技术时要顾及到人的身心双重需要,力求使技术适合人的身体存在并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从而避免强迫人去适应技术,避免技术变成一种对人的专制力量。

在这方面,计算机技术的最新进展使我们看到了希望。“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传统的信息处理环境是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是人围着计算机转的,人不得不去‘凑合’当时的计算机所能提供的条件”。[22]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逐步使计算机的功能更接近人的思维规律,更缩小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隔阂。灵境(virtualrealityvr技术(或译为模拟现实技术)将促进从“机器是主体”向“人是主体”和“机器围着人转”的转变。它将“使原来只善长于处理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的计算机也善于处理适人化的多维信息,以建立一个和谐的人机环境,人不仅能从外部去观察信息处理的结果,而且能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形体、手势或口令,参与到信息处理的环境中去,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23]。钱学森同志认为“灵境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项技术革命。它将引发一系列震憾全世界的变革,一定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件大事。”[24]另一方面,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work)不仅具有支持人机交互的能力,还能支持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它将把计算机引入到群体协同工作的环境中,以计算机为中介来帮助人与人的协作。高效的人与人交互界面将是一个多媒体的界面,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借助文字、语音和图象等媒介进行比较全面的交流。[25]

我们相信,随着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人必将寻回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并恢复先前弥漫于生活世界的人性氛围。技术时代的问题“归根到底涉及人在与人和非人的周围世界的相处中能否自由地自我决定的问题,涉及人能否自由地在他的众多可能性中理性地塑造自己和他的周围世界的问题”。[26]我们应该认识到日常生活世界是我们拥有的唯一实在和真实的世界,是一切意义的源泉,是一切工具性活动的最终价值指向。一切技术都应维护和强化生活世界的主体性和人性化特征,从而维护我们生命栖居的永恒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p119-120。

2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年,p131-132。

3李河译,(荷)泰奥多•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年,p380。

4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60。

5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71。

6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44。

7李河译,(荷)泰奥多•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年,p216。

8李河译,(荷)泰奥多•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年,p216。

9李河译,(荷)泰奥多•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年,p216。

10李河译,(荷)泰奥多•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年,p411-p415。

11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116。

12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57。

13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63。

14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63。

15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年,p135。

16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64。

17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5。

18李河译,(荷)泰奥多•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年,p494。

19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70。

20e•胡塞尔著,吕祥译,《现象学和哲学的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p63。

21e•胡塞尔著,吕祥译,《现象学和哲学的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p106。

22汪成为:《灵境技术与人机和谐仿真环境》,《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7年第一期。

23汪成为:《灵境技术与人机和谐仿真环境》,《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7年第一期。

24王寿云、汪成为等著,《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p191。

世界科技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时代主题;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3-0102-05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特征的自觉把握。正确认识世界形势和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时代依据。中国共产党人正确把握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回答时代要求,解决时代问题,引领时展,开辟了符合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时代特征的认识

马克思在《序言》中深刻地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无产阶级政党认识时代特征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列宁首先明确提出要把时代特征作为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考察,并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实践。他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中提出:“只有首先分析从-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临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

邓小平根据时代特征发生的变化,明确指出:“现在世界突飞猛进,科技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有句老话叫‘日新月异’,真是这种情况。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指出:“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进一步提出:“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根据。”“历史表明,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和人民愿望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展的前列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潮头。”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邓小平率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重大判断。1984年10月,他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意义。”1985年3月,他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_他认为:“对于总的国际局势……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一九七八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

根据邓小平的这一科学判断,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党的十四大报告延续了党的十三大报告的提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提出:“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开篇就明确提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认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始终没有变化,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都有明确的认识。在2004年明22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宣言。2005年12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科技革命”的准确把握

早在1958年1月就明确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以便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提出技术革命,就是要大家学技术,学科学”,“从今年起,要在继续完成政治路线上和思想路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重点放在技术革命上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注意。”1963年12月他又说:“科学技术这一仗,―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邓小平一贯重视科技工作。1975年,他在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时就曾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

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总结了新科技革命发展以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新趋势,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他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陕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在九十年代,进步得更陕。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用宽广的世界眼光看到了新科技革命的勃兴,由此制定了科技和教育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宏伟战略,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多次论述了新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深刻的革命,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从总体上逐步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发展科技,才能事半功倍。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确定的这项国策,必须在各级干部的思想上牢固树立起来,切实贯彻执行,长期坚持下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他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正是基于新科技革命勃兴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人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是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正确抉择。”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把科教兴国战略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多次论述了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关键在创新的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科技革命的时代特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人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人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发轫于上个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高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地位,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四、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全球化”的高度自觉

邓小平虽然没有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论述,但是始终用全球化的思维,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为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提供了时论依据;提出了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为中国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对外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方向;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参与全球化的基本途径,为中国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强的基础;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强有力的国际环境。

多次论述经济全球化是时代特征,并以此作为国家制定大政方针的依据。他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如果能够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稳定。”“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两重性。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如果没有正确的对策就会落入更加不利的位置。”“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不能看到有风险、有不利因素,就因噎废食,不敢参与进取。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以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自己。”

加人世贸组织,是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决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在这个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新形势,继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在2003年6月指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更加广泛和

迅速,为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共同发展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南北差距拉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全球环境继续恶化,跨国犯罪严重,面对挑战增加了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的紧迫性。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演进。”“经济全球化,既给各国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努力使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多极化”的深刻认识

邓小平在1990年3月3日指出:“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看起来,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邓小平的这段话包含着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应做好明确的定位。

多次论述了世界多极化的时代特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长期过程,但这一历史方向不可逆转。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当代世界矛盾,全面审视和平力量和战争因素消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判断。”“推动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称霸和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一走向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世界多极化看做是一个时代特征,认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并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重大战略理念。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和谐世界”思想再次写入中央正式文件。2007年10R,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和谐世界”的思想作了进一步阐发。

六、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发展”的坚定意志

中国共产党人_贯重视“科学发展”这一时代的要求,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的《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两本书,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自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界定后,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成为引领时展的理论指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典型的时代特征。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认清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认清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发展起来就必须对外开放;认清了世界各种经济体制的长短利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的惟一选择;认清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突出地表现在综合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上,等等。我们才制定了许多不同于过去的政策,才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整个世界还会发生许多新的变化。我们仍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走向世界。”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中央文献中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时代特征的认识是科学的、自觉的,并一以贯之地、坚定地把时代特征作为制定国内外大政方针的主要依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 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4]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2―14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 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7―01(1),

[8]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351

[11]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世界科技文化论文范文5

情报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学科,国内外不同时期从不同侧面对它的定义和内涵有各种表述。综合其共同点,情报学是研究有效地运用信息、知识和情报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情报学发源于图书馆学和文献学,已发展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1信息与情报

1.1“信息链”

信息与情报是情报学的核心问题。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情报?对这些基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获得对情报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解。“信息”和“情报”,英语都是“Information”。英语的Infor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信息链”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智能”(Intelligence)五个链环构成。简单地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情报”、“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换句话说,“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五个链环组成“信息链”(InformationChain)。在“信息链”中,“信息”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作为中心链环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

1.2“三个世界”模型

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Popper)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从哲学高度阐述了信息的属性。波普尔认为,信息有“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物理领域,第二世界是主观现实领域,第三世界是客观知识领域。根据这个理论,信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关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即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它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方式;第二类是有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隐性信息,它反映人类能感受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处于意识、思维状态;第三类是有关客观意义上概念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显性信息,它反映人类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用语言、文字、图像、影视、数据等各种载体来表示,汇成一个实在的自主的“信息世界”。以“三个世界”的理论来研究信息、知识、情报,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并列关系。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

转化关系。数据不会自动变成信息,信息也不会自动变成知识,数据、信息、知识同样也不会自动变成情报。实现从数据到情报的关键要素是人。是人通过信息组织与管理,知识组织与管理来实现信息、知识、情报相互转化。知识本身也是一种信息,情报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相互之间可以转化。但是,知识、情报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体现人的认知因素而且在运用中能改变人的行为的特殊信息。

包含关系。信息存在于全部的三个世界中(主观世界、客观的物理世界、客观的概念世界),知识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但不存在于客观物理世界中,因此知识包含于信息之中。情报也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中,是活化了的知识信息,包含于知识、信息之中。

层次关系。从数据提升到信息,主要是对数据之间建立相关性,使其有序化和结构化。从信息提升到知识,主要根据信息的相关性、有序性,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从数据、信息、知识提升到情报,主要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活它们。

2情报学研究范式

情报学的多学科特性,正是由情报学的多种研究范式决定的。围绕情报学理论研究,可归纳为以下研究范式。

2.1机构范式(InstitutionParadigm)

机构范式是一种视图书馆和情报中心为社会机构的一组思想和观念,以社会学和教育学观点研究图书馆,从图书馆实践出发,研究资料(采集文献)、组织(行政机构和人员管理)、知识属性(分类、编目、采编政策等),从而驱动资料和组织的有效管理以发挥机构的社会功能。我国20世纪60—70年代情报学以及所探讨的文献合理布局,情报所的地位、作用以及情报政策、管理等都是从机构范式出发,对本行业的问题进行研究。

2.2信息运动范式(InformationMovementParadigm)

该范式起始于申农和维纳《通信数学理论》一书的通信数学模式:即信息源—传输器—噪音—接受器—信息端。信息运动范式关注的是信息运动的过程——反馈和控制。它构成了当代情报检索系统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基础。显然,通信数学模式的概念不适合应用在信息语义上,情报用户被视为情报检索系统以外的被动接受者,要去适应检索系统,利用现有的信息。因此,该范式只是从系统角度去对待情报用户,而不是从情报用户角度了解用户的情报需求。

2.3解释学范式(HermeneuticsParadigm)

伽尔默尔提出解释学的依据是人对信息、情报的解读、解释因人的知识与经验的不同而取舍,因此要研究传播、语言、文字、知识、理解及解释。如果说卡尔·波普尔偏向把情报作为静态的客观知识来加以纯技术性的分析和处理,伽尔默尔的解释学认为,社会文化以及情报消费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在查询、解读和利用情报的过程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关注情报流动过程中情报客体与情报消费主体的交融。

2.4技术主导范式(IT-centeredParadigm)

V.布什关于实现情报检索自动化的构想,使情报学研究的主流向着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范式演变,技术范式对情报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计算机技术突破了人类生产、处理和存贮信息的能力在数量、时间和智力等方面的限制,通信技术的进步,突破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能力在距离和时间两方面的限制,信息内容开发从点(字、词)、线(字符串、全文文本)、面(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立体(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结合)、三维空间(A/V、数据挖掘)到万象空间(虚拟真实)不断向纵深发展。情报学研究致力于发展各种先进、高效的情报系统和信息技术应用,但是,情报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情报学的全部内容,不但如此,由于过分夸大技术的作用,反而导致了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忽略情报学的整体研究。

2.5认知范式(CognitiveParadigm)

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等,来观察信息和情报现象。认知范式强调入的知识结构,研究人的信息处理原理,关注情报的利用和吸收,目的是支持和改善情报系统的设计和情报服务。认知观的变迁意味着情报学研究主体从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扩大到强调情报用户的知识结构、认知过程、情报行为和人机交互等认知范围。

2.6知识主导范式(Knowledge-basedParadigm)

传统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单元而不是知识内容。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1980年提出了著名的布鲁克斯基本方程式,明确地指出情报学的任务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情报学要对客观知识进行分析和组织,以便绘制出知识的“认识地图”并最终按“认识地图”来组织知识。情报学从文献层次向知识层次的深化、演进与发展是情报学研究的新趋势。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存在于信息载体上,通常经过符号化、编码化或结构化等文献处理,内容是固定的,外在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行为上及概念里,是个人的,没有经过文献化、内部化的,以经验为基础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能激活灵感和启发创新,是一种更有价值的知识,但以往这类知识只能靠个人交流获取,无法收集和加工利用。情报学要超越显性知识,研究收集、筛选、加工、整理隐性知识的理论和规律。当前知识经济、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情报学界研究热点和学科体系成长的标志,最终将使情报学成为研究知识与知识活动包括知识的激活、扩散、转移、组织、增值、吸收、利用等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2.7经济学范式(EconomicsParadigm)

情报学与经济学的联系早期仅仅只是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用、效益等概念,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等基本方法,借用政治经济学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模式来评价情报服务的成本与效率。随后,情报的价值、情报传递的成本与效益以及情报工作的效率等也成为情报经济学的主要议题。1979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国际情报经济学年会,内容主要围绕情报商品与情报市场研究、情报经济效益研究、情报经济管理研究、情报产业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研究等方面。面向21世纪,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网络革命掀起的全球信息化所提出的众多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正在推动情报经济学开拓新的领域。例如,信息(情报)经纪业、竞争情报、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理论等,都成为情报经济学研究热点。

2.8人文范式(CultureParadigm)

以人为本的思想必然要同人文科学这一更高层次的概念进行整合,从而研究信息民主与信息专制、信息自由与信息保护、信息平等与信息歧视、信息富裕与信息贫穷、信息共享与信息垄断以及信息污染、信息灾害、信息伦理、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文化等以人为主体的信息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突出人文因素的研究,提高人的信息素养,将使情报学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特征和情报学自身的发展要求。

3国内外情报学发展现状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拓展了情报学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使情报学研究带有时代特征,同信息科学群的其他学科协调、融合、互补,进入了一个情报学整体更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是情报学创新的原动力,但国外情报学研究迅速改变“技术至上”的倾向,技术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并重,技术与经济并重,不断探索情报与技术最佳匹配模式。情报学研究从强调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重视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信息系统和情报检索开始,逐步引入解释学、认知观、人文因素等新成分,现在关注的焦点移向知识管理和利用、以人为本、用户/信息/技术/社会和谐共处的生态平衡。情报学不断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与时代的要求俱进,与技术的发展俱进,与社会的进步俱进,不断拓宽情报学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目前已形成为一门多范式交叉、多学科集成的全方位情报学。

我国情报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两个高潮。一个高潮是引进国外情报理论,开始学习和探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布鲁克斯的知识方程式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为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打下基础,一些有影响的情报学专著如《情报学概论》、《情报数学》等相继问世。另一个高潮是开始计算机情报检索的试验、应用和研究,出现了计算机编制主题表、汉字切分、中文全文检索、自动标引等应用研究。我国情报学关注领域和研究重点开始从文献转向技术,从理论转向应用。截止1998年统计,新中国成立50年来情报学领域计18369篇,按11个论文主题分类,论文数排名分别是情报组织管理、情报基础理论、情报检索、情报分析研究、情报服务、情报搜集、情报技术、情报事业、国外情报事业、情报整理、情报教育。关于理论研究方面,情报学界出版了《现代情报学理论》等专著,近年来在面向21世纪的情报学、情报学研究的定量化、情报学认知观、经济情报学、知识组织和管理、竞争情报、内容开发等广泛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论文,说明我国情报学研究有新的发展。据2000年9月统计,我国目前培养情报学硕士的高等院校和情报中心有22个;培养情报学博士的单位有4个;情报学作为一级学科单位的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2个。

4情报学与相关学科

4.1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文献学

美国学者S.Hemer1984年在“JASIS”上发表的《情报学简史》认为,情报学是在图书馆学、计算机和穿孔卡片、研究与发展、文献学、文献与索引技术、传播学、行为科学、微观与宏观出版、视频与光学等学科领域相互整合的结果。情报学与图书馆、文献学在学科性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都要研究编目与分类、存档与索引、检索与获取等技术。图书馆学和文献学是情报学的基础之一。图书馆学是以图书期刊为对象,以馆藏、出纳、阅览等为工作重点;文献学以文献为对象,以揭示报道、加工、研究、提供每篇文献以至每个数据的内容为重点。情报学以信息和知识为对象,以内容开发利用为重点,广泛采用情报技术产生、搜集、整理、检索、传递、分析、利用情报。情报学对信息加工组织有质的飞跃,对组织信息是由线性组织(字符串、全文文本)、平面组织(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到立体组织(A/V数据),进而到虚拟组织(虚拟真实、时空信息)。

4.2情报学与信息科学群

信息科学群的崛起,是信息现象日趋复杂化、信息爆炸性增长、知识重要性增加、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学科领域对信息现象的共同探索,形成了信息科学群。信息科学群是以信息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扩展人类信息功能为中心研究目标而形成的一个横断性、综合性学科群体。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起着重要作用,为信息科学群各个范畴提供新思路、新概念和新方法。综合有关研究,信息科学群的研究范围包括:哲学范畴、认知范畴、计算机科学范畴、信息交流与管理范畴、社会科学范畴、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有关信息范畴等。

4.3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具有血缘关系和学科延续性,信息管理学在广度上超过了情报学,而在深度上则逊于情报学。二者之间不是一种取代关系,而是一种衔接关系。从发展趋势看,两者将形成互补互动的学科关系。情报学50多年的发展形成的研究方法体系可为信息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信息管理学开发和利用当代信息资源的新技术和方法可为情报学弥补学科空缺领域提供借鉴。对于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来说,一方的研究向另一方研究领域发展会给双方学科带来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

5情报学核心研究内容

情报学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研究内容。情报学作为信息科学群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阐述信息现象并回答有关信息查寻过程中的智力行为问题,而且这种回答必须是科学的并基于在一定程度上是本领域独有的调研方法。ASIS主席萨拉塞维克(T.Saracevic)认为,情报学科分为两大块:情报分析和情报检索。情报分析是指:情报学家对文献和文献结构的分析研究,研究作为内容载体的文本;研究不同群体中的信息传播,尤其是科学传播;情报的社会背景;情报利用;情报搜寻和情报行为;关于情报和相关论题的各种理论。现在情报分析与情报检索之间存在鸿沟,情报学的任务就是填平这道鸿沟。他认为,“待这两端成功相连之际,便是情报学这门学科羽翼丰满之时”。综合萨拉塞维克等学者的观点并从现实出发,情报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可包括理论方法、信息管理和服务、情报分析、信息检索、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6个组成部分。核心领域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理论方法。主要探讨和研究情报的性质、现象和过程、各种理论范式、情报学与相邻科学的关系等学科建设方向。当前尤其需要关注信息与社会进步、信息与经济活动、信息与大众传媒、信息与教育、信息与人文、信息构筑、信息生态、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伦理、知识产权、行为科学等课题。

2)研究方法。需要关注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以及情报的量化分析、引文分析、文献知识发现等课题。

3)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分析和服务活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信息生产者与用户的关系;信息系统质量评价等;有关信息格式、内容加工和传输的各种标准和规范等。

4)信息检索。以信息处理和情报内容加工为主的研究。包括:元数据、界面设计、可视化、主题词表、分类表、概念分类、Web网站构筑、多媒体检索、跨语言检索、检索策略、搜索引擎等。

5)知识管理。知识单元、知识存储和管理、知识获取、知识提取、知识发现、知识表述和分类、知识挖掘、自然语言理解、语料库、知识工程应用研究、知识管理与统计学、机器学习、自动推理、问题求解、人类常识和专业知识的分析研究、最佳实践(BestPractice)和实践团体(CommunityofPractice,COP)、协同网等。

6)情报分析研究。从信息挖掘、抽取,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提供情报咨询服务,以及其相应的信息系统,如竞争情报(CI)、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在线分析处理(OLAP)系统、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等。

7)应用和服务。应用范围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在线教育、在线学习、在线保健、在线娱乐、在线金融等。服务范围包括网络接入商(LAP)、网络服务商(ISP)、网络内容商(ICP)、应用服务商(ASP)、网络培训商(ITP)、系统集成商(SI)、网络咨询等。

8)技术应用。技术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信息内容技术:信息数字化、全文检索、搜索引擎、多媒体内容检索、自动标引、自动翻译、自动摘要、数据挖掘、文本挖掘、信息提取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支持的知识内容加工和知识吸收、转换等。数字图书馆技术。

9)信息教育与人才培养。包括数字鸿沟、计算机文明、信息技能、专业结构、人才素质、教育制度、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网络学习等课题。6情报学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法。情报调查法是指人们在社会情报实践活动中对客观情报情况的调查了解与分析研究方法,是搜索、跟踪、获取和开发利用情报资源的一种基本的、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用现场观察法,后者又分作访问调查与调查表调查。

2)引文分析法。研究文献的被使用和被引用,也就是研究质量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由于《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创办,引文分析法已成为一个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情报学分支。对引文这一线索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某项发明或技术的应用范围、现状、著作水平、学科发展趋势等。

3)系统科学方法。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出发,主要研究科技情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最优设计,以及解决科技情报系统的最佳运行、实现最优服务等问题。

4)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包括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引文规律、文献老化规律、文献增长与冗余等已形成的理论体系。文献计量法开始向其他学科输出、扩散、渗透,利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可以描述和解释许多分布机制相似的社会现象,如收入分布、利润分布、人口分布、不合格元件分布、通信间隔分布等。

5)科学计量法。科学计量试图通过定量方法寻找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准规律,并为更有效率地开展科研提供指导。20世纪60年代初,D.普赖斯等人倡导并采用定量方法来研究科学自身,E.加菲尔德创建了“SCI”大型数据库,视为科学计量学的肇端。30多年来,许多情报学研究人员在该领域作出了许多重要成果,此外社会学和政策研究人员也投入这一新领域,使其研究对象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生产率问题、科研资金投入的最优化、预测学科发展趋势、识别不同学科之间以至科学活动同技术活动之间的联系、科研绩效评估、描述科学活动规律和准规律、研究科技人才和科技教育问题等等,形成蔚为大观之势。

6)信息计量法。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和他的学生埃格希(L.Egghe)1988年主张用信息计量学代替文献计量学,提出了如下信息计量的发展逻辑过程:书目统计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的提出表明情报学定量化研究已由文献单元深入到文献中的各个信息单元、知识单元;已由文献计量分析发展到信息计量分析,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终将真正实现“知识信息的计量必须从语法层次向语义和语用层次发展”的这一飞跃。

7)网络计量法。1997年Almind和Ingwersen首次提出网络环境下引文分析的概念和“网络计量学”(Webomet-rics),将传统信息计量方法使用在Web分析上,对诸如语言、单词、词汇、频次、作者特征、作者合作的能力和程度,以及对作者的引文分析,学科或数据库增长的测量,新概念、新定义的增长,信息的测量,检索措施的形式与特征进行了研究。网络计量法可用于研究因特网的知识结构、学科性质、信息组织特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交流规律,探讨学科、机构、国家、地区的科学发展趋势,研究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网络查寻行为,指导网络建设和网站管理。

8)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由于科技文献和知识的爆炸增长,科学分工越来越细,跨学科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困难,就会产生知识的分裂,并且随着知识的持续增长,分裂现象会更加严重,尽管现代每个人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必定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知识点、知识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假设某学科发现医学状况A与症状B相联系,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发现某营养成分缺乏C与症状B相联系,则A与C也发生了关系。但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学科隔行如隔山,A与C的联系则长期蛰伏着,未被发现。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情报学专家K.Swanson博士创立了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并开发了Arrowsmith系统。

7情报学前沿领域

情报学的发展将通过与不同学科的碰撞交叉而产生前沿研究领域,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和扩大研究范围。据有关研究,前沿领域有:

1)“数据库知识发现”(KDD)研究。数据库知识发现是目前十分活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情报学家利用“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开发出各种软件系统,揭示数据库中不同领域知识的联系和问题的答案,找到了知识发现的新途径。

2)语义网研究。语义网实际上是一种智能网络技术,能理解人类语言,并能推理,不仅可以理解词和概念的涵义,而且还能理出其间的逻辑关系。语义网技术一夜之间得出的组合方式将比一个人穷尽一辈子心力想得到的还要多,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直觉和分析能力,促进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合作。美国互联网之父伯纳斯·李希望到2005年用“语义互联网”取代目前的万维网。他将互联网变成一个巨型大脑,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都能享受人类自5000年以来的全部知识。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语义网问题,也是情报学将有很大作为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项目有: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法、语义计算机模式的研究,潜在的语义索引,复合词的分析模型研究,自动构成多语种词库,存取多语种信息,用户自适应集合分类法研究,知识共生现象研究,网络知识搜寻等。

3)3G(GreatGlobalGrid)研究。欧洲各国正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3G技术,主要目的是将各种网络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像今天的电力网格一样,方便地送到每个用户那里。目前在因特网上,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网络站点,将来,可以通过网格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对用户提供各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也就是将分布于全世界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知识等组织成一个逻辑整体,用户可通过网格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格资源。核心技术包括:信息优化使用技术,网格资源管理技术,网格中的作业调度技术,网格安全技术。

4)信息构建(InformationArchitecture)。美国建筑师R.S.Wurman于1976年在美国建筑师协会年会上首次提出IA的概念。1989年,他在《信息悬念》(InformationAnxiety)一书中对IA作了定义,就是如何组织信息,把复杂的信息变成明晰,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实现其信息需求。随后,随着因特网的发展,IA的理念和应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情报学界和信息管理学界。IA是把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组织信息和构建信息环境,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已引起国际情报学界重视和关注,成为情报学的核心问题,并把它的理念合理地运用到情报学研究领域上来。

5)知识管理研究。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知识有关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目前的研究热点在于:知识组织、知识链、知识发现、自然语言理解、知识管理工具、知识转换模式和4力场(4Ba’s)研究、实践社区、最佳实践库、智能、知识网络化研究等。

6)数字图书馆研究。数字图书馆正引发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媒介迁移运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一些文化机构将进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传统文化资源将被开发成经济资源,导致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态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数字图书馆需要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问题、管理问题、运营问题和法律等问题,不同学科将从不同领域对发展数字图书馆作出贡献。情报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支柱,同时情报学也将吸收数字图书馆集成的各个学科的养分进一步实现现代化。

7)信息技术应用。技术方面前沿课题很多,包括:元数据技术、语料库技术、海量信息存储与压缩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图像检索技术、语言检索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多语言浏览器、跨语言信息检索、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大规模真实文本处理、自动抽词、自动索引、自动分类、自动文摘、概念分类(Ontology)、信息安全和保护技术等。当前要着重内容和知识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实现这些技术和应用不可或缺的基础研究、基础建设和标准规范的采用。

8)小世界现象。从很大的人口中任意挑出两个人,这两个人彼此认识的概率有多大?任意挑出的两个人当中要达到彼此认识的最短链条是多长?1967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Milgram)做了一个实验。他给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随意选择的300多人发信,要求他们把他的这封信寄到波士顿市一个独一无二的“目标”人,分别由每个人独自联系。米尔格拉姆告诉每个发信人有关目标人的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地、职业,如果发信人不认识这个目标人,他们把这封信寄给他们认为与目标人比较近的,而且是他们认识的一个人。于是开始了发信人的链条,链上的每个成员都力图把这封信寄给他们的朋友、家庭成员、商业同事或偶然熟人,以便很快到达目标人。米尔格拉姆发现,有60个链条最终到达目标人,链条中平均步骤大约为6,这个结果说成“六度分离”(SixDegreesofSeparation),广为传播。“六度分离”在学术上称为“小世界现象”或“小世界问题”。近年来,小世界现象引起了数学家、情报学家、物理学家、计算科学家、行为科学家、数理经济学家的广泛兴趣,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领域。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的世界中,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我们情报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统计表明,尽管互联网上信息数以亿计,但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L最多达到19,因此互联网连接具有小世界现象。可以运用小世界网络理论来改善因特网中的信息流。“小世界现象”对于情报工作者如何快捷、准确获取网上信息提供新思路。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了曾民族教授等的大力协助,在此致以深切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卢泰宏.情报科学发展中的四个里程碑.情报学报,1990(5):394~400

2马费成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情报学报.1996(5)

3KuhnT.科学革命的结构.王道还编译.台北:允晨出版社,1985

4赖茂生.情报学的发展观.图书情报知识,2000(4):4

5汪冰.试析情报科学研究的若干重点与发展方向.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增刊)

6赵海军.情报学的学科发展规律.情报资料工作,1997(2)

7许文霞,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报学报,1988(4)

8邱均平.信息计量学讲座,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1~6);2001(1~4)

9严怡民.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0汪冰,岳剑波.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11岳剑波.情报学的学科地位问题.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1)5~38

12肖勇.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情报学研究趋势.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3张力治,王忠军.情报学学科体系.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4符福@①.情报学科体系建设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5胡昌平.情报用户与情报社会学.情报学刊,1988(1)

16王万宗.技术进步与信息管理学科群的形式.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3):130

17马费成.面向21世纪的信息经济学——回顾与前瞻.见:知识信息管理研究进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8吴慰慈,张久珍.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情报学报,2000(2):99

19陈曙.信息生态研究.图书与情报,1996(2):12~19

20岳剑波.信息环境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21粱战平.情报学的新发展.情报学报,2001(2):131

22武夷山.浅谈情报学的若干发展热点.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4)

23王知津等.情报学的知识化趋势.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24荣毅虹,梁战平.基于文献的发现,情报学报,2002(4):386~389

25BushV.AsWeMayThink.AtlanticMonthly,1945(176):101~108

26SmithL.Interdisciplinarity:ApproachestoUnderstanding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asAn

Interdisciplinary.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7MiksaFL.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TwoParadigms.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8BrierS.APhilosophyofSciencePerspective-ontheIdeaofaUnity-ingInformation.In:VakkariP,el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9BelkinNJ,etal.AnormalousStateofKnowledgeforInformationRe-trieval:partI.BackgroundandTheory.JournalofDocumentation,1982(38):62

30IngwersenP.ConceptionofInformationScience.In:VakkariP,etal.Proceeding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世界科技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近代社会,电磁理论,电气技术,哲学启示

 

电磁理论及电气工业技术是在人类社会的特定历史阶段发展起来的,顺应并且满足了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改变了世界,创造了新的时代,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本文由第一次科技革命中晚期即从十八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该段时期的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为背景,探讨十九世纪近代社会对近代电磁理论发展的促进关系,进而总结十九世纪时期电磁理论发展的哲学启示。

1 十九世纪时期的近代社会

启端于18世纪80年代英国并在随后的近100年内迅猛磅礴于欧美诸国的蒸汽技术革命,直接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变,并引起了社会深刻变革。以下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总结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方面: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同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在加剧,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崛起,英法等国相对落后。此等现象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转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后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论文大全。

经济方面:人类在生产力上实现了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过渡,生产关系上则体现在垄断组织的形成和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组织形式。

文化方面: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愈加显著,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特别是电磁理论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中电气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深深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与观念。

2 十九世纪近代社会对电磁理论发展的促进

回顾电磁理论及电气技术的发展必将联系到蕴育电磁理论的十九世纪近代社会。电磁理论与电气技术的发展受到社会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社会对电磁理论与技术具有整合作用。同时,电磁理论与技术也会对社会产生反作用,社会根据技术加以自我调适。十九世纪近代社会对电磁理论发展的促进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从社会需要与技术惯性上看,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蒸汽动力占据主要地位的同时,当时的科学工作者加快了对电的研究[1]。18世纪后期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了电池;19世纪初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随后安培定律、欧姆定律相继被发现。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制成了第一台电动机和发电机,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实验之一,开创了人类电气化时代的新纪元。

其二,从科研与产销的一体化(即工业实验室)方面看,无论是电工技术还是电气工业,完全是在电磁理论建立之后,人们自觉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出了各种发明和发现的。麦克斯韦在总结法拉第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逐渐进入了电子技术和信息社会。1901年完成从法国穿越大西洋、到达加拿大的无线电通讯。1904年把整流管使用于无线电通讯。1916年人类第一座无线电发射台问世,人类步入了信息社会。

其三,从社会状况与社会变革方面看,由于电能比蒸汽能有诸多优点,电力迅速取代了蒸汽动力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电气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爆发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以实用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为开端,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二次技术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但并没有在英国得到迅速发展,却在美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成果。电气工业在美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电气工业发展,从此人类社会进人了电气化时代。

3 十九世纪电磁理论发展的哲学启示

在分析电磁理论及电气化工程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后,从中思考电气化工程社会影响的哲学思想,对其所蕴涵的文化思想和观念进行概括和抽象。

3.1 电磁理论及工程技术把生产、技术和科学三者间的关系进一步融合

电磁理论的最初研究并没有推动生产发展的目的,它是出于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或事业心。在电磁理论的基础上,各种电器相继发明,有力地促进了技术的进步,进而推动了生产的大发展。论文大全。论文大全。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的融合是一种进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这是因为电磁现象已不像力、热、光那样可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只能靠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来感觉它、认识它、掌握它,最终让它为人类服务。

3.2 电磁理论扩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范围

自牛顿以来,科学界存在一种超距作用的观点,认为这种作用的传递既不需要物质做中介,也不需要花时间。而法拉第提出了电力线和磁力线,即电场和磁场的概念,指出静电作用和磁作用是通过场来传递的;麦克斯韦由法拉弟的思想计算出光的传播速度,亦即电磁作用的传播速度,从而否定了超距作用的观点。后来,科学家们又把这一思想扩大到引力,提出了引力场的概念,加深了对引力的认识。由此,人们认识到“场”和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从而大大改变了牛顿自然科学的框架,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的一次跨越[2]。

3.3 电磁理论的逻辑性和经验性启示

1820年,奥斯特在自然统一性哲学观点的推动下,第一次把电、磁现象联系起来,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受这一启发,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磁效应的逆效应――电磁感应定律。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创立了完整的经典电磁理论体系。随后的电气化工程技术亦表现了工程的理论本质依据逻辑的揭示、科学实验。其运行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源于科学精神和技术理性,昭示了科学必须既是理性的又是经验的[3]。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技术理性中凸现的工具效率维度和经济物质取向,具有忽视人存在的精神意义和精神价值的倾向[4]。这从电气化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得到证实。

3.4 工程实践的建构性和境遇性启示

由于电气化工程可预见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影响,以及实施的复杂程度,必然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的关注和支持。现在,工程是否存在、如何存在以及怎样存在不是科技人员一方就可以说了算的,它是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社会各界包括政界、科技界、学界、实业界、企业界、公众共同参与或者叫建构的结果。

另外,虽然电气化工程的理论知识具有共同性,但现实中却很难看到相同结构,相同形式,甚至相同功能的工程。这是因为在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受到社会因素如地域风情,政治历史,经济状况等影响很大,工程实践需要实时调整和不断改变工程的结构和形式,才能实现最大的工程能力,此方面启示可称之为境遇性。

4 结束语

本文关注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这一百多年时间的近代社会发展进程,分析十九世纪近代社会从工业革命到电气时代等阶段对近代电磁理论发展的催生与促进,进而由近代电磁理论发展与十九世纪近代社会关系思考十九世纪时期电磁理论发展带来的哲学启示。为研究后续电力革命及现当代电子信息时展的初期社会历史与科技关系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符彩霞.电气工业百年回顾[J].电气时代,2001(3):5-7

[2]王骁勇,刘树勇 经典物理学与社会进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4):35-41

[3]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102-106

[4]王德伟.电气化工程的社会影响[J].自然辩证法,2006,22(3):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