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系统分析师论文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1

【关键词】股票非预期收益 总风险 非预期会计收益 会计收益预测修正

一、引言

在对股票非预期收益的研究中,最早起始于Ball和Brown(1968)的研究,将股票非预期收益与公司非预期会计收益进行回归,用来检验会计收益的价值相关性。Chambers和Freeman(2005)提出了反映与非预期会计收益相关的风险度量模型。本文基于宿成建(2012a,b)提出的股票非预期收益定价模型框架来检验总风险、系统风险对会计收益反映系数及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系数的风险效应。

二、实证检验

(一)会计收益反映系数的风险效应

在分析风险与ERC的关系中,模型的设置尤为重要。根据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宿成建(2012a,b)提出的三因素模型是一个可以精确解释股票非预期收益的正确模型,那么,是否可以参考Chambers等(2005)的框架,将总风险加入到因素模型中,来考察总风险对ERC的影响呢?也就是通过如下模型,来考察γ1+δ1总风险对ERC的影响,或者说高风险公司具有高的δ1值。即有如下回归方程:

由于γ1+δ1包含了ERC(γ1)和总风险(δ1)的总效应,用以上模型来刻画总风险对ERC的影响不能直接看出总风险对ERC的关系,并且,总风险还不能作为独立变量来解释股票非预期收益。表1所报告的结果显示,总风险变量为内生变量,因此将总风险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多元回归方程来研究总风险与ERC的关系所得出的结论将不具备稳健性。此外,根据前文分析,由于TRUE和SRUE分别是非预期会计收益(UE)与总风险和系统风险的乘积,因而,UE与SRUE与TRUE就存在无法避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采用宿成建(2012)提出的股票非预期收益定价模型框架来检验会计收益反应系数、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系数的风险效应。通过以上的分析,将检验如下假设:

假设1:ERC随着总风险增加而增加;假设2:高总风险公司对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存在风险补偿效应;假设3:ERC随着系统风险增加而减少;假设4:高系统风险公司对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存在风险补偿效应。

表2报告了使用标准Fama和French(1973)方法得出的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模型估计系数。PanelA和PanelB分别报告了市场风险溢价在3%和5%条件下的股票非预期收益的回归模型估计结果。被解释变量的样本区间是从2004年4月至2011年3月,作为解释变量的贝塔则起始于2002年1月。表6 PanelA所示,高总风险组合股票的ERC是2.217,T值8.154;低总风险组合的ERC是1.285,T值5.259。因此,高风险组合股票的ERC与低风险组合的ERC之差是0.932,说明股票高总风险越高具有更高的ERC,假设1得到验证。这个结果与Chambers等(2005)的预测一致。然而,无论是高风险组合股票还是低风险组合,反映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的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变量的估计系数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股票价格对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不存在总风险补偿效应。因而,假设2没有得到验证。

表2Panel B所示,高系统风险组合股票的ERC和REERC估计系数均分别显著大于低系统风险组合股票的ERC和REERC的估计系数,并且估计系数是经济意义和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说明ERC随着系统风险增加而增加,并且,对于高系统风险公司,证券价格对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存在系统风险补偿效应。假设3和假设4得到验证。假设3的结果与Cready,Hurtt,和Seida(2000)的预测一致,与Collins和Kothari(1989,p167)报告的ERC与贝塔呈负相关则相反。本模型的预测与现有金融理论相吻合,即高风险需要高收益进行补偿,意味着相对高的ERC(或REERC)反映系数效应。

三、结论

本文检验了总风险、系统风险对会计收益反映系数及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系数的风险效应并发现:第一具有高总风险的股票具有更高的ERC;第二股票价格对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不存在总风险补偿效应;第三ERC随着系统风险增加而增加,并且,对于高系统风险公司,证券价格对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存在系统风险补偿效应。

参考文献

[1]宿成建.2012a:《非预期股票收益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检验》,2012CICF中国金融国际年会论文,《投资研究》,2014,33(7):126-143.

[2]宿成建.2012b:《股票非预期收益定价的三因素模型研究―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检验》,2012第十届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年会优秀论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34(3):600-612.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2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图书销售管理系统对图书销售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极大地提高图书销售管理效率及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图书销售管理系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综述。这部分主要论述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与业务相关的管理原理,以及与系统相关MIS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系统分析。这部分分析用户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资源条件,以现状为基础,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即从抽象的信息管理角度出发,为使用户满意,系统应对哪些信息做怎样一些存储、变换与传递,具备哪些功能,从而明确系统应该做些什么。

第三部分是系统设计。通过系统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对系统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目的是要得到一个令用户满意的良好的实现方案。

第四部分是系统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内容,讨论了该系统对人员与平台的要求,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并进行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

第五部分是系统运行。这部分描述了系统操作使用的方法,进行一些系统测试,并评价了该系统。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系统开发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和系统开发,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系统功能并不完备,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3

关键词:WSR;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

一、WSR方法论概述

WSR是物理(W)――事理(S)――人理(R)方法论的简称,它不但也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也可以作为一种解决复杂、困难问题的有力工具,WSR理论是我国著名系统科学专家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提出的。WSR理论以传统哲学观为基本指导,同时大量吸收西方系统方法的思想,是一种软系统方法论,是众多方法的综合统一。它的内涵主要是人们进行各类实践活动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法则,“物理”、“事理”和“人理”常用于表达各领域、各对象下适用的规律或一般法则,因此人们在了解认知和作用于比较复杂、困难的对象时,应综合运用多种理论知识、规律和方法,强化人与人之间交流与配合,深刻领悟物理、事理和人理,获得最好的实际效果。

二、基于WSR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由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与WSR系统具有高度的紧密联系性,并且还具有WSR系统形成和演化的本质特征。因此通过对WSR理论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比较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与WSR理论契合部分,构建WSR模式框架,分析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关键因素,构建三维模型,建立运作流程,逐步构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

1.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WSR因素分析

为使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工作更富逻辑性、条理性,可依据WSR理论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的内涵,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物、事、人因素分别分析研究,具体如下。

2.W(物理)因素分析

按照WSR理论指导思想,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场地设施、检验器材、信息网络、数据库、评估体系以及在质量监控中运用的运筹学、统计学、质量管理学理论等。主要有:

(1)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目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中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资金来源较为短缺,科技含量过低。相关领导部门需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解决监控经费问题,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信息资源建设

目前高新技术参与程度有限,没有建立全面有效的军队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信息捕集与处理过于粗糙,从而没有更有力的应用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中,造成大量重复性工作与资源浪费。应深入建立军队院校与地方大学互联互通的学位论文信息资源数据库,以更好的实施监控。

(3)理论建设

对于管理学、运筹学等理论理解不充分,掌握不全面,应用不到位,不能规范的进行学位论文质量监控。要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基础理论的探索、应用理论的研究、技术理论的应用,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的科学性。

3.S(事理)因素分析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事理因素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监控运行机制等。主要有:

(1)健全学位论文质量监控规章制度

目前相关规章尚不完善,不利于质量监控的落实。建立健全学位论文质量监控规章制度是建立完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提。建立和完善学位论文考评制度、问责制度、召回制度,加大对研究生学员、导师、研究生处的考评和问责,对考评中发现的问题,依照规章制度予以纠正及处罚,同时进行信息公示。

(2)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当前学位论文质量由导师、研究生处(办)主要负责,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尚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实时监控。为保证质量监控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操作实施,可成立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委员会或工作小组,由研究生处参谋、导师、专家、学员队干部等共同组成。

4.R(人理)因素分析

(1)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有针对性的技术水平培训。使其深入掌握相关规章制度,全面了解质量监控的有关理论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基础,并不断在实践中认识提高。熟悉质量监控方面信息资源的使用的技能,获得从事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的基本能力。同时,应加强对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单位领导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对学位论文质量监控有全面的了解,以适应领导工作。

二是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的职业道德。学位论文质量监控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学术活动,涉及研究生学员、研究生导师、专家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和学术声誉。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而据有了某些特权,如果其经不住各方面的诱惑,就会产生学术腐败等严重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工作秩序的行为。因而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自觉形成良好的觉悟,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诚实守信,是质量监控工作更有实际效果。

(2)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管理

要加强研究生导师资格审核和认证,并在强化质量控制的同时保障导师的权利。导师作为学位论文的辅导者与责任者,是学位论文质量监控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人之一。选择学术能力强、责任意识高的导师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条件。应该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资格审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导师的相关资质、学术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只有符合条件的导师才能入库。对于在学位论文质量方面出现问题的导师,应视情况进行惩处,必要时从导师库中移除。同时要尽量为导师提供学术上的保障与服务,对于学位论文质量突出的导师应适当奖励。

参考文献:

[1]朱志昌.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国际系统的启示.第11弥泄系统工程学会年论文集.北京:ResearchInformationLTD,2000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4

【关键词】南京电大 Struts J2EE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1 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国内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教育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高校间强强联合、不断实现资源共享。随着国内高校规模不断的扩张,合理并有效运用教育教学资源,推进教育管理方式转变,推进教育教学过程化管理,已成为各大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网络化管理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学生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了广泛运用。高校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毕业设计(论文),与其它课程管理类似,其主要使用单机管理方式或是手工管理方式实现,包括对毕业设计(论文)步骤中的基本信息与成绩的输入输出实施管理,而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选题、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以及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效果的统计分析等一系列环节都没有纳入系统管理中。

现阶段部分高校对毕业设计(论文)做法一般为指导老师前期给出参考题目,并通过纸质文件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再从中完成选题或自行申报课题,由于正在毕业实习的学生比较分散,容易导致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不畅,造成有些学生课题选择冲突;同时在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后期,有大量表格由人工发放、填写、回收,导致效率极其低下;毕业设计(论文)完成阶段,通常需要运用纸质存储或者刻录光盘提交最终论文,常常导致资料堆积如山,查找不便。所以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对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进行管理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不利于教学管理工作者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情况,给管理造成较大程度的困扰,甚至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的计算机资源和网络优势,按照具体管理规定研发出一款为高校量身定制的管理软件,完成对毕业设计(论文)网络化管理,这不仅重要,而且符合高校无纸化办公的发展潮流,这将进一步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南京电大早在1999年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电大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示范单位,属于“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类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系列的“省级电大”。至2014年春季,南京电大培养的教育本、专科学生已达52397人,每学年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达到1800人,因此研发出一套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2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站在企业应用系统内部,从抽象的概念高度上分析系统需求,敲定企业应用系统的要素、组成及结构,因而给出系统的分析模型,并为企业应用系统设计给出依据。在此我们给出一些功能性分析和非功能性分析的示例。

功能性分析要求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应该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南京电大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要求,按课题启动、申报课题管理、论文指导管理、论文答辩管理、论文终审管理等系列流程,能够实现不同角色应有的功能。南京电大学生可以浏览南京电大关于论文方面的公告,可以选择导师、提交课题,可以与导师交流,可以对自己的开题报告、论文及系统中资源进行上传和下载;南京电大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的学生、查看学生课题、论文情况,可以对学生提交的课题、论文进行审阅,可以对自己的学生发出通知,向本校教务员汇报工作;分校教务员完成本校通知工作,维护本校教师与学生信息,向市校汇报本校论文工作;市校教务员可以对分校教务员、教师进行权限分配、调整;系统管理员需要完成业务数据备份、角色信息调整、系统安全运行、运行维护等工作。每一个用户登录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后都可以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都可以利用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提供的查询与打印功能,都可以从系统中下载需要的资源,根据需要上传文档。

非功能性分析主要包括时间上响应不可以太慢,从而影响用户的操作,应在5ms-9ms之间;必须能够对所录入的业务数据快速的处理,得出执行结果,基本处理过程时间不可延迟过多,至多1-3秒;对学生的申请以及教师指导结果的传送和转化时间能够满足用户心理预期,不影响用户的使用,适应用户的任务需求为关键;对录入的课题申报、指导意见、答辩结果等要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响应结果与相关的查询。适应性上应该对录入的课题申报、指导意见、答辩结果等要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响应结果与相关的查询;运行环境需要支持Windows系列、Unix等不同运行操作平台,对于将沓鱿值牟僮髌教ǎ系统可作进一步的维护以满足其稳定性;接口流量不可过小,与其他系统能进行快速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大约在5-10年时间能够正常使用;运行期应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更新维护,使其更加健全。

3 系统设计

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包括学生操作模块、导师操作模块、分校教务员操作模块、市校教务员操作模块、系统管理员操作模块。其中学生操作模块包括选择导师、申报课题、课题维护、论文过程汇报、浏览与回复导师意见等功能;导师操作模块包括选择学生、审阅学生课题、审阅学生论文、向本校教务处汇报、有关通知、浏览学校通知等功能;分校教务员操作模块包括维护本校学生、维护本校教师、与教师联络、向市校教务处汇报论文工作、本校通知、浏览市校通知等功能;市校教务员操作模块包括审核分校指导老师资格、审核分校上报答辩小组信息、完成终审论文成绩录入、向市校教务处汇报论文工作、市校通知等功能;系统管理员包括操作模块、包括角色信息管理、分校教务人员管理、市校教务人员管理、系统维护记载、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备份等功能。

图1中虚线框中登录系统、维护个人信息、查询与打印、上传下载材料等功能,学生操作模块、导师操作模块、分校教务员操作模块、市校教务员操作模块、系统管理员操作模块等模块都需要这四项功能,因此将它们单独列出。

4 技术简介

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运用Struts框架,Java的Web应用中运用的技术比较多,也较为复杂,所以研发过程中可选择的技术也多,项目管理必须考虑到开发人员个人的特长对开发任务进行合理分工,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系统设计阶段考虑周到。MVC模式可以很好的将业务数据模型和业务处理模型分离出来,这样研发出独立的业务组件,以便于在编写表示层页面阶段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在处理表示层页面文件和模型之间关系过程中,控制器就成为两者的桥梁,这样使得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项目能够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化的工程。Struts框架在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中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在研发阶段可以很好的运用该框架开展开发项目,开发人员能够选择合适的模型组件。

在图2中,JSP和Struts为开发人员提供的一组标签能够完成页面的表示与数据显示等功能,使得开发人员可以编写丰富的视图功能。

5 系统实现

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各个部分的研发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5.1 创建视图

该系统采用Struts技术,视图的编写主要运用JSP技术,但和传统的JSP技术相比有两个明显不同。

(1)该系统在Struts下运用JSP技术研发视图,在页面文件中没有包括任何的脚本程序,仅是单纯的实现数据传递以及获得与显示从数据库返回的数据,对业务数据的处理和页面的跳转都是在业务层中执行。

(2)Struts框架给出了一组可扩充的自定义标签库,主要包含Bean标签、 Logic标签、HTML标签与模板标签。通过运用标签,能够简化编写用户界面的过程,而且更好地完成数据的封装。

5.2 创建模型

模型利用JavaBean组件,设计和实现系统的业务逻辑。根据不同的操作请求从Action派生特定Action类,调用由Bean组成的业务组件,建立由ActionForm 的派生类达到对客户层表单参数的封装。

5.3 创建控制器

在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中,中心控制器是由Struts提供(ActionServlet),程序员一般无需对该ActionServlet执行二次研发;负责特定业务处理的Action类则是研发者研发任务的重点,这部分Action对象中会执行全部业务操作,处理结束,由Struts的中心控制器转向到JSP页面,把处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5.4 创建配置文件

包括两个配置文件web.xml和struts-config.xml,用来定义Struts系统中模块之间的交互。通过对该两个配置文件的定义,将Struts框架中MVC各部分联系起来,完成了一个真正的MVC系统。

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开启阶段学生申请导师界面见图3。

6 结束语

本文对现阶段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状况充分调研,分析总结现阶段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主要缺陷,在掌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基础上,结合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实H状况,探讨了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本系统基于网络B/S方式设计思路,采用Struts框架技术与SQL Server2014数据库技术进行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云龙,贾宇波,吴徐彬.基于UML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5.

[2]丁勇,储久良,张飞.基于MVC框架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

[3]陈泽强,徐梅玲.基于.NET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5

关键词:SPSS;因子分析;综合得分

中图分类号:O212.1 文献标志码:A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08级统计实务班31名学生的20门主干课程,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计学原理、微积分、政治经济学、大学英语、应用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统计预测与决策、统计应用文写作、统计实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调查概论与数据分析、企业经济统计学、SPSS在统计中的应用、线性规划、抽样技术、统计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以这20门课程为变量,分别用 表示,并用 表示第i个学生在第j 门课程上的得分,这样,就得到了一个 原始数据矩阵,输入SPSS17.0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

三、实证检验

(1)检验数据的可行性

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是用来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大小,主要用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的。KMO越接近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越适合作因子分析,KMO越接近0,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弱,越不适合作因子分析。

巴特利特(Bartlett)球度检验是以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出发点的假设检验,也主要用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若概率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琢,则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不太可能是单位阵,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反之,若概率P—值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琢,则接收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无显著差异,原有变量不适合作因子分析。

(2)方差解释

(3)确定因子

(4)因子得分

参考文献

[1]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全涛,孙雪翰.2008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成绩与技术统计因子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30(2):370—380.

[3]丁伟祥,殷晓旺,张文.因子分析法在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30(1):185—190.

[4]彭文斌,邝嫦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资本流动的因子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9).

[5]刘晓娥,康艳芳,王立.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的因子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5).

[6]杜茂华,陈国生.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7).

作者简介:

吴以超(1990—),男,江苏省东海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初级统计师。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6

关键词:统计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01-01

一、统计学的性质与特征

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著名的《韦伯斯特大词典》指出,统计是一门收集、分析、解释和提供数据的科学。美国著名统计学家MarioF.Triola在其《初级统计学》里也写到:“统计指的是一组方法,用来设计实验、获得数据,然后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组织、概括、演示、分析、解释和得出结论”。综合来说,统计学就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其中数据收集主要是通过各种调查以获取数据,数据处理是将数据用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数据分析是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研究数据,数据解释是对数据理论分析结果的说明,最后就是从数据分析中得出与实际结合的客观结论。

统计学的性质决定了其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特征。统计学有较强的理论性,统计理论分析所用的方法基本上属于数学的范畴,因此要学好统计学必须要求学生拥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同时对统计分析数据的解释大多也要结合所研究问题的专业理论;统计学同时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因为统计分析的基础是数据,而数据都是来源于对社会实践的调查所得,最重要的是统计分析的结论是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二、高校统计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计划设置不合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数学中的概率论,因此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这门课程之前必须要求已经掌握基本的概率论知识,否则就会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产生跳级现象。这种情况不乏实例,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里就出现过统计学与概率论两门课程基本同时进行(如安排在同一个学期),甚至先上概率论后上统计学,这种不合理的课程顺序设置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多痛苦和无奈。

(二)只重数理推导忽视专业理论分析。很多统计学教师自身是学数学出身的,因此在给学生教授统计学时非常热衷于数理统计理论和公式的推导,而对统计分析数据的解释及结论的得出寥寥数言即告完毕,学生感觉不像是在学习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反而感觉像是在学公共基础课——数学,这不仅会造成学生学习很吃力,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三)过分强调应用和应试,忽视理论基础。这种现象和上述的刚好相反,很多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师自身数理统计基础并不扎实,所以在教授统计学时往往会侧重应用和应试,比如只要求学生记住某个公式、怎样套公式等等,但从应试的角度考虑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根本上讲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学生虽然可能会考试及格但不一定真正掌握了统计学的知识,不利于其今后的长期成长。

(四)教材依赖性严重,不结合实际。这种问题不仅出现在统计学教学中,很多高校老师长期上某一门课程,但连续多年都使用同一本教材,不仅自身知识结构不断老化,而且无法及时将社会上的新兴现象与专业课程理论相结合。任何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都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而且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将该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概括得完美无缺,因此依赖单一教材上课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完善高校统计学教学的对策

(一)改革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作为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统计学的主要先行课程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他相关先行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经济学、管理学等等,这些先行课程大部分要到大二上学期才结束,因此在设置专业培养计划时应考虑将统计学课程最早只能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或者靠后。同时,在统计学理论课结束后可相应安排一门统计软件分析之类的实验课程,以强化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工学院管理系为例,该系六个本科专业均在大二下学期开设有《统计与统计分析》和《统计与统计分析实验》两门课程,其中《统计与统计分析》一般排在前十周教学,而相应的实验课则排在后十周,这种连串的课程设置既有利于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的理解和巩固,也有利于对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的掌握,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会把自己学到的统计学转化成一门实用技术,终身受益。

(二)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统计学的性质告诉我们,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数理基础决定了对理论的掌握熟练程度,而专业理论是实践分析的依据,二者均不可偏废。作为统计学的专任教师,应在这两方面强化自身的基础。因此,文科专业出身的统计学教师可适当加强概率论等课程的深入研究,而纯粹数学出身的统计学教师应该强化对所教授专业主要理论的系统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统计学教育。

(三)抛弃教材依赖,积极尝试案例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依赖教材,而鉴于很多教师习惯使用同一本教材的弊端,一方面应建议教师尝试更换新的教材,另一方面应积极鼓励教师引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模拟,它非常有利于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多数案例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是惟一的,具有挑战性和灵活性,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刘伟.高校财经类本科统计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