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扶贫工作总结范例6篇

城镇扶贫工作总结

城镇扶贫工作总结范文1

杭州位于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总人口870万。杭州市经济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2012年,全市农村居民收入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分别达到17017元和6008元。2013年末,记者来到杭州采访时,发现这里不仅有贫可扶,而且杭州市还将各种扶贫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走出一条有杭州特色的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与推进扶贫开发互促共进的新路子。

2010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与推进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在统筹中扶贫、在协调中发展”的新思路,大力实施扶贫开发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07年至2011年的5年间,杭州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翻了一番,从2500元增加到近5000元。

在统筹中扶贫

杭州市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具有杭州特色的“东快西慢、东强西弱”的特点,地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八城区与五县(市)差距大。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与管理体制等多因素制约,地处西部山区的淳安、建德、桐庐、临安、富阳五县(市)发展相对迟缓,五县(市)地域面积占全市81.5%,人口占372%,但生产总值只占2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只占12%左右。人们形容,在杭州1万多平方公里境内,东部平原像发达的欧洲,西部山区有点像欠发达的非洲。

其次,杭州市的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尽管自2010年起,杭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开始超过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但两者之间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萧山区与最低的淳安县相比。相差了2.2倍。

农村与城市、五县(市)与城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已成为杭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为了从制度层面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推进面上扶贫,2007年,杭州市将边远山区和低收入人群相对集中的38个乡镇作为重点扶贫对象,开展了“百团联百乡、千企结千村”即“联乡结村”共建帮扶活动。组建了38个由“市领导+市级部门+企业+学校+乡镇”组成的帮扶集团,联系38个欠发达乡镇。进行重点帮扶。区、县(市)按照市里模式开展区域内帮扶共建工作。2008年以来,全市实施“联乡结村”共建项目13701个,落实结对帮扶资金16.55亿元。

2010年,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在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出台了《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专门成立了杭州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委员会,并建立了区县协作、产业发展、中心镇、中心村、土地综合整治、“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等七个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

在全面实施城乡区域统筹的部署中,“区县协作”尤其引人关注。通过这一战略,杭州11个发展较快的城区和5个发展相对较陧的县(市)进行挂钩结对,全方位协作。市财政还拿出真金白银,5年内每年新增10亿元资金,支持下属5县(市)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帮扶并非简单的“劫富济贫”,而是按照产业发展特点,相互配对。例如淳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市里就统一安排,让西湖区和风景名胜区与其挂钩结对,共谋发展。除了产业协作之外,文化、科技、教育、环保等公共服务也被列入协作内容。2012年,区县(市)协作落实资金达到3.25亿元。农产品进城渠道更加通畅,五县(市)已全部在城区开设了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年营业额超过6500万元。

从“联乡结村”到“城乡区域统筹”,杭州扶贫工作真正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获得了新的动力和新的生命。在谈到开展统筹扶贫的意义时,杭州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如勇对记者说:“统筹扶贫不是纯粹的点对点扶贫,我们变‘输血’为‘造血’,最核心的思路就是希望通过统筹扶贫的方式,为相对贫困地区的村民提供自我造血的条件。”

“四位一体”定向扶贫

杭州市这些年按照党政主导力、农民主体力、市场配置力、社会创造力的思路,始终营造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市场扶贫、金融扶贫、科技扶贫并举的良好氛围,坚持党政、部门、企业、群众“四位一体”定向扶贫。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亲自担任帮扶集团总指挥,负责牵头协调,每年带领集团成员单位到联系乡镇、结对村检查指导帮扶工作、审定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帮扶集团牵头单位积极发挥组织、联络和协调作用,主动召集结对双方研究方案,落实项目,解决资金等问题;集团各成员单位真心帮扶,选择了各地迫切需要解决、农民群众受益的项目,主动到联系乡镇、村送资金、送项目、送科技、送信息、送教育、送文化,与结对乡镇谋划共建方案,商讨共建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欠发达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全市广大企业和企业家主动捐款捐物,充分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具体做法是,县(市)级层面帮扶的载体主要是“区县协作”。11个城区和5个县(市)结对成5个协作组,每个协作组都设有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面设联络组,由城区干部担任组长,为了便于协调,该组长同时兼任对方县委办副主任。城乡之间的街道和乡镇、部门与部门全部实行挂钩结对。展开协作。“区县协作”严丝合缝的全面对接之余,是乡、村一级层面的重点帮扶,主要载体是“联乡结村”。

“百团联百乡”是通过市里组建的由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共同组成的帮扶集团。由市领导担任集团总指挥,行政机关作牵头单位。每个集团负责联系一个欠发达乡镇。帮扶的方式是。由乡镇上报建设项目,集团成员可独家认领,也可共建。这种帮扶集团在杭州共有206个,其中市级集团39个,县级集团167个。

“千企结千村”要求各县(市)选取社会责任感强、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与农村(社区)结对,实行帮扶。杭州民营企业众多,企业家在农村土生土长,对农村怀有深厚的感情。致富后大多有报效家乡的愿望。如登峰集团,将萧山区浦阳镇四村合并,建设桃北新村,让1200余户农户都住上了粉墙黛瓦、江南水乡风情的别墅,至今已投资20多亿元。

如果说“区县协作”和“联乡结村”主要是针对一级组织进行设计,那么“万名党员干部结对万户城乡困难家庭”针对的则是个体,参与帮扶的也大多是个体。这种帮扶在杭州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但如果缺乏引导和组织,就会流于杂乱。为了整合资源,提高效能,杭州市专门成立了结对帮扶办公室,搭建全市统一的结对帮扶平台,把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管领导、女党员女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工作全部纳入“双万”活动,同时纳入的还有市管领导干部“访贫促廉”等多项活动。同时,在全市广泛发起“一户一策一干部”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教师、医生等事业单位人员参与结对活动,低收入农户结对覆盖率达到100%。

从县到乡镇,再到村、到户,杭州构建的这一扶贫体系层次清晰、组织严密、规模庞大。总体看,这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分开看,则由多个载体组成,载体之间各有定位,相互呼应。有人形容,杭州扶贫打的是全民动员的人民战争,在政府牵头编织的这张扶贫网络中,贫困无处逃遁。

城镇扶贫工作总结范文2

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强化城乡弱势群体救助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和利益失衡,目前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城乡弱势群体生活窘困的问题十分突出。这正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所在,也是我们在实现这一执政理念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从我们市**县调查掌握的情况看,全县城乡贫困户大约占总数的14%左右。其中农村约占总数的10%左右,城镇可能要达到20%以上;就目前城乡贫困户类型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救济型,主要是指那些完全没有生活来源,脱离了社会救助就根本无法生存下去的贫困户,这部分人约占城乡贫困户总数的46%;另一种可以叫开发型,主要是指那些有致富愿望和吃苦耐劳精神,体力、智力、年龄、文化相对适应,因受资金、技术、信息等因素制约导致贫困,如果给予适当扶持就可能脱贫的贫困户,这部分人占城乡贫困户总数的约54%。综合分析城乡贫困户致贫原因,农村大致有十种情况:一是鳏寡孤独、痴苶呆傻,年老体弱,丧失了劳动能力;二是家庭主要劳动力重病重残;三是天灾人祸,受到意外伤害;四是土地少,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走不出去,发展二三产业又苦于没项目、没本钱;五是家庭底子薄,又要供孩子上学;六是好逸恶劳,不会种地或种不好地,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七是不会过日子,大手大脚,没有长远打算;八是承包田长期转租,土地升值后又要不回来,无地可种,其它收入又很少;九是只会干农活,土地又少,还不敢走出去务工,想搞养殖,没本钱;十是儿子成家单过,父母背负着为儿子娶亲时欠下的债务,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儿子又不愿意赡养。城镇有六种情况:一是已经纳入低保范围的“六种人”,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扶养人;痴苶呆傻、盲聋哑、肢残等残疾;患大病的;单亲家庭;子女无力赡养的年迈老人;下岗失业吃饭有困难人员。二是因企业倒闭、破产、转制而下岗,又没有实现再就业,家庭收入很少或根本失去来源。三是能够做点小买卖,但本钱小,获利薄,勉强维持基本生活。四是父母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成年子女没文凭、没技术、没工作,找不到就业门路,家庭生活来源有限。五是有技术,有头脑,有经营能力,但没有本钱,自身素质优势不能形成致富优势。六是家庭经济原本就底子薄,又找不到就业门路,还要供子女上学,靠借债生存。

我们感到,当前扶贫解困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城镇。所说重点在农村,就是农村的贫困人口总量大,比城镇要多30%,大量工作在农村,这也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所说难点在城镇,就比较而言,城镇贫困户的生活更困难一些。农村的贫困户有国家的惠农政策,再加上自身有承包田,口粮和烧柴不成问题,多数人基本生活可以维持;而对城镇贫困户,国家救助不足,城镇的生活费又高于农村,吃饭和燃料等生活资料都需现金购买,一旦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就无法维持。

从宏观上讲,抓好城乡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经济,壮大地方财政实力。但应该承认,实现城乡弱势群体整体脱贫解困目标,是一项十分艰巨的长期任务,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抓发展的同时,不断创新扶贫思维,加大扶贫力度,提高帮扶水平。从我们**的实践情况看,重点要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上搞突破。一是整合力量,统筹城乡,强化扶贫的指挥机制。以往抓扶贫城乡割裂、单打独奏,城乡扶贫解困工作分属于不同部门、不同层面,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十分突出。有鉴于此,我市**县从县情实际和有利于工作推进的角度出发,从理顺指挥管理体制入手,在全省率先单独成立了隶属于县委、县政府,统管城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明确由县委常务副书记主抓,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兼任扶贫办主任,将农委、民政、劳动、工会以及乡镇和城镇社区等部门抓扶贫解困的职能统一起来,由扶贫办牵头拿总,协调调度。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职工下岗再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更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就业这一扶贫工作的主渠道作用,他们把农委、劳转办和劳动局抓就业、输出的职能合并起来,组建了统管城乡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调整了隶属关系,明确了工作职能。这样由于工作统筹规划,扶贫款物统筹发放,扶贫政策措施统一共享,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工作畸重畸轻、苦乐不均的问题,从宏观上把城乡扶贫解困工作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二是突破瓶颈,广辟渠道,探索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抓好救助弱势群体工作,关键是资金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自身实力弱,造血功能差,要提高工作水平,必须着重解决资金投入这一主要矛盾,坚持多条腿走路,广辟筹资渠 道,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我市**县在这方面的主要作法是: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对扶贫资金量力安排,并通过民政、劳动等职能部门积极向上反映情况,争取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的基础上,不等不靠,积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对开发型贫困户实行基金扶持办法,就是通过全县干部职工捐款,每年筹集100万元;并动员鼓励外来客商、在外**人、县内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按纳税额度自愿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献爱心等渠道,筹集建立起扶贫开发基金,资金实行市场化运作,滚动式扶持,大大增强了解困能力。仅今年,全县从各种渠道纳入扶贫基金的资金就达150多万元,到20__年就将达到300多万元。与此同时,我们也建议国家在出台倾斜政策、中央和地方税收分配,以及匹配扶贫资金等方面,对欠发达地区给予更多的优惠和倾斜,变一个积极性为多个积极性。三是创新办法,突出主体,强化部门责任机制。大部分地方过去在城乡弱势群体的脱贫解困工作中,强调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作用,主要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办法。从表面看,照顾到了贫困面,有影响、有声势,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深入分析,这一做法又有严重的缺陷,每个干部职工力量毕竟有限,多数人也只能是过年过节送点米面,给点少量现金,供一饥不能解百饱,达不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工作效果。对于少数生活并不宽裕的干部职工来说,包扶贫困户甚至成了负担。有鉴于此,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市的**县在20__年初作出决定,调整帮扶主体,在城乡弱势群体的脱贫解困工作中,变过去的以个人行为为主为现在的以各级党政组织的部门行为为主。取消过去干部一对一式的帮扶任务,而由实力部门包扶贫困村,各部门单位都包扶一定数量的贫困户。这样,由于工作主体实力的增强,单位和个人统分结合,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扶贫效果。为了使各部门单位真正重视这一工作,他们把这一项工作纳入到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评价体系之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限期完成脱贫解困任务。同时,严密了考评措施,严格考评奖惩。把脱贫解困任务完成情况与各部门单位评优选先、与其主要领导提职晋级直接挂钩,完不成目标的,原来分配的包扶贫困村、户任务不摘钩,直至脱贫为止。20__年夏季,这个县开展了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会战。由于包扶主体的调整,部门责任意识增强,投入力度增大,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筹资300多万元,为606户农村贫困户的住房进行了改造和新建,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能力解决的问题,群众十分满意。四是攻破重点,狠抓薄弱,完善扶贫的运行机制。对一些按常规办法解决不了的或现实没有遵循的重点、难点问题,**县主要采取了“三招”,十分奏效。①搞“会战”。农村贫困户有许多矛盾集中在土地上。为此,他们根据农村贫困户的要求,去年在全县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土地“三清”(清查土地、清理合同、清收欠款)工作会战,共清查承包田以外的村集体统一管理土地10.6万亩,依法清理承包合同8851份,清收资金580万元,收到较好效果,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他们还在20__年集中解决农村贫困户住房问题的基础上,计划今年用两个月时间,在城镇开展解决特困户住房问题会战。②给政策。对于一些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他们主要是突破一些限制,大胆出台政策,给贫困户生产生活开绿灯。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他们规定农村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要有一人常年专门抓劳务输出,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必须确定一人直接带领农民出去;城镇内的民营企业和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必须优先安置下岗职工就业,由于这些政策的出台,20__年全县内转外输劳动力4.87万人,拉动农民增收860元,城镇下岗职业再就业达到5000多人。为解决贫困生辍学问题,他们确定对考入一、二表大学的贫困学生提供路费,保证其第一年能够顺利入学。在解决贫困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上,他们制定了贫困群众持医疗救助证到定点扶贫医院就医给予减免费用的政策。③定民约。农村孤寡老人的供养工作,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除县里每年为每个敬老院增拨2万元经费,乡里承担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外,还统一制定了乡规民约:规定村里向敬老院送五保户必须承担一定费用;对有子女而不赡养老人的,由乡村组织强制收取大米、黄豆等实物,保证老人生活;农村老年人的土地流转,必须经村里把关,防止子女借土地转包占老人便宜,子女种老人承包地,必须按市场土地的流转价格给予合理的补偿。

城镇扶贫工作总结范文3

调研基本情况和总体评价

此次调研选取了丽水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的松阳县、龙泉市和云和县,考察了部分乡镇,走访了一些低收入农户、扶贫重点村、资金互助会联合会、扶贫易地搬迁社区、企业,并与相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

总体来看,2000年以来,浙江省不断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扶贫新思路新方法,取得显著成绩。扶贫开发理念实现了重要转变,扶贫开发方法着力于把农民组织起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贫改革试验区以扶贫开发为切入点,在“四化同步”背景下,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途径,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扶贫开发理念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基本完成由消除绝对贫困到减缓相对贫困的转变;二是较好实现由减缓区域贫困到减缓区域贫困与人群贫困并举的转变;三是积极开展由农村扶贫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的探索。

产业扶贫方式实现了“三个组织化”:一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技术支持体系,把低收入农户组织起来,构建具有一定规模和品质优势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是通过来料加工经纪人、来料加工点(企业)和农村电子商务,把低收入农户组织到农村工业化体系中;三是通过扶贫资金互助会,把低收入农户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合作金融服务。

扶贫改革试验区实现了“两个赋权”:一是通过“三权”抵押、流转,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利,为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造条件;二是通过集体资产折股到户到人,明晰农民在集体资产中的份额和权利,为统筹城乡要素流动创造制度基础。

2000年以来,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明显。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4254元增加到2013年的16106元,年均增长10.7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6年最高时的2.49:1,降低到2013年的2.35:1。2013年,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6178元,其中29个欠发达县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608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

浙江省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000年以来,浙江省积极探索符合本省实际的扶贫开发道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逐步探索出一套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一)努力构建减缓相对贫困的新格局。

经过十多年的自主探索,浙江省逐步深化对扶贫内涵的认识,不断完善扶贫理念,实现了从以“保障基本生活、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为目标的消除绝对贫困,向以“缩小收入差距、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的减缓相对贫困的转变。

浙江省1996年全面建立城乡低保制度。2000年以来,该省对扶贫瞄准及扶贫标准进行了4次调整。2000年参照国家扶贫标准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确定以乡镇为单位,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乡为扶贫对象,扶贫标准远高于全国当年贫困标准(625元)或全国的低收入标准(865元);2003年同样以乡镇为单位,确定农民人均收入2366元以下的乡为扶贫对象;2008年以后,扶贫对象直接瞄准低收入农户,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500元(2007年);2013年再次将扶贫标准提高到5500元,省内发达地区自定扶贫标准,市级最高扶贫标准为9000元,县级甚至达到10000元。

经过不同时期的调整,浙江省扶贫标准确定机制基本定型:即每届政府首年,按照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左右和不少于农村户籍人口10%的要求,制定扶贫标准,认定扶贫对象。2008年以后,主要考核低收入人口收入增长情况,不再考核贫困发生率下降情况。每届政府五年内的扶贫对象相对稳定,总体上摆脱了因调整扶贫标准造成的贫困人口“增了又减,减了又增”的循环和困惑。

在实现2008―2012年“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目标之后,浙江省2013―2017年“低收入人口收入倍增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7年,29个欠发达县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达到10000元以上(现价),70%以上低收入农户(“低保”户除外)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对差距呈缩小趋势;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达到5000元以上,低收入农户的人均教育、医疗消费实际支出(减去政府补助部分)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与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全面覆盖;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

(二)从减缓区域贫困到减缓区域贫困与人群贫困并举。

扶贫理念的转变,带动了扶贫区域、扶贫对象和扶贫政策的变化。

从“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浙江省扶贫的区域瞄准就逐步从贫困县下沉到贫困乡镇,再到低收入农户,实现了工作重心的逐步下沉。而从2011年以后,浙江省把扶持欠发达区域加快发展与帮扶低收入农户加快增收相结合,一方面先后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另一方面又出台了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特别扶持计划”。目前,全省有欠发达县29个,其中列入“特扶计划”的重点欠发达县12个;全省低收入扶贫对象176万户、417万人,其中省定扶贫标准下的扶贫对象134万户、318万人;全省还确定了6386个扶贫重点村,其中欠发达地区5000个。低收入农户都完成了建档立卡。

“特扶计划”已实施两期,第一期为2011―2013年,第二期为2014―2016年。目前,省财政对其中最困难的6个重点欠发达县每县每年支持2亿元、300亩建设用地指标,对另外6个重点欠发达县每县每年支持8000万元、150亩建设用地指标。功能上,“特扶计划”侧重提升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内生发展能力。第一期“特扶计划”对12个重点县支持财政资金50.4亿元,加上其他渠道的资金,总投资161.3亿元,其中用于扶贫开发类项目18.6亿元、产业发展类项目63.2亿元、公共服务类项目79.5亿元。

“收入倍增计划”是贯彻中办发〔2013〕25号文件精神的有力体现。功能上,侧重通过小额信贷、来料加工等促进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收入倍增计划”主要任务包括“五大工程”(产业开发帮扶、就业创业促进、农民易地搬迁、社会救助保障、公共服务提升),其主要举措包括“五大行动”(金融服务支持、区域特别扶持、山海协作助推、社会帮扶关爱、改革创新促进)。“特扶计划”与“收入倍增计划”相互呼应配合,实现了区域发展和到村入户的有机结合。

除了行业扶贫、结对帮扶和山海协作投入的资金之外,从专项扶贫的角度讲,浙江省在财政和信贷资金的使用上,大体上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特扶计划”,每年投入财政资金16.8亿元,年初下达90%,其余10%根据年底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奖补。二是扶贫小额信贷,支持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财政贴息带动,每年14亿元左右。目前正向低收入农户普遍发放“爱心卡”,并通过信用评估,对低收入农户实行授信服务,以强化普遍的到户帮扶机制。三是扶贫易地搬迁,每年搬迁6万人以上,需要补助资金5亿元左右,分别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个人补贴部分。

(三)积极开展农村扶贫到统筹城乡扶贫的探索。

2008年起,浙江省在农村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在城镇实施“城镇低收入家庭增收工程”,实行整个省域的统筹城乡扶贫。目前扶贫系统的工作范围,主要是随着扶贫易地搬迁和农村人口城镇化,从农村向城镇延伸。

浙江省的扶贫易地搬迁,是农村扶贫向城镇延伸的组织载体,主要促进农村人口向县城、中心镇、小城镇、中心村四个方向转移。总体上是以全省29个县的5000个扶贫重点村为范围开展的,大体每年6万人,本轮的省财政补助标准是人均8400元。

方法上,在坚持自愿搬迁的前提下,实行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整体搬迁,并结合零散搬迁;在安置方面,根据农户需求,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的需求,设计大小不同的户型,对无经济能力的农户提供廉租房。安置小区临近工业园区,方便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做好幼儿园、小学的建设,保证迁入户子女入学。搬迁户在原居住地享有的土地山林承包权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相关权利不变。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易地搬迁农户在搬迁后应拆除原住地旧房,实行宅基地复垦,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县政府统一调剂,相关收益主要用于易地搬迁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

松阳县筏铺易地搬迁小区从2005年开始实施,分四期建设,计划安置下山搬迁农民1200户、5500人左右,现已完成安置农户594户、2493人,其中来自高山远山11个乡镇的有190户、814人。小区建设30套农民公寓房一幢,用于整村搬迁困户申请租住。搬迁户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采茶工月收入3000-8000元,来料加工者月收入1000- 4000元。小区99%的农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的农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小区住户的儿童享有与市镇居民同等的入学待遇。

(四)产业扶贫的“三个组织化”。

1、农业产业组织化,提质、增效、致富。浙江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作用,培育特色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乡土科技人才,带动县域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培育具有扶贫功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到扶贫重点村建立农产品基地,鼓励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专业合作社吸收低收入农户入股。

龙泉市把黑木耳作为全市特色农业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建立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201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9.49亿元,其中来自木耳的产值占1/3,农民就业和收入的1/3来自黑木耳。带动龙泉市黑木耳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是浙江省天和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全国扶贫龙头企业,2013年产值1.04亿元,食用菌自营出口居全国第三。公司通过1600亩标准化基地带动农户500户,订单生产3200亩,带动农户1.5万户。

2、农村工业组织化:多元来料加工产业扶贫模式。来料加工是浙江省扶贫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浙江省政府要求,来料加工要对易地搬迁小区和扶贫重点村实现全覆盖,目前这两个覆盖率已接近90%。

浙江省已形成集中加工与分散加工相结合的来料加工组织模式,把进城进镇农民和留村农民紧密地组织到产业链中,建立了多元化来料加工扶贫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各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温州、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优势,由扶贫部门与妇联密切协作,发挥妇联的组织优势,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经纪人负责业务订单、培训从业者、组织生产。

近年来,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很快,在销售农产品、加工品,带动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方面开始显现独特作用。丽水等地发挥共青团作用,引导和培育农村青年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目前,来料加工与电子商务开始结合,来料加工经纪人通过电商平台展示样品、承接订单、购买原料、寄送成品,昔日主要发挥中介作用的经纪人开始转变为自行设计、自主经营的创业者。

作为“家门口就业工程”的来料加工业,已成为低收入农户持续普遍较快增收的大产业。上轮扶贫五年,29县累计发放来料加工费268.8亿元,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11648名。2013年,29县来料加工从业人员105万人,发放加工费92.1亿元,人均年加工费收入超过8000元。

在云和县,来料加工对易地搬迁小区和扶贫重点村的覆盖率已双双达到100%。俊浩箱包来料加工厂覆盖全县1.3万人,其中80-90%为女性,30%为低收入农户,共有69个一级经纪人和700多个二级经纪人,覆盖全县168个行政村,每个村平均约5个经纪人。一级经纪人的主要角色是接单、分配给二级经纪人,并对二级经纪人进行培训;二级经纪人负责去村里安排加工和培训。来料加工促进了低收入农户增收,从业者年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

3、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化,立足于满足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2013年,29个欠发达县组建扶贫资金互助会620个,当年借款2.4万户(次)、2.8亿元。龙泉市竹畲族乡率先探索建立了乡扶贫资金互助会联合会。

乡级资金互助会联合会是浙江金融扶贫的创新举措之一,是在已有的村级资金互助会的基础上,在乡镇一级建立的资金互助会联合组织。联合会对村级资金互助会实行运行安全监管、资金余缺调剂和风险防范救助,不直接开展借款业务;联合会实行农民民主管理,由参加联合会的村级资金互助会代表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和监事均为各村农民)。

龙泉市竹乡资金互助会联合会于2013年4月成立,由10个村级资金互助会组成,共有会员905户,其中低收入农户400户(含低保和五保户100户),互助资金总量303.95万元,其中省财政原渠道扶持资金100万元,特扶资金110万元,会员股金93.4万元。联合会的成员――10个村级资金互助会累计借款211户、260.9万元,已到期还款56户、38万元,资金占用费收入0.64万元。

(五)扶贫改革试验区的“两个赋权”。

丽水市是2013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的三个全国首批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丽水扶贫改革试验区以“四化同步”为背景,紧紧围绕城镇化进程中扶贫开发这个主题,把明晰产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此次调研主要涉及“三权”抵押和集体资产量化折股。丽水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改革氛围热烈浓厚,投入力度大,对全国扶贫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先导性。

1、“三权”抵押。丽水市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山林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赋予农民更加完整的财产权利,提高农户的融资能力和财产性收入。承包经营权抵押设置了“向金融机构抵押”这一前置条件,规范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凭证抵押的方式,避免了农村高利贷、农民失地等潜在风险的产生。

松阳县是茶产业大县,2013年茶叶种植面积11.3万亩,产量1.02万吨,产值9.05亿元。松阳县各乡镇通过对农户茶园的资产评估,向茶农发放“茶园资产评估证”,证书上标明了茶园的位置、边界、面积、品种、整体评估价值等。茶农本人凭借评估证可以向信用社抵押获得10万元以下的小额循环贷款,并享受基准利率优惠和财政贴息。10万元的贷款一年可少付3600元利息,并可获得2400元财政贴息。到2013年底,全县共办理“茶园资产评估证”8108本,抵押贷款余额超过1.5亿元。

2、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折股到户。扶贫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主要通过四个步骤推进,包括: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界定成员、明确股东;确权固化、量化股权;搭建平台、规范流转。其中,村民与社员身份界定、集体资产股份量化等制度安排,进一步强化了合作经济的性质,也为下一步产权流转交易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围绕扶贫易地搬迁所发生的产权、户籍、社区等相关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以上改革项目的设计,完全是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此外,农村产权流转网上交易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使得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便利化,而且有利于流转的农用土地连片集中,促进规模化。

对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浙江省的扶贫经验和做法对推动全国扶贫工作有借鉴意义,也对当前的扶贫工作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实施扶贫工作分类考核办法。根据中办发25文件的精神,应不断完善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同时结合各地实际,实施扶贫工作分类考核办法。目前,浙江省等东部省份基本进入减缓相对贫困的新阶段,其它地区尚处于由消除绝对贫困向减缓相对贫困的过渡阶段。前者的扶贫工作侧重于缩小发展差距,而后者仍把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重点任务,因此,扶贫工作考核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实际发展水平,用一成不变或“一刀切”的方式既不符合实际,更容易挫伤这些地方扶贫改革的积极性。对于东部发展较快省份减缓相对贫困所进行的创新和探索,要充分肯定和鼓励,并给予必要的支持。

(二)充分发挥产业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浙江省产业扶贫的“三个组织化”,为精准扶贫的实现形式提供了有益尝试。这是“不走的工作队”,通过农业经营、农村工业、合作金融的组织化,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精准帮扶,既能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导向作用,又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扶贫易地搬迁中对低收入农户的倾斜政策,也值得充分肯定。

(三)继续探索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导向。浙江产业扶贫主要依靠信贷资金,财政资金则更多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倾斜。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关于“70%到户,70%用于产业”的规定,的确值得进一步探讨。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对扶贫小额信贷进行担保、贴息、奖补,可以带动更多金融资本用于产业扶贫。产业扶贫过多使用财政资金,容易使贫困农户滋生依赖思想。

(四)注重培育合作金融健康发展。农村金融改革要建立“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三位一体的格局,当前,对创新商业性金融举措考虑较多,而对发展合作金融考虑较少。开展资金互助是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新尝试,乡级资金互助会联合会的创办值得关注。乡级联合会如果直接开展借款业务,就突破了村的“熟人社会”界限,风险就会明显增大。因此,要特别明确以下两点:一是乡级联合会不能直接开展借款业务,它的职责是对成员互助会的运行安全进行监管,在成员互助会之间进行资金余缺调剂,应该建立风险防范救助机制。二是乡级联合会依然要实行民主管理,由各成员互助会代表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所有理事、监事都应是农民,乡镇干部不能担任理事长,也不能干预其具体业务。

城镇扶贫工作总结范文4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农村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将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县城、集镇、中心社区集中安置等多种形式,切实搞好贫困群众移民搬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各乡镇要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推动。同时,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动员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3、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因素,合理确定安置规模和类型,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优先向贫困户倾斜优惠政策。

5、坚持整村组搬迁、相对集中安置。项目村贫困户全部纳入搬迁范围,相对集中安置,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

6、坚持整合资源、联合共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金,确保移民新区建一个、成一个,使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二、搬迁对象和目标任务

(一)搬迁任务。“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搬迁安置1526户、6886人。其中,王家湾乡103户、369人,镰刀湾乡153户、821人,化子坪镇135户、617人,招安镇417户、1997人,沿河湾镇427户、1721人,西河口管委会99户、516人,高桥乡91户、342人,砖窑湾镇80户、407人,真武洞镇21户、96人。

(二)实施范围。“十二五”期间,全县扶贫移民搬迁共涉及9个乡镇、34个村、61个村民小组。

王家湾乡2个村、3个村民小组,即:张家塬村麻山、南塔村民小组,曹家洼村曹家洼村民小组。

镰刀湾乡4个村、7个村民小组,即:刘沟村定坪、刘沟、马沟村民小组,康河村老庄塔、老庄畔村民小组,高沟村牛峁河台村民小组,史川村背庄村民小组。

化子坪镇4个村、8个村民小组,即:梁河村庙沟村民小组,河西沟村阳山梁、学水湾村民小组,曹渠村王大湾、曹渠村民小组,咀头峁村牛庄、史坡塔、咀头峁村民小组。

招安镇11个村、24个村民小组,即:白坪村五圪堵村民小组,康岔村高山腰、叶老庄、铁龙山村民小组,周石尧村道渠湾村民小组,张新尧村阳畔、排来沟村民小组,碾盘沟村碾盘沟、老树河、九滩沟、阳畔村民小组,柴新庄村补子沟、崖尧沟村民小组,九台村南山畔、阳湾、高家峁、九台、崖尧河村民小组,周屯村白家沟村民小组,岳中庄村苗家山、白台、白咀村民小组,谢屯村中咀村民小组,三王河村黄柏刺湾村民小组。

沿河湾镇7个村、10个村民小组,即:玉家河村白家尧村民小组,寺腰岘村宋家沟、韩塔村民小组,侯沟门村海眼塔、桃树洼村民小组,边墙村边墙、尧台沟村民小组,碟子沟村新窑湾村民小组,砖窑沟村新庄洼村民小组,高家峁村崖尧沟村民小组。

西河口管委会2个村、3个村民小组,即:街砭村街砭村民小组,崖尧砭村崖尧砭、范台村民小组。

高桥乡2个村、2个村民小组,即:北宋塔村唐家沟村民小组,高桥村陈家沟村民小。

砖窑湾镇1个村、1个村民小组,即:砖窑湾村砖窑湾村民小组。

真武洞镇1个村、1个村民小组,即:阳庄村野家尧则村民小组。

(三)具体目标。通过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实现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环境有改善、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使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是户有安全、经济、实用住房,人均住房面积达20平方米以上;二是村有1-2个主导产业,户有1-2人掌握实用技术;三是交通、电力、通讯、电视、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达到或超过当地城镇水平;四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享受到城镇同等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五是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升,迁到城镇的群众收入力争达到当地城镇居民平均水平,迁到中心社区的群众收入力争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平均水平。

三、搬迁方式、安置办法和新村建设方法

(一)搬迁方式。按照省市有关移民搬迁政策要求,采取整村搬迁为主,分散搬迁为辅,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搬迁。

(二)安置办法。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对有条件的搬迁群众,实行县城、集镇、中心社区集中安置;对五保户采取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置;对特困人员在个人自愿的前提下,由政府建免租金周转房,产权归集体所有,由当地村委会统一集中安置。

(三)新迁村建设方法。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综合配套”的原则,采取集中统建与群众自建相结合方法建设。跨乡镇、跨村在县城、集镇安置的搬迁户建房可实行集中统建,在中心村安置建房可实行统建、联户或分户自建。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建房,都必须统一规划,征得群众同意。移民新村项目建设采取招、议标制,公开确定实施单位。对于贫困户建房原则上由贫困户自行确定,在项目实施中,要有群众代表参与监督。

四、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程序

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组评议,乡镇审查,县扶贫办审批,市扶贫局备案的程序进行。

(一)户主自愿提出搬迁安置书面申请,报村委会评议。

(二)村委会将评议出的搬迁对象张榜公布,并组织搬迁户集中讨论决定新村建设规划初步实施方案(地址选择、住宅标准、建房规模、建房形式、房屋分配方案、新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资金除省市县配套补助资金外,搬迁户自筹资金方案)。若无异议,上报乡(镇)政府审查。

(三)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申报的搬迁对象进行审核,并选择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部门对移民新村建设进行规划设计,之后报县扶贫办审批。

(四)县扶贫办审批后,将审批结果通知各乡(镇)、村委会组织实施,同时报市扶贫局备案。

五、扶贫移民搬迁新村规划设计

(一)移民新村选址要科学、超前、有发展空间,坚持近水、近电、近路,要与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确定的集镇、中心社区布点相一致,经群众集体讨论后,提交专业部门进行科学论证,县扶贫移民搬迁领导小组根据多方意见研究确定。

(二)统一规划设计由县扶贫移民搬迁领导小组负责,选择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部门进行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审定前,要组织搬迁户进行讨论,征求群众意见,群众建房既要适当超前,又要结合群众的承受能力和传统习惯。

(三)移民新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要超前,一次规划到位,分步实施。住宅内水电路等生活必备项目规划设计要一步到位,不留缺口,确保搬迁户新房建成后顺利入住。移民建房面积人均不得少于20平方米,每户最高不得超过120平方米。

六、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政策

(一)扶贫移民搬迁建房补助政策。

1、省扶贫移民搬迁建房补助标准按照每搬迁一人补助3800元,每户补助1000元宅基地整理费,在享受省上人均补助的基础上建房仍有困难的特困户,按照搬迁贫困户总数的10%计算,每户再补助10000元。

2、市扶贫移民搬迁建房补助统一实行“1+5”政策。即每搬迁一户补助10000元,每人补助5000元。除省上建房补助外,不足部分建房补助由县财政解决。

3、根据县实际情况,扶贫移民搬迁继续实行“1+2”建房补助标准,即:除省市补助外,每搬迁一户补助10000元,每人补助2000元。

(二)扶贫移民搬迁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补助政策。

1、省财政按照扶贫移民搬迁每搬迁一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补助资金标准2300元。主要解决移民新村的巷道硬化、给排水、电力入户等村内群众急需项目。

2、市、县财政配套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助资金标准每搬迁一人补助2300元。

3、项目乡(镇)、村组按规划设计实施项目,自筹资金及时到位,县财政按每户5000元标准给予奖励。

4、扶贫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除省、市、县补助资金外,不足部分由部门配套和群众自筹解决,部门配套项目不能安排的部分,由县财政配套解决。县上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统一安排实施完成了项目工程的,省、市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补助资金不予重复安排。

(三)扶贫移民搬迁管理经费

县财政按省、市、县补助资金总额的1.5%安排管理经费,主要用于规划设计、项目评估论证、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不得用于与项目无关的费用支出。

七、扶贫移民搬迁项目资金管理

(一)中、省移民专项资金和市县配套补助资金,要指定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专账储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二)扶贫移民搬迁建设补助资金由县扶贫办和财政局共同负责直补到户。不经搬迁户同意,不得统一支付。

(三)公共设施项目采取预付资金和预留质量保证金的办法。保证金按照项目资金总额的5%预留,剩余资金在项目动工实施前预拨三分之一,项目实施过半后,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检查,达到实施合同要求后,再拨付三分之一,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预留质量保证金按合同约定支付。

(四)审计部门要依法对移民搬迁资金实行年度审计,纪检、监察部门每年要进行专项检查。凡转移、挤占、挪用、拖欠移民搬迁资金的,都必须如数返回,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凡欺上瞒下、虚报冒领、贪污挪用移民搬迁资金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八、扶贫移民搬迁项目的检查验收

(一)乡(镇)自查自验。由乡(镇)政府牵头,抽调相关人员组成检查验收小组,按照统一的标准逐项进行验收,并报县扶贫办验收。

(二)县办验收。由县扶贫办牵头,抽调相关部门组成检查验收小组,按照项目规划设计逐项验收。对于验收达到优秀等次的县上给予通报表彰,对于验收不合格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责其限期整改。

(三)检查验收内容:当年搬迁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瞄准贫困户、补助配套资金兑付、建房面积及质量、新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移民户入住、档案资料和村立碑、户挂牌情况等。采取百分制,总得分95分以上为优秀,80分(含)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上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扶贫、财政、交通、电力、水务、卫生、教育、广电、农业、林业、电信、畜牧、国土、经发、审计、纪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县扶贫办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工作的日常事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狠抓落实,确保扶贫移民搬迁顺利实施。

城镇扶贫工作总结范文5

2016年林业局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

4月7日,市林业局召开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委文清书记对开展结对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出的要求和市政府冷新生市长在全市结对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就林业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明哲对林业系统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全市林业系统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高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结对帮扶作为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林业工作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排除困难、主动作为,切实把这项工作扎实开展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为确保林业系统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效果,市林业局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工作的目标要求,提出把林业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发展赣南油茶、毛竹、花卉苗木等林业特色富民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困难群众就业渠道和增收致富空间上来,充分发挥林业工作富民作用。一是深入开展精准扶贫产业调研。组织局领导带队,围绕精准扶贫开展产业调研。通过现场察看、座谈讨论、个别交流等方式,深入各县(市、区)的林业产业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和种植户,就林业产业精准扶贫等情况作了全面调研,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赣州市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高效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工作方案》、《赣州市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毛竹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林业精准扶贫专项工作方案。二是制定和出台帮扶政策。认真谋划,组织编制了《江西省赣州市国家精准扶贫油茶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提出完成油茶产业示范区建设任务100万亩,帮扶贫困农户50140户、覆盖贫困人口200560人的产业扶贫目标;制定下发了《市、县两级林业局局长挂点建设油茶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实施方案》,采取五个一的措施,充分发挥林业部门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进油茶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结合全市实际,代市政府草拟《关于扎实推进油茶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扶持,完善机制,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力争把我市油茶产业建设成为农民致富、企业增效、财政增收的生态富民产业,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三是强化结对帮扶工作措施。充分利用三送工作服务群众的优势,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组织驻村三送工作队对帮扶贫困户开展调查摸底,把结对帮扶挂点村于都县黄麟乡黄龙村等3个村114户扶贫对象的情况摸清、摸准、摸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建立登记台账;多方筹集扶贫资金。按照班子成员每人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科级及以下干部结对帮扶2户标准,筹集专项帮扶资金,确保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2016年林业局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二

1月8日至9日,国家林业局科学研究院所长陈绍志率国家林业局定点扶贫调研组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调研精准扶贫、生态脱贫、绿色产业脱贫等工作开展情况。罗城县县长潘秋琳,副县长覃周民,以及区市县乡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人先后到宝坛乡拉郎村金洞屯,进村入户调查林业扶贫情况,通过查看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与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和村委干部交流,了解工作推进落实情况。随后到四把镇水源毛葡萄基地、东门镇猕猴桃产业基地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我县毛葡萄产业、猕猴桃产业基地生态产业、绿色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据悉,目前罗城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29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4.2%,有林地面积151.9万亩,其中,衫木林面积85.9万亩,松林面积17.9 万亩,速生丰产林面积62.5万亩,经济林面积6万亩,公益林面积143万亩,全县森林蓄积量114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5%,林业生产总值 16.5亿元。但是林农收入并不高,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林业收入与林地资源的现状极不协调,丰富的森林资源没能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优势,林业扶贫空间仍然广阔。

在1月9日召开的反馈会上,调研组对罗城县在扶贫方面勇于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调研组指出,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对罗城的定点扶贫作为自身工作职责和政治责任,此次调研的目的就是从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等方面,在调查摸清贫困人口情况、广泛征求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意见建议基础上,结合罗城县情实际和需要,有针对性地从资金、项目、政策、人才等方面向罗城县倾斜,开展有效的精准扶贫工作。

对今后如何做好林业扶贫工作,调研组要求,要落实具体责任人,明确工作机制,做好对接工作,确保在1月底前做好林业定点扶贫规划;要尽快确定主导特色产业,以便在政策上给与倾斜;要尽快做好抽样户数调查工作,县乡各有关部门加大配合力度,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摸底调查工作。

2016年林业局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岳池县委、岳池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岳委[2014]99号精神,切实做好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识别,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就进一步搞好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安排。全镇26个驻村干部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等村委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充分识别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低保户与五保户,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建档立卡范围,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我镇扶贫攻坚进程意义重大。要求各村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建档对象,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现就我镇2014年到户产业项目帮扶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完成情况

花园镇位于岳池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5km,有省道仪北路、国道广南高速公路、县道万红路、双响路纵横贯穿而过。全镇辖1个社区26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全镇总人口28300人,总户数7860户。2014年,县扶贫办分配我镇贫困人口总数为640户,1798人,实际录入1798人。我镇根据县扶贫办定的规模进行了总量控制,并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640户,贫困人口数1798人,其中:产业扶贫到户项目17个行政村,共有165户,382人,2014年实施项目的有101户,277人;另有9个整体推进扶贫的贫困村475户,贫困户1416人。2014年、2015年我镇均没有基础设施扶贫项目。

(二)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镇有电子档案。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党政办、镇纪委、财政所、农技推广站、镇包村干部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建26个驻村工作组,分为4个工作片区,分别进驻26个行政村,协助开展入户调查等项工作。三是落实了工作经费,镇财政安排工作经费10000元,做到了机构、领导、人员、资金、责任五落实。

(二)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县扶贫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经镇党委和政府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制定了《花园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镇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配合,乡政府负责,村两委会具体落实的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机制。

(三)层层落实,部署周密

2014年9月25日召开了全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部署会暨培训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全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确保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把26个行政村成立了4个工作片区,分别由镇7名副职领导任组长,26名镇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指导小组、指导所属各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小组,确保了我镇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四)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

为确保此项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和民政沟通,衔接民政部门的低保和五保数据,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 坚持分片负责、分类指导;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四项基本工作原则,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我们结合两项制度,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和老弱病残等明显弱势群体人员的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范畴,然后根据调查收入低于新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对拟定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公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组织抽调的调查组人员在包村领导带领下迅速进村入社到户,按照入户调查,村组评议,镇审核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五)广泛宣传,培训到位

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以会代训、全程参与的方式,着力抓好了培训工作,确保其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知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基于农村广大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一些特困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各村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贫困户识别期间,我镇举办各级培训班8期共 624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识别工作的干部共26人,向广大农民朋友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极大地推动了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工作积极稳妥进行。

(六)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按照《关于开展四千干部齐下乡、三万农户奔小康活动的实施意见》岳委办发[2014]9号文件的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县府办和财政局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选派领导、干部等一共7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县帮扶单位主要领导为队长,镇主要领导为副队长,县帮扶单位一般干部和镇驻村干部为成员的26个扶贫工作队,按照321的帮扶模式,结对帮扶2014年产业到户项目17个村101户,277人,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475户1416人的贫困户,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 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七)产业扶持,到村到户

2014年,县扶贫办分配给我镇产业到户任务共101户,277人,扶贫资金20.2万元。按照17个村精准识别出来的贫困户,选择最需要扶持的对象优先实施产业到户项目,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必须由本人实施项目;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由村两委主导,协调其亲属和朋友以及邻居,在尊重贫困户本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代为其实施项目。对项目实施完毕的贫困户,由各片区领导带队,进行片区内交叉检查验收,要求务必做到户要见人,项目要见物,同时必须每户拍照备查,否则,视为验收不合格。在验收合格后,计划在本月30日开始兑付贫困资金,实行打卡直发。经过全镇交叉验收,目前,我镇2014年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共饲养生猪75头、牛6头、鸡509只、鸭312只、鹅120 只、羊4只、兔60只,种植果树130株,养鱼0.8亩,全面完成产业到户项目。

(八)扶贫规划,到村到户

针对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我镇通过走访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征求意见,与各村委班子认真讨论研究,根据群众意愿,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对精准扶贫项目及产业进行了初步规划。并将我镇精准扶贫工作和全民水库群众帮扶工作、大中型水库水淹区后期扶持工作结合起来,确定了重点改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居住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具体规划如下:

大扁山村:贫困户50户153人,1.新建碎石路4.5公里,主要分布在8、5、3组,便民路5公里,主要分布在1、7、4、6组。2.维修山坪塘4口,主要分布在1、4、2组。

高坑桥村:贫困户94户271人,1.新建通向养老院水泥路400米,整修跨社碎石路30米,规划修建张洪川处到8社公路10个汇车道。2.2015年底完成每户人家的自来水安装工作。3.规划种植藤椒12亩,蔬菜25亩,果树16亩

红坡盖村:贫困户44户145人,1.新建村级公路4000米,便民路4000米。

两不来村:贫困户52户167人,1.新建碎石路5公里,主要分布在4、3、1组,新建水泥路1公里,主要分布在6组。2.维修5组山坪塘1口,维修3组水渠1000米3.种植核桃600亩。

松马鞍村:贫困户34户118人,1.新建村级水泥路2公里,主要分布在1.3.4.5组,新建碎石路4公里,主要分布在2、3组2.种植西瓜100亩,果树50亩。

苏麻沟村:贫困户33户97人,1.新建村级公路2000米,便民路2000米2.新建山坪塘2口,维修山坪塘1口,维修水渠1000米。3.种植核桃570亩,套种西瓜570亩。

太平沟村:贫困户46户114人,1.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10口,顿水田1-6组,维修水渠8000米。2.新建村级公路3500米,便民路900米。

挖断山村:贫困户69户190人,1.新建村级公路3500米,便民路8500米2.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1口,顿水田4组,维修水渠2000米。3.种植花椒藤椒30亩,蔬菜62亩,果树30亩。3.修建村卫生室1个。

万寿寺村:贫困户53户161人,1.新建村级公路1800米,便民路7000米2.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5口,维修水渠5700米。3.修建村卫生室1个。

针对9个整体扶贫村,在大力规划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还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初步计划每个村培训300人次。

(六)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26个村督查指导,对贫困户名单及相关档案进行抽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纠正,需要解释的进行耐心解释,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截至目前,我镇派出多批次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深入村屯,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抽检了17个产业到户的村 101户277人产业实施情况,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的475户贫困家庭识别情况,对照农户申请表中的数据和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通过村干部反映、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以及到贫困户家实地察看、询问等多种方式核实,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实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让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贫困农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贫困对象识别程序混乱,导致工作推进缓慢。

二是个别村宣传发动不够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认识偏差。在工作开展期间,不少农户认为被确定为贫困户后会得到很大的利益,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环节需要贫困户提供银行账号。一些比较偏激的群众还到村委会、镇政府要求评定为扶贫户。

三是一些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细致。一些干部为了减轻工作量,填报数据不够细致,也出现个别有关数据错误。

四是部分弱势群体产业项目实施有困难。部分贫困户为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只有由村两委主导,协调其亲属和朋友以及邻居,在尊重贫困户本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代为其实施项目。

五是部分贫困户饲养的家禽销售较快。由于产业到户项目实施时,各村进度不一,饲养较早的贫困户,尤其是饲养鸡鸭鹅的贫困户,在3月即将结束之时,都已经到了销售时节,多饲养一天,就多一天的饲料成本,经济压力较大,因此,部分贫困户在镇政府组织验收后,还未等到县扶贫办抽查,就对饲养的家禽进行了销售。

四、下一步工作

城镇扶贫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重庆;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剩余劳动力

一、重庆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城市化率不高,大城市大农村现象严重

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重庆市的城市化率与北京、上海、天津相比偏低。2004年底重庆市的城市化率还不到40%,到2007年重庆的城市化率为46.7%。而从人口趋于分布结构来看,按户籍人口计算,农业人口为62.5%。主城九区人口与地区常住人口规模比为1∶4.7,高于北京的1∶0.62、天津的1∶0.77,上海的1∶0.96。这种大城市、大农村的现状与其直辖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从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来看,除开主城区的交通相对便利以外,与周边区县的交通线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依然没有完全通达。比如到城口、巫溪、巫山等。重庆正着手建设八小时经济圈,希望市域通达时间为8小时,但这远远超出了主城区的直接辐射范围。相比之下,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主城区到最远边界一般不超过2小时。由于时空距离大,城市经济辐射能级呈递减趋势。

(二)小城镇发展质量不高

重庆市大多数小城镇的发展质量堪忧。首先,小城镇规模小。有些小城镇发源于过去的一些场镇,至今仍保留着隔几天赶一场的习俗,只有简单的商品集散地功能。如垫江县五洞镇人口仅27000人,很难说起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其次,基础设施差。重庆许多小城镇的道路建设滞后,给排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少,同时城镇建设没有特色,千镇一面的现象十分突出。再次,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很多小城镇没有主导产业,即使按照一定规划打造出来,仍然人气不足、商业不景气。第四、小城镇文化教育水平不高,仍然保留着比较浓厚的小农意识。最后,小城镇医疗保障滞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农民无钱进城看病,而小城镇医疗条件又差,80%以上的农民成为毫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尤其是在渝东南等贫困山区,许多贫困家庭陷入了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的恶性循环当中。

(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

重庆市现有农村人口2000万人,农业劳动力1300万人。农业人口多而土地资源有限,全市常用耕地总面积为223.91万公顷(重庆农业信息网),农业人均为1.05亩。由于人地矛盾尖锐,富余劳动力数量十分庞大,约有400万人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这些富余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培训单位少且收费高。他们多是转移到一些环境条件脏、差、累的行业,工作辛苦,收入低。这样的转移主要局限在低层次和初级阶段。

此外,由于民工用工信息不灵,重庆市八成以上的农民几乎都是投亲靠友,“一个带一群”或自己盲目外出务工,导致许多农民外出难以找到工作,就是找到工作,稳定性也差。

由于转移出去的大多是一些知识层次相对较高和有一技之长的中青年劳动力,造成农村人才外流,对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四)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困难重重

重庆作为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农村边远地区的贫困落后形成极大的反差,呈现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占全市人口近2/3的广大农村,特别是与东南和三峡库区农村还处于较为落后和贫困状态。到2007年底,重庆市还有50万绝对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又113万相对贫困人口虽然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生活状态还很不稳定。这些人绝大部分生活在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农村家庭经营收入。这些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生产能力低下,经济发展困难,贫困农户增收难度加大。

2001年,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的27%,人均GDP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58%,经济总量明显不足。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仅占全市的15%,人均财政收入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1%。国家扶贫资金虽然逐年增加,但远不能满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二、重庆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探讨

(一)小城镇的发展是重庆城市化的支柱

对于重庆这样的大农村、大城市直辖市来说,小城镇的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首先,相对于大城市来说,小城镇具有较大的创业、就业空间,进镇门槛低,容易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真正落脚成为城镇人。此外,由于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会造成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短缺、环境恶化等“城市病”。这在客观上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成为受欢迎者,相反小城镇则时刻欢迎他们。对于400多万如此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小城镇起到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拦截器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重庆在“十一五”期间以至更长时期内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包括:协调城乡生产力布局,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协调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协调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协调城乡社会事业,提高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水平。小城镇发展要坚持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核心,以加快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科技推广应用为依托,使之真正成为城市联系农村的纽带,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效应,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推动大城市与大农村协调发展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司+基地+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创新的重要形式。推进这一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增效益,促进农民工人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加工,立足当地资源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强、做大龙头企业;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使企业与农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关系。

2、加快区(市)县域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要结合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合理规划布局,把区(市)县企业的发展与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构加工业、建筑建材业、能源矿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效益,延长农残品产品链。在扶持、壮大一批技术型区(市)县企业集团的同时,要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同时注重科技进步,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量。

3、要放宽“农转非”的条件。重庆市公安局出台了《关于解决进城农民工户籍问题的意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且符合其他相关条件者均可申请转为城镇居民,从而进一步放宽了文化程度对农民工“农转非”的限制。大城市要按照《意见》积极稳妥地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户籍问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进一步放宽农民工落户条件,各地要根据城市规划和实际情况自行制定落户条件,改进农民工居住登记管理办法。

(三)重庆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1、进一步增加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投入机制。目前扶贫开发中存在着的最大矛盾,是繁重的扶贫开发任务与扶贫资金紧缺,资金支持对于贫困群体摆脱贫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扶贫投入。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扶贫资金,鼓励各类民间资本到贫困地区兴办有助于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的实体,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发展扶贫开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援扶贫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和执行政府扶贫开发项目。

2、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医疗保障、农村养老保障和农业保险等四种制度。首先,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建立起全面覆盖农村特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争取将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按统一标准进行定额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其次,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以县为单位的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制度,县级大病统筹资金由省、市、县、镇各级财政和农民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筹集,并可向社会募捐。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再次,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农村生活保障资金。如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补贴资金采取多元化方式,采用“税保联动”的形式,即国家和地方财政从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社保基金,其比例同农民个人交纳社保资金数额相衔接联动,避免因政策的变动带来的波动。除了个人缴纳外,可尝试建立稳定的农村社会保险经费,其来源包括地方政府划拨的专项经费,上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的补贴。最后,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助合作农业保险,做好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防止农民因灾返贫。

3、制定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要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改进土地征用补偿方式。要调整土地收入分配结构,确定补偿安置最低标准,给被征地农民以及时、合理的补偿,并探索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长远生计的办法,将土地征用和交易与农民的社会保障挂钩,保障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权益不受侵犯。

4、加大科技和文化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科技水平和贫困人口素质。加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是反贫困的重要途径。要实加强对山区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推广,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加强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的培训,转变致富观念,增强科技意识,培养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5、建立健全开放式扶贫体系,要完善和充实社会化扶贫模式,实现社会扶贫的制度化和扶贫主体的多元化。继续实行政府主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扶贫开发,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集团式对口扶贫,促进包括党政机关的定点联系、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作好沿海发达地区对口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的协调工作,促进东西扶贫协作;同时开展反贫困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利用优惠贷款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目前,重庆在与国际合作扶贫方面比较薄弱,应当加大开拓力度。

6、要尽快转变乡镇职能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加强基层农村组织建设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组织保障。在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关键,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真正依靠基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加快和谐重庆建设步伐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J].重庆行政,2007(2).

2、2007全市耕地基本情况[EB/OL].重庆农业信息网,200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