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护理论文范例6篇

透析护理论文

透析护理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200例终末期肾衰竭且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76例,女24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5.28±6.16)岁;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分别为60、25、15例。对照组:男75例,女25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5.93±6.04)岁;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分别为55、30、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风险因素分析

1.2.1.1患者的风险因素

患者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①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如消化系统出血等;②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如抑郁、焦虑以及绝望等;③随着维权意识的日益提高,患者给医护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1.2.1.2医务人员的风险因素

医务人员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①传染病风险。实际操作中有被血源性传播感染的风险;②环境因素。血透室人流量大,再加上通风不良,为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力条件;③体外循环系统风险。如护理人员没有固定好穿刺针,发生脱落,从而导致患者失血。

1.2.2护理管理措施

1.2.2.1加强法律学习,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关于健康体检以及安全防护的培训,组织学习护士管理法、输血法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而培养出懂法、守法、专业素质过硬的现代透析护理人员。对于透析护理人员而言,应做好巡视工作,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不允许擅自离岗,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避免医疗纠纷。

1.2.2.2规范操作,明确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包括透析护理告知制度等)以及操作流程,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通过各司其职以及团结协作为血透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健全透析护理人员的考核制度,为通过考核的透析护理人员颁发合格证,同时禁止无证上岗的发生;除此之外,要求护士长重视和加强风险监控,如结合实际制订风险预防及处理预案。

1.2.2.3做好护患沟通工作,营造和谐护患关系

血透患者普遍缺乏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因而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所以,护理人员应做好护患沟通工作,营造和谐护患关系,从而尽可能地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如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及时发现抑郁患者,对其病情以及心理进行全面且准确的评估,通过温馨的语言和友好的肢体动作来关心和安慰患者,改善患者的负面心态,从而帮助患者摆脱抑郁的困扰。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0.05)。

3讨论

透析护理论文范文2

本文作者:范晓敏韩冰李娟尤苏霞工作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

实施系统的科内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由于我国日前很少有口腔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聘用护十进科前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因此科室对她们加人力度实施科内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科里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实施阶梯式继续教育,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收到显著成效。培训内容,O一1年护士以巩固“三基知识”,规范基本护理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有效完成本职岗位任务为主:l一3年护士在学习专科理论及专科技能的同时,以学习各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3年以上护士则突山科研、教学、管理能力的培养,以知识更新,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为主。培训方法以集中学习为主,理论讲课每月2次,请院内专家、科室医生、护士长、护理骨干,制作多媒体课们:,轮流主讲。临床操作的培训每月由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织示教1一2项操作,由护理操作技术组长组织全体护士训练,并达到人人过关。培训考核,每月组织进行1次操作考核,每季度末对所学知识进行1次理论考试,成绩记录人册,作为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岗位分层设置,引人竞争,激发工作积极性科室制定口腔门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通过理论及操作考核、护士之间互查、医生评价,患者评价等方式综合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对一年以上的护士,岗位分层设置,护士的工作要求及日标随着层次的上升而增高,奖金分配系数与层次对应递增,从而体现了责、权、利的有机统一(见表1)。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将最优化力量放在临床第一线,以保障护理服务的“优质”;再者便于引人竞争,从机制上调动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三是利于培养护理人才梯队。

“以人为本”,关爱护士,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聘用护士的管理中,我们重视“人文关怀”,因人而异,因实际而异,切实做好聘用护士的人性化管理。在最新的《劳动法》未颁布前,我科一直坚持为所有签定合同的护士购买了“三金”,提供院内公寓住房,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同部队护士一样,每年可以参加所在科室的评功评奖和“优秀护士”评选。享受正常的婚假、产假,获得连“八一”节在内的所有过节费。医院为军人提供免费午餐,我们也让聘用护士享受这一福利,所有费用全部由科室承担。聘用护士过生日时,科室为她们送生日卡、蛋糕卡,表达祝福。为了活跃人家的业余生活,科室组织了野外拓展训练,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另外定期召开聘用护士座谈会,听取意见,积极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为聘用护士创造山一个良好环境,使她们情系医院,更敬岗爱业。以上内容是我科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改进,在聘用护士管理方面的一些体会,尚有不完善的地方,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补充完善。总之,聘用地方护士是未来部队医院护理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我们要认真做好聘用护士的教育和管理,使她们尽快适应医学和护理学发展的需要,适应医院和科室发展的需要。

透析护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透析机 安全管理方法 效果

血液透析机是血液净化中心应用最广泛的设备、由于机型不同,如何保证每一种透析机操作规程、保养、维护落实到位,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中心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并对透析机的使用实施三级管理制度,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有血液透析机33台,共7种机型,分别产自德国、美国、日本。

2. 方法:

2.1 透析机的操作规程和保养制度的制定

严格按照卫生部2010年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SOP),制定各种血液透析机的标准操作规程,建立透析机档案及保养、维护制度。

2.2 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新护士进入临床之际,强化操作训练,结合综合理论知识的考试,可以有效促进其积极掌握透析机的应用,理论、操作考试合格方可独立操作。定期组织学习,由护士长和有操作经验的护士对透析机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规范处理的方法,以小讲课的形式进行普及。

2.3实行透析机三级管理方法,即操作人、监护人、负责人的管理方法,设备操作人员即每班次的透析护士负责 5— 6 台机器的操作,严格执行血液净化中心的设备操作规程及保养制度,发生故障及时向设备监护人及负责人汇报,并将本班次操作的透析机的使用情况,提供有关数据及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转贴于

2.4加强维护保养,减少故障率

中心配备专职工程师。透析护士是设备的操作者,对透析机使用中的状况最为了解[1],故透析护士与工程师共同进行检修和保养是透析机管理的主要方式。透析护士为工程师提供维修的第一手资料,[2]工程师定期讲授透析机的基本原理及透析机的维修保养知识,并形成文字的保养操作规范,由设备负责人和监护人监督落实。

2.5人人参与管理,调动积极性

对透析机使用三级管理时,设备负责人可借鉴CAPD的循环程序,不定期地随时抽查,既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了解护士对透析机的应用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也可以检查护理人员工作的严谨性[3]。

3 小结

通过规范化培训及透析机实施了三级管理制度,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保养、维护及时,故障率减少,保证了血液透析机的正常运行,血液透析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参 考 文 献

[1]孙育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的资源利用对策.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4,4(1):37~39.

透析护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血液净化;透析;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3(b)-0146-02

血液透析属于血液净化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及较高的技术含量[1]。为确保医疗卫生的安全,必须制定相关护理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到位,对于护理人员要加强其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的培训工作,使其与患者做好沟通交流,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加强风险预防管理,是保证透析者的安全及保障工作人员的身心安全的重要环节。

1 临床资料

2012年7月―2013年6月该院有200例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及药物中毒患者共进行了602次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在透析时均采用一次性动静脉穿刺针,采用动静脉造瘘进行血管通路操作,也可采用动静脉直穿和双腔管置管。

2 血液透析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2.1 血透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

①患者并发展的发生:尿毒症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及消化系统出血等并发症,在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低血压、高血压、肌肉痉挛、失衡综合征、恶心呕吐及发热等并发症。在透析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由于体重制定不够精准、不按医嘱定时定量进行服药,部分患者血透前的血压不高也应用降压药等造成噱头中生命体征不够稳定,甚至出现休克症状。

②患者心理因素:大部分患者由于长期依赖透析以维持生命,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来自于自身、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均能造成患者极大的心理负担,患者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状态,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患者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不遵医嘱按时服药,透析中隐瞒病情不及时向医生反映自身出现的状况,甚至会出现拔针的念头。

2.2 工作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

①工作人员疾病感染:在进行透析时,如工作人员在对某些患有肝炎病原学、艾滋病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操作时稍有差池则会造成工作人员的疾病感染;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不小心被消毒液等化学物质损伤到皮肤或眼睛等;透析室较差的通风效果造成工作人员与患者产生呼吸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等,均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威胁着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②护理人员的失误: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自身知识储备不多,操作技术不够熟练,操作不够规范,临床对于患者的病情观察不够认真仔细,应急能力不高等均能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存在着极大的护理失误风险。

2.3 设备故障

在进行透析治疗过程中突然停电,或出现透析机短路、电线老化等现象[2],均能直接导致整个血液管路和透析器发生凝血,造成患者血液极大的浪费,促使医患之间发生难以调节的矛盾;在进行透析时发生驱水泵故障、输水管道发生断裂、水源缺失及水处理机等出现障碍也会造成透析的失败;反渗机发生故障,预处理机系统未按时进行反冲消毒及维护,会造成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痴呆、心律不齐、贫血、骨软化、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

2.4 其他故障

①不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护理人员之间不按照规定的交接班制度、规范的消毒隔离制度、手消毒制度等核心制度进行护理操作,造成了在血液透析中出现较难弥补的护理缺陷,这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为较常见上的、损害较大且后果较为严重的一种风险。②护患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患者由于其病程较长,治疗时间较长且治疗费用相对较昂贵导致患者及其家属不太和善,给护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好透析相关知识介绍,取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透析配合度,提高护理效率。

3 血液透析风险防范

3.1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风险意识

在对患者进行透析前,制定相应的血液透析护理风险预案,组织讨论分析血液透析存在的潜在风险、造成风险的原因及后果,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研究制定透析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紧急处理措施,制定在不同风险如透析器破膜、热原反应、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停电、停水等情况下的应对方案,要根据实际工作量对护理人员进行弹性排班,对工作人员进行上下机操作规程强化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护意识,做好相关防护工作,避免职业危害。

3.2 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除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及业务的学习外,还应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是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具体情况,因人而异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消除患者疑虑及紧张的情绪,取得患者信赖,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3 完善各种透析制度及操作流程

建立常见的较为规范的专科护理流程,可根据血液透析室固有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患者入室流程、消毒隔离制度、规范交接班的基本内容和程序等。制定双休日、国家特定节假日的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安全管理规范。

3.4 加强血透室环境及设备的管理

良好的透析环境能够保证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治疗,因此医院要做好透析环境的有效检测工作,每月定时进行空气细菌培养、透析液细菌及肉毒素、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等的检测工作,积极预防透析室的感染[3]。在进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免发生交叉感染的事件。在血透室内要做好一次性的透析器及管路等医疗废物的处理,防止造成环境的污染以及医疗废物的流失。

4 讨论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是一种具有较强技术性、专业性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感,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相关技术水平,提升血液透析的管理经验,降低其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卫生环境及人文服务,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5(13):47-49.

[2] 于哲.浅谈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求医问药,2012,11(15):174-175.

透析护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腹透病人 护理路径管理 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16-01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1]。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2]。近年来,我们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护理腹膜透析病人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一2010年4月在我院肾内科实施腹膜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2.10±7.88)岁,对照组50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63.25-7.36)岁。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腹膜透析病人护理路径为:人院时:医院的环境设施介绍,初步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基本情况;人院首日:用Orem自理理论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确定个性化健康指导计划;入院第2d:介绍腹膜透析的机理、效果、注意事项:入院第3d:指导患者学习腹膜透析的换液方法、食物中的水分的计算方法、出入量的计算方法等:入院第4d~第7d:指导患者如何运动、获得社会帮助、家庭生活指导及腹膜透析的影响因素;入院一周后:如何有效利用各种医疗资源及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等;出院后1w:随访病人的用药情况,遵医嘱情况;出院后每月1次“腹膜透析之家”活动:介绍腹膜透析的最新知识。

1.3 效果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的透析医嘱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x2和t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透析医嘱依从性、睡眠质量、主、客观生活质量、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这样,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3]。

临床路径的制定,必须是医院主管对临床路径的医疗模式有全盘的了解并能全力支持。先有详细的计划及路径的选择,接着在医院内通过各单位的参与及沟通,成立多元化的组织,定期讨论,共同设定临床路径的目标并拟定教育策略,最后,全力推行临床路径的医疗模式,并建立差异纪录及分析的回馈系统。临床路径是医疗保健机构里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顾模式,使服务对象由入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来接受照顾[4]。是专业人员合作以控制质量和经费的模式。华西医院在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基础上,试行整体医疗护理模式病房;并将临床路径用于临床医疗护理服务,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透析依从性好的有44例(88.0%),对照组透析依从性好的有16例(32.0%);睡眠质量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主、客观生活质量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均P

参考文献

[1] 李德源,李树勋,范碧玉.临床路径一理论与实务[M].台北:台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6.

[2] 林碧珠,琴英,陆嘉玲,等.临床路径在骨科之应用[J].护理杂志(台湾),2008, 46(2):45-53.

[3] 汪涛.腹膜透析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6(2):92-95.

透析护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协同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近年来,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每年呈7%的速度增长,血液透析治疗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血液透析治疗具有疗程长、费用高、依从性高等特点,但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自我护理能力不足导致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协同护理干预(collaborative care model,CCM)是依据Orem自理理论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协同护理干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发挥患者自我决策及护理能力,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一方面降低了护理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主要观察协同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109例,纳入与排除标准:(1)所有患者均满足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满足血液透析治疗指征。(3)患者意识清楚,有完整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表述能力。(4)排除合并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5)排除出现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的患者。(6)排除不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研究内容及分组方法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将所有患者按照初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共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龄36~58岁,平均(43.1±9.5)岁,慢性肾衰竭病程(6.43±3.15)年,平均血液透析治疗时间(642±3.14)个月,小学文化24例,初中文化20例,高中以上文化10例。观察组共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34~59岁,平均(44.1±9.5)岁,慢性肾衰竭病程(6.56±3.21)年,平均血液透析治疗时间(6.52±3.21)个月,小学文化21例,初中文化22例,高中以上文化12例。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症状管理、血液透析常规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由管床医生、主管护士、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共同商讨患者护理计划,护理计划应依据患者自身病情、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制定个性化血液透析护理措施。(2)心理干预。血液透析疗程较长,过程较痛苦,故大部分患者会对血液透析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严重影响到了血液透析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及时开导患者,耐心细致的鼓励患者面对疾病,同时保持亲切的姿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基本的心理干预技巧,包括聊天、散步、听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心理压力。(3)理论指导。由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护理人员编撰一本血液透析的小册子供患者阅读学习,小册子内容使用通俗易懂的科普性知识,内容介绍血液透析相关知识、不良反应、治疗期间运动饮食相关内容,同时指导患者血液透析服用药物用法,注意事项。对患者及及家属进行依从教育,告知患者定期进行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等检测。对患者家属进行饮食理论指导,血液透析期间少盐饮食,适当摄入蛋白质、多补充微量元素与维生素。血液透析期间运动强度适中,每日进行散步,运动时注意保暖防护。(4)动静脉瘘护理。由于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动静脉瘘的防护直接影响能否进行血液透析,故护理人员应耐心仔细的进行动静脉瘘护理,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日常生活时注意防护,避免沾水及佩戴手表首饰,动静脉瘘周围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并每日进行动静脉瘘手臂活动,保持血管充盈。(5)护理技能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腹围、体重的基本技巧,并每日记录。指导患者动静脉瘘自瘘检查,现场模拟教学,告知患者如若动静脉瘘处出现出血、水肿、感染等情况立即就诊,禁止动静脉瘘手臂提重物、静脉输液,指导患者血液透析结束后压迫带的松解方法。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血液透析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进行测量,ESCA量表是基于Orem自我护理理论提出的,分为四个维度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及自我概念共43个条目,满分172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高。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进行评价,QOL-100量表分为六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

2结果

2.1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ESCA量表评分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ESCA量表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感念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73,-16.171,-13.049,-11.396,-8.031,P

2.2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QOL-100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见表2,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领域及社会领域得分分别为(49.5±8.5),(59.5±8.6),(54.5±9.2),(60.1±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簧全性分析

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出现动静脉瘘感染4例,电解质紊乱3例,低血压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5%(10/54)。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电解质紊乱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2/5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160,P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长期的血液透析维持治疗,由于血液透析治疗疗程较长、费用较高、过程较繁琐,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烦躁、抑郁、依从性变差,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一心理一生物模式转变,血液透析治疗的目标明确为:一方面尽量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另一方面尽量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观察协同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协同护理干预(CCM)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在心内科、眼科、癌症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我科多年来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发现,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并发症包括脑血管意外、动静脉瘘闭、急性心衰的发生率较高,同时大部分患者非住院患者,与医师、护士接触时间较短,患者自身缺乏护理技巧与意识。同时由于长期治疗会导致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协同护理干预模式是基于Orem自理护理理念提出的,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协同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地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