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年终总结范例6篇

信息科年终总结

信息科年终总结范文1

【关键词】 高校; 会计; 电算化管理

会计电算化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理财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在高校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目前,高校已基本实施会计电算化,并逐步向财务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化迈进。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管理在科目核算、项目辅助核算、往来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年末结转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的特点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结合会计核算实际,高校适用的会计核算软件一般具有完整的会计核算功能,特点是以会计科目为中心,实现对部门(项目)经费、往来款项、固定资产等进行辅助核算和管理。

在会计电算化管理中,横向以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模式下的科目核算为中心完成账务处理;纵向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实现对部门经费、科研课题经费、专项经费、代管款项等经费的核算,实现对各类经费的管理、分析和控制。以科目核算为主线完成账务处理过程,以项目管理、往来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为辅助核算手段,为加强预算管理、往来款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方面提供更为准确、及时的信息。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的变化

传统的手工会计管理模式,会计核算具体反映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高校会计核算主要反映资产类会计科目、负债类会计科目、净资产类会计科目、收入类会计科目以及支出类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会计核算一方面反映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反映各会计科目与项目、往来款项各科目与往来款项责任人、往来款项各科目与往来款项项目、固定资产各科目与项目等方面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项目辅助核算的会计科目余额累计

=所有项目余额累计;

应收款项会计科目余额累计=所有项目应收款项余额累计;

应收款项会计科目余额累计=所有应收款项责任人余额累计;

应付款项会计科目余额累计=所有项目应付款项余额累计;

应付款项会计科目余额累计=所有应付款项责任人余额累计;

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余额=所有项目固定资产余额累计。

三、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传统会计管理模式的影响,高校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会计管理的经验欠缺,使得高校在会计电算化核算和管理中,在初始化处理、往来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年终结转处理、与其他管理系统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实施,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初始化处理

传统手工会计管理,重会计科目核算,轻项目核算,难以提高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系统初始化处理主要包括参数设置、科目余额、项目余额、往来款余额初始化等。在会计电算化初始化处理中,部分高校存在重参数设置,重科目余额与手工账务(或以往电算系统)科目余额核对相符,轻科目余额与项目余额勾稽、往来款科目余额(分责任人)与项目勾稽、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余额与项目勾稽等问题,不能通过会计科目和项目核算实现二维核算或多维核算,不利于加强内部考核和管理,也不利于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往来款项管理

高校往来款管理,重责任到人。责任人设置主要以内部职工或学生为分户辅助核算对象。在电算会计核算方式下,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录入科目、金额和责任人信息这种简单的内部责任人分户核算的模式进行管理。该模式不利于往来款管理按部门(项目)责任考核,难以进行账龄分析,难以实现向实质责任人进行催款和核对,易形成呆账和长期挂账,资金使用效率低。

(三)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包括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其载体分为总账、明细账、辅助账和卡片账。财务部门一般进行固定资产价值管理,资产部门和使用部门进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在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下,财务部门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录入科目、批固定资产金额记账后形成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反映批固定资产价值,但不能反映单件固定资产价值和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资产部门填制固定资产卡片,通过卡片信息录入形成固定资产辅助账;使用部门使用固定资产,根据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形成本部门固定资产辅助账。财务、资产和使用部门没有实施定期账账核对、账实核对、账卡核对以及固定资产总价值和单件价值、总价值和分类价值、总价值和部门(项目)价值、实物总量与单件数量、实物总量和分类数量、实物总量和部门(项目)数量核对相符。这种管理模式,使得资产管理信息不准确,家底不清,难以实现资源共享,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四)年终结转处理

高校事业结余包括经常性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两部分。经常性结余按规定提取福利基金和转入事业基金;专项资金结余,已完成的项目,应结清账务,并将结余资金先转入经常性结余,再转入事业基金;尚未完成项目的资金,结转到专项结余中继续使用。在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下,按收支科目进行年终结转,只能反映学校总结余,不能反映各部门(项目)结余,不利于对各部门(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和分析。

(五)信息共享性差

高校管理信息使用,涉及教务管理、工资管理、人事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学生管理、收费管理等部门。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各部门应利用网络技术在同一平台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但长期以来,存在部门各自为阵,各使用一套管理软件,数据接口不开放,甚至财务管理部门内部会计核算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收费管理等系统都不能实现信息共享,造成重复劳动,效率低下。

四、完善电算化会计管理的建议

高校电算化会计管理中存在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重核算轻管理、重科目轻项目、重分配轻考核等传统管理思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算化会计管理。部分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结构单一,计算机使用技能较低,财务管理中习惯通过重复劳动和简单劳动完成工作,制约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现行会计规章制度,对于电算化会计管理中如何设置会计科目、如何进行年终结算和结账等方面缺少相关规定,高校在进行电算会计核算中没有统一的处理方法,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受到影响,制约着高校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发展进程。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完善高校会计电算化管理。

(一)准确处理初始化数据,为二维、多维核算奠定基础

高校会计电算化要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会计人员需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本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和需要,熟悉电算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选用能满足单位决策分析和财务管理需要、通用性和灵活性强、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清理、核对和结清原系统账务,形成电算化会计系统初始化基础数据,结合财务管理需要进行参数设置、科目余额、项目余额、往来款余额初始化等。电算会计数据初始化完成,应确保科目余额与原系统科目余额核对相符,科目余额与项目余额之间、往来款科目余额(分责任人)与项目之间、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余额与项目之间等勾稽平衡,提供准确初始化数据,为实现会计科目和项目核算二维核算或多维核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往来款项管理,提高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益

财务利用电算会计系统进行会计核算和审核,应同时提供往来款项管理相关信息。编制记账凭证时一次录入科目、部门(项目)、债权债务确认时间、责任人、实质责任人、当笔经济业务还款情况、经济业务性质等相关信息,为往来款项管理提供准确信息,以做好账龄分析,及时向实际债务人进行催收和核对,及时清理往来款项,以提高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益。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家底清楚和动态控制

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财务部门、资产部门、使用部门应利用校园网络技术,统一使用管理软件,在同一平台基础上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在固定资产分类信息和部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对经专家组已验收的资产,由使用部门在终端录入资产相关信息,形成资产部门待提交验收和登记数据;资产部门按权限进行实物验收和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形成财务部门待入账数据;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价值核对、登记入账,形成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资产变更、调剂、报废、减少等数据和信息变动,程序相同。通过建立新型的资产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数据及时更新,对资产实行从形成、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实时管理和动态控制,定期进行资产盘点,适时进行资产价值和实物账账核对、账卡核对,保证账实相符,学校资产和部门资产、总资产和分类资产家底清楚。

(四)年终结转分项目处理,有利于部门考核和分析

高校进行年终结转,在年终清理结算的基础上,应编制科目余额表和科目项目余额表。试算平衡后,各收支科目余额按规定的年终冲账办法,分项目办理结账转冲。经常性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按规定分项目结转分配,结清旧账,记入新账。年终结转分项目进行,既反映学校收支结余,也反映各部门(项目)收支结余;既反映学校结余分配,也反映各部门(项目)结余分配,有利于学校、部门收支执行情况分析,实施部门(项目)绩效考核和分析。

(五)开放交流部门数据,实现管理信息共享

高校应根据管理需要,对各部门管理软件进行统一规划,避免部门管理软件和数据接口混乱,使数据信息在部门之间实现交流共享。电算化会计管理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一个相对开放、实时、快捷方便的双向信息交流系统,将往来款项、工资、公积金、部门创收、项目经费收支、学生交费、欠费情况等管理信息归集上网,设置网上查询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为内部各单位之间信息交流提供便利,以提高会计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综合利用速度,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展会计信息内容,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避免校内各部门因信息获取滞后而造成的工作拖延和矛盾冲突,减少会计人员重复处理数据和传递信息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是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应采取多方面措施,确保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信息及时、准确、有效,以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高校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控制功能,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宗祥.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区别探析.会计之友,2007(10).

信息科年终总结范文2

论文摘要: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好地支持了教学改革,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要求我们不断更新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当前,以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这种变化仍旧与日俱增。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网已经普遍建立,如何使高校师生尽快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是我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不仅迫切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更新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教育信息化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一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深化改革的趋势,即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学观念乃至教育形态的一系列变革。时间证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好地支持了教学改革,正在使传统的教学结构发生裂变,对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培养人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终身学习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信息化的定义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的提出与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密切相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人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涉及到社会活动、生产劳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方面,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宏观教育规划、决策、教育管理、学习资源环境、师资培养与培训、课程、教育科研的信息化,以及微观的学习模式、教学、评价模式的信息化等教育系统的所有环节。

(二)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实质是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分析,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但不能把教育信息化仅仅界定为“多媒体和计算抓网络”,教育信息化绝不能是游离于现行教育过程之外的一种投资行为和设施建设,更不能用新技术把教科书和黑板搬到网上,强化知识灌输的现行教学模式,而必须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三)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可以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两个维度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层面看,信息化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四)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首先是文化思维层次,其次是思想观念、体制模式的教育总体系统结构层次,第三是具体操作实施层次,包括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分组与协作、学生的探索、任务设计、媒体与技术作用、内容与资源、策略与方法、管理和评价。

教育信息化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终身学习概述

1996年4月,联合国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名为“教育的四大支柱”的解决方案,指出实现终身学习原则的“唯一之路”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为了应付信息社会各种危机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这四种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

(一)终身学习的定义

“终身学习”自1965年由法国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指的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它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

(二)终身学习产生的背景

终身学习的产生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息息相关。

第一,新时期社会的、职业的、家庭日常生活的急剧变化,导致人们必须更新知识观念,以获得新的适应能力。而终身学习强调人的一生必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以不断地更新知识,保持应变能力。

第二,人们对现实生活及自我实现要求的不断高涨。外部条件的改善,使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期望通过个人努力来达到自我完善。要实现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靠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是难以达到的,只有依靠终身学习的支持才有可能完成。

第三,人们要求对传统学校教育甚至教育体系进行根本的改革,从而期望产生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教育开放的终身学习方式必然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终身学习的特点

终身学习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1.终身性。这是终身学习最大的特征。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2.全民性。终身学习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

3.广泛性。终身学习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可以这么说,它包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

4.灵活性和实用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终身教育理论确立以来,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许多国家的政府把终身教育作为本国的教育改革的总目标。然而,虽然各国在终身教育这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终身教育在世界各国都还处于实践阶段,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建立起完整的终身教育制度。

三、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了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应付21世纪面临的各种挑战,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富有高尚道德品质、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较强信息素养的新型人才。创新离不开信息,信息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在“一次教育”已经过时,“终身教育”成为时代要求的形势下,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敏锐地捕捉所需信息,主动、有效地进行鉴别和检索,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信息素养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素质,也是个人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 Paul Zurkowski)最早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个术语,他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素养标准,进一步扩展与丰富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该指标指出:信息素养绝不仅仅是以往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而是综合运用以上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我国学者桑新民也提出从六个方面确立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

信息素养既是一种能力素质,又是一种基础素质,它构成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各个学科、各种学习环境和各种层次教育的基本因素之一。它能使学习者把握学习内容并提高其调查研究的能力,使他们更加自主,更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学习。

(二)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和信息的时效性、前瞻性越来越强,面对知识和信息的易逝性,人们提出了终身教育的问题,过去的那种“满堂灌”式的应试教育已适应不了瞬息变化的信息时代。相反,受过良好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生,能主动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并使学习不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的。因此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尤为重要。信息素养意味着能理解、接受新思想,并利用新思想;信息素养意味着人们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能够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信息素养能够使人的思维敏捷,认识超前,能够针对社会所需和自己的不足,及时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具备各种能力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根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教育技术专家和计算机教育专家的意见,最能体现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质,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这种知识与能力既是信息素养水平高低和信息素养优劣的具体体现,又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大学生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莫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大学生是信息社会中信息制造和利用的主要群体,良好的信息素质应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心必须转移到以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立足点,这是信息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顺应社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要将信息素质教育融人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第一,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是一种教育理念,体现这种理念的教育体系就是终身教育体系。它贯穿人的一生,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二,要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21世纪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多媒体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要想保持较强的信息素质,必须不断学习,这就是所谓终身受教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实习环境必须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并满足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能力培养的要求。

要把信息素质教育融人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就必须改变以往“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等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并紧密结合其学科特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把学生推向教学第一线,变“教而学”为“学而教”。

信息科年终总结范文3

关键词:科研管理;信息化;企业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信息化管理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使用市场,现在绝大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已经建设了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科研管理是对进行科研工作中所涉及的经费问题、人员和其他具体操作问题的管理,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和科研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保证科研管理的顺利有效进行,才能使具体研究工作顺利开展。而使用信息化方法管理科研项目可以有效地提高科研项目管理的效率。通过开发和共享科研信息资源,能不断提高科学研究之间的学术交流、信息交流,从而达到共同进步。而相连的信息系统之间也能实现信息共享,在科研进行时搜集资料和科研成果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建设信息化也就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所谓信息化,即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信息化是一场革命,它所引起的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进而要引起的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信息化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信息化将对中国跨越传统经济模式将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网络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战略。西方发达国家早在60至70年代已进入信息化社会。而据中国科技发展中心推算,我国信息产业及附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20%,从人均拥有计算机数、信息技术水平等指标来看,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依然很大。我国启动了金桥、金卡、金关、金企、金农、金宏、金税、金卫等工程,并取得一定成果,教育、科技、计算机、金桥四个信息网相继进行了国际联网。虽然我国的信息化水平还很低,但只要我们迎头赶上,抓住机遇,加快建设步伐,我们还是有机会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的。

2、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和流程

科研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科研准备工作阶段的管理、科研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科研完成后的总结、评估和内容储存。具体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项目申报管理。处理对其他项目申报的统计以外,还有其他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详细的科研计划,制定和管理经费预算,计划大概框架和分阶段研究进度,对科研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风险规避进行管理等等项目前期的各种琐碎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研究过程项目管理。首先是对研究项目批准后进行建档和经费统计的录入,而在科研活动中的不同过程如资料搜集、实验分析、整理总结等都需要金牛星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因此,这些阶段性总结报告和情况汇总包括需要以文字的形式也一起储存在管理系统中。另外,还要对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管理,汇总个人的基本资料,在科研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也能用于有效地调度人员。

第三阶段,项目终结管理。一项科研项目完成后需要对各种情况进行总结,因此管理系统除了收入完整的科研成果和报告以外,还有项目的评估和验收报告、整个科研进度情况、最终所用的全部经费结算和审核文件等等。

第四阶段,完成项目跟踪管理。有的科研项目需要记录可行性和实践情况,因此需要将反馈信息输入管理系统。科研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就是负责项目管理的整个流程,有效快速地完成每个阶段的管理任务,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企业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

企业中的科研项目管理与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有所不同,前者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后者是以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为目的的。在企业中,科研项目的管理方法与其他项目管理性质有所差异,因科研项目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风险较高,因此很多研发型企业一般都是同时进行多个研究项目来相对地降低所承受的风险。笔者认为,企业中科研项目信息化的管理是在高校中单个科研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并不是几个管理项目的简单叠加,项目管理者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地实现各项目之间的资源配置(包括人员配置、资金配置和材料配置等)。因此,在实际信息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哪些信息可以得到共享和交流,需要高效地处理各个环节的信息反馈问题,最终使科研项目信息正确地收入到各自的数据库中。另外,与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不同的是,在企业中项目管理还要涉及到绩效问题,因此,企业科研项目管理还包括有对参与科研人员在不同阶段的投入情况汇总来实现绩效管理。

4、结束语

科研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能对科研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资料和信息进行高效管理,因此在高校、科研单位和部分企业中都得到了推广,本文通过对科研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现状和内容分析画出一个大致的信息化管理研究框架。在了解其具体的管理内容和流程之后能更好地应用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科研信息的管理。信息化成为当前和未来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今后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省甚至一个企业要想取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包括网络条件、信息公开程度和保护知识产权等一整套制度,是竞争的制高点,即今后各个国家不再因地区、技术的限制而循序渐进地发展,大部分国家将被推向全球竞争的前沿。

参考文献:

信息科年终总结范文4

【关键词】信息中心网络 下一代网络

一、前言

据网络巨头思科的预测,到2016年互联网流量将增长至现在的四倍,在该公司最新的“视觉网络指数预测(2011-2016)”报告中,思科公司官方预计,仅在2016年,互联网流量将达到1.3ZB,超过了1984年到2012年间所有“互联网年”1.2ZB的全球网络流量。该公司预计,2015年和2016年之间的全球互联网流量增长将超过330EB,几乎相当于2011年整年产生的总流量。其中,视频是流量增长的重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笔记本和手机观看YouTube视频和流媒体电影,而这样的活动将会占用大量带宽。思科预计,到2016年,视频将会在所有移动互联网流量中占70%,高于2011年时的约52%。

此外,到2016年,全球将有34亿互联网用户,或约占全世界人口的45%。2011年,平均每个互联网用户每月生成11.5G流量。到2016年,这个数字将跃至32.2G每月。企业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将会2011年的16亿增长到2016年的23亿。这一趋势将使互联网运营商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以信息为中心的新型网络体系

所谓的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就是将网络中的一切数据内容都看做是可以传输的信息,实现了直接以信息互联的方式而非主机互联。数据信息将成为网络中的核心对象,通过设计的命名机制得到一个全域唯一的标识。数据信息依靠其名字的唯一性实现在网络全域的传输,网络系统可以根据其名字来区别和分类每一条数据信息但无法解析数据内容信息的具体含义,对数据内容的深层次挖掘则需要靠者与订阅者上层应用的解释。在各种数据信息驱动下的整个网络及其终端的作用就是对所有信息的传输和缓存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及时对信息的接受者作出快速响应。终端用户和应用只关注传递的信息本身的内容,并不关心该信息块的其它属性。当今,以信息为中心的新型网络主要的研究机构和项目主要集中在美国(NDN、DONA及INS)和欧洲(PSIRP/PURSUIT、4WARD等)。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Scott Shenker等人研究总结了各种以信息为中心的新型网络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发现各种新型网络的设计原则本质上很相似,只是在术语上各有区别,例如在NDN采用的Register、Interest等专业术语,实质上都相当于和订阅。

Intentional Naming System

INS网络是1999年由MIT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提出的,基于属性和数据的组合方法对服务和资源命名的信息中心网络,旨在解决在移动互联网中内容资源的发掘以及服务定位的问题。它也是将内容层构建在IP层之上,并提出了相应名字解析结构模型和名字的路由方式。采用属性-值对(av对)的命名机制使得资源的名字具有很强的表达与被识别能力。根据资源的命名,INS网络按照属性的层次性建立了名字树以方面在值结点处记录对应的名字、IP地址、下一跳等。当网络探知到内容需求时,会首先根据终端用户所输入的关键值来锁定相应的名字av对继而找到对应的IP地址,最后根据IP地址获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

INS网络定义的早绑定、任意播晚绑定和组播晚绑定等三种主要的路由方式,对后来提出的信息中心网络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早绑定路由方式就是先借助名字获取IP地址,再根据IP直接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组播晚绑定路由方式则是先直接用数据名字来路由,直到服务器之前的一个路由器时再获取得到服务器IP的地址,最后将数据信息及其所对应的IP地址同时返回给终端用户。相对于组播的多点下载方式,任意播晚绑定采用的是一种单点下载方式。INS网络虽然最早给出了信息网络的概念,并对后来的新型网络体系的提出有着深远影响,但是相比较其它信息中心网络,INS网络更像是一种信息查询方式,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av对不确定性的定义,这种命名方式不太适合直接作为作为内容名字,并且解析方式也似乎更像是一种查询方式。

三、结束语

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都将信息或内容作为主体,如何为这些主体命名和分发,如何保护内容自身安全等问题,如何支持多样化业务类型等问题成为网络架构设计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部分。网络体系结构的单一可扩展性和网络功能的复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未知的网络行为与确定的传输控制目标之间的矛盾、网络的脆弱性和安全可信需求之间的矛盾、网络体系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网络服务需求的复杂多变之间的矛盾等五个主要矛盾将成为未来以信息为中心新型网络发展的主要挑战。

参考文献:

信息科年终总结范文5

论文摘要: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模型或方法很多,本文仅对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和我国信息化测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信息技术及产业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促使生产力现代化,使生产生活方式、思维行为方式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根本性变革而最终导致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已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引导着世界潮流。信息化程度已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其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向信息社会迈进的程度、把握潜在的市场机会和制定进一步的发展战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模型或方法有二三十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国际电联指标体系法、国际数据公司法、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信息化综合指数法和企业信息评价法。下面仅对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和我国信息化测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1马克卢普法

马克卢普法是从信息产业的角度开展研究的。他于1962年出版的《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第三章“生产知识产业及其职业”中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他认为,知识产业是一类或者为自己所消费,或者为他人所用而生产知识、提供信息服务或生产信息产品的机构—厂商、单位、组织和部门或其中的班组,有时可能是个人和家庭。他将知识分为世俗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和没有文字的知识。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范围大到几乎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这种“几乎无所不包”的知识产业主要由5个分支30个产业构成,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信息设备、通信媒体、信息服务5大类,相应地分为教师、科学家、计算机工程师、演员、律师5大知识职业。马克卢普法主要是从宏观上测算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信息部门就业人数的比例以及信息部门的收入占国民总收人的比重大小来间接描述信息资源的作用与贡献。马克卢普在书中主要考察了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比例问题,精辟地分析了知识生产与分配的经济机制,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与方法。

马克卢普计算公式为:GNP.C+I+G+ (X-M)。其中,GNP表示独立的商品化信息部门的GNP值;C表示消费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量;I表示企业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消耗量;G表示政府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量;X表示产品和服务的国外销售量;M表示产品和服务从国外的购买量。

马克卢普选择1956年和1958年为测度基准年,通过对美国1958年国民生产总值的调整测度得出:1958年美国知识生产总值为1 364.36亿美元,大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8.5%。通过计算,马克卢普得出知识产业各分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从高至低依次为:教育、通信媒介、信息服务、研究与发展和信息设备。可以认为,知识产业中各分支之间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大小的排序,对于分析国家经济发展与投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卢普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方面:①知识产业的概念过于宽泛,例如.马克卢普将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也列人了知识产业的范围;②将许多未被列人常规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内的社会活动或准职业列入其核算范畴。

2波拉特法

波拉特法又称经济结构法。继马克卢普等人之后对信息产业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研究的集大成者是美国的马克·波拉特(M. U. Porat )。波拉特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开始潜心研究信息经济,他以马克卢普的理论为基础,吸收了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的思想,发展了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将范围扩展到全社会所有的信息活动,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与信息活动分离出来构成独立的信息产业,进一步对美国信息产业进行了定量测算,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1977年,美国商务部出版了马克·波拉特的研究报告《信息经济》,波拉特在报告中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关于信息经济分析的概念框架,对美国经济,特别是1967年的信息业的产值和劳动力进行了测算。马克·波拉特的工作为定量研究信息及其相关活动提供了一整套可操作的方法,影响着世界各国和地区信息产业的研究,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日本、委内瑞拉、欧洲共同体和我国都采用了波拉特的方法对信息经济进行了各自的测算,用数量化的图景向人们展示了信息在当今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波拉特法从理论上解决了3个问题:一是将社会的基本产业结构从克拉克的三分法发展为四分法: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他把服务业一分为二,将其中的信息服务业分化独立出来,现实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得到了理论上的反映。二是创造了二级信息部门这一概念。例如,波拉特把从事信息活动的部门分成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一级信息部门指直接向市场上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部门,二级信息部门指只把信息服务提供给内部消费,而不进人市场的部门。由此测算出,1967年美国信息经济产值约占GNP的46%,信息部门就业者的收入占国民收人的53%以上。三是波拉特对信息行业和职业划分上存在的和非信息行业、职业混合在一起的复杂情况,采用了具体分析典型调查、确定百分比的方法来解决,也是一个创造。

波拉特发展了马克卢普的思想,成功地利用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统计数据对信息产业的结构和经济规模作出了更为精确的描述,因而对信息产业经济研究具有重大的贡献。

但是,用波拉特法测度信息化水平也有明显不足。它基本是从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衡量的,而对社会生活、公用公益事业的促进方面则反映得很弱。一是信息产业中的传统部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甚大。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的重要时代特征在该指标体系中未能很好地得以体现。二是由于各国或地区的统计方法制度、产业分类标准等存在较大差距,不得不进行估算,因此造成计算结果的较大偏差。用波拉特法的测度值大致表示“经济信息化”程度,并不能全面准确地描述社会信息化水平。

3信息化指数法

信息化指数法又称为信息化模型,是1965年由日本经济学家小松峙清介首次提出。这一方法问世以后,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也备受各国的青睐。信息化指数包括一套指标体系,主要是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等行业中选取,由信息量(Q)、信息装备率(E)、通信主体水平(P)、信息指数(U) 4个主要因素构成,具体又分解为11个小的变量。分指标结构见图1。

由于上述分指标是不同质的量,无法进行比较,首先需要将这些指标与某一基准年相比换算成指数,然后才能求得反映社会经济信息化程度的总指标(即信息化指数)。

信息化指数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步算术平均法和二步算术平均法。一步算术平均法假设11个分指标对最终的信息化指数的贡献是等价的,即各指标(变量)的权重相同(为1/11)。首先将基年各项指标定为100,然后分别用测算年度的同类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求得侧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再将各项指标值的指数相加除以项数,即得最终的信息化指数。二步算术平均法假设4个因子以及每一组的组内变量对最终信息化指数的贡献是等价的,但分属不同组的变量对最终信息化指数的贡献则不等价。该法测算年度各项指标值指数计算方法与一步算术平均法相同,然后分别计算出Q, E. P, U这4个组的指数的算术平均值,即对每一组的变量指数值求算术平均值,最后将4个组的指数平均值相加除以4,即得到最终的信息化指数。

与波拉特法相比较,信息化指数法确实弥补了对社会生活信息化方面统计太弱的缺陷,而且数据容易收集,统计方便,计算简单,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对比性,实用性强。同时,这种方法将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的相对阶段和相对差距用量化的方式反映出来,不仅能间接反映信息及其相关要素的作用和地位,而且还可以对社会经济信息化程度作出趋势预测。人们利用该模型可以测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纵向历史进程,以及横向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信息化程度的差别。 但这种方法的问题和不足也比较明显,对在国民经济中信息化的作用又反映太弱,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明显感到对整个体系概括得不全。主要表现在:第一,信息化指数仅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有限的几个方面选取试图描述信息化的指标,其结果只能反映这几个方面的信息环境状态,而其他一些重要的因素(如信息需求与利用程度、规模)在模型中未能体现出来。同时,缺少现代通信设备和其他信息产业变化情况的指标,忽视计算机和网络在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中的重要性。也没有反映人均生产方面的指标,因而没有准确反映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第二,用算术平均法求信息化指数,未能按实际情况区分出不同变量的权重,难以确定真实的信息化进程,和事物本身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是不相适应的。第三,该模型过于简单、不全面,有些重要的信息活动指标未能体现和包括;算术平均得出的测度结果没有区分不同参数或不同因子的贡献大小,掩盖了实质上的差异;同时其结果是在确定了某一基准点前提下的相对比较值,只有相对意义,无绝对意义。

4国内学者对信息化测度研究

国家统计信息中心受原国家信息化办公室的委托,按照信息化指数法的思路,综合了波拉特法和指数法的优点,结合我国国情,对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指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筛选。分别按国家确定的信息化6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将每个要素都分解为2一5项具体指标,共计21项指标(见表1)。

这些指标的数据绝大部分都可从国家、地方和有关行业统计年鉴中查到,算法较简单,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从定量角度掌握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化程度或差距,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应用广泛。

利用这种方法也有不足之处,信息化测度指标设置过多,而且有的指标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容易造成相同因素在计算中占有过大份额,从而评价结果有失合理性;另外,权数采用德尔菲法仍然存在主观人为因素,有的指标目前尚没有相应数据,要做特别调查,不便于各地区动态测度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只重视对信息化现状水平的测度,而不重视对信息化质量和潜力的评估,其测算出来的信息化规模或信息化指数并不能真正反映信息化发展与建设的全貌。

信息科年终总结范文6

我的研修总结

个人信息

姓名

陈元君

学校(单位)

双鸭山市师范附属小学

任教学段

五六年级

任教学科

信息技术

研修总结

请认真回顾本次研修全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撰写总结(总字数不少于300字):

在课程学习与研讨交流中都有哪些收获?

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是这样,但是观看专家的视频讲解,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培训中,我了解了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了解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改变学习方式。初步掌握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等。明确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在这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时代,更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接受新事物,不能应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用新技术,也就是用新鲜的血液来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

参与专家视频答疑活动、浏览简报、学习同伴优秀作品后,您有哪些收获?

聆听了专家的报告讲座、浏览培训简报、学习同伴优秀作品,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理念。专家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反思,做高素质的教师,做有品位的教师。作为教师不单要在教学专业上精益求精,更为重要的是关心、爱护学生,真心地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

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教育教学方面,您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