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论文范例6篇

内科学论文

内科学论文范文1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受各自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影响,其思维、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讲,留学生大多主动,热情,勇于发言,表达直接,因此传统“填鸭式”授课方式不适合留学生教育。尤其是中医内科学,不同病证病因相似,但病机诊疗大相径庭。比如脾胃系十余种病证,病因不外乎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素体本虚,但病位有别,病机迥异,内容枯燥、无序,仅作照本宣科的讲解,学生难于理解和记忆。为此,为符合留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授课形式方面要有所创新。授课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增强记忆,提高学习兴趣,需要应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授课。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录像、FLASH动画、流程图,以及表解式、比较式、归纳式、提问式的表格汇总,使所授内容由抽象晦涩难懂变为形象生动直观,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懂、易接受,增加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的感性认识。

另外,根据留学生的学习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中针对A类和B类学生,在课程任务讲授结束之后,建议预留一定的学时,采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其教学模式为: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分组讨论—总结点评。PBL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力和理解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1]。因该两类学生掌握知识全面,具备一定综合分析能力,故有条件实施PBL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PBL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教什么,会什么”转变为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毕竟留学生学成回国后,脱离中医大环境,遇到问题只能自行解决。通过PBL教学,可以使受教育者终生受益。

2采用模拟实习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能加深理解,更好地掌握其课程精髓。临床见习带教便是课程结束后的另一种教学形式,是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教学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提高临床技能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但是,近些年,由于患者维权意识增高,医患关系不协调,尤其是对与患者交流有障碍的外国留学生,要进行临床实际操作非常困难,采用模拟实习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因此,采用模拟人教学及应用多媒体临床教学模拟系统教学更为必要。模拟病人(Simu-latedPatient,SP)又称标准化病人,顾名思义,是人为的根据一定要求扮演的标准化的病人,目前教学中多由临床带教老师扮演模拟病人。其优势在于:模拟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临床环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学生临床实际操作难的问题。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利用所获得的资料做出初步诊断及进一步的处理方案。另外,从模拟病人反馈的信息中可发现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漏问相关阴性症状,漏查一些与鉴别诊断及并发症有关的体征等,从而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常见的错误进行讨论,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教学医院和教学培训基地的多媒体临床教学模拟系统,该系统提供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模拟真实场景,学生可扮演各自角色,巩固深化理论并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采用模拟实习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弥补临床实际中的一些困难,也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内科学论文范文2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课程组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筛选改造与优化组合各种教法,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和临床岗位需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1)案例教学法,例如讲解有关“牙髓炎”内容时,学生分组讨论病例资料,教师到各小组参与讨论,主要是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学生能够在以病例为载体、以问题为引导的模式下,全面掌握本章节所涉及的重点内容,提高对复杂病例的分析及处理能力。实现各内容之间的相互贯通。(2)角色扮演是通过患者和医生互换角色,演绎患者诊疗过程。在学习“口腔检查”实训课时,一组学生充当患者,一组学生充当医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培养了学生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及医生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还有助于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利于提高学生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改善口腔内科学教学效果。

2加强多层次和多学科的融合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主要是按照龋病、牙髓病、牙周病、粘膜病来进行授课的,这种教学方式与口腔其他学科之间缺少贯通,导致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应加深与其他学科的贯通。例如“牙痛”的患者,要培养学生分析引起牙痛的原因,可以是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等引起,因此要充分论证各种学科的特点,做出明确的诊断。例如讲解“开髓术”,应该与口腔解剖生理学联系牙髓腔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识。

3改革效果

通过对2011、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的评价,发现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对,可以完成一些新技术的基本操作,通过开展综合病例分析,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研究设计的综合病例全部来自临床病例,参考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要求对病例设计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对于临床常见疾病都能做出正确和全面的诊断与治疗设计,充分表明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得到了教学医院的一致好评。

4讨论

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优化医药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将新知识和新技术纳入考核范畴。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多次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讨论,修订考试大纲,能较全面地反映考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判断能力,在实施中,执业医师考试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临床医疗与教学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这些内容,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刘礼斌在系统分析口腔内科教学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间存在的问题后,对口腔内科学教学的改革主要有: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讲授理论教学,建设完善题库,加强临床技能培养以及医德医风教育等内容。

内科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廉”文化;文化养廉;科学内涵

文化的本义最初是指人文教化。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在《说苑》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考证,这是“文化”一词首见于典籍,主要是指“文治教化”。胡锦涛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思想,是我国“廉”文化的核心要素,它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文化、一种制度文化和一种社会文化。在当代中国,“廉”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理论来源和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廉”文化。

一、“廉”的文化溯源

据笔者考据,“廉”字最早出现于《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清·胡培晕《仪礼正义》)《现代汉语词典》对“廉”有五种解释:(1)廉洁,清廉: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廉洁奉公。(2)(价钱)低、便宜,低廉。(3)廉洁;不贪。(4)便宜;价钱低。(5)考察;查访。由此可见,作为形声字的“廉”,其本义与建筑物有关,是指堂屋的侧边,其特点是平直、有棱、敛缩等,后来又引申出清廉(清白廉洁);廉吏(廉洁的官吏);廉白(廉洁);廉公(清廉公正);廉介(廉洁耿直);廉慎(清廉谨慎);廉节(清廉而有节操);廉让(清廉逊让);廉简(清廉简洁);廉秽(清廉和贪秽);廉辨(指清廉明辨);廉按(查究);廉察(视察,查访);廉举(即察举,汉代官员选拔的一种制度);等等。可见,“廉”是一个形容词,与人的品行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廉”逐渐演化为一种道德观念和准则。

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准则,“廉”最早见于《周礼》。平治官府之计有六事:“一日廉善,二日廉能,三日廉敬,四日廉正,五日廉法,六日廉辩。”(《周礼·天官家宰》)“六廉”的具体含义是:“廉善”指善于行事,能获得公众的好评;“廉能”指能行政令,较好地贯彻政令;“廉敬”指不懈于位,尽职守责;“廉正”指公正廉直,品行端正;“廉法”指刚正不阿,守法不失,执法不移;“廉辨”指足智多谋,头脑清楚,办事干练、果断,决不疑惑。而要做到这一切,又必须“以廉为本”。“六事”都离不开一个“廉”字,体现出“廉”为做官之本和考察之要的基本精神。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就把“廉”作为为官者的一种品德和准则,这表明“廉”是为官之本,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品格才算?廉。

二、传统政治文化语境中“廉”的基本内涵

在传统政治文化的语境中,“廉”主要指的是忠于国家、忠于职守、勤于政事、扬清激浊、办事公道、救危助困等官吏要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又指应在权力运行的过程中养成权力道德,如清正廉洁、诚实无私、遵纪守法等,通过突出道德教化来唤醒官员的良知和责任感,从而远恶近善,不去违法,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的“德”不是德治中的“德”,而是指官吏所具备的社会、自身、职业道德,也就是官德。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德”历来被视为贯穿于整个政治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道德修养成为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而道德修养的最终旨归却逾越了个体的界域,引伸向对国家、天下的关怀。“为政以德”便成为儒家对政治生活所有主张的中心意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这“四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关系,孔子认为,任何一个统治者和行政官吏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要起到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如何才能做到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发挥表率作用呢?那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克己”、“修己”。坚持不懈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颜渊》),来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一位具有“仁”的高尚品格与情操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违背“仁”的君子。于是,统治者和行政官员就能做到“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再做到“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论语·里仁》),于是他们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位严于律己,“欲而不贪”(《论语·尧曰》)的能“正其身”的清正廉洁者。唯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成为全国老百姓的表率,收到“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的良好“德治”效果。

(二)克己奉公

为官者如果克已奉公,以治国安邦、经世济民为己任,“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就能恪尽职守,不贪赃枉法,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办事,留下好的政绩,这样的人史书上称为“循吏”。战国时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追求真理,推行美政,锐意革新,救国救民,“虽体解吾未变”、“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源于他“幼清以廉洁”(屈原:《招魂》)的高尚品格;宋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有“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宋史·岳飞传》)的深刻认识和信念,因而才能有精忠报国的行为;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方能成为廉洁为民的清官。自古以来,人们不仅把为官清廉当成一种道德理想来追求,同时也把它作为为官立政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宋代包拯指出:“廉者,民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孝肃奏议集·乞不用赃吏》)清人汪辉祖也说过:“官之得民,要在清、勤、慈、惠;幕之爱,要在廉、慎、公、勤。”(《佐治药言》)要做到清正廉洁,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要严格自律,慎独慎微,对此,早在先秦就有“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尚书·旅獒》)的论述,《大学》《中庸》都强调要慎独慎微,“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必慎其独也”,就是说即使在人所不知的情况下也要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放松。

(三)清廉守正

清廉守正,是廉洁的基本要求,因为官吏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权力,具有贪的各方面的诱惑和条件,保住不贪,也就守住了为官为政者不至于滑向道德堕落的底线。为了做到不贪,孔子强调要见利思义,做到“三戒’’,即年轻时戒贪色,壮年时戒逞强,年长时戒贪利(《论语·季氏》)。孟子提倡要“寡欲”和“养浩然之气”,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膝文公下》)。这更是道出了为官者应有的境界。而贪污历代都被认为是为官之首恶。南宋真德秀在《西山政训》中指出:“凡名士大夫者,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不廉之吏,如蒙不洁,虽有它美,莫能自赎。”清代雍正和康熙二帝告诫群臣“治国莫大于治贪”,“治天下首在惩贪治吏”,在《康熙政要》中,关于惩贪倡廉的言论和举措俯拾皆是。反观因贪污导致败名丧德、亡身覆宗者,历代更不乏警训。对此,元代张养浩曾深刻地指出,为官者“既受命以牧斯民矣,而不能守公廉之心,是不自爱也”(《三事忠告·牧民忠告》)。

(四)正身率下

古代治理国家,能否使全国保持良好的政风和社会风气,与各官吏的作风密切相关。只有这些人切实做到正身率下,严以律己,作出表率,才能化成民风。孔子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汉代桓宽指出:“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故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在民也。”(《盐铁论·嫉贪》)唐太宗主张要通过上层节制来影响下面:“且君子之化下,位口风僵草,上不节心,则下多逸志。”(《帝范·务农篇》)古代清正廉洁的官员,不仅律己甚严,给下属树立榜样,而且对自己的亲属特别是在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管理方面,也有颇为严格的要求,他们不愿意利用国家给予官家子弟在政治经济上的种种特权,让后代子孙养成贪图安逸享受的习惯,而是着眼于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子孙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古人在管教亲属方面,提出“官不私亲”(《慎子·君臣》)的重要原则,不许政府官员利用权势为亲属谋取私利,不许私自重用自己的亲族。要依法办事,对于犯有错误或罪行的亲族,也要严加处理。

三、“廉”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

所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列宁在1920年就对其进行过界定。他《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那么,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的语境中,“廉”文化的重要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一)“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核心思想理念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廉”文化的表述。在1871年出版的《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除了检讨巴黎公社在军事上的决策,以及政治上、经济上的种种措施的成败得失外,还提到了“真正的民主”、全民投票和一切公职人员都应当成为公社的勤务员,以及公职人员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等重要思想。此外,为了防止社会的腐败,他提出公社的官吏应“处在公社的监督之下”,他们“不能够像在旧的国家机器里面那样使自己凌驾于现实社会之上”而应“处于切实的监督之下”。

恩格斯在为柏林《前进报》出版的纪念版的导言中曾经特别指出:以往的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他还指出:美国的两党轮流执政“表面上是替国民服务,实际上却是统治和掠夺国民的”,并以此为例说:“美国人在最近三十年来是如何千方百计想要摆脱这种难堪的桎梏,可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愈来愈深地陷入到贪污腐化的泥沼中去。”与此形成对照,“公社采取了两个正确的办法”。

(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新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文化领导权”概念本质上包含了“廉”文化思想

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列宁特别强调政治领导权,认为无产阶级必须依靠暴力革命来夺取资产阶级的政治领导权。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新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了“文化领导权”思想,他指出“领导权主要是标志一些阶级同其他社会力量关系的范畴,一个获得了领导权的阶级是一个经由政治和思想意识斗争同其他阶级和社会力量建立起联盟的阶级,并在这个联盟中它的领导受到其他阶级的欣然同意”。

在葛兰西那里,“文化领导权”的思想是以获取与稳固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合法性为主旨的。他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获得领导权不仅是一个阶级夺取政权、确立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是衡量一个阶级的统治是否成功的标志。也就是说,葛兰西并不否认政治统治(强制)作为一种行使政权的方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必要性,但他更强调借助于非暴力、非强制的文化领导权所产生的权威,这种文化领导权的权威本质上要做到公正、公平、民主,这也就是“廉”文化理念核心要素,它不仅能够为政权存在的政治合法性赢得普遍认同与支持,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能够为政权的存在提供深层的文化和道德的感染力。

(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廉”文化是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的文化基础

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国革命,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斗争环境。革命时期和建国后的一段时间,他是非常清醒的。1943年,他把郭沫若写的关于李闯王的《甲申三百年祭》列为中共整风的必读文献,就表现了他要从李闯王打下北京后因腐化变质而走向覆亡的历史教训引以为戒的远见卓识。建国前夕,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告诫人们:“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改革开放以来,“廉”作为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的核心理念之一,不断被强化。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事物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一些腐朽反动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逐渐侵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领域,侵入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廉”文化建设是关系到党的改革开放事业成败的大事。针对这一状况,江泽民、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建设和谐社会,使“廉”文化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的文化基础。

四、实现政治“廉”生态的文化途径

政治“廉”生态,就是不谋私利的政治文化环境。什么是实现政治“廉”生态的文化途径?在上述的讨论中,笔者认为:文化途径就是在理解“廉”文化的理论、信仰和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构建实现“廉”的制度文化、社会文化与政治文化。

(一)“廉”的制度文化建设:行政伦理法制化

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凝结了文化精神的社会制度。它是社会精神的格式化、具体化和实在化,它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婚姻等方面的制度。“廉”的制度文化建设不同于“廉”的制度建设,因为制度文化是制度体系中的文化综合体,是一些具体的制度抽象文化精神表述,因而不能等同于具体的制度。

在“廉”的制度文化建设中,行政伦理法制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途径。行政伦理法制化实质上就是把“廉”的道德教化转化成社会成员对法律的信仰,是把法律规范转化成人的内在价值和行为准则的构想,而“廉”文化一旦实现了这种转化,它就已经不再是德性教化,就已经是作为道德价值而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了,成为一种来自于法律和由法律转化而来的道德规范,在我国目前实践的“引咎辞职”是利用刚性制度加强自律的,它其实就是“廉”文化法制化的自律精神。

具体来说,实现行政伦理法制化,就是要培养“廉”法律心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都把“廉”作为传统吏治道德的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产生了大量的廉论,如邓牧论君官吏的文书和浩谕,清朝实行的养廉银制度等等。这些事象的汇拢与集合,构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廉”的制度文化体系。当前执政党应该对这些优秀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在“廉”的制度文化建设中,实现行政伦理法制化既不同于封建社会的“清官文化”,也不是简单地等同于过去的思想教育。这种“廉”的制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廉”文化,是对我国“廉”文化积淀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包括对西方文化中有益成分的借鉴与汲取。

(二)“廉”的社会文化建设:舆论道德教化常态化

“廉”的社会文化是指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廉洁的思想、理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是廉洁文化与腐朽文化斗争的舞台,故《韩非子·奸劫刹臣》云:“不以清廉方正本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显然,若让腐朽文化占据了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社会风气就会败坏,在这种情况下要形成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就会如同逆水行舟,困难重重。

在“廉”的社会文化建设中,舆论道德教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途径,要实现常态化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优化舆论道德教化群体氛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群体即由身份相同、地位相似和处境相近的人群构成。群体内部通常交往密切,声气相通,在认识与行为方面相互影响很大,相互间的监督也最为有力。因此大力弘扬廉洁文化,切实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营造必要的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良好氛围,必将使领导干部群体的氛围得到优化,使少数腐败分子受到更多的监督、更大的约束、更强有力的抵制,以致伸手必被捉。在这样的群体中,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除了有正确的观念作基础外,更多了外力的约束,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就有了更强大的保证。

第二,净化舆论道德教化家庭环境。家庭是个人的私密空间,是私人生活的场所,一个人的观念认识和行为方式往往直接地受到家庭的影响;也往往会无掩饰地层露在家庭中,因此家庭环境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因此,扩大廉洁文化的阵地,加强廉洁文化的影响,大力推行廉洁文化进家庭,净化家庭环境,已当其时。将廉洁文化和家庭紧密结合,有效地发挥二者对个人作风尤其是生活作风的双重力量,腐败就更加无处藏身,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就具备了更为强劲的动力,党的整体作风的改进也相应地有了更强大的推动力量。

(三)“廉”的政治文化建设: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念

在政治文化的语境中,“廉”具有典型的民主性、广泛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等特征,然而,其最基本的特征是针对权力的指向性。古语云:“廉非为政之极,而为政必自廉始。”(宋·林逋《省心录》)因此,,加强和完善“廉”的政治文化建设必须要培养社会权力管理者正确的权力观念。

在“廉”的政治文化建设中,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念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途径,权力具有二重性,既可以为民造福,又可以为已谋私。保证权力不被当作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工具。重要的一点在于掌权人是否能够廉洁自律、秉公用权,有正确的权力观念。

内科学论文范文4

关键字: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深刻认识和总结国内外传统发展观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用辨证统一的观点来全面系统地认识发展问题的结果。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继承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思想,放眼世界,反映时代主题,抓住了发展问题的关键和要害,揭示了发展的实质和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从根本意义上说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发展本质的最高坚持。人既是创造社会的主体,也是享受社会的主体,还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遵照人性的基本规律,理顺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将人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核心,优化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认同社会发展在物相层面必然表现为追求经济增长等经验事实,但它更为坚执社会发展的人文价值旨趣,认为社会发展是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集合,社会发展本质上只能是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实现过程和人的自身价值的提高过程。社会发展的物相层面的经验事实只有在人本价值原则的规约和牵引中,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和真实意义。

首先,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人的社会,社会主义发展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发展。其次,一切发展都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最后,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目的。人既是创造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全部目的。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把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结合起来,既注重长远利益谋求发展,又注重眼前利益的维护与实现。把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与政治权益结合起来,既注重物质文化利益的满足,又切实保障人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既注重发展,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生命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价值与自由的追求,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科学发展观表达了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强烈关注;通过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既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状况的关注,也包含着对个体及人类发展最高理想的追求;既重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又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既关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又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新境界。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出发点——人的生存和发展

需要不仅是动物的属性,也是人的属性。人的需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生存需要,一是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维持人的生命机体正常运转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建立于生存需要基础上的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高级需求。人的生存需要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内驱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的发展需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的、不竭的驱动力,它包括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参与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追求崇高的需要等等。在满足需要的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意味着人的新的属性的出现,也意味着人性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类社会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的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和不断得到满足的人类活动的历史。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现实满足程度,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基本尺度。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和发展都是为了人和人的发展,没有为了活动的活动,为了发展的发展。满足人、人们、人类发展的需要,始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2、科学发展观的资源和动力——人自身的发展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活动和发展的承担者和推动者。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人的活动过程。真正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健全、健康的人格主体。世界近代500多年的历史是经济突飞猛进的历史,而充当这一历史真正动力的,则是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人类对现代文化的追求。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腾飞,也离不开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现代人格力量的推动。整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都证明,人的文明程度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马克思曾说过,人本身的天赋、创造性和能力的充分发展是最大的财富,是财富之最本质的东西。从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结构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等,都是围绕着以人为中心运动的,任何发展离开了人的参与都无法实现。现代科学表明,人对外部世界的掌握和改造,越来越依赖于对自身的掌握和改造。人类自身的发展状况己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

三、科学发展观:人本主义的回归

科学发展观是以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为根本动力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各个社会子系统协调运作的发展观,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观,是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向人本主义的回归。

1、科学发展观——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体现人与物的统一,亦即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人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主体,既有物质生命又有精神生命,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人类活动离不开物质需要,但其本质上还是以精神需求为主要特征,物质需求是基础,精神需求是升华与向导。二者均有终极性,必须坚持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统一。每个人都希望有一种丰富的、充实的精神生活,希望获得他人、群体和社会的尊重、获得自由和民主,希望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显示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人们的这些要求和希望归结起来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2、科学发展观——人类与自然的统一

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体现人类与自然界的统一,克服了传统发展观把GD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唯一指标的缺陷。中国的发展要依靠技术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靠消耗大量资源获取财富增长的道路。自然界永远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人永远都是生物体和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也制约着人类的行为。科学发展观摒弃了传统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要求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彻底转变观念,从传统的“人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随意支配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是自然的成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不再以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对待自然界,而是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融合在一起,树立一种新型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既兼顾人类的利益,也兼顾自然界的和谐;既考虑当代人的生存,也考虑到后代人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人类与历史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体现人类与历史的统一。历史是人创造的,人也要对自己所创造的历史负责。近代以来,人类通过科学技术,使工业成为现实,大大拓展了自身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而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的加深,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也日益增大。正是在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化的历史过程中,人类把自己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客观对象,实现自然的人化,创造着适合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的理想世界,因而,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然而,工业化同时又是自然资源大规模消耗的过程,也是对自然环境不断增压的过程,因此,工业化面临着重大的历史课题,即如何保持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子孙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讲求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人类的未来负责,要求必须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把发展的权利与发展的义务统一起来,既要实现和维护当代人的发展权,又不能剥夺了后代人的发展权,必须尊重他们的发展权利,保护他们的发展能力,为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尽义务、负责任。

参考文献

[1]彭树人:“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载《理论学刊》2004年第7期。

[2]刘强:“以人为本:生产力发展的起始点和归宿点”,载《学术探索》2004年第4期。

[5]周荣:“新发展观与‘以人为本’”,载《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4]马德普:“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载《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

内科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关系

从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以下简称“和谐社会理论”)以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具有内在本质的一致性

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观既是对我党各个时期发展理论的全面继承,也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新的科学总结,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发展,成为我党当前统领和指导各项工作的指针。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全面的发展观。它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如果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与之相匹配,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的过程。就经济的全面发展而言,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方式、经济结构的优化、人们经济生活的质量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等等,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就政治的全面发展而言,包括社会政治意识的科学性,政治制度的先进性,政治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等等的发展。其中,核心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文化的全面发展而言,包括思想道德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关键是人们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同志说:“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以,科学发展观反对“单打一”、反对片面性,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均衡性。

其次,“科学发展观”也是协调发展观。它要求统筹兼顾社会的整体、全局、长期的发展,包括系统的内在诸要素、诸方面、诸领域,以及彼此之间关系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等等。同志说:“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即“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区域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的健康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互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又不失时机地发展自己,趋利避害,提升国家整体实力。

再次,“科学发展观”还是可持续发展观。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们既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也要考虑后来人的需要,处理好需要与持续的关系。保证发展在实践上的延续性、在方式上的系统性、在类型上的内涵性、在时间上的长效性。

最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因此,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核所在。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性质、宗旨的时代表现,是我党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新方针,也是我党解决现实社会发展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和谐社会理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出的战略指导思想。它是2005年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会上提出的新理论。他说:“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同志的讲话,不仅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核,并站在时代的高度,赋予和谐社会建设新的内涵,是我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上,提出的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社会内在关系的和谐包括社会结构的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社会结构和谐,即社会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如人口结构、家庭结构、阶层结构、社会领域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等等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即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和谐;人的身心的和谐,即个体身心关系的和谐,如体魄健康、身心协调等等。

社会外在关系的和谐既有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如人们能够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规律办事,爱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共生共长,也有国家之间关系的和谐,如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保持良好的协作与互助关系。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得出:和谐是一种理想,赋予人们对未来美好社会追求的方向,引导人们不断走向更高程度的社会和谐;和谐也是一种现实,人们不仅处在一定意义的相对和谐社会之中,而且正在构建更高意义的和谐;和谐还是一种理念,反映人们拥有的社会历史观和改造社会现实的方法论,不仅具有扬善褒美,调理关系,化解矛盾,激发向往,引领精神,升华心境的功能,而且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和谐同时也是一种战略和策略,体现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和谐社会还是一个历史范畴,人们在不同时期赋予和谐社会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标准。中国历史上曾把“国泰民安”、“桃园生活”作为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型。在今天的视野里,这种和谐社会显然是有缺陷的。它不仅生产力不发达,信息不畅,而且眼界狭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都不够高,不具现代性。“和谐社会理论”揭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一种现代新型的和谐社会。不仅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为价值目标,而且重视社会的自由平等、共同富裕、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水平等等。因此,这一“和谐社会理论”不仅反映了人们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而且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正如近来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表明了“和谐社会理论”的目的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因此,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诚信友爱的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此,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关键是“科学”。“和谐社会理论”的核心是“发展”,关键是“和谐”。当然“和谐”与“发展”互为条件,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反之,社会和谐也是实现发展的条件。而“科学”则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与要求。所以,“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具有内在本质的同一性。和谐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系统要素内在关系具有科学性的表现。科学发展则是社会和谐的条件与规律走向。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目的与归宿

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目的自然是为了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我党的传统宗旨的表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核所在。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有社会和谐的条件。所以,实现“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围绕的共同核心与追求的最终目的。这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内在本质一致性的根据所在。

但就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而言,和谐社会理论则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质所在。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和谐社会理论的主线,是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首先,构建和谐社会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目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大”在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中,明确强调“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显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的提出过程看,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理论承接与递进深化关系。同时,在战略方面,本世纪头20年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时期,和谐社会理论正是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提出的方法策略。再者,和谐社会建设显然不是指一种社会形态,也不可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而是一种价值目标,是我们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因此,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取向与建设过程的统一。从现实生活看,“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等等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是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障。发展经济、科学文化,都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当然,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所以,和谐社会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和谐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容。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科学”,包含着符合客观规律,即符合自然、社会、经济和执政党的发展规律。因为只有符合规律的,才是科学的。而符合规律的,必然也是和谐的。这就是说,科学发展也就是符合规律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因此,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与根本保证,指明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和谐社会建设反映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容。因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坚持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均衡性。不仅使社会的经济增长、财富积累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要使社会的民主、文明、法治、生活质量、财富分配、人权保障等等都得到发展。虽然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它不是唯一的标志,单纯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保持发展的持续性。也就是说,和谐社会是社会、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自然资源的持续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的中心内容。实质上,科学发展,中心就是社会的科学发展。

三、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问题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任务

构建和谐社会,在理论上是科学社会主义内在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过渡性的社会,而共产主义是人类追求的最美好的社会,不仅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三大差别,而且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是和谐程度不断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自然成为这一制度最终的和经常性、长期性的奋斗任务。在实践中,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是我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正确面对和科学解决现实矛盾的必然选择。我们既然选择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当然就要正确面对和解决多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比如选择经济上的多元化,必然就要正确面对和解决经济利益的复杂化矛盾;选择思想上的多元化,必然就要正确面对和解决不同价值观念冲突的显著矛盾。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入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趋明显,由此产生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多。它们既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带来了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

第一、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已经产生。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发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自然成为参与生产和分配的基本要素,劳资矛盾也就逐渐凸显出来。众所周知,资本的本性自然是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它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制度里虽然受到诸多遏制,但仍然不时与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产生矛盾。我们无法回避它,也不能不承认它,更不可能企图去消除它,因为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伴生物。出路只能是寻求平衡这一矛盾的支点,把矛盾形成的张力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才能让这一矛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直面劳资矛盾,公平合理地调整劳资利益。

第二、公平与效率矛盾的发展。公平与效率本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矛盾。人类始终都在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然而却又无时不在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中。这一矛盾反映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就是“共同富裕”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矛盾。前一矛盾是后一矛盾的基础,后一矛盾则是前一矛盾的时代表现。二者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手段。它们孰先孰后,孰重孰轻,没有绝对的界限。但是,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而言,坚持公平是本质的方面,对于市场而言,效率自然是主要方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平是讲效率的公平,效率也是讲公平的效率。同样,先富是为共同富裕的先富,共同富裕也是有差别有先后的共同富裕。当前的问题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只讲效率,不讲公平,导致公平的发展没有随着效率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制度规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矛盾突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固然使我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财富总量、国际地位都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但也应看到二者的结合中存在制度规制不健全、不完善的矛盾,导致主体缺位,制度政策缺失。如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问题、干部腐败现象不断发生问题、道德失范的诚信缺失问题,以及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制假造假等等诸多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来临。

我国面临的上述现实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坚持市场经济体制,劳资矛盾就不能不产生;同样,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步伐,必然既讲公平,也要讲效率;而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就难免出现某些不协调。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合理地协调整合这些矛盾,保持这些矛盾的适度张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要强化利益整合机制。所谓利益整合机制,就是遵循一定规则,对社会中各阶层、集团、社会组织的利益分配进行一定质和量的整合。我国社会中的不同经济成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利益差距较大,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与普通民众的收入差距不能为广大民众认可接受,从而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政治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消除各种不协调和不稳定因素,就应在公平、正义的原则指导下,通过经济的制度和政策,科学、合理地调整人们的利益。利益问题常常是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最终根源,做好了利益整合,也就抓住了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关键。

内科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混合式学习;实践内科

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日后从事工作、照护患者时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及护理技巧,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是为医院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的重要保障。以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多是老师按照教学大纲施教、示范,教学效果中规中矩,学生的积极性也并不高,甚至缺乏对学生沟通能力、创新思维、求知欲、探索能力均受到影响。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BL)通常指将学习风格、学习环境、学习理论、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等进行综合应用并在教学工作中有效落实,旨在将数字化教学与课堂面对面学习这两种较为典型的施教形式有机整合,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应用主要的发展趋势[1]。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学习,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还可促进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并有效强化学生之间协作能力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合式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我院混合式学习法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提高。

1混合式学习发展趋势

混合式学习最早兴起与上世纪80年代,具有即可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启发、引导、监控等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也能将学生在学习过程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施教原则在于根据不同教学要求、问题,采取相应方式将问题解决,在教学方面的体现是利用不同信息、媒体传递方式将问题解决,根本目的是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利益。国际教育界认为,混合式学习这种施教模式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知识、技能,也利于对其价值观及向上情感的培养。我们将混合式学习做为关键词进行文件检索,发现混合式学习已被一些高校应用,如2007年解文明等学者在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施教过程中依据混合式学习设计了相关内容并进行实践;同年扈志洪等学者探讨了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策略的构建;2008年何一茹在教师培训中采用了混合式学习。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整合正在广泛开展,在如此大环境下,构建具有特色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学,对促进教育教学向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开展意义

内科护理学属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临床护理方面关键学科。既往国内学者在此项学科教学中运用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但仍是教师做主体的形式,相关的教学活动均围绕教师来进行,基础目的只是注重传授知识。但结合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在教学中过分的强调以学生或者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均会存在一些弊端,进而影响教学效果[2]。而采用学、教并重的混合式学习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指导、改革对护理教学意义重点,主要可体现在下面几点:①促进教学改革将混合式学习所设计的内容有效运用至施教过程,能够提升护理教学的整体质量及水平,加快教学改革的脚步。②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学习,所涉及到更为先进的施教理念与新型信息技术,给施教人员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也要求施教人员必须从提高自身能力及知识储备做起,以能够将混合式学习有效贯彻。③促进施教目标实现,混合式学习有利于师生沟通,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护理教学根本目的达成[3]。

3混合式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我院近年设立实验班,将混合式学习贯彻至护理教学,取得了满意效果,结合我校开展混合式学习的经验,我们将实践方法总结如下:①教学方法:内科护理学教学时间是1年,开展混合式教学班级的教学小组成员包括主讲教师1名,助教2名及技术支持人员1名。②课程导入:我们对内科护理学相关的学习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制定施教内容与学习目标,并利用合适的教学资源及模式施教;同时,教学小组成员需要明确各自职责,如主讲教师主要负责为学生介绍内科护理学学习方法及目标、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及评价方法,助教主要将课程学习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任务、成果一一明确,技术支持则在教学全程给予信息技术方面支持。③活动组织:混合式学习并不局限于传统课上听讲与课后读书,而是将协作学习及课堂讲授相结合,利于多种形式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我们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分析案例、小组协作、解决问题等四种活动形式,而组织形式则包括个体化、小组及集体学习三类。④学习支持:利用学校所开发的网络平台给予学生学习环境支持,具体包括及时将课程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在平台,并将一些课程相关重要资料发送至学生电子信箱,开通微信群、QQ群、微博,利用先进的通讯手段提供给学生查询资料、咨询问题的平台,要求学生咨询的问题在48h内予以答复。针对具体案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设计见习内容,以促进施教目标达成。登记疏忽造成错漏以及计算错误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护理的无纸化办公模式,节约日常办公开支。②Excel表格极便于存储,可分月度、季度和年度建立备份文件在电脑中长期保存,避免纸质登记簿保管难以查找、占用空间的弊端。3应用Excel制作护士绩效考核表存在的不足缺勤考核未使用公式计算由于请假的种类和天数不同,所扣除的费用也不同,而且每人每月的休假也会有变动,如果使用Excel公式计算,每月都要重新制作公式,反而事倍功半。因此,缺勤考核项为手工计算后填报到表格中。二次分配未使用公式计算二次分配是将每月缺勤是按照岗位系数、担任组长天数、考勤天数来计算,很难使用Excel公式计算。因此,二次分配项为手工计算后填报到表格中。

4体会

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客观公平地实施护理人员的绩效分配,可以提高其工作中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3-5]。我院使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绩效分配,取得良好的效果。Excel软件操作简单方便,在财务预算、账务核算、报表、计划统计等数据统计处理时,极为方便,其界面清爽,简单易用,在护理部能迅速推广应用[6]。Excel是由电脑编写和运行的一款电子表格软件,可用来更方便地处理数据,一般用于会计核算、财务预算、账单和销售、报表、计划统计等。其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特点,能够让护士、护士长在接受指导后很快掌握并熟练运用[6]。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纸质登记簿而言,Excel电子表格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明显改善了护理人员的管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冰 孙广翠 单位:1.扎兰屯职业学院 2.扎兰屯人民医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1]罗金萍,陈斌,王玉莲,等.Excel电子表格在普通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8A):2060.

[2]李秀凤,刘红玲,张俊萍,等.Excel电子表格在护理部管理工作中应用体会[J].护理研究,2008,22(9A):2427-2428.

[3]娄湘红,李萍.手外科病区护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2,27(2):9-12.

[4]杨晶.我院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50-51.

上一篇交际法论文

下一篇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