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范例6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范文1

一、激发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1. 创造阅读条件。

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为此,我在班级里设立了一个图书角,由学生专门管理。这里的书,有的是从学校图书馆借的,每月更换一次;更多的是学生你捐3本我捐5本而组成的。图书角成立后,学生做完作业后经常聚在这里看书,看完后交流、讨论,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我们还为学生开设了开放式阅览室,那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阅读各种信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2. 及时表扬鼓励。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能把自己课外积累的知识在课堂中进行发表时,哪怕是一个词语、句子,我都会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对表现好的,立刻大力对他进行表扬,请他交流为什么表达得那么好,并随即鼓励大家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多读书,多积累。学生在获得表扬后,课外阅读的兴趣会更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而其他学生也会学有榜样。

3. 用好课本资源,提高阅读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理解课本的需要,必要时就需要进行课外资源的有机链接,这样会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如《狼和鹿》课文,小学生要理解它,仅靠这篇文章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阅读。在教学的开头,从寓言故事《蛇与庄稼》入手,激发学生理解狼、鹿、森林、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时引入科普文章《南大洋的食物链》,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生物链”。一方面强化学生对课本的理解,激发起对大自然的兴趣;另一方面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书内引向书外,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实施课内课外的有效“链接”,应该从课本出发,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避免弱化课本资源的现象。

4. 广泛开展读书竞赛。

小学生的好胜心理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读书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一次,我组织学生们参加学校读书节活动,一时之间,读书蔚然成风,学生们一有时间就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读《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等名著。

二、帮助选择,推荐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环是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我在实践中发现,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

1. 教会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标准可以概括成三个字:趣、广、适。“趣”是有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的书他们会更感兴趣,而有了兴趣就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并能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广”是广泛。鲁迅先生在他的一封信里,曾这样告诉青年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厚积薄发。“适”是合适。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弱。而如今的课外读物是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小学生阅读。“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说话”。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有利他们身心健康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使心灵也得到润泽。

2. 教师推荐阅读材料。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阅读能力、兴趣爱好,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思想健康、语言生动、活泼规范的图书;同时,学生的课外阅读又不是孤立的,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图书,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学习《赤壁之战》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习《鲸》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自然知识有关的科学普及读物;学习了《少年润土》后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先生的其它著作等。注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读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书,同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切实远离那些低级趣味、庸俗无聊,甚至不健康的书刊,使学生真正在课外阅读中受益。

三、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是完成阅读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教师把好的阅读材料推荐给了学生,还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如可以根据文章特点教给学生运用泛读法、浏览法,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信息量;可以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

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化的行为,一个人一旦形成某种习惯,将会长期影响其行为。在阅读指导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所以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认真读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用眼卫生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不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学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慢慢地自己就会找书读,学会读书,使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得到增强,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范文2

关键词:立体引学式教学;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体引学式教学提倡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我在班级开展了“我喜欢,我阅读”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并注重在以下五个方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创设课外阅读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取得家长的帮助,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提倡亲子阅读,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读书角,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读书小屋”每周推荐一本好书,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以身垂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级教师支玉恒说:“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性的。”教师的以身垂范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迷于军事知识;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我们放低要求,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健康、有价值的书。课外阅读益处很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尤其是小学生,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心灵会日渐纯净,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三、启发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根据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填写读书卡,记录阅读的篇目、时间、字数、摘录好词佳句、展示心得体会,学会积累,学会与文本对话,学会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会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以保证阅读数量,提高自主阅读质量。集中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共同阅读同一读物,便于教师指导。但教师要挑选出人人喜爱的读物,并不是一件易事。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外书屋”,介绍了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好看的圣诞书”,它的幽默、温情一下抓住了学生们的心。我顺势启发引导阅读漫画集《父与子》,它由一组组生动幽默的画面组成,幽默、温馨,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伦之乐,感人至深。我请学生们谈体会,谈各人发笑的角度,从而理解“各人笑,各人的所笑”正是漫画集所独具的魅力。并根据本单元课文均体现父母之爱的特点,重点推荐漫画“寻找出逃的儿子”等,分组学习,小组交流,填写读书卡,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与课堂有机整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草船借箭》,启发引导阅读《三国演义》有关章节;学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后,启发引导阅读《大地的儿子》;学了《少年闰土》,启发引导阅读鲁迅小说《故乡》。3月5日,读《雷锋的故事》;父亲节,看朱自清的《背影》……学生手中的《同步阅读》教材,文章不但精彩,而且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保证阅读时间。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每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写作能力变得有趣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五、搭建展示阅读平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343-02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意义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部分,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对学生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格外看重课外阅读在提升学生智力方面的作用,他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外阅读对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语文课外阅读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课外阅读数量有待于进一步增加,阅读面相对狭窄,更多是作文范文之类的阅读,阅读内容与语文课外阅读目标要求有偏差。甚至有的课外阅读文章和书籍选择良莠不齐,没有语文教师的严格把关,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时间保证不了,环境不够优化,仅日常作业已经占用学生大量课外时间,更不用说挤出宝贵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有的家长对于课外阅读也持不同看法,片面认为语文课外阅读属于浪费时间,不如将宝贵的时间参加文化课辅导。

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可见,课内阅读教学是手段,课外阅读才是目的,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笔者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1、营造氛围,自主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与其心理需求一致,就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他们阅读兴趣。小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各不相同,其阅读兴趣、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必须尽量满足学生不同阅读需要。要满足学生不同课外阅读需要,首先应为学生准备大量阅读材料。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建造家庭小书橱,在教室设立小小图书角,让学生具备藏书意识。此外,还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使家长提高认识,为学生购买相关课外阅读资料,并在家中形成相应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动机。

同时,为了丰富学生读书内容,我们引导学生共同建立班级书橱,让学生将自己看过的书拿到班级里,或用零花钱购买几本书捐给班级,使班级拥有一个比较丰富小书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为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书籍熏陶,我还经常与学生谈起自己在书店所见自己喜欢的书,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选择阅读材料信息。

2、溯本求源,选择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应该有所选择,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怎样为小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书籍的问题。选择阅读的内容应满足两个需求:

(1)选择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的认知需求

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如: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学习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也应随之而变化。如童话作品《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低年级则选择推荐寓言故事、短篇童话类的书籍。

(2)选择课外读物要适合孩子的个性需求。

个性是作为个体的人所体现出来的全部心理特征综合。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个性的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激发兴趣。如:对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成才的故事,如《爱因斯坦传》、《李四光》等;对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向其推荐英雄保家卫国具有战斗场面的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对喜欢音乐的学生,让他们多读《聂耳》、《贝多芬》等故事;对喜欢文艺、体育的学生,向他们介绍与之相关联的名人趣事,投其所好,循循善诱,使他们从这些名人趣事中找到与自己个性特点的相似之处,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因为,“强烈的希望是人生中比任何欢乐更大的兴奋剂”。让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兴奋就可以将“被动”变成“主动”。

3、明确要求,拓宽时空

课外阅读首先它是学生独立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对书籍的选择有着自主性。阅读速度,也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行去安排。因此,在给自己制定阅读计划的时候,要明确每天至少阅读时间半小时。对于内容的选择上,要本着与教学相关的读物,不能阅读有害于身心健康的书籍。同时,还要养成对于经典优美的句子,做好摘抄的习惯,保存下来,最好能够记忆下来,可以给别的学生讲自己看到的知识。这样做,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

4、以研促教,创新模式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这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发展自身能力的过程。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阅读课外书进行相应的指导,主要是要教给学生如何思考的方法,将阅读的过程转变成思维加工的一个过程,不能简单的只是去读,而没有大脑地参与,这是不行的。这样的阅读可以说毫无意义。必须培养自己在阅读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课外阅读研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颖翠.书中乾坤大,课外天地宽[J].考试周刊,2013,(67).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范文4

【关键词】引导 帮助 总结 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会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仅仅依靠教材、依靠教学主要地位的课堂教学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语文教学的完成体系。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笔者从事教学多年深有体会,得出结论可认为进行“积极引导、热情帮助、总结交流、努力提高”方法中教学。

一、积极引导——让学生走上阅读之路

目前,课外阅读时小学生来说正陷入一种困境,一些家长普遍存在着“只求分数,不重质量,始终围绕试题转”的错误观念,这样则使学生逐渐失去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念头也没了。

如何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呢?其作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转变思想观念,让学生爱读书。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扩大知识范围,使之眼界开阔,头脑充实,思维灵活,学到写作方法和优美准确的语言。为此教师要做到:(1)要榜样激励。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的关键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2)要名言鞭策。在教室里张贴几条古今名言,如高尔基的“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笛卡儿的“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凯勒的“一切新书像一艘船,带着我们从狭窄的地方,驶向广阔无垠的生活海洋”……等等。既营造出浓浓的香味氛围,又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指导中要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多样的教材、体裁及风格才能构建起一个五彩缤纷的课外阅读世界。消除了学生的不利于课外阅读的不健康心理。总之,教师要不失时机,不放松每一个环节,逐渐引导学生走上阅读之路,为下一步课外阅读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二、热情帮助——给学生以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在语文课外阅读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中存在着几种情况:一是学生不知道从哪种书读起,该读什么书;二是乱读书,见着书就读,但学不到多少知识,严重者甚至影响到思想情绪,身体健康。三是读了许多名著,眉毛胡子一把抓,收不到一定效果。

综上所述,其原因是学生未能学会选择,没有一套适合于自己的科学阅读方法。现在书刊报纸浩如烟海,在指导中要善这种状况:

1.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技巧。

(1)培养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差。因此,当学生兴趣被激发后,我向学生推荐内容健康,符合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书籍或篇章。(2)培养学生选择阅读方法的能力。在阅读方法中,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同时,艺术上将阅读方法进行迁移,多找些与课文类似的佳作,从主题思想,结构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语言风格诸方面来思考分析,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后弄清楚进行阅读入手。

2.锻炼持之以恒的阅读意志。课外阅读实践关键在于坚持。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量定性的阅读任务,锻炼学生课外阅读意志。同时定期开展促读活动,教师从这些方面来帮助指导,使学生阅读有规习循,有矩可蹈,可步入课外阅读健康的轨道。

三、总结交流——高度指导阅读实践

在积极引导、热情帮助下,课外阅读到了一定时期,每个学生都可以初步具备了自己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学生有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阅读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有没有更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想解决这些疑难,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听听别人选择什么书来读,是否一样读的,和自己的阅读比一下,何处可取、何处可学,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感性认识。教师抓住这个契机,把学生阅读的思路、方法搜集上来,逐个推敲寻找共同点,再结合外地的阅读教书中的经验方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制订出适合本班实际一些阅读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来选择。

四、努力提高——让阅读教学迈上新台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范文5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要求学生在课后的阅读量不少于150篇优秀的诗歌或者散文。积极地进行语文活动,例如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样的诗文,品读什么样的名著。在当下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能够点缀语文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势在必行的。

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在思考时不具备理性成分,除非是老师和家长给予的压力,否则兴趣是唯一一个能够促使他们去做某一件事的支柱。应当如何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成了关键的一步。

(1)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读物。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选择学生们喜爱并且感兴趣的书籍。目前的文化市场中,鱼目混珠的很多,学生难免会有点迷失,不懂得如何选择书籍。所以,教师就成了一个关键的角色,引导学生们选择正确而有益的书籍。并且教导学生如何去选择书籍,不能是内容太深已经超出小学生年龄的书籍,也不能是过于肤浅没有益处的书籍。总体来说要把握几个重要的点,健康向上、兼顾差异、具有趣味性、深度适中。

(2)在校园内组织集体的课外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例如举办一个读书交流会,分成几个区域来开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来选择一个活动参与。

①成语接龙。成语字头与字尾相连不断延伸的方法进行接龙。要求:接的一定要是成语;同音不同字可以,但一定要同声。例如:一步登天―天长地久。

②经典名著故事分享。可以分享任何一个名著里面的小故事。例如:桃园三结义;武松打虎等。

③诗歌朗诵。相互分享一些在课本上没有学到过的诗句。

④歇后语竞猜。由主持人起头说出歇后语的前半段或后半段,其余的人就按顺序接下去。例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竹篮打水――一场空等。

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优势,体会到自身的不足之外,相互分享自己在课外时所学习到的知识。在活动进行完毕之后,让学生对于活动中所学到的新的知识做一份手抄报加深记忆。

二、如何引导学生巩固课外阅读成果

(1)给学生适当的辅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都是以个体的形式来完成的,因此,不同的学生之间会存在个体差异,所学到的知识也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的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当然在尊重学生的选择的同时,也可以加以提点,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笔记,将自己课外阅读学习到知识分享给老师。老师再进行点评,认可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也提出他们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2)加强课堂与课外的联系。小学语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和课堂里,应该实行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知识储备,扩展学习途径。当课堂中学习到一些特殊的课文时,例如特殊节日(可以加入这个节日的来源,这个节日有些什么风俗,还有古人对于这个节日所写的一些著名诗句),特殊的历史事件(可以介绍特殊事件中的人物关系,人物背景,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的特点),纪念日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能了解课本上以外的知识,扩宽学生的见识。

(3)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课外阅读在时间的安排上是很重要的,要求每天必须安排一个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当然在暑假或者寒假的时候时间就要加长,另外课外读物的选择也要具有代表性,并且是适合自己年龄层次的读物。

(4)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取得收获。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因此,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教师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来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范文6

在信息社会,在提倡创新,张扬个性的今天,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从中识别、区分、筛选,组合信息,这种实用性的阅读技能越来越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这种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与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有所选择,有所吸收。

一、自主阅读,搜集信息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

1、课内外想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

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跟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次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如学习《九寨沟》我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学生找到许多描写九寨沟的文章,包括旅游的介绍文字,有的把九寨沟的图片资料都打印了出来。这样的阅读,筛选,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他们惊喜地认识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不再是光听老师耳提面命了。这样就为他们自己学会了读书,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会去粗取精,淘沙见金。

2、书本与生活相联系。

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可以启发自己的想像与创造,开阔心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如十六大会议、申奥活动、足球比赛;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生活与大自然是学生更为广阔的课堂。有首诗写道我们走出去了/在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的路上/读小苗/读小草/读着翅膀/读着蜻蜓/读着小鸟/读着想像/读着积雪的梅枝/读着黄绿绿树间的田野/读着无饰的图画/我们走出去了/用我们的眼和脑/在读着大自然/一本又一本的新书。

二、举办活动,开展课外阅读

1、比一比,赛一赛

(1)读书读报比赛。读书,要多朗读精彩句段。可以开展精彩句段的“朗诵比赛”“一分钟读文”等活动。学生读通,读懂,读出感情,就能使作品的丽词佳句、优美意境及人物精神、缜密思路和观点主张积累于学生胸中。(2)复述文章内容比赛。在学生读完书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巩固消化读物内容。可以组织开展“最美的诗篇”、“读书报告会”、“新书介绍”、“评选书虫”等比赛活动。形式可以是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声情并茂的讲述,不仅有利于把读物中的自然美、人物美内化为学生的言论、思想,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3)操作表演,角色表演赛。有些自然科学文章,读完后可以让学生作操作表演赛(同时进行解说);童话等文艺性文章,可以指导学生改编成小剧本,让学生按人物角色化装表演比赛。通过表演,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对表演组织讨论、评价,把学生对人、事、物的认识深化,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评价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2、评点、评价。

引导学生对读物的中心思想、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进行文学欣赏性评品和是非优劣的判别,是提高学生审美情操的重要的途径之一。读前提出要求,读后组织评点、评价。开展对某一问题、某一个人、某一情节的评价的讨论,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美、鉴赏美的能力。

3、编“课外阅读小报”。

栏目可以有:“新书架”“故事插图”“人物介绍”“作者轶事”“请你欣赏”“风铃叮当”等。学生把阅读中感受到的美,再用文字和图画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过程,是课外阅读的质的飞跃。

三、体会创新,加工信息

在阅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感悟,意会,或是从中受到启迪,引起共鸣,引起思考,这时会情动心动,欲有感而发,这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这些信息,思维,想法灵感加工,创造,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更深层次的交流。让学生用眼、用心去观察、体会;用行动去体验,去回报。比如写父母二十年前后的肖像,自己过生日时与父母时的对比。然后结辑成文,再来交流再来感受。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

总之,无论是阅读教学现状,还是时代社会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为此,我精心引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百花园”中采更多的花,酿出更香甜的蜜,也就是让孩子们的语文知识不断充实、丰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