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公司工作总结范例6篇

融资公司工作总结

融资公司工作总结范文1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2018年眨眼间已临近尾声,首先感谢所有领导为我们提供各种锻炼自我,提高素质、升华内涵的机会,同时也感谢一年来支持和帮助的同事们,年终之际,将这一年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事汇报如下:

一、2018年主要工作:

一、立足实际,履行职责

作为公司财务部融资专员,我的主要职责是协助领导完成公司融资业务,包括到期贷款的转办,多渠道化解债务、测算金融机构利息,配合贷后检查工作,整理归档文件、以及贷款数据的统计等等。2018年2月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本人积极和银行信贷员对接具体事宜,顺利完成了我公司和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2.6亿元贷款的转办,5月份完成子公司水务公司和乌海银行6300万贷款的续贷,全程参与了贷款转办的全过程,从前期贷款模式的确定,申请文件的草拟,到区政府的审批文件,到不动产交易中心的房产抵押的办理,再到借款合同的签订,在转办这笔贷款的过程中,我更加了解银行信贷业务办理的细节,更加明白统筹协调的重要性,受益颇多。

二、同时,我还是公司的一名出纳,作为公司出纳,在不断改善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顺利完成了如下工作: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业务,和会计核对现金账目,发现金额不符,要及时汇报,及时处理;每月按时做账,申报子公司各项税目;平时在每次付款前坚持履行付款审批手续,对不符合报销手续的开销不予报销。并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我公司进行的财务审计,提前准备所需的财务相关材料,做好前期自查自纠,对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统计,并提交领导审阅。

同时,积极配合康巴什区化债领导办公室完成多项统计表的填制及报送,完成了市全口径债务系统的填报,完成了“一单三账”融资部分;完成了财政部监测系统的填报,等

二、存在的不足

回顾一年的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仍然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一是业务素质提高不快,对新的业务知识学的还不够、不透;专业知识上与其他优秀的同事相比还存在差距;

二是在统计数据这项工作有时候做的不够细致,深化,往往只局限于固定格式,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的按照不同的口径整理数据,针对这种情况,以后将在数据的统计上多下功夫,保证数据的准确。

融资公司工作总结范文2

风险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通过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保险或其它工具管理公司面临的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等各方面的风险。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呈持续增长趋势,94%的世界500强企业使用衍生工具来管理和对冲商业和金融风险。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和外汇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国内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受到的国际经济波动影响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国内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越来越多样、风险的程度也越来越强。国内企业急需通过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能力来合理规避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应用衍生金融工具避险,被视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然而,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与其经营业绩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自从衍生金融工具被用于企业风险管理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应用对企业经营业绩影响的研究,也有很多的进展。

(一)国外文献 国外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应用对于企业经营业绩影响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目前主要流派有:支持派和反对派。

(1)支持派。支持派认为衍生金融产品可以通过降低由于财务困境带来的破产成本和其他成本,减少预期税收支出和由于投资不足带来的损失、降低外部融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而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有助于管理层制定良好的财务决策,最终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说(Géczy,1997)认为通过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成本,从而间接的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Carter,Rogers和Simkin(2003)对通过以对冲规模很大的美国航空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美国的航空公司通常情况下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中的远期合约来对冲由于燃油成本的波动带来的风险,结果可使航空公司的价值提高百分之十四左右。

避免投资不足假说,是由Bessembinder(1991)、Froot(1993)等提出的,他们认为,企业运用衍生产品可以减少企业现金流的波动性,稳定的现金流增加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赖度,进而提高了企业内外部融资的能力。

降低财务困境成本说则认为,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从而降低财务困境成本,进而提升公司的价值。Nance等(1993)等通过实证检验证明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概率也相对较高,说明财务杠杆比率高的公司更倾向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规避由于高杠杆带来的高风险。

(2)反对派。反对派的观点是:汇率、利率和商品价格等风险,实际上是很小的次要风险,企业的风险管理资金只占企业总体资产的一小部分,因此其所产生的收益也只会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很小的影响,更不足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Géczy,Minton和Schrand(1997)研究结果发现,风险管理与财务困境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风险管理不能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

综上所述,国外现有的研究文献都是从各类企业应用衍生金融工具动机如降低财务困境成本、避免投资不足、规避高风险等微观策略角度间接探讨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效果。绝大多数研究都是运用间接的方法从可能影响现代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因素出发,分析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动机,进而间接推测出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对公司价值或者经营业绩的影响,运用直接的方法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效果进行的研究很少。

(二)国内文献 国内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研究大多是针对其会计问题和披露问题的研究,关于衍生产品的使用与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的文献相对较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中国衍生品市场出现较晚,运用衍生工具的企业也很少,即使有的企业有所运用,但其披露的信息也很少,因此很难用实证证明两者的关系。

陈很荣、吴冲锋(2001)的研究较早,分析了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和企业套期保值的关系,认为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沈群、陈炜(2006)结合国际财务学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现状和实证检验结果,分析了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和衍生金融工具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发展衍生产品市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政策建议。

贾炜莹和陈宝峰(2007)以200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运用衍生金融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价值和业绩是否能够产生影响。结果表明,运用衍生金融产品对公司业绩的提升有正面效应,但并未被投资者认同。

李芹(2010)以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作用不一致: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耿琳(2010)以沪深两市采掘业的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实证检验衍生金融产品的适用是否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结果发现衍生金融工具对采掘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影响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国内衍生品市场出现的较晚,主要侧重于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监管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会计问题研究,而且大多数都是理论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实证方面的文章很少。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在参考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选择每股收益(EPS)、总资产净利润率(ROA)和每股现金流量作为衡量经营业绩的指标。每股收益是测量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存在委托关系,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可以减少由于公司破产可能性带来的股东和债权人的冲突,从而减少债务利息,增加股权价值,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1:衍生金融工具应用能够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

总资产净利润率是指公司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的是公司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可以综合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情况。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可以减少资产在未来市场上的的波动性,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稳定企业经营业绩,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2:衍生金融工具应用能够提高公司的总资产净利润率

每股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经营业务所带来的净现金流量减去优先股股利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率。根据减少预期税收假说,公司可以通过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来降低税前所得的波动性,进而获得降低税收支出的利益等,从而改善公司的现金流量。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3:衍生金融工具应用能够提高公司的每股现金净流量。

(二)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制造业中的金属非金属和电子行业2008年-2010年的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原因是这两个行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比例较大,具有代表性。实证采用的相关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巨潮资讯网。本研究采用EXCEL 和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变量选取与定义:具体如下:

(1)被解释变量。本文选取了三个指标来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ROA(总资产净利润率)、EPS(每股收益)、每股现金流量。

第一,ROA(净利润/总资产)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总资产净利润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选用此指标作为衡量依据,有助于全面了解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总资产的利用情况以及公司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EPS(净利润/总股数),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值。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

第三,每股现金流量,即(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是评估每股收益“含金量”的重要指标。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说明该公司的每股普通股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所赚取的现金流越多;反之,则表示每股普通股所赚得的现金流越少。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平均每股所获得的现金流量。该指标隐含了上市公司在维持期初现金流量的情况下,有能力发给股东的最高现金股利。公司现金流大,很大程度上表明主营业务收入回款力度较大,产品竞争性强,公司信用度高,经营发展前景好。

(2)解释变量。本文选取虚拟变量来表示各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情况。如果年报披露使用衍生工具是公司进行风险管理或套期保值的工具之一,且公布了当期曾经持有衍生金融工具并披露具体的公允价值或者名义价值,虚拟变量取值皆为1,反之则为O。

(3)控制变量。为了检验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需要排除其它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额外影响的变量。根据前述理论研究假说以及行业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6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当中。

第一,规模因素的选取。本文采用了期末总资产账面价值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公司规模的变量。

第二,财务杠杆的度量。公司的资本结构也是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偿债和再融资能力,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选取资产负债率代表财务杠杆作为控制变量。

第三,成长性与投资机会的衡量。选取营业收入增长率来代表公司的成长能力。

第四,股市效应。用账面市值比来控制不同比值对公司获利能力的影响。

第五,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本文采用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控制变量,代表企业的股权结构引入模型。

第六,资产构成。以资产构成-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

(四)模型构建 本文运用了多元回归模型,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具体的实证模型为:

Yi=?茁0+?茁1X1+■?茁iXi+?着i

其中,Yi是代表公司业绩的指标;X1为所选的行业中是否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虚拟变量,如果使用则为1,若不使用则为0;Xi为影响公司业绩的一组控制变量,包括: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账面市值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固定资产比率。

通过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回归分析,观察模型中的?茁1是否显著大于零,来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是否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如果我国上市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能够提升公司业绩,则?茁1>0,反之,则?茁1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通过分析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显示回归方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应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得到实证检验结果如下:

(一)每股收益模型回归分析 如表1所示,在每股收益模型中,R2=0.337,F值为8.631,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显著性较明显,衍生金融工具虚拟变量的系数为正,且通过了检验,说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较未使用的企业是的企业的每股盈余提升了15.6%,这说明,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增加了企业的每股盈余,验证了假设1。

(二)总资产净利润率模型回归分析 如表2所示,在总资产净利润率模型中,R2=0.328 , F值为10.296,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是显著的,衍生工具的系数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令企业较不使者的总资产净利润率提高了11.1%,这说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增加了企业的总资产净利润率,验证了假设2。

(三)每股净现金流模型回归 如表3所示,在每股净现金流模型回归结果中,R2=0.378,F值为10.324,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虽然衍生金融工具的系数也为正,但是没有通过T检验,不能说明衍生金融工具对每股净现金流有提升作用,因此拒绝假设3。

四、结论

本文旨在通过用金属非金属以及电子行业的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通过分析,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第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对所选行业的每股收益和总资产净利润率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效果较为显著,从这方面讲,可以说制造业中的金属非金属行业和电子行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有较为明显的作用。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对研究企业的每股净现金流量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但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其影响效果并不显著,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并不能显著提高公司经营业绩。

综上所述,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可以影响与企业经营业绩有关的指标而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成正相关关系。我国企业应当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意识、积极而恰当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规避。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解释变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情况是用虚拟变量表示的,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继续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爱俭:《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版。

[2]胡继之:《金融衍生产品及其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

[3]耿建新、徐经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沈群、陈炜:《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品的国际现状_动机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特区经济》2006年第11期。

[5]陈炜等:《衍生产品使用对公司价值和业绩影响的实证检验》,

《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第3期。

[6]顾玉清、丁宏岳、于雪刚(执笔)、刘荣浩:《涉外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总会计师》2006年第10期。

[7]吕佳、王永超:《论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投融资中的运用》,《金融经济》2007年第4期.

[8]蔡贺玲、温皓亮:《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第4期。

[9]苏月娥:《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进程的理论分析》,《金融会计》2004年第11期。

[10]Bakshi, Gurdip, and Madan, Dilip Spanning and Derivative-Security Valuation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Feb 2000,Vol 55, 205-238

[11]Allayannis, G, and Ofek, Eli. Exchange Rate Exposure, Hedging, and The Use of Foreign Currency Derivative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 Finance, Apr 2001, Vol.20:273-296.

[12]Carter, D., Roger, D., and Simkins,B. Dose Fuel Hedging Make Economics Sense? [J] The Case of the US Airline Industry.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2003

融资公司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融资偏好;公司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91;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1-0130-09

一、问题的提出

MyerS(1984)在“资本结构之谜”一文中将不对称信息引入到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中,由此提出了新优序融资理论,即企业在进行融资时,会先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先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权益融资。新优序融资理论由于否定最佳资本结构的存在,因此引起了大量学者对权衡理论与新优序融资理论的实证研究。Shyam-Sunder等(1999)、Fama等(2002)及Frank(2003)等对美国公众公司的实证检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MyerS(1984)的新优序融资理论。新优序融资理论依赖两个重要的研究假设,即理性人假设与信息不对称,然而Heaton(2002)以人的非理为前提,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新优序融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解释,这种新解释不涉及信息不对称,由此对新优序融资理论提出了挑战。Malmendier等(2005a)及Peng等(2007)等的实证检验都支持了Heaton(2002)的新解释。事实上,随着行为公司财务学研究的逐渐兴起(Baker,et al,2004),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资本结构决策研究正成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Lee等(1995)、Yate等(1998)对过度自信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过度自信。而就国内相关的研究而言,学者们主要还是围绕MyerS(1984)提出的新优序融资理论来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陆正飞等,2004;刘星等,2004),鲜有学者考察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的过度自信行为会受到人的年龄、工作经验、教育背景及专业技能等个人特征的影响(Heath,etal,1991 FraSer,et al,2006)。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从管理者个人特征的角度,分别以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从公司投资的角度具体考察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传统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在做决策时存在一致的信念(conSiStent beliefS)和一致的偏好(coherentpreferenceS),也就是说,当接收到新信息时,人们根据贝叶斯法则来正确地调整他们的信念,在信念给定的情况下,人们根据例如主观期望效用最大化这样的标准来做出决策(BarberiS,et al,2003)。然而心理学的研究却发现,人并非完全理性的,人在做决策时的信念和偏好会出现系统性的偏差,并表现出过度自信、典型性(repreSentativeneSS)、锚定(anchorin’g)、损失规避及心理会计等行为特征(Kahneman,etal,1982),其中最为稳定的就是人们在判断过程中的过度自信行为(DeBondt,et al,1995)。过度自信行为是指人们在做决策时对自身能力和知识面的高估而产生的偏差,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人们在做决策时会高估决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而低估与决策相关的风险。人的过度自信行为主要产生于“好于平均”(better-than-average)效应,即当人们评估自己的能力时,倾向于高估自己,认为自己的能力要高于平均水平(Larwood,et al,1977;Alicke,1985),例如,当被问及驾驶技能时,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认为自己要好于平均水平(SvenSon,1981)。这样的“好于平均”效应会影响人们的因果归因,因为人们会把成功的结果归因于自身的能力,而把失败的结果归咎为坏的运气,由此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过度自信(Miller,et al,1975)。另外,人们对未来前景的过度乐观也能强化人们的过度自信,尤其当人们乐观地认为他们可以控制行为的结果时(Langer,1975;WeinStein,1980)。过度自信在许多职业领域里都有所表现,例如工程师、医生和护士、律师、管理者以及创业家等(LichtenStein,et al,1977;Bazerman,1990),但是相对于一般人,公司的管理者更可能表现出过度自信(Malmendier,et al,2005a)。

既然管理者存在着过度自信行为,那么管理者的这种行为会如何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呢?Heaton(2002)最早从理论上分析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他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他们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并由此高估公司投资项目未来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认为市场低估了他们公司发行的风险证券的价值,这导致他们不愿意进行外部融资。当公司必须寻求外部融资时,由于股票价格相对债券价格对市场的预期更加敏感,这使得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发行股票比发行债券的成本要更高,因此他们会更加偏好债务融资。这样,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就使得管理者的融资偏好为先选择内部融资,再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外部权益融资。Mal-mendier等(2005a)在对Heaton(2002)的新解释进行实证检验时进一步指出,由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常会高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从而高估公司投资项目未来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因此,当公司存在充足的内部资金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进行过度投资,而当公司缺乏内部资金时,考虑到外部融资的成本太高(Heaton,2002),他们会减少公司的投资,此时公司额外的现金流量能为公司的投资提供融资,由此导致了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Malmendier等(2005a)的实证结果也表明,存在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公司由于更少地利用外部融资,因此其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会更强,由此支持了Heaton(2002)的新解释。Peng等(2007)以管理者的性别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替代变量,研究得到类似的结果。以上的理论分析同样适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总经理过度自信比较强的上市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较高。

三、研究设计

1 样本的选取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2003-2006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本文首先手工收集了上市公司

总经理的学历和教育背景这些个人信息,能够同时获得这些个人信息的样本观测值共有4040个,然后通过剔除符合以下条件的公司,最后得到共计2430个样本观测值。这些条件分别是:(1)金融类公司;(2)*ST、ST公司;(3)同时有发行B股或者H股的公司;(4)不能获得连续三年主营业务收入数据的公司(用于计算成长性);(5)财务数据异常的样本观测值,比如投资机会(Tobin’q)大于10、负债比率大于1等;(6)财务数据不完整的公司,以及总经理的年龄和任职时间这些个人信息不完整的公司。样本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学历和教育背景以及部分缺省的年龄和任职时间信息通过手工收集得到。

2 研究变量的定义

本文主要通过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被解释变量主要为公司投资,解释变量主要为公司现金流量,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公司的投资机会、成长性、公司性质、负债比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公司规模及行业等,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其中,对行业这一控制变量的定义,本文是把全部样本观测值按照中国证监会公布的行业分类标准分成12类(金融类除外),然后再把制造业按二级代码分成10类,并取20个行业哑变量。

需要说明的是,国外学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目前主要还是借鉴Malmendier等(2005a)及Malmendier等(2005b)的方法,即管理者执行股票期权是否迟于执行期、管理者在职时是否把股票期权持有至到期日、管理者是否习惯性地增持公司股票及商业新闻对管理者个性特征的描述。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持股比例并不高,股票期权也是近年来才开始实施,并且持股和股票期权只占管理者薪酬的一小部分,再加上我国媒体的不发达及较强的主观性,因此本文没有采用以上度量方法。在国内,余明桂等(2006)及姜付秀等(2009)分别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和上市公司年度业绩的乐观预告(或者盈利预测)是否变化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替代变量。本文认为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是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估计,因此,这一指标更加适合于度量管理者乐观而不是管理者过度自信;而上市公司年度业绩的乐观预告(或者盈利预测)同时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公司信号传递(Ajinky.et al,1984;BaginSki,et al,1993)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一指标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过度自信行为会受到人的年龄、工作经验、教育背景及专业技能等个人特征方面的影响(Heath,et al,1991;FraSer,et al,2006)。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尝试采用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作为总经理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具体理由如下:

(1)总经理年龄。Taylor(1975)和ForbeS(2005)的研究发现,管理者的年龄会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产生影响:相对于年龄较小的管理者,年龄较大的管理者在做决策时会收集更多的信息,花费更长的时间,由此减少在决策时所产生的判断偏差;与此同时,年龄较大的管理者在过去可能经历过更多的失败或者决策错误,这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从而减少因对自身能力和知识面的高估而产生的判断偏差。因此,相对于年龄较小的总经理,年龄较大的总经理其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

(2)总经理任职时间。Frank(1988)、FraSer等(2006)的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做决策时虽然会高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但是随着管理者经营管理经验的增加,他们可以从过去的经营管理决策中收集更多的新信息,从而不断修正因对自身能力和知识面的高估而产生的偏差,因此,随着管理者经营管理经验的增加,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会有所减少。相对于任期较短的总经理,任期较长的总经理拥有更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ForbeS,2005),因此,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

(3)总经理学历。LichtenStcin等(1977)的研究发现,教育水平的高低会对人们的决策过程产生影响,人们的教育水平越高,其在做决策时的过度自信行为就越少,原因在于教育水平越高的人越可能从正反两方面来收集有关决策的信息,从而越容易意识到自己在做决策时所产生的判断偏差(Koriat,etal,1980),由此弱化自己的过度自信行为。因此,相对于拥有低学历的总经理,拥有高学历的总经理其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

(4)总经理教育背景。Heath等(1991)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做决策时,当人们认为其对该决策拥有更多的知识时,人们会更倾向于过度自信,原因在于当该决策出现好的结果时,人们会把好该结果归因于自己对该决策所拥有的知识,而当决策出现坏的结果时,人们会把坏的结果归咎为坏的运气。Ben.David等(2006)的研究发现,公司CFOS拥有的专业技能越多,CFOS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多。因此,当上市公司总经理拥有的教育背景不同时,总经理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存在着差别:相对来说,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的总经理可能具有与公司财务决策相关的更多专业知识,因此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强;与之相反,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的总经理可能具有与公司财务决策相关的更少专业知识,因此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

另外,本文又借鉴Malmendier等(2005a)对总经理教育背景的分类方法,把总经理的教育背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管类教育背景,是指总经理过去经历过经济、管理、金融、会计、财务等经管类教育;第二类是理工类教育背景,是指总经理过去经历过工程、技术、物理、化学等理工类教育;第三类是其他类教育背景,是指总经理过去经历过法律、文学、哲学等其他类教育。

3 描述性统计

表2列出了样本观测值的描述性统计。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年龄平均约为46岁,任职时间平均约为3年;在全部样本中,约52%的总经理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48%的总经理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约45%的总经理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约52%的总经理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约3%的总经理拥有其他类教育背景,只有约25%的上市公司为民营上市公司。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1 对假说的实证检验

为了对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借鉴Fazzari等(1988)研究企业融资约束的方法,构造了以下模型:

其中,β0代表常数项,β30代表系数,t代表时间下标。之所以引入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及公司规模这几个控制变量,是因为Ramirez(1995)、HouSton等(2001)及Malmendier等(2005a)等发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及公司规模会显著地影响公司的投资。另外,为了控制公司性质和融资结

构对公司投资的可能影响,还引入了公司性质和负债比率作为控制变量。

表3列出了以总经理年龄和任期分组的实证检验结果。表3的第(1)列列出了对总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CF1的参数估计值为0.058,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与Fazzari等(1988)、Kaplan等(1997)及Malmendier等(2005a)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敏感度。表3的第(2)列和第(3)列分别列出了对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的检验结果①,从中可以看到,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66和0.048,且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由此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随着总经理年龄的增长,总经理可能会逐渐认识自身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在做决策时也会收集更多的信息,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减弱,因此他们高估公司投资项目未来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程度也比较弱,当公司需要为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年龄较大的总经理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表3的第(4)列和第(5)列分别列出了对短任期组和长任期组的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到,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58和0.056,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0%的水平上显著,由此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随着总经理任职时间的增加,总经理的经营管理经验可能越丰富,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越弱,当公司需要为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任职时间较长的总经理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

表4的第(1)列和第(2)列分别列出了对低学历组和高学历组的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到,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69和0.054,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而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总经理拥有的学历越高,总经理可能越容易意识到自己在做决策时的判断偏差,当公司需要为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拥有高学历的总经理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表4的第(3)列和第(4)列分别列出了对经管类教育组和理工类教育组的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55和0.053,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而同样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相对于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的总经理,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的总经理其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当公司需要为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他们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

另外,考虑到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这四个变量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这四个变量,通过客观赋权法构建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数,然后根据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数的综合得分按其中值分为强过度自信组和弱过度自信组再进行检验。表4的第(5)列、第(6)列分别列出了对强过度自信组和弱过度自信组的检验结果,从中同样可以看出,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65和0.038,且分别在1%和10%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参数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而再次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当总经理的过度自信行为较少时,总经理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

从表3和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投资总体上与公司的投资机会、流动资产及公司规模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这一结果与Ramirez(1995)、HouS-ton等(2001)及Malmendier等(2005a)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投资与公司的负债比率之间基本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公司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2 对假说的稳定性检验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被人为地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价格的差异使得计算出来的托宾Q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公司的投资机会,为了减少由此可能导致的对上述检验结果的影响,本文又以公司当年与前一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平均值计算的成长性来代替公司的投资机会,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参数估计值的大小、符号及显著性基本没有变化,说明以上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五、结论及启示

随着行为公司财务学研究的逐渐兴起,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资本结构决策研究正成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正是基于这一研究背景,本文从总经理个人特征的角度,分别以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从公司投资的角度具体考察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经理的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学历越高,以及当总经理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时,总经理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弱,因此,总经理更多地利用外部融资而不是内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越弱;而当总经理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时,总经理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强,因此,总经理更少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越强。

融资公司工作总结范文4

一、资金管理中心的定位

作为集团公司资金结算的运营管理机构,资金管理中心应如下定位:从职责考虑,资金管理中心应该是金融服务中心(服务职责)+金融管理中心(管理职责);从角色考虑,资金管理中心对外代表整个集团(包括子、分公司),对内则相当于集团内部银行;从职能考虑,资金管理中心应该是整个集团的资金结算中心、融资信贷中心、票据中心、理财中心、预算计划中心及财务风险管控中心。

资金管理中心的工作目标是实现集团资金全额集中管理。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不应局限于对下属子公司银行存款的集中管理,而是通过对货币资金、票据、融资的全面集中管理,真正实现对集团所有资金的来源、使用、去向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运作。

二、资金管理中心的运营模式

资金管理中心以资金集中管理、统借统贷、统收统支为运营管理模式。

(一)成立资金池,通过银企互联,实现统收统支

子公司银行账户的开立、销户、信息变更全部由总部批准后方可办理。未经批准,子公司不得自行办理相关业务。子公司所有的收入全部上划至集团,所需的各种形式的资金支出全部由总部下拨。集团在资金池中开立母账户,子公司开立子账户,通过银行银企互联系统绑定母子账户,授权母账户对子账户的全面控制,确保子公司资金流入与流出分开管理。即当子账户收到款项,系统即时自动将其划转到母账户,子账户清零,同时增加该子账户在母账户的可用额度。当子公司需付款时,若在可用额度内,母账户划款至子账户,然后子账户对外付款;若子账户可用额度不足,则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集团向子公司借款,增加可用额度,后才可下拨。

(二)票据集中管理

票据集中管理,是指集团利用对票据的信息集中、业务申请与批复、统一组织运行等手段,对子公司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收取(退票)、转让、贴现、到期委托收款等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票据集中管理遵循“业务审批—业务运作—监督检查”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将资金集中管理的范畴扩展至票据资金,不仅可以杜绝子公司利用票据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外循环,也丰富和完善了资金集中管理所涵盖的内容,使集团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子公司全部资金的集中管理。

(三)融资集中管理

禁止子公司直接对外融资,改由集团统借统还,然后以资金计划为依据以负息资金的形式满足子公司的资金需求。通过统借统贷,实现集团整体资源整合,作为优质客户,更容易提升信贷评级,增强对银行的议价能力,以降低的利率贷款,降低融资费用。同时,实现集团资金来源的渠道统一,也有利于规避风险。

(四)引入激励机制,调动子公司积极性

将子公司上划至集团账户的资金,称为子公司上存资金。为调动子公司积极性,集团对子公司上存资金可按照同期协定存款利率上浮一定比率计息。当子公司出现资金缺口,经领导批准,可由集团直接对子公司借款,满足子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这部分借款可称为负息资金,由集团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息。

(五)资金计划管理

集团应建立起年、月、日的资金计划管理体系,并通过事前的计划编制、事中的控制、事后的分析和考核将整个公司的经济活动置于全过程的管理之中。资金计划编制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各子公司编制上报资金计划后,资金计划科负责对子公司的资金计划进行审核、汇总、报批、执行、监督考核。将年度资金计划分解为资金计划,再继续细分为周、日资金计划。通过合理控制,保证集团资金管理体系安全、高效运行。

三、资金管理中心主要部门及岗位设置

(一)结算科

主要负责成员企业对内、对外的账户管理、收支结算(收入上划、费用下拨)、利息计算、银行结算、现金管理、会计处理核算、资金报表编制等。设置结算经理岗和结算专员岗。

(二)融资科

主要负责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融资,统借统还,对外筹资,对内分配。设置融资经理岗和融资专员岗。

(三)资金计划科

汇总各子公司资金月度、年度预算,出具集团资金预算并进行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评价,全面掌控集团各子公司的资金需求与流向,从而实现对资金的全面计划管理。设置资金计划经理岗和资金计划专员岗。具体可见图1和图2.

四、资金管理中心的岗位职责

(一)资金管理中心主管

1.全面主持资金管理中心工作;

2.全面负责集团资金的计划、筹资、分配和运用;

3.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4.培训考核资金结算中心在岗人员;

5.领导协调结算科、融资科及资金计划科,理顺关系,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二)结算经理

1.在资金管理中心主管领导下,全面负责结算科的工作;

2.依照集团资金管理制度,实施结算业务规范;

3.指导本科室员工处理日常的结算业务;

4.编制资金管理中心相关的资金报表、财务报表及财务分析等日常工作。

(三)结算专员

1.负责接单、验印、查询账户余额及收付款等工作;

2.负责日常借款、放款、利息归还等工作;

3.负责与成员企业的对账和接受成员企业的日常查询;

4.负责月底对账单、明细账、总账的打印工作。

(四)融资经理

1.在资金管理中心主管领导下,负责融资科的工作;

2.在资金管理中心存量资金不足时及时向银行融资;

3.负责完成信贷资金成本、效益、信贷指标等计算及分析;

4.负责信贷台账的管理及统计分析;

5.负责协调资金管理中心与银行及企业的关系;

6.为成员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安排提供参考意见。

(五)融资专员

1.在融资经理指导下,具体办理信贷业务及申请财政性拨款等;

2.负责银行借款、债券本息的计算并办理展期、延期手续;

3.负责统计、分析信贷资金的结构及成本效益。

(六)资金计划经理

1.在资金管理中心主管领导下,全面负责资金计划科的工作;

2.审核、汇总子公司资金计划;

3.全面掌握资金流向及资金需求,为集团及成员企业的业务开展做好资金安排;

4.负责集团各子公司资金计划的审批、汇总、监督。

(七)资金计划专员

1.汇总归集集团各子公司的资金收入及支出计划;

2.编制资金预算平衡表,执行资金调度计划;

融资公司工作总结范文5

公司的主要职能是多渠道筹集城建资金,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国有资产,参与城市建设有关的经营,以努力扩大资金总量,优化投资结构,确保城建计划的实施。1997年,市政府明确公司为市政府投资主体代表,授权公司经营管理由市财政历年投入所形成的属市建委管辖的城市基础设施国有资产。2002年6月,为推进重庆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重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明确公司的战略定位为:重庆城市建设筹融资的总渠道、主城区路桥建设的总账户、城建资金筹措所需土地的总储备。

公司注册资本金为60亿元人民币。截止2014年3月,集团公司资产总额1277亿元,净资产562亿元,负债率56%。

公司主要运行机制是按照市政府赋予的“三总”职能定位要求,通过土地一级开发、资产经营、合资合作、银行融资、发行债券等多种融资手段筹集资金,投入重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近几年通过不断增强管理和市场化运作能力,积极探索符合公司自身特色的投融资体制和运作模式,加强同各金融机构及投资者间的合作,改进投融资机制,巩固完善信用结构,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营,成绩显著。

公司成功利用企业债券打开资本市场的融资之门,目前已成功发行并上市了5期企业债,分别是02渝城投债、06渝城投债、08渝城投债、11渝城投债、13渝城投债,总共募集了112亿债券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及公租房项目建设。其中,2002年发行的02渝城投债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期企业债券,2008年发行的08渝城投债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期纯信用无担保企业债券。公司发行的5期企业债利率均远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优化了公司债务结构。经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评定,公司目前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均为AAA。公司已发行的02渝城投债和08渝城投债已到期,按时完成了本息兑付工作。

2002年以来,公司投资重庆市重点市政公用项目70多个。先后建成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长江滨江路、嘉陵江滨江路、朝天门广场、解放碑广场、人民广场、上清寺立交、石桥铺立交、四公里立交、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规划展览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嘉华嘉陵江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鱼洞长江大桥、朝天门长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高九路、牛滴路、江北机场快速路、鱼洞长江大桥二期工程、黔江舟白机场等一大批市政、公用设施,为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公司目前正在建设的重大项目有双碑嘉陵江大桥、千厮门嘉陵江大桥、机场专用快速路、机场南联络道、红岩村嘉陵江大桥、内环石马河立交至北环段拓宽改造、渝澳大桥―两路口分流通道等工程等。

2002年以来,集团分四轮完成了主城区路桥收费体制改革,共计回购、租赁道路桥梁1159公里,极大地改善了主城的交通能力。集团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累计支出约286亿元用于道路、桥梁的租赁使用和管理维护等,确保了城市交通的平安畅通。

公司讲政治、重民生,承担着重庆市成品油应急储备任务,储备计划10万吨;为加快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建设大型复合型枢纽,有效推进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公司负责白市驿机场搬迁项目土地储备;作为主城区公租房投资主体,公司累计开工建设公租房项目11个,总用地约6702亩,建设总规模约1380万平方米,住宅约20万户,计划总投资400多亿元,占重庆市公租房建设总规模的三分之一。

融资公司工作总结范文6

论文关键词:融资;投资;短期票据

一、问题提出

公司财务理论认为:资金的取得和使用的组合结构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性。资金的取得按照所得资金使用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资金筹集和长期资金筹集,短期资金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内,主要投资于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资金成本较低,常采用商业信用,发行短期融资券和取得银行流动资金借款等方式来筹集。长期资金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主要投资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生产规模的扩大、厂房和设备的更新改造,资本成本较高,常通过长期负债和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资金的期限结构和所购置资产的期限结构配置得当,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企业价值,配置不得当,则要么增加企业风险,要么增加企业成本,均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上很难达到资产和资本的完全配合,如何驾驭资金的使用,权衡风险和收益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每个经营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资金期限结构匹配理论前提下,如何灵活内部优化资本结构,面对、应对政策性市场系统风险带来的融资困境,利用长短期债务相互转化融合的辨证思路,进一步设计优化长短期债务的“内部”期限结构及长短结合,在企业可承受财务风险范围内,利用“短融”进行“长投”解决企业暂时性融资约束也是企业的一个重要选择,值得企业进行研究思考。本文以某大型企业票据贴现理财实践为对象,通过案例研究对企业长短期债务的转化融合进行初步研究,以期提供一种解决企业融资约束,降低资本成本的理财管理思路。

二、案例基本情况

1.案例公司历史沿革

2xx8年5月,某大型中央企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b集团公司)下属某省分公司(以下简称f分公司)经集团公司授权,与该省某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股东正式签署《c水电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受让c公司股东在c公司100%股权;收购工作完成后,b集团公司授权f分公司在授权范围内代行集团公司层面经营管理责任权限。

a公司股东b集团公司,系国有大型中央企业,经营范围涉及能源投资、建筑施工、相关领域技术开发、集团相关业务延伸领域及金融,属综合型经营集团,在相关业务领域内占有重要市场份额,资金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分别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签订有战略合作协议,获得巨额的长短期信用额度,资金来源渠道顺畅。

f分公司属b集团公司在某省派出的经营管理机构,在其授权下,对b集团在当地业务的开展进行统一协调、统筹管理,并对各个开发业务项目的经营管理进行管理、监督、指导和考核。

2xx8年8月,c公司修改公司章程,更名为“a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并修改公司章程规定:a公司由b公司100%全额出资成立,b公司为a公司唯一股东;a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000万元,实收资本为1500万元,其他资本金在公司成立后两年内按实际工程建设需要,分期分批到位;a公司主要负责xx江流域xx水电站(以下简称g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当月,a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新公司正式成立。

9月,该省发改委印发《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水电站项目变更的批复》,同意c公司在建水电站项目法人由原c公司公司变更为a公司,新公司正式获得水电站开发建设权。

2.案例公司财务状况

截止到2xx9年底,a公司主要负责对g水电站项目进行投资开发和建设,建设期除发生工程建设成本费用外,项目无投产、无(电力)销售行为发生、无生产运营收入。

g水电站项目设计概算总投资4.8亿元,项目投产发电资金来源为:金融机构融资约3.5亿元,分别与两家商业银行签订1.3亿元、2.2亿元20年期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合同,其余资金由股东按工程进度分批分期投入;项目建设采用设计、施工、采购总承包管理模式,总承包合同项目内投资3.8亿元,其采购管理、成本费用控制由总承包单位具体负责,日常预算管理、投融资管理具有刚性,a公司主要依合同进行管理;总承包合同外及公司内部的采购管理、成本费用控制由公司自行管理,日常预算管理、投融资管理具有可控性,管理上主要依内部相关财务制度进行。

截止到2xx9年底,a公司g水电站工程项目进展形象:引水隧洞支洞全部陆续贯通,进入引水隧洞主洞开挖施工,厂房围堰填筑完成、基坑开挖,电站综合楼基本完工,各参建单位陆续入住并办公,实现大江截流,上下游围堰施工全面展开,电站项目进入了工程建设高峰期。

截止到2xx9年底,a公司资产总额为9472.4万元,其中:流动资产386.5万元,占总资产的4.08%;固定资产净值99.6万元,占总资产1.05%;在建工程8986.2万元,占总资产的94.87%;负债总额为7692.4万元,其中:外部银行借款融资65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780万。

3.票据自贴发行

(1)票据发行背景。次贷危机的导火索引发了世界级的金融大地震,席卷全球的次贷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各国经济不同程度的衰退,对中国经济也产生显著影响。2009年底,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经国家宏观政策投资调控已呈现好转趋势,但国际经济发展总体前景仍不明朗,在此情况下,国内金融政策虽然相对宽松,但在结构上有松有紧;预计在经过2009年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和政策实施后,2010年国内金融政策很可能进一步趋紧,影响各商业银行各月可发放贷款规模。

b集团公司虽属于综合性央企,但发电能源业务占其业务比例甚大,近年来煤炭能源价格持续不断上涨,又由于电力销售价格受政策影响限制,不能随时进行“煤电联动”调整,造成集团能源业务板块不断亏损,亏损额度巨大,进而影响到集团其他业务板块及全集团的整体收益。

在国际国内及行业环境的压力下,b集团公司提出年度增收节支目标,将增收节支活动在全集团全面细致展开,要求各子、分公司财务部牵头制定目标方案、行动计划、行动措施制定及其目标任务分解等系列工作,要求各所属单位主动出击、多方挖潜,开拓创新财务管理工作。f分公司财务经营管理部,在集团增收节支目标的指导下,基于分公司所属业务项目均处于基建期实际,通过周密分析论证,提出通过将长短贷信用捆绑的方式发行商业承兑汇票,降低项目在建期资本化利息的思路。

f分公司根据其所管理下属企业a公司管理建设g水电站工程项目2010年进入建设高峰期,年度总资金需求量大、相对集中、且受当地干湿季天气影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特点,决定先以a公司为突破口率先实施该财务管理方案。

(2)票据发行方案。a公司以集团增收节支为指导思想,根据公司建设期投融资特点,通过改进票据发行的金融创新形式,以降低融资费用为目的,拟定具体方案如下,发行票据类别:商业承兑汇票;发行票据金额:首期拟发行500-1500万元;发行票据期限:6个月;贴现方:发行方贴现;利息承担方式:发行方承担利息;收款方获得贴现金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约为3.6%;票据到期归还:六个月后,提取长期贷款合同款项归还;融资费用节约率:约1.7个百分点(长贷利率5.3456%-贴现利率3.6%)。

(3)票据发行过程。2010年8月,a公司通过开户银行和总承包单位协助成功签发一笔“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票据期限6个月,面额1000万元。为通过发行短期票据配合基本建设投资、降低融资成本、拓展项目未来盈利空间、改善融资环境走出了企业财务管理金融创新的第一步。

第一,准备商业汇票知识。a公司在2010年初,在f分公司统一安排下,下发学习资料,针对a公司财务人员进行票据业务操作知识培训,为全面掌握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知识,并投入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之中做准备。

第二,协调金融机构。2010年3月,a公司开始与开户银行就发行票据一事展开协商,经过双方友好协商,开户银行上级行审核同意,达成以下意向:a公司以在开户银行长期基建贷款合同中未提取款项为保证,采用a公司发行、承兑方式,向收款方(电站建设总承包方,以下简称d公司)发行商业承兑汇票;票据发行后,由发行方a公司向开户银行进行贴现,贴现利息以当期同业市场同期贴现利率为准,贴现资金由开户银行受托支付给收款方,贴现利息由贴现银行从a公司银行基本账户直接划收;短期票据发行占用信用额度,从开户银行授予b集团整体信用中分割相应份额使用。

第三,收款方协调。由于缺乏成功先例和操作经验,在与收款方d公司的协商中,d公司非常担忧会否承担连带责任以及是否占用d公司自身银行授信额度问题;为消除中南设计院的担忧,a公司财务人员会同d公司财务人员多次到各自开户银行详细了解责任承担的具体情况,采用向d公司出具正式承诺函、正式沟通文函等方式,保持良好畅通有效的沟通,消除双方操作疑虑和障碍,明确各自相关权责利。在三方共同努力下,最终a公司、d公司与银行就发行票据一事达成三方合作协议。

第四,票据正式发行。8月中旬,a公司财务人员根据电站工程进度资金需求,获得公司管理当局授权委托书后,成功签发第一笔商业承兑汇票:面额1000万元,期限6个月,贴现率3.86%,贴现金额1000万元。a公司当日向其开户银行进行贴现,贴现资金直接受托支付给d公司,贴现利息由贴现银行直接从a公司基本账户直接划收。此次商业承兑汇票成功发行在f分公司尚属首例,该创新对f分公司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降低企业成本。依据a公司长贷利率与贴现率差计算,该次票据发行节约融资利息成本约1.7%。依照a公司2010年9-12月资金计划,拟发行6000万商业承兑汇票,按当前利差水平可节约数十万元融资成本。

(2)改善融资环境。商业承兑汇票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信用支付工具,具有权利义务明确、可约期付款、可转让贴现、办理手续方便等特点。

(3)缓解银行放贷与自有资金到位矛盾。根据现行法规政策,银行固贷发放要求投资单位资本金先到位方可发放贷款,而实践中股东投入资本金往往按基建工程财务预算及进度情况拨付,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而以基建贷款额度为担保,发行商业承兑汇票并贴现以灵活获得资金,即解决两者之间矛盾,又保证项目资金。

(4)调节长短期授信额度。b集团与银行之间签署年度长贷授信总额协议,但b集团近几年能源投资项目很多,下半年可能总额不够导致无法获得融资,影响工程进度。办理商业承兑汇票可以提前锁定贷款额度,由银行事先安排项目资金需求保证项目建设。

三、理财案例有益启示

1.拓展融资空间改善融资环境

案例实质是企业利用金融机构授予企业的长短期信用额度,①将两者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巧妙运用。以长期信用为保证,以短期授信额度发行短期票据,获得长期使用资金,票据到期后,从银行获得预先安排的长期信用资金归还时间上确定的短期债务,以“短融长投”方式获得融资,既拓展企业融资空间,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环境,也丰富企业融资手段和支付手段、协调企业产供销关系,保证资金需求,又为银行有计划地提供良好信贷服务创造确定性条件。

2.提高投融资效率

企业投资项目一般具有资金需求量大、不确定性、期限长及停工损失巨大等特点,为防止资金短缺导致的巨额损失,建设单位往往倾向于一次性提取大量贷款资金存放在账户中,贷款资金沉淀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增加财务费用支出,不必要地推高资产负债率。通过发行灵活迅速的短期票据融资,即可总体降低资金成本,又可有效减少资金沉淀避免不必要长贷资金利息支出,优化资金管理,提高企业建设项目期投融资匹配效率。

3.合理优化投融资优化传递良好财务管理形象

企业通过短期票据获得期限明确资金后,即可预先准确安排长贷资金使用计划,既便于企业预先合理安排资金,也便于银行合理安排贷款额度。投融资计划的准确匹配向金融机构传递企业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信息,树立良好企业财务综合管理形象,有利于提高企业信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