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工作思路范例

融资工作思路

融资工作思路范文1

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因此,我们不但有巨大的企业发展压力,还有伟大的政治使命。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政治使命,我们都需要融资支持。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我们体量太大了,无法“生活”在产业链的下端,不能仅靠承包或分包工程生存,我们的体量、企业使命、“一带一路”倡议和民族复兴的责任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重心定位在基础设施产业链的上游。而在基础设施行业的上游发展,更离不开融资。

二、我们的融资能力怎么下降了

我想大家都已经感觉到我们近期的融资能力下降了。过去,只要有合同,融资大致没有太大问题,现在感到困难多多了。为什么?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F+EPC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业主更多地提出以PPP或BOT模式承揽项目的需求,对我们融资能力的要求和过去完全不是一个水平了。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发现自己能力不足,我们到现在还极少有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融资。大形势变了,我们更加谨慎了。一是个别国家要求债务重组,外界对主权债务的批评增多;二是国家外汇储备有所下降,国家对外投资监管升级,但国际市场和“一带一路”项目都要求加强对外投资,我们从上到下能力和经验都不足。因此,这个阶段我们能做的似乎就是加大对风险的防控,融资也就更加困难。已有的金融政策难以持续,“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工笔画”时代,我们正在走向国际舞台中央,民族复兴处在关键时刻,历史期待着新的金融政策尽快出台。

三、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建立“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

过去十多年的时间,中国金融支持政策以买方信贷为主。在这个阶段的后期,中国企业开始进入投资领域,投资项目的融资模式以公司担保+信保为主,真正的项目融资极其鲜见。显然上面两种方式均难以持续,亟需建立新时期系统性的金融支持政策。曾任证监会主席和中行董事长的肖钢近日著书《制度性开放-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认为影响“一带一路”投融资的因素都在规则层面,并且存在内部的逻辑关系,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仅靠中国方案不可行、西方方案也不可行、现行拖延做法更不可行”。我赞同肖钢先生的说法,这里就建立“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谈几点个人建议。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世界经济、人类和平和全球治理贡献的最大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和民族复兴息息相关。而资金融通或“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分两大类,一是政府间项目,二是商业项目。“工笔画”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应该以商业项目为主,政府间项目画龙点睛。政府间项目由政府主导,商业项目由企业和金融机构主导,应厘清各自的责任,都不应越位。政府间项目的金融政策是清晰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强调的是政府间项目的援助性质和政治外交使命,因此不应过分强调商业属性。我们亟需建立的是针对“一带一路”商业项目的投融资新体系,投融资新体系的目标应该是:要有好项目,企业愿意投;要有资金,金融机构愿意贷。建设“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的关键是风险理论和风险分担机制的突破。现行的风险理论是照搬西方传统的国家风险理论,其主要问题有:一是世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缺乏与时俱进;二是完全依赖过去的数据,缺乏发展的观念;三是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非市场经济就一定风险很大;四是用国家风险分析代替行业风险分析和项目风险分析,实际上,低风险国家一定有高风险行业,高风险国家也一定有低风险行业。根据西方风险理论,“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国家大都是中高风险国家,难道“一带一路”建设要规避这些国家吗?事实上这些国家大都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我们亟需建立新的风险理论体系,新的风险理论体系应该关注以下几点:一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风险;二是用中资银行和中资企业角度看待风险;三是用中国对外投资的实际风险数据做指导;四是建立行业和项目风险理论,找出低风险的行业和低风险的项目;五是站在“一带一路”和民族复兴的高度看待风险。在新的风险理论基础上,建立“一带一路”建设风险控制和风险分担新机制。建议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晰“一带一路”建设和风控措施的关系,风控措施是保驾护航,风控不是为了零风险,风控措施不是为了规避责任,不能说NO不承担任何责任,说YES要承担很大风险。二是投融资安全依靠的是专业能力、责任清晰和全过程控制,投融资安全不是审批出来的,过度审批会造成把精力用于审批而不是风控,造成无人真正担责。在新的风险理论和风控措施建立之前,目前最现实的是落实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反复强调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或“应保尽保”。中国信保是中国唯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其使命就是支持出口,保障出口收汇和银行信贷安全。建议中央明确中国信保为建设“一带一路”金融系统性支持政策的牵头单位,鼓励信保适度亏损,将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用到极致,中国信保应以远大于银行和企业的风险偏好,引领银行和企业进行金融创新。我认为这是最简单、最快捷和最有效的措施。建立“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还要有好项目。我们不能包打天下,应选择和建立“一带一路”建设重点行业,用有限的资金扩大“一带一路”的影响。重点行业的选择标准应该是:一是国际公认的亟需发展的关键行业;二是适合商业开发的行业,项目自身具有还款能力;三是中国具有产业优势,能带动中国成分“走出去”的行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支持企业以商业模式参与“一带一路”民生项目,建立援外资金、“两优”用于民生项目商业开发的机制,彰显大国风范,比如重点解决撒哈拉以南国家60%人口用电问题。我们应正确认识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风险的特点:一是基础设施严重短缺,每一个项目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政治和经济因素对其影响很小,这是项目安全的最大保障;二是项目要求不苛刻并带来高收益,高收益是抵抗风险的重要因素;三是发展潜力巨大,预期更好。

四、企业自身如何提升融资能力

融资工作思路范文2

年全区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一六四一”工作思路,按照高端、高质、高效、低碳、生态、安全的要求,以深入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为重点,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稳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农业工作目标

稳定粮食生产,建成高产创建示范区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25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7万吨左右;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0家,新增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家;新增农业“三品”认证10个;积极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发展大中型沼气2座,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消化利用秸秆20万吨;积极发展城郊型优质高效农业,着力抓好4个观光农业园区和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培训农民2000人以上。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全面落实小麦玉米良种补贴项目,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项目,积极推广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整建制推进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方,确保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坚持把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以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积极搭建招商合作平台、帮助企业融资等措施,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实施农业品牌带动战略。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协会等认证主体,在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等领域开展农业“三品”认证,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同时加强农超对接,逐步建立市区大型超市农产品直供基地。

(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以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全区人民吃上放心农产品为目标,通过实施农药市场准入,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农产品抽检力度,逐步建立并完善区、街和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立足我区特色种植业优势,创建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园区,不断提高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全区农业向园区化发展。

融资工作思路范文3

关键词:基础设施投融资财务模型建立

一、融资模式和融资方式的确定

融资模式的确定首先要分析国内外在基础设施领域常用的融资模式,如可用于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ABS、BT、BOT、PPP等融资方式。本文研究国内外同类项目主要采用了哪些融资模式,并对这些融资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优缺点。根据分析确定或推荐一种适合于该项目的融资模式,并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在确定的融资模式下提出一种或二至三具体的融资方式。

二、财务模型的建立

(一)项目投资和运营方案

在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中,政府会提出多种投资和运营方案,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财务测算研究,以找出既有利于政府减少投资或增加收益,又能够吸引到投资商的方案。项目投资和运营方案不同,政府付出的成本就不同,相应的投资商获得的利润也不同。为此,工程咨询机构要对项目投资和运营方案进行组合,通过财务测算,找出最优方案,或对政府及投资商提出的投资和运营组合方案进行财务测算后对其进行优化,以便提出最优组合方案。

(二)财务测算基础数据选取与分析

财务测算基础数据是建立财务模型的基础,基础数据的选取直接影响到财务评价的准确性。因此要选好财务测算基础数据。项目不同,选取的基础数据内容会略有差异,在基础数据分析中,还应根据项目情况确定折旧方式和利润分配方式等。

(三)成本分析

在计算项目成本时要考虑所有与项目相关的成本,包括那些不太明显,隐藏起来的成本项目。项目总成本费用一般都包括经营成本、折旧、摊销、财务费用等,其中经营成本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人员工资福利、维修费用、其他费用等。不同的项目,分析总成本费用时在经营成本中会有许多差异。

(四)运营收入分析

营业收入是偿还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融资报告中要详细阐述项目收入的内容,尽量准确合理,以增强贷款银行对项目可行性的信心。对于收费地下通道、桥梁、公路、隧道、铁路、轨道交通等,预测其车流量或旅客流量则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都是聘请专家或专业院所通过调查研究或搜集专业统计资料,使用专门的预测软件进行分析预测。车流量或旅客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项目的营业收入,进而影响投资商获利的多少。

(五)财务评价指标的确定

从资金时间价值来看,采用动态指标比静态指标更加科学,因此,在融资报告中应首先采用动态指标,根据实际需要,可配合使用静态指标。在融资报告中必须进行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融资前分析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融资后分析计算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可以与行业投资内部收益率对比,而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除要满足行业财务内部收益率外,还应满足投资方的要求。

(六)收费价格的确定

收费价格对于营业收入有重要影响,对于交通类项目,收费价格过高会导致车流量或旅客流量的减少,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收费价格过低,会导致车流量或旅客流量的过猛增加,会使项目的承载能力过大,但营业收入不一定提高,有时反而可能降低。而对于污水处理厂项目,收费价格过高会造成污水排放企业成本过高,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而过低则会造成投资商营业收入达不到预期收入,使项目难以招商。因此收费价格的确定关系重大,应建立收费价格确定模型对收费价格进行测算。在用收费价格确定模型计算出收费价格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与同类项目的收费价格进行对比,若存在的差异较大,应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若确定出的收费价格使财务评价指标太高或太低,可以适当调整收费价格,这就是“倒推法”。确定收费价格后要与政府或投资商进行交流,征求其意见。

三、财务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

在融资报告中,财务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主要指敏感性分析。财务模型中的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指标是在各种最可能假设的基础上计算而得,为估算各项成本及收入因素变动对财务结果的反应程度,应对模型中的财务评价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

四、融资方案设计

根据确定的融资模式、融资方式以及财务测算分析,可以确定或设计出融资方案。融资方案可以设计几种不同的模式,对不同的模式分别进行分析。目前负债资金筹资渠道包括贷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融资租赁等。实际融资可以是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组合。组合条件下融资成本为各种方式融资成本的加权平均值。在各种方式中一般采用贷款、融资租赁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采用债券融资、上市融资等方式融资成本较低。实际融资中贷款和债券融资较为普遍,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现实情况选择。融资方案设计中要对各方案的资金成本与投资方的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进行对比,分析投资方运用的融资方案能否满足其对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的要求。

五、融资策略推荐

通过融资方案分析,向政府或企业推荐出具体的融资策略,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谈判提供决策依据。融资策略应包括融资模式、项目资本金收益率、收费价格、政府补贴金额或其他的补助形式以及各种形式的谈判底线等。融资策略可以根据融资方案设计几种不同的模式,提出谈判模式的顺序,第一种融资方案不成功,转而进行第二种,依次类推。进而使政府融资谈判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参考文献:

[1]孔庆平.浅析财务评价在工程咨询业中的核心作用.财会研究,2012(09):43-45.

融资工作思路范文4

 

为落实我市金融强市战略,突出发展金融业,特制定年全市重点金融工作推进方案。   一、年全市金融工作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城市跨越转型和“712”目标、“758”战略,深入实施金融强市战略,加速落实金融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探索和拓宽融资方式和渠道,使金融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有较大提升,满足我市经济跨跃式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支撑我市跨跃发展模式的金融服务体系。   二、年全市金融工作的总目标   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总要求,全力保障产业项目融资,项目融资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发展金融业,金融机构储蓄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以上,全年新增贷款力争达到或超过70亿元,累计投放达到或超过420亿元,贷款余额300亿元,6家金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银行,落实融资额度超过签约额度的40%以上,实施产业项目融资辅导全覆盖。   三、年重点金融工作任务   (一)围绕我市产业调整升级和城市转型跨跃助推,调整信贷结构。把信贷政策重心放在支持产业调整升级、城市转型跨跃上,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优化信贷结构,紧紧围绕实施“758”战略和城市转型,加大对鹤岗市重点产业发展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对煤电化产业、高端石墨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三大主导产业,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和林木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对外经贸三大新兴产业和“一城一区一带十大园区”建设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围绕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指导、辅导基础设施项目、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制定融资计划。 市金融办要密切关注列入在政府工作报告的项目新增融资需求情况,及时根据需求变化,安排项目融资辅导服务,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转型跨跃发展。   (二)围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面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和项目融资辅导计划。围绕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进产业项目融资,组织10家银行对接项目148个,融资总需求136.9亿元,其中,与6家金融机构洽谈列入战略合作协议项目45个,融资需求72.7亿元,列入融资辅导项目103个,融资需求64.2亿元。   1.国家开发银行协议融资项目4个;   2.农业发展银行协议融资项目13个、融资辅导项目9个;   3.工商银行协议融资项目7个、融资辅导项目18个;   4.农业银行协议融资项目9个、融资辅导项目12个;   5.中国银行协议融资项目12个、融资辅导项目9个;   6.建设银行协议融资项目14个、融资辅导项目10个;   7.省农村信用联社鹤岗办事处融资辅导项目12个;   8.银行融资辅导项目13个;   9.邮储银行融资辅导项目17个;   10.龙江银行融资辅导项目23个;   各家银行须在一个月内与项目建设单位对接完毕,并上报市金融办。各银行要按照金融战略合作协议项目名录和项目融资辅导目录,通过开展企业财务辅导、实施信用培植、设计综合融资方案、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及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提升项目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和进行其它方式融资的能力,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年活动”。   (三)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化改制工作进程,争取列入省联社年度改制计划。继续做好金融招商工作,继续与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布点洽谈,加快引进大型股份制银行、产业基金、政策性担保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把握好政策形势和机遇,做好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兴业银行、韩亚银行、太平洋建设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大型金融机构接触,力求为我市铁路、机场、车站和公路等特大项目建设提供信贷服务,引进综合金融服务。   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境内外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推动现有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和竞争力。到年年末,力争全市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超过6.6亿元,当年累放贷款超过15亿元。大力推进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按照国家、省有关政策,鼓励境内外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发起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切实发挥好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中介服务作用。到年年末,力争发展1-2家。   鼓励发展政府投资公司。支持利用政府特许经营权、经营性土地、盈利性基础设施、矿产资源、林业资源等组成融资载体,发展政府投资公司。推动组建水务投资集团公司,搭建水利设施建设融资平台,服务于农业水利建设。推动组建生态新区投资集团公司,利用松鹤生态新区土地资源等搭建融资平台,服务于生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   探索发展股权投资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和境内外投资者在我市设立股权投资机构,解决我市企业融资和产权交易问题,为我市经济发展服务。探索进行限售股减持试点。吸引资金流向我市聚集,带动风险投资机构入驻我市,推动我市重点产业发展、企业上市融资。   (四)抢抓政策机遇,努力扩大直接融资。继续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抓住我省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契机,筹划成立我市企业上市联席会议,形成政策支持“联合体”。按照“选拔培育一批、改制完善一批、辅导备案一批、多渠道上市一批”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多渠道推进上市工作,力争完成股份制改造2家。力争新增上市辅导备案企业2家以上。积极推动企业债券发行。抓住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契机,全力推动开源城投公司债券的发行工作,债券融资额10亿元。#p#分页标题#e#   (五)继续大力推进金融业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努力扩大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继续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和集合票据等方式融资,按照省计划安排,推荐参加我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和集合票据融资。推动股权、应收帐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业务扩面增量,积极开展小企业融资、金融仓储等特色产品创新。继续大力推进林权抵押、农房抵押的扩面增量,扩大金融支持农房改造的多种融资模式。   (六)探索推动使用融资租赁、ABS、BOT、PPP等融资模式,为我市基础设施和大型项目建设融资。探索推动融资租赁、ABS(资产证券化)、BOT(投资-经营-移交)、PPP(公私合作融资)等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大型资源开采等项目建设领域的应用,并鼓励和支持在我市鹤南工业新城建设、松鹤生态新区建设、鹤宝萝产业带等基础设施和大型项目及老城区改造、高架桥建设、市内路网建设等领域进行使用,解决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资金短缺问题。   (七)加强运行监管,努力防范金融风险。市人民银行、银监分局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监督职能,各家金融机构按经济效益和资金安全并重的原则,防范资金风险,推动建立常态化金融债权保护工作机制,继续推动诚信鹤岗建设,建立起目标考核工作制度和机制,形成共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合力,打造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品牌。进一步加强民间借贷的监测,重点加强对投融资机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贷款咨询、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机构)、房地产行业及项目(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经纪公司)、农业和农产品开发项目及机构、担保机构(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四、重点金融工作责任机制   由市金融办牵头负总责,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政府法制办、市人民银行、鹤岗银监分局及各金融机构和相关项目建设主管部门组成重点金融工作推进组。   (一)定期调查了解新增产业项目融资需求情况,安排项目融资辅导。   (二)定期召开金融战略框架协议联席会议,督促列入合作计划项目逐项落实信贷计划。   (三)定期组织召开会办会,对融资辅导项目目录中涉及项目立项、规划、土地、环评等影响融资问题进行会办。定期督促金融机构对信贷资金无法支持的,协助研究制定其他融资方案。   (四)定期检查推进重点金融工作落实情况。   五、重点金融工作推进机制   (一)牵头单位负责制。由牵头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定期组织检查、督促和落实,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联席会议制度。牵头单位要每季度协调召集一次联席会议,听取汇报、分析情况、研究问题、部署工作。   (三)工作专报制度。牵头单位要于每月月底,向市政府主管领导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进展情况。   (四)督查通报制度。牵头单位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任务承担单位工作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融资工作思路范文5

1.财政收入实现新跨越。一是收入总量双突破。2019年,财政总收入突破17亿元大关,达到17.3亿元,同比增长19.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9亿元,达到9.6亿元,同比增长19.1%。二是收入增幅排名靠前。2019年以来,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财政总收入增幅,省口径增长19.1%,在全省100个县市区排名第一,在全市各县区排名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增长19.1%,在全省100个县市区排名第二,在全市各县区排名第二。三是财政收入高质量。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分别为95.2%和91.4%,在全市三县六区中税收占比排名第一。

2.财政保障稳步提高。一是争取政府债券资金。2019年,争取到新增债券资金4.04亿元,再融资债券资金1.4亿元,累计争取债券资金5.44亿元,与商业借款相比每年节省利息支出2000万元以上,有效地降低了政府性债务财务成本,缓解了财政压力;二是积极推进“两贷”。从开展至今,“财园信贷通”累计为33户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95亿元,“惠农信贷通”累计发放贷款2.52亿元,较大缓解了中小企业、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民生支出稳步增加。一是竭力保障民生需求。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9亿元,完成基金支出20.9亿元,有效保障了我区民生支出需求。二是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2019年扶贫总投入770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1595万元,区级资金6105万元。另外,2019年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安排1626万元,远大于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数。三是精心保障强农惠农。2019年,面向农民的财政性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到户的项目达到18大项32小项,惠及农户59299户次,发放金额2634万元。四是及时发放征收补偿款。2019年,财政局专户共发放征收补偿款及过渡费7342万元,其中招贤中路旧城改造157万元,天宁路以北旧城改造275万元,第三轮旧城改造6882万元,磨盘山北路旧城改造26万元。

4.财政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全面做好机构改革经费保障。协调做好新组建部门预算单位及账户设立工作,及时审核机构改革涉及部门的用款计划,办理相关支付业务。二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财政票据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一体化管理改革,于2019年3月份正式上线运行,让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非税缴款从“至少跑两次”变为“最多跑一次”。

5.财政管理稳步提升。一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开展了惠民惠农“一卡通”专项治理、减税降费落地效果等检查,对2018年度区本级财政专项支出开展绩效评价,还开展了2019年度区级部门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工作。二是强化财政投资评审。2019年,评审中心累计完成投资评审81项,送审金额138448.26万元,核减23593.31万元,核增金额1334.76万元,审定金额116189.71万元,平均核减率17.04%。三是加大政府采购监管。2019年采购计划总金额为1.68亿元,实际采购总金额为1.54亿元,节约资金为1387万元,节约率为8.26%。四是加大了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完成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月报试编工作,首次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五是全力消化政府隐性债务。到2019年底全区共消化隐性债务18.58亿元,全面完成了中央、省、市要求的化债任务。

二、2020年财政工作思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继续坚持特色发展、融城发展优势,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美”目标,根据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202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拟安排18.38亿元,比2019年完成数增长5%。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拟安排10.08亿元,比2019年完成数增长5%。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的主要举措是:

1.稳收入、养财源,确保完成全年收支任务。一是密切与税务部门联系。完善财政收入互动机制,增强组织收入主动性。二是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努力优化营商环境。调整优化财政扶持经济发展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建立健全重点企业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提高政策扶持的精准度,加快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财政增收点。

2.优支出、调结构,全力保障重点民生建设。一是加强预算管理。牢固树立用政府“紧日子”换百姓“好日子”思想,按照“当用不省、当省不用”的原则,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尽力做到财政资金早安排、早下达、早支出、早发挥作用。二是坚持统筹兼顾。进一步统筹财力,做到在保障财政工资发放上“不欠账”,保障行政运行经费上“不断流”,基本民生资金保障上“不断链”。三是盘活存量资金。强化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防止资金沉淀,完善结转资金清理机制,加强结转资金预算管理。四是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健全民生财力保障机制,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确保脱贫攻坚、教育、社保、卫生健康等基本民生支出保障到位。五是全力支持防控肺炎疫情。全区目前已下达疫情防控资金1120万元,下一步将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挤出资金加大疫情防控投入。

融资工作思路范文6

(一)华阴市县域经济在省、市位次

近五年,华阴市县域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社会事业日益完善,在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综合排名位居中上游水平。在2011年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中,华阴市位居全省第36位,全市第5位,在全省的位次较2010年度前进了2位。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当前我市经济结构正朝着好的方向优化调整,但总量不大、实力不强、活力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经济规模总体依然偏小

我市县域经济由2005年的全省第46位上升至2011年的36位,虽前进了10位,但在渭南各县市排名中却比2005年(第3位)后退了2位。

2、旅游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依然偏低。除西岳华山、西岳庙等核心景区外,其余景点由于受资金、土地、拆迁等因素影响,导致开发程度低、开发速度相对缓慢;二是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健全。

3、新型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

一是工业支柱单一,工业经济发展活力还不够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少,产品结构相对不合理,特色产业也就是以生产“华山白麻”等系列的石材产业,但石材产业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废料、废渣,石材资源循环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引导带动,产业关联密度低、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缓慢,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县域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4、城市建设步伐相对迟缓

一是受土地因素限制,加之我市项目建设用地刚性需求量又大,致使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基础设施置换等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建设;二是城市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城市文化公园、体育运动中心、公共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降低了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居住舒适度;三是“城中村”问题依然突出,私搭乱建、浪费土地资源、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薄弱、保障机制滞后等问题日渐突出;四是城市管理依然滞后。各专业市场不健全,“马路”市场依然存在,城市“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监管力度不够,长效机制还不完善。

5、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

一是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还不很合理,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带动作用有限;二是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单一,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能力相对薄弱,附加值低。

二、加快壮大县域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竞争力?这是摆在我们各级政府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站在全省的高度,积极查找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对华阴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认识,并就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县域工业化发展

以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带动县域经济规模快速扩张、实力快速增强、竞争力快速提升。坚持资源型和非资源型产业并举,着力突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工业园区“三大支柱”,坚定不移地把县域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二)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加快城市化进程,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拓宽发展空间,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

(三)以特色农业为突破,不断壮大农村经济

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县域内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要按照“扩基地、育龙头、壮规模、搞服务、创名牌”工作思路,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壮大农村经济。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增强投资带动作用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靠项目带动、投资拉动。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以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改、社会事业项目为重点,搞好项目争取和项目建设。

融资工作思路范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机遇、转变作风,创先争优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狠心造环境,推进新跨越”工作主题,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解放思想再讨论活动,进一步动员全乡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为实现跨越发展而共同努力。

二、活动主题

围绕“新形势发展之我见”这一主题,立足岗位工作实际,重点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针对新形势发展需要更好破解,并提出对今后全乡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快推进发展步伐。从以下各领域开展讨论: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何盘活资源,进一步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打造“五好”硬环境,夯实跨越发展基础。

2.产业发展方面。如何更快推进新纶纺织、福建兰陵王服饰、厦门鑫三众电动环保车生产项目等飞地工业项目建设,其他产业如何发展壮大,是否还有潜在产业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总部经济如何发展,生态旅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如何更好培育。

3.民生建设方面。关注当前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民办实事项目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如何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统一;如何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等。

4.社会事业方面。科教文卫体等社会各项事业如何协调发展;如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

5.党的建设方面。“先学先做先改”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作、“四下基层”、“联乡挂村帮户”等活动如何更加有效开展;基层党组织、学习型党组织如何建设得更好;选人用人机制、干部队伍激励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更好地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如何推动党建示范品牌建设;当前干部队伍工作作风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如何更加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全面改进“四风”问题;反腐倡廉建设如何做得更好等。

6.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如何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对接;当前影响和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哪些,如何破解;如何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建设资金难题;新形势下如何改革招商形式,提升招商成效;全程“保姆式”服务如何进一步提升等。

三、参加对象

全乡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必须参与,干部职工积极参与。

四、活动时间

2014年10月到2014年11月。

五、工作安排

1.开展调研(10月29日至11月12日)。根据各自工作领域,找准课题,结合“先学先做先改”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作、“四下基层”等活动,切实深入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真实素材。调研资料要求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具有前瞻性。要跳出看,在认真分析周边乡(镇)及同类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措施。

2.专题讨论(11月13日至11月19日)。11月19日上午召开专题会,开展大讨论活动,每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作具体发言,分析问题,提出工作思路或意见建议。会议时间提前报市委办、市委督查中心。各基层所站也应以座谈会、讨论会、专题会等形式,组织专题讨论,并根据要求做好记录存档。时间自行安排。

3.形成报告(11月19日)。专题会后,乡党政办要根据讨论内容形成总结性材料(包括讨论情况、分析出的问题、意见建议、乡党委政府针对存在问题作出的整改承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言材料完善后,以调研文章形式一式二份提交乡党政办(同时提供电子版);同时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撰写调研文章,为乡党委政府工作献计献策。

六、活动要求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把宣传推动再讨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解放思想再讨论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2.领导带头,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乡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再讨论。

融资工作思路范文8

1.1对新疆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首先,目前我国新疆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国家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一部分商业银行,这些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机构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在提供贷款时,商业银行往往出于自身贷款风险性考虑而限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资金数额,因此流向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资金有限。而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渠道较窄,资金不足,难以抵抗金融风险,同时它的主要客户群体为小额贷款,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需求。其次,当前我国的融资结构与新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不相适应。一般地,我国市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资金主要由所在城市的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而基地农户的信贷资金来源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两者作为不同的金融服务机构,在资金投入上难以达成一致,大大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链的持续运作。再次,受农业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限制,一方面农业发展受季节影响明显,导致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需求量大,流动性强,产业链分布分散,具有一定的融资风险;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发展的投资周期较其他产业更长,投资收益较慢。同时受新疆当地农业生产分布的限制,在银行信贷上较为困难,制约了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长效发展。

1.2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资源亟待整合

目前,在新疆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天山农商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各机构在支持服务“三农”过程中,缺乏有效竞争和协作,难以对龙头企业形成整体支持合力。其中,农业银行普遍收缩农村营业网点,上收信贷管理权限,提高贷款门槛,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集团、国债配套资金等项目;农业发展银行主要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管理,涉农贷款多是投向经营状况良好的少数龙头企业,在农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资金投入;而农村信用社主要面向小额贷款企业,其资金有限,还款期限紧,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无法满足龙头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只支持存单质押贷款方式,其贷款力度也不适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长远发展。

1.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息公开不透明,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机制

目前总体来看,政府、企业以及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较为畅通,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会计报表制度上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企业的诚信意识有待加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市场未来仍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变数,银行很难实现对企业资金地切实有效监控。同时一些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大多为无形资产,在进行贷款申请时,很难做到实体资产担保,加之目前银行业尚缺乏专业人员来进行资产评估。因此,很多龙头企业因不满足相关条件而被银行拒之门外。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其资金需求量大,投资收效较慢。而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机制,一些金融机构由于担心金融风险而选择对企业谨慎贷款,从而耽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良机。

2强化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对策

2.1建立健全新疆金融支农服务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新疆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新疆要将农业银行的服务定位于农业产业化上,将贷款资金重心放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努力完善新疆的农业银行分行机构,将其建设为综合服务型金融机构,积极拓宽业务领域,逐步将支持重心由以往的农副产品收购转向农业现代化发展上来,并逐步向农产品加工环节转移。农村信用社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在带动企业经济发展和放活市场上贡献显著。因此,积极扩大农村信用社的放款额度,强化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大村镇银行以及农业资金互助社的推广力度,进一步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2.2积极发挥财政支持对新疆农业金融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新疆农业金融市场要想活跃起来,就必须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通过财政支持引导新疆的农村金融向良性方向发展,建立起一套适应当地金融发展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还要加大对三农事业的扶持力度,做好市场定位,改革财政税收政策,积极鼓励民间投资,放活市场。另外政府还可以根据实际发展需求适当调整金融政策,进一步加大新疆农村金融服务的差异化补贴力度,为新疆边远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2.3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风险补偿机制,保证企业有序稳定发展

新疆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农业产业化贷款奖励、风险补偿基金以及专业项目贷款等方式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贷款补偿,以降低企业的金融风险;建立专业金融资产评估机制,对申请信贷资金的龙头企业进行资格认证,解决银行业贷款后顾之忧;成立专业部门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本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及筛选,做好资产分析及前景预测,以降低银行金融机构以后进行企业融资信息查询的投入成本;积极拓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贷款渠道,鼓励多方投资,适当放宽金融市场的市场准入。

2.4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加大保险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