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调查报告范例6篇

化工调查报告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1

---天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调查报告

县委、政府: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了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参考依据,产业化办公室对全县第一季度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营情况及其它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以进一步探索我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和途径。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根据全县23个乡(镇)摸底调查,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呈上升趋势,已实现总产值4711.15万元。其中:

1、种植业产业化情况:

(1)优质茶园建设:完成20__亩优质茶园建设项目,已通过验收,目前正在设计今年1000亩优质茶园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

(2)栽桑养蚕:完成了5000亩老桑园管护工作、1160亩新桑园的嫁接工作,已备齐了1500张养殖春蚕所需的物质和蚕种。

(3)订单农业:全县订单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全县已实施订单种植面积6800亩。主要订单品种有食用玉米、魔芋、芋头、辣椒等,涉及全县5个乡9个村866户农户。

(4)无公害产品:①山药:全县已完成800余亩山药的育苗和整地,主要集中在老场乡。②茶叶:全县已完成15000亩茶叶的春季管护,并采春茶15000公斤,产值约60万元。③西瓜:已完成3000亩西瓜的种植技术培训和生产资料及种子的准备工作。④油菜:全县45000亩油菜长势良好,防病治虫工作已落实完毕。

2、畜牧业产业情况:

(1)畜牧业龙头企业1---3月份情况:

①二郎山牧业:发展养羊联产户25户,每户5只;羊场产纯种波尔羊102只,产值102万元。②四川隆生(天全)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二郎山山地鸡1.5万只;发展养鸡大户8户(平均每户一次饲养1000只以上)。③帝豪羊业:已向全县农户签定养羊1000只的合同,现已发放170只。

(2)养猪情况:①全县猪存栏77829头,销售33091头,产值3102.3万元。②仁义乡成立了生猪专业合作社,始阳镇成立了养猪协会,运作都比较规范、正常。全县新发展养猪大户100户,有效带动全县养猪业发展。

(3)养羊情况:全县羊存栏116437只,销售34717只,产值79.85万元。

(4)禽类:全县禽类存栏75.4万余只,出栏30万只,产值860万元;禽蛋产量280吨,产值240万元。

(5)新发展人工种草面积5000亩,使全县人工草场达6.38万亩。

3、林竹业产业情况:

(1)1---3月份,天全县林业局对全县竹资源作了详细调查,并组织编写了《天全县竹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为我县竹产业开发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天全县现有竹资源总面积36.8万亩,成竹面积9.7万亩,天然竹林面积2万亩。从1996年以来新发展竹子面积28.3万亩。

(2)今年1---3月份全县竹材产量3000多吨,产值近100万元;森林蔬菜800吨,产值40万元。

(3)大渡河造林局天全分公司今年1---3月份对20多万亩楠竹基地进行检查补栽、管护等工作,正在组建股份制联合林场,已经拟出了竹资源管理办法。

4、加工营销产业情况:

(1)龙头企业:

①四川二郎山森林蔬菜有限公司:完成了综合楼、机修车间、库房、门卫挖基和主体工作,完成了两个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编写,完成了今年原料收购、生产品种、生产量的计划,销售红油鲜笋5吨、清水笋2吨、墨西哥泡椒2吨,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收购野生蕨菜20吨。

②天全县天蜀森林蔬菜食品厂:已收购蕨菜50吨、青菜20吨、山芦20吨;销售山芦30吨、红油鲜笋20吨、蕨菜和薇菜20吨,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

③天全蜜园蜂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蜂蜜4.5吨,销售额15万元,带动养蜂大户12户。

④茶叶加工企业5个,其中1---3月份边茶叶产量6000担,销售20__担、销售额23万元;全县春茶产量15吨,外销鲜叶9吨、产值36万

元,县内加工6吨鲜叶、成品1.5吨,已销售0.5吨、销售额13万元。5、今年一季度绿色食品产业开况:

(1)加强与四川二郎山森林蔬菜食品责任有限公司的联系和服务,完成了两个绿色食品商标的年检和技术整改工作,新厂已完成了综合楼、机修车间、库房、门卫等工程。

(2)完成了1000亩辣椒基地的建立、育种、技术培训。

(3)两家森林蔬菜加工企业拟出了今年的收购和产品加工计划。

(4)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结合我县实际编写出了天全县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初稿,提出了我县绿色食品开发的思路和目标任务。

(5)完成了两个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的编写和填报。

6、协会和基地:

随着产业的形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的迅猛发展,截止目前,有各类协会33个(种植业协会16个、畜牧业协会16个、加工协会1个),多数运作正常;产业基地52个(优质瓜果蔬菜基地7个、蚕桑基地7个、茶叶基地6个、畜禽基地11个、林竹基地21个)。

(二)全县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业大户调查情况:

全县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业大户有251户,人口1138人(男606、女532人)。按收入情况分:年收入在5万元—10万元的有221户,年收入在10万元--20万元以上的有24户,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有6户。按主要收入来源分:种植业7户,养殖业25户,加工营销业38户,开采业23户,运输业99户,其它59户。

(三)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情况:

1.20__年:全县农村居民123881人,纯收入30289.58万元,人均纯收入2445.05元。其中:种植业收入占24,养殖业收入占25,林竹业收入占3,劳务开发收入占10,加工营销业收入占5,矿山开采业收入占16,运输业收入占10,其它收入占7。

2.20__年1季度:全县农村居民119775人,纯收入6385.24万元,人均纯收入5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占12,养殖业收入占38,林竹业收入占3,劳务开发收入占16,加工营销业收入占5,矿山开采业收入占12,运输业收入占7,其它收入占7。

(四)全县土地和草资源情况:

据调查,全县有耕地102357.3亩,其中:耕田55276.6亩,旱地32357.5亩,自留地13235.2亩,开荒地1488亩;撂荒地102亩。草资源:天然草场14726.5亩,人工草场13986亩,青贮2955吨。

二、存在的问题:

1.整体上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不够,未能深入理解其含意。农民素质相对较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风险意识。

2.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不明确,措施不力,对于农业产业化工作似乎只是应付了事。

3.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没有完全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产业基地建设分散,除林竹产业外,其它产业规模不大,形不成商品优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4.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带农户、连市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运作不够规范。

5.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农户和基地的作用还不明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6.缺乏科学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机制不健全,农业产业化一体化的经营层次不高,企业与农户就会经受双重风险。在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企业与农户与基地的利益连接,大多数还停留在松散的结合上,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法律约束力,企业按市场价收购农户的产品,不与农户承担风险,农户也没有参与意愿和合作要求,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一旦市场风吹草动,企业与农户将会双双受损。

三、建议和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浩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只是一般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必须要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针对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供领导参考:

1.正确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和含义,确定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农业产业化的含义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规模开发和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龙头,以“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村专合组织、协会)+农户”为基本组织形式,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实行科学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最终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产业化经营轨道,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化进程,最终实现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2.建立健全以党、政一把手直接负责的农业产业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化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调整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各个乡镇。县、乡镇党、政领导每年必须亲自抓一个产业或一片基地的建设,真抓实干,连续抓几年,抓出成效。这一条可以作为乡镇年终考核指标的一项内容。

3.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根据县上提出的“八个一”工作要求,每个乡都必须至少落实其中的“一乡一校”,建立起培训农民的教育基地,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和市场风险意识以及市场诚信意识。

4.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主导产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让市场需求说了算,我们要到市场上去选产品,要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坚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首先搞好市场调查、选好产品。具体讲,茶叶产业化、林竹产业化、畜禽产业化等怎么搞,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决定。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要充分估计市场供求的变化。总之,不能用今天的价格去论证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要动态观察市场走向。

5.大力发展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不触动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合作经济形式。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重要链条。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和化解市场风险;有利于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用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护和增加农民的利益。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重要纽带,是形成“公司(龙头企业) 基地 专合组织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关键环节(公司 农户的模式弊端很多)。

6.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利益”,没有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市场、企业与农户难以形成利益共同体,他们之间就会出现松散关系。处于产业化中间环节的企业与下联农户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利益共享关系,是一种自由的意向性的非紧密关系,是一种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被动的关系,或者是一种非理性的契约关系,这样经常使企业与农户的根本利益一致性与现实利益对立性发生矛盾,因为他们各自都有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当市场价格高于双方预约价格时,农户就会想方设法把产品销售给市场,企业收不到加工原材料,有可能不顾一切提高收购价格,市场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走势,给政府造成一种假象,这时政府在引导农户发展生产上可能出现误导。当市场价格低于双方预约价格时,企业会找很多借口违约、毁约,不遗

余力地从市场收购,在农民向当地政府投诉时,也有可能采取象征性、苛刻刁难手法,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很少一点,来应付农民,敷衍政府,少数农户也会把产品挑到当地政府,要求政府收购。这些现象,导致政府要么号召农民大力发展某种产业,要么政府与农户之间矛盾激化,使企业、农户都受损失,导致产业失败。7.搞好基地建设,强化“规模效益”观。基地建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物质基础,如何加强基地建设,可以用16个字概括:“政府引导、利益驱动、品质优先、规模效益”。过去政府总是要求农民做什么,不做什么,这些都是市场的功能。政府只要提供良好的产业政策和优质服务以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和农户会自发地有机结合。政府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引导作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广大农户看到可获得的实际利益。通过优势资源的转移和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创品牌、上特色、出精品、增效益,使大量的劳动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就没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8.对外加大宣传力度。我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污染小,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宜生态农产品生产。现在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各种各样的产品浩瀚如海,数也数不清,“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不作宣传,就没有人知道我们这样一个山区小县的两个绿色食品、九个无公害产品。我们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宣传煤体(包括网络)推出“二郎山下的生态天全”这个品牌,依托这个品牌发展产业。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2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我市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认真解决发展不快、环境不优而重点抓的“三件大事”之一。一年过去了,优化环境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我市经济发展环境有了哪些改善,影响经济发展环境还存在什么问题,仍然是全市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最近,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国斌的带领下,市人大财经委到市监察局、市纠风办以及有关企业对我市一年来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阶段性成效显著

优良的投资和发展环境,是促进招商引资,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全市投资和经济发展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50.5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比年度预期目标高1.9个百分点,是近六年来经济增幅最高的时期;投资、消费、出口、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

1、领导重视,认识先行,责任到位,作风转变。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针对投资和发展环境不优的突出问题,果断决策,精心部署,将优化环境和深化改革、项目建设一起,作为全市“三件大事”来抓,做到了领导机构、思想认识、工作责任三到位。一是领导机构到位,全面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顺利开展。专门召开市委常委会,对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迅速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及其他5位市级领导为副组长、20个关键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设立综合督查、调查处理、企业协调3个小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使全市优化环境工作不但在组织机构上得到了保障,也使这项工作得以扎实、顺利开展。二是思想认识到位,强化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员,市优化办制定祥细的宣传方案,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精心组织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宣传发动工作:先后在各种媒体开设宣传专栏6个,刊登各类文章60余篇,组织市直和县(市)区12家行政执法单位,在媒体上开辟“一把手谈环境”专栏,就优化环境谈认识、措施、承诺,为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先后5次召集相关会议,督促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全面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开展学习讨论,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重视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先后编发《信息快报》13期、《纠风简报》17期,召开新闻会2次,对服务意识淡薄、组织观念不强、粗暴执法等多起案件进行通报,进一步强化了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三是工作责任到位,不断取得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新进展。市优化办先后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全面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若干意见》、《黄石市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处理暂行办法》、《黄石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管理暂行规定》、《黄石市行政机关进入企业履行公务行为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形成了一整套职责明确、纪律严明的行为规范,为有关部门履行职责、文明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组织34家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就优化经济环境、改进办事作风、提高行政效率、严明行政法纪、投诉监督办法等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通过试点引导,细化各项制度、措施,进一步强化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促进了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步步深入,进一步改善了机关工作作风。

2、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严肃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关键在整治损害经济发展的行为,敢于查处违规违纪的人和事。为此,市优化办始终把受理经济环境投诉和查处损害经济环境行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方便群众投诉,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从市委大院迁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并安排专人负责受理投诉,开通了经济环境“110”专线投诉电话,设置了网上投诉信箱,建立了一套科学、快捷的投诉件处理程序。在查办案件中,市优化办注重做好“四个结合”:一是重点调查与一般调查相结合,突出重点调查,认真做到三个必须。社会反映强烈的案件必须调查处理。如阳新县技术监督局、公安局对军垦农场长江锰钢厂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行政执法时,以罚代管,粗暴执法,引起社会强烈不满,分别给予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市规划建设局组织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查实后给予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紧急突发投诉必须及时处理。如去年9月,接到某公司由于法院错误裁决引起社会闲散人员到公司讨债闹事的投诉后,市优化办及时会同公安机关迅速赶到现场,有效制止了事态的恶化。上级领导交办件必须按时完成。如接到市领导关于个别公安人员及其家属强占“零点”,迫使外地投资商退出经营的投诉件的调查批示后,迅速组成调查专班,进行立案调查,查清了个别干警违纪问题,使其得到应有惩处,使外地客商得到应有的经济赔偿。二是查处问题与督促整改相结合,突出督促整改。如市三环离合器公司反映市公平交易分局干扰企业经营问题,市优化办会同市工商局调查后,认为市公平交易分局办案人员存在服务意识淡薄、作风粗暴、方法简单问题,三环离合器公司也存在违法经营问题,除对办案人员进行处理外,还责令双方拿出整改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后来,市工商局以此案为例在全系统开展了“假如我是经营者”的大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整改效果。三环离合器公司也针对存在的违法行为组织了整改,并主动接受市工商局的整改验收。三是严肃查处与及时回复相结合,做到取信于民。为了做到投诉举报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市优化办确定了谁主办谁回复、实名投诉100%回复等项原则,并明确了工作规范和回复要求。据统计,市优化办成立以来,共收到署名投诉142件,已查结130件,回复130件,按时回复率达到100%。四是自办案件与转办督办相结合,突出转办督办,加快了投诉件办理速度,增强了部门和单位对优化环境的责任观念和协调配合意识。截止今年7月,市优化办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203件,办结189件。通过案件查处,全市共清退违规款90余万元,给予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7人。

3、强化服务,注重协调,努力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排忧解难。企业投诉不仅仅涉及行政违纪违规问题,还有近60%涉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企业具体困难等问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这些投诉有的是纯粹的纠纷投诉件,有的是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兼有纠纷协调。在着力整治和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同时,有关部门本着服务企业,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态度,积极稳妥地开展协调工作。市优化办建立协调组织机构,成立企业协调组,不但接受企业投诉,还主动到企业收集意见,做经济发展的“调和剂”;建立协调责任机制,一般协调问题由市优化办协调小组解决,较难协调问题由优化办主任负责组织协调解决;重大协调问题由市领导协调解决。如三九制药厂反映企业不景气,需协调解决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环境问题,市优化办主任先后与开发区、法院、国土资源、公安等部门多次协调,用一周的时间,圆满解决了5个问题。制定《黄石市优化企业协调工作规范》,建立协调工作操作办法,使协调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优化环境的有关政策规定,减轻企业负担。据统计,市优化办共审核、控制进入企业一般性执法和各种考核、评比行为80余起,有效维护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减轻了企业不必要的接待和应酬负担。一年来,市优化办主办有关企业协调投诉86件,化解了企业、群众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矛盾,增进了理解,营造了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监督力度,市优化办还从社会各界人士中聘请了10名优化环境监督员,颁发了聘书和《监督员证》,赋予相应职权,扩大了经济环境情况的信息面,畅通了信息渠道。与此同时,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派驻监督联络员制度”,开展优化环境零距离服务,并已向5个重点在建投资项目各派驻了一名监督联络员,长期跟踪服务,直到项目竣工。

4、优化环境工作深入人心,群众反映良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否取得预期效果,投资和经济发展软环境是否得到改善,群众和企业最有发言权,他们的反映是检验优化环境工作的晴雨表。从去年下半年开展的万人问卷调查来看,回答是肯定的。这次万人问卷,调查范围包括大冶市、阳新县、市直机关和个体私营协会等8家单位;调查对象涵盖机关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有企业代表、私营企业代表、个体经营者、社区市民等8大群体;调查内容涉及经济发展软环境评价、服务环境评价、政府部门作风评价、执法机关规范执法情况评价和政策环境评价等5大类23小项。共计发出调查问卷10000份,实际回收9557份,回收率达95.57%。其中认为我市投资环境有改善的达到66.76%,知道优化环境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三件大事”之一的达到73.88%,认为优化环境工作落到实处的达到70.21%,认为黄石未来经济软环境将有很大改善或将逐步改善的达到91.16%。这充分说明我市优化环境工作已深入人心,人们对我市优化环境工作和未来软环境的改善充满信心。大家普遍反映: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显著提高了,执法更加公正透明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了,经济发展环境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通过一年的机关作风建设,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明显改善,但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与困难依然存在。

1、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仍须继续努力。一年来,我市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投资和经济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年3月,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会同市统计局、市工商局等23个部门和6个县(市)区以及开发区对全市民营经济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在回答“你认为2003年黄石投资环境比一年前情况如何”时,48.18%回答有所改善,8%回答有较大改善,合计56.18%;在回答“你对当地政府承诺事情的落实情况如何”时,基本满意占43.09%,满意占21.09%,合计64.18%。从以上数据中,反映出我市经济发展的环境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还有一些企业和群众不太满意。这也说明我们前一段优化环境工作是在采取高压态势的情况下取得的,还没有变为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在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中,我们的一些执法部门还存在服务不优、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我们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2、企业负担仍然较重。企业和群众反映行政执法部门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多次执法以及管理就是收费、罚款就是服务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一家装饰公司在开业时,就有很多行政执法部门前来管理和收费,有区城建部门收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费、市城市执法部门收取的占道费和道路挖掘修复费、市消防部门收取培训费、市装饰管理部门收取室内装饰管理费以及城管部门以其违反《黄石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为由进行罚款等等。所有这些,执法管理部门都有执法和收费依据,往往是店面未开张,店主就要交纳各种管理费几千元,企业前脚送走了这一家执法部门,后脚又要接待另一家执法单位,企业不堪重负。

3、执法部门经费不足、苦乐不均问题有待解决。财政差额拨款、单位经费不足,是全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解决经费困难,一些部门超范围、超标准罚款、没收,阻碍了经济环境的改善。如全市公安机关除开发区公安分局由财政按人平5万元足额拨款外,其他城区和县(市)全年人平财政拨款都有或多或少的缺口。为弥补资金缺口,其主要途径就是靠罚没所得“创收”。又如有些行政执法部门,其经费来源主要靠收费、罚款返还,收的费、罚的款越多,省局返还的就越多,因大中企业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所以他们只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执收执罚力度,才能保证部门的利益。

三、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与建议

优化环境绝非一日之功。尽管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较过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客观上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前的高压态势维持的,如果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弹。因此必须继续加大力度,并逐步形成自觉维护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

1、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分别下发了《关于全面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若干意见》(黄发[2003]9号)、《黄石市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处理暂行办法》(黄发[2003]10号)等规范性文件,为优化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制度保证。全市各行政执法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要采取“回头看”的办法,检查这些制度、办法是否得到全面落实,行政办事效率是否有了提高,机关作风是否有了转变,全市经济软环境是否真正得到优化。

2、在全市行政执法单位实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为推进全市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着力解决环境不优的问题,建议在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从依法行政、服务经济建设、遵守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系列规定等方面定性、定量检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落实情况,促进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3

 

区委组织部:

    现将我院开展基层党建“大调研、大推进、大督查、大提升”全域强化“百日行动”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动开展基本情况

党的报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了非常突出的重要位置。《关于开展基层党建“大调研、大推进、大督查、大提升”全域强化“百日行动”的通知》(宿区党建办〔2019〕1号)下发后,我院党组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为指导,按照文件通知要求开展各项“规定动作”。排查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真正存在的各方面问题,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巩固此次行动的成果,延续行动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高质量开展我院党建工作。

二、行动开展目标任务

目标:全面提升我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高质量建设我院两级党组织,为我院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任务:深入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突出问题集中排查整改工作,一是对照文件要求,围绕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基本”,进行深入排查,结合市委、区委巡察反馈党建方面的问题,逐项列出问题清单;二是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排查出的各项问题能确实得到解决。

三、行动开展方法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全面动员部署。接到文件通知后,我院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传达学习市、区委有关要求,对机关党建突出问题集中排查整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严格落实行动要求,突出重点难点,确保措施责任到位。

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明确和强化院党组的主体责任和院党组书记、各党支部书记的第一责任。

加强督促指导。始终把排查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院党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各支部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动态督查,及时发现、反馈问题。对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排查整改走过场的,及时批评提醒,要求整改。

注重舆论引导。大力培育、选树和推广先进典型,充分运用我院内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工作群宣传工作先进、做法有效的党支部,展示各先进党支部的良好形象,努力营造全院上下大抓党建、大抓基层、强化基本、筑牢基础的浓厚氛围。

(二)深入调研,排弱找差。对照文件要求,围绕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基本”,进行深入排查,结合市委、区委巡察反馈党建方面的问题认真对照,逐项列出问题清单。

(三)夯实基础,集中整改。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各支部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听取党员群众意见,针对存在问题研究整改措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整改措施、时间节点,实行销号管理。对一些突出问题,党组织负责人亲自会办解决,跟踪推动落实,确保问题不整改不放过。

(四)规范建设,巩固提升。对我院“大调研、大推进、大督查、大提升”全域强化“百日行动”进行总结,形成“书记责任清单”等制度文件。积极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有效性。

(五)按照清单,严格查改。

1. 召开一次专题会议。院党组、机关党委、各支部分别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市、区委有关要求,对机关党建突出问题集中排查整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2.制定一份实施方案。按照明确责任分工、明确任务措施、明确时间节点“三个明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各支部分别制定了排查整改具体推进措施(计划)。

3. 填写基本情况表。围绕党组织换届、班子结构、阵地建设等内容,填写《党组织基本情况表》。

4. 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各支部重点围绕“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方面,深入排查机关党建突出问题。

5.落实一套整改措施。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各支部结合中央和省市区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制定了具体实在、见人见事的《机关党建突出问题整改清单》并要求支部书记签字后报送至院机关党委。坚持对单查改、即知即改、边查边改,问题查改情况列入了2018年度组织生活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内容。

6. 开展一次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专项督查。结合机关党建考核,重点围绕书记履职尽责、书记项目实施、党的精神学习宣传、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机关作风建设和机关党建突出问题排查整改等七个方面,开展了一次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专项督查,确保了家家到、全覆盖。

7.下发一份问题反馈单。根据专项督查情况,机关党委向各支部下发一份问题反馈单。机关党委组织对照反馈问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机关党建突出问题整改清单》并抓好整改落实。

8. 重点查看是否开展一次回头看。2019年2月中旬,机关党委对整改工作进行了回头看,查漏补缺、提高整改成效。

9.撰写一份调研报告。围绕巩固机关党建问题整改成果,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撰写了一份《推进党建工作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调研报告。着力构建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4

一、基层执法办案工作基本情况

两费停收之前,受体制因素影响,基层工商的执法办案工作呈现出群管群办的特点,凡是有执法权限的部门都从事执法办案工作,各单位执法工作缺乏统一协调,导致执法力量相对分散,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时有发生。近年来,针对基层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许多县级工商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比如2009年以来,市工商局通过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出台了《执法权相对集中意见》,有效解决了基层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市工商局出台《执法权相对集中意见》之后,基层执法办案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依据职能有效分割权限,防止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按照执法领域的划分,市工商局现有3个执法科室(直属局)和9个中心工商所,有执法办案人员127人,其中工商所执法人员86人,负责辖区内各类案件的查办工作。该局按照属地监管、相对集中、分工指导原则,通过进一步梳理、整合机构内的行政资源,推进监管执法专业化,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分工明确、职责互补、沟通及时、协调有序的执法体系。该局结合近年来全员办案、专业执法的优点,减少执法层次,科学界定了部门内部的管辖权限与范围。例如传销、商业贿赂、外商投资企业违法、两虚一逃、品牌车超范围经营案件和天然气质量不合格案件由公平交易局独自立案办理;成品油质量不合格案件、商品展销会案件由市场监管局独自立案办理。明确的职能权限分割,防止了多头管理和重复执法情况的发生。

(二)案件办理灵活分配,防止出现对管辖权界定模糊的案件相互推诿的现象。市工商局《执法权相对集中意见》规定:一般类型的案件和工商所以自己名义办理权限内的案件由各辖区工商所立案办理,同时,公平交易局可以到工商所辖区办理涉及不正当竞争法规案件,建筑材料、装饰材料质量不合格案件;市场监管局可以到工商所辖区内办理农资产品质量不合格和经纪人违法案件;消保科可以到工商所辖区办理流通领域食品类质量不合格案件和消费维权案件。另外规定:科(局)办理上述类型案件必须向工商所通报,对同一个监管对象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出现科、局、所重复检查。这样一来,既有原则性的执法领域划分,又不太过拘泥和教条,业务科室、直属局、所上下联动,有效整合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推进了案件管理规范化。

(三)对特殊案件特殊分配,防止出现行政执法资源浪费现象。市工商局《执法权相对集中意见》规定:工商所和相关科室、直属局发现不属于本单位处罚的案件线索要及时相互移交;重大特殊案件局长和分管局长可指定办案单位立案办理;12315投诉、申诉、举报案件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按各个科室、直属局、所的管辖范围进行分流,有效减少了基层执法力量相对不足、执法效能低的情况。

二、基层执法办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层执法办案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目标和任务。当前基层工商部门执法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整体不高,执法力量不能有效整合。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广泛性、综合性以及很强的政策性,这就要求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就必须一专多能,即要熟知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又要熟悉法学基础理论、民法、刑法等综合性法律知识,既要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又要掌握新形势、新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办公设备,监管新的领域。但是受基层执法人员办公设备和知识结构的影响,部分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理解不透,对询问、取证等执法专业知识掌握不够,这就使得基层的执法水平、办案能力受到限制。特别是近年来数字化办公系统对执法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给一些计算机基础较差的执法人员带来了一定工作难度,致使案件查办时间相对较长,效率不够高。

(二)执法监管意识不强,工作模式存在形式主义。由于传统工作职能和业务知识,造成了基层工商所的执法监管意识淡薄,有的甚至还没有将依法行政的观念摆到正确的位置。主要存在案件查处力度不够、行政执法不规范、发现案源难、法律法规不熟悉等情况,不能有效的树立执法威信。

(三)执法权限不够集中。目前我国大部分基层工商部门还没有达到真正集中办案的要求,尚未形成一支统一的专业化的执法队伍,仍然存在执法不统一、检查不到位和执法权威不凸显等问题。例如:各执法单位自由裁量权力过大,对同一类型案件,作出不同的处理结果,容易导致处罚畸重畸轻的问题。出现了同类案件的事实、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近,但处罚结果却不一样的现象,有失公平,影响了工商机关的形象。此外,“小局大所”改革后,虽然有效推动监管执法重心下移,强化了基层工商所,但同时机关科室工作人员减少,对于一些大要案件,仅靠科室的力量难以有效查处。

三、加强基层执法办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基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执法技能的培训,努力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办案人才。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以增强执法办案人员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落实意识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认真负责、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二是丰富培训形式,要改变只学习书面知识,不重视实践的简单培训模式,采取执法讲座、典型案例分析、以案说法等培训形式,提高执法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三是定期对全局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案件质量评查,对质量好的案件进行通报表扬,对案件质量较差的案件,要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从而达到规范全局执法办案工作的效果。

(二)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提高监管意识。在公众眼中,每个工商干部的一言一行不是个体行为,而是代表着整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形象。要坚决遵守各级“禁令”,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议论多的问题作为执法监督的重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增强制约机制,针对本部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重点地进行整顿和检查,特别是要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整肃纪律作风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着力打造一支能使领导放心、群众舒心、上下齐心的工商队伍,树立基层工商所一流工作质量、一流服务水平的良好形象。

(三)建立奖惩机制,在普法中强化监管。要真正的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案,必须建立执法办案人员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办案热情,激发办案潜能,充分挖掘案源,同时要建立完善惩戒机制,才能规范行政执法,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此外,应该在基层行政执法中推行“在执法中普法,在普法中强化监管”的做法,在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基础上,组建成12315执法及工商行政执法综合网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提高行政效率,拓宽案件渠道,让大家都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权益,打击违法行为。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5

一、具体做法

(一)调查分析近十年我院八类刑事案件的处刑情况,**年至20**年我院审结的八类刑事案件共277年,涉案人数392人。其中交通肇事案44件44人,故意伤害案78件78人,抢劫案21件44人,盗窃案87件155人,案11件11人,寻衅滋事案25件29人,诈骗案8件14人,敲诈勒索案3件6人。对上述犯罪人员的处刑情况如下表:

(二)制定量刑基准。通过分析这八类案件的处刑情况,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并根据最高院的两个试行文件,制定我院《量刑指导意见》。

二章为分则。1、总则部分主要以刑法总则为依托,对指导分则适用的原则规定作了量的相对细化。在最高院的试行文本中,规定的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幅度过大,大量存在着减少基准刑百分之几十以上或以下的弹性规定,这些规定依然使得法官在量刑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我院在制定《量刑指导意见》过程中,对这些情况都作了细化。如将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确定为减少基准刑的80%;对有犯罪前科的,确定为增加基准刑的20%;被害人有一般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一定责任的,确定为减少基准刑的10%—20%。2、在分则部分,我院《指导意见》所细化的内容是法律、司法解释中的一些量刑细化的点,是法定的,即为量刑起点或量刑基准。比如我院《指导意见》分则中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以上不满2000元,盗窃价值1000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300元,增加基准刑的20%,盗窃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盗窃价值为2000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一年,每增加500元,增加基准刑的10%。这些规定在遵循两个试点文件的前提下,大胆创新,通过对量刑调节幅度的进一步细化,确定了适用实际情况的基准刑,这不仅强化了最高院指导意见的可操作性,也使得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得到了有效的规范。

(三)将量刑引入庭审程序。在试点阶段,我院首先将最高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的基本精神向全体刑事法官作了传达,并组织全体刑事法官对两个试行本进行了讨论,在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后,让全体刑事法官高度认识到量刑试点工作的意义,并积极将规范化量刑引入适用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公诉案件中。

1、规范了庭前准备程序,庭前向公诉机关送达量刑情节提示书,并交换意见,由公诉机关提交量刑情节建议书,明确被告所犯罪刑的法定刑幅度,并确定对被告人有影响的量刑情节。在向被告人,辩护人送达书副本时同时送达量刑提示书,并告知被告人诉讼权利,释明法律法规及本院规范量刑指导意见对相应罪名的基准刑规定。

2、规范了庭审控辩程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庭审调查程序,把庭审调查程序分为定罪事实调查和量刑事实调查两个阶段,在庭审中的定罪事实调查结束后,由审判长宣布进入量刑事实调查阶段,根据量刑情节提示书的规定,由控辩双方提供证据,分别归纳陈述被告人有无量刑情节,量刑情节的轻重、法定还是酌定,并且控辩双方均可对对方归纳的情节表示异议。在法庭调查结束后,庭审进入法庭辩论阶段,法庭辩论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案件事实和性质进行法庭辩论,第二阶段对案件中有无量刑情节或有异议的量刑情节进行辩论,由公诉人先发表量刑建议书,然后公诉人、辩护人可就如何量刑、量刑的具体幅度,是否适用缓刑等展开相互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出现新的情况,可能对被告人量刑有重大影响的,或者控辩一方提出中止量刑辩论的,法院可以决定是否中止量刑辩论或休庭,待查明情况后再恢复量刑辩论。

3、重视被告人最后陈述程序,被告人陈述作为庭审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在实践中,法官却很少告知被告人可以就哪能些内容进行陈述。为了保证立法目的的实现,无论是被告人认罪还是不认罪的案件,都应当告知被告人最后陈述的内容,即被告人可以就案件事实、证据、罪名和量刑等问题进行陈述,其对量刑有最后请求权。

(四)将量刑过程写入法律文书。为确保规范化量刑合理、公正地开展,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对适用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均应当充分听取控辩双方和被告人提出的量刑建议和辩护意见,并做详细地记录。合议庭在合议时,对控辩双方的量刑建议和请求的评议情况,采纳结果,也应记入合议庭评议记录,在裁判文书中充分阐述采纳与否的理由及依据,以增强量刑的公开性,避免法官判糊涂案、关系案。对不能在判决书中细化的量刑规范,应在宣判后进行释疑(答复),并附量刑理由书,量刑评议表,做到一案一书一表。

二、初步成效

(一)揭开了量刑工作的面纱,深受社会好评。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的开展,使“神秘”的量刑工作得到了有效规范,进一步增强了量刑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效地避免了暗箱操作的现象,同时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社会各界的正面评价逐渐显现。大量案例和数据表明,量刑规范化的改革所追求的量刑均衡效果已初步实现。而量刑程序作为一个独立程序适用于庭审程序中,通过审判人员对量刑事实的查明、量刑辩论的引导、量刑问题的评议分析,及判决中的量刑说理,更加增强了量刑过程的公开和透明,有效地消除了诉讼参与人和社会公众对法院“暗箱操作”的误解和疑虑,也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公诉机关、律师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二)量刑活动日益规范,审判质量显著提高。1、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院量刑活动得到了日益规范,审判人员量刑意识日益增强,量刑能力日益提高。通过对试行文本的学习,刑事法官对基准刑的概念和其确定方法有了清晰的认识,掌握了正确的量刑步骤,并能根据不同量刑情节,合理调节基准刑,规范的量刑意识逐步取代了以往的经验估堆,植入了审判的各个环节,量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2、量刑规范化试点后,在庭审中允许控辩双方对量刑发表意见,有助于人民法院作出客观公正的量刑决定,强化了人民法院量刑权的重要性,更有助于提高控辩双方对量刑结果的认同度,以量刑不公为理由的上诉、抗诉案件整体减少,刑事审判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三)树立了司法权威,实现了社会公正。不论是最高院出台的两个试行本,还是我院制定的《量刑指导意见》,都使得量刑规范化工作有据可查,公正均衡的量刑,公开透明的程序,进一步维护了司法的权威性,打消了人们对刑事审判量刑的顾虑,严密细致的量刑规范进一步确保了量刑的公正性,充分地保障了被告人以及被害人对刑事量刑的知情权、辩论权,确保了社会公正,体现了罚当其罪,罚当其刑的理念,也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三、存在的问题

(一)规范化量刑还需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宣传,逐步推行。有的刑事法官对于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没有深刻地认识,而试行本的有关内容并不一定与本院的实际完全切合,协调好这些需要一个过程。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当事人甚至律师人不了解,解释比较困难,尤其是当事人素质较低,一时难以适应、难以操作,或辩护人对量刑建议的幅度过大,这些都于规范化量刑试点工作不利。

(二)在量刑实体上,现有文件仍存在不完善之处。个别案件基准刑确定方式,幅度变化有不合理之处(例如,贪污案件中,数额不好认定);量刑调节幅度,多种量刑情节并存时,难以掌握,还需进一步规范、明确;财产刑中对罚金数额如何量化等成为规范化量刑试点工作的“瓶颈”,影响了试点工作的开展。

四、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观念,加强舆论宣传,促使规范化量刑精神深入人心。首先,从试点工作的情况来看,规范化量刑的确对规范法官裁量权,解决罪刑均衡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对于此次改革,审判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勇于接受新生事物,对于量刑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应该在试点工作中不断探索完善,要认真吃透两个试行文件的精神,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保障,确保规范化量刑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继续加大于规范化量刑工作的宣传力度,优化量刑公开的外部环境,规范化量刑试点工作涉及面广,不能由法院一家唱独角戏,特别是量刑程序的规范与完善需要多个部分的配合。我们建议通过联席会、座谈会等方式,加强与公安、检察、司法部门及律师之间的协调沟通,征求对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建议,在各行其职的过程中加强对当事人的解释、说理工作,充分调动诉讼各方参与人的积极性,为量刑程序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20-2

目前技工教育全面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订单办学、顶岗实习也成为技工院校主要的办学模式。但是,技工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却远远滞后,校园文化脱离培养目标,未能彰显技工教育特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这对校企全面、深层次合作十分不利。本调查旨在通过分析技工院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和对接方法,促进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从调查结果得出,如数据本次调查课题组针对我校顶岗实习班级共发放调查问卷401份,回收有效问卷401份,35.66%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专业知识,27.68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实践操作能力,15.71%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团队意识,18.2%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敬业精神,47.3%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创新意识,33.66%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组织协调能力,34.16%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语言表达能力,25.18%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时间观念,24.43%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劳动纪律,29.17%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文化修养。72.06%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本专业对应岗位、职业道德、工作要求、相关法规,26.1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本专业对应岗位、职业道德、工作要求、相关法规。66.08%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本专业的产业文化,36.6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本专业的产业文化。23.19%的学生认为校园内企业文化氛围很浓,57.10%的学生认为校园内企业文化氛围一般,16.95%的学生认为校园内没有企业文化氛围。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些不足和误区。

误区一:重视教学质量和成果而忽视文化建设。对我院来说,技能训练和技能大赛是比较容易出成果而且已经取得较为辉煌的成绩。的确,教学质量是反映学校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只重视教学成果,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忽视了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依托和促进的关系,这样做的后果是向企业输出技术能力优秀、其他素质却欠缺的毕业生,这势必对学院形象造成严重影响。

误区二:强化制度管理和约束而忽视文化熏陶。我院在抓德育建设时,一味地强调“高压”、“严管”、“重罚”,容易导致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往往带来负面效果。学生会对制度、管理者产生抵触情绪,阳奉阴违,甚至出现宣泄、故意违抗的行为。我们应该改“堵”为“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并使其日趋成熟去感染学生,把制度管理提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在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里从思想层面去教化学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误区三:误读和曲解文化而忽视学生现实。“文化”一词有“文治与教化”的意思,而技工院校往往功利心理和形式主义作祟,没有把人生理想、人格完善摆在首位,因而造成校园文化建设出现假、大、空的怪象。没有以人为本,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没有针对学院和学生的实际,照搬照抄,形成不了自身特色。再加上学院的升级、搬迁,建设新校区,决策者的更替,校园文化的传承与积淀也就无从谈起了。

误区四:闭门造车自娱自乐而忽视社会实践。表面上我院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搞得精彩纷呈,实际上却跟社会、企业严重脱节。试想一名初中毕业生进入技工院校学习电气自动化专业五年,却对本专业的产业文化一无所知,通俗的说他对学的什么、有什么用、将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都不清楚。这让他如何去培养学习兴趣、如何对所学专业产生认同、如何去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这就是人为地制造“教育真空”。

二、结论与分析

1.结论

(1)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我院的办学历史相对比较短,近十年来在专业建设、教学教改、招生就业、基础建设等方面投入了主要精力,从技工学校到今天的技师学院,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投入方面却严重不足,校园内感受不到太多的文化气息,校园文化特别苍白和单薄。

(2)没有统一思想,缺乏系统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必须举全院之力,合理分工、加强协作,精心组织实施。许多技工院校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没有做到全院一盘棋,缺乏总体部署和全局考虑,经常是工作思路不清,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前后连贯,没有系统性,重点不明,成效不佳。

(3)认识肤浅,流于形式。一些技工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只是简单地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外部的装潢、物质文化的堆砌、学生文体活动的开展,深入不到精神领域,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4)社会不良文化与技工校园文化博弈日益白热化。许多技工学生沉迷于网络,崇尚拜金主义,暴力和色情对他们的腐蚀、终日幻想不劳而获,不屑去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失去了主体,校园文化建设无从谈起。另外因为社会不良文化的腐蚀影响,会导致学生伦理道德丧失与行为失衡,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失去了原有的效用,校园文化建设在如此困境下开展比较艰难。

(5)避重就轻,急功近利。要在一所技工院校内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氛围和气息是极不容易的,技工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和沉淀的行为,想在短期内能见到成效是不大可能的。所以一些决策者会把精力投入到易出成果的领域,急于展现自己的政绩,从而忽略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