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亮的现代诗范例6篇

描写月亮的现代诗

描写月亮的现代诗范文1

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

二、描写角度

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或俯视,或仰视,或远眺,或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调动各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写,定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三、描写技巧

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中的技法。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浓墨重彩,层层铺叙,以突出形象。在古体诗中,诸如《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琵琶行》等,由于渲染技巧被大量使用,每每读来给人一种笔酣墨畅、痛快淋漓之感。

画家画画,如果只是孤零零地画出一轮月亮,就会显得单调。如果在月亮的周围画上几缕彩云,月亮就会显得格外有神,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就是烘托。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衬托与对比――衬托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技巧。在诗歌创作中,为了使主要事物的特色更突出,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所谓“绿叶衬红花”,是为衬托(也叫“映衬”“陪衬”)。衬托分为正衬与反衬。

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将军和兵士之间的尖锐矛盾。

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等等。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想的是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它可以是动静相衬。

细节描写――是对人、事、景、物的细微之处的描写,它可以更加具体鲜明地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特征及其内在本质,能使作品产生浓厚的生活气息,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赵师秀《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细节,生动传神地表达了等客时的焦急无聊;这种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见,体现了诗人提炼生活素材的工夫。

描写月亮的现代诗范文2

张继的《枫桥夜泊》历来脍炙人口,全诗仅28个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时,人们对这首诗的解释大体是这样的:诗的首句,描写了子夜时分的月落、乌鸦啼叫、繁霜暗凝。后面诗句描写的是: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看到江边是枫树和江中的点点渔火。怀着旅愁的旅人睡在船上,听到寒山寺传来的夜半钟声。

可是,由动物神经生理学得知,在正常情况下,控制鸟类鸣叫的神经系统,受循环激素水平影响。而激素水平除受求偶生殖调控外,主要受到身体上光感受器的调控。在没有月光的黑夜里,自然状态下的鸟类是不鸣叫的。那么,“月落乌啼”该作何解释呢?此外,繁霜是凝于地的,怎么会“霜满天”了呢?“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应当如何作出合乎语法的解释呢?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着有必要重新解读《枫桥夜泊》。

二、质疑“月落乌啼”

相传,古代神话中,太阳里有三足乌,月亮中有兔。所以常用“乌”作为太阳的代称;用“兔”作为月亮的别称。成语“乌飞兔走”比喻的是日月的运行。“乌飞”是比喻太阳正在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展翅飞升;而“乌啼”则是比喻太阳即将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啼鸣。张继用“月落乌啼”描写月亮已经西沉,旭日即将升起的凌晨景象。

唐代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用“月落乌啼”来描写凌晨。他在《踏歌词四首(其三)》中写道:“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鬓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按照《唐诗鉴赏辞典》(第835页)的解释,这首诗描写男女对歌共舞。“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才散去,孩童在路上可以拾到人们跳舞时落下的饰件。可见,在刘禹锡诗中,“月落乌啼”不是说子夜三更月亮落下,乌鸦啼叫,而是描写明月已坠西,旭日将东升。

三、新解“霜满天”

诗中“霜满天”并不是描写“繁霜暗凝”。一则,霜华在地而不在天,二则,在古汉语中,霜字除指称“露结为霜”的这种物质外,还借喻白色。如“霜刃”指刀剑之刃白如霜。据此可知,“霜满天”是形容满天朦胧的白色景象。

不过,在没有太阳、没有月亮的凌晨,怎么会有满天白朦朦的景象呢?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种景象居然只出现在“月落乌啼”那样的明月西沉、旭日将升、高空有云的时刻。由天文学可知,当月球运行到同太阳黄径相差180度左右的位置时,在地面,人们可以看到月球大部分亮区,这时所见到的月亮称为“望月”,这正是农历(夏历)每月十五日,明亮的“望月”西落之时,恰是旭日即将东升之际。明月虽已西沉,云层反射的月光却映衬着西面天空;同时,即将升起的太阳,使东方显出“鱼肚白”的亮光。于是,东方和西方的天空都是白蒙蒙的。诗人生动的用“月落乌啼霜满天”描写明月西沉、旭日将升、天穹朦胧一片白的景象。

四、再解“江枫渔火对愁眠”

早就有人提出: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有些研究者就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不过,随之就有学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牵强附会,应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此句被这样解释:江枫与渔火“有羁旅之愁的睡眠”的旅人相对(参见:《唐诗白话》,施蛰存著)。然而,这样的解释在语法上和理解上造成了混乱:如果拟人化了的江枫和渔火是对着睡眠的旅人,那么,句中的“眠”就同句子的主语分离了;反之,如果句中的“眠”同句子的主语相关,那么,“眠”就同旅人无关。

其实,在汉语中,“愁”字除作“忧愁”解释外,用于描写景象时,“愁”字形容景象的阴暗不明,如:“愁云”、“愁雾”。而“眠”字除作睡觉解释外,还可以解释为仰卧、横放(参见《辞海》)。此外,“枫”字在江南一带是泛指树叶有叉歧者(见《辞海》)。也就是说,诸如青桐、鸡爪槭、山揸树、马褂木(鹅掌槭)、檫木等等树木,在古代江南一带都被叫做“枫”。由于“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主体是江枫和渔火,因此,该句宜作如下解释: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

五、寻探“三更打钟”

在诗的后半首中,费解的是“夜半钟声”。通常的解释是,夜半就是子夜三更,就是夜里十二时。按照这样的解释,必然得出寒山寺在子夜三更打钟的结论。

然而,史载:旧时官府禁止一般人夜间在外行走,谓之“夜禁”。 “其夜禁之法: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有公事急速及丧病产育之类,则不在此限。”一更三点是什么时候呢?古代用铜壶滴漏计算时间,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每更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一更三点相当于现代的晚上九时左右,五更三点相当于现代的早上五时左右。也就是说,在古代,晚上九时之后是不打钟的,到了早上五时左右,就“钟声动”了。

李商隐《忆住一师》中有“帝城钟晓忆西峰”句。唐无名氏《晓闻长乐钟声》诗曰:“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唐诗鉴赏辞典》(第1216页)对此解释说: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起长鸣,声震全城。据此分析,若是各佛寺深夜十二时打钟,这“夜半钟声”就会夜夜惊全城了。显然,在深夜,大多数佛寺是不打钟的。

此外,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史让我们得以知道,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流派纷呈,各有所宗。各宗各派的教义不同,有关打钟、念经及礼拜供佛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例如,密宗规定僧徒深夜不睡觉,吟唱“偈赞”(梵呗)或听导师“唱导”。而禅宗实行课诵斋粥仪,僧徒在夜里应当睡觉或者径行(在寂静的林间徘徊思索)。唐代禅师怀海编定的《百丈清规》,记载了禅宗寺院的组织体制、佛事活动及日常行事的规定。现今绝大多数寺院中,出家人遵行《敕修百丈清规》,颁布于元朝而源自唐代,唐代禅寺深夜不打钟的规定沿用至现今。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始建于南朝,原名妙利普塔院,又名普明禅院。既是禅院,当然遵守禅宗的仪制,在深夜不打钟。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曾编修过《新唐书》、《新五代史》。应当说,他对唐代文化、对唐朝习俗的了解,比其后的文人们要知道得更多一些。他在《六一诗话》中谈及张继的这首诗时,就指出:“夜半不是撞钟时。”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首诗中“夜半钟声”呢?在汉语中,“半”字并不是唯一地解释为二分之一。通常,在表达感受时,“半”字不是表示二分之一,而是具有“不完全”、“不完整”、“残余”的含义。例如:“他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这里的“半”字就不是作为二分之一解释。《唐五代词选集》(黄进德选注)中,对“花外寒鸡天欲曙”做注说:“谓鸡因天寒而提早司晨,犹‘夜半寒鸡’。”显然,此处的“夜半”是指天欲曙的凌晨,可见,夜半具有“夜已残”、“夜将尽”的含义。有了这样的理解,就可以知道,“夜半钟声”于“ 夜半寒鸡”中的“夜半”,表达的都不是子夜三更,而是以“夜半”的感觉,来泛指那种万籁俱寂、晦暗不明的凌晨。

不过,在凌晨五时左右,“钟声动”的时候,怎么会有“夜半”的感觉呢?由天文学得知,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平面,同地球自己转轴之间,不是垂直的,两者之间的夹角为23°26′,这就使得地面上的日出时间每天都不一样。冬季日出迟,特别是冬至那一天,日出最迟;夏季日出早,尤其是夏至那一天,日出最早。所以,在冬至前后的那几天中,凌晨五时左右,禅院打钟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之下。尤其是天上布满云层,连星光都没有的时候,觉得仿佛在半夜,却听到钟声响起。这就是“夜半钟声”!

六、作品题目改动

张继的这首诗,首次被选入《中兴间气集》的题目是《夜泊松江》。由此可知,《枫桥夜泊》的原名是《夜泊松江》,直到北宋时,才被人改名为《枫桥夜泊》。松江,在苏州城外,是吴江以东、流向上海的河段。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上海一带的陆地尚未形成,古松江流向东海。当年古松江之宽阔不亚于如今的黄浦江。显然,古人不能在这么宽阔的江上造一座“枫桥”,但是渔夫却可日夜驾舟捕渔,这就形成了“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的景观。近代,人们将吴江与松江合称为吴松江,如今称“吴松江”为“吴凇江”。

寒山寺位于姑苏城西,松江在姑苏城东,两处相距甚远,而且中间还隔着一座城市。平时,在松江之畔是听不到寒山寺钟声的。当高空存在“声云”时,钟声被“声云”反射,寒山寺的钟声才能传到几十里之外的松江之畔。“声云”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做声学实验时发现的,他证明漂浮在空中的“声云”能反射声音。没想到,张继的这首诗,竟然记载下了一千多年前的“声云”现象。

七、讨论与小结

造成对这首诗有不同理解的关键在于对“夜半钟声”的解释。虽然在唐代,禅宗寺院深夜不打钟,可是,在元朝颁布《敕修百丈清规》之前,其他佛教宗派的寺、刹多执行自己的行仪规定,深夜自会有钟声击罄之声。唐代有几首诗描写了半夜钟。例如,白居易的“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于鹄的“定知别往宫中伴,遥听维山半夜钟。”温庭筠的“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等等。范元实的《诗眼》提到《南史》有夜半打钟的典故,《石林诗话》说,南宋时,在苏州有佛寺半夜打钟。此外,史载姑苏城中一些寺庙有深夜打“无常钟”、“分夜钟”的习俗。可见这些不属于禅宗的寺、刹是不受《百丈清规》约束的。显然,我们不能说:由于姑苏城里有寺庙打“无常钟”,因此寒山寺也在深夜打钟。毕竟,寒山寺是禅院,恪守《百丈清规》,深夜是不会敲钟击罄的。

描写月亮的现代诗范文3

【关键词】李白; 苏轼;月亮意象;相似点

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皎洁澄澈的月亮是最常见的独特景象,她象一位秀美的少女,总能牵动人们的缕缕情丝。皓月当空总是能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多思多感的骚人墨客犹为宠之,千百年来留下的咏月作品不计其数。李白和苏轼就是其中著名的两位。

唐代李白的“月”融化了诗人的风格,成为诗人理想的化身,月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使诗人观察世界、体认世界获得了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他可以泛月、醉月、步月、乘月、揽月、寄月,他甚至赊月。月亮唤起了李白不尽的诗性和灵感。而在李白之后,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赋予月亮许多东西,使得月亮在文学上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在他们的作品中,描绘了思念的月,亘古长空的月,皎洁如霜的月,凄迷的月……

在李白和苏轼的作品里,“月亮”意象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作品中运用月亮意象具有很多相似点,分析如以下几个方面:

一、 借明月述事理

李白诗《把酒问月》诗开头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便是一个劈头而来的千古万世之问,写出了诗人对月的神往。“停杯”二字,便是诗人神往的无限情态的写照。明月高悬青天,总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之感慨,当你无意追攀之时,它又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三、四句一冷一热,写出了月与人似远却近,若即若离,神秘而可亲的奇妙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明月佳境:“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物是人非事事休,且放白鹿青崖间,对酒当歌,忘却尘世的一切,邀月相伴,人生何其畅达!人生虽然不可能永远享有生命,但其精神和理性却可以永远享有宇宙。只有明月相伴,忘却尘世的一切,人生就会象蓝天一样辽阔,象明月一样自由自在。李白思想当中有儒家的济事理想,但是“入世”不如意后,诗人重新顺应了个性解放的召唤,在老庄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下,去追求一种逍遥自适得生活境界。

与李白一样,宋代大词人苏轼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感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直接描绘,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神话传说融溶一起。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此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乎人事。借明月自喻清高,用圆月衬托离别。“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苏轼一生是以崇尚儒学、讲究务实为主,中年以后,又曾表示“皈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纠葛当中的,尤其是每当挫折失意,则老庄思想上升,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二、借明月寄相思、思乡之情

借明月寄相思是中国月亮文学的永恒主题,月亮可以用来寄托我们的许多飞天的想象和逃脱的情怀。我们所有的人生的幸与不幸,仿佛都可以通过对月亮描写的比兴来达到这一目的。坡和李白一样喜欢月亮,把月亮当作可以寄托思念的美好事物。李白的月亮诗很多是描写思乡之情。如《关山月》描写了塞外证人的见月思乡之情,“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最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正是思乡诗的千古名句。

苏轼悼念亡妻之作《江城子十年生死》。词人思念亡妻,同时也设想亡妻在冰冷的地下对自己同样的无穷思念。这种彻骨的思念全词通过“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总束全词,是感情发展的高潮。这里的“月”给人一种凄清、凄凉、凄苦的感觉。那使我断肠的地方,就是那明月照着的沉寂的孤坟。读到这,我们仿佛听到了词人锥心裂肺的声音,同时感受到诗人对亡妻倦倦不已的思念。

三、借明月写孤独寂寞的心情

李白一生不得其志,在现实中屡遭打击。《玉壶吟》云“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他在酒后月下拔剑而起舞,高歌泪下,何等悲壮!《长相思》中“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则用比喻的手法烘托自己被迫离京后的痛苦心情,心情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世上无处寻觅知音。而《鹦鹉洲》中“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饱含了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合理现象的悲惨控诉。

《水调歌头》是苏轼诸多词中对月亮描绘最精到的一首词。全篇都以月亮作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觉抑郁惆怅孤独之感油然而升。上阙表面上到“琼楼玉宇”中去,实际是指政治遭遇,而想回到朝廷中去,又怕党派争斗难以容身。“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这是《念奴娇中秋》中的句子。作者通过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作知心的朋友一起欢乐。这样写,既使词染上了浓厚的浪漫色彩,给人一种奇异之感,又真实地展现出孤独、凄凉的影子。正意味着他对当权者的不满。

四、借明月表友情

月是纯洁友谊的象征。李白常在与朋友交往的诗中,借月抒情,表现了彼此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在《哭晁卿衡》中,诗人写道:“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李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予了无限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的寄明月这种十分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慰。同时又用明月象征自己和友人的品质洁白、无暇。

苏轼《玉楼春 次欧公西湖韵》“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时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词中渲染了眼前景物的凄清。“草头秋露”隐含着人生短促的叹息。“三五盈盈还二八”,意在咏叹月圆的姣好。三五十五,二八十六,农历十五、十六正是满月朗照之时。诗人在月圆的此刻夜游西湖,更不胜“人缺”的感慨。这两句绝妙好词,含有玩不尽之情,味不尽之意。一层意思说,欧公也同我一样是贪看风月的恬静淡泊者;第二层意思说,我和明月一样是你的伴随者、知音。我的精神时时和你相随;第三层意思是,惟有我和西湖的明月能理解你、认识你。你是寂寞的,也是高洁的,你的灵魂,你的诗文,将如同明月一样,在人世漫长的夜空中长照、高悬。第四层意思是说你爱月,也爱水,你流连月色。因而,“水底月”,“波底月”也和我一样成为谙习你的伴侣和知音。

五、借明月表现旷达豪迈潇洒的性格

苏轼的词大气豪迈潇洒旷达。一方面展现了词的风格,另一方也表现了人生态度。在他的作品中,月亮意向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他的《前赤壁赋》这样写道:“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若从变化的一面来看,天地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若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将与我永存。何必去羡慕明月江水呢?永恒的明月在东波的笔下是何等的圆润与饱满,是何等的洒脱与自信。这种坦荡的人生情怀与永恒孤独的明月在此默契相融,又是何等的诗意,何等的融洽!这是何等的旷达与超然!

而李白的豪迈和洒脱是来自骨子里的浪漫。月作为皎洁真率象征,在李白笔下灵机异趣。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诗人爱月,甚至上天捉月,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传说李白死于江中捞月,他于醉中跃入江里,与明月作永久的拥抱。一代诗仙就这样被赋予了神话色彩。他的诗,他的人格,都与浪漫同词,与明月同辉。

月亮是诗,月亮是情,月亮是大自然的清纯之子。月亮是人们忧愁时诉说痛苦的对象。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月亮还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孤独永恒的象征。李白和苏轼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的月亮意象是如此相似。无论是李月还是苏月,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给中国文学增添了无限的色彩和光辉,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 安旗,《李白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6月北京第一版

[2] 杨海明,《唐宋词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3] 李华,《宋词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4]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5] 王水照《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作者简介:

杨毅(1970.1--),女,辽宁盘锦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Li bai and su shi works "moon" image similarities

描写月亮的现代诗范文4

金所军

光线穿过玻璃

打在一片黑影上

黑影就没了

光线穿过空气

照亮一些浮尘

浮尘在上升

光线穿过树林

落在一只鸟的翅膀上

鸟翅扇动了一下

光线穿过村庄

穿过一条又一条小巷

村庄还是过去的样子

光线穿过命运

晃了眼睛

心情豁然开朗

(选自《新诗刊》)

金所军,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他是现代诗坛一位勤奋、扎实、活跃的青年诗人。他的诗作饱含着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怀,语言优美灵动,感情真挚丰富,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光线》是一首短诗,描写的对象是一束光线,然而就是这种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在诗人的笔下却熠熠生辉,让人看到后有种特别的感受,获得一种顿悟。

首先让我们看第一节:光线穿过玻璃/打在一片黑影上/黑影就没了。作者用近乎直白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物图,而且可以说这幅图画是我们相当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光线”和“黑影”是两种明暗对比度非常强烈的事物,而且通过媒介“玻璃”将二者联系起来,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外面广大世界的阳光,穿透玻璃的阻隔,驱走了封闭狭小空间的黑暗,其中的意味让人遐思。

诗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描绘了浮尘图和飞鸟图,相较于第一幅图画来说,这两幅图中的“浮尘在上升”,“鸟翅扇动了一下”具有鲜明的动态感,因而也就更显生动、空灵、诗意,让人浮想联翩:光明对某些事物、某些生命状态的有意义或无意义――对于浮尘而言,光线只是让它的上升得到显示。

从诗歌的第四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乡土气息,“村庄”在“光线”的照耀下,“还是过去的样子”,小巷依然,村庄依然。这个意境让人想起刘欢演唱的流行歌曲《弯弯的月亮》中的一句:我的心为什么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如果说诗歌的前四节都是写实的话,那么第五节就上升到比较虚的层面而使本诗有了些哲理的意味。因此,这一节可谓是整首诗的灵魂之所在。从“光线”“穿过”一些实物意象,比如“玻璃”、“空气”、“树林”、“村庄”,到“穿过命运”这样的虚物意象的转折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写作技法上的独具匠心。可以这么说,这首诗的主题也因前面的铺垫而显得格外凸显、醒目:“光明”对一个人灵魂的唤醒,对一个人眼界的开阔提升。让人确实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让我们可以联想到现代文明、外来文明对民智的开启,对一个封闭社会的唤醒、冲击、引导等等。

描写月亮的现代诗范文5

关键词:车延高 意象 眼睛 当代性

车延高2005年开始诗歌、散文创作,先后在各类报刊发表作品500多首,2007年获《十月》杂志“三年度文学奖”,2008年获《诗歌月刊》“全国十佳诗人奖”,《诗刊》“年度十大优秀诗人奖”,2009年获《诗选刊》“全国十佳诗人奖”,2010年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先后出版诗集《日子就是江山》、《向往温暖》、《把黎明惊醒》等。车延高是一位多产的诗人,《车延高自选集》共收录诗人诗歌417首,其中出现眼睛意象的多达131首,有的甚至出现在诗歌题目之中,由此可见诗人对眼睛这一意象的偏爱。诗人对每一双眼睛都有自己的解读,每一双眼睛都包含诗人的想象力和情思。

一.情人的眼睛

在车延高的诗歌中,童年时期的情人眼睛是清澈、干净的。笔者以《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这首诗为代表。就这个标题来看,“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给人的感觉是眼睛里面伸出一只手,从“捉”字看眼睛已经动词化,描写的是一种动态,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实际上是你的眼睛伸出一双手捉我的眼睛,我的眼睛也伸出一双手捉你的眼睛,这就是一种想象力,在诗人的想象当中,你的眼睛里伸出一双手,我的眼睛里伸出一双手,这只有童年时期的童话心理才能想到这一点。诗人写到“一张缺了两颗门牙的笑脸,一对摆动的牛角辫”,这都是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而这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又传递给自己的记忆,这时诗人描写的眼睛就是录像机,它记载了那么一段童年的情景。后面“那时你的眼睛没有井水深”,这是诗人用眼睛来作的比喻,那时你的眼睛没有井水深,实际是写在童年时代孩子具有的一种天真、单纯,诗人用眼睛把一个女孩子的天真、单纯、心底的清澈描写出来了。“眼睛是灿烂的”,这都属于童年时代人的心灵的干净,导致了她的微笑,她眼睛里传出的眼神都是灿烂的,眼睛是灿烂的另一种含义就是每一个微笑都是灿烂的。“眼睛是灿烂的,可以把水照亮”,就是说在诗人笔下当一双眼睛非常干净时,他不仅看到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他眼睛本身的干净就是一种美好。当眼睛传出的眼神是一种美好,它就可以把水照亮。“喜欢让眼睛跟在你的身后”,把对这个小女孩所有的关注全部集中到一双眼睛上去,这就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捕捉具有打动人的地方,喜欢让眼睛跟在你的身后就把他所有的情感,所有对这个女孩美好的向往全部集中在眼睛上,我们说眼睛是聚神的地方,写到这儿诗人就把女孩的美交呈现给了读者。

如果说诗人笔下童年时期的眼睛是清澈和干净,那青少年时期的情人眼睛则是深情、专注、温柔,甚至让人窒息的美人的眼睛。在诗歌《这张脸》中,“这张脸,和上帝恩赐。离灵魂近,离现实远”,诗人并没有从正面描写情人的美貌,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那是一张怎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脸,把情人超凡脱俗的美表达得酣畅淋漓,从而引出下文中,“正遇回眸,温柔的眼神发号施令,明知是致命的一击,可痴心太痴”。眼睛可以发号施令,这是诗人的想象力。这时的眼睛是温柔的、致命的,明知致命也让人奋勇直前,可还是痴心不改只为博得美人的欢心。在《早熟的青涩》中,诗句“来自一双情感如潮的眼睛”,这时的情人的眼睛是充满感情、深情、专注的。

二.底层人的眼睛

车延高在诗歌中除了描写情人的眼睛,他还写了许多底层人的眼睛。在诗歌《怕乡亲盲目羡慕的眼神》中,二强子怕乡亲羡慕的眼光,是怕乡亲对他的误解,好像进了城的人,就自然会成为有钱的人,成为有地位的人。在村里待着的人并不知道打工的人在城市里面,并没有自己的根,他离开了自己的土地,所赚的钱都是一种血汗钱。这种情况就决定了他们“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回乡时自己作为一个从城里回来的人,又要给自己一种虚荣的面子,所以说每次回来给三亲六眷都带点东西,用去自己不少的花费,但别人不知道,看到这点东西还以为你小气,其实就是这点东西也是在城里省下的。诗人在写怕乡亲羡慕的眼神时,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这时候的眼睛是一双深入社会底层去观察发现的眼睛。诗人的眼睛只有深入社会底层,具有对底层人的深切体察和同情,才能发现这种社会现象。这也体现了诗人作为一名公务员,希望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让自己虽居庙堂之高,但并不处江湖之远。

在这类描写底层劳动人名的眼睛的诗歌中,诗人通过眼睛要表达对底层劳动人名勤劳善良的品质的赞美。例如在《勤快女人的享受》中写道,“到黎明,用第一抹亮色揉醒眼睛”,“第一抹亮色”表明女人在天刚刚亮就起床,此时男人还在酣睡,也和后面女人在河水中洗衣物相呼应,突出了村庄里女人的勤劳。在《祈祷黎明的露珠中》,“我代表泥土,跟着早起的农民。给崇拜劳动的眼睛介绍汗水”,这里的眼睛是农民勤劳善良的眼睛。在这类诗中,诗人要表达的不是对底层劳动人名的同情,相反作者是对底层劳动人名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汗水过上丰衣足食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人名勤劳、善良、质朴品质的赞美。

三.诗人的眼睛

在车延高诗歌中,诗人还多次写到自身的眼睛。在《想用眼睛和你的眼睛摔跤》中,诗人的眼睛代表一种力量,代表一种征服力。这种征服不是一种强权,不是我要打败你,而是一种美好和另一种美好通过主观努力的一种走近。“我”眼睛里包含的是一种向往和深情,这种向往和深情要和你实现一种交融。这种交融是靠一种品质对另一种品质的征服,一种人性的善对另一种人性的善的征服,一种美对另一种美的征服,这种征服实际上就是一种交融,是两颗心灵的碰撞和结合。这时的眼睛是深情的、渴望交融的眼睛。

在诗人诗作《一双眼睛给我留下》中,“一双眼睛给我留下”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诗人希望通过眼睛观察这个世界,把发现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的权力留下;另一方面是在诗人的眼里他看世界的一切,眼睛看到普通的东西都可以看到一种美,蚂蚁是美的,野花也是美的。那么首先诗人要有一颗干净的心,有人说悲愤出诗人,其实不一定是悲愤出诗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可以写出唯美的诗。诗人甚至可以把疮疤看成鲜花,疮疤的结成就预示着伤口已经愈合,这种愈合的结果对人生而言,就是走过了最痛苦的时期,紧接着疮疤掉落以后,一切又将复原,回到一个本原,这就是一种美好,所以在诗人眼里疮疤也是鲜花,关键在于你的眼睛怎么看,你的眼睛怎样教育你的心灵。诗人在多首同类型诗中通过眼睛表达对大自然、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爱。

四.眼睛意象的当代性

中国古文学中也有很多对眼睛意象的描写,中国传统标准以杏仁眼、丹凤眼,灵动有神韵的眼睛为美,美人的眼睛如秋水、秋波,灵灵有神、楚楚动人。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眼科周继红古人写眼睛是直接对眼睛进行描写,概括起来无非是形容一个人的美,把眼睛具体到一个物象上,所以没有对意象进行放大和延伸。而车延高诗歌不是局限对眼睛进行具体描写,而是用眼睛来形象地,用带有想象的动作和语言表达诗人的情怀,借眼睛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李白一生写得最多的是月亮,月亮是天的眼睛,而读车延高的诗,他用得最多的是眼睛,眼睛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级动物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人每一次写到眼睛,它所产生的情境、画面和想象都是不一样的,其实每一双眼睛背后都有诗人的一种灵感和想象力在支撑。

描写月亮的现代诗范文6

如:①以动衬静,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中的“喧”和“动”二字,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以便更好地表现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②化静为动,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③以动写静的词,如张先《天仙子》,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④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常见的问题如:1.本诗运用了哪种描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本诗用何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请简要分析诗歌在描写景物动、静上的特点?那么答题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先总写,写出诗歌使用的动静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再分析动态景物、静态景物的特点;最后,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试题解读:如刘攽的《雨后池上》,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解析:这一题告诉我们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即动静结合。命题的意图是让考生联系具体的诗句说说是怎样做到“动”与“静”相结合的。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准确的,如果就诗歌中的某一句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答案示例: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优美迷人的静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