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年终总结范例6篇

旅行社年终总结

旅行社年终总结范文1

在2009年企业创办之初,已经明确提出了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即要把真正意义的旅游文化传播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以改变旅游企业在大众心目中贩卖人口的错误观念。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诉求点即轻松、便捷、舒心、品质;使旅游活动真正成为百姓品质生活的先行者,是旅游服务真正成为服务行业的先行者。按照这一战略目标,企业在团队组建方面本着宁缺勿烂的原则严把从业人员入职关,从根源上保证了旅游服务质量的第一关,同时积极学习现代管理理念,把企业培训作为全年工作重点,每周进行企业文化培训,服务理念培训,旅游业务培训、政策法规培训,安全意识的培训,让每一位员工把服务意识,守法经营,有序竞争,安全意识根植在心,从而为旅游服务质量的永续提高把好了第二关;

第三,为了让旅游服务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检验,企业结合自己的经营实际,参照旅游企业服务标准的相关政策规定,制定了一系列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包括上门客人的接待标准、电话咨询服务接待标准、合同签订明示标准;质量回访制度,导游带团文明服务标准,以及文明游客公约等等,从个个环节监督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了与游客之间的有效沟通,同时处处宣扬文明旅游的理念,使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变一方义务为双方权利。变被动为主动,

第四,为了确保旅游安全,企业制定了岗位安全责任,明确了安全责任负责人,在于游客签订旅游合同时积极建议游客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同时企业办理了旅行社责任保险,按照安全责任制的规定,每一个团队或散客均采取全程安全质量跟踪制,每日服务质量反馈制,尽量做到旅游安全及质量的随时监督。

第五,稳步发展本地旅游接待业务,使××良好的旅游资源得以展示,使××深厚的旅游文化得以传播,使更多的外地游客喜欢××,多来××,是××旅游经济得到蓬勃发展,为此,我社积极走出家门多次进行省外促销,紧密联系当地旅游企业组织客源来我市旅游。

从2009年3月份建社以来,至2009年12月底,在短短的9个月时间内虽没有完成接待目标,但经过一年的风雨兼程,企业已经成功的度过了初创培育期,随着**年的临近,企业将顺利的导入成长期,随着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服务标准的进一步科学规范,伴随着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企业将以更加优质、完善的服务,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紧扣时代脉搏,满足游客之需,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做成优质旅游服务质量的先行者,做成现代旅游企业的先行者。

旅行社年终总结范文2

河南交广认为,旅游业的销售终端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多环节终端——或曰“普通终端”,指旅行社、俱乐部、拓展训练公司等;2、消费终端——或曰“即时消费终端”,也就是游客;3、零距离终端——“客户终端”,比如国有企业、公务系统的工会主席、党委办公室、团委、老龄委;公司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等;4、起点式终端——或曰“虚拟终端”,指网上销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主席的话同样也适用于终端营销工作。坐而论道对于河南交广是遥远的事务,作为生而实战的专业旅游策划营销机构——在长期的景区一线营销工作中,河南交广重实践、重总结——以下是对各营销终端的解析。

旅行社作为普通终端的主力军,这里的终端营销,就是通过做旅行社的工作使其心甘情愿的配合景区的一切营销工作,与景区联手做消费者的工作。过去的传统做法,终端工作主要依靠旅行社来做,很容易被其掌控,他们可以同时脚踩多只船,高兴了就合作,不高兴就移情别恋,甚至投向竞争对手的怀抱,景区极容易受到伤害。

终端营销(terminal marketing)是一种传播推广行为。在终端环节开展营销活动,从营销整体策略的角度考察,有两种模式:其一,以媒体传播为主导,以开展“终端工作”配套呼应;其二,以终端环节的传播为核心传播,以突出的“终端表现”推广品牌。不同模式在终端环节的投入比例不同,而不同的投入比例也会带来质的不同。一般来说,前者叫“终端工作”、后者叫“终端营销”。

因此,就有了一个关于旅游终端“定位”的问题。终端“定位”的问题关系到如何设定终端工作的目标、标准、要求和营销资源配置。不过,无论对旅游终端给予何种“定位”,旅游营销人都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把“终端工作”做好。旅游景区不应该把终端建设看做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更不能把终端建设当成面子工程。

景区的主要普通终端有两个:旅行社与景区自己的接待区。在进入景区之前,景区并不知道来访者是谁、有什么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偏好等)、有什么旅游诉求(如体验、知识、文化、休闲等),如果有导游,则游客的控制权、知情权基本上完全由导游控制;如果无导游,游客则自己在选择,后果完全由游客自身的感知能力所决定。

有些景区不关注游客的体验,也不在意其满意与否,更不奢望再次光顾。最后一年下来,大致上知道共有多少游客来过,虽然这一总数是由每一个数字加总而得到,但是有了总数便不可逆,无从追溯到每一个被加数,连数据都不曾有,更谈不上客户关系管理了。景区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旅行社的要求自然无从谈起。

不知大家有没有细心观察,在饮料行业的销售终端,比如超市、商店等,见到最多的是“百事”可乐及“可口”可乐的广告伞、POP、小店的牌匾等,而国内的饮料却很少!在终端销售日益重要的市场,运用周围媒体抢占市场的“田间地头”,已为两家跨国饮料公司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利润。

其实从整个资金投入的角度分析,这种终端性的投入相对来说并不巨大;在河南交广看来,关键的问题在于:商家有没有把这种“田间地头”的“小打小闹”看在眼里,并加以运用。对于旅行社摆放的各种目的地宣传物料而言,潜在旅游消费者在看到它们的时候,并不会去主动阅读,但是它们确实会对消费产生指导性的记忆。

旅游门市作为旅行社的销售终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承载着两个功能:其一,游客报名的咨询场所。其二,游客交团费(订金)的场所。虽然现在很多旅行社提供团队、散客上门服务——但是上门考察、逛街路过、索取资料等目的,使大量潜在游客走进了旅行社门店——这使我们研究门店终端生动化有了必要性。河南交广将其总结为:帮助旅行社展示“活”旅游线路:

1、海报和影碟

精美的旅游海报和幻境般的视频资料相信很多景区都有,但问题是:是否将所有旅行社的门店当作战场的阵地去占领了?是否将别家竞争的景区海报排挤掉了?是否将门店终端的布置纳入营销考评了?

2、信任度

旅行社可录制游客对其服务赞赏的影像专题,旅游景区的领导也可在视频中肯定该旅行社的服务,顺便描述一下景区的特色,如此身临其境的体验无疑会大大提高游客的购买欲望,增加其购买信心。

3、培训

哪家景区把提高旅行社培训终端销售技巧这个工作落到了实处,就相当于做了“旅行社销售”黄埔军校的“校长”,当所有的旅行社业务员都是您的学生,景区的客流量想小都很难。

当然,新景区也可以考虑冠名“导游大赛”——作用同理,导游员基本上都在兼作旅行社的接线员和销售员,他们向客人推介什么地方好玩呢?当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导游大赛中他们背诵这家新景区的介绍,相当于景区进入了未来一代旅行社管理层的教科书——潜在影响不可估量。

在实际工作中,对旅行社终端人员反映的问题,景区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解决,这样既可以体现终端人员的自身价值,又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全面、深入地完成终端工作,使其业务水平不提高中,适应更高的工作要求。旅行社终端服务成功的表现是:“终端”、“中端”、“忠端”合一。

“终端”:客户服务、销售终端。强调一个观点:销售成功其实只是旅行社以及各终端服务的开始。

“中端”:客户增值。“中端,在这儿就是指:在旅游者和景区之间,零售终端(旅行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既要把景区所承载的服务理念与企业文化传递给客户,同时接受着游客对景区的最后检验,即购买与否、购买的数量。所以,我们的服务是一种沟通的作用。沟通的好坏,将会决定销售的业绩。”

“忠端”:客户忠诚。就是让客户在服务偶遇中享受像服务际遇一样的待遇,让客户觉得自己是被关心、被重视、被需要的。

普通终端还包括:拓展训练公司、俱乐部、联谊会、酒吧、粉丝团、交友社区、各协会、培训中心等,有些是景区熟悉的,有些则是需要提高认识的。

建立一个终端对于企业来说并不难,难的是管理好一个终端。而对旅游景区而言,一个终端是远远不够的,这就使得终端管理更是难上加难。以下我们就简单讲一讲消费终端、客户终端、虚拟终端。

1、消费终端

消费终端从社区抓起。河南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公司与河南各地城市街道联手打造“社区旅游服务站(中心)”,为城市居民提供风景区“零距离”的旅游咨询和报名服务。我们将采取“人员现场咨询台、景区户外宣传促销与旅行社招徕组团”相结合方式宣传,力保景区资源投入效用相对最大。

郑州一家旅行社为了抢占“社区终端”而精心筹备的小型“旅游专卖店”,随着旅游产品分销渠道的发展和销售模式的改变,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终端级销售场所逐渐被景区所关注。该社推进低成本的网络扩张模式,在社区建设大量的营业点,加强面对散客的销售;预计在郑州开设100家“社区旅游专卖店,并采取连锁的形式设立这些店面。

2、客户终端

客户终端主要面向国有企业、公务系统的工会主席、党委办公室、团委、老龄委;公司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等决策人群。

郑州高档写字楼驻扎着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这些公司资金雄厚,员工福利待遇高,人员构成基本为董事长、总裁、总经理、高级经理、部门主管和专职人员。这部分人群年龄结构轻,收入丰厚,消费观念强,有较强的旅游意识及实力,注重生活环境及生活品质,是主要旅游消费群体。

写字楼巡展活动是指将旅游线路与产品以现场展示、咨询、填写意向客户记录等形式,在写字楼大厅、餐厅等人流高峰场所的一种新型项目推广形式。它不仅具有传统广告宣传作用,更能与目标人群做深度沟通,及时掌握目标人群的反馈情况,并能直接带动销售,河南交广——作为河南首家推出写字楼巡展营销的策划公司,欢迎旅游企业新老客户合作。

3、虚拟终端

网络虚拟终端近年来发展的如火如荼,我们这里讲一下天下门票网。天下门票网络致力于在中国建立能够覆盖所有城市的电子门票销售网络,成为兼顾B2B和B2C的销售网络公司。“天下门票网络”目前已和广东大部分景区达成了供应合作,与超过300家的旅行社达成了网络销售合作。高速的复制发展模式将使其在全国拥有5000个终端出票点,届时将成为旅游景区一个重要的网络终端。

旅行社年终总结范文3

我院旅游专业自2006年创办以来,始终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该专业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特别是自2009年对旅游专业进行“三明治”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贯彻能力为本位,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中心,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具有良好素质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柳州乃至广西及周边地区旅游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一、认识“三明治”式教学模式

所谓“三明治”教学模式也可称“夹心饼干”教学模式,就是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交替进行、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学校不仅教导学生专业知识,还鼓励学生多参与校外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在校所学知识,并且实习成果也是评分的一环,学生还可利用实习所得成果结合学术的研究形成论文。通过这种制度,使得学生在日后进人社会,更能适应业界的步调,同时为产学合作开创一条明路。

二、构建旅游专业“三明治”式教学模式的方案

(一)调整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计划

从2006年实训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48%增加到2011年的71.9%。这不仅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也更加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总体上,专业课占总课时的76.13%,专业课的实践比例达到了71.89%,其中综合实践、综合实训以及毕业设计在专业课实践课时的比例达到了65.16%。2.我们的改革还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行业调研和教学需求,对核心课程加大了实践比例,比如《导游实务》的实践比例是66.67%,《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实践比例是66.67%,《现场导游》的实践比例是72.50%,我们还将《旅游电子商务》整合进入了《旅游市场营销》,并相应地增加了《旅游市场营销》的课时,调整了它的实践比例到66.67%。3.要想从事旅游行业,“导游资格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职业证书,为了增加学生考证的通过率,我们特意设置了《导游证考试辅导》和《导游证强化培训》这两门课,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在09级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68.75%。

(二)强化学生实训,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在授课时,彻底打破单一的课堂理论讲授,采用了多样化教学方法。如《导游业务》课采用了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现场实际操作法;《中国旅游地理》采用了多媒体形象化教学法、演练法;《现场导游》采用了现场实际操作法;《旅游服务礼仪》采用了学生参与式教学法。从而使课堂变成了企业现场,教师变成了经理,学生变成了员工,充分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目标要求。

(三)改变教学实习的时间

旅游行业具有淡旺季的特殊性,一般来说,旺季从每年的3月份开始到10月份结束,淡季从11月份开始到来年的2月份。如果我们按照传统,将教学实习安排在第五个学期,那么旅游行业刚好处于淡季,学生在旅行社学不到东西。从2009年我们对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把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四学期,集中下到企业进行“教学”实习。这个学期恰好是旅游行业的旺季,在教学实习期间,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带队实习,企业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实践指导教师,由专业实习带队教师和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共同考核。

三、构建旅游专业“三明治”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

(一)建立多个实训、实习基地

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企业为校外实训基地,与20家本行业企业签订了长期实习合作合同,既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又为以后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提升学生工作实战技能

2011年6月,09涉外旅游学生宫园园获2011柳州风情导游大赛亚军、最佳新人奖及柳州市十佳导游,这次大赛是由柳州市旅游局举办,柳州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和大专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共90多名选手参赛,我院参赛选手从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三)毕业生就业率得到提高

旅行社年终总结范文4

一、我国旅行社业经营体系剖析

我国旅行社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在行业法规、行业制度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自身的特征:从我国旅行社业的类别结构[1]来看,三类社占压倒优势;从我国旅行社业的规模结构来看,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从地理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旅行社在全国的分布基本合理;行业利润逐年下降,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步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

我国旅行社业现行经营体系是行业政策法规、传统经济体制和现行市场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这一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的实践和趋势而言,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下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和不断恶化:

(1)大型旅行社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其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

大型旅行社在经营中具有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采购、旅游市场拓展、旅游接待以及资金、信息、人才和抵御风险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易于实现规模效益,而在我国旅行社行业中,大旅行社的规模效益并不明显,优势也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旅游业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市场持续扩大,旅游收入尤其是国际旅游收入增长很快。而在此情况下,一些大型旅行社的业务发展缓慢,在竞争中面对众多新的商业机会,自身却处于保市场或无奈于市场份额下滑的困境之中。②大旅行社未能在旅游市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即未能平抑市场的过度竞争,未能起到引导和稳定市场的作用,致使市场的混乱无序成为困扰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和造成旅行社资源浪费的顽症,大社自身也未能避免这种市场混乱所带来的负面效应。③在旅行社的内部管理方面,一个突出现象是一些大社内部普遍实行部门承包或变相部门承包,强化部门权益,使得部分大型旅行社实际上成为一些业务上相对独立的小旅行社的集合体,在这种格局下,大旅行社当然发挥不了应有的优势,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2)中小旅行社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发展可谓举步艰难。

就目前我国中小旅行社的总体情况而言,其特点集中表现为有限的接待数量和低下的利润水平。在接待数量方面,近年来我国许多小旅行社处于发展无望而又能勉强支撑的境地。自1995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旅行社行业实施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以来,很多小型旅行社不堪重负,纷纷退出行业。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众多小型旅行社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业主对行业和自身未来发展的理性预期。在利润率方面,我国以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为主的众多中小旅行社多为二类社和三类社。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1994年这两种类型旅行社的平均利润率不足8%,1995年约为5.4%,而为数众多的三类旅行社1995年的平均利润率更是下降到4.24%。这些资料反映的还只是税前利润,如果再扣除所得税,则这些旅行社所剩净利润更是微乎其微了。

有限的接待量和低利润率现象的并存充分说明了当前中小旅行社经营的艰难局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从旅行社自身因素来看,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人、财、物力有限,而其经营活动却涉及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旅游接待的各个环节。这种经营的多环节必然造成每一经营深度的不足。浅层次的产品开发直接影响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促销的乏力使得很多国内游客对旅行社的服务缺乏了解,对利用旅行社能获得的价格实惠及其它便利半信半疑,最终使得国内旅游者对旅行社的利用率偏低,市场范围狭小;接待的不周更是造成或强化了社会公众对旅行社的不良印象,减少了回头客和其它顾客来源。旅行社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求生存,必然举步艰难。

(3)旅行社业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1985年对旅行社类别的划分和对旅行社业务范围的规定,其初衷或许在于通过这种形式的分工来起到规范市场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而在我国旅行社业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

一、二类社比例失调造成二类社业务量明显不足,致使许多二类社为谋求生存而违反国家规定超范围经营,直接在海外招揽客源。在此期间,国家主管部门在执法方面的乏力,使得这种现象迅速蔓延,而部分一类社贪图蝇头小利,通过为二类旅行社代办签证通知赚取不义之财的做法无疑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致使许多三类社也开始从事外联和国际旅游接待业务。除此之外,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普及无疑也包含着旅行社实业界对我国以水平分工为基础、以各种特许经营权为特征的旅行社人为市场分工模式的否定。1996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对我国旅行社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调整,但单就对旅行社类别进行的调整而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说这只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即只是取消了曾经对我国旅行社市场秩序干扰最大的二类社,然后根据剩余两类旅行社的业务分工情况更名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水平分工的基础和特许经营权的特征并未改变,其未来的运转结果很可能会重蹈历史覆辙。如此看来,人为的市场分工模式未被也难被业者所接受,行业中某种有效的自然分工体系又难以形成,加之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业组织极其有限的约束力及其在管理权威方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出现当前这种市场混乱的现象自然也是难免的。

旅行社市场混乱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以削价竞争为主的旅行社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削价竞争是行业市场机制不成熟、同时行业内缺乏有效的规范准则的集中反映,它使参与者大伤元气,非参与者经营更加困难。竞争的结果不会刺激产品质量的改进,而是导致质量被忽视,无意保证质量或无力保证质量,使旅行社卷入另一种形式的恶性循环。

除以上几个问题与我国当前旅行社的经营体系直接相关之外,行业内许多其它问题的存在也与目前的经营体系有很大的联系。如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旅行社促销能力尤其是海外促销能力薄弱和旅行社总体接待能力低下等。其中,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是我国旅行社业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旅行社产品由于缺乏诸如商标权、专利权这样的进入限制[2],又无太多技术障碍可供保留和垄断,使得一些有开发能力的旅行社一旦开发出某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众多中小旅行社便一哄而上,竞相模仿或参与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实力的旅行社向深度开发和促销产品的积极性,而一些既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又不具备藉以保证接待质量的“软件”基础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必然会降低旅行社的总体接待力量。

二、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旅行社经营体系造成了众多难解的问题,而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也已经得知,目前我国旅行社业的行业特点是以三类社为主体的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但我们并没有否定少数大规模旅行社的存在。事实上,正是为数有限的大规模旅行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上升,但它们却不能改变行业利润率逐年下降和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渐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的事实。此外,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其基本合理的地理分布特点。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势在必行,考虑到行业当前的现实,同时考虑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旅行社业将要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我们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方向是通过对现有旅行社的改造、分化、组合以及增设等方式实现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和小型旅行社通过制形成网络化的目标模式。

(1)大型旅行社集团化。

在我们设想的目标模式中,大型旅行社所要解决的重心问题是规模经济问题。根据这一构思,我们应使目前约占旅行社总量1%强的规模较大的旅行社通过合并、兼并或其它方式重新组合,形成一定数量人、财、物一体化的紧密型旅行社集团。旅行社集团的构架可以承袭现行一些大社采用的总社和各热点地区分支社的形式,但总社和各分支社在人、财、物等资源上应是一体的,组织管理采用集团企业的管理方式。从微观角度讲,这种旅行社集团有利于真正发挥其在采购、预订、营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规模经济;从宏观角度讲,这些有限的大型集团企业的存在可以引导和稳定市场,克服旅行社市场因过度分散和紊乱造成的问题。

在我们讨论建立的目标体系中,大型旅行社在实现集团化之后,其基本业务包括3方面,即产品(特别是适合大众旅游市场的标准化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旅游接待,而销售业务(这里限指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则主要由数量众多的中小旅行社。这些举足轻重的旅行社集团把全部资源集中于三块相互联系的旅游业务中,势必会提高自身和整个行业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力度,提高总体接待质量,同时还会因为避免了很多分散的重复劳动和相应的不规模竞争而减少资源耗费。

(2)中型旅行社专业化。

大型旅行社在整个市场内通过重新组合实现集团化之后,市场上一些中等规模的旅行社(不排除一小部分小型旅行社)应相应调整其经营方向,避开其在经营标准化产品方面的比较劣势,实现专业化经营,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细分市场旅游者的需求。中型旅行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所经营的产品上。与旅行社集团凭借自己实力通过经营标准化产品达到规模经济的指导思想不同,中型旅行社应针对某些细分市场,对某些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特色产品或特色服务。在我们的目标体系中,中等规模旅行社的专业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理性化选择:专业化经营集成本优势与产品专业化优势于一身,解决了这类旅行社因规模较小形不成规模经济、因而也难以直接与旅行社集团竞争的问题。而对行业来说,专业化的特色经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中型旅行社的专业化开发会使旅游产品更加多样化,从而增强旅游产品的总体吸引力。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专业旅行社可以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实现联合。联合以前,各单体连锁社可能规模不大,但连锁经营是把这些中小规模旅行社的力量集中起来,使其可以像旅行社集团那样拥有在产品开发、采购和促销等方面的优势,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符合利用规模经营提高低利润行业经济效益的原则。当然,由于受单体旅行社规模的限制,连锁社所经营的产品类型不可能太多,而只能是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旅游产品。

(3)小型旅行社通过实现网络化。

与大型旅行社实现集团化、中型旅行社实现专业化和连锁经营相适应,我们设想的目标模式对众多小旅行社的调整是通过内部改造或增设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网络化,成为旅行社业面向旅游者的窗口。旅行社的网络化实际上是由旅游需求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在我国也将日益普及,其结果是旅游需求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产生,为了便于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旅行社营业的场所必须广泛设立于消费者便于购买的所有地方,即所谓的网络化布局。

我国旅行社的网络化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与制联合起来,即通过制来实现网络化(这里的网络化还包括旅行社之间的业务联系这层含义)。制的实现要求将绝大多数的小旅行社改制为社,社不从事产品开发,也基本不拥有其它接待设施,其业务是专门从事旅游产品的销售,因为网络化的意义实际上等同于旅行社把销售触角伸向产生旅游需求的每个角落。前述高度集中的集团化经营方式无疑会满足这一要求,因为旅行社集团如果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广泛布点无疑会大幅度提高其经营成本,而且会加大控制难度和经营风险。

现有众多小旅行社如果能够实现向社的转变,就可以避免原先“小而全”的建制和业务上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位的矛盾,使其彻底摆脱举步艰难的局面。与此同时,社销售旅行社集团和专业社的产品还可以让那些被的旅行社集中资源,专心致力于产品的开发、促销和旅游接待业务,进而达到通过这种专业化分工和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旅行社业规模经营的目标。

社可以只销售某一旅行社集团的产品,但更常规的做法是社根据自身和市场情况选择销售多个旅行社集团和专业旅行社的多种产品,这实际是一种超级市场式的销售方式,它便于旅游者的充分选择和购买。这样,除了在佣金和销售提成的制度下社本身具有较高的销售动力之外,还可以有效促进被社之间的竞争。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旅行社经营体系存在许多难解的问题,众多的旅行社在这种经营体系下呈经营维持状态,已挣扎了多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旅行社将面临更为成熟的竞争者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旅行社的经营体系向着更有利于竞争和发展的模式调整已成为必然。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旅行社业的基本特点,即大、中、小旅行社并存,大型旅行社数量少而规模和市场份额大,中小旅行社数量多、比重大而又有着合理的地理分布,为旅行社经营体系朝着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和小型旅行社网络化的目标模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注释:

旅行社年终总结范文5

一年来,在领导的关心栽培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我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律己”的态度,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严于律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政治思想觉悟得到提高。

一年来,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认真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和各种理论著作,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党性认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始终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对待业务知识的学习。一年来在领导的指导下参加了重庆市旅行社行业管理培训会等培训会,熟练掌握了业务技能。业务知识的学习使我在工作上迅速成长起来。

(三)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作为旅游监察执法队员,工作中会直接涉及到许多法律法规的运用问题。我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加强了对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如旅游法、行政处罚法、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三、努力工作,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一)积极参与专项检查行动和旅游执法检查。全年参与执法检查100余次。重点检查了11家旅行社,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30余条。参与了2015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和旅游纪念品购物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

(二)依法、公平、公正处理旅游投诉。确保所有投诉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得到有效处理。全年受理旅游投诉23件,办结23件,结案率100%,退赔游客经济损失5400余元,有力保障了游客的合法权益。

(三)抓住关键时期,把握工作重点。我们紧密结合旅游行业特点,始终把春节、国庆等黄金周和元旦、五一等小长假做为全年工作的重点,通过下发通知、联合安全检查等形式杜绝安全隐患,保障节假日安全。全年开展安全检查150余次。

(四)响应创卫号召,认真开展工作

旅行社年终总结范文6

旅游产品现状剖析

我们从各个城市的平面媒体旅游广告中不难看出时下中国旅游行业旅游产品同质化(product homogeneity)的严峻程度。例如北京平面媒体中比比皆是的“海南豪华双飞五日游xxxx元”,这样的产品广告已经持续了近8年之久,文字表述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其间的阿拉伯数字(价格)却从4000变成今日的1580,甚至仍在下滑。诸如此类产品的超长生命周期不得不让人赞叹,但价格竞争之白热化也不得不让人心寒。马克思“商品价格趋等于零”的论点并不能成为我们以产品质量为代价搏杀于价格大战的借口。

从旅行社行业来看,以零成本甚至负成本核算接待成本从而形成市场销售价格的比较竞争优势是非常危险的,是不可持续的。

当然,作为旅游企业,旅行社企业,特别是目的地接待旅行社企业对走出产品价格战泥潭的渴望十分强烈,更有甚者进行着屡败屡战的尝试。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奇怪现象,组团社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十分努力的在寻求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变革,但同时又在矜持的拒绝着地接社对于新产品研发成果的提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地接社为了摆脱自身利润空间被组团社和竞争对手双重挤压“拧干毛巾”的窘境,开始下意识地承担起了地接社旁无责贷的“本职工作”研发产品,将“过好日子”的希望寄托在颇有创新的新产品上,然而,当地接社跑到客源市场将苦心研发的新产品捧袂时,组团社婉拒了。此时组团社斟酌的是推广一个新品上市所蕴藏的巨大风险,与其斥资推广新品,还不如销售成熟线路,即使没有什么突破,至少没有太大风险。因此,由于地接社对终端市场的无能为力和与之对应的掌控终端市场的组团社对目的地产品研发的冷眼旁观,我们将这种阻碍旅游新产品发展的现象总结为“(地接社)有心无力,(组团社)有力无心”。这种现象在景区、景点企业也如出一辙,众多景区、景点企业时常前往客源市场进行耗资不菲的同业推广,但总是“热脸贴上冷屁股”,事倍功半,最后只得选择在终端市场投放巨资广告。一个新产品在市场上市阶段非常需要一批精诚合作的商来协助推广,商的合作是新产品上市成功的保障也是降低运营成本及风险的有效手段。当然,阻碍旅游企业产品研发的因素远不只这些,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可能还有很多研发产品的瓶颈,但,但归纳起来无非以下五大原因:一是资源有限性;二是资金短缺性;三是通路封闭性;四是技术滞后性;五是观念麻木性。鉴于篇幅有限,不在此一一说明赘述。综上所述,皆为外因,外因阻碍并不能成为放弃开发差异化新产品的借口和理由。成功的案例我们身边并不鲜见,下面我们来看看相似的成功法则吧。

产品结构分析

什么是新产品?新产品不仅指新发明产品、改进的产品、改型的产品、新的品牌,还包括购买品牌及加盟特许经营。除此,要特别留意的一个观点是“原产品+创新+改良=新产品”,可是很多旅游企业正因为没有对自己或他人的原产品进行创新改良,只是进行了简单的GOPY上市,自然就“轻松”步入了价格恶战的漩涡,难以自拔。

下面我们对产品的结构进行剖析,这将有助于我们找到产品的无竞争区域,一个完整的产品应该包含三个层面,即核心利益,实际产品和外延产品(见右上图)。当然也可以根据营销理论将产品切割成五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即核心利益,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如果说前四个层面向消费者销售的是“今天”,那么潜在产品给消费者提供的将是“明天”。

当下旅游产品的价格混战大都集中在“实际产品”层面竞争,无论是旅行社产品还是景点景区产品。黄山牯牛岭风景区总经理在与我谈及如何针对长三角老年市场营销牯牛岭时,我曾给予了一些分析和建议:

分析:上海、杭州、南京等主要客源地距牯牛岭车程为5至8小时;牯牛岭景区的游览停留时间为2天最佳;如产品设计上加入其他景点则必然使价格飙升,且与牯牛岭的利益最大化相悖;但如果仅围绕牯牛岭单点设计纯旅游产品,显然近2天的“旅”+2天的“游”不符合产品设计中“旅”、“游”科学比例的要求;如果只是简单的生态旅游、休闲旅游,长三角消费者不必旅途劳顿来到牯牛岭,只需选择近郊SPA休闲一番即可充分满足。

怎么办?放弃吗?

建议:我们从产品结构来进行换位思考,显然刚刚思考的焦点都集中在牯牛岭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实际产品层面,而忽略了消费者核心利益焦点及外延产品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厘定老年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核心利益“关注老年生活,促进老人康寿”,健康长寿是老年人生活的终极目标;由“康寿”这一核心利益引发,展开实际产品层面设计的内容创新,从一日三餐到每道佳肴,从晨练活动到养生讲堂,从景区游览到生活起居无不嵌入“科学养生”的理念。当然这远不够,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产品,要想在竞争中超越对手,就必须超越“今天”,敢于将你的“明天”承诺给客户;牯牛岭为长三角老年游客提供的“明天”是“康寿养生365天”,就是为老年游客研发出一套可以供老年人参考的,量化到每一天行为习惯的科学养生计划,且在这个计划中将牯牛岭特有的生态养生山珍野食及每年回一次牯牛岭小住养生等内容进行有机融合。

最终形成一个以“康寿养生”为核心利益,以“科学养生”细节活动丰富实际产品内涵,以“康寿养生365天”计划为售后承诺的完整产品,牯牛岭提供给消费者的不是一个4晚5天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而是一个为期365天的康寿养生解决方案,是一个健康长寿的美好明天!

以上拙见仅供大家玩味思考。

产品创新之道

我们再从先采用深度营销的视角来剖析产品消费过程,从中找寻产品创新之道,一次产品的销售过程可以分为售前、售中、售后三个环节,也正是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一个消费者购买到的完整产品。

如下图所示,180度产品创新设计理念对当下的旅行社企业尤为重要,纵观目前旅行社产品的研发,很少将前期的电话咨询标准应答、宣传广告创意设计及递进投放计划作为一个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研发,至于售后层面的增值服务更是鲜有涉猎。大多旅行社认为的旅游产品研发以从消费者交费甚至以消费者登上启程的交通工具为起点,以消费者返回客源地下飞机或下火车那一刻为终点,这就是我们旅行社所认知的产品过程。其实不然,一个极具独特价值的产品,一个投入巨资推广的产品,如果忽略了前台销售人员的咨询流程控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据统计,70%的广告收益取决于咨询人员的专业程度)。如果一个备受青睐的产品,一项备受好评的服务,正逢进行售后服务跟进的最佳时机却戛然而止,这给企业品牌提升和忠诚客户培养将造成多大的资源浪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