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范例6篇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范文1

[关键词] 旅游英语 教学改革 反思 展望

旅游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笔者最近对河南省30多所高校和旅游学校的旅游英语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对目前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现况、存在的问题、教改的设想,以及教改的具体方式和手段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期对旅游英语的教学有所裨益。

一、河南旅游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河南省的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材的针对性不强,教学中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旅游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教材没有具体性、针对性,缺乏地方特色

从旅游英语教学的特点看,旅游英语是一种以旅游专业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ropose)。专门用途英语强调要有明确的专业目的,这就要求旅游英语的教学必须有适应其专业需求的专门教材。目前有关旅游英语方面的教材,国内已有很多的版本,我省目前旅游英语使用的教材,多是全国通用的版本。这些教材大多具有普遍性,而具体性、针对性和地方性相对不足,更有甚者,还有一些学校在教材的选择上不问系别,不问专业,皆采用“公外”教材,这样就满足不了旅游专业学生关于应用旅游英语的需要,教材落后于现实需要的状况亟需改进。

2.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

当前我国包括专门用途英语在内的英语教学,大多是在非英语环境中进行的,而组织教学的形式往往是大班教学,授课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非常有限,他们之间较多的是提问与回答,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机械操练。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较多的是一系列语言规则和语言知识,口头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熟悉考试手段,熟悉各种类型的试题,善于应付各种考试,而应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这样,当这些学生将来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无论是从事涉外饭店还是英语导游,由于他们从事的都是面对面的直接服务,特别是语言服务,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跨文化交流问题。这种交流不同于一般情况下两个不同国籍人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一般情况下的交流和对话如有语音或语法错误,甚至是文化方面的错误,对方或许可以理解,但对于接受过旅游英语专业训练的人员来说是不允许的,这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败。

3.师资队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河南省各个学校的旅游英语教学中,大多是一些较年轻的或没有太多经验的教师,而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旅游英语教师匮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由于高职称、高学历的英语教师一般都在大学从事英语专业教学,另一方面从事旅游英语教学的年轻教师一旦有了经验或有了高学历,就非常有可能转到英语专业。另外,当前河南省各个学校的旅游英语教师多是英语专业毕业,对旅游文化多不是太精通,在讲授旅游英语时对人文历史不能深刻理解,对专业知识的讲授不能深入浅出,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设想

教学改革是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旅游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使旅游英语的教改刻不容缓,我们根据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提高。

1.改进旅游英语教材,突出地方性特色

由于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强调英语的专业目的,因此旅游英语必须与旅游环境相结合,在教学中要选用与旅游专业有关的、适合旅游专业需要的教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关于旅游英语课程的教材,如前所述,国内已有很多的版本,省内各高校采用的教材也不一样,有关单位应针对旅游院校突出实用、强调技能的特点,在英语教材的选择方面,一定要适合旅游专业,以满足旅游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际需要,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需求。根据调查的资料,我们发现,各校的旅游专业是在不同的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些是以历史专业为基础,有些是以地理专业为基础,有些则是以英语专业为基础等等,因此各个院校对旅游英语的教学也有不同的安排,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在确定旅游英语教材内容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确定教材的普遍性,如介绍旅行社、饭店宾馆、交通运输各个部门的情况,这些内容在全国统编的旅游英语教材中体现得较好,而对于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英语应在教材中加强。

河南地处中原,在古代号称“天下之中”,故又称为“中原”、“中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华夏文明的摇篮,河南的旅游景点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丰富的旅游资源在面向世界开放的同时,旅游英语的教学更具有了现实意义。由于河南省培养的旅游英语人才主要或者说绝大多数的人要以河南为工作环境,因此旅游英语的教材中要注意其具体性、针对性和地方性。对于河南省来说,应编写基础性的旅游英语方面的教材,即在使用全国通用教材的同时,也要注意编写地方旅游英语方面的教材,在教材中要突出地方特色。如在人文景观方面,教材中要介绍如安阳小屯殷墟,洛阳龙门、白马寺、少林寺、中岳庙,开封铁塔、相国寺、龙亭、郑州商城遗址、南阳卧龙岗、李时珍墓等文化古迹的内容和历史;在自然景观方面,应涉及到豫西的地下熔洞、豫北的太行山、豫南的大别山之鸡公山等;在红色旅游景点方面,如豫南的鄂豫皖根据地新县等、豫北的晋冀鲁豫根据地、豫东的淮海战役战场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旅游英语教材的地方性和实用性,从而体现出地方特色,并使学生学以致用。

2.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注重交流运用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让学生多说多练,用提问、对话等方式,进行课堂讨论、课堂演示,通过旅游案例分析和导游中英文模拟讲解训练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主动获得听、说、读、译、写的技能,同时也可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如单词记忆、听力理解和阅读速度等方面自选材料进行专门训练;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尤其要给予旅游英语方面的职业培训,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成为既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又熟悉旅游知识及导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旅游英语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有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听懂对方的话,听懂对方所表达的各种意思,而且自己也必须有熟练的口头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各种意思,包括自己所要向旅客介绍的有关参观旅游的内容。要做到这一点,需从三个方面努力:

(1)教师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听、说的机会。教师可以多用英语对学生讲课,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融入语音、语调、口语、听力、词汇和语法等基本功训练,有的学生常常因为不了解外国人的文化习俗,说的是英文,表达的却是中文的思想,教师就要多用英语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回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Role-play(角色扮演),让同学们自由组合表演对话,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承担一定的角色,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对话内容。角色扮演把课堂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场所,使语言学习充满活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是一种最好的提高学生听、说英语能力的手段。

(2)教师要重视语法在学生学习英语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定一至两本语法书,并在规定的两个学期内在课外时间全部细致、深入地研读一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配合英语精读课程的进度,掌握每一课出现的语法现象,并进行反复训练,以达到运用规范性语言来传达自己思想的效果。

(3)教师要抓住河南正在发展的旅游契机,千方百计让学生融入到当中去,力争掌握更多的关于旅游这一方面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语言现象,真正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了使旅游英语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由英语水平高又有专业知识的专职教师担任,教师授课以英语为主或完全以英语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教学单位必须对年轻的旅游英语进行培训,对出身英语专业的教师进行文化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在掌握了相关的英语专业知识后,再进一步掌握旅游文化的知识,尽量扩大知识面。而对出身旅游专业的教师则要进行英语专业的培训,使他们不仅能掌握丰富专业知识,而且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专业知识,讲授英语旅游专业的知识,也就是说要使英语教师专业化,专业教师英语化。

同时,稳定教师队伍是提高旅游英语教学的重要保证。如前所述,要想提高旅游英语教学,必须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旅游英语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有关的教学单位帮助教师树立业务观念,加强教师的责任心,对旅游英语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一视同仁。

三、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手段

中国加入WTO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将会给处在中国腹地的河南提供更大的契机和市场,而旅游则是这个古老的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河南的重要产业。为此,旅游英语成为特别重要的课程。而现在的旅游英语课程是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只有对旅游英语课程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形势的需要。

1.加大语音室、多媒体设备的投入

现代高科技的多媒体教学给旅游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它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声、情、图并茂的音频和视频,使英语的语言艺术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多媒体教学传授的信息量大,表现力丰富,同时能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极大的兴趣,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在音频和视频素材营造的真实氛围中,学生对语言的真实感受和理解被最大程度地调动,从而巩固和加强了所学内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成为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过程。如在讲解以公园为主题的景点时(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美国的迪斯尼世界、世界历史上的奇观等),可以运用有关的音像资料,通过制作、展示相关的教学软件,使学生能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当然,教师在进行这些教学工作时,是非常辛苦的,旅游英语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而且也要求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对社会大形势的悟性和敏感性。多媒体旅游英语教学,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教学变得高效、丰富和生动。

2.在考试方面,增加口语考试的分量

旅游英语教学在考试方式上也必须进行改革。衡量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掌握通常是以考试的方式来进行的,然而传统的考试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传统考试往往重视书面考试的方式,不能完全测试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旅游英语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也要求学生要有实践能力,旅游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获得在旅游工作中用于与外籍人士进行交际和介绍旅游景点时所必须运用英语交流的知识和能力,这种能力更多要求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听,是听懂别人的话,是接受信息的能力;说,是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听懂对方的话和对方所表达的各种意思的同时,自己也必须有熟练的口头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各种意思,包括向游客介绍的有关参观旅游的内容等。因此旅游英语教学的考试方式中,对听、说要进行考试,并且列为正式的成绩,通过考试手段的加强,促进旅游英语口语的学习。

3.大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交流机会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作文比赛、“英语角”等等。有学者提出在校内建立“导游模拟翻译活动现场”,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模拟现场”进行较为逼真的口译训练。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能使学生获得很好的锻炼机会,但旅游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校除设“模拟现场”外,还要组织学生到实际现场去锻炼。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暑假和周末分期分批地到各个旅行社实习,担任兼职导游等;还可组织毕业生利用毕业实习期间到河南省的一些著名景点、酒店、出入境口岸、旅行社进行导游翻译实习,平时还可承接一些资料翻译任务,组织有条件的学生参与翻译实践。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范文2

【关键词】 高职;旅游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高

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高职旅游英语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而旅游专业是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品牌专业,学院高度重视对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据此,本文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视角,结合学院的教学实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研究高职旅游英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以期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的指南,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要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来设定。首先,我们与旅游社、酒店的相关行业专家、08、09、10级的优秀毕业生、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和专业老师进行座谈和调查问卷。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我们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对英语在旅游管理行业中的应用有了深刻认识,从而根据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需要,确定了高职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第一,学生应该掌握大约500个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并能熟练操练。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掌握与旅游管理职业相关的核心词汇,学生才能顺畅地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我们精心挑选出500个核心词汇,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逐步从简到难地讲解给学生,让他们牢记这些单词,并通过实际的操练,掌握这些核心词汇。第二,能进行与旅游管理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在日常的交际中,要用句子将旅游英语的核心词汇串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知识,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交际活动。第三,能看懂与旅游管理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旅游管理人才在平日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英语文本材料,他们能够阅读和理解这些材料,这体现了信息处理与自我学习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设定这一教学目标,督促学生阅读旅游管理相关的英文材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加以训练。第四,能撰写与旅游管理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通知、个人简历等,并能将与旅游管理职业相关的业务材料翻译成汉语。这一目标包括写和译两种英文输出的能力,旅游管理人才只有掌握了这两种能力,才会真正有效地去解决问题。我们把这一目标作为重要目标,在平日的英语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写和译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部分,我们围绕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来组织旅游英语的教学内容。首先,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把旅游英语课程分为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两部分,分别由公共外语教研室和旅游英语教研室的老师进行授课。公共英语课程的内容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我们选用的是部级规划教材《二十一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这本教材立足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充分发掘学生最常用、最实用的语言素材,经过加工后,有助于学生的消化掌握。我们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在课本素材基础上,精心挑选出适合旅游英语人才培养需要的材料,并加入旅游英语特色的素材,以此为蓝本开展公共英语教学活动,从而达到真正培养旅游英语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的目的。旅游英语课程的内容是在公共英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致化、专业化、具体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大部分旅游英语教师都具有旅游行业方面丰富的挂职经验,他们拥有导游资格证书,经常在旅游社、酒店做兼职工作,对旅游行业和旅游英语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自己的实战经验,将旅游英语知识融入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等方面的能力。第二,在校外实训方面,我们围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这一课题,积极开展校外实训活动,让学生走出去,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后,积极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我们与青岛、北京、上海、广州、三亚、宁波、济南等八十多家旅游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的校外实训提供重要的实践基地,其中包括港中旅、嘉华国旅、中国国旅、同程网、崂山风景区管理局等知名企业和单位。通过实训教学,学生们感触颇深,一方面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回学校后找准了学习方向,更加发奋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以后的就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方法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选择实用的教学方法成为我们考虑的主要问题。我们围绕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实施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情景法、任务法、交际法和讨论法。第一,我们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旅游管理职业情境来开展旅游英语教学,真实的情境可以帮助同学们迅速融入旅游英语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我们把教学环境设计为旅游咨询、出入海关、旅游交通、食宿服务、观光游览、娱乐活动、会展服务、旅游购物、旅行安全、旅游投诉等方面,在各种真实的环境下学生进行自如的英语对话沟通,这样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第二,我们根据旅游英语的职业情境,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分解为相应的教学任务,开展任务法教学。在旅游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分配给学生不同的旅游英语职场任务,并要求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从而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得到的任务都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强,通过完成任务,学生的各种职业能力得到增强。第三,交际法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我们在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充分运用了交际法,动用各种奖励手段,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旅游英语进行交际,完成一般性的陈述,同学之间进行对话交流,课堂演讲等,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与人交流、创新革新。第四,在基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论指导下,我们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讨论法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必须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讨论和反思,因此,我们鼓励学生们相互讨论自己在使用旅游英语的交际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学生之间也可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学评估的机制不改变,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评估的唯一方式和标准,那么,任何其他方面的改革都是徒劳的,注定要失败的”,姜大源教授指出科学评价观的六个显著特点:“实践与理论结合;仿真与现场结合;结果与过程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结合;针对教育结构的考试与针对就业结构的考试结合。”因此,我们将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这两种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改革。首先,形成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日常表现,包括出勤、作业、平日测试等。我们将旅游管理的职业知识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让学生们完成旅游英语的核心任务,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核心能力。同时将教师的单一评价改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更科学、更客观的评价。我们还组织各种英语比赛,如英语口语大赛、写作大赛、词汇大赛、歌曲大赛、短剧大赛、微电影大赛等,鼓励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全员参与,比赛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使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晰的评估,进而培养他们的职业核心能力。其次,终结性评价包括口试与笔试两部分,考察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的职业核心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口试方面立足于旅游管理的典型情境与典型任务,努力培养学生在职业场景中使用英语的能力。笔试方面从过去对词汇、句型、语法的死记硬背改为更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题目。

总之,围绕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我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高职旅游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进行建构,并在青岛酒店管理学院的英语教学中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良好的实践效果,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也成绩大幅上升,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倍加肯定。但是在理论与实践中还存在些许不足,以后我们会改正不足之处,为推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范文3

论文关键词:文化翻译观;旅游资料;翻译

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要求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其中旅游资料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宣传手段之一。旅游资料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跨文化的沟通,不仅要考虑书面文字的材料的表达,更要考虑不同文化间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文化上的差异,在旅游资料翻译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则是植根于文化的沃土之上,体现的应该是深刻的文化内涵。外国旅客来中国旅游,其目的是欣赏历史古迹,体验异域文化下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所以文化旅游翻译需要理性的态度,它是为了满足旅客了解中国文化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翻译。在旅游英语的翻译中,仅仅掌握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不能保证译者具有跨文化内核。作为旅游文化,不仅仅满足游客的视觉快乐,还应与文化对接,提升旅游的内在文化品味,传承历史文化。因此,在汉英两种语言的翻译中,译者要建立文化翻译观,既考虑语言又考虑文化,追求两种语言之间最贴切的对接,才能最大限度的传神达意。

一、文化翻译观

当代翻译界越来越重视从不同的视角对翻译理论进行研究,文化翻译观就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研究者不再将翻译看作是静止的,纯语言的机械转化,而是将其视为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文化的不断变化,对接和交流的过程。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尼巴内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元语与异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以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对当代社会需求和翻译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自觉的反思,提出了文化的翻译观。在她们看来翻译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语言行为,它深深地植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当中,文本也不是语言中静止不变的标本,而是译者理解作者意图,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种文化的语言表现,因而,翻译绝对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而是文化协调和对接。具体看来,文化翻译观的理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含义:(一)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语篇之上;(二)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种交流行为;(三)翻译部应该局限于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四)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在文化翻译观的理论中,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是把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是文化的等值和转换,这无疑突破了传统的翻译观念,顺应了当代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趋势。

二、旅游资料中的文化信息

文化是人们通过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他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物,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常常表现在语言文字这一载体中,更是无时无刻不表现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前来中国的旅客,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审美兴趣不同但他们都有一共同目的:欣赏中国的方方面面。当他们想对目的地有一个初步认识时,最重要的媒介就是旅游资料,因为旅游资料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要想把中文旅游资料里说表达的文化意蕴明明白白地告诉游客,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有必要找出旅游资料中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然后再考虑如何进行文化处理。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的人文景观往往就是一个凝固的历史,反应着某一时期发生的事件。在一些旅游资料中往往会出现古代的年号、人名及历史典故。而这些,中国人自己尚不能完全掌握,而对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游客来说,无疑如读天书。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它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独有的建筑、独有的生产生活工具,独有的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尤其是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让人领略到人类文化的色彩斑斓,是现代旅游者审美探奇的重要内容。但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图腾、禁忌、表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容,有的则是一个民族敏感的话题。例如猫头鹰在中古被视为不吉利的动物,而在西方则是智慧的象征。在译解旅游英语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我们花很大的工夫介绍的有关民俗,最后却招致客人的不愉快。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民族习俗的差异。再者中原饮食文化也博大精深,传承数千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华夏烹饪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外国人来中国游览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便是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翻译菜谱是如何进行处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红烧狮子头”,曾听说一外国客人看了“braised head of lion”被吓的跑出了餐厅,说是再也不敢吃中餐了。他感叹中国人连狮子的脑袋都敢吃,而在他们的国家,被保护的野生动物是觉对不能上餐桌的。但事实上,“红烧狮子头”并不是把真的狮子头红烧了,只是中文名字取得气派。这时,在翻译菜名的时候就应注意外国人的语言及其文化背景,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菜的材料和做法来翻译。就拿这红烧“狮子头”来说,只不过是两个肉团,所以翻译为“meatball”就不会闹笑话了。

三、文化因素导致的翻译障碍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然而恰恰是旅游资料中蕴含的文化因素给旅游英语带很大的困难,因为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要反映到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文化差异导致的旅游障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是由于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给词汇翻译带来的困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宗

教信仰、社会习俗,使两种语言的词汇出现非对应和非重合现象,他们之间没有语意共鸣,有的只是语义空缺或语义错位,也就是文化空缺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冲突,而这些词汇往往被称作为“文化负载词”。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语言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语言的特殊性,像“阴阳”“八卦”“五行”“气功”“太极拳”等词汇,严格来说,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像“饺子”“粽子”“元宵”等食品等也没有相应的词来解释,如果勉强将“饺子”译成“dumpling”,不仅后者意思要宽泛的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其乐融融的场面的联想。“粽子”可以解释成“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但是如果外国朋友不知道屈原这位伟大的楚国诗人,不知道龙舟节的来历,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那天吃粽子,粽子的内涵意义仍然没有被传递过去。“元宵”也可以译为“a rice glue ball”or“sweet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for lantern festival)”如果缺乏一定得背景知识,译文读者也体会不到元宵的象征意义。因此,许多专家主张以音译加注的方式来保留这些词的特殊文化联想意义,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断深入,这些词汇不需要加注解释也能被理解和接受。另一种现象是汉语中的某些词汇即使在英文中找到意义相同的词,其联想意义或隐含意义也不同。就拿植物的联想意义为例,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陈德彰教授专门以调查表的形式,分别向中文和英文为母语的人发出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英两种文化中,有些动物代表着类似的形象,如狐狸。有的代表完全不同的形象,如龙。有的不同很微妙,如猪。柳树,红豆,梅,兰,竹,菊等植物联想意义也是“表同质异”。此外颜色词在两种文化中也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克服的不仅仅有语言障碍,而且有文化障碍,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的“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确是两大片文化”

汉英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谋篇布局,修辞方法等行文习惯的差异,汉民族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强调客观融入主观,喜欢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书画,建筑,诗歌都讲究神似重于形似,简单空灵的风格,反映在语言上就有了汉语行文辞藻华丽,情感横溢,讲究声律对仗,音韵和美的特点。此外,受“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美学观念别强调平衡美,除了特别频繁使用对仗这一修辞,还大量使用四字词组,特别是前后两部分有并列关系的四字词组如天造地设,天涯海角,四通八达,德高望重等。在这些方面,西方民族则迥然不同,西方哲学强调分析型抽象性思维,在主观和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的注重模仿和再现,体现了“天人各一”的思想。“这种趋势反映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出现了英语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的特点,形成了其句式框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这些行文和修辞差异,也不可避免的表现在汉英旅游文体中。在行文用字,篇章布局,文体修辞等各方面各有讲究,美学标准和文体风格也大相径庭。

四、克服翻译障碍的方法

在翻译景点时,除了采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翻译方法之外,还要注意一些技巧,旅游资料除了本身的自然景观,还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时需要增添或删减原文内容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如: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名胜的具置等等,有助于外国游客的理解。对于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思维差异的状况,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对旅游资料进行改写,比如中国人是螺旋式思维,而西方人是直线型思维,为了能让游客们跟好的接受翻译的信息,我们不妨按着他们的思维方式改写旅游资料。当然译者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来把握翻译分寸,而不是随意的增减。

翻译人员应该熟知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别、在翻译的时候从读者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不同的民族拥有其不同的文化根源。校对人员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校对水平。如果可能,政府应该给予各个景点更多的帮助。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门的机构或者聘用专门人员对各个景点的介绍进行翻译和校对工作。否则与其提供给外国游客提供错误百出的译文还不如不提供。总之旅游资料的翻译水平的提高还是依赖于我们的生活态度。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范文4

[关键词] 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102-02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更加倾向于高素质型和应用型。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行业人才需求市场和体现实践教学特色,对旅游英语课程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的设计。

一 旅游英语课程性质

旅游英语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是从事旅游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能课程,它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旅游英语课程紧扣旅游业发展状况,既能丰富学生语言应用知识和旅游服务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旅游服务实践技能,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二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是通过旅游英语课程学习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从事旅游涉外业务所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包括专业阅读、翻译、写作、口头交际和服务能力。具体目标分为理论知识目标、职业技能目标和综合素质目标。

1 理论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英语中的一些涉及旅游方面的专业词汇,发音正确;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旅游主题文章,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的旅游主题篇章,并掌握其大意;能就和适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复述;能用英语写与旅游有关的应用文,意思表达清楚,格式正确,无重大语言错误。

2 职业技能目标

能从事涉外接待、餐饮服务、导购等领域的外事服务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用英语进行旅游日常会话,并结合我国实情,用英语进行景点和文化介绍;具备以情景为主题的英语表达能力;能够正确、及时、妥当地处理旅游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突发事件。

3 综合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具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旅游从业者;培养学生遵守涉外法律法规、爱岗敬业和遵守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及团结协作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共51学时,在第五学期开设,每周3课时。选择教育部旅游英语教材编写组编写的旅游英语作为教学教材。但课程打破使用传统教材的模式,以《旅游服务》功能和旅游交际活动为内容。教学中尽量使用旅游行业中真实的语言材料以及适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学习材料,从而避免了传统教材滞后性的缺点。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见表1。

四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1 项目教学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从而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模拟仿真教学法

模拟仿真教学方法就是指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老师依照教学要求,参照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及工作职位设计有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参与进情境事件的角色中用英语进行交流,通过对真实场景中人物语言、表达方式等的模拟,训练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语言的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手段设计

本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语音室、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施设备在教学中的作用,将大量旅游行业的图片、视频、录音资料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学校便利的网络环境,指导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同时,依托国内外各大英语网站及相关的专业网站资源,获取最新信息,达到多种手段并用,从而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

六 旅游英语课程考核评价设计

旅游英语课程总分100分,考核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课内与课外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结合的考核方式(表2)。过程性考核通过对学生课内与课外自主学习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态度和成效进的考核。终结性考核采用笔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笔试以理论知识为主,全面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技能考核测验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总之,旅游英语课程围绕从事旅游所需的职业英语进行符合工作实际的设计,既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其实际技能。通过近几年跟踪调查发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的旅游英语课程设计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的综合评价较高。

参考文献

[1]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优化策略研究――基于澳门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学习行为特征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1,26(2):89-94.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范文5

[关键词] 旅游管理 双语教学 师资 教材 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bilingual instruction)是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国内外有关双语教学的论述很多。代表性的是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认为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即学校通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著名教育理论家卡明斯认为,双语教学通常指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一阶段使用两种(或者更多)教学媒介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上述定义阐明了双语教学的本质。首先,双语教学一定是采用两种语言进行的教学方式,具体使用哪两种语言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在美国主要使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在加拿大主要使用英语和法语;在新加坡和我国的港澳地区主要使用英语和华语。双语强调的是在学习和交际中熟练运用两种语言;其次,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而是学科教学。它是指在教材使用、课堂讲授、考试评价等教学环节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的教学活动。是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为外语教学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第三,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外语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通过应用外语而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外语。双语教学是“Language as a medium for learning content, and content as a resource for learning language”。意即外语或第二语言是学习学科知识的教学语言,学科内容则是外语学习的教学资源。“One excellent way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s to use it for a purpose, so that the language becomes a means to an end rather than an end itself.”(学习外语的最好方法就是有目的地使用它,使外语不只是学习的目标,而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这段话非常形象地点明了双语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一、双语教学的历史背景和实施意义

双语教学在国外历时一百多年,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双语国家(官方语言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国家)一般都具有特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缓解民族矛盾和种族文化认同等多方面考虑才选择了双语模式。如加拿大、美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我国的香港、澳门等地。20世纪后半叶加东法属魁北克省的法语沉浸课程(The Canadian French Immersion Program)成效显著,至今魁省人仍以精通英、法双语而著称。印度也是著名的双语大国,借双语教育(母语+英语)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三科技大国。此外,一些单语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匈牙利、保加利亚等都实施过双语教学。可见许多国家都注意到了双语教学对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实力的重要作用并付诸实施。

我国传统意义上是个以汉语为主的单语国家,个别地区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小规模存在过的双语教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解放前外国殖民者开办的教会学校,曾引进英语教科书,用英文授课,殖民色彩浓厚。第二种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目的是推广汉语,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的双语教学性质与上述截然不同,它是依据我国国情,适应新时期全球化教育背景,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业+外语,知识+技能)而进行的一场长期艰巨的教育改革。在我国目前使用的语种主要是汉语和英语。英语在我国较为普及,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地适用性。国际会议、技术交流、科技资料、文件电邮等绝大多数都通用英语,掌握英语意义重大。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在两种语言之间自由切换,在国际交流中面对不同环境和人群自如表达,以双语教学提高全民英语水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按照外语使用程度的多少,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沉浸式(immersion model),即全部用外语,不用母语,通过建立独特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过渡式(transitional model),即学生入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逐渐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教学;保持式(maintenance model),即学生入校时使用母语教学,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1.理论依据是开展旅游双语教学的前提

双语教学理论众多,代表性的阈限理论(the Thresholds Theory)把学生的双语水平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阐述各层次与学生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精通双语者对认知发展产生正面效应,非精通双语者则产生负面效应。教育学研究也表明,语言课的内容越接近学生的功能需要,语言教学就越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以语言应用为动机,学习的过程也是语言应用的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合理而轻松,方法科学,效果明显。理论和实践研究证明人具有精通两门或两门以上语言的能力,旅游双语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2.政策支持是旅游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

教育部2001年8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 4号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力争开设5%~10%的双语课程,特别是一些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的专业应尽快与国际接轨。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性、实践性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旅游服务人员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过硬的语言功底。双语教学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利途径。它从专业入手,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灌输英语,通过全面熟悉英语在旅游业中的表现来掌握英语,达到语言和专业双赢的目的。中国旅游业蒸蒸日上,是全世界注目的焦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在新世纪的全球旅游领域里,既精通汉语和中国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的双语人才必将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旅游高等教育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与实践双语教学,为旅游业输送大批精通外语,精通专业,既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高品质人才。

3.双语教学是旅游学科深入发展的要求

旅游学科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发展历史不足三十年,在理论体系、学科框架及实践领域很不成熟。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旅游业起步早、发展快,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并总结出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近年来我国旅游学术研究日益活跃,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频繁。旅游学科的深层次发展决定了我们不能满足于闭门造车,需要及时借鉴西方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解决当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的问题,避免失误,少走弯路,缩小差距。双语教学英语+专业双管齐下的教学方式优势显著。它能够扩大学生视野,拓宽思路,将语言和专业学习同步进行,以外文旅游文献做为语言学习的材料,从而一举两得,使学生在语言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掌握了西方旅游业严谨的工作程序和旅游学术研究的框架模式,通过了解国际旅游业发展成功经验,把握旅游业最新动态,迅速接近世界学术前沿,把我国的旅游学科建设和旅游教育推向深入。旅游双语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使学生游刃有余地游走在中西文化之间。

4.双语教学符合学生语言学习和就业的要求

旅游专业的服务性决定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高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入校时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双语课一般开设在三年级或四年级上半学期,这时学生基本已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具备了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双语教学的适时开展一方面在公共英语学习结束后继续提供一个平台,保证语言学习的连贯性,避免学生因通过考试而放松要求,降低学习动力,将英语束之高阁,造成前期学习成果严重退化;另一方面将学生的语言学习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从日常交际英语转入专业领域,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活学活用彻底解决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问题,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会用英语助力工作。教学实践证明,进行过双语教学的学生在概念形成、知识迁移、扩大视野和思维能力方面都远远优于未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双语教学还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机。目前旅游业人才缺口达200多万,旅游企业急需高素质管理人才,但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和旅游企业用人制度之间仍存在一些障碍。据统计,三成左右旅游本科毕业生由于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职业生涯的落差,导致旅游人才流失。造成旅游本科生就业率低、生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双语教学在语言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自信,机会更多,缩短与企业的磨合期,满足旅游企业对高级涉外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5.双语教学是锻炼教师队伍的有利形式

我国旅游业是政府的重点扶植产业,做为窗口行业的旅游业最先融入全球一体化的洪流。目前国内外旅游业的合作与交流日渐增多,国际旅游学术研究和院校间的互访和合作项目非常频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对旅游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语教学是使旅游师资得到锻炼的有利途径。它促使任课教师课前查阅大量外文文献,及时捕捉学科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积累理论知识,课上使用双语授课,课后进行网上辅导等,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综合技能,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避免教师的英语水平因长期搁置造成退步,达到师尽其能,教学相长,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培养优秀的师资。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具体问题

双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评价标准等多方面,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

一部好的双语教材应体例完整,内容丰富,语言地道并能充分反映本课程特点和最新研究成果。目前可供选择的有原版教材、翻译教材和自编教材。笔者认为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形式,并根据授课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以笔者为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北美旅游业概况》双语课为例,选用原版教材Passport―An Introduction To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North America。该教材是美加旅游专业的权威教材,语言纯正,内容翔实,介绍了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的北美旅游业发展的整体状况。穿插形式多样的作业和思考题及旅游业背景知识介绍,极大地开阔学生眼界,了解西方旅游教材的写作风格和思路。经过四轮以上的授课实践证明,学生对该原版教材兴趣浓厚。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流畅简洁的英文表达和新颖的作业设计吸引学生课前主动查阅资料进行预习。通过接触地道的英文培养了语感,提高了阅读分析旅游文献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创造力。合适的教材对双语教学的成功实施功不可没。

2.旅游双语课程设置要合理选择

不是所有的旅游专业课程都适合进行双语教学。目前旅游双语教学采用保持式模式比较合适,即选定几门课进行双语教学试点,其他课程仍使用汉语教学。一些较抽象的理论课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中国特色鲜明的课程如统计学、西方经济学、中国旅游文化、邓小平理论等,用中文讲授效果更好,就没必要盲目跟风。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师资状况和培养方案,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选择与旅游市场结合紧密,实用性、操作性强,国内外研究资料丰富且具有前瞻性的课程优先进行双语教学。如饭店管理、旅游地理、涉外导游、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等。

3.明确母语、外语和双语的关系

任何时代只有尊重本民族文化知识的人才能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开展双语教学不是要弱化汉语,舍本逐末,而是强调一主一辅,互不偏废,两两促进。旅游从业者代表着国家形象,从事旅游业的前提是熟悉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和语言。因此旅游双语教学强调以汉语为基础,以外语为工具,以双语为途径。立足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走双语教学之路,运用外语工具为中国旅游业大发展服务。

4.师资是开展旅游双语教学的根本

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世界各国都对双语教师的语言和专业能力有明确要求。目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是影响旅游双语教学规模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双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精深的专业水准,还要了解双语教学的相关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学管理能力。为保证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各旅游院校应根据自身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双语师资的不足。比如外聘旅游业内专家,聘请国外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对旅游专业感兴趣的英语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加强校际合作实现旅游双语师资共享等。目前我校的做法一种是利用原有师资,每年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内英语培训,强化教师语言能力,为双语教学长期开展储备师资。其二是选派部分教师到国外旅游院校学习一到三门课程,按照规定修完课程,取得对方院校颁发的开课资格证明,回国后在此基础上开设相应课程。面对双语教学的高要求,旅游双语教师尤其要有紧迫感,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刻苦钻研英语和业务,努力将国际先进的旅游理念带进课堂。

5.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旅游双语教学的桥梁

双语教学的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师的角色也有别于传统的一言堂,而更侧重于启发引导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宜采用灵活多样、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练习(exercise)、讨论(discuss)、角色扮演(role play)、团队作业(team work)、课上演讲(presentation)等,使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大大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各个环节往往有出人意料的出色表现,说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的确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旅游双语教师要学会“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如实物、图片、幻灯、录像、多媒体、教学光盘、外文书报、网络资源等。课堂上教师要精神饱满,具有亲和力,善于启发和组织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注意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讲解内容和节奏,从专业词汇、段落理解、篇章分析到撰写专业论文循序渐进。课堂教学中注意以掌握专业知识为主,以学习外语为辅。不能因为双语模式的使用影响专业学习效果。对较浅显的内容和专业术语使用英语,较深的旅游理论知识,用中文详细讲解,或者中英文对照且放慢速度,不宜盲目追求外语使用量。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主要靠课后阅读原版教材和使用外语完成作业来实现。

6.外部支持是开展旅游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

旅游双语教学牵涉面广,关联性强。需要政府、企业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共同参与推动。从经费投入、设备支持、师资培养、教学体制、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考虑。目前双语教学已列为本科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各旅游院校积极支持双语教学,旅游企业也纷纷为双语教学提供实践基地,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华东师大双语教育中心等机构还举办了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并于2006年8月公布了高校双语教学协作组章程,提出推广双语教学成果,共享资源,技术指导等措施,目标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在专业领域直接、自如达意地进行口头和书面学术交流和研究的学科型双语人才。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旅游双语人才的培养铺平了道路。

四、结语

双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母语教学到双语教学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勇于开拓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提高综合国力意义重大。各级各类旅游教育和研究机构应该抓住机遇,立足本土,面向国际,不断从实践中提炼总结,走有中国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之路,为实现新世纪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55~59

[2]曾剑平曾翔:双语教材研究[EB/OL].高等学校双语教学资源中心网,2006年10月27日

[3]张志远:构建中国特色汉外双语教学体系,2006年4月26日在第二届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上海)的讲话[EB/OL],天津教研网,2006年5月8日

[4]王斌华:学习双语教育理论,透视我国双语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3,(2):8~13

[5]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依托教学

引言

随着全球酒店业“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我国已然成为全球各酒店集团的市场开拓要地,这也进一步对提升本土酒店的服务理念、管理方法以及酒店品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一般而言,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基本岗位涉外口语沟通的能力以及必要的写作能力。基于此,英语课程的教学授受就必须要以就业的现实需求分析,以此来促成英语课程的特色教学,通过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强调学生规范应用酒店情境下的用语、培养学生在旅游与酒店岗位上的口语交际水平,以期使学生成为酒店管理型的复合人才。

1.依托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依托教学在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第一,依托教学需始终以旅游与酒店学科的专业知识为教学原则。换言之,依托教学法的应用应当是密切围绕专业学科知识来运转的,而并非基于语言的形式或某一功能而展开。高职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养成,是在学习旅游与酒店中得到的,例如酒店前厅服务和旅游客源文化等;第二,依托教学需始终以真实材料为教学软硬件。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英语课程中应用的材料,如教材文本、多媒体课件等一定要选于本族语所用材料,教学活动应重视用真实目的的英语语言实现现实生活中的任务要求;第三,确保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多面性。教师要保证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所用内容、语言教学材料都要契合每一个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和情感需求,最终,满足学生的个体兴趣与其未来的职业需求。总而言之,以内容依托教学法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不仅应当讲授教材计划中的学科知识,还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目标语实现自主思考和学习。

2.依托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2.1课堂教学步骤

(1)教师可先行完成导入部分,即通过多媒体、多模态建立酒店情境,明确主题;(2)教师对主题任务展开讲解,并演示教学情境下每一角色所应用的语言特点,给学生设计场景且提出更为细化的标准,制定相关的评定标准;(3)学生按照课前所分的小组各自开展任务规划、明确分工,进行小组内部的排练,相关交流,知晓旅游情境或酒店情境下的技能要点;(4)每一小组均开展工作环境下的模拟演示,教师从旁进行适当引导,在演示完毕后由各组展开互评,教师对每一小组完成针对性点评,细化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依托教学法在结合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本的情况下进行模拟演示,不仅有助于学生厘清工作流程、学习思路,更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规范语言的阐述。

2.2实践教学步骤

以酒店餐饮服务中的中餐服务为例,依托教学的实践教学目标为,让学生知晓和掌握中餐服务所涉及到的日常词汇与表达形式。而这些词汇主要可细化成:问候语、预定、领客入座、推荐菜品、明确菜单、饭前祝福以及客人就餐后的满意度询问、埋单、送客和告别等。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这一问话模式,由教师扮演客人,学生扮演服务人员。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提出不同的语言交际标准,例如:告知学生用餐人数、对座位提出要求,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眼神沟通,使学生明白目光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其服务自信。让学生推荐菜品,还可模拟结账出现错误时的处理抑或是是离店时伴随下雨等诸多现实情况。

一般情况下,依托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可分成五个学时完成。学生可以大致具备酒店餐饮部门的服务常用词汇、短语还有句型;其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所展现出的应变力有所缺乏,交际语言的细微处依然有提高的空间。例如“Sit down please”就有明显的祈使语境,带有一定的命令口吻,缺乏尊重意味,教师可建议学生使用“Please be seated”更为妥当。

需要明确的是,在培养学生技能上,依托教学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言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为基本思路,在此背景下重视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与技能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而实现自主化学习。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因而,通过依托教学创建情景单元,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利用不同情景的设计,模拟旅游与酒店环境下的场景,让高职学生得以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反复操练,明白在酒店中的实际环节,提高酒店英语教学质量。总之,实践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教师可按照教材文本中所提供的内容,以此为依托展开角色模拟对话,并在内容的原有背景下修改细节内容,考虑服务过程中用餐前后可能会发生的状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教材编排和课程设置上来说,由于依托教学的介入使得学生在旅游与酒店管理英语的专业规范上有了显著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结合综合教学法与专业化教学,探索旅游与酒店英语的课程改革,在实践中进步,为社会需求输送更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是高职教学研究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