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实训总结范例6篇

旅行实训总结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1

一、举办旅游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1期

1、培训对象:各星级酒店、旅行社、风景区;各区(市、县)旅游局、各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主要负责人;每单位2—3人。

2、培训内容:旅游经营理念、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旅游业各要素的整合。

3、培训时间:年3月15日—18日

4、培训地点:市金龙宾馆多功能厅

5、收费标准:培训费600元,教材资料费100元,午餐费、加餐费120元,合计820元。

6、学员食宿:学员住宿自理,解决培训期间午餐四次,晚餐一次。

7、结业总结:参训学员写出书面总结材料800—2000字。

打印一式二份。交书面总结材料后颁布发培训结业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

省级:西南民大李如嘉康辉集团

省旅游局四川大学:待落实。

市级:市旅游局

二、举办中层管理人员专业培训班2期

第1期:

1、培训对象:各旅行社部门经理、业务骨干,各单位3—5人。

2、培训内容:国内旅游业发展概况、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旅游市场的开发、旅游法、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3、培训时间:年3月29日—31日。

4、培训地点:市金龙宾馆多功能厅。

5、收费标准:培训费300元,教材资料费50元,合计250元。

6、学员食宿:学员食宿自理。

7、结业:参训学员写出书面总结材料800—2000字,打印一式二份,交书面总结材料后颁布发培训结业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

省级:待落实(2人)

市级:4人

第2期:

1、培训对象:星级饭店、星级宾馆部门经理,各单位5—7人。

2、培训内容:现代饭店业的发展、旅游饭店管理法规、餐饮业的经营与管理、前厅部运行与管理、客房部的运行与管理。

3、培训时间:年4月10日——12日看范文版权所有

4、培训地点:市金龙宾馆多功能厅

5、收费标准:培训费300元,教材资料费50元,合计350元。

6、学员食宿自理。

7、结业:参训学员写出书面总结材料800—2000字,打印一式二份,交书面总结材料后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

省级:待落实(2人)

市级:4人

三、举办景区讲解员培训班1期

1、培训对象:各旅游景区、纪念馆(堂)、科技馆、活动中心涉及旅游业的各单位全体讲解员。

2、培训内容:旅游法规、旅游资源保护法规、演讲技匚、宗教文化民族民俗、自然旅游景观。

3、培训时间:年4月20日~23日

4、培训地点:市广播电视大学。

5、收费标准:培训费250元,教材资料费50元,合计300元。

6、学员食宿自理。

7、结业:参训学员写出书面总结材料800~2000字,打印一式二份,交书面总结材料后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8、拟聘援课教师:

省级:1—2人

市级:4—5人

四、常年举办宾、饭店岗位技能培训班

1、培训对象:未上岗的各类社会青年。

2、培训内容:

重点内容:对客服务、客房整理与清洁保养、客房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前厅服务与质量管理、餐饮服务及服务人员素质要求、餐厅整理与清洁保养。

入职培训内容:

(1)、职业道德、仪容仪表、礼节礼貌、从业素质;

团体精神;

(2)、餐厅的基本概念、专业知识、本餐厅须知;

(3)、服务技能、行为规范的训练;

(4)、员工守则、岗位职责、操作规则;

(5)、餐饮工作所需的知识:卫生知识、安全知识、推销知识、酒品知识、政策法规知识、菜肴知识以及有关的经济、地理、历史和民族风俗习惯知识等;

(6)、宾客投诉的处理,各种工作情况的应付,人际沟通、案例分析;

(7)、设备、器具、工具的使用与保养;

(8)、实践运用知识的能力。

3、培训时间:年4月底~5月底1期

年8月底~9月底2期

4、培训地点:广播电视大学、金龙宾馆

5、收费标准:培训费350元,教材资料费50元。

6、食宿学员自理。

7、结业:学完每门课程,经考核记录成绩,各科均及格者颁发岗位培训合格证。

8、推荐就业:联系市内外各大、中型饭店茶坊、康乐中心择优使用。

9、拟聘授课教师:

(1)、市内各有关中专校旅游饭店专业教师。1~2名。

(2)、市内星级酒店中层干部2—4名。

(3)、市内星级宾馆总经理1名。

10、招生工作:广告宣传、下基层组织生源。

五、导游年审培训班:

1、培训对象:已获得导游资格证书的导游。

2、培训内容:卫生救护知识,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营销策划,导游解说技巧,宗教文化(道德文化在)旅游案例分析。

3、培训时间:年12月至年1月。

4、培训地点:广播电视大学

5、收费标准:培训费150元/人,卫生救护证30元/人,资料费20元;合计200元。

6、学员食宿自理。

7、结业:听课考勤达标、写出书面总结1500字,交总结后签发《学习纪录证书》;卫生救护知识考试合格颁发《急救员》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待定。

六、导游资格证笔试教前培训班

1、培训对象:各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社会青年。

2、培训内容: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法、导游人员管理法。

3、培训时间:年11月

4、培训地点:广播电视大学

5、收费标准:培训费350元,教材资料费、报考费按实收。

6、学员食宿自理。

7、进行模拟检测,提高笔记成绩。

8、拟聘授课教师:待定

9、招生工作:广泛宣传、深入各大、中专、高职中学、外地市州。

七、导游资格证口试面试考前实战培训班。

1、培训对象:导游资格考试笔试过关人员。

2、培训内容:导游资格考试口试、面试模拟训练。

3、培训时间:年12月。

4、培训地点:待定

5、收费标准:市物价局审批标准,模拟训练费150元。

6、学员食宿自理。

7、学员模拟口试、面式基本过关。

8、拟聘授课教师:待定。

八、全国旅行社中高层经理培训班

1、培训对象:全国旅行社中高层经理。

2、培训内容:待定。

3、培训时间:年10月20日~11月24日5天

4、培训地点:市金龙宾馆。

5、收费标准:待定。

6、学员食宿统一安排。

7、结业:联合颁发:培训结业证。

8、拟聘援课教师:整体承包给北京。

9、招生宣传工作:与市上有关单位联合组织。

10、利益与责任:盈利共享、风险共担。

九、旅游车队驾驶员培训班(与市运管处联合举办)

1、培训对象:各旅行社、旅游车队的驾驶员。

2、培训内容:旅游礼仪、旅游交通法规、旅行社。管理条例、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卫生救护知识。

3、培训时间:年5月13日~15日。

4、培训地点:电大。

5、收费标准:培训费250元、资料费50元,合计300元。

6、学员食宿自理;

7、结业;参训驾驶员听课考勤达标,交通法规检测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市职中礼仪教师。

市交管处负责人。

市旅游局。

市红十字会:

十、星级酒店岗位职业技能竞赛。

1、参赛对象:各星级酒店一线员工。

2、竞赛项目:①前厅服务与管理。

②客房服务与管理③餐饮服务质量。

3、竞赛步骤:①各单位进行初赛,每项选拨5名优胜选手。②预赛:各单位选送人员进行预赛,每项选出前10名选手。

③决赛:按评分细则,由评委评分,决出前三名。

4、竞赛时间:初赛:年5月21~25日。

预赛:年6月3~5日。

决赛:年7月15、16、17日。看范文版权所有

5、竞赛地点:预赛地点待定

决赛地点待定

6、收费标准:初赛由单位自定。

预赛每人交报名费100元。

决赛每人交报名费200元。

7、颁奖:每项前1—3名颁发技能竞赛优胜一至三等奖。奖金第一名500元,第二名300元,第三名200元。

8、评委组成:待定。

9、评方细则:待定。

十一、新的星级酒店申报评审培训。

1、培训对象:升星酒店全体员工。

2、培训内容:星级酒店新标准。

3、培训时间:根据升星单位要求。

4、培训地点:本酒店。

5、收费标准;培训费、资料费、办证费初级250元、四级375元、高级480元,厨师另外。

6、模拟检查验收,按新标准。

7、颁证:全国通用职业上岗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①三星级以上酒店经理,2人。

②市旅游局。

③省级:1—2人。

十二、景区升级培训班。

1、培训对象:景区全体员工。

2、培训内容:9001国际质量认证,14000国际环保。

3、培训时间:根据景区要求。

4、收费标准:培训费300元/人。

5、模拟检查验收;

6、拟聘师资:省级待定。

市级待定。

十三、各类旅游、餐饮在岗人员考级。

1、培训对象:考级、考证人员。

2、培训内容:考级大纲。

3、培训时间:每年三次。

4、收费标准:初级150元、中级200元、高级300元,厨师除外。

5、考试考核:按等级证标准。

6、颁证:由省、市劳动部门颁证。

十四星级餐馆申报评审培训班

1、培训对象:普通餐馆升星级单位的全体员工。(根据申报情况暂定200人)

2、培训内容:星级餐馆新标准。

3、培训时间:根据升星单位的要求。

4、培训地点:本单位。

5、收费标准:培训费、资料费、办证费(初级250元、中级375元、高级480元、厨师另外)。

6、模拟检查验收:按新标准。

7、颁证:全国通用职业资格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①三星级以上酒店经理,2人。

②市旅游局2人。

③市职评人员:1—2人

十五星级农家乐申报评审培训班

1、培训对象:(根据申报情况暂定200人)

2、培训内容:星级农家乐新标准。

3、培训时间:根据升星单位的要求。

4、培训地点:本农家乐。

5、收费标准:培训费、资料费、办证费180元。

6、模拟检查验收:按星级农家乐新标准。

7、颁证:全国通用职业培训上岗资格证。

8、拟聘授课教师:①三星级以上酒店经理,2人。

②市旅游局2人。

③市职评人员:2人。

十三、行业员工培训、考核、定级培训班

1、餐厅服务员300人。

2、客房服务员100人。

3、康乐服务员100人。

4、前厅服务员100人。

5、厨师考核定级班200人。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2

根据调研旅游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研究出旅游业人才培养的合理内涵和外延,在更高层面上构筑新的培养体系平台,并对人才培养及职业培训的模式提出指导性意见。本课题结合旅游市场需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从旅游人才培养的内涵、培养目标、培养岗位、培养内容、培养任务、培养模式、培养条件、社会评价八个方面对旅游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1.旅游人才培养的内涵

本课题所研究的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分为以下三类:对旅游业现有从业人员的培养、对社会人员的培养和对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社会供应人员主要指将要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无职业资格证的人员。其中每一类又分别从以下三个层次的培养上进行研究:一般技术人员、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

2.培养岗位

(1)一般技术人员:导游员、旅游相关行业的一线服务接待员。

(2)中层管理者:计调、销售、旅游酒店公关等中基层管理岗位。

(3)高层管理者:旅游策划、人力资源等经营管理岗位。

3.培养目标

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同,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不同,所以培养目标的定位也不同。

一般技术人员:具备的知识结构包含旅游服务职业道德和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方面的知识等;能力结构上要求有良好的交际和沟通能力、外语交际能力、掌握较高的导游技能等;素质结构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具有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中层管理者:除必须具备一般技术人员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外,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含公共关系、管理和经济学基础理论、海外主要客源国概况等;能力结构上要求掌握较高的导游技能、胜任全陪和领队、能从事旅行社销售和计调等相关工作等;素质结构上具有具有团结协作、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高层管理者:除须具备中层管理者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外,还应全面掌握旅行社及相关旅游企业运营理论与实务;能力结构上要求有良好的创新和策划能力等;素质结构上具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等。

4.培养内容

(1)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从业人员需要依据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设计相应层次的培养内容。针对不同人员的需要提供三个层次的培养内容:第一个层次是面向一线服务人员,加强同行业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加大英语和小语种的培训力度,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第二个层次是面向中基层管理人员,开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行政管理等内容,加强省内外旅行社之间的业务经验交流,促进旅游从业人员与同行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邀请国家旅游局相关业务专家和旅游院校教授、学者举办培训讲座。第三个层次是面向高级管理者,加强市场营销决策、财务、资产和人力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总经理组织和执行战略决策的能力,锻炼和提高他们的领导技能以及富于创意地解决问题的技巧。

(2)社会供应人员。社会供应人员不具备旅游专业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需加强旅游接待服务的基本程序以及旅游景区、餐饮、康乐服务等基本专业知识的培训,如旅游学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等课程,从而使他们对旅游行业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3)院校旅游人才。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出发,以适应旅游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培养内容,由综合素质模块、专业技能理论模块与专业技能实践模块等三大模块组成,三者各有侧重又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同层次的旅游院校需要合理设置培养内容。

旅游职业院校培养适应能力强,能够从事一线服务与管理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还可以作为旅游行业紧缺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加强工作程序及基本技能,旅游组织、旅行社管理、旅游服务与组织、旅游营销管理、旅游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流程、基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了解工作中各种事故及要求的处理。

本科以上旅游院校要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实务工作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还可以作为旅游行业培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加强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旅游管理决策和计划、旅游组织管理、旅游营销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信息管理、旅游企业文化。

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除了必修的一些主干课程以外,特色院校的旅游专业可根据自身专长多开设一些旅游相关专业的特色课程,如企业管理、网络管理、电子商务等。经济管理类院校可为学生加强经营管理类课程的拓展;计算机类院校可为学生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方面的拓展。这样,就可以保证各高校的毕业生有自己的专长,以后能在各自相对熟悉的领域有较大的用武之地。

5.培养任务

(1)旅游从业人员。一般技术人员能够为游客提供向导、讲解以及相关旅游服务;中基础管理者能够为旅行社完成地接、落实发团计划的调度以及不断地提高旅行社业绩;高层管理者能够完成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及景区开发与管理的总指挥、总设计。

(2)社会供应人员。针对社会供应人员应着重培训导游接待服务的基本程序、方法以及旅游景区、餐饮、康乐服务的基本旅游专业知识,提高社会供应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3)院校旅游人才。专科院校旅游专业的培养任务是培养熟悉旅游行业的各项服务规程和内容的导游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及技术骨干,为各级旅行社和旅游服务机构培养适应在旅行社、酒店、风景名胜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专业学校从事一线服务和管理的大学专科层次的专门人才和技术骨干。

本科院校旅游专业的培养任务是培养熟悉旅游业经营与管理业务,适应在旅行社、饭店、风景名胜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专业学校从事一线服务和管理、教学的大学本科层次的专门人才和技术骨干。

6.培养模式

采用企业本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和社会机构培养模式三种培养模式相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形式、交叉式的培训网络结构。

(1)企业本位培养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创造有利于员工成长、成才的环境。建立和完善高级旅游人才岗位培训、业务进修和名师带徒制度以及员工参加技能培训的培养机制。加强我省高级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可创办与高等学校共建的旅游培训机构,突出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人才资源优势,在员工继续教育、职业发展方面加强双方合作。

各旅游单位应将各类人员的培训任务进行划分,进行不同层面的、各有侧重的、有针对性的培训。针对旅行社管理人员、计调人员、导游人员,定期举办讲座,邀请国家旅游局相关业务专家和旅游院校教授、学者,省旅游局负责旅行社业务方面领导等,就旅行社管理、旅游产品创新、新《旅行社管理条例》解读、计调技能、旅行社常见问题处置等课题,通过典型、生动、务实的案例分析做专题培训讲座。

(2)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职业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与多家大型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设立实习基地,旅游企业参与旅游高等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真正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学院积极与企业接轨,从而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各级人才。

确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主动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要,坚持每年进行区域旅游人才需求预测和职业岗位调研分析,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职业能力等方面了解行业对专业人才质量的需求,突出以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就业导向性的课程结构,突出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并重的教学和培训,学校应围绕旅游市场办,专业围绕旅游市场设,质量检验靠市场,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社会机构培养模式。为了提高旅游行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旅游业建设和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认证制度,完善现有的资格考试与岗位认证制度和继续教育机制,推行旅游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职业技术等级评定与考核制度,进一步规范导游资格考试、等级考核,出境旅游领队考试,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认证工作,实施旅游行业技术等级考核制度,逐步推行旅游职业经理人制度和旅游教育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素质,实行持证上岗。定期举办全省导游、旅游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班,颁发旅游行业相应的岗位职务培训证书。

为提高旅游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今后应逐步提高旅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学历要求和考试难度,并在现有的各种岗位资格考试的基础上,加强旅游相关专业新兴人才的职业资格认证,全面提升人员素质和等级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

7.培养条件

在新的经济背景下,旅游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应积极与旅游高等院校联合建立学习型组织体系。旅游高等院校参与旅游企业培训,在旅游企业和旅游教育整体范围内整合开发知识资源、学习资源,建立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促进互相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旅游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对职业旅游院校来说,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整体规划、突出重点与特色,保证实践教学条件资源充足。此外,还要大力发掘社会资源,积极与企业、行业联合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大力吸收合作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在双方双赢的合作基础上,逐步增强合作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广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也真正为服务区域经济作出应有贡献。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师资的匮乏,师资结构欠佳、实践经验太少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旅游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在培训师资上,主讲教师需要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授课能力或者是熟悉旅游政策、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不同特长的教师在培训中安排不同的课程,使“专家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按照“学术有专攻”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特长,满足培训中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

网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建立现代网络化学习平台,开通网上旅游培训,逐步成为当今企业提升培训理念,“快速”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培训方式。在这种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这种学习模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方便、高效。

8.社会评价

为更好地促进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需建立完善的旅游人力资源评估管理制度。

(1)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需规范人力资源需求调查。每年度末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工作态度、职业思想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当前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能否满足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发现人才需求变化情况,明确今后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方向。

(2)建立全方位的旅游质量监控体系。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要建立督导组,对每一位从业人员进行证件审查,检查旅行社或旅游景点是否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并及时把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鼓励从业人员多参加职业资格认定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3)对培训效果、收益进行综合评价。在开始培训之前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以保证培训目标和培训结果相互一致性。培训后要对受训人员进行培训目标达成情况及年度绩效考核进行综合评价。

(4)顾客满意度网上评价。顾客的满意是服务的最终目标,对顾客满意情况进行网上调查和分析总结,找出不足和差距。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3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摘要】旅游行业发展迅速且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既有文献多是从职业教育的视角研究如何更好建设实训基地,本文章以星级酒店管理者的视角描述如何完善学生实训管理,并结合百川花园酒店详细阐述。可以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酒店是由学院出资建设并聘用高层管理人员,酒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自主发展,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是酒店员工任职,一线服务人员是参与实训的学生,这样可以实现人力资源成本节省和学生技能锻炼的有机结合,并促使酒店逐渐发展并塑造学院派风格,其包括高品质的服务质量和酒店产品创新。

关键词 星级酒店;实训;运行机制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5.02.010

作者简介:于相龙(1977-),男,汉族,山东莒县人,百川花园酒店总经理,兼任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李新泰(1975-),男,汉族,山东安丘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在国内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国举办旅游教育的院校共有1700多所,已经形成了涵盖博士、硕士、本科、高职、中职等多个层面的旅游教育体系,在校学生95万多人,旅游院校教师4万多人[1]。旅游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不断成长壮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在整个旅游教育体系中,酒店管理专业在每年的招生人数、在校生数量和毕业生人数都占到很高比例,就该专业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总体而言多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畴,这是由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学习就是在校内完成,而实践课程一般在校内实训教室和校外实习酒店完成,国内旅游教育界对此教学模式已经达成共识,当前各旅游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是这样实施的。

通常旅游院校内部的实训教室是模拟酒店某一场景,如客房、前台或者餐饮服务等,实训教室与真正酒店的物理环境相似度高,但酒店服务的特殊性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实训教室对学生实践训练限制明显。那么,可否将星级酒店建在校园内并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如何保证星级酒店正常运营?如何保证星级酒店服务品质?学生能否得到实践锻炼?等等。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和其投资建设的百川花园酒店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本文章就以酒店管理视角分析作为学生校内实训基地的星级酒店的运行机制。

一、研究综述

在诸多研究国内旅游教育以及实践课程的文献中,有相当多的文献关注校内实训设施的配备程度和对学生实践益处,如于玥对如何建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服务实训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意见[2];还有相当多的文献关注与企业联合办学,以企业名称命名等,如王中利分析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与喜来登酒店成立“喜达屋班”的收获与益处[3];还有更多的文章分析强化学生实训对校方和企业方的共赢关系[4]。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介绍校内实训基地为星级酒店的文章较少,范恒君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该案例突出其生产的实践性,从文章介绍分析其并非为星级酒店,而是独立的操作间[5];其他还有多篇文章简要介绍海外旅游院校以校内星级酒店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其典型代表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6]、法国华泰国际酒店管理学院[7]、奥地利MODUL旅游和酒店管理学院[8]、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校[9]等,通过文章介绍该类酒店有着共同的特点,酒店必要的管理岗位和厨师是常设工作人员,其余一线工作岗位都是由学生来担当,在这里学生既是客人,又是酒店员工和管理者,他们通过对整个酒店的管理来学习和开发自己各个方面的才能。但是在以上所有介绍中,各位作者多是以教育研究的视角分析该模式的有效性,而未能从管理视角分析酒店式如何运营的。

本研究分别检索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相关的研究,多是提及百川花园酒店是校内学生实训基地[10],从旅游教育的视角分析对锻炼学生实训和操作有显著的作用,至于该酒店如何运营鲜有描述,所以本文章就从酒店管理的视角分析百川花园酒店的运营机制。

二、百川花园酒店运营机制分析

百川花园酒店是位于济南市东部的四星级酒店,位于章丘城区南侧,毗邻济南市交通主干线经十东路,酒店突出特点是该其坐落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3A级景区中,周边环境秀美;另一特点是该酒店是学院的校内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训已经融入到酒店正常的经营活动当中,酒店地理位置见图1所示。

(一)学院出资建设,酒店自主经营

百川花园酒店是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出资兴建的四星级酒店,自2007年建成至今,酒店位于校园内西北侧方位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酒店主体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共有四层,整体呈“品”字型结构,并融儒家文化、水文化和学院文化于一体。酒店拥有三个不同标准的会议室,可承接20-120人不等的各类会议培训等;酒店共有八个包间可承接不同标准的宴会,并以世界著名河流的名字命名,每个包间根据这些河流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对应以不同的装修风格,在带给客人不同文化感受的同时,也体现旅游院校所特有的风格;酒店还有大厅可容纳团体就餐,也有咖啡厅可提供品种自助餐和西餐等料理服务;酒店拥有各式客房近八十套,除去标准房、大床房外,还有日式房、老年房、欧式风格房、中式风格房、残疾人房等,这些特色房有相应的设施配套。

考虑到酒店的经济运营和功能定位,百川花园酒店的初始投资完全来自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并委托山东百川对外交流有限公司以企业法人(负责人)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百川花园酒店承担着两项职能,其一是作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实训基地,除了要完成学院饭店系和烹饪系学生的实训任务外,还要完成学院的课题研究、教学成果展示以及公务接待活动;其二是独立进行对外经营,需要完成酒店运营的年度财务指标等硬性条件。也就是说,百川花园酒店作为建在校园内的四星级酒店,其运行不仅是完全独立自主的,而且还要同普通星级酒店有类似的经济收益保证,所以该酒店是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发展和成长的。

百川花园酒店坐落于济南东部章丘城区,在这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区域中,该酒店已经在相对高端的消费群体市场占有很高份额。因为宏观政策方面导致高端消费市场的疲软,该酒店也顺应调整经营思路并推出面向普通消费群体的产品,再者充分利用网络渠道进行产品的推广与宣传。综上所述,学院所有和酒店自主经营的制度安排使得百川花园酒店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竞争生存,市场环境的真实性也就导致酒店内部管理的现实性。

在济南东部章丘城区这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区域中,百川花园酒店采用完全的市场运营模式,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塑造“学院派服务的典范”、“做章丘服务最好的酒店”等理念,正在被市场熟知和认可。综上所述,学院所有和酒店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制度安排使得百川花园酒店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竞争生存,酒店环境的真实性为学生实训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真情实镜。

(二)精简管理人员,学生轮流实训

百川花园酒店内部常规部门设置与普通星级酒店并无差异,明显的不同在于该酒店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是酒店员工,面向客人的一线服务人员和部分后厨人员是参与轮训的学生,同时酒店管理人员还要兼任学生实训的指导教师。

具体而言,酒店客房、前厅、宴会部、咖啡厅和传菜间保留必要的核心管理人员,进行常规工作的管理和督导外,该类部门一线工作人员均为轮训的饭店系学生,而像厨房同样是酒店的正式员工在担任日常工作,期间还有烹饪专业的学生在此轮训和学习;酒店的收银员、厨师、安保、工程等专业技术工种的任职人员是酒店的聘用员工,聘用的人员的工资待遇参照政策规定和区域市场行情。

为加强酒店经营和学生实训工作的有机结合,尤其是为提高实训工作质量,百川花园酒店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在论证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多次调整实训方案,截止目前主要的实训工作思路如下:

1.贯彻实训计划,培养实训学生的职业素养

按照学院的实训安排,饭店系和烹饪系的每个班都要在百川花园酒店实训四周时间,在此期间,学生不仅要按照酒店的要求完成日常工作,还要完成由酒店与两系部制定,教务处审核,学院核准,并由酒店实训指导老师讲授的112节理论课程的学习。课程内容不仅包括酒店介绍、应知应会、仪容仪表、日常行为规范、服务流程等基本性内容,还包括企业文化、酒店运营、管理实践、服务新理念、酒店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安全常识、设备维护等知识。同时,酒店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每期实训过程中采用总经理面对面、问卷调查、技能评比、服务主题设计展示、实训厨师教学成果展示、总结表彰等不同形式充分与学生沟通,使学生能够愉快的融入酒店的整体氛围中。学生就是员工,管理人员就是老师,在教与学,学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与酒店实现了双赢。

2.强化技能训练,提高业务水准

当前饭店系学生实训主要集中在餐饮部、房务部和前厅,依据该酒店管理专业细分和专业化发展趋势,学生实训岗位也逐渐扩展到营销、总办、人事、文秘、大堂副理和部分基层管理等岗位。

以餐饮部为例,酒店在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方面非常具体,餐前准备、上菜服务、餐中服务、结账程序及餐后收尾工作等现场训练,其中还包括托盘、斟酒、摆台、餐巾折花等实际操作,利用工作之余安排学生参与酒水培训、厨房设备、菜品知识等学习。房务部和前厅部各有其具体的实训内容和流程安排。

3.规范实训流程,严明激励机制

按照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规定,实训是饭店管理专业和烹饪与营养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为配合学院安排和规范实训流程,酒店建立实训生在酒店实训期的考核档案,每批实训生到酒店安排分岗,按岗位填写学生信息登记表,学生每日填写《实训日志》,结束后各部门上交实训学生综合测评表至总办,由总办汇总整理并交至学院系部。

百川花园酒店各相关部门在每个实训周期的第四周安排学生进行技能比赛,同时邀请专业课教师和酒店中层人员担当评委,现场评出名次。根据部门技能特点和理论考试选出优秀实习生,酒店在每个实训周期最后一天召开总结大会,根据实训测评结果,通常每班评选10名优秀实习生。

以上是酒店对实训学生管理的关键步骤,前期还包括酒店和专业负责人的沟通与联系,以便安排学生课程调整和时间确认等,并通知到饭店系部团支部书记和辅导员,酒店由总经理签字确认下发至相关部门。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3级为例,该专业共有10个正常建制的班级,每个班级在酒店实训时间为四周,除去学院暑假和寒假时间外基本可以在年度时间内轮训一遍。需要说明,在暑假和寒假期间学院放假,酒店要依旧维持正常运转,参与实训的学生要另行招募,假期学生来源就有可能包含其他院校的学生,按照实际情况给与经济补助和住宿安排等等。

(三)经营和实训有机融合,造就学院派特色酒店

如上所述,百川花园酒店已经将学生实训融入到日常经营活动中,并且这一模式逐渐规范化和流程化,实现了酒店经营和学生实训的有机融合。对于酒店而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首先必须保证经济收益平衡,实际上百川花园酒店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这就导致经营难度较大,仅是酒店的人力成本就会使其入不敷出,而结合学生实训的客观事实恰是弥补高昂人力成本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实训也正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需要,国内其他旅游院校该专业通常是采用外出实训或者模拟实训的方式,其效果可想而知。百川花园酒店作为四星级酒店在校园内成功持续经营,并为学生实训提供了良好场所,尤其是逐渐规范的实训流程和考核方式,也强化了该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水平,符合当前旅游业对专业化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

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酒店市场,百川花园酒店的学院派风格逐渐显现,首先是高标准的服务质量正成为酒店的突出优势,对于普通星级酒店而言可能正面临人手短缺的困扰,服务质量的提升若是没有人员的保证是难以完成的;其次是不断创新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百川花园酒店秉承“学院是旅游行业理论前沿的阵地,酒店是实践前沿的阵地”指导思想,积极地引进学院的教学成果,借鉴行业的先进经营、管理和服务经验,既使学生在试训过程中能够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而且这种不断的创新也赢得了顾客的认可,进而塑造出酒店的学院派风格,在配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各类接待任务中百川花园酒店给世界各地的宾客留下深刻印象。

三、结束语

在校园内建设四星级酒店为实训基地,这是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酒店运行和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所以探索合理有效的流程和制度是酒店运转的重要基础。文章以百川花园酒店为例,从酒店经营的视角详细剖析酒店运行机制, 百川花园酒店是建设在校园内的四星级酒店,其运行是完全独立自主的,且同普通星级酒店类似要保证经济收益,所以该酒店是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发展和成长,学生在这样的酒店参与实训是真实的酒店环境,再者突出的亮点就是酒店建章立制要完成参训学生的考核和辅导。这与已有诸多文献从职业教育的视角研究不同,也是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补充,以期对酒店管理专业发展或者类似星级酒店建设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旅游教育年度2011》课题组,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1)[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第1版 ,2011年9月1日,1-25.

[2]于玥,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服务实训室建设分析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9(2),144-145.

[3]王中利,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北方经贸,2012(10),153-154.

[4]吴志伦,卢艳,基于共赢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J],继续教育,2010,24(12),28-29.

[5]范恒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5-58.

[6]黄建伟,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中文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2),87-91.

[7]法国酒店管理的教学特色及其借鉴意义[J],内江科技,2008,29(9),76-77.

[8]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模式优化的探讨—奥地利MODUL旅游和酒店管理学院学习的启示[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0(10),62-63.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4

论文关键词:高职,中国旅游文化,教学改革,实践途径

引言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指导精神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应不断探索适用于市场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培养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本着终身教育的原则,让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且在职场上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在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领会其精神,并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所做的尝试进行探讨。

高职旅游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造就所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专业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因此,《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质量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影响旅游人才的质量。

一、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目前的中国旅游文化课主要是介绍各地山水、各历史时期的一些文化遗迹、风俗、民俗、民间艺术等内容,仅停留在介绍层面上,很少从深层次产生的原因、原理上上去探究,没有深挖其内涵,这样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以及影响学生发挥其潜质与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学理念不明确。《中国旅游文化》课的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了历史、建筑、文学、宗教、艺术等,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以及创造文化的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明确这一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去《中国旅游文化》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其科学依据。但是针对不同专业又要有区别得对待,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导游与旅行社方向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实践能力中,中国旅游文化对其专业理论指导的作用非常明显和必要。因此,笔者在针对导游与旅行社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专业技能课。

二、教学改革实践的总体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学时数

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课程定位,将《中国旅游文化》作为专业技能课,从整体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学习学时数,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转换能力。以前《中国旅游文化》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训学时数为18,现调整实训实时数为27。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八大实训项目(如图所示),实训项目明确,针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位准确,针对各章主要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

实训项目

实训基本内容

本实训涉及以下具体的知识点

实训要求

实训项目一:黄鹤楼(建筑文化专题1)

1、整理黄鹤棂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1、黄鹤楼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黄鹤楼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黄鹤楼建筑特征;

4、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

5、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二: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文化专题2)

1、整理课前查找备用的有关资料;

2、结合所学中国建筑文化知识,分析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分析总结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1、中国民居的主要建筑类型;

2、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三:苏州古典园林例证分析---拙政园(园林文化专题)

1、介绍中国园林的分类法;

2、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

3、分析了解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

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分类;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3、私家园林、江南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探析。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四:茶文化专题

(茶艺实证)  

1、对课前查找备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能运用所学茶文化基本知识;

2、熟悉茶的主要分类,中国主要名茶的特点;

3、介绍一种名茶的茶艺;

4、分析总结茶文化之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茶的主要分类;

2、中国名茶的特点(茶品)举例;

3、一种茶艺具体演示程序;

4、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学习、了解一种茶艺

2、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五:中国酒文化专题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4、中国名酒品鉴举例。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酒趣、酒器、酒德、酒礼、酒楼、酒旗、酒联、酒令、酒诗);

4、中国名酒鉴赏知识

1、分析总结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个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六:民俗文化专题

1、端午节习俗由来简要介绍;

2、举例分析民间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

3、寻找主要端午活动,举例分析主要活动内容;

4、演示并介绍:整理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图片、音乐所制作的小组或个人课件。

1、民俗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分类;

2、端午习俗由来与主要民俗表现;

3、分析了解主要端午活动内容重点:旅游地端午民俗文化特点)。

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七:旅游文学艺术专题

利用课件介绍你熟悉的(例如你家乡的)旅游文学艺术:

1、历代描写你家乡(或其某一景观)的诗词、游记文、旅游散文、传说轶闻、名胜楹联等;

2、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书画、雕塑、戏曲等

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八:中国宗教建筑赏析——武当山(宗教文化专题)

1、整理武当山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武当山建筑特征、宗教文化内涵

1、武当山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武当山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武当山建筑特征;

4、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旅游;教育培训;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F52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15日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旅游教育培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综合发展,旅游院校、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及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随着我国旅游发展进入转型期,旅游市场的不断拓展,旅游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旅游人才市场供给不足,旅游人才队伍结构失衡、从业者整体素质偏低,旅游人才流失严重,旅游从业者信心不足,行业认可度下降,工作倦怠感增强。这些现象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牵涉个人、行业、教育及其他因素。旅游教育培训改革及创新是我国旅游发展转型的关键环节,需要国家旅游职能部门、高等院校、培训机构、企业及个人共同应对,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才能为我国旅游发展提供优质专业人才。

一、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训发展现状

旅游教育培训与旅游业发展互为必要条件,我国旅游教育培训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2012年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旅游管理专业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此次调整,是中国旅游业供需实践和发展的必然。根据旅游业呈现出的新业态及市场需求,旅游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不断完善自我定位、创新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多元化、课程体系特色化,为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959所,中等职业院校873所,相比2000年增加了637所;旅游院校学生总计77.16万人,相比2000年增加了44.37万人;全行业在职人员培训总量达到427.3万人次。(表1)

总体来看,我国旅游教育培训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旅游教育培训院校、学生人数和在职培训人员总量呈大幅增长趋势,并且从2005年开始,旅游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超过中等职业学校,并且一直保持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其毕业生成为旅游人力资源市场的主体。(图1)但是,2013年末,我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数据出现大幅度下滑现象,我国高等旅游院校及中等职业院校比2012年末减少404所,下降18%;在校生比上年减少30.18万人,下降28%;全行业在职人员培训总量比上年减少19.54万人次,下降4.4%。

二、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旅游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对我国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旅游市场,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瓶颈。旅游行业占中国就业市场8%的份额。魏小安指出,未来十年,我国旅游从业者每年需要新增400万,2015年旅游就业达7,500万,我国旅游行业出现严重的人力资源短缺,尤其是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缺口巨大。然而,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业中,旅游管理专业却位居前列。受旅游本科学生低就业率、招生困难等因素影响,我国旅游教育培训从2013年开始出现急剧收缩趋势,部分高等院校旅游本科停止招生,或采取隔年招生,旅游教育转向精英式的研究生教育。我国旅游教育培训与旅游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相悖,尤其是旅游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本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脱轨,对我国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带来隐患。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旅游专业行业认可度低、人才流失严重、有效供给不足;二是旅游从业者职业幸福感降低;三是旅游人才区域分布不均衡;四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

三、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训影响机制

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业界的重视及学者多角度的探讨:保继刚和朱锋指出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学生专业认可度和本行业就业率走低,专业人才流失严重,提出从学生就业层次入手,强化旅游专业特色,提高旅游学科主导地位和优势教育资源的实力;樊婷婷和李志飞分别提出酒店员工和旅行社员工存在较强的工作倦怠感;于伟指出最大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旅游毕业生个人因素、行业因素和教育因素;郭为基于旅游专业反馈的信息得出专业壁垒缺失、就业劣势及就业退出导致旅游教育出现萎缩,尤其专业壁垒缺失为核心因素。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训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行业地位不明确,缺乏政策规范和保护。在201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出台实施之前,针对旅游业的法规条文仅有《导游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以及消费者保护权益法、合同法等,远远滞后于30年来我国旅游业的爆发式增长。新旅游法并没有明确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地位,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民素质改善与国民幸福感提升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尤其没有明确旅游业从业者的行业地位,缺乏健全的旅游人才体系、合理的旅游人才队伍、科学的薪资政策和有效的人才发展保障机制。旅游行业出现基层从业者门槛低薪酬不理想,旅游行业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加而高学历者行业退出的矛盾现象,急需国家明确旅游行业地位及建立健全旅游人才保障体系。

(二)旅游教育体系结构不合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涵盖中等职业学校、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具有不同层次和门类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及大专院校重视实践教学,主要为酒店、旅行社及景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为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旅游硕博教育主要为规划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我国旅游教育建设和发展起步较晚,2005年以后本科教育才成为旅游教育的主体,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教育的发展,因此很多高校开设旅游院系并扩大旅游专业招生规模,但是部分院校属于盲目跟风,缺乏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在就业爆冷之后采取隔年招生或停止招生的消极应对措施,使旅游专业教育陷入困境之中。同时,由于我国旅游教育依托的学科背景主要为管理学、历史学、自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等,对其他学科的依赖导致旅游教育在学科建设上一直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致使整个旅游教育质量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

(三)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我国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仅停留在员工招聘、工资待遇等方面,很少涉及职业培训、岗位设置,对员工职业生涯缺乏长远规划。同时,旅游企业内部在人才的选拔、使用、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旅游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中高层工作压力大,激励手段单一,力度不大,覆盖面有限,旅游企业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旅游企业缺乏成熟的人才观和用人机制,缺乏“人才梯度”和“分级管理”理念,情感留人或者体制留人仅流于形式,致使旅游企业缺少一大批精通业务、高技能、文化修养兼备、经营能力强的管理人才。

(四)旅游从业者职业形象下降。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酒店、旅行社及景区,当前人们对旅游服务人员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酒店员工被等同于餐厅或者客房等基层服务人员,导游人员被扣上引导游客购物只顾赚取回扣的不良职业帽子。大众媒体对个别导游人员的违规行为大肆渲染,导致导游员社会形象坍塌,却忽略了我国游客素质整体偏低的事实,没有认清旅行社才是将导游推向盘剥游客这种恶性循环的幕后推手,忽视了旅游行业存在严重的淡旺季,导游工作极不稳定并且待遇无保障。旅游从业者社会认可度下降,就业满意度走低、职业幸福感下降使得旅游从业者成为职业倦怠感高发的人群,对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带来隐患。

四、我国旅游专业培训教育对策建议

(一)政府引导建立规范的旅游人才市场。旅游教育培训离不开政府的财力投入、政策支持和资源调配。目前,我国还未形成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旅游人才市场,对于旅游人才的市场供求规律,缺乏科学的分析依据。而一些地区性或集团性的旅游人才市场,对整个旅游人才市场配置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政府应该引导发展全国性的旅游人才市场,建立旅游人才库,出台各类法律法规,同时引导旅游企业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以提高旅游人才市场配置效益,实现旅游人才与企业的顺利对接。以政府引导为主,健全旅游人才管理体制,保障旅游行业一线员工的最低收入,监督旅游企业完善从业者的养老、医疗保险,增强旅游从业者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建立一个规范的导游等级制度、薪酬体系、职业资格鉴定体系和职称制度,为旅游从业者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人才制度环境。

(二)提升旅游教育培训水平。我国旅游业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旅游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主体,旅游教育培训机构急需改革创新,提升旅游教育培训水平。一是针对旅游人才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和办学层次,对教学和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二是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资源设置特色课程实现学以致用;三是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健全实习机制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单位;四是提升旅游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加强旅游高等院校之间的访学与交流,开拓旅游教师的视野,为旅游教育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教师。

(三)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急需改革。旅游企业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目前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出现刚性需求,但同时对旅游人才重使用轻开发,重考核轻激励,重短期效益轻长远规划,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旅游企业不仅要积极改善员工的行业环境、社会环境,同时优化企业内部环境,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打造旅游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合适的薪酬体系和奖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工作幸福感。

(四)加强职业规划引导就业。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很多旅游毕业生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最感兴趣,旅游企业很难招聘到优秀的本专业毕业生。旅游专业毕业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对旅游业的认同,培养对本行业的热爱,客观评价自己,避免盲目就业。旅游院校及培训机构要加强和改善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条件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旅游企业实习,更好地了解旅游行业的职业特点,对旅游行业有一个正确认识,使旅游教育培训与旅游人力资源市场实现良好的对接。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严根,张德金.旅游业与我国的旅游教育[J].华东经济管理,2000.6.

[2]何海燕,舒波.旅游本科教育供需悖论的经济学解释及其化解[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9.

[3]保继刚,朱锋.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5.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丽水市;导游队伍建设;对策

一、丽水市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丽水市导游队伍建设的现状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的西南部,是浙江省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共下辖9个县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丽水市生态环境质量省内第一、中国前列,因此同时也被赋予了“浙江绿谷”的美称。丽水市交通四通八达,特别是2015年12月20日之后,丽水高铁开通,这为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和推广丽水旅游提供了一个重要保障。据丽水市旅游行业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丽水市共有持全国导游证(IC卡)人员1364人,另有516人取得了景区(点)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1.年龄结构

丽水市1364名持全国导游证的导游中,20岁至30岁的导游821人,占导游总数的60.19%,比例最高;31岁至40岁的导游353人,占导游总数的25.88% ;51岁以上的导游43人,占导游总数的3.15%,占比最小。从中可以看出,导游人员构成中,20岁至40岁的中青年占绝对优势,高达86.06%;并且年龄越高的年龄段,持证导游比例越低。

2.性别

从性别来看,男导游352人,女导游1012人,分别占导游总数的25.81%和74.19%。可见,女性占绝对优势,接近3/4,是男导游人数的三倍。

3.学历结构

持全国导游证的导游中,高中、中专学历753人,比例最高,超过总持证人数的一半(55.20%),其次是大专学历(30.87%),接近三分之一,说明丽水导游人员整体学历比较低。而研究生学历仅有36人,占导游总数的2.64 %,比例最低;并且随着学历的升高,持证导游比例越低。

4.等级结构

持全国导游证的导游中,初级导游员1312人,占总数的96.19%,中级和高级导游员比例极低(分别为3.37%和0.44%),且等级越高导游比例越低。

5.就业结构

从导游的就业结构调查得出,在1364名持全国导游证的导游中,专职导游有756人,社会兼职导游608 人,分别占55.43%和44.57%。在旅行社工作的导游基本是专职导游,但是因为有些地区还没有导游服务中心,所以许多兼职导游则只是挂证在旅行社,名为“专职导游”,实为“兼职导游”。

6.语种结构

丽水普通话导游员占丽水导游队伍的99%以上,外语导游严重不足,因此导游的语种结构是十分不合理的。由于外语类导游的严重短缺,严重影响了丽水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也降低了“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品牌对境外游客和国外旅行商的宣传力度。

(二)丽水市导游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结构不合理

导游队伍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等级和语种方面。导游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基本以高职和大专为主,高等人才严重缺乏。丽水导游队伍等级呈现“金字塔型”,底部的初级导游占绝大多数,中间的是中级导游,而高级导游则少之又少。原因分析:为了适应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许多旅游专业的学生高职或大专毕业就投入到旅游带团的行业中去,而那些继续攻读更高的学位的旅游管理方面的人才则在毕业之后往往选择留校任教或转行往更好的行业中去,造成了导游队伍的学历偏低,人才缺乏,结构等级不合理的现象。

2.导游职业忠诚度不高

职业忠诚度是指对自己的事业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一些人说导游是吃的是“青春饭”,导游的年龄阶层大多数在20-40岁之间,许多导游干几年之后就纷纷跳槽,导游职业忠诚度较低,旅游行业留不住人。原因分析:丽水市旅游淡旺季明显,旅行社为了节约成本配备少量专职导游,到旺季再聘请大量兼职导游,使得导游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也就不愿再多做更大的职业投入,导致了职业忠诚度降低[1]。丽水市导游人员以初级导游为主实际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3.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丽水市对导游队伍的管理基本上是专职导游多由旅行社管理,兼职导游则是挂靠在旅游行业协会。这么多年以来导游员等级考评一直没有列入到职称评定系列之中,造成人才的流失,导致了这支队伍的整体水平很难提高。同时,我国虽然已经实施了导游人员等级考试制度,但级别与待遇匹配度太低,导游级别虚挂现象严重。原因分析:旅游主管部门政策制度的不完善,缺乏激励和竞争机制等;旅游业高素质人才缺乏;政策的科学性,专业性不强;地方部门对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等。

4.培训不到位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要求:导游人员一年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56小时。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参加培训人员少,培训效果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导游服务质量的提高[2]。原因分析:旅游主管部门的年审培训机构由于师资力量单薄、资金缺乏、服务机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导游培训种类单一,重资格培训和年审培训、轻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培训方法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专题研讨和实践培训。

5.监管机制不健全

由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自身职能弱、执法队伍不健全,导游数量庞大、分布错乱、而且时常跨不同区域工作,导致了监管严重缺位[3]。原因分析:由于没有建立全方位覆盖的导游服务监督管理体制,一旦有发生违规违法行为很难及时查处。由于约束力不够,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严,出现导游服务随意,许多旅游投诉得不到及时处理和反馈的情况。监管力量还来自于旅行社、游客和网络媒体等,但监管效果有限。

二、丽水市导游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导游自身专业修养

现在导游队伍的学历普遍较低,大多以职高和大专为主,远不能满足旅游发展需求。需要加强自身专业文化知识学习(包括礼节礼仪、服务标准、专业技能知识、交通安全和野外急救等多项综合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各大院校应制定科学的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让学生主动进行社会实践和锻炼,提高自身能力水平。

(二)建立科学的导游培训体系

旅游管理部门应重视导游队伍的培训工作,及时为导游“充电”。(1)形成导游培训合力。对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一是加大导游培训投入,成立旅游优秀人才发展基金,以培育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奖励人才。二是丰富导游培训方式,建立一些在线网络学习平台、多举办一些导游服务大赛等。对于开设旅游相关专业的高校而言,邀请优秀导游员来校开展专题讲座,以优秀导游的成长之路来影响和带动更多大学生热爱导游职业,为旅游业培养更多的导游后备人才。(2)完善导游培训评估机制。在培训结束后,对导游最后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反馈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评估反馈可以发现导游队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的查漏补缺。

(三)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严厉打击“黑导”、“野导”和“零负团费”。由于“\导”和“野导”的存在着非法操作、违法服务,使得旅游行业的整体形象受损,也直接影响了整个地区导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因此,地方政府规范旅游服务,维护旅游市场秩序[4]。“零团费”要求游客强制购物等违法行为,这严重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而“负团费”则是组团社要求地接社反向其按人数支付一定费用,以获取和增加自己利润,像这些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游客、导游的权益,最终也害了旅行社。因此必须要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坚决打击“零负团费”的顽症。

(四)建立良好的监管体系

对旅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旅游行政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旅行社等都要对导游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完善管理方式。(1)加强对年审、计分管理制度的落实。打造诚信服务建设体系,建立导游专属档案管理系统。对于导游的年审考核,不能只停留在平时的验证上,而是应该根据其业务能力水平、带团质量和游客反馈等综合情况进行考核初评,然后再上报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终评,形成一个良好的年审管理体制。完善导游计分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并严格执行,科学管理,实行信息实时传输反馈,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旅游管理水平上的作用。(2)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政府部门要不断的加强正面的舆论引导,给导游人员树立一个良好形象。一方面以电视、报刊和网络为主的社交媒体揭露批评侵害导游合法权益的反面典型,并针对旅游行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探讨和评论;另一方面要健全社会公众对违规违法导游的投诉机制,公布投诉电话,设立投诉快速处理机构,通过网络实行游客对导游服务的评价等。

三、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和调查,分析了当前丽水市导游队伍建设现状,总结出现的问题并阐述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丽水市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导游人员在年龄结构上主要是以中青年人为主;在性别女导游人员占绝对优势;导游的学历结构主要集中在高中、中专、大专,学历普遍偏低;导游的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导游;专职导游和兼职导游比例相当;语种以普通话为主。丽水市导游队伍建设也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结构不合理、导游职业忠诚度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培训不到位、薪酬待遇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健全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对策包括:提高导游自身专业修养、建立科学的导游培训体系、建立导游从业激励体制、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建立良好的监管体系等。

参考文献

[1]王懿.旅行社兼职导游管理现状及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8.

[2]李群,鲍彩莲.辽宁省导游服务质量问题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4,(0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