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调研工作计划范例6篇

电视台调研工作计划

电视台调研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增值税;纳税管理;事业单位;营改增

一、背景描述

(一)单位基本情况

XX电视台是一家省级事业单位,集电视、报纸、网络、新媒体、艺术团等业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传媒机构,以财政拨款和广告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隶属于XX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她是省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经过40多年发展,电视台目前拥有15个电视频道(10个免费频道、3个付费频道、1个移动频道、1个境外频道),1份综合类都市新闻日报,1个官方网站,2个文艺机构。目前,XX电视台属于经济衰退时期。

(二)单位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规模、资金等因素,XX电视台发展相对缓慢,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行业间的竞争逐渐加剧,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台生存、发展的空间越发狭窄,广告收入呈断崖式下滑,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XX电视台也一直提倡财务人员要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但由于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局限性,发展比较缓慢,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也仅仅停留在制度的建设上。对于税务的管理筹划较为欠缺,缺乏事前的规划和决策、事中的控制以及事后的业绩评价。纳税筹划也限于其概念、原则等基本问题的探讨,总体的理论性、系统性不强,表现为主要还是针对税法的具体条文进行的,短期效应比较明显,较少有系统的前期策划、流程再造、实践分析、制度补充与完善。

(三)增值税纳税管理筹划的主要原因

XX电视台是一个以广告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事业单位,营改增后,主要税种也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而税款是台里的一项大额支出。因此,针对影视行业的特点以及台里的实际情况对增值税做纳税管理筹划,梳理和建立业务和账务处理的新流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纳税风险,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综合竞争实力成为管理会计人员的重要任务。另外,国家实施的“营改增”改革,不仅是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促进结构调整、企事业单位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抓住这次财税改革的历史机遇,深刻把握政策精髓,最大限度地获取税制转换效益,合理分享改革红利,也是一个严肃而重大的课题。

二、总体设计

(一)总体思路

增值税纳税筹划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方案,涉及的内容和方面比较多,总体思路如下:1.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启动各项准备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和本职工作情况,合理分工,周密安排,力争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位,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要求负责人列出详细工作计划,及时沟通解决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质保量按时完成。2.进行调研,做好内、外部沟通协调,分析现有增值税业务类型,与主要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和座谈,了解增值税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强调和注意的环节,取得增值税发票的类型和要求,设计增值税业务新流程,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办法等。3.加强增值税培训管理工作,重点是组织会计人员、各部室(频道)报账员对新设计的增值税业务流程及会计核算办法学习和培训;初步试运行相关系统,不断进行完善。4.正式实施,重点是密切跟踪分析增值税缴纳和会计核算情况,及时总结相关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调整解决。

(二)增值税纳税管理筹划的内容

1.进行调研,了解XX电视台增值税业务的类型和特点,查找其中可能存在的纳税风险点。2.根据电视台业务特点和要求,合理选择上下游伙伴,尽可能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3.创新业务管理,多进行业务外包,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4.加强合同的管理,明细合同条款,从业务的前端合理地控制风险。5.重新梳理工作流程,确保核算业务流畅和准确。6.每季度进行增值税的分析和总结。

三、方案实施

(一)前期调研

为扎实推进XX电视台增值税纳税管理筹划工作,项目成员分别到税源丰富的六个改制频道座谈调研,并组织技术部、办公室、安保部及物业部等税源丰富的职能部室进行了专题座谈。通过密集调研,及时、全面、细致地向业务一线传达了增值税最新政策精神,说明了税制转换和全面营改增对全台、对各频道(部室)相关业务的深刻影响,普及了增值税纳税相关知识,提出了税源管理的重点业务,同时详细了解了改制频道的广告经营及节目生产现状,充分听取了业务一线部门对该项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为增值税纳税管理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适当调整经营策略

合理选择上下游合作伙伴各部室(频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总结分析增值税对自身税负变化影响的基础上,采取合理化分工方式,细化优化业务流程,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在选择上下游合作伙伴时,要考虑营改增变化,适当调整竞价策略、营销方式等,优先考虑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最大限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创新业务管理方式

实施业务外包和筹划前移由于增值税链条式层层抵扣的特性,特别适合业务外包,通过相关业务外包给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其他单位,可以最大限度地取得增值税进项税发票,既可降低我台综合税负,同时又可降低其他一些节目自制成本;而财务核算时按照价税分离原则处理,税款另行核算,不占用部室(频道)预算。要取得这样的结果,就必须思路前移,做好事前筹划,在业务洽谈阶段就要充分考虑,慎重选择有资格的供应商,做好合同管理等,这对各部门业务人员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合同的管理

合同管理是各项经济业务的源头和法律依据,是企业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如:发票开票时间、发票内容、金额、税率、付款方式、取得的票据、违约金等)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税负承担及税款交纳。签订合同合同时需注意以下事项:第一,签订合同时要考虑服务提供方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结算票据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率是多少,能否抵扣增值税?第二,营改增以后,需要在合同价款中注明是否包含增值税;第三,明确提供发票类型、税率的要求,在合同中明确供应商(承包商)提供发票的类型和适用税率。第四,明确提供发票的时间要求,如先款还是先票的问题都需要合同中有明确的界定。第五,应当考虑将取得增值税发票作为一项合同义务列入合同的相关条款。第六,在合同条款中应特别加入虚开条款。第七,合同应约定应派专人或使用挂号信件或特快专递等方式在发票开具后及时送达对方。

(五)对增值税业务核算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梳理

根据项目工作要求,项目成员对涉及增值税业务的工作流程,进行了系统设计,重新梳理确定了业务操作流程,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为电视台增值税纳税筹划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了可靠的业务操作平台。

(六)季度进项分析,增强税收筹划

每季度对全台取得的进项税额分部室、频道作比对分析,并分项目统计,依据重点项目支出,完善管理办法和制度,着力防控重点支出风险,在合法合规范围内对税收进行筹划。季度进项分析包括各部室频道进项税认证总额、支出项目分类计算、与去年同期对比等统计分析。通过季度分析,能找到重点支出项目和重点部室频道的进项税额情况,并据此及时掌握我台业务支出变动,对支出项目做到重点支出重点管理,做好税收管理筹划,确保可抵扣税源不流失。

(七)对增值税专项知识做好扎实学习与培训

为了更好地把握政策精髓,项目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和学习,及时提高了工作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增值税纳税管理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理论基础。一是积极参加现行增值税业务的专项培训。二是积极参加央视会计制度及营改增业务培训。特邀中央电视台财务部专家为我台财务人员讲解《广电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央视“营改增”试点工作情况。三是积极参加XX市国税局举办的“营改增”业务培训。四是积极参加广电局举办的业务专项培训。五是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熟悉掌握最新政策。六是积极参加对全台财务人员和报账员的专项业务操作培训。

四、取得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经过增值税纳税管理筹划,以及国家营改增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推广,可抵扣范围不断地扩大,项目成员积极跟进政策更新和项目运行情况,随时发现、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使项目运行日趋完善。从2013年8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XX电视台累计抵扣进项税1.43亿元,税负平均降低30%左右。总体上分析,实施增值税纳税管理筹划,整体节税效果显著,为我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税制转换效益,享受到改革的红利;但各部室(频道)基础不同,还存在个体差异,税负有升有降。增值税纳税管理筹划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单位税务管理工作单一、片面、被动和滞后的问题,对增值税的管理更加系统,从源头上控制有可能带来的风险,避免可抵扣税款的流失,从流程和制度上合理地保证纳税管理筹划的落实效果,从培训上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增值税管理工作。增值税纳税管理筹划对单位制定和落实战略目标提供了经济支持和决策支持,改善了业务处理的流程,有效地防范了风险。同时,对单位决策提供了更加科学、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和依据,提高了电视台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会计人员的转变。

(二)存在的问题

增值税能够为我台带来税收红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广告收入确认额将有所减少。收入将由原来按实际收款全额确认核算,转变为按实际收款全额扣除税款后的余额进行确认核算,账面反映出来的广告收入确认金额较以往将有所减少。第二,支出预算编制难度加大。单位缴纳营业税时,我台“税金”支出预算金额明确,即按照收入预算的8.65%计算确定;单位缴纳增值税后,增值税销项税额及其附加税金可以按收入的9.65%计算确定,但由于进项税额取得的不确定性,导致“税金”支出预算金额成为变动预算,给支出预算的编制带来很大的影响和难度。总之,增值税纳税管理筹划势必将对电视台的财务管理工作和相关业务流程带来重大变化,对电视事业、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这一重大税制改革的背景下,结合电视事业发展的实际,近年来电视广告创收持续下滑的不利形势,从内部管理入手,着力把握全面营改增的良好契机,主动适应税制弯化,深挖减税降支潜力,抓好用好税制改革红利,是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财税37号.《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2013.

[2]财税3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准备工作的通知》2016.

电视台调研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系统;平台建设

1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面临的问题

(1)系统间数据的顺利交换和信息共享困难。当前,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调度自动化各系统之间及与上下各级调度系统之间信息流通的频率和速度正以几何级数增长,但是自动化系统的异构性阻碍了信息流通的顺利进行。应用程序往往运行于不同厂家开发的平台,其相应的数据格式也是私有的非标准格式,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信息命名规范,各厂家开发出来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没有一个统一的网络模型和数据结构,系统之间很难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2)调度自动化系统资源利用率低,难以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集约化管理。由于各应用系统开发时,均需要建立各自的网络模型,重复配置网络拓扑、状态估计等应用功能,并直接从EMS系统的实时数据库中获得实时数据,造成网络拓扑、状态估计等通用应用功能不断重复建设,整个系统的集成度较差,并造成系统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很大,难以适应现代化电网集约化管理发展的要求。

(3)信息接口的多样性和直接交互访问,严重影响系统自身的安全性。随着电网的发展,调通中心开发的应用系统或功能、系统或应用之间的专用接口多和复杂,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由于各系统位于不同的安全区域,系统之间存在直接交互的专用接口,这种信息接口的“交叉穿越”不同安全区域,严重影响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自身安全性。

(4)系统或应用的升级扩充费时费力,有效资源得不到可靠保护。当对系统功能进行扩展时,如果采用第三方软件,由于接口专用而重复建设一些配套软件,浪费了用户的资金和时间。当进行系统后期功能的建设时,由于第三方软件的接口问题,往往只能选择原来厂家的应用软件,不能选择最好的应用软件。同时对老系统更新升级时,由于运行平台的不兼容,系统原来的一些运行稳定可靠的软件不能再利用,系统长期积累的数据资料和二次开发的工作不能再保留。

2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需求

调度自动化系统间信息共享和交流频繁,需要建立高效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

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发展。现在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涵盖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大多数计算机系统,如:数据采集和监视(SCADA)、能量管理(EMS)、电网高级应用软件(PAS)、调度员培训(DTS)、电能计量(TMR)、电网在线安全稳定控制、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雷电监测、调度信息管理(DMIS)等系统多方面的应用需求,并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还将涵盖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WAMSP)、电网运行环境监测等系统。随着系统的进一步完善,还要求调度自动化系统具备与生产信息系统(MIS)互动的功能。例如:可以生成并传输生产数据(设备跳闸故障统计)、报表(负荷预测)及电网方式变化(正常倒闸操作)等记录,缩短调度员在日常记录和报表上花费的大量时间,极大缓解调度员工作压力,有利集中人力物力于电网的运行与控制。

这些系统或应用之间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需求迫切,以及不断扩展新应用的要求等,使得调度自动化各系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共享和交流越来越频繁,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调度自动化系统所需的高效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为调度自动化各系统提供一个数据交互平台,使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规范化和安全化。

(2)满足调度生产管理和流程控制的要求,对调度自动化应用进行区域划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电力生产和电网控制的控制类应用及相关的辅助控制应用;

2)电力市场运行和发电/输电等计划类应用及相关的辅助校核应用;

3)规划研究和模拟培训的研究类应用;

4)调度业务管理等管理类应用,需要对应用区域进行重新划分。

(3)增加及重新组合传统的调度自动化应用功能群,通用功能需进一步整合优化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为电网的安全、优质和经济服务的各种应用功能,同时调度自动化原有应用功能随着电力市场、发电考核和调度智能化等工作的开展,应作出适当的功能调整和重新组合,更好地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电网商业化运营和电力调度技术发展的需求。同时,整合通用应用功能,消除同一种功能在不同系统中的重复配置,使得所有应用能够基于同一网络模型/参数,所有数据来自于唯一数据库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资源,减少日常维护工作量,适应调度智能化的发展要求。

(4)为电力调度提供更多的自动化技术手段和智能化工作环境

由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往往隐藏在表面信息中,有经验的调度员根据表面信息来判断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和危险发展程度。如果能为电力调度人员提供更多智能化手段来辅助调度员的决策,将降低调度人员的工作强度,以能集中精力关注电网的重要信息。建立为电力调度提供辅助决策手段的应用系统,利用调度自动化应用软件的先进功能、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原理,使调度实现由经验型向分析型和智能型的转变,是智能电网发展重要方向。

3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整体建设探讨

3.1调度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

(1)构筑统一的系统平台

构筑符合IEC61970标准的统一系统平台,所有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应用均采用“一体化”的设计,逐步实现应用功能的“即插即用”。IEC61970标准颁布后,为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定义了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提供了一种用对象类和属性及彼此关联关系来表示电力系统资源的标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和整合。

目前,部分地区开始建立统一数据信息平台,实现了各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生产管理数据的整合。随着新标准的推广、信息命名规范化等标准化工作的完善,建立统一系统平台将得以实现。统一系统平台的建立,可以实现数据顺利交换,使调度信息的广泛共享成为可能;可以实现应用功能的扩展和“即插即用”,避免不断地建设独立系统的现象,有效地保护现有系统的有效资源;可以使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高效化、规范化和安全化。

(2)建立2个数据中心(平台)

遵循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分别对电网监控和电力交易应用的安全I、II区和电力调度生产管理的安全III区建设数据平台,形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统一数据的内平台和外平台结构,形成安全I、II区数据内平台和安全III区数据外平台2大数据中心。由数据平台统一向调度中心以外的电力企业系统提供调度数据。

调度数据中心的形成,有望避免系统之间的关联复杂、数据存储分散、信息缺乏有机联系的局面,解决数据的冗余和不一致性问题。同时由数据平台统一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对外,消除了系统之间存在直接交互的专用接口,避免了信息接口的“交叉穿越”不同安全区域,提高了系统的安全保障。此外,利用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和展现技术获取更多电网调度管理信息,提高了调度信息的利用率,准确地显示电力系统的真实运行状态,为电力调度人员提供更多的智能化手段来辅助调度员的决策。

(3)重新整合和优化应用功能

由于传统功能(或功能模块)的组合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电网调度和运营的需求,同时新的应用功能不断投入,急需对应用功能进行重新整合和优化。通过消除同一种应用功能的重复配

置、单项功能被高级综合功能所取代,使所有应用能够基于同一网络模型/参数。同时,可自由调用各项应用,按照“任务”目标的不同组合成不同的“功能群”。某一功能群包含的功能可能跨区或利用多个软件实现。

(4)形成3个应用区域

为满足安全分区的要求和适应生产流程的特点,可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的分区原则,划分为3个应用区域:以监视控制的应用I区;以市场计划的应用II区;以规划研究和管理的应用III区。3个应用区域均配置完全相同的应用支撑环境,区域之间采用有效数据同步与镜像机制来交换数据。

通过I区与II区、II区与III区之间的有效数据同步与镜像机制,保证3个应用区域间的数据一致性,保证应用功能能够按需部署与有效整合。

3.2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技术要求

(1)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统一系统平台)

统一系统平台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为所有应用系统或功能模块提供统一的运行管理、数据访问、系统通信、图形界面、权限管理等公共服务。平台应遵循IEC 61970等国际标准,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便于应用功能的扩展和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见表1。

(2)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内、外数据中心(平台)

内数据平台中存储的数据包括:安全I、II区中各应用系统的模型、参数、拓扑、图形、计划数据、计算结果、运行/交易数据,以及历史采样数据、定值数据、过程数据、告警记录等,同时还包括少量安全III区的信息(如:设备参数、气象信息、计划值等)。

外数据平台中存储的数据包括:内平台的所有数据、安全III区应用系统的有关信息、多种统

计分析数据等。利用数据镜像和复制功能将内平台数据传输到外平台。利用外数据平台建立调度数据仓库。采用ETL工具进行数据加载和整合,形成数据集市,从而形成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基础。

(3)功能群的整合优化要求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可以固定组成以下多个功能群:实时监视控制、在线辅助决策、市场与计划、运行评价管理、研究分析和业务管理等。也可以根据“任务”目标灵活地组合成所需的功能群。

(4)针对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框架形成3个应用区域

1)应用I区应用主要支持实时监视控制、在线辅助决策功能模块和运行评价管理功能模块的

相关部分。

2)应用II区应用以数据内平台为核心,主要支持市场与计划、研究分析以及在线辅助决策功

能模块,数据中心,WEB系统等安全II区应用。这个区的数据中心直接为电力市场等提供服务。本应用区的功能以及数据可以直接在安全I区调用,与安全I区应用形成统一体,实现安全II区的数据和应用集成,对调度生产运行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3)应用III区应用以数据外平台为核心,功能包含监视控制、市场计划应用区有关功能的安全III区镜像,以及数据中心、WEB系统等安全III区应用。主要功能为监视控制、市场计划应用区功能的研究。本区要求能实现与DMIS形成一体化,实现数据和应用集成,对调度管理业务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4结语

整体设计方案的基本前提是标准和规范的统一。随着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也是动态变化的,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仍需要不断地积极跟踪发展方向,以便及时进行完善和修正。

参考文献

[1]王梅义;大电网系统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电视台调研工作计划范文3

1.1工程及应用科学台湾科技年鉴记述的台湾“国科会”的工程及应用科学门类,包括土木水利工程、环境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机械与固体力学、能源工程、自动化工程、控制工程、热流工程、航空太空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电信工程、资讯工程、电力工程、微电子工程、光电工程、医学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及高分子工程19个学类。

1.2生命科学台湾科技年鉴记述的生命科学,包括医学科学、农业科学和生物科学3个领域。医学科学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部分共10个学类。其中,基础医学包括形态及生理医学、生化及药理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及检验医学、药学及中医药学4个学类;临床医学包括内科系医学(一)、内科系医学(二)、外科系医学(一)、外科系医学(二)、社会医学及工程医学6大学类。农业科学包括农业环境科学和农产资源科学两个学类。生物科学包括生物科学和生物多样性及长期生态学两个学类。

1.3人文及社会科学台湾科技年鉴中人文及社会科学门类,包括人文科学的台湾及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学、艺术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律学、政治学、区域研究与地理、经济学、财务金融会计及管理学等学类。

1.4科学教育在台湾科技年鉴中,在自然科学章、工程及应用科学章、生命科学章及人文及社会科学章之后,专门单列了一个与之平行的科学教育章。据此,笔者认为,该年鉴把“科学教育”视为一个科学门类,其所述科学教育的范畴,包括数学教育、科学(自然科学)教育、资讯科学教育、应用科学教育、医学教育、多元族群的科学教育、科普教育与传播学类等。

2台湾科技发展组织体系

目前,台湾开展科学技术工作的原则是整体规划、分工执行。台湾科技发展组织体系包括推动机构、执行机构及评估体系3个部分。

2.1科技发展推动机构台湾科技发展推动机构就是科技行政机构,包括“科技部”、“行政院科技会报办公室”及其它相关“部会署”。(1)“科技部”(原“国科会”)。1959年,台湾成立“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长科会)。1967年,台湾“总统府”的“国家安全会议”下增设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科导会),并将长科会扩充改组为“国家科学委员会”。1969年,将“国家科学委员会”再改组为“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国科会”)。“国科会”委员由“行政院”选聘的“行政院政务委员”、研究机构首长、“中央”相关机构首长及专家学者担任。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订科技发展政策、策略、方案及中长期计划,规划推动基础研究与先进性应用研究,改善整体研究环境,培育延揽科技人才,奖助研究人员,并协调、联系、审议及管制考核各“部会署”重要科技计划。1978年起,它主办科学工业园区的开发工作。台湾科技发展政策、科技资源整合与分配原则、重大科技计划以及重要科技法规,由“国科会”会议作出决议,报请“行政院”核定。为提升行政机关效率,以精简、弹性、效能3大原则对“行政院”进行组织再造。2010年1月12日,台湾“立法院”审议通过《“行政院”组织改造法案》,确定未来“政府”组织架构中的“国科会”改制为“科技部”。2014年1月7日,台湾“立法院”审议通过《“科技部”组织法》。同年3月3日,台湾“科技部”正式成立[4]。相较于原“国科会”,“科技部”的职能有一定调整,主要包括研究制订科技研究发展政策、推动基础科技及应用科技研究、推动重大科技研发计划、支持学术研究、发展科学工业园区、规划核能安全政策及管制、管理“国家”科技发展基金等。(2)“行政院”科技会报办公室(原“行政院”科技顾问组)。1976年,台湾成立“行政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小组,由“经济部”、“国科会”等单位首长担任成员,作为跨“部会署”的应用科技整合、推动及联系协调机构。1979年,台湾“行政院”颁布《科学技术发展方案》,成立“行政院”科技顾问组,聘请外籍著名科学家作为科技顾问,定期检视和评估政策并提出建言。随后,各相关“部会署”陆续设立科技顾问室作为部门推动科技发展的窗口。1989年,应用技术研究发展小组被裁撤,其审议应用技术发展政策和联系协调各“部会署”的功能并入科技顾问组。1998年,增聘岛内著名科学家为科技顾问,且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为首席科技顾问。2012年,科技顾问组改制为科技会报办公室,成为“行政院”正式常设性任务编组。(3)其它相关“部会署”。台湾当局的“经济部”、“教育部”、“交通部”、“内政部”、“国防部”、“劳动部”、“农委会”、“卫生署”(“卫生福利部”)、“环保署”、“原子能委员会”及“公共工程委员会”等“部会署”,也分别通过编列和执行科技预算,引导和落实当局的科技政策,参与推动科技发展。

2.2科技发展执行机构台湾科技发展的基础科技研究和先导性科技应用研究,主要由“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与各大学院校执行。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主要由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和其它财团法人研究机构执行。产品开发和商品化研发,主要由公营、私营企业执行。(1)基础研究机构。中研院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是目前台湾地区的最高学术研究机关,直接隶属于“总统府”[5]。1928年,中研院在南京成立,新中国成立以后,其大部分改组为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少部分在台湾地区重建并保留原称。中研院的任务是开展人文及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及奖励学术研究,培养高级学术研究人才。目前,中研院下设研究机构包括:①数理科学方面的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资讯科学、统计科学、原子与分子科学、天文及天文物理、应用科学、环境变迁、资讯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②生命科学方面的植物暨微生物学、细胞与个体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生物医学、农业生物科技、基因体、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③人文社科方面的历史语言、民族学、近代史、经济、欧美、中国文哲、台湾史、社会学、语言学、政治学、法律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所。3类研究所(研究中心)共31个。台湾各公、私立大学院校,也承担着基础研究任务并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2)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执行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任务的各财团法人研究机构主要有隶属于各“部会署”的半官方性质机构,包括:①“经济部”的工研院、资讯工业策进会、中技社、中国生产力中心、“中华民国”纺织业拓展会、中卫发展中心、生物技术开发中心、石材暨资源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全国认证基金会、印刷工业技术研究中心、自行车暨健康科技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自强工业科学基金会、车辆研究测试中心、金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商业研究院、专利检索中心、船舶暨海洋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塑胶工业技术发展中心、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台湾大电力研究试验中心、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台湾电子检验中心、台湾机电工程服务社、鞋类暨运动休闲科技研发中心及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②“科技部”的“国家”实验研究院(简称“国研院”)、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徐有庠先生纪念基金会、台湾科技发展基金会,农委会的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台湾香蕉研究所、台湾渔业及海洋技术顾问社及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③“卫生部福利部”的“国家”卫生研究院、医药品查验中心;④“交通部”的中华顾问工程司、台湾网路资讯中心;⑤“内政部”的“中央”营建技术顾问研究社、台湾建筑中心;⑥“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的电信技术中心。还有非隶属于政府部门的其它研发机构,包括中华谷类食品工业技术研究所、中华经济研究院、亚太科学技术协会、亚太粮食肥料技术中心、亚洲与农村发展中心、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台大严庆铃工业研究中心、台北病理中心、台湾区橡胶工业研究试验中心、台湾经济研究院及台湾营建研究院等。一些研究机构编列于政府部门内部,如“国防部”的中山科学研究院、“内政部”的建筑研究所、“教育部”的中国医药研究所、“经济部”的“中央”地质调查所、“交通部中央气象局”的气象科技研究中心、运输研究所及其港湾技术研究中心及“环境保护署”的环境监测所等。工研院成立于1973年,是台湾最大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开创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先锋,其任务是以先进的工业技术推动台湾工业发展[6]。目前,该院设有南分院、产业学院、电子与光电研究所、资讯与通讯研究所、机械与系统研究所、材料与化工研究所、绿能与环境研究所、生医与医材研究所、影像显示科技中心、云端运算行动应用科技中心、服务系统科技中心、创意中心、纳米(纳米)科技研发中心、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量测技术发展中心、知识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及巨能资讯科技中心等18个研究机构。2003年,原6个“部级”实验研究中心整合成立“国研院”,随后有5个中心加入,现其下设有晶片系统设计中心、仪器科技研究中心、灾害防救科技中心、高速网路与计算中心、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纳米元件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太空中心、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台湾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及台风洪水研究中心等11个实验研究中心[7]。该院的主要任务是建构研发平台、支援学术研究、推动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营造满足社会与产业未来需求的科技研发环境。(3)科学工业园区。台湾现有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及中部科学工业园区3个科学工业区园区,它们分别由隶属于“科技部”的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南部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及中部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简称“竹科”)成立于1980年12月,包括新竹、竹南、龙潭、铜锣、宜兰及新竹生医等6个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3420000m2[8]。其目标是引进高级技术工业和科技人才,激励工业技术研发创新,促进高级技术工业发展。科管局的职责是为园区内厂商建设优质基础设施、提供单一窗口服务、创新研发机制及产学研合作机制。竹科以半导体产业为主,拥有晶圆代工、设计、光罩、封装及测试等完整的垂直分工体系,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的产品,被誉为“台湾硅谷”。它不仅设立南部和中部科学园区,构建了台湾完整的西部高科技走廊,也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学习的典范。南部科学工业园区(简称“南科”)成立于1995年5月,包括台南园区和高雄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6130000m2。南科以光电产业为主,担负着发展台湾科技产业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使命[9]。2003年7月,中部科学工业园区(简称“中科”)开始开发建设,目前包括台中园区、后里园区、虎尾园区、二林园区及高等研究园区5个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6550000m2。中科以光电、集成电路和精密仪器产业为主,其目标是鼓励研究发展和制造高科技工业产品,提升科技产业技术水平,促进台湾中部地区产业升级,形成中部高科技产业新聚落[9]。(4)创新育成中心。台湾创新育成中心(或称育成中心)是台湾“经济部”中小企业处运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鼓励和辅导公民营机构,以培育中小企业、鼓励个人创新创业、促进台湾产业升级为目的而设立的,相当于中国大陆“科技企业孵化器”[10]。其最主要功能是技术指导,服务对象是高科技中小企业[11]。因此,笔者认为,台湾创新育成中心也是台湾科学技术体系的一部分。1993年,“国科会”研究计划提出创新育成的概念[12]。1993年12月,台湾中小企业协会邀集“经济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联合辅导基金会、7家中小企业专业银行以及民间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台湾第一家中小企业专业投资与辅导机构———台湾育成中小企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1996年4月8日,台湾“经济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运用委员会出台《鼓励公民营机构设立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要点》。同年7月,台湾工研院设立台湾第一家创新育成中心[11]。根据创办主体不同,台湾创新育成中心可分为学校型、政府型、财团法人型及民间型4类,大部分创新育成中心为学校型,即由大专院校设立。截至2011年8月,台湾共有131个创新育成中心,其中,获“经济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资助的有99个,中小企业处直营育成中心4个(南港软件育成中心、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南科创新育成中心及高雄软件创新育成中心)[13]。台湾创新育成中心在当局政策引导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学校资源,协助中小企业创新与创业,辅导高科技产业发展和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它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地区产业发展,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简言之,“产官学一体,创造三赢”是育成中心的终极目标。台湾创新育成中心最主要的服务内容是技术指导,其次是空间和设备(如办公室、会议室、展示空间、办公自动化设备、实验用机器设备、电脑等)的出租,再次是经营管理和宣传方面的指导,包括法律、税务等的咨询服务,有些育成中心还提供融资协助[11]。自1997年以来,台湾创新育成中心累计培育5024家中小企业,累计育成1920家新创企业[12]。种种绩效显示,台湾创新育成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科技评估体系台湾构建并长期坚持科技计划审查、执行管制和成果考核的企划评估三联体系,该体系成为台湾科技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保证了台湾科技计划的立项、执行及成果质量。科技计划审查的工作重点在于研拟重点方案,包括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执行管制的工作重点在于计划方案的执行。成果考核的企划评估是将执行成果与检讨意见进行反馈,以便于计划修订[14]。

3台湾科技法律政策体系

1999年1月20日,台湾当局以“总统”名义公布施行经“立法院”审议通过的《科学技术基本法》。该法作为台湾推动科技发展的根本大法和基本方针,是公、私营部门科技发展的主要法律依据。台湾科技基本法规定,根据“国家”发展方向、社会需求和区域均衡发展,“行政院”每4年召开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汇集各界专家学者对台湾科技发展策略的建言,形成大会共识并据此共识研究制订科技发展政策(主要由科技发展计划和科技白皮书体现)。科技政策的整体规划方向,每两年调整一次,由科技大会和科技白皮书交叉滚动负责。最近一次科技大会是2012年12月召开的第九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最新一个科技发展计划是2013年10月“行政院”审议通过的台湾科技发展计划(2013-2016),最新版科技白皮书是2010年12月“行政院”核定的台湾科技白皮书(2011-2014)。台湾科技法律与政策,具体落实和体现在各项科技发展计划上。台湾科技发展计划分为“行政院”核定并推动的科技计划和各“部会署”制定实施的科技计划。作为台湾制订科技政策与推动科技研究发展的依据,最新版台湾科技发展计划提出了2013-2016年台湾科技发展的7大目标及其主要推动策略,如下所示:(1)提升台湾学研地位。精进学术评鉴制度,构建学术型探索未知及问题解决机制,制定产学合作及利益冲突解决规范。(2)规范台湾智财(知识产权)布局。形成产业智财布局保护网络与新一代新兴产业的智财布局,构建研发成果转化机制,营造智财基础环境。(3)推动台湾永续发展。整合科学评估资讯,增强科研能力,建立决策评估机制,解决土地利用争议,强化科技创新应用,推动绿色经济转型。(4)衔接上游学研与下游产业。推动宏图方案、萌芽计划的实施与“国家”天使基金的投入等,分别填补研究发现技术新事业发展的缺口。(5)推动自上而下的科技计划。调整“国家”型科技计划总体规划与议题征求做法,强化“国家”型科技计划管理,调整指导小组成员,强化机动意见投入机制,拟定“国家”型科技计划退场原则与程序,强化绩效评估机制,调整“国家:型科技计划议题形成机制与上中下游连接。(6)提升台湾科技产业创新能力。科技预算分配合理化,采取产官联盟出题、学研解题的合作方式,引进国际顶尖创司,利用台湾与中国大陆及日本的关系优势。(7)科技人才危机。促进教育体系多样化,引入市场机制,发展专业训练与人力附加值高的培训产业,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台湾“行政院”推动“经济动能推升方案”、“黄金十年‘国家’愿景计划”及“‘国家’建设计划”实施,上述方案与计划都包含科技发展事项。此外,台湾“行政院”还核定由各“部会署”拟订,具有重大性、关键性或跨“部会署”的科技发展计划,如“强化工业基础技术方案”、“台湾生技起飞行动方案”等。为应对重大经济社会及民生问题,提升台湾的全球竞争优势,台湾当局从1998年开始,以第一优先的方式,推动一个重大科技计划———“‘国家’型科技计划”实施。该计划由“国科会”(现“科技部”)主导,各“部会署”参与,整合上、中、下游及官产学研各界资源。在该计划中,最早实施的项目是电信(后改为网络通讯)和农业生技,1999年新增防灾,2000年新增生技制药,2001年起陆续新增数位典藏、基因体医学、晶片系统、纳米及数位学习。经过终止、合并及新增,该计划最终调整为9项,分为3类:①促进产业转型、推动台湾创新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的经济类(包括网络通讯、晶片系统、纳米);②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即与人民健康相关的前瞻分子生物技术的生技类(包括农业生技、生技制药、基因体医学);③与居家安全、国民教育、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民生类(包括防灾、数位典藏、数位学习)。2011年,台湾当局实施了网络通讯、生技医药、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智慧电子、纳米、能源等6个项目。各“部会署”根据自身的法定职能,拟订科技发展策略和行动方案,规划和推动本部门科技发展。2011年,各“部会署”共实施了175项科技计划,包括:①“国科会”的“太空科技发展计划”、“晶片设计实作计划”、“高科技设备前瞻技术发展计划”等23项(不含6项“国家”型计划);②“经济部”的能源效率提升及节能技术服务领域计划、智慧电动车产业推动计划、数位内容产业发展推动计划等114项;③农委会的渔业科技发展纲要计划、重大人畜共通传染病之防疫策略研究及推广等15项;④“卫生署”的医卫科技政策研究计划、卓越临床试验与研究计划等16项;⑤“教育部”的强化台湾特色之人文艺术及社会科学基础应用人才培育计划、大专校院产学合作绩效激励方案纲要计划等12项;⑥“交通部”的智慧化海空运发展计划、气象领域气象科技研究发展中程纲要计划等10项计划。

4结语

电视台调研工作计划范文4

近年来,随着各类媒体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基层电视台如何让自己的新闻节目办出特色、体现新意,以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笔者认为做好新闻策划很重要。现结合自己从事电视新闻报道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电视新闻策划的作用。

所谓电视新闻策划是指策划人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电视纪实特性,以事实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根据可能实现的目标和效果,制定相关报道策略,规划、设计报道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以求最佳采访报道效果的运筹与谋划。

新闻报道是一种能动性的活动,对新闻报道的策划行为,并非否定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用事实说话是电视新闻策划的基本原则。策划和组织报道的意义在于报道者根据媒介的新闻传播宗旨与原则,对报道内容和形式加以选择,并通过对新闻报道资源的最佳配置,使新闻传播获得报道者所期望的效果。

一、电视新闻策划有利于丰富采编内容和提高节目质量

采编电视新闻节目,有没有策划是大不一样的。经过策划的节目,因为选题有新意、角度新颖、信息量大,思想内涵深,包装比较完美,节奏感强,震撼力大。而缺乏策划的新闻节目往往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同时,笔者认为电视新闻策划一般应把握题材重大、结合热点、力求独特、讲求时效的特点。琐碎的小事以及日常动态性的消息如果都去进行策划,既浪费了时间,观众也不会买账。而立足于对重大题材的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和审视,让观众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大家生活的影响,以及新闻背后的故事等,将受众欲知而未知的事情告诉他们,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在提高报道质量的同时,可以收到较好的报道效果。2007年,我台根据县委要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宣传的要求,策划了有关招商引资工作的连续性报道《招商引资大提速》。为了让报道做出新意、做出特色,经过讨论,决定每期确立一个主题,既采访了落户的招商引资企业,也采访了普通群众。体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报道方法,很好地宣传了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既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二、电视新闻策划有利于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进行新闻策划时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如果一个新闻报道播发后既没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尽管新闻工作者吃了不少苦,动了不少脑筋,报道很有艺术性,但这样的策划也是失败的。相反,一个新闻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给人们带来新的信息,这样的新闻策划就是成功的。电视台在策划节目时应本着有利于促进电视新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对即将组织实施的报道有个超前的估计,精心设计采访报道的各个环节,包括时机把握、力量调配、主题确定、角度选择、细节安排等多项内容作统筹的考虑和安排。2007年4月份,获悉我县云乐乡张村几户农民正在对自家的竹林进行丰产增效改造,改造后的竹林出笋量及毛竹产量都有较大增长,效益非常可观。根据这一新闻源,我们策划制作一个专题节目。在采访前,我们精心策划了各个环节,找好切入点,从其中一户姓华的农民对竹林的改造这一具体事例入手,吸引了观众,进而详细地讲解了竹林进行丰产增效改造的措施和方法,而后又通过和没改造的竹林进行对比,说明了对竹林进行丰产增效改造是竹农增收致富的一个好方法。节目播发后,广大林农来信踊跃,热切地向我们详细询问有关的竹林丰产增效改造的知识,一时间在我县掀起了对竹林进行丰产增效改造的热潮,这次新闻报道可以说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电视新闻策划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新闻策划要求策划者既要具有丰厚的文化和业务知识,又要有一定的预测、分析能力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应变能力。这些都对编辑、记者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要求。同时,策划也是建立在平时积累基础上的,不是凭空猜想出来的。它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地观察社会,努力地吸取各方面的知识和营养,研究社会,也研究同行。同时,策划也能帮助编辑、记者明确思路,激发采访写作欲望,发挥各自的潜力。我台领导十分重视职工整体素质的培养,定期进行考核与研讨,考核栏目策划和节目策划能力。2008年,为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的到来,上级宣传部门要求我台从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事业各方面,对30年来我县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的报道。记者们深入一线,认真调研、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写出了主题鲜明、见解深刻、内容丰富的新闻报道,为我县的改革开放30周年新闻宣传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视台调研工作计划范文5

友达光电8月31日宣布新的组织布局生效,基于全球显示器消费市场转型,因应未来新产品及多元应用发展兴起,由彭双浪先生带领的显示器事业本部将分为三大事业群,分别为视讯产品(Video Solutions,包括液晶电视、桌上型显示器等应用,由蔡国新副总经理执掌)、移动产品(Mobile Solutions,包括智能型手机、车用、笔记型计算机及平板计算机等应用,由吴大刚副总经理负责)及触控产品(Touch Solutions,由谢世枋副总经理领军),以整合型方案,提供客户及终端消费者更专注的增值服务。此外,也成立“策略规划总处”(Executive Strategic Planning Division),以宏观角度规划友达未来发展,由柯富仁副总经理接掌。新组织将自9月1日生效。

科锐全系列LED格栅灯替代灯通过DesignLights联盟认证

科锐公司日前宣布包括最新推出的科锐CR系列格栅灯在内的全系列LED格栅灯替代灯已经通过DesignLights Consortium(DLC)认证,能够满足最高品质标准。科锐CR14TM、CR22TM和CR24TM格栅灯以及LR24TM和LR24-HE格栅灯的光效和显色指数(CRI)在DLC“线性面板”所列的产品中都是最高的。

DLC是由公用事业公司和地区性能效机构组成的联合组织,在认证高能效照明品质和性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DLC的目标是促进高品质、高能效的照明设计在所有商业照明领域中的普及。DLC认证产品目录被公共事业公司用于在美国各地尚未被“能源之星”(ENERGY STAR)标准覆盖的高性能固态照明灯具的推广,比如LED格栅灯和低/高棚灯。

科锐携手Xeralux共同推动高棚灯升级

为了提高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路易奥比斯波市Cold Canyon物料回收厂(MRF)的照明品质与安全性,Waste Connections公司近日将原有照明系统升级为Xeralux LED高棚灯。Xeralux灯具采用科锐XLamp XP-G LED,成功为Waste Connections公司减少了近三分之二的能源成本,并免除了几乎所有维护费用。

80多盏400W的金属卤化物灯、插座和镇流器等全部替换为采用高品质Xeralux光引擎的高棚灯(XLE-HB)。根据Waste Connections公司现场能耗分析报告,Cold Canyon物料回收厂(MRF)每天可节省260至285度电,相当于每年节省超过13,000 美元。Waste Connections公司预计可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收回成本,并且由于Xeralux LED高棚灯具有长达50,000小时的使用寿命,近乎免除了维护成本。

导入六大技术 友达添利器

面对全球经济展望高度不确定性,友达等主要面板厂均严控资本支出与新产能,并致力提高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提升高附加价值产品出货,透过这类新产品,来刺激买气。友达已导入六大新技术或新制程,分别为3D、铜制程、COA、GOA、OGS与旧厂转型等六大项目,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持续提升价值,降低成本,并提升获利。例如3D产品,单价较高,可提升面板附加价值;铜制程产品,则可以减少残影、并有高画质、高开口率、减少漏光等优点;COA制程(CF on Array)可节省玻璃的使用,并减少Array与CF贴合时对良率的影响;GOA(Gate IC on Array)可大大减少Gate IC成本,并已大量导入到中小尺寸产品(因为IC占中小尺寸面板成本最高);至于触控,友达开发完成OGS(one glass system),可省贴合成本与贴合良率的损失。

10家面板商因价格串谋遭韩国FTC调查

韩国反垄断部门9月22日表示,他们正对韩国、日本和台湾的10家液晶面板制造商进行调查,上述厂商涉嫌不公平交易,整个调查计划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完成。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FTC)官员称:“被调查的液晶面板制造商涉嫌串谋液晶面板价格和产能。根据调查结果的不同,这些公司可能面临罚款、整改或接受检方调查。”该官员同时还表示,FTC也在对5家显像管玻璃制造商进行类似调查,但他拒绝提供进一步调查信息。

索尼液晶电视采用晶像InstaPort技术

据报道,HDMI晶片设计领导厂商晶像9月21日宣布,索尼2011年多款Bravia液晶电视机种将采用旗下InstaPort技术。晶像指出,InstaPort技术让索尼Bravia液晶电视用户在不同HDMI装置间能够进行快速切换。InstaPort技术是一种加速HDMI娱乐设备连接速度的技术,一般在连接一个新的HDMI设备时,数字电视与源设备间会执行有时长达4至7秒的HDCP授权路由。InstaPort技术可解决这一难题。一般而言,当源设备连接至电视时,HDCP授权过程并非立即执行,直至该源设备在被数字电视选为输入时才开始。但支持 InstaPort技术的DTV可以在连接源设备后立即执行HDCP授权路由。所以,当用户选择源设备时,将即时播放内容(通常在 1 秒之内),无需等待 HDCP 授权。

Displaybank指出奇美平板面板市占率达11% 超友达

受惠于苹果iPad面板出货量增,专业市调机构Displaybank“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出货资料”报告指出,奇美平板电脑面板出货显著提升,8月平板电脑面板出货市占率已超过一成,达11%,超过友达的10%市占率。奇美电MD事业处副总经理许庭祯表示,中尺寸面板市场目前由平板电脑用面板一枝独秀,大量排挤数码相框、笔记本电脑及显示器用面板市场。奇美电的平板电脑用中尺寸面板,自第二季末开始放量,将一路成长到第四季。

京东方成都4.5代线产能升级50%

京东方本月升级了成都4.5代线的产能,从之前每月3万块玻璃基板提升至4.5万块。这次扩充主要针对智能手机市场。随着智能触屏手机的普及,硬屏TFT-LCD屏逐渐受到市场欢迎,京东方也是大陆唯一相关材料提供商。京东方透露,目前成都4.5代线已经向三星、联想等企业提供相关产品。

正式调高面板进口关税只是时间问题

9月19日,记者从国内几家电视厂家获悉,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征询国内电视厂家有关调高面板进口关税的意见。国内一家电视厂家高层表示,政府有关部门的上述动作表明,正式调高液晶面板进口关税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会提高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两家8.5代面板厂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家电下乡退出时间表确定

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2011年11月30日,山东、四川、河南、青岛三省一市家电下乡政策如期结束。自2011年12月1日起,户口所在地为三省一市的原补贴对象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含地方自主增加品种),不再享受财政补贴政策。其它省市也将按照执行4年的计划分阶段结束,后续推广的省市自治区按计划最后的结束时间为2013年1月底。这是三部委首次明晰了家电下乡政策的退出时间表。

平板电视三包《细则》明确起止时间

在平板电视“三包”方面,销售商到底该负担哪些责任,而“三包”的详细起止时间又如何计算?日前,《平板电视机修理更换退货责任实施细则(暂行)》(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并实施,该《细责》不仅明确了上游部件商的责任,而且明确规定三包的详细起止时间,同时实行“谁销售谁先行负责”的方式,以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今年2月17日,有关部门将平板电视机正式纳入“三包”范畴,明确了平板电视整机三包有效期为1年、主要部件3年等内容,但并没有相关细则,令消费者在维权时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性依据,企业在执行平板电视三包规定时也经常出现偏差,消费纠纷时常发生。为规范平板电视售后服务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新出台的“细则”首次规定等离子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等主要部件生产者,对整机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保证有效期为3年,并要与整机生产者订立产品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协议,向整机生产者提供技术资料,负责技术支持。同时规定平板电视实行“谁销售谁先行负责”制,以避免销售商和生产商之间相互推诿,但整机生产者是电视机产品质量的最终责任者,须妥善处理消费者的投诉、查询以及提供咨询服务。

对“三包”的起止时间,该细则规定平板电视三包有效期从送货、安装、调试全部结束次日计算,不需要送货、安装、调试的,则从发票开具之日起计算;三包有效期的最后一天为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结束次日为三包有效期的最后一天,同时三包有效期还应扣除因修理占用的时间。

日本电机公司专利资产规模松下居冠

研究发明专利的Patent Result以日本电机企业为对象,做了1份“2011年专利资产规模排行榜”,结果由松下夺得冠军宝座,而2010年的季军索尼这次超过东芝,攀上第2名,东芝则被挤到第3名。第4名到第10名则维持原样没有变动。调查范围为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之间各家公司所申请登记的专利项目,Patent Result考虑专利的质与量,并将个别专利的利用价值加以量化得出排名。

据Patent Result的报告指出,第1名的松下最值得关注的专利有3D影像单元格式的相关技术,以及结合氢、一氧化碳两种元素作为燃料的混合性燃料电池发电装置。索尼得到高度评价的专利为减少液晶残像技术和高音质耳机,而东芝则是以数据同步传送技术、网络监控装置等专利博得高分。若单论中国大陆市场,2010年度以索尼表现最佳,专利申请数量多达2,036件,为海外企业在大陆申请专利件数最多的公司。而在Patent Result榜上排名第7的富士通也积极进攻大陆市场,2010年申请件数约为350件,到2011年底更上看500件。

节省成本 LG将整合电视产线

为了缩减电视生产成本和时间,LG电子计划将电视模块组装厂与背光模块及面板等零组件产线做结合,开展整合式的电视生产体系。LG位于波兰弗罗茨瓦夫的欧洲电视产线,将决定采用共同设计制造系统(co Degine Manufacturing System,cDMS),LG表示,正在进行产线改制。cDMS通过与合作厂商的连结,以扩大生产性的计划。欧洲厂从2012年初起,将会套用该系统生产电视,之后韩国及其它厂也将会采用同一套生产系统。而主要生产电路、变频器、电源供应器的LG Innotek,则与多间合作厂产线结合,生产电视成品。

弗罗茨瓦夫为LG在欧洲的生产据点,目前已有LG电子、LG Display、LG Innotek、LG化学(LG Chem)、Heesung Electronics等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主要生产销售到欧洲的电视和洗衣机产品,9月已投入洗衣机量产。LG未来除电视外,也将把家电产品制程做整合,此外,相关合作厂商也将扩大合作关系。

京东方8.5代线准备量产

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指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面板厂商京东方,其8.5代TFT LCD生产线已于2011年6月底启用,并将在2011年10月脱离试产、进入正式量产阶段。DIGITIMES Research资深分析师兼副主任黄铭章分析,尽管京东方在TFT LCD生产线的扩增十分积极,然而其获利表现并非十分理想,因此京东方在8.5代线进入量产后的发展策略,首先将是巩固下游客户需求,包括争取全球监视器第一大与液晶电视第三大系统组装厂商冠捷,至北京技术开发区设立模组厂及生产线,其本身也将发展液晶电视品牌及整机代工事业,以便消化8.5代生产线满载后将带来的年产1,200万片电视面板产出。

传旭硝子将于台湾增设LED基板产线

日经新闻9月14日报道,为了因应LED照明需求持续扩大,全球第二大液晶玻璃基板厂旭硝子(AGC)计划投下约10亿日元于2012年内在台湾增设新产线,倍增台湾LED照明用基板产能。报道指出,旭硝子所计划增产的对象为以玻璃粉末作为原料的“陶瓷基板”。据报道,旭硝子计划于台湾子公司“台湾旭硝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厂内增设新产线,将上述LED基板月产能自现行的2,000万片倍增至4,000万片。除了室内用照明之外,旭硝子也计划扩大车灯及隧道照明用LED基板的销售,目标为在2020年前将LED基板年销售额提高至200亿日元的水准。

三菱化学传将量产白色LED用GaN基板

日刊工业新闻9月14日报道,三菱化学(Mitsubishi Chemical)计划藉由采用所谓的“液相法”的制造手法量产使用于照明用白色LED的氮化镓(GaN)基板。报道指出,三菱化学计划投下5亿日元于旗下水岛事业所内设置一座支援6英寸基板的实证设备,并将于2012年启用,之后三菱化学也将增加采用液相法的量产设备,目标为在2015年度将GaN基板的生产成本降低至现行的1/10。三菱化学目前与LED上游晶粒大厂科锐签有独家授权合约,根据双方协议,三菱化学将可制造、贩售独立的GaN基板,并有权签订类似专利范围的再授权协议。

中国三大电视品牌出货量占有率挤进全球前十强

群智咨询&WitsView联合的上半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占有率数据显示,2011上半年海信、TCL、创维出货挤进全球前十强。七月份整机品牌TCL、长虹、海信依然保持高增长的出货情况,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较六月其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5%、16%、15%,同比增长率依次为74%、52%、28%。六大整机品牌中,唯海尔本月出货依旧表现低迷,其出货规模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11%。放眼全球市场,大陆整机LCD TV品牌进军国际化迈出了一大步。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11上半年全球LCD TV整机品牌出货排名中,海信、TCL、创维分别以3.9%、3.8%、3.5%的市场份额列席前10,未来增长空间不可小觑。

今年全球触控面板产值将达134亿美元

根据Display Search最新出版触控面板市场分析报告,2011年全球触控面板产值将达134亿美元,同时预估2017年产值将有倍数成长,6年后营收有机会达239亿美元。触控面板在手机、手持式游戏机与游戏机、平板计算机渗透率快速提升,总产值估计达105亿美元。从2010年触控面板产值分析,投射电容已成为领先技术。Display Search指出,自2007年Apple采用此技术以来,投射电容市场呈现爆炸性增长,许多平板电脑厂商也都纷纷采用投射式触控屏幕。以2011年为例,Display Search预估投射电容出货成长将超过100%,同时占有70%的触控产值。从出货量来看,全球有三分之二的触控面板应用于手机,是最主要的应用。根据Display Search最新统计,2011年手机触控面板出货量预计达8亿6,800万片,年成长率为68%;平板电脑是成长最快的领域,2010年出货量约2,600万片,Display Search预计该市场持续成长,2011年将会超过7,200万片出货规模,到2012年将超过1亿片,2011年使用于平板电脑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产值将超过10亿美元;同时游戏市场应用规模也会持续增长,无论是像微软的Kinect或是手持式游戏机如Nitendo 3Ds。

华为拟在巴西收购手机或平板电脑工厂

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科技高层对外透露,考虑到巴西的市场和税收环境,将会在巴西考虑收购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厂商。在欧洲以及拉丁美洲市场,华为科技主要采取第三方代工生产模式,代工厂商包括伟创力国际公司以及富士康国际控股公司,不过由于在巴西市场运营具有较大复杂性,尤其是税收政策,华为公司巴西业务负责人在Futurecom大会上对新闻界透露,华为计划在巴西拥有自己的手机制造工厂。

中小型液晶面板的附加值日益提高,索尼将以RGB+W方式将功耗减半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日本国内厂商正在开发提高了附加值的中小型面板。例如,索尼2011年8月了在每个像素中除通常的RGB外又追加了W(白色)的液晶面板模块“WhiteMagic”,计划由其子公司索尼移动显示器在2011年内开始量产。索尼开发品的W部分因没有彩色滤光片,因此可以提高面板的透射率。由此,即使将背照灯的亮度减半,面板画面也可实现与原产品基本几乎的亮度。反过来说,如果背照灯的亮度与原产品相同,则画面亮度可提高至约2倍。索尼开发的640×480像素3英寸试制品的功耗,在画面亮度与原产品同为470cd/m2时,为225mW;在亮度提高至原产品2倍以上的1,000cd/m2时,为400mW。为RGB追加W时面临的课题之一是画质劣化。如果只单纯追加W,影像的对比度感较低。因此,通过开发“用RGB+W四色的组合形成与RGB三色相同的颜色”这一自主算法解决了该课题。

夏普将携手I3研究所开发4K×2K电视,力争2012年投产

夏普已开始着手开发支持4K×2K(3,840×2,160像素)影像显示的大屏幕液晶电视,将与开发将全高清影像(1,920×1,080画素)生成高品质4K×2K影像技术的I3研究所合作,将该公司的技术应用于液晶电视。两公司从大约2个月前正式开始共同开发,计划2012年秋季投产。

在2011年9月2日于德国柏林开幕的欧洲最大家电展会“IFA2011”上,夏普在其展区的洽谈区面向特定客户演示了试制机。试制机的画面尺寸为60英寸,利用I3研究所开发的图像处理LSI“ICC”(integrated cognitive creation),在夏普的4K×2K面板上显示了影像。并对全高清影像、以商用高清转换器转换的影像和使用ICC的影像做了比较。

LCD业绩低迷 三星电子拟撤掉部分管理人员

三星电子以LCD部门的业绩低迷为由,进行了改组和减员。三星电子8月31日表示,从9月1日起对LCD部门进行改组,将采用以组为主的管理体制。三星电子今后取消中间管理人员,使负责实际业务的各组组长直接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接受指示,这样迅速进行决策。从而失去职位的10多名中间管理人员直到年底将休班或上临时班,三星电子相关人士说,这实际上进入办理退职程序。三星电子每当业绩低迷就进行减员,以求刺激员工、结构瘦身。时下,员工之间正流传一种预测,继这次调整总经理、副总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之后,可能还会裁减普通员工。

市况疲软 厂商回头推CCFL液晶电视

受到欧美日等成熟市场消费买气疲弱,新兴市场通膨压力沉重等等因素影响,原本今年备受看好的LED背光液晶电视LCD TV市场,近来变数大增。不仅背光模组大厂中强光电预估,今年第二季电视背光模组出货量将季减30%,越来越多供应链厂商也表示,由于近期有些品牌大厂回头开发CCFL冷阴极灯管背光新机种,预期对供应链产生的相关效应,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慢慢显现出来。

应用互动显示技术呈现巨大潜力

尽管面向标牌、教育和专业应用的互动式显示技术已经出现了许多年,但推动该市场快速增长所需创新性产品现在才开始上市,比如过去一年推出的触摸屏产品与解决方案。9月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InfoComm 2011展会也展示了相关技术。预计2013年各类用于标牌、教育和专业应用的触摸屏显示器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540万个,而2010年是140万个,这些显示器包括液晶、等离子、正面投影和背投。2009~2013年该市场的复合年度增长率将高达56%。

互动式白板市场长期以来一直由两家公司控制:SMART Technologies Inc.和Promethean World plc。但随着去年德州仪器Point Blank和爱普生BrightLink技术的推出,任何投影仪都能充当互动式白板。SMART的电阻式与Promethean的电磁式触摸技术产品,面向比较高端的互动触摸领域,而德州仪器的Point Blank和爱普生的BrightLink则主要面向大众市场。

德州仪器在InfoComm 2011上宣布,已经与Optoma Technology Inc.及NEC等多家公司合作,以把Point Blank用于实际产品之中。此举一定会让用户更容易获得互动式白板技术,尤其是苦于经费限制的教育领域。

东芝将在年内推出大画面裸眼3D电视,采用4K×2K液晶面板

东芝2011年内将投产不使用眼镜可观看3D影像的裸眼式大画面3D液晶电视,画面尺寸为55英寸,采用4K×2K(3,840×2,160像素)液晶面板。这一消息是在2011年9月2日(当地时间)于德国柏林开幕的欧洲最大家电展会“IFA 2011”开幕前举办的新闻会上公布的。新产品将于2011年12月在欧洲上市,预计售价为8,000欧元左右。

将在欧洲推出的产品名为“55ZL2”。东芝将裸眼式定位为3D电视的最高端机型,由此将提高在欧洲电视市场上的品牌力。通过在液晶面板前面配备能制造出左右眼视差的多透镜方式实现了裸眼式3D显示,视点数为9。新产品可在3D模式和普通模式间转换,不观看3D影像时可作为以4K×2K画面显示普通影像和照片的电视使用。采用了多项能提高影像表面分辨率的超解像技术,可将全高清(1,920×1,080像素)影像升频(Up convert)为4K×2K影像观看。该处理是通过东芝开发的图像处理LSI“CEVO引擎”实现的。该电视备还有利用前面配备的摄像头捕捉用户位置,以调整最佳视听范围的“面部追踪”功能。

LG预计今年3D电视机市场份额升至20%

全球第二大电视机制造商LG电子9月4日表示,在年底前,公司的3D电视机销量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较公司在今年年初4%的市场份额增长4倍。同时,公司将在明年超越三星电子成为3D电视机市场“老大”。据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的数据,LG电子占全球3D电视机市场份额今年第二季度已增长到12.4%,但仍然落后于三星电子和索尼。三星电子第二季度的市场份额是34.4%,索尼的市场份额是17.5%。分析人士称,LG电子有信心超过三星和索尼的原因是这两家公司的增速减缓和下降,三星第二季度市场份额仅增长0.4%,而索尼的市场份额从27.1%下降至17.5%。

超轻薄笔电上市 HDI与软板厂切入

英特尔推出的Ultrabook笔电成为3C市场下半年的关注焦点,其推出能否畅销而成为对抗iPad的利器,也是台湾软板厂及HDI板在明年的惊爆点。宏首款Ultrabook笔电,9月起陆续在全球各地上市,成为最早大量出货的Ultrabook。另外联想、东芝昨天也都在柏林发表Ultrabook产品,分别在10月和11月上市;除原供应组装厂的NB板厂力争之外,其取代连接器而大量使用的软板也将为一大重点。软板厂嘉联益主管指出,由于超轻薄笔电规格上的轻薄规格特性,造成在设计上大量以软板取代过去NB上使用的金属连接器,这对软板厂是一大有利的设计。

长虹拟投资1亿元建液晶模组公司

四川长虹公告称,公司将与控股子公司四川长虹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创投”)共同投资组建四川长虹光电有限公司,从事液晶模组规划、研发、生产、采购、配套、质量控制以及对外销售等业务。公告显示,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四川长虹以现金出资9,00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90%,长虹创投以现金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10%。合资公司注册地址为四川省绵阳市经开区。公告称,成立子公司旨在进一步提高公司液晶电视市场竞争力,掌握上游资源话语权,降低液晶电视整机成本,增强市场盈利能力。

日本亚化再控告台亿光白色LED侵权

日本LED大厂日亚化学工业(Nichia Corporation)9月1日新闻稿宣布,已向东京地方法院递状控告由台湾LED封装大厂亿光制造、并通过日本Chip One Stop在日本出售的白色LED产品(产品型号GT3528系列)侵犯该公司第4530094号专利权,要求亿光停止侵权行为。日亚化并指出,除了上述的控告行动之外,该公司后续也计划对亿光LED产品提起追加诉讼。

夏普将上市电子黑板商用触控显示器

夏普将上市可高画质显示视频、图片以及个人电脑数据等,并能作为电子黑板使用的商用触控面板一体型显示器(触控显示器)“PN-L702B”和“PN-L602B”。PN-L702B是70英寸产品、PN-L602B是60英寸产品,设想主要用于办公室和教室。通过应用附带的专用笔和应用软件,可在画面上进行写入信息、缩放显示以及翻页等触控操作。利用以夏普自主开发、可高精度控制液晶分子排列的“UV2A技术”制造的液晶面板和LED背照灯,实现了高画质和低功耗。新产品还备有与夏普一体机联动的功能,可用一体机扫描纸质文件并将其显示在触控显示器的画面上,还可将手写在显示器画面上的内容直接在一体机上输出。另外,还可以提供多显示系统及与平板终端联动等各种用途的解决方案。

索尼发表全球首款搭载OLED面板

索尼8月31日新闻稿宣布,将于今年11月11日开卖全球首款搭载OLED面板、并可支持3D影像播放的头配显示器(HeadMountedDisplay)――HMZ-T1。据外电报导指出,HMZ-T1预估零售价格为6万日元左右,且基于安全因素考虑,使用年龄设定在16岁以上。索尼表示,HMZ-T1搭载索尼融合自家显示技术及半导体技术所新研发的“HDOLED面板”(分辨率1,280×720),除可显示高精细HD影像之外,因搭载左眼用及右眼用2片面板,故也可显示无残影的3D影像。索尼表示,只要消费者在头上带上HMZ-T1,就可通过可媲美电影院等级的虚拟宽屏幕(相当于750英寸、虚拟距离约20m)享受2D或3D影像内容。

不干屈居人后 传联想拟制造智能电视

在智能电视一片质疑声中,苹果传出将推基于iOS电视的消息,而国内厂商亦不甘屈居人后,近日,从内部人士处得知,联想已经开始筹划和制造智能电视。此前,联想与上百事通合资成立的视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被看成联想为进军智能电视铺路。公司成立之初,联想表示,将围绕互联网终端进行产业布局,构成多屏应用(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视)的移动终端。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也曾坦言“这个合作对联想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意义重大。联想过去只是做硬件的厂商,没有内容和相关服务。此次通过与SMG的战略合作能够很好的弥补内容和相关服务方面的不足,在产品和内容上实现强强联合。”“如果合资公司的内容平台能够和联想的智能电视很好的对接,我相信联想能够突破行业发展的一些壁垒,反之亦然。”融合网主编吴纯勇表示。

苹果计划明年上市Apple TV

苹果划时代的新产品Apple TV即将问世了,这是贾伯斯闪辞后,新任执行长库克端出的第一道大菜。有别于之前Apple TV是机上盒型态,根据路透社报导,即将于明年推出的Apple TV为50英寸以上的实体TV,将集成Smart TV、网络电视及iCloud等功能,预期Apple TV供应链明年将成市场焦点。根据外电报导,苹果新的实体TV将采购三星的液晶面板,市场直指为三星的AMOLED(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但业者指出,三星AMOLED目前为5.5代厂,最大尺寸只能做到20英寸左右,所以应该仍以传统面板为主,但三星电子面板中选应是意料中的事,至于组装还是以鸿海集团拿下此一订单的机会较大。

京东方及天马微电子即将进军广视角及LTPS技术挑战高阶市场

大陆拥有规模庞大的白牌或山寨市场,包括采用小尺寸面板的手机、可携式导航器(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PND)、可携式影音播放器(MP3/MP4 player)以及采用中尺寸面板的可携式DVD播放器及数字相框,对面板的需求均相当庞大,且价格敏感度极高,供应链生态特殊,日韩面板厂难以打入,过去几乎是台厂的天下。

不过,最近陆厂京东方及天马微电子,除善用2005~2006年投产,逐渐失去生产大尺寸面板竞争力的5代线,转产中小尺寸面板,更投资新设适合用以生产小尺寸面板的4.5代线,积极进军中小尺寸面板市场,目前台厂已在白牌或山寨面板市场遭遇陆厂强烈挑战。京东方善用过去购并韩厂Hydis(现为台厂元太子公司)而取得的Advanced Fringe Field Switching(AFFS)广视角技术,用以生产智能型手机、平板装置应用等高阶中小尺寸面板,而天马微电子也通过和日厂NEC的合作,取得多项中小尺寸TFT LCD技术专利,积极投入高阶中小尺寸TFT LCD市场。除此之外,京东方及天马微电子亦均将投资增设5.5代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TFT LCD厂,并可转产AMOLED面板,以因应未来高阶中小尺寸显示器应用的需求。因此,未来大陆厂不仅将在低阶面板市场持续威胁台厂,若其新兴技术导入速度及良率提升速度如预期,将可能成为台厂在大陆中小尺寸面板市场的主要威胁。

三星电子计划今年底前大幅削减液晶电视面板产量

眼下全球面板生产商处境艰难,因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剧,压制消费者对电视和电脑的需求。韩国媒体报导称,三星电子计划今年底前将液晶电视面板月度产量削减五分之四,将部分生产线改为生产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显示面板。韩国经济新闻的这则报导未引述消息来源,称三星电子计划今年底前将电视面板月产量由100~130万块削减至20~30万块左右。

晶元光电强化在中国市场布局,常州晶品光电正式启用

日前,台湾晶元光电子公司晶品光电在江苏省常州市正式落成启用。晶元光电目前在中国大陆拥有多个据点,包括广东省深圳市芯片宝晨光电大陆销售中心、广东省广州市晶正鑫光电、福建厦门晶宇光电、山东济宁冠铨光电以及新成立的江苏常州晶品光电等。据市场人士介绍,采用晶元光电芯片的照明等产品正陆续进入中国的各大商场。

晶品光电由晶元光电、光宝科技、康佳集团和晶宇光电共同出资设立,是晶元光电在中国大陆投资的最大专案,同时也是该公司首次把其外延片技术转移至台湾以外地区的生产项目。注册资本1.2亿美元,总投资额3.6亿美元,目前拥有员工约250人。该工厂主要从事光电子、LED、LED外延片及LED芯片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同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磊晶群生产技术部经理邱汉德表示,晶品光电的产品将主要用于背光领域。新工厂目前拥有10台4英寸Aixtron的MOCVD机台投入生产,预计设备数量将在今年年底达到15台。一期项目完成后,晶品光电将形成约30台MOCVD的生产能力,计划将于2013年完成。常州工厂可容纳60台MOCVD设备。

SiC基板厂商纷纷开发6英寸产品

晶圆(基板)左右着SiC功率元件的成本和性能。在ICSCRM上可以看到,很多SiC基板厂商都在着手开发口径为6英寸(150mm)的产品。现在生产的功率元件SiC基板的最大口径为4英寸(100mm),将口径增大到6英寸,有利于提高SiC制功率元件的生产效率和削减成本。

估计最早可投产6英寸产品的是拥有最大市场份额的美国科锐公司,该公司的目标是2011年内供应样品。在本届ICSCRM上,其公布了减少6英寸产品的中空贯通缺陷的工作正在顺利进行。该公司不仅制造功率元件,还在利用SiC基板制造蓝色LED芯片。因此,即使基板比功率元件用SiC基板的结晶缺陷多,但仍可得到利用。也就是说,该公司具有把6英寸SiC基板用于LED,并逐渐加以改进,之后再用于功率元件的优势。除科锐以外,还有很多厂商正在开发6英寸产品。比如,新日本制铁和美国康宁公司,两家公司都以2012年内供应样品为目标。另外,美国贰陆(II-VI)公司提出了2013年样品供货的目标。

LG拟投资80亿美元发展LED照明等绿色经济

日前,LG电子宣布,将于2015年前分批投资8万亿韩元(约80亿美元)发展绿色经济,其中包括电动车配件、LED照明、污水处理系统等。LG表示,绿色经济项目可为其带来10万亿韩元的营收及创造1万份职位。LG计划在2013年前投资2万亿韩元发展电动车零件,另外投资1万亿韩元发展LED照明与污水处理事业,并在2014年前投资4,900亿韩元发展多晶硅事业。此外,LG也将在2015年前分批投资4,000亿韩元兴建厂房,以便生产太阳能电池晶圆。

“上海先进”国内首条MEMS工艺平台实现量产

“上海先进”(ASMC/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MEMS(微机电系统)代工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打造国内MEMS工艺生产平台的同时,首条MEMS工艺生产线已进入量产。“上海先进”MEMS生产线可以代工的器件包括:三轴陀螺仪、加速度计、生物MEMS芯片、光学MEMS、RF MEMS、微流体开关、压力传感器等,可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电子以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目前,此MEMS生产线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深槽刻蚀、键合、硅片边缘修整等设备,设计月产量可达3,000片,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包括MEMS前道(不含可动离子沾污)和后道(包含可动离子沾污的玻璃工艺)工艺。前道工艺包括光刻、干法刻蚀、湿法刻蚀、扩散、离子注入以及薄膜等;后道工艺包括光刻、干法刻蚀、湿法刻蚀、扩散、薄膜、硅片键合、硅片减薄、边缘切割以及划片等。此外“上海先进”还拥有全部的工艺在线检测设备,具有在线缺陷检测能力以及用于器件测试的直、交流测试能力。

南京工业大学将作为江苏光电科技园科技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南京市下关区政府与南京工业大学将联合搭建江苏光电科技园,打造为中国大陆综合性的光电研发、应用、测试、转化的特色光电科技园。园区总规划建筑面积为10万多平方米,共分3期建设,从2011年到2015年,初步打算是将其打造成部级特色产业基地。一期光电源研究所地块,占地约1万平方米,二期钨钼材料厂和电表厂地块,各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9,700平方米,三期幕南幕府地块,作为光电科技园配套发展的储备基地。

科技园将以南京工业大学综合科技资源为支撑,依托南工大电光源材料研究所的技术、信息、人才基础,利用江苏省照明学会、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材料专委会、国家轻工业电光源材料质量监督检侧站、企业院士工作站等平台优势,逐步打造以白光LED、新型节能灯、金卤灯无极灯等节能光源的研制、开发、转化的特色园区。

三安光电拟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参与合建合同能源公司

三安光电近日发表公告称,公司拟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与5家公司合资成立合同能源公司,推动LED产业照明公共领域的发展。公告显示,三安光电拟与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鸿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兆元光电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福建省绿色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承接绿色照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方案设计、产品供应、施工管理和售后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

四联集团注资武隆 造蓝宝石LED基地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注资21亿元,在重庆武隆白马工业园区建造的LED产业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的启动,将推动重庆成为全球较大的蓝宝石LED基地、中国一流的新型光源生产基地和部级LED照明工程研发中心。中国四联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绍云介绍,该集团是我国目前仪器仪表行业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集成能力最强的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自去年先后收购法国汤姆逊半导体公司、美国霍尼韦尔蓝宝石业务等跨国公司后,集团拥有一座年产50万片蓝宝石基片的海外工厂,以及连通欧司朗、飞利浦等世界顶级照明器材制造商的市场渠道。刘绍云称,以上先决条件,为把重庆打造成全球最大的蓝宝石基地、中国一流的新型光源生产基地和部级LED照明工程研发中心打下了良好基础。根据总体规划,2012年该集团将进入百亿级集团,到2015年预期产值达200亿元,核心产业跻身全球自动化仪表前五位。其表示,在未来几年,集团将在重庆打造一条国内最大的百亿规模LED产业链。

佛罗里达大学研发出低成本量子点技术生产LED的制造工艺

佛罗里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人员近日研发出一种LED的制造工艺,采用的是低成本的量子点技术。在此项工艺的研发中,他们融合了OLED照明和量子点两个技术,创造了高性能的有机和量子点层的混合体,同时,由于该工艺的专利器件结构允许其整个生产过程使用旋转涂布而不再需要真空镀膜,从而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国内LED照明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工作启动

为实现LED照明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产品的通用性、互换性,维修的便利性,规范市场,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等目标,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组织LED企业开展规格接口标准化工作。通过前期调研,联盟规格接口标准化工作以LED筒灯为切入点,逐步开展,预计在2011年底完成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

研究内容涉及LED筒灯、路灯、隧道灯、射灯、球泡灯、平面灯、调光和远程控制以及测试方法等。规范以性能要求标准,模块规格标准,界面接口标准三种标准文本为主要目标成果。如LED平面灯等体现LED优势的创新型照明产品制定性能要求标准;而外部已有通用接口的LED射灯、球泡灯等替换型LED灯制定光模组规格标准;LED筒灯、路灯、隧道灯、调光与远程控制等以制定界面接口标准为主,其内容为定义照明产品或系统主要搭配模组的光、机、电、热控制的界面规格,制定先进性、代表性、引领性的规格接口技术标准。

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动态发展,各种LED照明产品的技术成熟度不同。对产品规格接口标准化研究首先立项,开展研究工作,而规格接口标准的制定以相对成熟的产品为对象。对LED各种技术路线和方案保持动态跟踪,在需要时,或开始新的接口标准,或升级原有的标准。

台湾光电产业向大陆转移将成趋势

在全球光电产业格局中占重要地位的台湾与惠州两地优势互补,以惠州仲恺高新区为载体共建“粤台光电合作基地”,台湾光电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将成为趋势。“2011两岸新兴产业合作暨经济转型升级高端论坛”之分论坛――光电产业发展专题论坛9月6日在广东惠州举行,两岸业界人士讨论了两岸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光电产业的前景。

台湾光电产业已形成从上游面板、芯片,到中游模组,以及下游显示器的完整产业链,在管理、资金、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台湾面临岛内市场小,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对海外市场依赖大等挑战。这也为有着雄厚光电产业制造基础的惠州市,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仲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杨鹏飞介绍说,目前,光电产业在惠州已形成液晶显示产业,代表下一代光电技术的OLED显示、DLP/LCOS显示产业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格局。惠州还是全球第三大电视机生产基地和中国主要的手机生产基地,对LED显示屏的巨大需求推动了该市光电产业迅速发展,预计该区光电产业年产值将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Veeco成立“台湾技术中心”,即时为客户提供最新系统与技术支持

继上海培训中心之后,日前,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机台(MOCVD)设备大厂Veeco Instruments宣布,将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成立“台湾技术中心”(Taiwan Technology Center,TTC),并于8月31日举行开幕典礼。Veeco表示,受惠于LED产业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LED上游业者的投资热潮,公司为更贴近台湾LED上游外延产业,提供更实时的服务与产品开发的支持,继今年5月在大陆成立“上海训练中心”(CTC)之后,再度在台湾新竹成立“台湾技术中心”。此外,公司还计划于2012年初,在韩国首尔成立研发、展示与制程支持中心。

“台湾技术中心”的成立,将有助于客户更快导入高效率与低成本LED的量产阶段,可即时获得Veeco最新的系统与技术支持,以及更为快速的响应速度。其主要功能包括:向客户展示制程;安排快速投产计划(Rapid Start Program),以便移转及鉴定客户的LED配方;让客户及早评估系统升级;支持联合技术开发计划;提供客户训练等。

大功率半导体照明芯片核心技术将在陕西产业化

日前,陕西电子信息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半导体照明芯片技术产业化协议。按照协议,陕西电子信息集团将借助西安交大掌握的垂直结构大功率半导体芯片核心技术,共同在陕实施这项重大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这也是该项技术在我国率先实现产业化。项目分两期实施,建成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据介绍,大功率垂直结构LED芯片技术目前属于国际前沿技术,是解决LED芯片照明光衰、可靠性差等问题的核心技术。

Intematix荣获remote phosphor LED照明设计专利

Intematix公司近日获得美国专利与商标局颁发的第六项remote phosphor专利,这是2011年以来Intematix公司获得的第四项remote phosphor专利。全世界范围内,共有85项相关专利的申请,新专利的颁发有助于设计人员开发新款高效LED灯具。Remote-phosphor系列灯具被命名为Chromalit,其结合使用了荧光粉复合材料以及蓝色LED光源,在室内和室外照明应用中均有建树。2011年4月Intematix公司宣布与富昌电子合作,允许其营销Chromalit系列产品。

松下电工开发通过晶圆级接合4层封装LED

松下电工成功开发出通过晶圆级接合,将封装有LED的晶圆和配备有光传感器的晶圆,合计4枚晶圆进行集成封装。该公司为了显示其晶圆级封装(WLP)的技术实力,在“第20届微机械/MEMS展”上公开了该元件。此次封装有3色LED的散热晶圆、向正面方向反射光线的光反射晶圆、配备有传感器(用于感知LED光)的光监控晶圆(Monitor Wafer)以及带有光扩散双重作用的光提取晶圆。散热晶圆利用通孔布线从封装的底部排除热量。松下电工试制了将该元件阵列排列的照明系统,可通过光监控器感知LED光、反馈控制LED亮度,因此可发出颜色和亮度都比较均匀的光,还可任意设定颜色和亮度。

莱宝拟斥资23亿元在重庆建产业园

莱宝高科披露,9月24日,公司与重庆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意向性投资协议》,拟在当地建设重庆莱宝产业园。据公告,该项目建设用地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用地面积约460亩,整个园区规划总投资约23亿元,包括建设一个新型显示器件研发中心和一座新型电容式触摸屏生产基地。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达产后力争实现年产值约27亿元。公司表示,该项目经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后,若能成功实施,将有利于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完善产业区域布局。

iPad订单量恐下调15~20% 触控零件厂苦不堪言

苹果供应链传iPad 2第4季订单量下调15~20%,将从原本的1,700~1,800万台调整至1,500万台,引起上游供货商喧然大波。其中,成本占比最重的触控面板厂苦不堪言,触控面板及零件业者认为,这是苹果管理供应链计划的一部分,用庞大经济规模的量压低价格,再将订单量回调至正常值,供应链为捉稳苹果客户订单,只能承受毛利压力的增加。

节能补贴令部分彩电企业“意外”烦恼

“有了节能补贴后,消费者都想当然认为1级能效产品比2级能效的好。可我们主打的型号多半是2级能效的。”某知名彩电企业北京分公司负责人感到很无奈。在此形势下,该品牌在北京彩电市场所占份额面临下跌的危险。根据北京市相关政策,今年9月初至明年2月底,北京消费者参加家电以旧换新并购买节能高效家电产品的,在领取以旧换新补贴后,还可再获得节能补贴。这一举措在令市民、家电厂家以及卖场获利的同时,也使部分彩电企业有了“意外”的烦恼。

由于彩电耗电量低,普遍在几十瓦至200瓦左右,远不及空调动辄上千瓦的耗电量,所以,长期以来彩电厂商和消费者并未重视彩电的能耗问题。据悉,不少彩电品牌在设计产品时,并不一定将能效等级越高的产品设计得总体性能越好,而是主要从产品本身设计便利程度、功能丰富度、成本等方面考虑,因此出现了某些品牌主打型号多半是2级能效的情况。然而,消费者普遍已有"能效等级越高产品越好"的观念,北京的节能补贴政策将来也有可能扩大至全国范围,因此,节能补贴政策将扮演"指挥棒"的角色,使得广大彩电企业更加重视产品的节能问题,进而为全社会的节能降耗做出行业贡献。

爱普生新HTPS面板掀起3D投影革命

精工爱普生集团(以下简称“爱普生”)近日宣布,推出世界上第一款高温多晶硅(HTPS)TFT的液晶面板供3D液晶投影机使用。新推出的HTPS面板采用爱普生最新的加工技术研制,使用“亮丽3D驱动技术”。该项新技术通过将图像刷新率从240Hz加倍提高到480Hz,从而实现了更加亮丽的3D画面效果。同时,更高的图像刷新率使3D图像的亮度至少提高到了240Hz刷新率下亮度的1.5倍。目前,爱普生在批量生产的全新系列3D HTPS面板中使用了此项技术。爱普生TFT事业部首席运营官Nobuyuki Shimotome介绍说:“用户将享受到我们新款HTPS面板带来的亮丽的3D图像,此外,期望获得爱普生的高品质和技术优势的投影机制造商也将受益于我们的新面板。”

电视台调研工作计划范文6

第一,以引进作为科技发展的主轴。台湾在制定科技政策之前的50年代,就走上了“自流式”引进技术的道路。60年代以后,鉴于自身技术基础薄弱、资金不足,难以进行自力技术开发,仍强调走“引进”的“捷径”。因此,在历次科技政策调整中,都不放弃“引进”这一“策略手段”,所不同的只是其方式和内容有所变化。

为增强技术引进效果,台湾当局多年来不断加强政策引导,数次修订有关政策条例,同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兴办三个加工出口区和一个科学园区,以大力吸引侨外投资和开展技术合作。据统计,1952年至1991年9月,台湾吸收的侨外投资共6063件,计147.47亿美元,技术合作达3552件。除此之外,台湾还通过聘请外国专家、派人出国考察、购买专利和机器设备等方式实施引进。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引进的方式和重点各有侧重。如:50年代主要采取“交钥匙”合同方式,即依靠“美援”引进一些农业生产、管理技术,进口替代工业为最省钱、劳动密集度最高、层次较低、见效较快的加工技术;60年代注重技术合作、购买专利。重点是引进电子电器类工业加工技术和化工、纺织、塑胶等产业的新产品生产技术,使工业生产向中游提升。其中加工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技术在总引进中约各占一半。除此以外,也注意引进农渔养殖、工业企业管理技术等;70年代主要以技术合作、购买机器、设备等方式引进上游工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如电子零配件、化工原材料等方面较高层次的生产技术,以及“十大建设”、“十二项建设”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技术;80年代则在强调自力研究开发的同时,采取技术合作、对外投资等方式,重点引进高技术策略性工业技术,特别是电子资讯技术。

其后,台湾继续广泛疏通渠道,大力引进新兴产业科技,期望在90年代实现其所谓“技术进出口平衡”。在引进技术的来源方面,借日本货币升值,对外转移产业和技术之机,积极加以引进利用,以改善以往技术合作中某些技术转移不利的局面,实现其对美、欧、日的技术引进齐头并进。为此,台当局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为:一是变在岛内“坐等”为“主动出击”。即不仅通过吸引侨外资本等方式引进技术,更主要的是随着投资政策的调整,利用参加国际科技合作、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兼并或联合投资参与股权等方式,以达到在先进国家的科技腹地引进和发展技术之目的。如在美国硅谷购买外国高科技公司。通过这种“逆向投资”,台湾获取了较为先进的电脑等方面的技术,对资讯业发展大有获益。二是行政部门、公营事业、财团法人“三管齐下”实行引进。官方部门协助官民营企事业单位做好引进技术的可行性调查,力求使引进的产品开发或制造技术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并计划筹设一项巨额基金,以对各单位引进和开发技术提供资助,官营企业凭借资金雄厚的优势,可出资持有49%股权,与外商进行大型科研项目合作;财团法人则利用拥有较丰富的尖端高技人才的条件,着重引进资讯和生物科技,计划各单位每年负责引进一至二项这方面的技术。台塑、远东纺织、宏棋电脑等公司还利用到欧美国家投资、合资办厂等方式,建立引进技术、设计新产品的海外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特别是美、日等国的大公司的技术转移对于台湾的技术引进和开发起着重要作用。美国企业的技术转移多采取直接投资、出卖专利和机器设备、委托制造(OEM)等方式。在台湾吸收的外国投资中,美国占40%左右,居首位。而日本企业则主要采取“技术合作”方式,在历年技术合作项目中,日台技术合作占60%以上,居绝对优势。跨国公司向台湾转移技术,弥补了台湾科技投入之不足。特别是由于它们对台湾“目标产业”的集中投资,使其发展更为迅速。以80年代新兴的资讯业产品出口为例,因跨国公司由台子公司的返销或来台采购而出口的资讯产品金额,占台湾资讯产品出口额的3/4左右。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台湾开拓欧洲市场,西欧国家对台技术转移增多,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前苏联解体之后,台湾也积极联系引进原苏联科技人才和转移技术,并与原东欧国家发展科技合作关系,但收效不太显著。

第二,重视实用性技术。受加工出口经济模式制约,台湾对科技的需求重点始终放在实用性技术方面。因此,科技政策也要向实用技术方面倾斜。这一点,从科技投入状况可以看得很清楚。

台湾的科研经费虽然逐年增加,

1978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但其金额尚不及西方国家一个大公司的科研费用,也低于韩国;为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最佳效益,台湾不得不采取“倾斜政策”,重应用科技、轻基础研究;重工业企业,轻大专院校;重工业科技,轻农、理、医。如1978至1983年,台湾科研经费平均每年半数用于应用科技方面。1980年,基础研究在研究总经费中仅占7%,应用发展研究合占93%;有66%的经费投向工业,农、理、医仅占34%。1987年台湾的研究发展计划经费(不含科技行政经费)为303.5亿元,在三大研究领域的分配情况是:技术开发(主要是技术改良)占61.9%,应用研究占30.7%、二者合占92.6%,基础研究只占7.4%;从执行部门使用经费情况看,企业界占67.1%,公民营研究机构25.3%,大专院校仅7.6%;依研究学科划分,工科占77.8%,农、理、医依次为12.5%、5.3%和3,6%,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为0.7%和0.1%。根据1 996年的统计数字,基础研究在总研究经费中的比例只占7.4%,应用研究经费比例高达92.6%。到2011年,台湾全社会研发经费已经达到4133亿元,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上升到3.02%,企业与政府的投入比例达到了7:3左右。按照2008年的统计,技术开发经费占研发总经费的64.31%,应用研究占25.51%,而基础研究仅占10.18%。从执行情况来看,企业的研发依然以技术开发为主,在2008年时占80%左右;在政府科技经费中,应用研究及技术开发各占40%,而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则主要以基础研究为主。

在人力投入方面,有统计资料显示自1970年以来,台湾科技人员的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1980年至1987年,平均年增长12%,1992年至1996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0%。1996年科技人员(含专科以下学历)共71754A.,其中大学以上学历者占75.1%。用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员数量这一指标衡量,1996年为25人,比1982年增加7人。目前,在科技人员中,博士占7.5%,硕士占27.4%,学士占30.1%,专科及其他为24.9%,其士有66.3%集中于大专院校,硕士中有60%集中于研究机构,企业界的科技人员以学士和专科学历为主,约占73.6%。科技人员在各领域中的分布依次排列为工、医、理、人文社会和农业,1986年从事工科研究者50093A.,约占70%。企业界研究人员数量虽多,但素质偏低,特别是民营企业,大专毕业生和学士占80%以上;高等院校中虽有素质较高人才,但经费有限,难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从研究领域看,工科占有2/3左右的人力。这种人员布局,是为适应应用技术带动加工出口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到2011年,全台湾科研人员数达到28.76万人,研究人员为17.37万人,每千人口中研究人员数为7.5人。

由于台当局科技政策的“倾斜”势必带来科技发展的“偏颇性”,这使台湾很难做到在基础研究和航天航空等尖端科技领域里有所建树。基础研究薄弱、研究环境欠佳,是造成人才外流,特别是高级人才外流的一个直接原因。据报道,60年代组建起来的基础研究队伍,其骨干力量早已“流失殆尽”,就连中研院的许多院士也大多取得了美国籍,而大部分出国留学人员则滞留国外,不愿返台。学界也在呼吁,基础研究面临严重的人才危机。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基础研究不振,应用科学和技术发展方面的学术水平也难以提高。

虽然,台湾的科技投入政策旨在保证应用技术与相关研究发展的进行,但其研究发展并非完全属于技术创新,主要是在吸收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也就是主要采用的是“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模式。1988年,台到当局核准岛内专利6586件,其中属“发明”的专利仅155件,占2.5%左右,其余的多是从事改良的“新型”或“新式样”专利,它们分别占62%和35.5%。从某种意义上说,台湾更重视的是技术改良,并籍此在国际贸易中赢得一席之地。但是,经过政策的主动调整、投入的增加和全社会的努力,这一情况近年来有所改变。例如,201 1年台湾的本地发明专利数达到20,025件,其中有10,112件为本地人申请,另外9,913件则由外国人在台申请。

第三,逐渐重视科技与产业发展的衔接。台湾的科技发展起步较晚,研究发展的水平也不高。为使科技带动生产发展,除注意选择较为适宜的科技“定位点”,始终把握住“实用”的宗旨外,还特别重视发挥“目标指标”的作用,即将产业发展政策与科技发展政策在“目标”上衔接起来,使产业发展方向与科技发展方向协调一致,用“目标”引导科技与产业的同步发展。

60年代,台湾的产业政策是以建立外向型轻纺工业为目标,运用各种配套措施将企业发展引导到“目标产业”方面来。当时在科技发展方面曾试图从基础研究起步,开拓“吸收性的研究发展”,建立科技的基础设施,以提高从国外引进和吸收技术的能力。但是由于这是一个缓慢的科技发展过程,难以立即奏效;而蓬勃兴起的加工出口工业又不能靠这股“远水”来解“近渴”,于是便引导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大量从国外引进加工技术和设备,首先发展了纺织、电子、合板、塑胶、食品等轻工业。1963年,台湾工业生产净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超过农业而居主导地位;整个60年代工业生产增长率年平均高达16.4%,超过GNP年均增长9.6%,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力部门。从而实现了由农业向工业的第一次经济结构的调整。

70年代后台湾产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变化,在原有劳动密集轻纺工业进入提升加工层次的同时,以资本、技术密集为主的重化工业也开始发展起来。根据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的变化特点,台湾当局确定的科技发展目标是,下游加工组装技术向中、上游原材料、零部件和资本设备制造技术提升。其间台湾建立了核电、钢铁、石化等工业,并基本上实现了以轻为主向以重为主的工业结构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技术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80年代以来,台湾对以产业发展“引导”科技发展的做法开始进行改变,开启了以科技目标制约产业目标的新阶段。其间,台湾当局根据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为在与其他亚洲“三小”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实现第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型,做出了“科技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试图进一步建立和发展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以减少产业发展对能源及初级原料的依赖。但是,从现有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实力出发,究竟发展哪些科技、何种产业较为适宜并能够“速见成效”,对此需做审慎选择。1978年第一次全台科学技术会议期间,当局根据岛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选择了能源科技、材料科技、资讯(电脑)科技、生产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肝炎防治技术、光电科技、食品科技等科技作为科技发展的重点目标。此后经过3年的酝酿讨论,在第二次科学技术会议上重新予以确认。在此基础上,1986年台湾制定了“策略性工业之适用范围”,选定电子、资讯、机械、电机及运输工具等产业为“策略性工业”,将相关的197项产品定为“策略性产品”,以此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当局还委托中华经济研究院和经济研究所进行“新投资机会研究”,提出研究报告,借以诱导企业的投资方向。研拟出台“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产业技术研究发展法”(草案)等。1992年度将据此拟定通讯、资讯、消费性电子”航天等21项产业为其适用范围,重点加以推动。

1996年“国科会”提出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并拟定“国家型科技计划推动要点”,属于台湾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重要措施,它更加注重科技与产业的结合。该计划对有长期而明确的目标、能开发出创新技术,具有国际性、前瞻性,能够整合产业的上中下游以及官产学研资源,能促进产业投资,具有跨部门、跨领域的且需要政府引导投入并给予长期支持,通过科技升级带动台湾的产业升级。

科技政策的实施

目前,台湾的科技发展采用整体规划、分工执行的原。在推动科技发展政策方面,主要依据四年一度全台科学技术会议形成的共识,由“国科会”提出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并经“行政院”核定后实施,由相关的部会署推动,“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则定期检查评估政策的推动效果并提供咨询,再由“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产业科技会议及科技会报对短、中期科技政策作适当调整并定期讨论科技发展的目标。而“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则是由“国科会”聘请相关科技的部会署负责人、主管科技工作的政务委员、中研院院长及“国科会”主任组成,发挥科技政策的整合、联系及协调的功能。

除全台科学技术会议之外,每年举行的“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资讯电子和生物技术策略会议以及每年数次的“行政院科技会报”都能够发挥凝聚科技发展共识和方向的共识。“科技会报”属于科技管理的行政协调机制,原则上每三个月召开一次,由“行政院”召集所属部会署就科技政策形成与绩效进行评估,有关重要科技会议的结论及方案或计划等建议等都是由科技会报讨论后再由“行政院”核定实施。

目前台湾的科技发展组织体系基本呈现为推动机构、执行机构和计划评估体系三大部分。

1.推动机构包括“国科会”和“行政院科技顾问组”。

“国科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科技发展政策、措施、方案及中长期计划,规划基础研究与先导性应用研究,改善整体研究环境,培育延揽科技人才,奖励资助科研人员,以及协调、联系、审议与管理考核各部会署的年度重要科技计划并负责发展科学工业园。

“行政院科技顾问组”为跨部会署的应用科技整体推动及联系协调单位,由“行政院”聘请若干领域专家负责不同技术领域科技政策的整合、联系和协调,并审议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政策。科技顾问采取任期制,每届两年。

2.执行机构包括中央研究院与台湾各个大专院校,负责科技发展基础研究与先导型应用研究;而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则以工业研究院为首的各类研究机构为主体;产业开发与商品化研发则主要是由各个公私营企业开展。

3.计划评估体系包括:对于各类中长期科技规划、计划的执行、执行中的评估和完成后的绩效考核,台湾采取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考核的评估体系,分为“行政院”、主管部会署及承担机构自行管理考核等三类,程序基本相同。具体做法是:

(1)各计划在规划阶段需由拟定的执行单位编制计划书,经主管部会署初审后报“国科会”进行领域复审,经综合协调再由行政主管机关核定后列入计划。执行单位还需再提出拟定的考核点;

(2)计划项目通过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需确定计划评审及管理考核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