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设计方案范例6篇

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设计方案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病毒;硬盘还原卡;防火墙

1计算机网络病毒概述

计算机网络病毒可能是程序,也可能是可执行代码,其对计算机网络程序具有超强的破坏性,甚至会直接损坏计算机硬盘。计算机网络病毒类似生物病毒,具有较强的复制能力,在无形中会迅速蔓延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并且很难彻底根除,一旦感染,便会泄露机密信息,导致网络瘫痪。计算机网络病毒主要有以下特点:①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传染性与潜伏性,不易被发觉,危险性极高;②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性、触发性、破坏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在制订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方案时必须仔细斟酌。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病毒包括“QQ尾巴”“蠕虫”病毒、熊猫烧香、木马病毒等。例如,“蠕虫”病毒主要以计算机系统漏洞为切入点,利用电子邮件、网络信息等进行传播,与生物病毒中的蠕虫相似,将病毒传播到另一个载体中。

2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方案的设计要求

2.1网络环境

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方案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综合考虑网络环境,尤其是企业或者事业单位,要采用国际互联网方式设置安全防火墙,利用交换机将防火墙分配到不同计算机中。计算机管理分为主机与分机,主机具有控制分机的权力,并不定期检查其他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与信息。

2.2防护效果

如果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感染网络病毒,则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网络病毒,否则有可能会泄露计算机数据信息,给企业或者个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效果观察,主要从病毒流行、扩散、计算机健康等方面出发,保障计算机稳定运行。

3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方案的设计内容

3.1网络病毒防御技术的设计思路

计算机病毒主要来源于互联网、移动存储设备,因此,设计人员应注意结合来源设计病毒防护思路。首先,设置计算机防火墙,有效阻止病毒入侵计算机。其次,在防火墙基础上安装杀毒软件,提升计算机的病毒防御能力,及时将病毒阻隔在移动存储设备之外。再次,利用硬盘保护卡保护部分操作系统。最后,加强计算机管理,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做好系统备份工作,增强病毒防范意识。

3.2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措施

3.2.1建立防火墙

防火墙作为计算机内外部网络通信的唯一通道,虽然可以全面阻隔病毒,但是在设计中依然存在漏洞。为了防御互联网病毒,首先,设计人员应将防火墙设置为计算机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做好端口与协议等管理,控制好计算机流量,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其次,解决当前防火墙存在的低策略问题,提高对新型网络病毒的防御能力。再次,优化防火墙构架,升级硬件体系,并控制防火墙并发会话数量。最后,结合移动存储设备阻隔计算机病毒,尽量减少计算机移动存储设备的应用次数。在实际工作不允许的情况下,相关企业应结合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的特点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情况,及时关闭客户机使用的移动存储接口,尽量迅速处理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等操作,提升计算机的安全防护能力。

3.2.2安装杀毒软件

预防技术作为提高计算机病毒防护能力的基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避免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系统。杀毒软件技术作为动态判定技术的一种,通常情况下被称为行为规则判定技术。笔者通过分析发现,计算机病毒预防主要是利用病毒的自身规则进行科学分类与处理,并在计算机程序运行期间将具有相似运行规律的程序认定为计算机病毒。通过整体分析可以发现,所谓计算机病毒预防工作就是防止计算机病毒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计算机系统内存中,避免计算机病毒对磁盘等硬件进行非法操作。因此,大多数预防病毒技术经常使用杀毒软件技术,主要包含病毒检测、预防以及清除等内容。此外,人们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可以有效清除大部分网络病毒以及移动硬盘中的病毒。

3.2.3利用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

所谓硬盘保护卡主要指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的一种PCI扩展卡,这种扩展卡通常有还原计算机硬盘中所有数据的功能。当用户开启计算机时,硬盘还原卡会让计算机硬盘中的部分或所有数据还原至使用前的内容,而在硬盘保护分区进行任何修改操作都不会产生效果,从而有利于全面保护计算机的硬盘数据内容。下面主要对硬盘保护卡运行原理以及使用、选择等内容进行分析。(1)硬盘保护卡运行原理。硬盘保护卡主要为硬盘芯片,通过安装在主板与计算机硬盘中的主导扇区(即MBR)共同运行,以PCI规则为基础,对BIOS中的INT13中断进行全面接管处理。同时,还需要将文件分配数据(FAT)、CMOS数据信息、中断向量表以及引导区数据等全部存储到保护卡中的数据信息存储单元、计算机硬盘隐藏扇区,其中,自身具有的中断向量表要取代原有中断向量表。此外,将FAT数据信息存储在临时存储区中,为操作人员修改硬盘数据提供支持与监督。硬盘保护卡还会寻找连续空磁盘空间,保存操作人员的数据修改信息。在这种状态下,想要进行计算机硬盘读写就需要通过磁盘保护卡保护程序进行读写工作,而操作人员写入数据的过程,也属于写入硬盘操作,不能对硬盘中的FAT进行操作与修改。如果仅针对FAT备份表进行操作,计算机重启后各种操作信息就会消失。(2)选择硬盘保护卡。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操作系统、主板型号等都具有较大差异,各种安装软件不可能确保还原卡与主机都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从而需要保护卡具有较强的兼容性。目前,市场上保护卡种类极为丰富,在选择期间需要确保其符合DOS、Win32、W95、97/98/2000等常见操作系统的运行需求。(3)运用硬盘保护卡。常见的硬盘保护卡主要使用PCI总线,也就是即插即用技术,不需重新进行硬盘分区,也不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在安装过程中,使用人员只需将保护卡插入计算机PCI拓展插槽内,开启计算机时便能检测BIOS,保证硬盘参数正确。同时,还要将BIOS中的病毒警告设置为Disable,在此基础上,当有人操作系统时,硬盘还原卡会第一时间显示相应的安装程序,使操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需求设计保护选项。其中常见的为硬盘保护区设置、秘法设置以及还原模式设置等项目。在设置结束保护数据的期间,还原卡便会全面保护计算机硬盘。将还原卡与杀毒软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还原技术仅是指计算机病毒破坏之后的数据信息还原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清除病毒能力。当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威胁时,工作人员仅需启动系统保护重启功能就可保证计算机还原至没有感染的状态。这时病毒虽然会对计算机造成破坏,但只需要重启就会彻底清除病毒。计算机硬盘保护卡具有的保护软件通常固化在硬盘芯片中,各种计算机病毒很难对其造成损伤,且软件系统资源占有率也相对较小。因此,企业和个人可以在计算机中利用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发现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在病毒检测与预防上存在的缺陷,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的安全性。

3.2.4安装系统修复程序与设置防护方案

网络病毒会直接破坏计算机运行系统,造成运行系统出现漏洞。基于此,用户需要第一时间在计算机中安装系统补丁,同时更新计算机病毒免疫程序,及时抑制计算机病毒扩散。计算机病毒防范与运行系统不局限于硬件、软件或者网络等,而是以系统修复程序为基准的综合系统。计算机病毒防护方案可分为4个方面。第一,计算机联网前要安装防火墙,并实时更新软件。第二,利用计算机BIOS防止使用USB移动端口以及移除物理光驱;数据资料的导入与导出可在管理员设备上实现。首先,管理员在设备上安装杀毒软件进行全面杀毒;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审查导入、导出文件;最后,客户利用访问管理设备分配好的共享文件信息进行数据上传与下载处理。第三,利用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设置计算机硬盘分区的隐藏与显示属性。第四,在计算机运用期间,可将分区设置为保护、可见属性,其余分区则隐藏在磁盘符中,根据实际需要提供功能或开放相应数量的分区,并将分区指令改为数据信息定期自动清除。

4结语

技术设计方案范文2

【关键词】 GPON技术 接入网 带宽 方案设计

前言: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们需要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要求获得实时性。ASDL接入网模式下,已经无法有效地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必须要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对接入网进行优化,优化时,充分的利用GPON技术的优势,设计以光纤通信为基础的接入网方案,显著的提升带宽,提高网络传输速度,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一、GPON技术简介

GPON是一种组网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包含三种,一种是星型,一种是树形,一种是总线型。星型组网结构中,无关分路器并不包含在此结构中,由此一来,光路在消耗网络时,处于比较低的状态中,远距离传输中,比较适合采用星型组网结构,不过,该结构要求比较大的光纤资源,经济适用性比较差,较少的应用在现网中;树形组网结构中,连接OLT与ONU时,方式与星型相同,但一个信号在该结构中可以实现分离,从而满足多个用户的网络需求;总线型组网结构中,包含众多的分光器,连接之后组成结构中的分配点,单个的ONU设备发出一个信号之后,信号返回总线时,将再次被发出,不过此次是由OLT设备接收,实现信号的接收与发送。

二、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方案设计

1、ODN设计方案。在GPON系统中,组成部分包含四个,一是OLT,二是ONU/ONT,三是ODN,四是光纤。首先,选择OLT布放位置,选择过程中,应对多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比如管线资源、维护管理方式等,通常局内机房或小区接入机房是OLT布置的最佳位置,放置在局内机房时,维护时比较便利,但敷设光缆时,施工量比较大,成本高,而放置在小区内机房时,所能提供的用户光接口数量比较多,且敷设电缆时,施工量比较小,成本低[2]。具体选择时,还应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其次,设置ODN组网模式,接入网具体的位置不同时,ODN组网方式也不相同,应对各个区域的宽带用户数量、宽带需求综合考虑,保证组网结构的科学性。最后,部署分光器,分光器的部署可分为集中部署和分散部署,二者具体部署的位置不同,且优缺点也各不相同,需要在综合考虑接入网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来选择。

2、光功率计算。ODN网运行的过程中,网络性能评价的关键性指标为光通道损耗,同时,该指标也能够有效地评价GPON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光缆自身的损耗、光缆熔接处的损耗等为光通道损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接入网应用GPON技术优化时,要对ODN网的光通道损耗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其处于最大值的状态,这就需要进行计算,以便于保证控制的有效性。

3、带宽计算。在计算带宽的需求时,可依照相应的参考模型来进行,比如网络游戏,下行带宽为300K,上行带宽300k,高清视频下行带宽为6M等。首先对每户的带宽进行计算,通常,数据业务、标清视频、语音业务是每个用户使用带宽时主要的业务类型,因此,规划时,上行1M,下行4M即可满足需求,即使用户观看高清视频,玩网络游戏,下行10M带宽也可满足用户需求,而在GPON接口处,有效带宽在2G以上,可有效地满足高带宽的需求[3]。接着计算OLT设备上行带宽,计算式,上行流量也考虑在范围之内,经过计算之后,接入网中应用GPON技术可有效地满足用户的带宽需求。

4、VLAN和IP地址规划设计。规划IP地址时,要保证IP地址的合理性,同时还要保证具备安全性,为了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可采用动态分配的方式,不仅IP地址资源可以有效地节省,同时,在同一个区域内,用户的IP地址具备连续性的特征,提高了地址的安全性。规划VLAN地址时,需要针对具体的业务进行规划,针对贷款业务规划时,在用户接入端口,VLAN封装数据包,之后,OLT设备允许其接入,为了避免二层互通,将用户端口处,利用ONU设备启动隔离功能,同时,有效地控制接入用户,保证接入网络的安全性;针对语音业务,语音接入后,VLAN标签被ONU设备封装,同时,设置高优先级,保证语音数据包最先传输,使得通话质量得到良好的保证。

结论: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宽带业务量越来越好,并对带宽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充分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实施了接入网的优化升级,并在其中应用了GPON技术,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接入网的带宽速度,同时为高带宽业务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可能。

参 考 文 献

[1]刘亚荣,杨春,李新.一种GPON与WLAN相结合的新型接入网方案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1,(06):76-78+133.

技术设计方案范文3

关键词: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架构;设计方案

网络广播电视台是一种现代科技发展中诞生的一种新型的网络媒体。它的产生是在电视和网络的大范围普及下形成的。将地方电视台作为依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电视直播,是一种新型的电视播放手段。就目前来说,较为成熟的网络广播电台有中央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等等,相信随着用户的日益增长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更新,网络广播电视台将会成为各省市广播电视台长远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主要是对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建立技术和方案设计进行探究。

1 网络广播电视台简述

网络电视台不同于传统的电视播放模式,不需要用户专门购买电视或其他设备,只需要登陆互联网,找到相应的网址或平台就能够观看。在现代社会的“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电视台得到了飞速发展。“三网融合”有利于对网络资源和网络带宽进行合理调配,使网络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从而避免重复建设,通过现代社会的较高网速,实现了网络数据和资源的实时共享。网络广播电视台由内容、渠道、平台、数据库、运营以及盈利六个简单要素构成,其中的内容就是通过将电视中所播放的所有内容加以整理分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播放出来,从而形成电视中所播放的节目;而渠道则是将内容通过不同的平台进行传播,例如电视、广播、网络等。所以网络电视中,只要可以连入网络,就可以获取各类节目资源;平台是建立在网页的客户端以及窗口,用户就通过这些平台进入并收看相关节目;数据库分为用户信息数据库和节目资源数据库,其中的一个作用是存储、管理用户信息,另一个则是收录、播放电视节目;运营则是通过相关专业制作团队进行运营;盈利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广告收入盈利,与传统电视台相似,二是通过电子商务盈利。

网络广播电视台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宣传媒体,还同时具有多种优势,主要包括及时性、数字化、多终端、互动性、信息点播、信息个性化订制以及覆盖广泛,而且它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影响,只要可以连接到网络,就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网络广播电视台。

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建设是建立在各省市传统电视台平台的基础上的,将各省市电视台的所有电视、广播节目进行收录、整理,然后通过网络将节目进行分类,由同类的节目构成专门的节目频道,如电影频道、电视剧频道、动漫频道、娱乐频道、体育频道等,同时可利用互联网独特的互动性,吸引更多的用户,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特色来划分节目频道,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受众群。

总而言之,网络广播电视台是传统电视台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是对传统电视台的创新和拓展,同时也给传统电视台带来了机遇甚至挑战。

2 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架构解析

在简要地概述了网络广播电视台的要点之后,下面将进入正题,首先详细解析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技术架构。

2.1 技术架构的组成

网络广播电视是将电视和网络平台结合起来,是通过网络将电视内容播放出来的新型媒体传播渠道,由于它所具有的特性决定它需要满足安全性、高效性、实用性、开放性的要求,在能够满足这些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还需要建立一个将互联网和广播节目完成共享的平台,并能够对其中的视频内容进行收集,在较多媒体中进行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其中此系统还包括以下七个要素系统:

2.1.1 信息收录系统。网络广播电视台的主要职能就是对各类节目资源进行整理和收集,对这些节目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这就是信息收录系统的作用。此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视频音频信息收录系统,二是综合内容信息收录系统。其中视频音频信息收录系统主要是通过采集、调度、快编以及存储视频音频号来完成此项工作。收录系统是整个技术系统的第一个环节,是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对各种节目资源进行完整的接收,才能进行后面的整理分类,形成节目频道,最后实现共享,所以必须单独为收录系统设计一套可行的详细实用的接收方案。

2.1.2 信息系统。将节目资源整理分类好以后,就可以根据节目库的内容进行相关节目的。信息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页面,想要任何节目都可以自由地选择。

2.1.3 版权管理信息系统。版权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针对数字版权的保护而开设的一个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字版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这项工作关系到其数字产品能否在一个可拓展的平台得到安全的发展,这需要利用到密码学的技术,并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即结合系统构架和具体应用开展。

2.1.4 互动信息系统。互动信息系统就是需要在电视节目播出时,利用网络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性,该系统灵活性较高,开发难度较低,在管理上采取的是直接的接口管理模式。

2.1.5 其他业务的管理。其他业务主要是指政府信息、在线支付、游戏等第三方业务的拓展延伸,此类业务也相对灵活,而且这项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功能都不够完善,多数情况下需要加入第三方管理系统,帮助其进行管理。

2.2 技术构架的功能

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构架的功能主要是需要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将收集到的视频或音频内容进行适当的,同时对播放内容进行统一管理,控制互动系统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3 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构架方案设计

在了解了网络广播视台技术构架的组成部分以及功能以后,下面针对一些主要不足问题进行方案设计。

3.1 信息调度中心设计

信息调度系统主要是将从不同的来源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还需要对缺少音频的文件匹配对应的音频,此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较高的调度灵活性和可靠安全性,所以最好经由光纤传输,以确保资源安全可靠,维护用户的利益。

3.2 信息收录中心设计

信息收录主要包括手动形式和自动形式,手动形式主要是通过人为的手段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入库,自动形式是把直播频道的节目按照EPG进行自动入库,这个系统看似简单,却是整个系统的基础,非常重要,因此,在选编码器的时候不仅要着重考虑其性能,还要进行实测,选择效果最好的编码器。

3.3 业务运营平台设计

业务运营平台在运营初期可以加入第三方厂家进行管理设计,以学习相关经验,待到成熟阶段后可以自己运营。广告模块主要是指实现广告的和运营,如何达到通过广告获得最大的收益又尽量不影响用户的利益,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对广告的位置和投放指标进行精确的设计。综合业务运营模块就是对观众所要使用的各项客户端、网站网页进行设计,从而实现各个接口之间的数据交换。

4 结束语

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出现,无疑是传统广播电视台的一次重大革新,既顺应了时展、科技进步的需求,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虽然作为一次新的尝试,难免有一些不足,但相信只要不断探索、更新,网络广播电视台一定会展现出它不可抗拒的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海吉.网络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技术设计方案范文4

摘要:本文从课程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讨论了我校对大学本科阶段的“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些改革实践。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程;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MIL);课程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华东师范大学自1979年计算机系成立以来,就开设了“多媒体技术”课程,长期以来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及实践条件的限制,这门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的教学为主。随着PC机的日益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学生对多媒体技术课程实践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并借鉴国外同类课程的教学经验,根据目前的教学条件,针对计算机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下面的课程设计方案。

2课程设计方案

多媒体技术方面国内外有不少教材,但覆盖的主要内容都差不多,其核心的主题如表1中主题列所示,而主要设计的内容如表1课堂实验考察的内容列所示。以往教学主要强调多媒体的概念的讲解,以及多媒体涉及的算法等,其中涉及较多的微积分公式、矩阵运算和复杂的概率问题。查阅以往的调查表,学生反应该课程内容过于枯燥,而且比较抽象和深奥。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提高教学效率,该课程在保持传授内容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一下教学方式,通过课堂实验来增强学生对于多媒体概念的理解,并在课时安排上压缩了以往对某些算法及公式的详细推导,而采用实验对比方式让学生对这些算法及公式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课后仔细研究那些推导过程,也鼓励他们研究与改进算法。

3实施方案

多媒体技术课程由教师授课和学生课堂实践两部分组成。实践方面的实施方案采用NAS为主的硬件环境,学生最终要提交一份实验演示系统,架设Helix Server流媒体服务器,并利用SMIL语言进行布局和管理,编写简单的PHP脚本,以WEB的方式来远程管理流媒体服务器。

3.1实验内容

针对表1中的教学安排设想,针对应该完成的十大主题内容,相应的实践内容设计如下。

① 将图片和视频以CMY/RGB/YUV/YCbCr存储,观察高分辨率下效果;

② 通过电视、电脑、摄像头等设备理解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通过麦克风、混音器等理解声音数字化与MIDI;

③ 利用GIMP、MSPaint等工具查看不同算法下的图像的边缘轮廓等;

④ 利用ImageJ观看图像不同压缩率下像素频率分布图;

⑤ 利用Adobe Premiere采集,Vegas Video编辑视频和重现素材;

⑥ 利用Audacity录制音频并编辑,利用Sound Forge进行音频压缩;

⑦ 利用QuickTimePro,RealProducer及WindowsMediaEncoder

对视频和音频进行编码;

⑧ 配置Helix服务器,编写SMIL文本,实现多媒体动态网页,及了解流媒体的传输机制;

⑨ 利用Ekiga和Skype进行视频会议,考察手机接受多媒体的同步化、吞吐量、延迟、抖动和错误率指标;

⑩ 编写简单PHP脚本,实现内容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个性化的流媒体文件。

3.2硬件环境设计

NAS是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在架构上类似简单的个人电脑,只需电源与简单的控制钮,适合作为课堂实验硬件环境中重要的流媒体服务器和存储控制设备。网络摄像头作为廉价的视频采集工具,可通过路由器直接将视频信号存储在NAS中。话筒和音响设备作为音响的采集和重现工具,通过数字媒体适配器,将音频信号送入NAS中,并可以通过电视机观看最终的影音效果。扫描仪和打印机可以让学生手工修改某些图像或者加入自己的签名,而外接的USB硬盘和闪存可以作为镜像服务器,在NAS崩溃时进行恢复。USB不间断电源可以保证视频和音频采集过程不被中断,也可以确保NAS崩溃时恢复过程不被中断。通过支持多种协议(如NFS、CIFS、FTP、HTTP等)和多种操作系统的NAS,学生可以通过任何一台手机/PC/Mac,在互联网上采用IE或Firefox浏览器就可以对NAS设备进行直观方便的管理。多媒体服务器硬件整体环境如图1所示:

图1 硬件整体环境

3.3流媒体服务器的选择

目前常见的流媒体服务器,主要有RealNetworks Helix Server,Microsoft Corona Server,QuickTime Darwin Server,其中以Helix Server较为流行。Helix Server是整个流媒体架设平台的核心软件,通过Helix Server的建立,可以使浏览者访问服务器上的影音文件,由此实现网上在线视听。通过修改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定义服务器最大连接数,分配IP地址和端口号,启用缓存管理,添加用户和分发许可证等,可以利用RealProducer将原始的影音文件转化成多流的影音文件,这种文件是可以根据浏览者的网速而传送不同质量的影音文件,以适应用户的不同网速(如拨号上网、ISDN、局域网、DSL/Cable)。

在NAS上安装Helix Server,提高了资源信息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且成本低廉。Helix服务器的日志功能可以整合NAS的日志功能,提供全面的性能分析和故障排除,提供数据在线备份的环境,减少系统崩溃几率。

3.4多媒体同步集成语言的使用

SMIL(多媒体同步集成语言)是基于XML标准用来描述多媒体内容互动展示的工具。学生制作好多媒体文件后,可以通过SMIL布局模块,添加屏幕左上方偶尔翻转的电台标记或节目标记,在屏幕右下方不断滚动前置的微型广告,在屏幕的底端从左到右滚动某些特殊友情提示或其他信息。学生还可以通过SMIL的计时模块,执行基本配置文件处理DOM事件(如点击、鼠标移过,事件可以用来开始、中断和终止多媒体对象和时间容器)来实现交互式体验,利用提供的3种时间容器(eq、par、excl)对多媒体对象或时间容器的排序来实现同步。学生可以利用内容控制模块来个性化和预取多媒体对象,定义多媒体流之间的过渡效果(如淡入淡出)。

3.5内容管理系统的实现

多媒体课程的实验演示系统如图2所见,学生使用PHP开发内容管理系统(CMS),后台运行的WEB服务器是Apache,数据库是MySQL,学生需要扩展他的系统使其适应交互式多媒体对象的演示。在CMS中,样板参数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当有请求需要时被调用填入预定义的样板中。样板处理器是CMS中的PHP脚本,响应来自WEB服务器端的CGI呼叫请求。由客户端提交的XHTML表单文件,最终生成SMIL文档。样板是SMIL文档,通过样板处理器从MySQl数据库中收集的样板参数,通过CGI请求中收集多媒体对象ID参数。基于效率的考虑,多媒体对象直接以二进制文件方式存储在网络硬盘上(而非以BLOB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上),通过SMIL文档调用,以URL链接的方式嵌入用户浏览的页面中。

图2 内容管理系统

这个项目建议用户端采用RealPlayer,RealPlayer比其他播放器有更多的优势:RealPlayer能安装在各类操作系统(Windows,Linux/Unix,Mac)上并得到了广泛应用,RealPlayer支持SMIL 2.0几乎所有的标准(QuickTime只支持基本配置文件)。图2的SMIL文档网页页面是生成的SMIL演示文档的屏幕截图,该页面的布局、内容等都可以通过用户提交的表单来定义。

随着时间或者通过用户的交互,演示页面不停的变化,可以通过底部导航栏来设置自己想看的图片、声音或视频。可以通过向左("")按钮来选择所需要的多媒体对象,标题栏的信息通过数据库取出显示在网页上,并且会随时间变化而产生变化的。通过这个Web版的管理工具,可以自由展示各种图片、音乐、影片等,并将文字、字幕等信息,并以自定义的方式同步显示。

4学生考核评价

技术设计方案范文5

关键词:VLAN;交换机;网络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4-20831-02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针对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设计也更加重视起来,其中VLAN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多,但大多缺少对于VLAN设计的合理性,这样极大的影响了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如何更好的合理的利用VLAN技术成为其中的关键所在。

2 虚拟局域网(VLAN)概述

VLAN(Virtual LAN),即“虚拟局域网”。是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的划分成一个个网段的技术。VLAN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的广播域,能够将广播风暴控制在一个VLAN内部,网络性能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有效的控制广播风暴影响的区域,增加网络的安全性,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组建的灵活性。VLAN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三层交换机或者是路由器来实现,其中以三层交换机方法较为普遍,本文以采用三层交换技术实现VLAN之间的互访。

3 VLAN的标准

在1996年3月,制定了IEEE802.1Q的VLAN标准。

4 VLAN设计和应用

随着VLAN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设计方面的问题,下面就在VLAN网络的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情况进行论述。

4.1 VLAN相互受影响

根据VLAN的定义和技术规范,VLAN不是由独享的物理设备和物理链路搭建的物理子网或网段,VLAN与实际的物理子网的本质区别在于,VLAN之间要共享物理设备和物理链路,因此,VLAN间就会通过所共享的设备和链路相互影响。VLAN是通过将一个物理拓扑中的两个或多个节点通过逻辑组合而形成的,但真正提供VLAN功能的是这些设备内部的软件。VLAN所构造的子网(广播域)是软件实现的,而不是由网络拓扑所决定的。网络拓扑仅对由软件所建立的VLAN有所限制。

知道了VLAN的工作原理,就不难解释VLAN间的影响了,同一交换机上的不同VLAN要共享交换机、要争夺交换机的CPU和背板资源。VLAN对交换机和链路的共享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广播共享”,即VLAN划定的广播域贯穿共享设备和链路(如图2所示),换句话说广播共享是二层的共享。另一种称之为“路由共享”,也可以说是三层共享,在这种类型的共享中,不同VLAN的数据包是以路由(三层交换)方式穿过交换机的(如图3中虚线所示),通过的包基本上不含有一般的广播包(DHCP和特殊协议的广播除外)。VLAN在“广播共享”网络资源时的相互影响要比“路由共享”时更大。

从图2可清楚地看出所共享的网络资源(交换机和链路)。在正常情况下,VLAN间的这种影响不被我们所注意,原因是共享的交换机有足够的交换能力,链路不是很拥挤,但在某一VLAN出现异常时(如感染病毒或出现环路)情况就不同了。这时被感染VLAN(如VLAN10)中的大量数据帧将挤占该VLAN所及的所有交换机的CPU资源、背板带宽,并长时间占用物理链路,其他VLAN(如VLAN20)中的设备尽管“看”不到出现异常VLAN中的数据帧,但其所依赖的网络资源已被用尽,因此,VLAN10所覆盖的网络区域就会出现异常。如果故障点发生在核心交换机附近,那么整个网络就有可能瘫痪。这在各网络拓扑层交换机的性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尤为严重。

4.2 路由共享

由VLAN的特性所决定,完全消除VLAN间的链路和设备的共享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减少相互影响的范围、降低相互影响的程度。能够达到此目标,可以采用如下原则:1) 应尽量避免在同一交换机中配置多个VLAN;2) 不同物理位置上的交换机上的端口尽量不要划归到同一个VLAN。前者较容易实现,我们重点讨论后者,即如何做到VLAN不跨越核心交换机和拓扑结构的“层”。从图2可以看出,由于VLAN10(VLAN20也是这样)的范围跨越了整个网络,如果把所有VLAN的覆盖面都限定在核心交换机的同一侧,这些资源被共享的程度就可以减轻。按此想法我们可以将图2所示的网络改变为图3所示的结构。

由于在这种结构中不存在跨越核心交换机的虚拟网,因此各VLAN的广播包就不会穿过核心交换机,但这些广播包却均能到达核心交换机,很显然,这时的核心交换机既阻挡了各VLAN的广播包,又转发了VLAN间的正常数据流,其被共享的形式由“广播式”变成了“路由式”,受VLAN影响的程度变小。

上图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把核心交换机从二层提到了三层,性能会下降。但这点性能的降低对于当今的三层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性能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从图3还可以看出,尽管受单个VLAN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均变小,但共享链路的长度和强度并没有本质的变化。

4.3 网络分成结构设计

通常网络拓扑的分层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即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 。分层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流量从接入层流向核心层时,被收敛在高速的链接上;流量从核心层流向接入层时,被发散到低速链接上。分层拓扑结构固有的缺点是在物理层内隐含(或导致)单个故障点,即某个设备或某个失效的链接会导致网络遭到严重的损坏。

在图3所示网络中的VLAN没有体现VLAN技术的原始目的――不同物理位置上的计算机能像在同一物理网中一样相互访问。这个问题正是针对规划、部署VLAN提出的新观点:在网络中,特别是较大型网络,不要企图利用VLAN去实现不同物理位置上计算机的互联互通,互通性要由路由策略去实现。这在以往会有些问题,但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交换机与路由器间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小,原来用二层实现的方法很多都能够用三层技术所代替。用三层技术代替二层的功能有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结构更加清晰、控制更加丰富、扩展更加灵活、网络更加稳定、实现更加容易。那么图3中所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尽管核心交换机被共享的形式改变了,但仍存在受到各VLAN出现异常情况的影响。要想避免核心交换机受到各个VLAN的影响、减小影响范围、避免全网瘫痪的发生,很容易想到在核心交换机和划有VLAN的交换机之间加上一层,以隔离核心交换机和各个VLAN。这时就形成了目前较为流行的三层拓扑结构的网络,如图4所示。

在三层网络结构中,汇聚层与核心层之间的区域不再有VLAN,汇聚层交换机的VLAN也仅限于部分端口,这时汇聚层交换机成为被“路由共享”的交换机,而且这种“路由共享”比图3的情况更弱。如果使汇聚层交换机的性能远高于接入层的交换机,那么由VLAN的广播(多由病毒引起)所引起的整网瘫痪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VLAN技术的技术特点和规范,在实际的设计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主要针对VLAN的信息跨越核心设备的问题解决,通过采用网络分层设计来解决跨越核心网络,利用网络分层结构的特点,让由于VLAN的广播引起的一些问题降低到最小程度,充分发挥VLAN技术在实际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余明辉, 等. 计算机网络构建技术[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虞益诚. 网络技术与应用[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技术设计方案范文6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选择;

近些年来,我国的公路、桥梁、高层建筑与地下建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从而导致了大量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出现。深基坑支护技术是一项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新技术,主要研究的是岩土与支护结构的强度,以及两者之间共同作用机理等问题。因此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其的技术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支护结构体系的安全,还要保证周围环境与建筑物的安全。而在开展深基坑支护工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的选择。因为同一个基坑选择不同支护技术方案,其受到造价也是不同的,并且如果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采用不适合的支护技术方案,可能会造成危险。所以在深基坑工程中,其支护技术方案的选择与优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1深基坑支护技术方的类型

在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支护结构类型的选择,然后在通过计算分析,从而确定好深基坑支护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求在选择支护类型时,不仅要考虑其结构的受力特点与空间效应,还要考虑周边的环境、工程的地质与水文地质等等。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的类型要以下几种类型,分别为放坡开挖和简易支护、重力式支护结构、土钉式支护结构、排桩式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桩锚组合式支护。

2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优化设计的内容

按照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阶段的区别,可以把方案的优化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采用定性的方法,根据基坑周围的环境、土质与水质,然后在结和各种支护类型的特点,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进行优选。第二级是在选择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后,对其进行优化,如对支撑点的位置、支护桩的桩距、直径、插入深度等进行优化。第三级,根据工程的施工信息对支护方案的设计进行优化。可以用图来表示,如:

3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优化设计具有以下的重要性,分别为:从众多方案中选择出最优的支护方案,有助于保证基坑的稳定与安全;可以节省成本,合理分配投资资金;降低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概率,即保证了经济效益,也保证了社会效益;对周围的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达到了环境效益。

4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优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化选择就是在分析该工程的土质与水质等环境上,结合该地区基坑工程的经验与数据,确定好工程的设计条件,然后拟定支护技术方案,对所拟定的支护方案进行优化,最后得出最优支护方案。然而通常会很难判断哪个方案才是最优方案,因为每一种方案都有各自的特点,有造价低的、施工速度快的、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安全性相对比较高的等等,很难对这些问题进行量化的比较,必须要采用优化的方法对其进行比较。

4.1方案优选的步骤

4.1.1建立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评价的目标特值的矩阵

如果有n个可以选择的支护方案,而在对方案进行评价时用m个指标来评价,如可靠性、成本、安全性等,那么该目标特值的矩阵可以设为

上式中的xij是第j个支护方案的第i个个指标值,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指标值分量化用数字来表示,而定性指标则可以通过打分的方式来表达。

4.1.2对指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为了能够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与计算,必须要把上述中各个目标指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指标或者目标优属度的矩阵如下:

同样上式中的rij(i=1....m;j=1....n)是方案j中i的相对优属度,因此其的计算分效益模型与成本型指标时,可以分别用r1ij与r2ij来表示。

效益型指标,也就是越大越优指标,例如可靠性,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求其的值:

而成本型指标,也就是越小越优指标,例如造价,可以按照以下的公式求其的值:

4.1.3多目标模糊综合评判确定最优方案

可以根据支护方案最优隶属度uj来判断最优方案。uj的目标模糊综合评判的计算公式为:

上述公式中p为距离参数,当p取1或者2时,分别代表海明距离与欧式距离;qi是目标i的权重,并且满足

4.2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来确定权重uj值的步骤

4.2.1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特点,分别从安全可行、经济合理、保护环境、施工方便这四个方面来构建评价支护方案的层次结构模型。

4.2.2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是指采用方根法来计算同一层次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并且求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解的解。如果设判断矩阵阶数为N,而平均随机一致性为RI,则一致性指标CL与一致性比率CR的计算方法如下:

如果CR小于0.1时,就可以认为层次单排序一致性具是良好的,否则就要对判断矩阵元素取值矩形调整。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选择与优化,不仅关符着工程经济效益,还关符着社会效益,因此必须要对其给予极大的重视。在进行支护方案选择时,必须要因地制宜,从具体情况出发,使选择的支护方案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康伟.超深基坑工程支护及开挖方案优化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第26期.